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21200000001

第1章 序

我宗無語句。亦無一法與人。然於無法之中而立五位三玄之法。於無語之中而作呵佛罵祖之說。雷砰電射。魔外不能窺。海湧雲屯。龍宮不得藏。然未嘗始涉唇吻立文字矣。能具此機宏唱五位君臣之法。橫說豎說如轉圓石於千仞之上。不留其蹤者 丹霞淳禪師是也。茲 師遠裔良機。恐其語錄歲久湮沒。依舊本參考訂正一新。繡梓以永流播。因問序於余。不以不文辭。而謹書之以冠卷首。庶幾後學之輩別須具眼子細看取。切勿向語言文字求解會焉。

旹寶永庚寅孟陬下澣 萬山(祖緣)拜手敬題

嗣法小師 慶預 阿校勘

師於政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在唐州大乘山慧照菴受隨州大洪請。拈疏云。還會麼。驪珠未剖價難酬。灼爍寒光映碧流。罔象未能知去處。更憑子細說端由。讀疏罷。師陞座示眾云。好諸禪德。蕭索茅菴草亂埋。柴扉日午尚慵開。冥然獨坐枯根上。孰謂殊恩雲外來。遂置金雞報曉重明少室之玄旨。石女謳歌再唱新豐之妙曲。直得千山擁瑞萬卉呈祥。八方道泰時康。一國河清海晏。諸人還會麼。正當霜桂花開夜。又是蟠桃結實時。

入院上堂云。危巒蕭灑古禪宮。信步重歸趣無窮。風卷白雲天界淨。一輪紅日正當空。

當日知事請小參云。銀臺燃鳳燭。燄照虗堂。寶閣扣金鐘。聲騰空界。於是慧光無間冥通先佛之妙心。雅梵喧轟潛運祖師之密旨。識情未盡舉目皆差。根境頓忘殊途一致。若能如是。始解帶角披毛。雖然恁麼。大洪拄杖猶未肯在。敢問諸人。且道拄杖子別有甚麼長處。良久云。天教生在千峰上。穩密盤根勢未休。

上堂云。曉風吹散碧天雲。日上長空景象分。寂照含虗無內外。當明一句若為論。所以道一句子當明不當照。一句子當照不當明。一句子明暗混融。一句子不落明暗。四句中且道那一句為賓那一句為主。若也委悉得去。便乃行脚事畢。苟或未然。萬古碧潭空界月。再三撈摝始應知。

冬夜小參。好諸禪德。金鐘雖韻。星月未分。假燈燭為光明。仗聲塵為佛事。於是熒煌交映音韻相和。逈出見聞。遐超聲色。所以道欲識解脫道。諸法不相到。眼耳絕見聞。聲色閙浩浩。諸人若也於斯委悉得去。可謂如龍得水似虎依山。苟或未然。不免他旋轉。大洪今夜不惜眉毛為諸人說破。耳界聞時眼界通。一根旋返六圓融。欲知佛祖虗明地。妙在聲香味觸中。

冬節上堂。山上今冬少陰雪。晴和天氣如春月。斯辰又喜一陽生。梅根占得先開發。欲知佛性義。諦觀時節。正當林木凋疎天地寒冽。且道一陽從什麼處生。諸人還會麼。要知陽氣潛興處。直向金剛際下看。其或未然。節辰已過。伏惟起居萬福。

臘八上堂。屈指忻逢臘月八。釋迦成道是斯辰。二千年後追先事。重把香湯浴淨身。諸禪德。古有十六開士。因僧浴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洞明妙觸。盡入圓通境界。大洪今日普請往靈濟殿上灌沐釋迦如來。箇中亦有悟底消息。諸人還會麼。香湯瀲灔兩三杓。便向如來頂上傾。

