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32700000003

第3章 “祖龙”的归宿——骊山

《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祖龙者,人之先也。”义说:“今年祖龙死。”谁是祖龙?南朝时期的裴驷为《史记》作注解:“祖,始也;龙,人君象。谓始皇也。”

“祖龙”驾崩了,他终于没能够长生,不但如此,秦国的命运也同样没能够超过三世,更不用说干世万世,传之无穷了。有道是“纵有千年铁门限,终须一个土馒头”(宋·范成大《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公元前210年深秋,50岁的秦始皇终于寿终止寝地投入了他为之苦心经营37年的归宿地——骊山。始皇帝的葬礼,其富丽与盛大是可想而知的,而人们或许首先揣测的是他为何将归宿地偏偏选在了骊山?骊山又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

提起骊山,人们或许不太陌牛,因为今日的骊山已是名扬海内外的旅游胜地。从“白古帝土都”的西安东行20公里,便是“历尽周秦与汉唐”的畿辅之地临潼。出临潼往南,仰见一耸秀绝的山峦,在晓风中,在夕阳下,其葱郁的形貌恰似一匹青黑色活泼可爱的马驹,这便是骊山。骊山与蓝田南北相连,堪称秦岭北麓终南山支脉的最俊丽处,因此早就享有“一片秦京最好山”的盛誉。登上骊山,举目四望,“全秦形势之大”,尽收于眼底;“占今兴废之由”,都萦于心怀。那茂密的青翠是骊山的古柏,那缭绕的暖流是骊山的温泉,还有那远处的渭水,浩浩汤汤,在八百里秦川的沃十上奔腾东逝。

也许正是因为这依山带水的优越地理环境,才使得骊山成了历代帝王的巡幸之地,才使得他们在这骊麓之畔一个接一个扮演着千古独绝的活剧。从周幽王的烽火之戏,到秦始皇的骊山之役;从楚霸王的鸿门之宴,到唐玄宗的华清之游,更有震惊近现代史的“西安事变”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秦陵“兵马俑”奇迹的发现,这些又无疑使骊山在秀美的自然景观之外又获得了更高一层的历史文化的景观与价值,诚所谓人杰而地灵。

在诸多渐行渐远的风云过客中,与骊山缘分最为密切者,莫过于秦始皇了,这不仅表现在他的生前,而且牵连着他的死后。秦人虽然崛起于西垂,但传说秦人的先人是骊山之女,是这骊山脚下骊戎罔(周的诸侯国之一)胥轩的妻。申罔是姜姓,骊山之女也是姜姓,之所以叫她骊山之女,是因为申国之君在骊山娶亲而生下此女,于是便以母亲的家乡作为女儿的名字,叫作骊山女。义冈为有了这种枝叶与根的血脉亲缘,秦人也就从此归了周朝,并开始在这水深土厚的秦川道上繁衍生息开来。如今的骊山上确有一座骊山老母殿,供奉着相传是殷周之际的骊山之女(一说是女娲的化身),而且她的香火在唐代就已经很盛了。

骊山北麓的温泉是极有名的,东汉的张衡就曾“适骊山,观温泉”而写下过《温泉赋》,并且,早在汉魏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用此泉水来治病疗疾:“千城万同之氓,怀疾枕疴之客,莫不宿糇而来宾,疗苦于斯水。”(北魏·元苌《温泉颂碑》)宋代人文豪苏轼更曾断言:余之所闻汤泉,天下有七,“惟骊山当往米之冲,华堂玉甃,独为胜绝”(苏轼《书游汤泉诗后》)。“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坏荒冢掩皇王”(郭沫若《七律·游骊山》诗句)。至若唐明皇与杨贵妃在莲花汤的暖流中风流旖旎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然而,人们或许不知道,与骊山温泉最早发生瓜葛的天子,其实是秦始皇。据说当年周幽工在这里建骊宫的时候,还不曾有温泉的传闻。到了秦始皇时期,随着八十里阁道从阿房宫修筑到骊山,有一灭,秦始皇在骊山遇见了一位美丽的仙女,他顿生歹心,企图侮辱调戏。结果,惹得仙女大怒,便迎面唾了他一口。这一唾不要紧,谁知秦始皇竟因此满脸生起了恶疮,怎么也治不好。不得已,他只好去向仙女赔罪,求取解药。仙女所赐之药正是这骊山的温泉,秦始皇赶紧以泉洗脸,果然很快就痊愈了。从此便在这里建起了骊山汤,而后代君王与骊山温泉的故事,也从此开了端绪。

