登陆注册
4215000000006

第6章 旅者与城市(5)

米罗后来的绘画之路并不得志,妻子甚至有一天失控痛哭:“谁会来买这玩意儿,我们要破产了。”她完全没想到,如今,米罗的每一幅画都是无价之宝;更没有想到,在米罗离世10周年的时候,也就是1993年,欧洲艺术节把那一年定为“米罗年”。

加泰罗尼亚一直萦绕在他的心中,家乡的这一切成为他的骄傲。他的作品《收割者》,展现的正是一个加泰罗尼亚农夫,这幅作品与毕加索的《格尔尼卡》相呼应,有力地反对了佛朗哥专政。

加泰罗尼亚的风景是多变的,从地中海海岸到内陆山脉和比利牛斯山,又可以从高原到雪山,再一直到火山区。人们在这里踏着浪扬帆出航,在这里穿上冲锋衣滑雪,在绿地上打高尔夫球,也在山间攀岩。甚至连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来到西班牙旅行时都写过:“这儿有我所见过的最多的狂野、不规则的山脉。”

加泰罗尼亚,打开了住在这里的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感知,没有人会在这里感到无聊。米罗的乡愁,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走了很远。

加泰罗尼亚广场见证历史

他的故事

蒙锥克山,这座加泰罗尼亚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山,风景优美,但有谁能想到,在内战时期,这里是处决政治犯的地方,有着无数冤魂。而如今,这里已成为安葬西班牙名人之地。

其中有一位,他的名字是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巴塞罗那人。生于斯,长于斯,逝于斯,最后,长眠于斯。

1920年7月17日,他出生于巴塞罗那伊伦大街28号,那是一户富裕人家,他的家族搭上了工业革命的顺风车,顺应了巴塞罗那纺织业发展的趋势,成为地区内有权有势的纺织业主。

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小男孩,在小学时,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和舅舅曼努埃尔去看拳击,这在无形之中启蒙了他对体育的热爱。回到家,他关起门来偷偷练习。周末家庭聚会,和小伙伴们玩耍,他把这当做切磋武艺的机会,小伙伴们一个个痛得认输求饶。

9年级的时候,他又在曲棍球中找到了乐趣,成为巴塞罗那地区小有名气的少年曲棍球手。同时,这个身强体壮的热血少年还热衷于足球、拳击和轮滑。

1936年7月,佛朗哥的法西斯长枪党发动叛乱,引起了一场持续3年之久的残酷内战。那一年,这个小男孩已经长高长大,成为16岁的少年。他的学业和生活受到了冲击,被征入伍,成为一名战场卫生员。

1939年4月,内战结束。在这一年,他毕业于德语学院和巴塞罗那高级商业研究院。

这个“体育生”不简单,他不但是一名真正的运动员,还是一个优等生。他精通西班牙语、法语、英语、俄语及德语。从22岁开始,进入父亲的公司帮忙,天资聪慧的他,在20岁出头的年纪接手家族企业,并且,他还在西班牙皇家体育俱乐部创建了西班牙第一支旱冰球队。

后来,他平步青云,成为西班牙举足轻重的政治风云人物,一路担任西班牙体育部长、议会议员、巴塞罗那议会议长、西班牙驻苏联和蒙古大使。

巴塞罗那爱情故事

在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少年遇到了心仪的姑娘,她比他小11岁,是一位社交名媛。

玛利亚·特雷萨·萨里萨奇,同样出生于巴塞罗那,父亲是加泰罗尼亚人,母亲是英国人,她擅长钢琴、绘画,精通加泰罗尼亚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德语。

结婚后,玛利亚甘居二线,成为一名温柔的太太。她常为萨马兰奇准备鳍鱼加米饭,因为这是他最喜欢吃的。晚饭为他准备清汤、酸奶和水果。

在玛利亚眼中,白色上装加灰色裤子是得体的夏季着装,米色西装套服很潇洒。于是,在许多场合,细心的人会发现萨马兰奇都是穿着米色西装套服出现的。

萨马兰奇进入国际奥委会后,又一步步成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并在职长达21年。在此期间,他成功推动奥运会商业化,20世纪70年代挽救国际奥委会经济危机。对于中国人而言,他是一个好朋友。他支持中国1979年重返国际奥林匹克,他颁发了属于中国的第一枚奖牌,他帮助中国成功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

