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00900000002

第2章

明天台山幽溪沙門 傳燈和南 撰

清紅螺山資福比丘 達默和南 集

清紅螺山資福沙門 達林和南 訂

講釋此論。大科分三。初總標論題。二請加述意。三分門立論。初又二。初論題。二論主。初又三。初解淨土。二解生無生。三解論字。初解淨土。又四。初辯四土。二述緣起。三明宗旨。四顯勝益。初又三。初明四土名義。二明四土染淨。三明四土橫豎。初又二。初列名。二辯義今初。

名者。四土名字也。四土者。十界眾生所依之國土也。土雖無量。略攝為四。初常寂光土。二實報無障礙土。三方便有餘土。四凡聖同居土。以四土攝十界者。寂光是佛國土。實報是菩薩國土。方便是聲聞緣覺國土。同居乃六凡國土。

二辯義又四。初常寂光土。乃至第四凡聖同居土今初。

常寂光土者。乃諸佛所住。三德秘藏也。而分性修二德。言性德者。乃眾生本具之心性也。梵網玄義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脫。光即般若。又三德皆常。性無遷故。三德皆寂。離塵勞故。三德皆光。極明淨故。如此三法。不縱不橫。名秘密藏。此即下文論中所謂性體。性量。性具。性體。乃本具法身德。性量。乃本具般若德。性具。乃本具解脫德。亦即三諦。常即中諦。寂即俗諦。光即真諦。即一而論三。故非縱。即三而論一。故非橫。非縱非橫。不可思議。故名秘密藏也。此乃性德。言修德者。後文云。修之者。稱性照了也。謂修空觀。破見思。稱真諦性。成般若德。修假觀。破塵沙。稱俗諦性。成解脫德。修中觀。破無明。稱中諦性。成法身德也。性修合論。乃清淨法身之所遊居。約性德理名土。約修德智名身。身土一如。非二相也。此無各各別異之致。而實徧周別異界中。以別異界。離此別無安立處故。

二實報無障礙土

實報無障礙土者。稱乎實相。真實果報。故曰實報。色心自在。塵剎互含。故曰無礙。此土乃圓教四十一位。別教地上大士之所遊居。身能現土。土亦現身。不違法性。勝妙莊嚴。具如華嚴經所明。法界安立海也。又名分證常寂光土。法身大士所居故。

三方便餘土

方便有餘土者。出三界外有淨土。三乘聖人。修方便道之所遊居。故曰方便。但盡見思。未除別惑。但離分段。未免變易。故曰有餘。謂九人生於此土。藏教二人。謂聲聞支佛。通教三人。謂聲聞。緣覺。及六地以上菩薩。別教三人。十住。十行。及十迴向。圓教一人。即十信也。此九人但修空觀。斷見思之通惑。別圓雖修假中。無明未破。未曾證實。故曰方便。亦名實報土。乃三乘聖人之實報故。

四凡聖同居土

凡聖同居土者。本是凡夫有漏善。不善。不動業。之所招感。而聖人亦復同居。故曰凡聖同居土也。先明凡。次明聖。凡夫者。謂三界九地也。三界者。謂欲界。色界。無色界也。九地者。謂一五趣雜居地。二離生喜樂地。三定生喜樂地。四離喜妙樂地。五捨念清淨地。六空無邊處地。七識無邊處地。八無所有處地。九非非想處地。初五趣雜居者。謂欲界內。三途。人道。六欲諸天雜處。故曰五趣雜居也。二離生喜樂者。初禪三天。謂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已離五欲。發得初禪五支功德。謂覺。觀。喜。樂。一心。故曰離生喜樂地也。三定生喜樂者。二禪三天。謂少光天。無量光天。光音天。此三天。又離初禪覺觀二支。而得內淨。喜。樂。一心。四支功德。故曰定生喜樂地也。四離喜妙樂地者。謂三禪三天。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此三天。又離二禪之喜支。而得三禪捨。念。慧。樂。一心。五支功德。故曰離喜妙樂地也。五捨念清淨者。謂四禪九天。福生天。福愛天。廣果天(此三乃凡夫天)。無想天(此外道天)。無煩天。無熱天。善見天。善現天。色究竟天(此乃五不還天。三果聖人所居)。此九天。又離三禪之樂支。而得不苦不樂。捨。念。一心。之四支功德。故曰捨念清淨地也。已上四地。名為色界。謂以色蘊為界也。六空無邊處地者。楞嚴經云。若在捨心。捨厭成就。覺身為礙。銷礙入空。如是一類。名為空處。識無邊處者。諸礙既銷。無礙無滅。其中唯留阿賴耶識。全於末那半分微細。如是一類。名為識處。無所有處者。空色既亡。識心都滅。十方寂然。逈無攸往。如是一類。名無所有處。非非想處者。識性不動。以滅窮研。於無盡中。發宣盡性。如存不存。若盡非盡。如是一類。名非非想處。此四地皆無色蘊。故曰無色界也。又名二十五有。謂四洲四惡趣。六欲并梵天。四禪四空處。無想及那含。此諸眾生。皆是有漏因果。故曰二十五有也。此明凡夫下明聖人。聖有二種。謂權實。實者。謂藏四果。通六地。別十住。圓十信。通惑雖斷。報身猶在。故曰實聖。權者。謂此聖人。或是寂光。實報。方便土人。由大悲願力。哀愍眾生。示生此界。非是業牽。以此二種聖人。與凡雜處。故曰凡聖同居土也。問。同居土人有權實。上三土亦有權實否。答。方便土。二權一實。若從同居斷惑而生。如前九人。總名一實。若從寂光實報。佛及菩薩。為誘定性二乘。及地前菩薩。令入正位。示居方便。是名二權。實報土中。一權一實。四十一位。總名一實。妙覺法佛。現報身相。名之為權。寂光土中。唯實無權。以是諸佛所遊居故。初明四土名義竟。

