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18100000003

第3章 恶魔少年(2)

时光荏苒,到高中毕业那年,我们听说王菊从乡下回了城,被招到一家工厂去上班。没多久,我们又听说王菊要结婚了,未婚夫是部队复员的一名战士,和王菊在一个工厂。王菊结婚那天,我们都去看了。我们站得远远的,生怕被人发现。王菊被接走时,一点都不热闹,甚至可以说有点寒酸。未婚夫穿着一身旧军装,推着自行车等在王菊家楼下。王菊从楼上下来,穿着一件新衣服,她来到楼下,冲未婚夫笑一笑,说了句:“咱们走吧。”便一踮脚,轻盈地坐到了自行车后座上。她的未婚夫掉转车头,骑了上去。王菊用手搂着未婚夫的腰,脖子上戴着的一条红色纱巾像要飞起来似的。两人越骑越远,最后终于骑出了军区大院。

直到这时我们才发现刚刚跑进军区大院的小三子。他哭丧着脸告诉我们他听说王菊要结婚,是从乡下特地赶回来的。他的胶鞋和军裤上沾满了一路跑来时溅到身上的泥点子。我们谁都没有说话。再抬头看小三子时,他已经哭成了个泪人儿。后来我们听说,小三子在乡下向王菊求过婚,发誓要娶王菊,可王菊却没有同意。

不久后小三子也回城了,可他一直没有结婚。许多人给他介绍女朋友,他见都不见一下,只是每晚抱着一把吉他在院子里的树林中自弹自唱。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又过了几年,我们有的从部队复员回来了,有的从乡下插队回来了,我们又聚在大院里——我们听说王菊离婚了。

离婚的王菊又回到了军区大院的父母家里。她结婚又离婚,我们都觉得这似乎和我们有着千丝万缕的因果关系,心里很愧疚。我们不敢见王菊,总是躲着她。有时在胡同里不期而遇,反而是王菊倒像没事似的冲我们笑一笑。她的眼睛一只向左,一只向右。王菊走过去了,我们心里堵得更难受。

再之后,大家有一天突然接到了小三子的结婚请柬。对,你猜得没错。我们也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请柬上写着的居然是小三子和王菊的名字。听说小三子费了好大劲,最后都给王菊跪下了,王菊才终于同意了他的求婚。

婚礼现场我们都去了。小三子不停地给我们敬酒。每敬一杯,小三子都问我们:“王菊漂亮吧?我媳妇儿漂不漂亮?”我们就想起了上学时候的王菊,仿佛看见她那忽闪闪的大眼睛又再次明亮了起来。我们有什么理由说不漂亮呢?

那天在婚礼上,我们都觉得王菊和小三子,他们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我们也仿佛终于卸下多年来压在心底的担子。

昔日的弹弓少年,那天都喝醉了。

张棉远和他的自行车

小学三年级那年,邻居张棉远学会了骑自行车。

在我们的童年,自行车可是个大物件儿,因为那会儿没有多少家庭有自行车。张棉远的父亲是邮电局的投递员,邮电局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那辆自行车被涂成深绿色,和在街边看到的邮筒一个颜色。车的牌子是“永久”,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行车中的大牌子。

张棉远的父亲是一位长得很结实的圆脸男人,因为常年风雨无阻地骑着自行车给人投递信件和报纸,身板很棒,结实敦厚,一看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张老爸白天给人投递信报,晚上天一黑就上床睡觉。张棉远晚上就趁他爸睡觉的工夫,偷偷地把自行车推出来,趔趄着身子,撅着屁股自己学骑自行车。那辆永久自行车是二八式的,样子高大生猛,而张棉远的个头却只有车把那么高。所以像张棉远这样的小孩学骑大人的自行车只能“掏裆骑”。所谓“掏裆骑”,就是把身子悬挂在自行车一侧,另一侧的腿穿过自行车的三角车架踩在脚镫上骑,这种骑车姿势让人歪斜着身子,非常难受。不过,姿势虽然难受,但张棉远学习自行车的热情却很高涨,他在自家门前并不宽阔的马路上来来回回地遛那辆二八自行车。有时一不留神摔倒在地,一旁观看的我们就幸灾乐祸地笑。我们巴不得张棉远这一跤摔掉几颗门牙,或者手肘见点血什么的,那样我们的心才会平衡。可结果是,张棉远在每次摔倒之后都倔强地爬起来,拍拍手上的土,红头涨脸地又开始和那辆自行车较劲儿。