除夜小參。今夜年窮歲盡。來辰改旦迎春。光陰倐忽不饒人。齒髮衰殘又添歲。大眾。光陰遷謝。念念無常。時不待人。命焉得久。人人盡知今日是臘月三十日。還曾準備得今日事麼。諸人莫作等閑。直得切切準備他始得。且道作麼生準備。莫是聚集財物為準備。莫是看閱經教為準備。莫是念禪策子為準備。莫是持機巧心為準備。正當恁麼時。眼光落地手脚忙亂。從前記得一時忘了。到這裡直須脚蹈實地始得。用掠虗不得也。諸人時中快須休歇去。準備他去。把今時事放盡去。向枯木堂中冷坐去。切須死一徧去。却從死裡建立來。一切處謾你不得。一切處轉你不得。一切處得自在去。所以道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再甦相欺不得。若能如是。可謂旋嵐偃嶽而常靜。江河競注而不流。野馬飄皷而不動。日月麗天而不周。其或未然。祇知事逐眼前過。不覺老從頭上來。

元旦陞座。正氣回春。東君扇物。向無生中生成萬有。於無住本建立諸緣。情與無情咸承恩力。是以夜明簾外君臣慶賀於茲時。枯木岩前父子歡呼於此日。諸禪德。祇如野老門下又復如何。良久云。還會麼。兒孫俱得力。室內不知春。

上堂拈起拂子云。大洪拂子拈起則春光妍媚萬木含芳。放下則寸艸不生普天一色。然雖恁麼。子細觀來猶是時人窠窟。此二途如何履踐。良久云。還會麼。但得春風和暖。自然背陰花開。

師於天寧萬壽禪寺上堂祝香云。伏願皇帝陛下。二儀同壽生成萬物而無為。三光共明照燭十方而不間。

遂陞座示眾云。三德齊敷結淨緣。十方僧寶世良田。願將此日無為福。上祝 皇圖億萬年。於是瑠璃殿瑩君臣會合而一氣連枝。明月堂深子父相逢而同身共命。相將行處玉堦寒蘚蒙茸。携手歸時碧嶂白雲繚繞。通身及盡不當機。信步回途無異路。所以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經行坐臥常在其中。語默動容不離當處。諸人還會麼。十方國土無佗境。四海歡謠奉一人。即將此日舉揚般若大會殊因。謹用上嚴今上皇帝陛下。伏願道齊五帝福邁諸天。位居北極之崇。壽等南山之固。次願知府大夫通判大夫郡縣文武賢僚。德祛民瘼。風傳去獸之威。才入聖眸。夢應非熊之兆。

上堂云。好諸禪德。夫為如來之子。宜各以道為務。直須洗滌根塵。遂使三業清淨。於圓明正念而念念無差。方能入道脫離生死。苟或未然。貪著空華衣。失却孃生袴。臘月三十日手忙脚亂去。奉勸諸禪流。得坐自迴顧。

結夏上堂云。安居三月。以大圓覺為我伽藍實相住持。禁足九旬。具平等智護生履道饒益有情。然雖恁麼。更須知有一人不安居守制。不履道護生。諸人還識得麼。苟或未然。不免重為宣說。佛祖從來不奈伊。滿頭明月去還歸。雖然六戶無親識。今古何曾更間違。

小參示眾云。好諸禪德。法本無住。隨處圓成。道絕言詮。應機建立。於是衲僧家有時向高高山頂立。縱橫不陟古來今。有時向深深海底行。信步全超無伴侶。然雖恁麼。子細觀來猶是究理邊事。且道透脫一句又作麼生。良久云。還會麼。靜極光通本妙圓。嘶風玉馬過重關。迴途不落威音世。妙用全彰化外看。

上堂拈拄杖云。大洪有箇無影杖。虎踞龍蟠孰敢向。有時橫按坐虗堂。臨濟德山還膽喪。然雖恁麼。且道得力在什麼處。諸人還會麼。好是月華鋪蘚砌。相將閑遶玉堂行。

上堂云。三月安居已半過。虗明心地又如何。有求宛然成機巧。無作方能不較多。爐裡寒灰香旖旎。巖前枯木葉婆娑。白頭人在千峰上。妙唱新豐一曲歌。諸禪德。還聞麼。靈然古韻曾非間。聽者須明未兆前。

