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251100000002

第2章 庄子其人其书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鄙视功名利禄,求得自身的逍遥,庄子的书大多是通过对各家学派的批判,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当今社会,有庄子一样的逍遥心态,会让你保有一份闲适,一份快乐。

庄子其人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他把一切社会的伦理道德,包括当时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中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都视为对人们追求至道的束缚给以否定,这在当时具有很大的叛逆精神!在逆境中寻求快乐。

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卒于公元前286年之前。

庄子曾经为宋国管理漆园(制漆作坊)的小官吏,不知是因他不善管理还是瞧不起这种有累身心的工作,最终被罢免。为了生活,他以打草鞋为业,但经常入不敷出,甚至靠借贷度日。一日,庄子的家又断了粮,去向监管河水的官吏借米。监河官借口说:“好吧。等我收了采地的税金,就借给你三百金,可以吧?”庄子家正需米下锅,监河官却推说要收税以后才借给他。庄子非常生气,板着脸辛辣讽刺监河官说:“我昨天来时,中途听到有呼唤我的。我回头在车轮辗洼的地方,看到一条鲫鱼。我问它说:‘鲫鱼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呢?’它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官。你有斗升之水救活我吗?’我说:‘可以。等我前去游说吴越国的国王,请他们引西江水来救你,可以吗?’鲫鱼板着脸说:‘我失去了水,就没有容身之处。我只需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你这样说,还不如早点到干鱼市场找我去吧!’”

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颓废,却使他从中寻找到快乐求得身心的解脱。

庄子为人非常清高孤傲,不求功名利禄。当时,学识渊博、能言善辩的惠施被魏惠王任命为相,庄子特意到魏国去拜访他。这时,有人对惠施说:“庄子来是想代替你做魏相。”惠施是一个好名利的人,生怕别人抢走了他的相位,就下令在国内搜寻庄子,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搜到。

庄子反而主动找上了门,对惠施说:“南方有一种鸟,名叫鹓雏(凤凰一类的鸟),你知道吗?鹓雏从南海出发飞到北海,不是梧桐树它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它不吃,不是甜美的泉水它不喝。一只猫头鹰找到了一只腐烂的老鼠,鹓雏刚巧飞过;猫头鹰怕它来抢食,就仰起头威胁性地叫喊了一声‘吓!’现在你想用你的魏国相位来吓我吗?”

庄子又去拜见了魏惠王。去时他穿了一件打着补丁的粗布衣服,脚穿一双用麻绳绑着的破鞋子。魏王对庄子的大名早有耳闻,如今看到的却是这样的一副寒酸相,忍住笑揶揄道:“先生,你怎会这样疲困呢?”

庄子很高傲地回答说:“这是贫穷啊,并非疲困!读书人有理想却不能实行,这才是疲困啊!衣服陈旧鞋子破烂,这只是贫穷,但不是疲困,这就叫作生不逢时啊!大王您没有见过跳跃飞腾的猿猴吗?当它爬在楠、辛、豫、樟等大树上的时候,攀缘着树枝,在那里自得其乐,即使善射的羿和蒙逢也奈何不了它。等到它跳落在柘、棘、枳、枸等多刺的丛树中时,即使小心谨慎,内心还战栗不已;这并不是筋骨受了束缚而不灵活,乃是处于不利的情势下,不能够施展它的才能啊!现在正是昏君乱相的时代,要想不疲困,怎么可能呢?像比干的被剖心,不是个明显的例证吗?”

