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52200000005

第5章 心境釋疑例者

【科】略為二十番。

【科】問第一卷弘誓中云對法界起法界如何法界有起有對。

【科】答如前分別其義已顯。

【科】若欲更論各有所以一者約理心佛無殊雖對雖起奚甞非理二者夫念起依理體達若起若對不出法界三者稱理理既法界起對稱理無非法界。

【科】今此文中義通三種意在前二故云起對復云法界此三即是六即意也初是理即次是名字觀行相似。

【科】三即三是分真究竟二即問十界四運正起其相易知已起未起如何觀察。

【科】答起已未起雖即不專的在一境然須形於正起之心則知已起為屬何界望前為已望後為未是故已未望於欲正而得修觀。

【科】問起已望前心相可識未起望後有後可望則名欲起何名未起。

【科】答對於後境知心未起名為未起心相欲生即是欲起是故二心心相全別。

【科】觀此一運即具十界百界千如即空即中。

【科】故知雖觀十界四運亡界亡運唯觀三千即空即中無三名字能所淴合。

【科】是故不同賴緣之假無自性空空假不二名之為中。

【科】故借喻云諸色心現時如金銀隱起金處異名生與金無前後亦如官路土私人掘為像智者知路土凡愚謂像生後時官欲行還將像填路像本不生滅路亦無新故。

【科】四問外無情色不與心俱如何復能具足三德而云三德徧一切處。

【科】答何但外色不與心俱內身亦如草木瓦礫。

【科】若論具德不獨向心由心變故謂內心外色心非內外故色無內外而內而外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隨佛土淨則智慧淨色心淨故諸法淨諸法淨故色心淨何得獨云外色非心。

【科】是故破法徧中以識例色第七卷末若心若色無非大車。

【科】五問今現見青黃赤白如何即是真如法界。

【科】答言青等執情所見言法界者從理而說何得將情以難於理今所觀者違情觀理不可更令違理順情。

【科】又青等是世諦法界是真諦又青等是世諦少分法界是三諦全分。

【科】又青等是肉天二眼所見少分法界是佛眼所見全分。

【科】一眼具五眼青等具諸法一諦三諦亦復如是是故。

【科】不得以青等難於法界。

【科】故棄葢中云色非味非離凡夫自味二乘自離色體本來法界常住。

【科】六問發菩提心求於極果果地自然能應一切何須必假大悲居先而云佛菩提心從大悲起。

【科】答若無大悲熏於法性理藏性法無由得開藏若不開尚無初住何況極果是故不以大悲熏心後時則無能利之法。

【科】問若爾十法成乘何不以大悲居初而但以妙境為首。

【科】答通塗次第理境居初若發心中大悲為首。

【科】七問安心初云本來寂滅為修為性。

【科】答若云心性本寂本滅寂即是止滅即是觀此約理性若云體妄即是法性法性無起達妄本空空亦無滅此約修觀說亦是修性合說故。

【科】八問總安心中止觀圓修下別安中但是偏修如何得云以總冠別。

【科】答所云偏者非永別也止是觀家之止觀是止家之觀體同用別暫適行宜故知即總俱時而異隨用故分順理故合若其離成三諦次第之別此則止觀不可俱時具如諸教分別相狀若圓安者如總安初云不動止只是不動智不動智只是不動止以此同體而冠於別故無二也。

【科】九問安心初云但信法性不信其諸為唯法性無復其諸若都無者現見諸法復云法性具一切法。

【科】答以眾生久劫但著諸法不信法性破昔計故約對治說令於諸法純見法性若見法性即見法性純是諸法是諸法性本無名字約破立說名性名法。

【科】十問諸文皆云色心不二若欲觀察如何立觀。

【科】答心色一體無前無後皆是法界。

【科】修觀次第必先內心。

【科】內心若淨以此淨心歷一切法任運淴合又亦先了萬法唯心方可觀心能了諸法則見諸法唯心唯色當知一切由心分別諸法何曾自謂同異。

【科】故占察經云觀有二種一者唯識二者實相實相觀理唯識歷事。

【科】事理不二觀道稍開能了此者可與論道。

【科】十一問安心中云體其實不起滅妄謂起滅為當只除妄謂猶存起滅為體妄謂令無起滅。

【科】答此亦無別須善其意若單論理非起非性若約果德則性不妨起若約眾生唯起迷性若聖鑒凡即起只是性今從反迷歸悟以說令離起歸性見非起性仍恐迷者離起求性故令體起其實不起起既不起滅亦無滅。