渐渐地,张棉远居然真的学会了骑自行车。刚开始能骑上十米车子不倒,后来是三五十米,几天之后,自行车居然再也不倒了。我们心里的滋味可就不那么好受了。

貌不惊人、学习又不咋样的张棉远居然学会了骑自行车,而且还是一辆二八“永久”自行车,这让我们无法接受。自从张棉远学会骑自行车后,他的眼神都和以前不一样了,以前绵软的眼神,此时变得坚毅起来了,像个将军一样骄傲。最让我们不能忍受的是,他没事就炫耀自己会骑自行车这件事,弄得一帮小女生围着他一遍遍东问西问的。那些日子,张棉远嚣张得很,和以前那个老实巴交,一脚踹不出个屁来的张棉远相差十万八千里。

我们这些不会骑自行车的人终于团结起来,决定打压打压张棉远嚣张的气焰。说干就干,我们齐心协力地在张棉远每天的必经之路上挖了一条土沟,沟上又用木棍和乱草盖上,再小心地把沙土撒在上面,这样就一点都看不出来这里有条沟了。我们整张棉远的办法和当年八路军整日本鬼子的办法是一样的。那会儿我们正在追看《地雷战》和《地道战》:聪明的八路军和抗日群众,有很多整治鬼子的办法,其中就有挖沟这么一项本领。这是最土的办法,但的确有效。

果然,张棉远又和平常一样把那辆二八自行车骑出来了,他勤奋卖力地骑着它,离我们的暗道机关越来越近了,我们埋伏在一旁心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儿了。终于来到了我们挖的沟上!结果可想而知——张棉远连同自行车四仰八叉地摔在马路中央,和当年小日本的狼狈样子没什么差别。张棉远一手捂着腿,一手捂着嘴,嗷嗷地躺在马路上干嚎。我们则兴奋地跑进小胡同,再一转回到了各自家中。那一晚,我一想到张棉远狼狈的样子就睡不着。后来终于睡着,在梦中又笑醒了好几次。

第二天我晕头涨脑地来到了学校,发现张棉远已先我们一步到了学校,他腿上缠了纱布,更可笑的是嘴里少了两颗门牙,一说话直呼呼漏风,我在心里暗笑不止。张棉远瘪着嘴,仇恨地望着我们,估计他早已猜到是谁干的这样的好事。果不其然,一下课班主任就把我们几个叫到了办公室。老师还没问我们怎么回事,有个叫郑小冬的人就招了,他先是推脱责任,说自己什么也没干,然后用手指着我们,带着颤音说:“老师,都是他们干的,石钟山就是领头的。”我看着郑小冬,恨不能一脚把他踢出老师的办公室。那时候我觉得,世界上最可恨的人就是叛徒。

放学后我们几个人都被老师留下写检查,第二天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依次走到前面念自己写的检查,字字血,声声泪,仿佛自己就是罪大恶极的刘文彩或周扒皮②。终于过了检查这一关,回到座位上时,张棉远向我投来了目光,我不怕他的目光,迎着望过去。我心想:不就是整你一次么,干吗要告老师?张棉远给我们告老师的结果就是让我更加仇恨他,我在心里想着:“看你小子能嘚瑟到什么时候!”