庄子不仅淡薄鄙视名利,甚至好在山水之间,逍遥遨游,怡情乐性,使得在肉体上能够逃避现实,免受动乱社会的戕害;在精神上却能以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姿态,超凡脱俗,翱翔于幻想的精神世界之中。庄子在遨游山水之中感悟人生真谛。

他在魏国的雕陵栗园游玩时,看见一只奇怪的鹊从南方飞来。这只鹊的翅膀有七尺宽,眼睛的直径有一寸长。这只怪鹊碰到了庄子的额头,后来在栗树林中停住了。庄子对它感到很奇怪,自言自语地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这么大却飞不远,眼睛这么大却目光迟钝。”于是提着衣服悄悄地跟了过去,拿着弹弓窥伺它的行动。这时,他又看见一只蝉,藏在一片树叶的下面,有只螳螂突然从一隐蔽的地方跳出来抓住了它。螳螂正在得意之时,那只怪鹊乘机捕住了它。庄子看到这一幕怦然心动:人们只顾贪恋求名利却丧失了自己的真性不和这很相似吗?他心有余悸地感叹说:“唉!物类相互累害,这是由于两者相互招引贪图小利所致!”于是丢下弹弓就走。这时,管栗园的人误认为他偷了栗子,于是过来骂了他一顿。

庄子回去后,三天都不高兴。他的学生蔺且问他:“先生为什么最近郁郁寡欢呢?”

庄子回答说:“我为守护形体而忘了自己;观照浊水反而对清泉迷惑了。我听老师说:‘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合乎那里的风俗习惯。’现在我去雕陵游玩而忘乎所以,怪鹊碰到了我的额头,飞到了栗树林里也忘掉了真性。被管园子的辱骂,所以感到不愉快。”

在喧嚣的生活中寻求一份逍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自在,不失为一种高妙的做人心态。

庄子其书

庄子处于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为捍卫自己的学说,他对以儒家为首的各家各派给予了批判。

首先,他对各家学说的支离破碎做了总的批判,他说:“天下大乱,贤人和圣人的作用不能被发挥,道德不能统一,天下的学者大多数是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看不到全体的很多。就像耳朵、眼睛、鼻子、嘴巴,都有各自的用处却不能相通。尤如各家的学说,各种技艺,都有各自的长处,在适当时候表现出各自的用途一样。尽管如此,但各家都不能包容全部,只不过是一些人掌握着一偏之见罢了。他们分裂了天地的整体之美,把万物的道理搞得支离破碎。试看古代的全德之人,很少有能够具备天地的整体之美和神明的表现相称。所以,内圣外王道理,被掩蔽起来却得不到阐明,被堵塞起来却得不到发挥。天下的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并把各自的想法当作道。实在是可悲!各家都在迷途上前进而不能返回正道,不能够合于大道是必然的了。后代学者的可悲之处就在于不能看到天地的纯真,以及古人的全貌,道术就被这样弄得支离破碎了。”

其次,庄子又分别对墨翟、禽滑厘、宋钘、尹文、彭蒙、田骈、慎到、惠施、桓团、公孙龙等人的学术观点进行了批判。

如他对墨子的一些言论做了批判。“墨子称赞自己的道术说:‘过去禹在治理洪水的时候,疏通长江、黄河使四方边远的地方和九州,著名的大河有三百,支流有三千,小河流无数。禹亲自拿着土筐和掘土的耜,疏通了天下的河流,累得他大腿上肉没有了,小腿上的毛掉光了,沐浴在暴风雨中,狂风梳理了他的头发,终于安定了万国。禹真是一位大圣人啊!他为天下的劳苦到了这般地步。’他要求后代的墨者用粗布做衣服,穿木制或草编的鞋子,白天夜晚不停地劳作,视吃苦耐劳为最高准则。他说:‘不这样做,就不符合禹的主张,就不能把他称为墨者。’相里勤的弟子五侯那些人,南方的墨者如告获、己齿、邓陵子那些人,都诵读《墨经》,但取舍各不相同,并且相互斥责对方的‘别墨’。以坚白、同异之类的辩论相互诋毁。将那毫无共同点的言论,加以调和使之相应,把钜子当作圣人,都心甘情愿地尊奉钜子为主师,希望后世能继承他的事业,因而至今墨家的传统没有断绝。墨翟、禽滑厘的心意是好的,但他们的做法却是错误的。他使后代的墨者一定要刻苦自励,弄得大腿上没有肉,小腿上掉光毛,不过是相互竞争罢了。乱天下之罪多,治天下之功少。虽然这样,墨子却是实意地要把天下治理好的。他要拯救天下却没有实现,即使累得憔悴不堪也不放弃他的主张,真是一位有才能的人啊!”

