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20300000004

第4章

复次不空见。时彼精进王闻梵语故。即与其子师子意者。往诣宝聚如来应等正觉舍利之所。恭敬礼拜歌诵赞叹。持一切香一切华鬘并诸音乐。复持诸种幢幡宝盖。奉献供养。又少时间于彼八万四千诸城。纯以七宝兴起八万四千塔。高一由旬面各广长一拘卢舍。殊特端严光耀可爱。安止舍利咸令供奉。又于一一宝塔之所。常然八万四千灯明。各各复以一切名香一切妙华。及以华鬘一切幢幡。一切宝盖一切乐音。鼓蠃角贝钟铃磬铎。凡是众具莫不毕备。如是供养受持是法。彼精进王以斯善根。于八万四千劫不生恶道。及师子意亦同果报。王大夫人名曰善意。其最大臣多曰无嗔。亦于八万四千劫中受胜果报。彼王如是于诸劫中。次第供养六万诸佛。所生常受转轮王身。正法治化利益众生。

复次不空见。彼宝聚佛灭度之后。时节未几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普密王现生世间。为世间故舍家出家示修苦行。诣菩提树坐于道场。以一念慧断除无明烦恼习气。即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空见。时彼师子大梵天王。以天眼观见普密王如来应供等正觉出兴于世。即复还下住虚空中。持天众香及以妙华散于佛上。然后至地右绕三周。恭敬合掌头面礼拜。劝请世尊转大法轮。时彼师子梵王住于佛前。以偈请曰。

世尊今应阐妙法  我等众生堪听闻

智慧摧敌今适兴  一切世间莫能毁

如来无上调御者  具足至真十种号

利世大师今已起  自然正觉妙菩提

功德圆满人中上  圣智久修非始然

世尊但为演妙音  今此大众乐闻受

弘誓本为度世间  无归依者作覆护

如昔所愿今既满  已到寂静无为处

今当速开甘露门  能坏三缚出众恼

梵王陈请义已周  如来于是默然许

于须臾顷普密佛  遂令彼梵极欢喜

及无量亿天人众  以闻善逝转法轮

时彼梵天蒙说已  广持众具奉报恩

于是复发弘誓愿  为求无上菩提处

今于普密世尊前  陈我所作诸功德

以此善根所生处  常奉十方诸世尊

我昔道场供养佛  请听慈说利众生

因是微善凡所居  愿于佛前常歌赞

尔时世尊复告不空见菩萨摩诃萨言。不空见。时彼精进王子师子梵天。以烧身善根得生梵宫。次第供养五千诸佛。听闻正法增长善根。常发广大不思议愿。不空见。汝今当知。尔时无边精进王者岂异人乎。即我身是。时彼不空见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彼王二子师子及师子意者。今何所在。为于现世供养诸佛。为已灭度在他世耶。佛言不空见。汝知。尔时王子师子意者。今此弥勒菩萨摩诃萨是。尔时王子师子者。即汝不空见菩萨是也。以汝于彼宝聚如来佛法之中。发大誓愿一舍身故。能令三万天人大众。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彼辈终必证大菩提无有疑也。尔时世尊为重宣此义。以偈颂曰。