可没想到,不久之后,张棉远不仅没有停止他学车的行为,还更加“变本加厉”。他不再“掏裆骑”,而是真正驾驭了这辆二八车,我们亲眼看到他把两条腿分开在车的大梁两侧,在夕阳下欢快地边哼小调边继续骑着他的车来来往往。我们彻底泄了气。从此之后,无论春夏秋冬,我们都能看见张棉远昂着头、挺着身子坐在自行车上。他的面颊总是红彤彤的,双眼炯炯有神。那些年,张棉远因为会骑自行车而分外自豪。

而更令我们没想到的是,学骑自行车这件事不仅成了少年张棉远显摆自己的资本,更改变了他此后的人生。

上初中时,有一年市体校的老师到我们学校选拔体育人才,一个老师在众多学生中,相中了张棉远,他拽着张棉远的手,一直把他牵到老师的办公室。我们大家都很好奇,一张张脸紧贴在窗子上看体校老师选拔张棉远。体校老师蹲下身子捏了捏张棉远的小腿,又捏了捏大腿,经过仔细考虑和观察之后,体校老师拍了拍张棉远的屁股道:“小子,愿意跟我去体校吗?”

张棉远张开嘴笑了,嘴巴都快咧到耳根了,最后他说出了两个字:“愿意。”

这在我们看来简直比一切画面都更庄严神圣。

不久,张棉远就被招到市体校,当成一个举重运动员的苗子进行培养了。后来班主任老师跟我们说,张棉远之所以能被体校选中,都源于他那结实的双腿。而他之所以能有那么结实的一双腿,都是因为他天天都在不停地练习骑自行车。我们恍悟,看来张棉远这小子平时没白费功夫!后来我们就很少能再见到张棉远了,我们在学校里上课,他呢,在体校里哼哧哼哧地练举重。我们上高中时,张棉远已经是小有名气的举重运动员了,在全国少年组的比赛中拿过奖。我的同学朱革子拿着张棉远的照片到处说这是他的好朋友,我们看到照片中的张棉远依旧咧着嘴,奖牌挂在他的脖子上,他像一只小公鸡,做出一副翘首以待的表情。

我们一直以为张棉远会一直把举重练下去。不过若干年后,张棉远的职业却并不是运动员——他后来接了他爸的班,成了一名光荣的邮政局投递员。

再见到张棉远时,他又重新骑上了那辆深绿色的二八永久,车后面装着两大袋子信件和报纸。他摇摆着身子愉快地骑着自行车,那样子简直跟年轻时的张老爸一模一样。他看到我,下了车,咧着嘴,抹着汗定定地看我。我冲他说:“张棉远,你怎么也干上这行了?”

张棉远的眼神立马坚定了起来,就像那些年玩命练自行车时的眼神一样。他只说了三个字:“我喜欢。”

那次见面我们又说了些别的,最后张棉远又重新骑上自行车,弓着身子,奔向前方了。望着他的背影我不禁感慨:不知是自行车改变了张棉远,还是张棉远爱上了自行车,我想这辈子,张棉远和自行车大概永远也分不开了哟。

那年冬天

小学五年级的那个冬天,东北下了一场大雪,一觉醒来,天地间白茫茫的一片。马路上的积雪已没过了膝盖,人们在深雪中行走,像是在跋山涉水。雪后北风又一连吹了三天,天气奇冷无比,空气中有一股浓浓的冰的味道。

那场大雪之后,我父亲和母亲就下部队了。那场大雪对全中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我父母都是军人,于是双双下部队去检查工作了。东北有许多部队,大都驻扎在深山老林里,那时党和国家正在备战备荒,国际国内的形势紧张得很,因此,我爸妈作为部队机关干部就要经常下部队去检查工作。好在下乡的二姐,在大雪之前从乡下回家探亲,可以在家里照顾我。

因为寒冷,学生们中间开始流行戴一种兔毛棉帽。这种棉帽是用咖啡色的条绒做成的,里面有兔毛,兔毛很长很软,戴在头上暖烘烘的。许多同学在那年冬天拥有了自己的兔毛棉帽,我非常羡慕他们,可我自己却没有一顶兔毛帽。在我想象里,那一定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帽子,因为它看起来是那么柔和、那么高级。我只有一顶剪绒帽,那是我二哥参军后留给我的。剪绒是一种人工做成的绒,很硬,也不够暖和。而且二哥留下的那顶帽子,许多剪绒都已经掉了,东秃一点西秃一点的,像一块癞皮狗的毛。二哥的脑袋比我的脑袋大一号,帽子戴在我头上叽里咣当的很不严实,还经常会遮住眼睛。