庄子对他的好友惠施的学说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惠施的学术广博,著作有五车之多。他所讲的道是驳杂不纯的,他所讲的话不符合大道。他观察分析事物的道理,结论是:最大的无所不包,没有外围的,可以把它称作‘大一’;最小的什么也不能包,没有内核了,可以把它称‘小一’。没有明显厚度,便不可以积累,却可以伸到千里。天和地是一样低,山和泽是一样平。太阳刚刚正中,却马上偏西了。万物刚刚出生,长的同时就走向死亡。大与小既相同又相异,这叫作‘小同异’;万物完全相同,又完全不同,这叫作‘大同异’。南方是没有尽头的,也可以说是有尽头的。今天动身到越国去,昨天却已经到了。连环是可以解开的。我知道天下的中心,在燕国的北面和越国的南面。普遍地爱着万物,天地之间本就属于一个整体。”

“惠施把这些当作伟大的真理,并把这些话讲给天下之人听。天下爱辩论的人都愿意和他讨论以下问题:卵中有毛;鸡有三只脚;楚都郢可以包容天下;狗可以是羊;马有卵;蛤蟆有尾巴;火是不热的;山是有口的;车轮是不辗地面的;眼睛是看不见东西的;物的共相是感觉不到的,物的个体是延绵不绝的;乌龟比蛇长;曲尺不能画方,圆规不能画圆;凿出的孔是不能围住木枘的;飞鸟的影子不曾移过;箭头飞速地运行着,有不前进不停止的时候;狗不是犬;和一头黄马一匹骊牛可以称作三;白狗是黑的;孤驹不曾有母亲;一尺长的棍子,每天截取一半,永远也截不完。辩者们拿这些问题跟惠施辩论,永远没完没了。”

除此之外,批判最多的还是儒家学说。

在今本《庄子·肤箧》篇中,庄子认为,圣智礼法的创设,本来是用于防盗制贼,但反被盗贼窃取来做护身的名器,张其恣肆之欲,来为害民众。庄子通过一个名叫跖的所谓大盗之口,提出了“盗亦有道”,并把圣、勇、义、智、仁五种儒家推崇的德行巧妙地与盗贼的行为连在了一起,形成对儒家学说的绝妙讽刺。他还提出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之说,对儒家仁义、圣人之说进行了批判和讽刺。

在《盗跖》篇中,庄子用寓言形式讲了几个故事。一为孔子带着学生颜回和子贡去拜访盗跖,想劝盗跖改过,盗跖反而把孔子称作“鲁国之巧伪人”,并指责他“作言造语,妄称文武”,“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使得天下学士不反本业,还“妄作孝弟”来侥幸求得封侯富贵。他批评儒家推崇的圣王,自尧舜以至武王,都是用利来迷惑人的本真而强迫他们违反自然的性情。还说历代的忠臣都不得好死。二为孔子的学生子张和满苟得的对话。子张倡导信义礼仁和贵贱伦序,以求显荣利达;而满苟得则主张士人的行为,应该顺着自然的本性,批评儒家说一套,做一套。通过“尧杀长子,舜流母弟”之事,来驳斥儒家的等级伦常思想。

在《渔父》篇中,讲的是孔子坐在林中的杏坛休息,正一面弹琴,一面唱歌的惬意之时,被一白眉被发的渔父训斥了一顿的寓言故事。通过这故事,批评儒家“擅饰礼乐,逆人伦”;指责孔子“苦心劳形以危其真”,提出“谨修其身,保持本真,使人与物各还归自然”。

以上三篇文章都是对儒家仁义、圣人、礼乐伦常思想的批判。虽然历代学者对这三篇文章的作者持有怀疑,认为可能不是庄子所作。但它代表了道家对儒家的态度却是事实。

无才无德,高官厚禄,不过昙花一现,只有奉行大道而立德,才能得道。

推崇至道,超脱世俗

现实生活中与庄子交游的人不多。据《庄子》一书说,与他交游对话的只有东郭子、宋太宰荡、曹商、惠施等人。

东郭子鲁问道于庄子。他说:“你所说的道,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庄子说:“无所不在。”

东郭子要他具体地指出道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庄子随手指着地下的蚂蚁说:“在蚂蚁身上。”

东郭子见他这样亵渎他所尊崇的道,感到非常吃惊,他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问道:“怎会这样卑下呢?”