我观过去久远劫  佛号宝聚无上尊

无师自觉现世间  能益天人群生类

具足百福金色相  慈心显发实义门

开示众生菩提路  吼唱能尽众苦源

宝聚挺特人中胜  七十二亿众圣贤

三明六通具八解  随佛入城而分卫

我于今日为胜王  无边精进大威力

恒将二子从左右  因巡游观处高楼

遥见调伏大仙神  比丘僧众悉围绕

我时及子趋疾下  驰诣无等尊胜前

既至大师善逝所  施设诸种妙供具

顶礼尊足口发言  启请如来及僧众

衣食众具尽形奉  满足八万四千年

并是二子净信心  为求无上菩提故

人中极尊既涅槃  兴起八万四千塔

众宝间厕奇光耀  但为人宝遗余身

一一城中宝塔所  各然无量百千灯

香华音乐鼓钟铃  彼王为佛兴斯供

因种如是胜善根  次第遭遇六万佛

悉皆供养亲承事  为求无上大菩提

汝不空见勿复疑  曩时统领大地主

彼深智王我身是  其号无边精进力

常以华香修供养  教化一切诸众生

具然无量百千灯  为世除闇作光明

施与财宝未曾休  听闻正法亦无厌

精进苦行不暂舍  为证无上大涅槃

汝于宝聚如来所  以衣缠身火洞然

犹如灯炷涂膏油  须臾火至即[火  韱]烬

汝时身火炽焰盛  毛色无动神不惊

于彼人宝灭度日  尔躬如是为世间

猛火如斯煎迫时  汝犹方便而劝请

愿见世尊从火起  大悲护世现本形

我今所愿成就者  方得如意舍身命

但能暂见如往昔  所获功德不思议

我凡所有诸誓言  冀其一切皆和会

若我当来必成佛  愿于猛焰见世尊

佛智清净无障碍  于彼三世坦然平

照明师子淳净心  佛以精诚从火现

不空见此愿力持  护世须臾应念起

因兹更发庄严誓  不思议愿实难量

世尊从彼火起时  一切皆得厌离心

又以净意发赞音  佛威希有难可测

无边相好火盛然  法王应念忽便起

以佛世尊现神变  千数众得解脱心

汝不空见知师子  大慈应感忽还坐

由见世尊此神变  千数众发菩提心

大悲为世利益已  还复偃卧猛火中

师子于是放舍身  一念往生大梵处

即从梵宫还佛所  具足供养人中尊

奉持微妙天华香  投散彼佛碎身地

彼宝聚尊涅槃后  其间时节无几何

复有普密天人师  为利世间故兴世

坐于道树等至真  是天中天号大觉

大梵天王设供养  恭敬顶礼两足尊

请转法轮利世间  佛知心净默然许

梵王闻法大欢庆  身得安乐心怡然

更发殊常大誓愿  植不思议众善根

一劫值遇五千佛  皆得亲承兴供养

智者不应更他疑  彼时师子汝即是

不空见时为吾息  汝后事佛经五千

我皆明见汝烧身  求斯无上菩提道

汝复无量千佛所  于彼灭度舍利时

亦烧无量所爱躯  皆为他乐自受苦

我知汝今及异世  无量千生长时修

或佛现在或涅槃  汝常建斯诚实语

经昔无量百千生  惟我神力能知汝

不空汝久发斯愿  果报今者皆明现

汝于诸佛大师前  不思议行悉圆满

常业歌赞两足尊  苦行熏修诸大誓

今获偈叹大法王  斯由往积胜因缘

又于普密王佛前  摄取最上无边愿

汝今果获如斯报  蒙佛如来现威神

时不空见于众所  恭敬合掌顶礼佛

请问天尊调御师  慈悲利益众生事

大仙我曾何誓愿  而能舍弃无量生

惟愿世尊开少分  我蒙圣说乃能了

不空汝于往昔事  吾今为汝粗说之

汝于云音如来所  已发如是广大愿

诸佛若证菩提时  当今我身常奉觐

又于帝幢普眼佛  彼时亦发大誓愿

世间若有最导师  当令我即同斯道

汝于日灯如来所  亦发胜妙诸行愿

汝不空见惟我知  造作众宝经行处

或营壮丽佛精舍  若构殊异僧伽蓝

彼皆微妙七宝成  一切资具奉诸佛

于不思议众所尊  人中师子善生佛

持七宝盖及众具  供奉超世天中天

于彼普眼如来所  尔时又起妙愿行

广施灯明众供调  奉献世间天人师

汝于如是无量佛  过千万亿那由他

自受勤苦安众生  发彼庄严弘广誓

汝于普密王佛前  所发诚愿我今说

如其修行成佛者  我所散华遍大地

汝于云雷音佛所  为世间故发斯愿

若有众生闻我名  愿彼咸即成佛道

复于帝释幢佛前  广兴供养因誓愿

凡我所处若见闻  彼彼皆得成佛道

汝于日灯如来所  奉施七宝经行处