二明四土染淨

四土染淨者。觀經疏云。五濁輕重。同居淨穢。體析巧拙。有餘淨穢。若第頓入。實報淨穢。分證究竟。寂光淨穢。妙宗釋云。五濁者。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此五濁輕。所感同居則淨。如極樂世界。妙喜世界也。五濁重者。則薉。如今娑婆世界也。即娑婆亦分淨穢不同。如四教凡位。皆令濁輕。所感皆淨。而圓教輕濁。感同居依正最淨。言體析巧拙。有餘淨穢者。體者。通教體空觀。析者。藏教析空觀。通人智巧。用觀則巧。了達五陰當體本空。不待分析而後知空。以此體空智慧。斷惑證真也。藏人智拙。用觀則拙。必以四大五陰分析。而後知人空。以此析空智慧。斷惑證真也。然此土淨相亦寬。析觀感薉。可在三藏。體觀感淨。不專通人。衍門三教。對三藏析。俱明體法。通但空體。別次第體。圓不次第體。三人生彼。俱感淨相。圓人最淨。言次第頓入。實報淨薉者。次第者。別教次第三觀也。頓入。乃圓教一心三觀也。別人根鈍。不了即中。故先修空觀。斷見思。次修假觀。斷塵沙。後修中觀。斷無明。故曰次第三觀也。圓人根利。了達諸法。唯一念心。一念心具足諸法。非一非諸。亦一亦諸。不斷而斷。圓斷五住。故曰一心三觀也。而言淨薉者。若論證實。則唯一淨。今約教道。別十地不融。所感則薉也。言分證究竟。寂光淨薉者。分證。指別妙覺。究竟。乃圓妙覺。而分淨薉者。別圓妙覺。同證寂光。若論斷惑。別妙覺僅斷十二品無明。則與圓二行齊猶。屬分證位。圓教斷惑。則有四十二品。乃名究竟。故曰分證究竟。寂光淨薉也。

三明四土橫豎

論四土橫豎者。約別圓二人論也。豎論者。出於同居。乃入方便。出於方便。乃入實報。出於實報。而入寂光。斷惑既淺深不同。住處亦高下逈別。橫論則不移當處。所見自殊。於同居土。橫超上三土。所謂見思斷盡。即見方便。塵沙斷盡。分破無明。即見實報。亦得分見寂光。無明斷盡。即得了了見於寂光。於方便土。橫超上二。謂實報寂光。於實報土。橫超一土。謂寂光。寂光土無復可超。亦無橫豎。又約諸佛菩薩。及三乘聖人。隨於己土。橫豎自在。寂光土能為眾生。現下三土。實報能現下二。方便能現同居。又同居土能示上三土。方便能示上二土。實報土。能示寂光土也。初辯四土竟。

二述緣起

夫緣起者。現前一念妄心。乃一法界總緣起。徹祖曰。最初迷真起妄。則曰一念妄動。末後返妄歸真。則曰一念相應。是則起妄之後。歸真之前。更有何法。能外此一念乎。是故一念悟隨淨緣。即佛法界緣起。迷隨染緣。即九法界緣起。十方虗空。是此一念迷昧。一切國土。是此一念澄凝。四生正報。乃此一念情想合離。四大依報。是此一念動靜違順。唯依此念。變現諸法。離此念外。無法可得。原此一念。本是法界。從緣而起。緣無自性。全體法界。故得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過絕非。不可思議。法爾具此威神。法爾具此功用。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淨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已在我之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斑。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如或未能。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耳。述緣起竟。

三明宗旨。又四。初直示唯心。二進明萬法。三絕待圓融。四超情離見。初又分四。初約現等三量。楷定唯心。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三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今初。