不料庄子又指着屋外田野里说:“在梯稗草里。”

东郭子更加吃惊,连忙又问:“怎么更加卑下了呢?”

不料庄子又指着房子说:“在砖瓦堆里。”

东郭子更加不明白了。庄子先说道存在于低贱的蚂蚁身上,已经很卑下,但蚂蚁虽贱,毕竟还是生灵;后来又说道在梯稗草中,梯稗不但没有灵性,而且还是农夫要铲除的害草,比蚂蚁更加低贱卑下;存在于砖瓦堆里,砖瓦没有生命,比草还更低贱卑下。在他看来,道是伟大的、高尚的、纯洁的,怎么可能存在于这些低贱之物中呢?所以他非常疑惑地又问:“怎么愈来愈卑下了呢?”

庄子又指着厕所说:“在屎尿里。”

东郭子以为庄子是在戏弄他,气得说不出话来。庄子见他铁青着脸不说话,猜到了他的心思,就对他说:“先生所问的,本来就是没有接触到的实质。曾有个名叫获的市场监督官问屠夫关于检查猪肥瘦的方法,屠夫说越往猪的下身摸就越能摸出猪的肥瘦。你不要想得太绝对,道是不会脱离具体事物的。不仅最高的道是这样,最伟大的言论也是如此。‘周’‘遍’‘咸’三种讲法,字面上虽不同而实际一样,其内在的含义是相同的。”

说到这里,他见东郭子气色已缓了不少,又继续说:“让我们试着一起来邀游那虚幻的空境吧!总的来说,那里是无边无际的。试着无所作为吧!淡泊而宁静吧!漠然而清静吧!和谐而闲适吧!我的内心是如此的空虚,要去时不知要到哪里,返回来也不知到何处,来去不知哪里是个头;驰骋在广阔虚无的境地,有智慧的人进来也弄不清楚边际何在。道与物是没有界限的,物与物却有界限,就是所谓物界。没有界限的道又有界限,是因为有界限的物中包含着无限的道。说到充盈虚亏,哀败肃杀,道使万物有充盈虚亏而本身却没有充盈虚亏,使万物哀败肃杀但本身没有,使万物有本末之分但自身却没有本末之分,使万物出现聚散变化而本身却没有聚散变化。”

庄子曾和宋国的太宰荡讨论仁孝问题。太宰荡问庄子仁为何物?庄子回答说:“虎狼是仁。”

对于什么是“仁”,各家各派虽有不同的解释,但无非是从亲、爱的角度来讲。虎狼残忍成性,正反仁之道,怎么可以说虎狼是仁呢?太宰荡当然知道庄子善说寓言故事,但并非那种信口开河之人,于是问道:“这话怎么说?”

庄子说:“虎狼父子相亲爱,怎么不是仁呢?”

太宰荡见他从这个方面来说,也就无话可说了。他又问:“那什么是‘至仁’呢?”

庄子说:“至仁就是没有亲情。”

说虎狼是仁已经很出格了,但庄子却说虎狼父子相亲爱,勉强还可以说通。但现在又说:“至仁就是没有亲情”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太宰荡于是据理反驳说:“我听说过,没有亲情就不会去爱,不爱就谈不上孝顺。能说至仁就是不孝吗?”