无边威所大明佛  汝当尔时发愿言

常施胜处妙庄严  愿我佛刹亦如是

汝于月上如来所  愿得第一最天宫

佛尊处中而游化  众生游者悉成佛

汝于澡浴善逝前  实作如是至诚愿

若于夏日盛暑时  众生身心离热恼

汝于鸯只罗佛所  亦发如是增上愿

恒于长夜黑闇时  愿施灯明除迷惑

若我舍施身命处  其有食肉诸众生

必皆成佛无有疑  非彼现在身证者

或于觉悟及梦里  若有众生闻我名

一切成佛无有疑  非彼现在身证者

汝于勇猛精进时  其有爱憎尔所作

斯等皆当成法王  非彼现在得证者

汝先无量世生处  于彼恒愿求菩提

我今说汝实功德  当来必获无上尊

若有禽兽及余众  彼必成佛无复疑

诸是食汝身肉等  一切自然证法身

我知汝有千数行  皆为利益诸众生

若有闻者或生疑  以时未至我不说

凡我所说汝诸事  其或众生愿乐闻

彼彼得佛必无疑  非余现在身证者

若人欲见救世尊  转此清净胜法轮

闻已能破诸苦恼  为证菩提故乐闻

若人欲见三世佛  恭敬供养上福田

具足积聚诸功德  必先受持此三昧

为利世间天人故  世尊宣说是事已

遂下法座而徐行  即还归寂于本室

同类推荐
  • 唐诗纪事

    唐诗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Crystal Stopper

    The Crystal Stopp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众经目录

    众经目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牡丹亭

    牡丹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梅间诗话

    梅间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借助游戏测智力(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精选了这些全球著名学校的经典智力测试游戏,里面既有暗含机关的巧思妙解,又有别出心裁的逻辑挑战。锻炼你的分析力、计算力、观察力、想象力,象形力、判断力、创新力、思辨力以及逻辑思维九种能力,发散思维。迎接挑战,你准备好了吗?赶快来接受挑战吧。
  • 裂时沙场杀场的妖精

    裂时沙场杀场的妖精

    混沌年间,生灵涂炭,孟步一氏为人族之尊,雇佣平民百姓进宫做奴,下令捕捉妖精,扰得世间战争不断。西墨大徒弟带着刚刚进入白玉殿不久的宫女,逃离皇宫,与转世并失忆的小妖王一起前行,不料途中失散。几年之间,前世的羁绊,今生的缘分,大家一起卷入裂时战争,踏上救妖族护世间之途。
  •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穿越之农女要翻身

    未婚先孕,火台高架。一朝睁眼,江卿月懵了,五花大绑是几个意思?好歹老天爷怜悯,没有让她一穿越就死翘翘,独自撑着小蛮腰走进了山沟里。家里不容,村人不喜。穿越前万人追捧香饽饽,穿越后世人唾弃避瘟神。艾玛,这落差难以想象!啃草根,偷红薯,暗敛锋芒养身子。采百草,集雨露,一朝出世潋芳华。世人道:百花楼里莺燕语,千金坊里千金方,万亿金子都不换,只问一声老板娘。一双活色生香的手,一颗睿智勇敢的心,在这乱世里卷起阵阵风尘,仅为护自己与娃儿周全。小日子倒是舒坦了,这攀上来认亲的人却越来越多了,还有那自称是娃儿爹的男人。--一身白衣倜傥的男子坐在紫檀木雕的椅子里手上拿着一根如意腰带含笑看着她:“凤娘若是对我没有意思,这等贴身之物又如何会日日夜夜的揣在怀中?”江卿月默,她根本就不知道这腰带是这个祸害的,要知道,早八百年一把火烧没了才好。“现如今,本人就在眼前,凤娘却能如此按捺得住,唉,不知道是不是借物思人久了连真人都辨不出来了……”江卿月太阳穴跳了跳。“娘亲!”一对粉雕玉琢的娃娃走了出来,小女娃眨巴着眼睛,看了看男人,又回过头去看了看自家哥哥,“咦,为什么大美人跟哥哥长得这么像?”……
  • 竹马戏王妃