没过两天,坐在我前排座位的朱革子居然也戴上了一顶兔毛帽。朱革子平时说话结结巴巴的,我们同学在一起时没有他说话的份儿。他说话太慢,还没等他把话说出来,我们话已经说完了,于是拍拍屁股走人,该干什么干什么去了。就连老师上课也很少提问他,因为每次他站起来回答问题,都吭叽半天,说不明白问题不说,还引得同学们一片哄笑。后来老师也觉得让朱革子回答问题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就索性不叫他了。

朱革子上课时很落寞,精力也就不怎么集中,一会儿看看这儿一会儿碰碰那儿,一会儿趴下一会儿坐起来,显得躁动不安。朱革子一动,我就抬起脚去踢朱革子坐的凳子,他回头瞄我,我就小声道:“你消停一会儿。”朱革子似乎有话要说,但终于没有说出口,涨红了脸扭过头去,终于安静了下来。

下课铃一响,我们这些人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教室,操场上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打雪仗、堆雪人……还有几个秋千,荡来晃去的,那是女生的专利,我们男生从来不碰那玩意。朱革子嘴笨人也笨,揸撒着手跟在我们后面。我们都不愿意跟他玩儿,他半天了都还没玩上,急得“呼哧呼哧”地喘气。可惜他的气还没喘匀,上课铃就响了。朱革子只好心有不甘地回到教室坐回到座位上,焦灼地晃动着身子。我就左一脚右一脚地踹他屁股下的凳子,一边踹一边笑。

不招人待见的朱革子居然也有了兔毛帽,可想而知我有多不爽。自从朱革子有了那顶兔毛棉帽,我怎么看朱革子的脑袋都不舒服。朱革子的头是长方形的,不知什么缘故,他后脑勺总有一撮不听话的头发呲起来,就像《林海雪原》那本小说里那个土匪“一撮毛”一样。我越看那个长方形脑袋和那“一撮毛”,越觉得和兔毛帽子不配。有一次上课时,我又踹了一脚朱革子屁股下的凳子,他回过头来看我。我小声但不容置疑地说:“把你帽子给我!”他露出诧异的眼神望着我,我不屑一顾地盯着他说:“快点呀!”

同类推荐
  • 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

    古代田园诗词三百首

    提到田园诗词,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陶渊明以及他那句著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确,作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开启了中国田园诗词的新领域。但是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诗词中,除了陶渊明外,还有很多著名的田园诗人和作品。本书就是一本集中体现中国历代田园诗词的作品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众多诗词中,精心选出了三百首田园诗词以及部分的元曲作品加以评析。通过作者详尽地分析,使我们对这些古代诗词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第四季)

    “新世纪诗典”是诗人伊沙开设的微博(微信)诗歌荐评,每日推荐一首优秀原创诗歌,也因此每年集成一本《新世纪诗典》,此为第四本。不以姿态、立场、资历、辈分取舍作品,只以作品质量为唯一评价标准,《新世纪诗典》是新世纪以来中国诗歌的集体呈现,它记录时代的声音,展示国人的生存,传递诗人的情感。伊沙的编选不含门户之见,具有一种无所不包的大气象,他对每首诗所作的精彩点评加在一起也可看做是对中国当下诗坛所做的一次整体性观察和评价。
  •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白鹿原”复生和“废都”速死

    小王:聊路遥《平凡的世界》的时候,周老师几次提到陈忠实的《白鹿原》,一次是说没看下去;一次是说《白鹿原》参评茅盾文学奖,人文社出面活动过。周老师打算从哪儿开始?老周:先把《白鹿原》放一放,先说贾平凹的《废都》行吗?小王:不行。《废都》我读着恶心。老周:可是在陕西三巨头的三巨作里边,我一口气看完的,还就是《废都》。小王:小王理解,唯一带色加框的,也就是《废都》。老周:《白鹿原》最开始那一句话你还记得不:“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个女人。”然后就是白嘉轩和他七个女人的简要故事,什么故事?房事。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热门推荐
  • 诡秘毒踪