庄子不以为然地说:“不对。至仁太崇高了,孝本来就不足以来说明它。这并不是说它超越了孝,而是说它与孝没有关系。向南行走的人。走到楚国的郢都,向北看是望不到冥山的,为什么呢?距离太远了。所以说,用尊敬来履行孝道容易,要忘掉亲情就难了;要忘掉亲情容易,要忘掉我就困难了;让亲人忘掉我容易,让我忘掉天下人就困难了;忘掉天下人容易,让天下人都忘掉我就困难了。具备天德的人连尧、舜这样的明主都会忘掉而不愿做,造福子孙万代,天下却无人知道,难道只是叹息着侈谈仁爱忠孝吗?孝悌仁义、忠信贞廉都是人们用来勉励自己而束缚天德的,不足以称道。所以说‘至贵’,就是连国君的宝座都毅然抛弃;‘至富’,就是倾国的财富也不屑看一眼;‘至愿’就是把一切名誉都抛个干净。正因为这样,道是不可改变的。”

庄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归真,把一切社会伦理道德,包括当时人们的基本道德观念:孝悌仁义、忠信贞廉都作为对人们推崇至道的束缚而给予否定,这种叛逆在当时是需要非常超人的胆识。

逍遥于世,我行我素

庄子一生中与惠施接触最多。庄子在惠施任魏相时曾到过魏国,后来惠施被张仪所逐,逃到楚国,又被楚王送到宋国。惠施此时正值官场失意,向来好辩善辩的他正好与庄子来往辩难。此时的他们既是相互批驳攻击的论敌,又是互相尊敬的好友。《庄子》一书中就保留了许多二人之间的辩论。

庄子所追求的,是绝对的精神自由,他所探讨的,是存在于蚂蚁、梯稗、砖瓦甚至屎溺等中的无所不在的道,他所主张的是无为。这些学说都与当时社会急需解决的如何强化统治、富国强兵,怎样兼并土地,打败对手等问题沾不上边。因此惠施批评庄子说:“你的言论没有多大用处。”

庄子当然清楚惠施是批评他的学说与社会需要相差太远。但是,如果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有用与无用就是相对的了,没有无用也就没有有用。庄子正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手法,单从有用与无用的相对性来驳斥惠施。他说:“知道无用才能和他谈有用。天地广袤无垠,没有边际,但人所用的不过是容足之地罢了。然而如把立足以外的地方都挖到黄泉,人们所站的这块地方还有用吗?”

惠施点头说:“确实没有用。”

庄了说:“那么无用的用处就很明显了。”

在惠施看来,庄子的学说离现实实在太远了,宏观得超越了人们的实际生活,空虚玄远,大而无有,于是批评说:“我有这样一棵大树,人家都叫它作‘樗’。它的树干木瘤盘结而不合绳墨,它的小枝弯弯曲曲而不合规矩,长在路上,匠人们都不看它。而今你的言论,大而无用,大家都抛弃。”

庄子回答说:“你没见过猫和黄鼠狼吗?它们或低伏着身子,安静地等待着出游的小动物;或东西跳跃掠夺,不避高低,却常踏中机关,死于网罗之中。再看那牦牛,庞大的身子好像天边的云,虽然不能捉老鼠,但它的作用很大。现在你有这么一棵大树,还愁它无用,为什么不把它种在虚寂的乡土,广漠的旷野,任意地徘徊于树旁,自在地躺在树下。不遭斧头砍伐,没有东西来侵害它。即使没什么用处,但又有什么害处呢?”

庄子认为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用处,大有大的用处,小有小的用处,从哲学角度来讲,没有什么“大而无用”的东西,“无用”本身就是“大用”。因而惠施对他的批评就无着落之处。但是,惠施对此仍然不肯罢手,继续批评庄子“大而有用”的说法,他对庄子说:“魏王送我一颗大葫芦的种子,我将它种下使其成长,结出的果实有五石之大;用来盛水,它的坚硬程度却不够;把它割开来做瓢,却又没有像大水缸一样的容量。不是不大,但我认为它无处可用,就把它砸碎了。”

庄子反驳说:“你真是不会使用大的东西啊!有个宋国人,善于制造不龟裂手的药物,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业。有一个客人听说后,愿意出百金收买他的药方。于是聚合全家来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漂洗丝絮,只得到很少的钱,现在卖出这个药方就可获得百金,还是卖了罢!’这个客人得了药方,便去游说吴王。正值越国犯难,吴王就派他为将,冬天和越人水战,因为有此药,大败越人,于是吴王割地封赏他。同样一个不龟药,有人因此而得到封赏,有人却只是用来漂洗丝絮,这就是使用方法的不同。现在你有五石之大的葫芦,为什么不当作腰舟使其浮游于江湖之上,却愁它太大无处可容呢?可见你的心还是如茅塞一样不通啊!”