    竹马戏王妃

    谁说青梅竹马一定就是爱?青梅味酸竹马已弯,见面不是打就是踹。我是将军府三小姐,十二岁入王府,敛起俏皮,藏起心机,假装懦弱,心里却磨刀霍霍。腹黑霸道的他,却一次次招惹我。我不爱他,我也不知道谁在爱着我,我只知道我爱的那个人一次次伤我,而我却如飞蛾扑火。假如爱不可得,罢了,我放开手,放弃执着。可是谁想,一朝逃离,却又续无数缠绵。既然爱我,那为何放在心里不肯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弃妇不下堂

    弃妇不下堂

    一朝重生豆蔻年华,冯知乐表示自己压力有点大。姐妹情深成了镜中花,夫妻恩爱成了虚无缥缈又不切实际的憧憬,原以为的殷实娘家成了虎豹狼窝,一步步的把冯知乐推入了不可回头的深渊。重生而来的冯知乐表示不着急,她受到苦,流的泪,会一分一毫的全部讨回来,虐渣男,斗小人,一个也不会放过。她以为这一世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却不曾想过有一天自己的生命里会出现一个强势又难缠的人。强势的吓人,难缠的烦人。某无赖表示:“以后你的仇就是我的仇,我的仇就是你的仇!”冯知乐:“……”
  • 荷清海宴

    荷清海宴

    秦益清从没想过这桩婚姻是自己要来的,八年前她与周南凛有什么渊源纠葛,周南凛为何会双腿尽废,沉浮八年。他们又是怎样携手在一起慢慢的解开陈年往事之谜,而母妃之死中又隐含了怎样的惊天大秘密,他们在乱世中携手相依,斩荆披靡,奈何情深却还是敌不过心魔,但她始终低估了他的对她的感情,这河清海晏之势没有她与他共享,只是桎梏牢笼,看周南凛如何再一次踏上漫漫追妻路。
  •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奥德赛》是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惟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亚城之后,率领自己的军队渡海回国。途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历经十年飘泊,随行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在女神雅典娜的佑助下,坚韧不拔地孤身一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华文学母题和海外华文文学

    中国社科院当代文学研究所的重点研究课题项目。本文从“文学中母题的意义与价值;双重边缘性与母性的声音;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化母题;母题的艺术变奏”四个方面进行阐释.遵循四个着眼,及着眼传统,着眼整体,着眼文本,着眼‘和而不同’,对于母题的概念特征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和海外华文文学做出新的理论阐释.打破长期以来各抱一段文学,名守一种文体的惯常研究状态,是跨学科跨文类研究的一次实践。
  • 冷睿王爷腹黑妃

    冷睿王爷腹黑妃

    小女花有枝,虽位嫡女,却无生母庇佑,小半的人生尝尽了人生艰苦。小女花有枝,温柔且聪慧,虽生活苦多乐少,但她依然生龙活虎。小女花有枝,所言皆有理,无理之言皆不语。眼中尽是不屑的男子貌似不认可她所说,花有枝打开手中扇,轻抚两下“公子不是本地人,可能不懂本地的一句话。”“哦,是什么?”“有枝言之都有理。”男子嘴角藏着一丝笑意,轻轻的叩着桌角“姑娘,花有枝?”“公子好眼力。”“可姑娘的眼力却差了几分。”“何出此言?”“在下言有理。”有枝言有理,有枝碰上言有理,不知所言还能有理否?
  •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乾隆皇帝:云暗风阙

    年逾耳顺,乾隆依然春秋鼎盛,乾纲在握,为大清的长治久安,励精图治。但大清开国已百余年,内忧外患,树大中空。傅恒身染沉疴,伊继善病在垂危,后宫内闱风波不断,宵小太监秽乱中宫,官场贪墨婪贿成风,山东巡抚国泰借岩灾之后,侵吞库银,造成藩库亏空。奸臣和申告巴结逢迎,扶摇直上,贪受巨额贿赂,又杀人灭口,成为炙手可热的暴发户。加之天下灾荒,教匪趁机惑众,西疆又骚乱不宁。乾隆盛世难继,危机四伏。为挽救大清王朝的极盛之世,乾隆宵衣旰食,呕心沥血,下决心整顿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