这一切,都少不了玛利亚在他身后的陪伴。

虽然玛利亚对于体育并不那么热爱,甚至不那么了解,但就像许多善解人意的太太一样,她一直都在萨马兰奇身边,支持他的事业。

有人指出,正是她发挥了社交名媛的作用,周旋于各种势力之间,才帮助萨马兰奇协调了国际奥委会内部的关系。当奥运会彻底向妇女打开了大门时,国际奥委会中出现了数量相当的妇女委员,这些都离不开玛利亚的功劳。

“她是个很好的女人,我非常爱她,非常崇拜她。”

有一次,萨马兰奇从马德里回巴塞罗那,飞机发动机出现异常。

飞机颠簸得厉害,萨马兰奇在死亡面前,脑海里闪现的唯一一个人就是玛利亚。他掏出笔,在一张便条上急促地写道:

“玛利亚,我亲爱的,我爱你。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把我们分开。”

他们十指相扣,从未分开过,除了死亡。

2000年悉尼举办奥运会。玛利亚此前一直在巴塞罗那市基龙医院接受治疗,病情好转,被家人接回家中休养。不料16日,也就是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的时候,她的病情突然恶化。

接到通知的萨马兰奇,一参加完悉尼奥运会开幕式,立刻赶到悉尼国际机场,乘坐私人飞机飞回巴塞罗那。

从悉尼到巴塞罗那,20个小时的行程,飞机上,这个80岁的老人双目紧闭,一直在祈祷。

抵达巴塞罗那,熟悉的海风吹来,欢迎着他回家,可没想到,他听到的第一句话是“玛利亚去世了”。他落下了泪,最终没有机会见到爱人的最后一面。

后来记者采访萨马兰奇,他说:“她是好女人,我非常爱她,非常崇拜她。”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2010年4月的一天,巴塞罗那的阳光一如既往地灿烂,萨马兰奇在这阳光中告别了人世,享年89岁。

人们会永远记住他,不仅仅因为他为世界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更因为他作为一个巴塞罗那人,给自己的家乡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历史回到1986年,巴塞罗那获得第25届奥运会主办权,打败了同时申请的巴黎、阿姆斯特丹、布里斯班,也得到了城市改造的契机。

所有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1888年和1929年,两届世博会在巴塞罗那成功举行,曾让这座城市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在准备期间,政府耗资362亿比塞塔(当时的货币)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建了港口和飞机场,修建了2条环形公路、2条隧道,升级了城市的排水系统,也建立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系统。

1992年,奥运会的举办,成功地帮助巴塞罗那从80年代的经济危机中复苏。

漫步加泰罗尼亚广场

这里是最市中心的市中心。

一半以上的地铁线路会经过这里,巴塞罗那大型的城市活动会在这里举行,几乎每周在这里都会有一场大型聚会,游行示威也是从这里出发的。广场上的鸽子不怕人,它们都被游客们宠爱着,喂养得只只肥硕,甚至飞不起来。

加泰罗尼亚广场,曾见证过多少历史,见证过多少代巴塞罗那人的生老病死。太阳底下无新事,宠辱不惊的包容令人震撼。

纵观历史,因为融合,在西班牙,他们似乎总是更懂得宽容与团结。

中世纪,黑暗时期的欧洲,文化衰弱,人们发现只有西班牙还能学习古典文化和科学技术,并且有非常宽容的环境。于是,很多人前去西班牙求学,探讨学问,研究科学。文献由阿拉伯人分享提供,他们引进了数学、医学、文学、植物学、天文学和哲学。

如今,2004年恐怖袭击,历史上破天荒的一次,西班牙政府为200名受难者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平民的国葬。在教堂里,分别摆放了代表天主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十字架、新月和大卫六角星。

西班牙内战时期,巴塞罗那受到大面积炸弹狂轰滥炸,变成一片空城,弥漫着恐慌和死亡气息。3年内战死了100万人,处死了20万,流亡国外的人近50万。巴塞罗那每天至少有100人被枪毙。90%的冤死者,在死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死。西班牙电影《蝴蝶的舌头》,正是记录了当时发生的事,看过后无比感慨,中国和西班牙的历史是如此相像!