庄子与惠施还曾对人的有情与无情进行过辩论。惠施认为人是有情之物,而庄子恰恰相反,说人是无情之物。惠施问庄子:“人是无情的吗?”

庄子说:“是的。”

惠施反驳道:“人如果没有情,怎么能叫作人?”

庄子回答说:“道给了人容貌,天给了人形体,怎么不能叫作人。”

虽然道和天给了人们的形体容貌,但情由何生,人是否有情,庄子并没有作正面回答。惠施见状忙追问道:“既然称为人,又怎会无情?”

庄子知道混不过去,就重新届定概念。说:“这不是我说的无情。我所说的无情,是说人不因为好恶损害自己的本性,经常顺任自然而不用人为地增益。”

庄子的意思这才清楚了,他的无情是要保持精神上的恬静,不受外界功名利禄的干扰,顺任自然。

惠施一生都在与命运抗争,他经历了无数激烈的政治斗争,因此在他看来,人情为人所固有,因而,当人们的感情被激发,欲望得到满足的时候,生命才有意义,也只有那时,人才成为人。所以他不同意也不能理解庄子的顺任自然。于是反驳说:“不用人去增益,怎么可以保全自己的身体?”

庄子深知惠施一生贪恋功名利禄,斤斤计较于名实之辩,当然不懂得自然之道。于是不客气地批评说:“道给了人容貌,天给了人形体,不以好恶损害自己的本性。现在你却驱散你的心神,劳费你的精力,倚靠在树下歌吟,依靠几案休息;天给了你形体,你却自鸣得意于坚白之论。”

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清澈的濠水里,鱼儿摇头摆尾,游来游去,非常的悠然自得。一向追求自由,以自由为最大快乐的庄子见到这种情境,立即触发了对自由的渴求,无限感慨地说:“鱼儿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是鱼儿的快乐啊!”

惠施擅长逻辑思辨,理智思考,对庄子这种审美的移情心理很不理解。于是质问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乐呢?”

惠施的提问虽然颇煞风景,但却正中要害。庄子是回答不上的。但机智的庄子却以避实就虚的方法,反问道:“你又不是我,怎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

庄子的反问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人鱼异类,不能沟通,因而但凡是人,都不可能知道鱼儿是否快乐。所以,惠施可以从一般推及个别知道庄子不能知道什么,而庄子则不能由人类行为推及鱼类而知道鱼儿是否快乐。惠施虽然善于细析万物之理,却没有抓住庄子的错误所在,而是采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给以反驳。他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但你也不是鱼,你也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很明显的了。”

惠施是沿着庄子的思路来反驳的,采用的是以其人之道反制其人之身的方法,但他没有抓住庄子错误的实质,留下了漏洞,因此使庄子有了诡辩获胜的机会。庄子见惠施上当,笑笑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这句话,就是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才来问我,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庄子对生命有极深刻的领悟。他的妻子死了,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正蹲坐着,边敲着盆子边高歌。惠施很不理解他的行为,对他说:“你妻子和你生活多年,为你生儿育女,现在老而身死,你不哭也就算了,还要敲着盆子唱歌,这岂不太过分了吗?”