如果说秦始皇以骊山温泉洗疗恶疮的传说实在是太离奇了的话,那么,骊山坑儒谷的故事倒还多少能捕捉住一丝历史的风影。那是在秦始皇即位的第三十四个年头,先是焚了天下书,继而又坑了咸阳儒,这一下可与天下儒生结下了干载难恕的大恨深仇。由于激起了四方名士的不满,秦始皇便索性暴殄之心毕露,决意斩草除根,不留遗种。但又怕令出无名,反使天下骚动,于是,一个阴险而残酷的计谋便在骊山的马谷中秘密滋生了。秦始皇一面令人在马谷中种瓜,一面虚情假意下诏求才,访得名士700人,一起认作郎官,以骗取儒生的信任。转眼春节在即,骊山守吏报称:马谷有瓜成熟,累累可观。秦始皇当着700位郎官的面故作惊诧:“现当春寒时节,岂有此等怪事?是瑞兆,还是祸端?卿等不妨为朕去看个明白,也好断定灾祥。”于是好奇的儒生们一口气奔米马谷,果然看见谷中有瓜数枚,新美鲜熟,大家越发惊异而相互揣疑。正在此时,猛听得一声爆响,谷顶土石如瀑,扑面而来,众人东躲两藏,觅路奔窜,谁知谷口早就被木石塞满,可怜那700儒生全都冤夕匕谷中,无一生还。人们也许不解,冬末春初,何以有瓜?原来骊山的温泉通入马谷,谷巾包含热气,犹如温室,无论天时寒暖,常生草木。唐人工建《华清宫词》有“内园分得温泉水,二月巾旬已进瓜”的诗句,或可以为这个离奇的传闻作一注脚。这也就是秦始皇预设伏击、马谷坑儒的秘密所在。既然有了700冤鬼的勾魂摄魄,那秦始皇难道不该在这骊山脚下为他们陪奠,以向儒生、向斯文永久地谢罪吗?

传说终归只是传说,秦始皇将自己的归宿地选在骊山毕竟还是有缘故的,这缘故想来应该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是看中了骊山的风水宝地,另一方面则是受了秦国政治中心东移的钳制。讲究风水祸福,在战国时期很盛行,这门学问甚至被列入九流十家之林,也就是所谓的阴阳家。古训早有约束:“事死如事生,礼也。”(《左传·哀公十五年》)“事夕匕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罕也。”(《礼记·巾席》)既然生前的居室要讲风水,那么死后的安坟营墓又怎能随便呢?既然一般入尚且如此讲究,那么作为一统帝国的始皇帝这么做,也就更加不足为奇了。秦始皇障所在的骊山北麓,的确是个“乘生气”、得风水的宝地,陵冢位于“山冲”之地,南依骊麓,北迎渭河,陵园东西有水流拱卫,冢高穴深,四望开阔而明朗,充满勃勃生气。郦道元在《水经注·渭水》中曾有这样一种见解:“秦始皇大兴厚葬,营建冢圹于骊戎之山,一名蓝田,其阴多金,其阳多玉。始皇贪其美名,因而葬焉。”贪其美名也好,多金多玉也好,都无非说明骊麓的确是个合乎“立冢安坟”的风水宝地,当地民俗也确实有秦始皇葬在“枕金蹬银”的风水宝地的说法。

当然,合乎堪舆家所谓“市冢安坟”原则的风水宝地,即便在关中也并非仅骊山一处,因此秦始皇选定骊山还有其另一方面的缘故在。白古以来,从一个部落,到一个家族,都有其集中的莹域葬地,而且往往就在国都的附近。如殷商在安阳(今河南安阳),姬周在岐山(今陕西岐山东北),两汉在咸阳原(今陕两咸阳北),东汉在北邙山(今河南洛阳东北),都大致如此。秦国的陵墓也是一样,春秋时期,秦霸西戎,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秦公的大墓也都集中在雍城,如1986年开启的埋葬着秦景公的秦公一号大墓,便是秦公陵园的18座大墓巾最大的墓冢之一。秦孝公时,秦国的政治、经济中心逐渐由西向东转移,秦的国都也从雍城迁到了咸阳,这时咸阳以东的地带便成了王公的葬地,如秦惠文王陵、秦武王陵就在这里。到了秦的后期,秦王的陵区延展到了骊山北麓,如秦昭襄王母宣太斤芈氏、秦昭襄王、昭襄王长子悼太子、昭襄王次子孝文王、始皇帝父亲秦序襄土及其牛母帝太后赵氏便都葬在这条延展带上。由此看来,秦始皇将白已的陵墓选定在距白己的父亲秦序襄土陵以东的骊山脚下,也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因为,这不仅符合着依山迎水“乘风气”的风水概念,而且也恪守了晚辈居东的当时的礼制。

同类推荐
  •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本书标题为《战国秦汉时期中国西南的对外文化交流》,但需要说明的是,这并非一部全面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本书只是希望通过若干专题性研究,来寻找一些突破口,为重新认识中国西南地区在中国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发展过程当中的地位与作用做一些尝试性的探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前人的某些传统认识作必要的修正。
  •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思考成才(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读本)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佛养心 道养性:心中有佛人自安