1939年1月26日,巴塞罗那在内战中不战而降。佛朗哥军队进入巴塞罗那,在加泰罗尼亚广场举行感恩弥撒。

一说到佛朗哥,大部分的巴塞罗那人都会保持沉默。历史不知道如何定位这个人,虽然内战让西班牙人民不聊生,但后来在世界大战时期,却又是因为有了佛朗哥,西班牙才远离了法西斯,远离了“二战”。

加泰罗尼亚广场,见证了西班牙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五大洲的帝国;见证了殖民时代,西班牙成为最富有的王朝;见证了20世纪最残酷的内战战场;见证了西班牙日渐衰弱,成为欧洲最贫困的国家;见证了霸占华尔街示威游行;见证了警察殴打大学生事件后,嬉皮士长期建帐篷睡在市中心抗议;见证了每年的国际枕头大战日,年轻人手持鹅毛枕头嬉闹……

历史,未来

回忆1992年,那一年,巴塞罗那的经济逐步繁荣,是当时欧洲变化最快的城市,就业率大幅度提高。

奥运会改变了这座城市,人们以为,从此再也不会有战争,再也不会有贫困,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却没有想到,20年之后,巴塞罗那又陷入了低谷。

加泰罗尼亚广场,从见证昔日狂欢派对,到一个个年轻人找不到工作,梦想没有出口,垂头丧气地走在阳光下。他们的朋友不得不远走他乡。我在北京的798,见到了一群西班牙人,他们看起来刚大学毕业的样子,我问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他们摇着头:“想家,但回家找不到工作。”

可是,毕竟那里是家,还是有很多人会留下来的,哪怕端盘子,哪怕当群众演员,哪怕做一份无收入的志愿者工作。未来因为还未到来,所以可以慢慢来,他们在等待着改变的到来。

最近有新闻报道,巴塞罗那正在建设游乐场、主题公园以及豪华酒店,希望能够创造2万个工作岗位。

留在那里的年轻人们,心里都有一份对未来的期望,生活还在继续着。似乎不需要担心那么多,就好像加泰罗尼亚广场,见证了那么多历史的变迁,每次,我们以为日子再也过不下去的时候,还不是一样挺了过去。

这次也一样吧!

同类推荐
  • 本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本色(民国美文典藏文库)

    本书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周作人的散文合集。将这些作品纳入典藏文库,是对这些作家及其创作的再次致敬,非常具有出版意义。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 背影

    背影

    《背影》是朱自清最著名的散文集,其同名散文《背影》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篇经典回忆性纪实抒情散文,曾多次被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本书收录了朱自清的《背影》 《荷塘月色》《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等代表作,还收录了其在欧洲、伦敦的旅行游记散文以及日常杂文随笔。这些文章思想内涵极为丰富,是代表朱自清散文最高成就的经典作品,值得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反复去品读、去体会。
  •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随着年龄在悠悠漫漫中增长,当年,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六零、七零后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四十不惑,甚至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在这即将老去的岁月里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回想起那些远去的最浪漫的童年时光。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不再意气风发地指点着江山,而是共同回忆着我们那么多的曾经与往事,然后不约而同地感慨一句:唉!我们都老了。但是,我们曾经年轻过,我们曾经浪漫过。
  • 深歌与谣曲

    深歌与谣曲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20世纪最伟大的西班牙诗人、“二七年一代”诗人群体的代表人物。他将诗同西班牙民间歌谣创造性地结合,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诗体:节奏形式多样,词句形象丰富,民间色彩浓郁,易于吟唱,显示出超凡的诗艺。他的诗歌作品对世界诗坛产生了巨大影响。洛尔卡的诗歌创作分为三个时期。《深歌》、《组歌》、《歌集》和《吉卜赛谣曲集》是其第一个创作时期的代表作品。本书选取诗人创作前期的代表作,包括《诗集》、《深歌》、《歌集》、《吉卜赛谣曲集》等。
热门推荐
  • 最狂修仙赘婿