庄子解释说:“并不是这样。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会不悲伤呢?可又一想,她原本就没有生命;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不仅没有形体,而且也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化而成气,气化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化回到死。这样生死相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的运行一样。当她静息于天地之间的时候,我还啼哭,这样做是不合自然往复、运行的道理的!所以才停止了哭泣。”

庄子为人不求名利,不愿为官,他一生中除了早年为生活所迫做过短期的漆园吏之外,不曾再做过什么官。当时的君主为了扩大势力范围,不断的网罗人才。即使是名不见经传的士人,只要得到君主赏识,他就可以为卿为相为将,邹忌、商鞅、乐毅、范雎、蔡泽等人都是这样。而对那些稍有名气的士人,更是趋之若鹜,唯恐求之不得。因此,对像庄子这样有名气的士人,尽管他清高孤傲,心直口快,既无韬略,也无权术,还是有人赏识。《庄子·秋水》记载:一天庄子正在濮水之上钓鱼,楚威王派了两位大夫去向他致意,说:“想有劳先生到楚国去掌管国家大事。”庄子却手持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王有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多年了,楚王仍将它用布包着、用竹盒装着,珍藏于庙堂之内。请问,这只龟是宁愿死了留下骨头让人尊崇呢,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水里爬行呢?”两位大夫想了想,回答说:“当然是愿意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中爬行!”于是庄子说:“你们请回吧!我也是愿意拖着尾巴自由自在地在泥里爬行的那种人!”

同类推荐
  •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智慧书(西方经典文库系列)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的《智慧书(青春典藏版)》由三百则格言警句构成,内容包含了如何知人、察事、观物、抉择及行动的策略。这些格言极其简洁、干练、坦诚,机锋四起,细细品蛛后更觉入木三分。本书旨在为人们提供能够身体力行的行动指南,指导人们如何获得成功,并在人格上臻于完美。本书适合细嚼慢咽,阅读时切匆贪多求快,而是要因地制宜,结合自身深加体味。一向吝于赞扬的哲学家叔本华将此书译成德文,并说:“这样的书,仅仅通读一遍显然是不够的,它是一本随时都能用上的书,简言之,它是一位终身伴侣。”而尼采则说:“关于精神道德之微妙,欧洲尚无比此更精美而兼复杂之作。”
  •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周末读点美学(文化周末丛书)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学的普及读物,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字,对美学进行了介绍和解读,带领我们走进美学的神秘殿堂。对于何为美学,如何认识美,美感来自何处这些令人倍感困惑的问题,作者并没有给出直接的答案,而是通过与读者促膝闲谈的方式,使读者学会审美地观看世界,学会以独特的方式领域生活中的美好,让审美照亮人生前进的方向。
  •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

    在近代伦理道德变革史上,从戊戌到五四是一个关键性的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政治舞台上激进的革命家,对人的现代化这一近代重大的历史课题极为关注。他们在近代社会伦理思想变迁中的守旧与创新,为我们考察中国近代伦理思想的沿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近代社会变革中的伦理探索:从戊戌到五四》选取了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期间在近代伦理思想变革过程中做出积极探索的六位思想家,试图对他们的伦理思想进行梳理,以管窥时代典型人物身上近代中国伦理思想变迁的坷坎不平的历史道路,以及近代中国在人的现代化历程中的多舛命运。
  •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释“道”(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你想不想知道中国古典哲学如何看待这个世界?我碰巧可以告诉你一点这方面的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道德经》中的理念,按你的要求,我会尽量按照符合你脑中那种叫做“欧陆哲学”的论证形式来进行阐释。没错,我会借用你的记忆来向你阐述一种思想,你可以把这当成是对你已知的概念的一次重新整理。
  • 活在此时此刻

    活在此时此刻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热门推荐
  • 神兵九叠1

    神兵九叠1

    中土大陆,人,兽,魔共存,人族内部以及各族之间攻伐不断,最近的中土大战发生在三百年前,人族中以无极城和月煌城为代表的两大部落与魔族,兽族互相攻伐,最终以魔族战败,兽族被驱逐告终,然而和平之下始终隐藏着野心,复仇和阴谋,似乎战争阴影一直笼罩。景天等一众少年在无极城习武,修炼气元,各种势力角力其中,蹊跷事情不断,景天等人一路磨练,一路成长......
  • 我家王妃穿越了