上堂拈起拂子示眾云。大洪拂子非有名非無名。七佛前前本混成。非有相非無相。淵而無下高無上。若論陰陽未兆時。卷舒俱在光明藏。諸禪德。且作麼生是光明藏。還會麼。浩然無異色。照盡未當今。

上堂云。好諸禪德。碧玉界中無變異。虗明地上有離微。妙圓一句如何說。隱顯含融豈間違。到這裡且作麼生是不間違處。還會麼。鐵牛耕破壺天遠。繁興大用不當機。

上堂。少林九年垂一語。流布諸方多賺舉。大洪今日老婆心。未免分明細說與。良久云。還會麼。月裡姮娥巧。金鍼穿斷線。半夜繡鴛鴦。能有幾人見。

上堂云。金佛不度爐。妙相圓明會也無。泥佛不度水。落落圓音美復美。木佛不度火。蕭蕭古殿無關鎻。是須撒手直歸家。莫向半途空懡[怡-台+羅]。諸禪德。且作麼生是歸家底事。良久云。還會麼。獨坐枯根石頭上。四溟無浪月輪孤。

天寧節上堂云。天然貴異骨涉功勳。妙應昌期當陽不露。所以海音堂上擊法皷而演真機。毗盧殿中叩鯨鐘而宣至理。於是堯風大扇。舜日高明。千邦賀誕 聖之辰。萬國祝南山之壽。且道壽年多少。還會麼。明月一輪生海面。玉人披影數金沙。

郡山迴山上堂云。七佛前前曠路賒。碧琉璃界鎻蟾華。披衣出戶更猶永。撒手還家日未斜。諸禪德。且道到家一句又作麼生。良久云。還會麼。行盡白雲路。靜聞流水聲。

陳謝典座上堂云。杓柄笊籬權在手。放行把住非窠臼。二時齋粥在精專。自利利他功不朽。且作麼生是不朽之功。還會麼。須知盤中飡。粒粒皆辛苦。

再留監寺上堂云。圓澄覺海遊戲而獨掌難鳴。沒底蘭舟皷棹而大家著力。致迷津者得岸。滯水者忘憂。然雖恁麼。更須知有一人出門無轍跡。入戶不當堂。千聖興來盡是傳語底人。諸祖降世焉敢正眼顧著。且道是什麼人。還相識麼。昨夜偶隨流水去。今朝又逐白雲歸。

上堂云。湛然無變異。虗徹有靈通。妙盡功忘處。咸歸寂照中。乃竪起拂子云。這箇是拂子。且道那箇是寂那箇是照。還會麼。鶴鷺並頭蹈雪睡。月明驚起兩遲疑。

上堂云。殘冬凜冽寒。滴水便成團。飜憶少林祖。齊腰立雪難。或謂將心與汝安。覓心不見一毫端。廓然記得來時路。頓覺壺中景象寬。瑠璃光裏一般般。午夜依依月正圓。冣先三子得皮肉。末後一人得髓還。冣先三子即不問。且道那箇是末後一人。還會麼。遠觀同半月。近看却如鉤。若是知音者。思惟暗點頭。

為亡僧下火云。大地雪漫漫。臨行一句難。泥牛沉巨浸。玉馬火中寒。諸人若向這裏委悉得去。可謂來如月分眾水。去似雲散千峰。苟或未然。伏惟尚嚮。

為亡僧下火云。三緣和合成有。四大離散還空。且道那箇是能上座主人翁。還會麼。來兮無依。去兮何託。紅燄亘空。不曾燒著。

為亡僧下火云。出家兒。無休暇。終日忙忙空搆架。臨行一著太區區。眼見耳聞爭不怕。百骸狼藉撒奚為。普請般柴用燒化。且道中間有燒不化者麼。諸禪德。白雲靉靆空去來。渺邈清虗無縫罅。尚嚮。