    最狂修仙赘婿

    重生成为赘婿的薛槐,凭借前世的修为,成为了最狂的赘婿。面对敌人,薛槐化身灭世修罗,以无敌之势,将其纷纷碾压。
  • 贫客怎么玩

    贫客怎么玩

    在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爱玩爱闹却苦于腰包不鼓的年轻人即“贫客”一族。作者身为资深“贫客”,非常了解“贫客”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与表达方式,《贫客怎么玩:性价比最高的享乐宝典》从“玩天涯”“玩爱情”“玩文艺”“玩潮流”“玩人脉”“玩游戏”“玩美味”“玩星球”“玩恶搞”“玩小宠”“玩心跳”几个角度细细写来,堪称一部简明而实用的“贫客玩经”。
  • 好似心悦你

    好似心悦你

    前世,千和声一朝穿越,真心错付,换来的是心爱之人的抛弃和利用。但老天带她不薄,她又重新回到了十五年前。这一世,千和声表示只想报仇,然后赚很多钱,走上富婆的道路。明夜城:“京城中最有钱的便是我,你嫁给我,这些钱就都是你的了”千和声:“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唉,等等......我还没答应呢?唔……”
  • 陌上花开宁可缓缓归

    陌上花开宁可缓缓归

    不必如此介怀,你我不过是联手,成全对方的执念罢了。执念么?我的执念,从来都只是一个你。若是从相遇开始便是错,是不是天故意捉弄我?姻缘簿上你与之相对的是谁的名字?你心里的那片凤凰花海后,是谁的身影?命格里乱成的一盘散沙,谁欠了谁的,谁又能说的清?“丫头”“恩。”“转世时,这孟婆汤要让他喝吗?”“不用喝了,我想让他记得我,也看看我喜欢他的样子。”“好!”“多谢。”对不起,是不是让你等的太久了,现在开始,我等着你好吗?等着你慢慢长大,让你看看我喜欢你的样子。不急,我们从头再来······
  • 我的武侠学长

    我的武侠学长

    隐密在你我所熟知的大城市中,有一所看似平常的高中学校,里头的每一个学生都身怀各种失传已久的绝技:降龙十八掌、弹指神功、百变神行、忍术、轻功、暗器、易容术等……
  •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三叠纪的恐龙帝国

    刘兴诗讲地球曾经的印记:三叠纪的恐龙帝国

    地球上曾经留下的成千上万,稀奇古怪的古生物中,恐龙是最令人着迷的一种。此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小知识讲述了发生在恐龙王国的种种。这些故事让青少年在了解历史的同时更关注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从而更让青少年懂得关心。
  • 系统农女:猎户独宠小娘子

    系统农女:猎户独宠小娘子

    为了吃饱穿暖,她撸起袖子加油干,没想到捡了个宝盒,教她造大棚,种鲜蔬。但是,光享受福利可不行,还要完成任务,帮宝盒升级。五级是个木宝盒,十五级变为铁宝盒…任务越变态,福利越诱人。就这样,她种田耕地,放牧种树,凭着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只是,她难得大发两次善心,怎么就给自己招惹来个麻烦的小毛头。莫名成了孩儿他娘也就算了,为啥她又莫名和那个有名无实的猎户夫君生米成熟饭?我说这位大哥,咱有话好说,宝盒没说过,假戏真做也是我的任务之一啊。
  •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作于1601年的悲剧。讲述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对谋杀其父、骗娶其母并篡夺了王位的叔父进行复仇的故事。剧本塑造了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典型形象哈姆雷特,通过他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和他在复仇过程中的犹豫彷徨、孤军作战及悲剧结局,表达了人文主义者要求冲破封建势力束缚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揭示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经典童话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阅读已经被认定为人一生最重要的素养。阅读素养高的人,不仅求职的能力、转换行业的能力强,而且从心理学角度讲,也更容易拥有快乐、充实的人生。本书选取了中外经典童话,这些童话仿佛一滴滴甘露,滋润着孩子稚嫩的心灵;又好似一位循循善诱的智者,引导孩子变得聪明好学,让孩子更加求知若渴。相信有了这本书,孩子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 江邻幾杂志

    江邻幾杂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