    我家王妃穿越了

    犯罪心理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了寄人篱下的废柴郡主?!这里的人个个懂术,唯独她什么也不会?!姐姐要欺负她?二姐还是个绿茶?!没关系,这世上最可怕的是人心,对付绿茶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大众心理,博取同情,让她下不来台。某王爷:本王觉得,最好的方法,还是抱条金大腿。王爷,您把腿伸过来干什么?挡我路了!某王爷:给你抱啊!
  • 话痨王爷爱芷柔肠

    话痨王爷爱芷柔肠

    与他的相遇本就是一场意外,但却陷入情网无可自拔,等到心伤之时独自离去之,才发现早己刻骨铭心……但当一切重来,又有怎样的结局……是重蹈覆辙,还是相守一生……
  • 最终幸存者游戏

    最终幸存者游戏

    恭喜你被选中参加幸存者游戏!幸运的玩家,你需要押上的唯一筹码,就是你的生命。拼尽全力活下去吧,成为最终的幸存者!然后,你就能获得想要的一切!
  •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古代诗歌总集:诗经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诗歌总集:<诗经>》生动介绍了《诗经》的产生、收集与流传、周民族史诗和怨刺诗、《诗经》中的爱情诗、《诗经》的情感和思想、《诗经》的特色和地位影响等内容。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风宪名臣传

    风宪名臣传

    凤元五年太皇太后赐府邸后王爷长居蕴月园,两位公子却在王爷府邸跟随其生母生活。反倒是一名唤江蕴月的弃婴跟着王爷住在蕴月园内。据闻这小江相公长了一双极好的眼睛,颇似早已经香消玉殒的景怡王妃,想必如此大家才传王爷特别看重他。官场新丁江蕴月,从七品绿衣小吏,鸣锣开道,登场!
  • 混元神座

    混元神座

    穿越成为天尊遗子,灵蛇伴生,老猿护道,百族林立,万类霜天竞自由。
  • 大神每天都在刷存在感

    大神每天都在刷存在感

    【毒舌娴雅画师女X偏执腹黑总裁男,甜宠文,从一而终,双强双洁,马甲众多】段先生很早就对明小姐有不健康的关注,非正当的企图,终于在她大学毕业后的几年,他决定动手。段先生:我家夫人柔软不能自理,我得时时看着才不会被欺负。然后明小姐一掌劈开了木桌。围观群众瑟瑟发抖。段先生:我家夫人爱财,我挣的钱都给她花。然后明小姐甩了一叠房本到他面前:先生嫁吗?段先生:好。成年后才进入大众视线的豪门小姐和空降的段家太子爷,两个怎么看也不相关的人,却在多年前就有了交集。当马甲一个一个被揭下,明澜气急败坏地在某人肩头留下一个牙印,“你最好一辈子都别有事瞒着我!”段修研轻笑:“不会。”—众神语录:段修研:你拥有发表意见的权利,但我不听。卿月:好绝情一画师!莫非心肠都是铁石做的,竟如此决绝!小澜澜,你在看我一眼,吾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苏云川:非要体会被人360度无死角吊打的感觉吗?
  • 颜狗的自我修养

    颜狗的自我修养

    出门买猫粮都能遇见一个极品大帅哥,作为一个颜狗,林殊尔不由心动。能让他逃脱出我的手心吗?不能。遂而创造各种偶遇,势必将贺以诚一举拿下。……贺以诚最近老是遇到的一女孩子。明明不认识,却双眼放电紧紧盯住了他。这是有病?得吃药。
  • 媳妇

    媳妇

    这部小说主要描写了一位善良却不乏有个性的媳妇儿刘如柔在一个充满了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的大家庭(这里有三个婆婆之间的矛盾、有婆媳之间的矛盾、有夫妻之间的矛盾、有姑嫂之间的矛盾、有亲家之间的矛盾,是这些矛盾导致这个大家庭的不和和最终的团圆。)中的痛苦、迷茫、奋斗、失败、绝望、希望、挣扎、沉沦、振作,以及她一点儿一点儿地迈向成功的生活和感情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