宗者。綱宗。旨。謂旨趣。須知一句阿彌陀佛。以唯心為宗。此唯心之義。須以三量楷定。三量者。現量。比量。聖言量也。現量。謂親證其理也。如羅什大師。隨母入寺。見佛鉢。喜而頂戴之。俄而念曰。我年甚幼。佛鉢甚重。何能頂戴。是念纔動。忽失聲置鉢。遂悟萬法唯心。高麗唯曉法師。來此土參學。夜宿塚間。渴甚。明月之下。見清水一汪。以手掬而飲之。殊覺香美。至次日清晨。乃見其水。為墓中控出。遂惡心大吐。乃悟萬法唯心。便回本國著述。此皆現量親證也。比量者。借眾相而觀於義。比喻而知也。諸喻之中。夢喻最切。如夢中所見。山川人物。萬別千差。皆不離我能夢之心。離夢心外。別無一法可得。即此可以比喻而知。現前一切萬法。但唯心現也。聖言量者。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千經萬論。皆如是說。楷定唯心竟。

二約事理二門辯明具造

言辯明具造者。具。謂理具。造。謂事造。只此一念心中。本具十界萬法。即此一念心性隨緣。能造十界萬法。理具。如金中本具。可成瓶盤釵釧之理。事造。如工匠爐鎚之緣。造成瓶盤釵釧之器。又理具。如麵中本具可成種種食物之理。事造。如水火人工之緣。造成種種食物。由有理具。方有事造。理若不具。事何所造。所以理具。但具事造。離理具外。別無事造。由有事造。方顯理具。事若不造。爭知理具。所以事造。秪造理具。離事造外。別無理具也。已辯具造竟。

三約名體同異揀定真妄

言揀定真妄者。佛法中有名同體異者。有名異體同者。名同體異。如心之一名。有肉團心。有緣慮心。有集起心。有堅實心。肉團心。同外四大。無所知識。緣慮心。通於八識。以八種識。皆能緣慮自分境故。此則是妄。集起心。唯約第八。以能集諸法種子。能起諸法現行故。此則真妄和合。堅實心者。即堅固真實之性。乃離念靈知。純真心體也。今言唯心者。乃唯堅實純真之心也。名異體同者。如諸經中所說真如。佛性。實相。法界等。種種極則之名。皆此堅實純真心也。已揀真妄竟。

四約本有現前折衷指點

言折衷指點者。以諸經皆言無始本有真心。夫既曰本有。即今豈無。而今現有。即本有也。若無無始。則無現前。若離現前。豈有無始。是故不必高尊本有。遠推無始。但現前一念心之自性。即本有真心也。以現前一念。全真成妄。全妄即真。終日隨緣。終日不變。離此現前一念之外。豈別有真心可得哉。古德云。威音那畔。不離今世門頭。眾生現行無明。即是諸佛不動智體。其庶幾乎。由上四義。以顯唯心。故一以唯心為宗也。初直示唯心竟。

二進明萬法

進明萬法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唯佛為宗。以一切萬法。既是心現。全體唯心。心無彼此。心無分齊。於十界萬法。若依若正。假名實法。隨拈一法。皆即心之全體。皆具心之大用。如心橫遍。如心豎窮。以唯心義成。唯色。唯聲。唯香。唯味。唯觸。唯法。乃至唯微塵。唯芥子。一切唯義俱成。一切唯義俱成。方成真唯心義。一切唯義不成。但有唯心之虗名。而無唯心之實義。以一切唯義俱成。故曰法無定相。遇緣即宗。唯微塵唯芥子。尚可為宗。八萬相好莊嚴之果地彌陀。反不可以為宗也。故以唯佛為宗。第二進明萬法竟。

第三絕待圓融

絕待圓融者。又一句阿彌陀佛。以絕待圓融為宗。於十界萬法。隨拈一法。無非即心全體。具心大用。橫遍十方。豎窮三際。離於四句。絕於百非。獨體全真。更無有外。彌滿清淨。中不容他。一法既爾。萬法皆然。各約諸法。當體絕待無外。是為絕待。又以十界萬法。各各互遍。各各互含。一一交羅。一一該徹。彼彼無障無礙。各各無壞無雜。如當臺古鏡。影現重重。如帝網千珠。迴環交攝。此約諸法迭互相望。是為圓融。今合絕待圓融為一宗。正絕待時。即圓融。正圓融時。便絕待。非離絕待。別有圓融。絕待。絕待其圓融。非離圓融。別有絕待。圓融。圓融其絕待。絕待圓融。各皆不可思議。今共合為一宗。則不思議中不思議也。第三絕待圓融竟。