    诡秘毒踪

    容州市近段时间毒品泛滥,吸毒人数大幅增加。上边责成警局尽快查明毒源。雷清警官接到任务后,感到非常棘手。容州地处中原,一向对毒品控制非常严格,对毒贩打击力度非常大;再则,毒贩子从境外往内地贩毒品,路途遥远,途中经过多处关卡,风险非常大,一般不敢轻易妄为。可近段为什么毒品突然泛滥起来了呢?难道毒贩子就不怕死了吗?雷清警官调动所有人力物力、启动内线外线跟踪探查,结果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近段并没发现新的贩毒团伙,容州连续半年各个关卡查抄毒品数量几乎为零。可以说毒贩子几乎没敢再往容州贩毒品。没有贩毒品,这毒品从何而来?是不是有人在本地制作毒品呢?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天能之眼

    天能之眼

    杨衡,一个没家庭背景没社会阅历的傻小子,意外死亡竟神奇穿越,从此开始了牛逼的人生。
  • 我不想当影帝

    我不想当影帝

    我真的不想穿越!上有七十岁的父母,今年刚从国企退休。下有一双龙凤胎儿女,九月份才上的国际双语幼儿园。特别是我那个老婆,如花似玉,一米八的个,模特出身,她今年才十八岁!还有我的公司!才刚刚上市!........穿梭三千小界,靠的不是武道,而是演技,在这里实力只是浮云,一切都要靠演技说话。想活下去吗?想要回家吗?...唯有满足系统怪异的嗜好,演好一场场的戏,成为影帝!这是一个系统时时刻刻想要杀死我的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安魂帖

    安魂帖

    本书是一部以思想性见长的散文集,囊括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精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药引》和《阉割》,这两篇作品取材独特,文字优美,熔思想性与艺术性于一炉,先后在《美文》杂志“一线散文”栏目和“中篇散文”栏目隆重推出,并配发了编者短评。作品发表后引发圈内外关注。《安魂帖》也是一篇关注现实,触动人心的作品,该作先后刊发于《创作与评论》《厦门文学》,随后被《散文选刊》转载,获得“东丽杯”第二十四届孙犁散文奖。作为叙写乡愁的文字,能深切感受到作品的忧患与哀伤。书稿其他所有作品都独具特色,手法各异,每一篇都有鲜明的主题,足见作者宽广的创作视野和责任担当意识,充分显现了新散文的艺术追求与美学价值,是作者近年来大胆探索,潜心创作的重要收获。
  •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三部):再生

    汉口老通城曾家(第三部):再生

    “老通城”创办于1931年,以经营著名小吃三鲜豆皮驰名,有“豆皮大王”之称。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老通城的历史,全套书共3部。第3部再生,讲述了是抗战以后到新中国成立前,再到新中国成立后老通城在社会的不断变迁中与时俱进。顽强地再生的过程。
  • 职场要悟玄机

    职场要悟玄机

    本书以实际事例和语言说出了职场生存的方法和技巧,总共讲叙了职场要悟的十一个玄机,它们都从不同角度给大家提供了如何在职场巧妙做人,如何在办公室里赢得人们的信赖和欢迎,如何让自己避免被别人陷害、挤压、利用,如何在办公室里争得权利,出人头地……
  •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唐诗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堕神魔妃太腹黑

    堕神魔妃太腹黑

    作为四海八荒唯一的神女,风华绝代,智多近妖!出神界,蛇蝎美人敢打我?挖你灵泉!妖孽男子见死不救?坑了就走!扮猪吃老虎,腹黑狡诈不露相!八荒贪婪,群起弑神?做神太累,那便化魔如何?混沌元界认主,四海神兽臣服,堕神为魔!等等,那妖孽,你什么时候也变身成魔了?月儿,黑白两道都是本尊的,你随便玩!我想玩这四海八荒也行?本尊以这四海八荒为聘如何?我..考虑一下?不用考虑,连本尊都是你的了。为她化魔,铺就万世繁华,造就万里红妆,允以八荒为聘!魔神临世,至尊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