    本书共分十篇,分别是:慈悲为本,为善心安;诸恶莫作,无恶心安;放下诸多事,心中自然安;无求则无敌,无敌则心安;平常心是道,道在心自安;超然洒脱,豁达心安;宽容即是福,度大心自安;常怀感恩情,心中自然安;看透释然,自在心安;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本书以佛的理念通俗而又深刻地阐述了“心中有佛人自安”这个主题。书中还着重例举了一些生活中让人难以心安的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俗之事,并指出了解决之道。另外,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佛理知识,书中还穿插了“拈花一笑”、“佛心慧语”、“世俗佛理”、“佛心故事”、“佛语今译”、“佛趣轶事”等版块内容。通过阅读本书,你会感到:只要我们心中有佛,佛就与我们同在。
  •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山海之间的台州女人

    妖娆婀娜是你,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你;温婉美丽是你,豪放刚烈、真诚率性也是你。台州女人进而善攻,退而善守,从不低眉顺眼。台州女人有着江南女人的玲珑剔透、聪慧能干,又兼具北地胭脂的豪放刚烈,有着自己独有的风姿。
  •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古朴遗风:西安碑林与城墙(文化之美)

    中华文化浩浩五千年,哪怕是遗留下来的一砖一瓦都弥足珍贵,因为他们的存在就代表了历史的诉说。西安碑林及城墙由来已久,碑林所展现的建筑风格及碑上的篆刻文字讲述了哪段历史?城墙与护城河、吊桥、箭楼、角楼等又有何关系?碑林与城墙的现状又如何?在本书中读者都可以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犹忆前尘立少时:俞平伯点评唐宋词

    本书系国学大家俞平伯于浩如烟海的唐宋词中精选所得,选词的面稍宽,想努力体现出词家的风格特色和词的发展途径。本书选词自唐迄南宋,共二百五十一首,分为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又分为三部分:一、唐,二、《花间》,三、南唐;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大搜捕

    大搜捕

    本书内容包括:苍山出奇兵;大漠追凶记;扫荡假烟“王国”;押钞车血案;梦断金山等。
  •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Life and Letters of Robert Browning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修真家族崛起记

    修真家族崛起记

    灵体天成,脉窍自炼,道阻且长,行且将至。一个平凡的修真者,凭着坚毅和理性在波澜壮阔的修真世界中,带领家族不断努力拼搏,使之发展兴盛的故事。
  • 无限求生之游戏

    无限求生之游戏

    一个富二代因为一场意外,进入了一个名为主神游戏的死亡游戏,在这里他开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新书《末世基地车建设》,新书没有内投,希望大家可以支持一下。
  • 伽耶山顶经

    伽耶山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董明珠变身记

    董明珠变身记

    “你这个蠢女人,连自己的身体都看不住,让别的灵魂进入你的身体,在别的男人面前作妖,你可是我的女人。”沈辰赫脸色铁青的吼道。“我又不是故意的。”她一脸窘迫的垂着头。“鬼王大人,我的身体被其他鬼魂顺走了,帮帮忙找找呗!”明珠厚着脸皮乞求道。“你可是冥界的新宠,鬼使大人、鬼王、冥王都罩着你,要不然你也罩着我呗,我相亲就不会被其他鬼魂嘲笑了。”某鬼抱着她的腿说道。
  • 大秦神捕

    大秦神捕

    这是一个现代扑街侦探——柯历,穿越到大秦王朝当捕快的故事。“年轻人,大秦子民的幸福生活,就全靠你了。”“为了大秦的社会治安,在下义不容辞。”柯历语录:我此生最喜欢、最享受的就是一个我认可的有效而又稳定的社会秩序,我很高兴我的职责是维护我心中所认可的大秦王朝的社会秩序。
  •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残王霸道,侧妃超大牌!

    她是和亲的公主,却被皇帝转送给残疾王爷,成为天下间最大的笑话。她是现代无父无母的孤儿,为了生存,学就了一身的刁蛮泼辣。当她成为她,柔弱公主变身野蛮狂妃,横空出世,强势崛起。敢当面骂她?撩起袖子打得你满地找牙!敢背后暗算?趁你洗澡之时拆了你家房子,叫你以后再没脸见人。敢雇凶杀她?实在对不起,不怕流氓会武功,就怕流氓懂技术,现代的防暴技术用到古代,杀手只有求爷爷告奶奶的份。王府上下,很快就被她收得服服帖帖。该杀的杀,该打出王府的打出王府。中间顺便把王爷夫君也给修理了,治好了王爷的残疾。*皇后来找她的麻烦,想置她于死地。她联合贵妃,扳倒皇后。东窗事发,皇帝要砍她脑袋,王爷相公揭竿而起,为她谋权篡位,册封她为皇后,六宫独宠。被牵扯通敌叛国,一道圣旨,贬入冷宫——“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把姚贵妃的脸划花了!”有太监匆匆来报。批阅奏章的某男头也没抬一下:“冷宫无聊,由她消遣去吧。”“皇上,不好了,皇后娘娘在冷宫遇刺。”“退朝!”某人丢下一朝大臣,疾步赶往后宫。从此人人都道:冷宫里住着个最受宠的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