第四超情離見

同类推荐
  • 佛说八佛名号经

    佛说八佛名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洞枢机杂说

    三洞枢机杂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braham Lincoln

    Abraham Lincol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顺权方便经

    顺权方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南疆绎史

    南疆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系统的攻略指南

    快穿之系统的攻略指南

    执法者容倾之前日常绞杀宿主崩了位面,生活是如此单调。直到她也被迫成了宿主。高台之上,清冷骄矜的神族太子浴血拥住她,咬着牙轻声道:“二十责神鞭,二十三啼月剑,容倾,我要你还不起。”雅致淡然的妖怪少年斜斜倚着树干,在凉风里偏头看她,挑眉轻笑道:“今晚月色真好(我爱你)。”软萌黏人的心机后辈挖坑给她跳,蹙眉无辜道:“前辈,我也不知道我们会被组成cp.....抱歉呐,给您添麻烦了呢。”淡漠美艳的民国戏子禁锢着她的手腕再靠近,锋利的刀刃刺进心脏,他却若无其事低下头在她的耳畔笑道:“再来一次,我还想听那一句‘我爱你’。”……天道系统容倾:哟,似乎招惹了不得了的人,我有点虚。#招惹了敌方副主神怎么办在线等挺急的#
  • 拐个仙尊当奶爸

    拐个仙尊当奶爸

    莫名其妙怀上的仙胎,助力职场新人易若鱼在高薪厚禄的“清洁”生涯中顺风顺水,按照这种态势发展,养娃生活应该可以一力承担,然鹅……终究还是需要一个得力奶爸来带娃打扫被包养,那么是选吃皇粮的忠犬富二代兼异世界之皇?还是公司不拘一格的幽默神仙级高管?抑或是性格温顺可欺的隔壁帅仙尊?易若鱼的烦恼与日俱增……
  • 英雄联盟之神界征战

    英雄联盟之神界征战

    我们披上寂寞的外衣告诉自己什么叫做死亡的来临你怕吗?死亡是一件终究的来临我不怕,任何事情均有着句号的完结赞美吧,高声赞美这死亡的唯一
  • 四绝图

    四绝图

    江湖传闻,北国开国将臣和当时的江湖人士在成功反抗上个朝代的欺压后,共同留下了一份惊天宝藏--四绝图。四绝图包含武功、兵法、奇门、财宝。得四绝图者,可争天下...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我的外挂是个球

    我的外挂是个球

    外星人:少年,你的外挂是个球~李恪:我身上还有四个数,你要不要数数看?外星人:……
  •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失踪未解之谜(世界未解之谜精编)

    本书是《世界未解之谜精编》系列之一,该系列精心收集了众多千奇百怪、扑朔迷离的世界未解之谜,内容涉及宇宙、生物、地理、飞碟、人体、恐龙、宝藏、百慕大、历史、金字塔、文化等多个领域,书中令人耳目一新和不可思议的未解之谜,给予了人类新的思索。人类究竟创造了多少奇迹,又留下了多少谜团,有待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我们深信,通过不断的努力,未知一定会变为已知。让无数探寻声化做利刃,刺破一桩桩人类千年未解之谜。
  • 末日亡命旅程

    末日亡命旅程

    姜桐在英国的平静留学生涯被天降一场流星大雨打破了,随之而来一场僵尸泛滥的灾难。整个世界陷入恐怖,难道这就是末日来临?为了生存,拿起武器去战斗。路途遥遥,末日危机何时才能过去?往日宁静的生活是否还可重回?
  • 我在神话世界当主角

    我在神话世界当主角

    我是白蛇里的许仙,也是梁祝里的梁山伯,也是聊斋里的宁采臣。我经历一段段姻缘,见证一段段传说。面对命运,我不再愚钝,也不再懦弱。我要挥剑向天,养气如虹,要从传说里,斩出自己的仙路。——————努力写出点知名度来吧。每日两更六千字有点艰难啊,争取吧(可能腰斩)晚上十点左右更新,如有缺漏,必定补更并且道歉。(但愿不要太监)老读者,新作家,心里有一定准备但不一定很坚毅的准备,可以喷,但不要没人来啊ORZ。争取加更。
  • 此情可戒

    此情可戒

    沈书娣和在一场意外中“失踪”的女人外表极其相似,因此和这个女人和弟弟发生情感纠葛。邓义含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妻子下落,他因为沈书娣的独特外表招聘她进公司,一度把她看作自己的妻子而对她百般照顾,并渐渐喜欢上她。谢靖宇是失踪女人的父母领养的孩子,从一个街头流浪儿长成高富帅。邓义含派他作为沈书娣的工作搭档,两人一同潜入竞争公司操作的项目,为了调查出其商业黑幕和公司大佬。两个人在相处之中碰撞出火花,沈书娣在工作中巧遇自己大学时代的男友,她陷入过去的痛苦中。谢靖宇陪伴在她身边,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而此时,谢靖宇的养母出面劝阻,当年那场意外的真相也被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