同类推荐
  •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浦峰法柱栋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小室六门

    小室六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赞禅门诗

    赞禅门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集玉山房稿

    集玉山房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难四

    难四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农家小娘子

    农家小娘子

    【正文已完结,亲们放心戳↑欢迎大家去看青岗的新文!】她是古代难得的“独生女”一个克死了自家亲弟弟的不祥之人,几乎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厌弃物,历经百般苦难,身边却只有一个亲人守着她。她是异世幽魂一缕,穿过时空寄居在这具身体,为了能够填饱肚子,努力挣扎着活下去的小人物,在陌生的世界开始自己的事业。他住在森林深处,鲜少与人打交道,憨厚老实,长得更是五大三粗。自从被逼成亲之后,老实的他被新一代腹黑小娘子往忠犬型发展。****成亲三年,他们就抱了两个孩子,大的那个被取名叫熊大,老二自然是熊二。某一晚,她指着肚子里的这个说道:“要是这个还是男孩子,那正好,就叫光头强了!”****“熊二,你还真的很二,没看到你大哥快把你的东西吃光了吗?”“娘,大哥说了,那是为我好,再胖下去我就娶不到媳妇儿了!”某女无语望天,眼前这个小不点还不到自己腰际,居然就为娶媳妇儿发愁了。简介无能,请看正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带着港口到天朝

    带着港口到天朝

    刘平穿越成为天朝的皇孙,还是最被皇帝爷爷最喜欢的皇孙,只是穿越来还没活明白,皇爷爷大病不起险些挂掉,随身携带一个港口无尽物资的刘平强行给皇帝输液、带着权贵养鸡斗狗,全国奔小康,开着飞机坦克一统世界。刘平励志成为天朝第一纨绔:我辈中人,无拘无束,不礼不法。刘芳百代不必,遗臭万年无妨!
  •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反腐与走向现代治理

    聚焦两会,各路权威专家聚焦两年反腐成果,破局现代治理新思路。大规模反腐败能否破权贵除恶政?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路在何方?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一杯茶一灵魂

    一杯茶一灵魂

    走远了,自然也就懂了。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只要自己的路。
  •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让学生诚实守信的故事(让学生受益一生的故事)

    古往今来,凡品德高尚、受人尊敬的人,都能身体力行地做到诚实守信。本书收录了典型的诚实守信的故事,教育当代青少年应以革命前辈和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继承、发扬诚实守信的美德,克服、批判“老实人吃亏”、“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的错误思想的影响,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不诚实守信为耻的思想观念。为人处事不造假,不说谎,不骗人;在人与人之间要守信用,讲信义,说到做到,答应的事努力去办,不食言;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对撒谎失信、说做不一的人要敢于进行批评帮助;不自欺,不欺人,办事光明磊落,信守允诺、信守合同、信守约会、信守时间。做一个诚实的人、守信誉的人。
  • 玄心无极

    玄心无极

    一个充满热血的世界,看主角以平凡的姿态绽放属于自己传奇的一生。人妖相恋天地不容吗?收起你们自以为的道义吧。谁敢动她,我必屠尽你们这所谓的道。翔儿,为师陪你。翔,我在你身边生死不弃。翔儿,为父来了。兄弟,我们来了·····
  • 帝组

    帝组

    今朝传奇不死,明日踏血归来!磨剑三载,利剑出鞘日,便是当年的叛徒受死之时。一个少年,默默地承担起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重任,带领曾经的传奇一步步重登神坛。“我帝殇,回来了!”
  • 那五

    那五

    邓友梅的创作风格可用刚健、平实四个字归纳。而最能代表其艺术成就的“京味儿”小说是《那五》《烟壶》等。这批“京味儿”小说,大都取材于旗人的故事。作家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出今日读者不大熟悉的旗人的生活画卷,给人以历史的感悟和现实的启示。收入本集的有其代表作《烟壶》《那五》等,这几篇小说表现了邓友梅丰富的“民俗学”知识,也显示了他非凡的灵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