【科】十二問既云一心止觀何得更立六十四番答六十四番者約根約行迴轉相資總徧而論有六十四行者何必盡具諸數又論其體性只是約於法性寂照自在堪用故爾許爾。

【科】十三問即此文中或云諸法即是法性或云四運四性推檢何者為要。

【科】答夫觀心法有事有理從理唯達法性更不餘塗從事則專照起心四性叵得亦名本末本末相映事理不二。

【科】十四問法華玄文境能照智雖引誠證理亦難明。

【科】答順方便教理不可會。

【科】若從極說於理易融以心為境心亦能照能所俱心心體俱徧心心相照於理甚明。

【科】故不可思議境初云不可思議境即是觀。

【科】以是得為四句分別。

【科】境照於境境照於智智照於境智照於智。

【科】照者方照非說可窮照者應說非照可了說者方說非照可窮說者應照非說可了。

【科】是故不同世謂頑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偏小妄心以為所照又亦不同假立真如以為所照所照既爾能照亦然不可率爾。

【科】十五問破法徧中云須先用無生為首者門後料簡云何復云無生是智無滅是斷智則是觀斷則是止應無生門唯觀無止。

【科】答破徧門意從事偏說故文中云有定之慧而盡淨之具如記中廣分別說。

【科】十六問禪境初十二因緣觀不思議境初云不同世人取著一念能具三千為唯此中諸境皆然。

【科】答一切皆爾。

【科】十七問若爾應當取著心中不具三千。

【科】等此準用觀觀境而說。

【科】取著之心本是諸法照此著心緣生虗假假中三千自體性空即是心性不可思議圓妙三諦。

【科】譬如空華華與空體無一無別此空不當華之與空對華說空空無名字。

【科】以此細推諸法皆爾。

【科】十八問十二因緣妙境文中束為三道以對三德苦身質閡那對法身。

【科】答此約理說的相翻對以身對身故作此說實論三體更無前後且論無始苦輪無際與業煩惱不並不別況今文中約於一念十界百界以論因緣約此因緣以論三道約此三道以論三德是故三道及以三德並無前後性德三因無時不具豈更問質閡等耶。

【科】十九問有人問云此土真詮稟承有緒雖教科開廣而本味仍存尋求宗源自可會本何須復立一心三觀四運推檢溷我清流。

【科】答濬流本清撓之未濁。

【科】真源體淨混也詎妨設使印度一聖來儀未若兜率。

【科】二生垂降故東陽大士位居等覺尚以三觀四運而為心要。

【科】故獨自詩云獨自精其實離聲名三觀一心融萬品荊棘叢林何處生。

【科】獨自作問我心中何所著推撿四運併無生千端萬累何能縛。

【科】況復三觀本宗纓絡。

【科】補處大士金口親承。

【科】故知一家教門遠稟佛經復與大士宛如符契。

【科】況所用義旨以法華為宗骨以智論為指南以大經為扶疏以大品為觀法引諸經以增信引諸論以助成。

【科】觀心為經諸法為緯織成部帙不與他同。

【科】問大師口決純為治病為復更有餘心要耶。

【科】答諸皆治病。

【科】唯有一偈云師甞教誡言實心繫實境實緣次第生實實迭相注自然入實理。

【科】釋曰心若繫境境必繫心心境相繫名為實緣復由後心心心相續心心相繫名迭相注即是心注於境境注於境境注於心心心境境念念相注如是次第剎那無間自然從於觀行相似以入分證故云入實。

【科】第六行解相資例者

【科】如分別中總以十義分別十章於中且約自行化他則前八自行於中去果論因則果報為果非今正意前七為因正明修相於七因中前五生解後二為行。

【科】分別文中雖以起教取譬於自起教化他義當於解越次取文兼化他故故自行解唯前五章是也。

【科】大意雖有行及果報等文但是示行及果報等令知始末非謂即是修行相也。

【科】何者修行俱須二十五法以為方便十乘十境以為正修。

【科】所以者何若無十境乘則無體若無十法名壞驢車。

【科】故知必須五章以生妙解於生解中大意則略解始終自他因果則文略而意寬次四專在名體則文理俱廣。

【科】故以廣解導於行始使二十五法隨教甄分會開廢麤方可得名妙行之首也。

【科】是故五章一不可廢若用此解而修十法則但釋十法名宗次第於理自足而今文中相猶廣者為鈍根者仍恐不曉觀法次第故引前解入觀委論又恐繁文故於陰入具釋十法九境比知是故諸文不無旁正。

【科】且如十境只一念心行之地也一一顯示境相不同行之種也。

【科】一一起於十乘觀法行之雨也一一轉成不思議境行之牙也一一發心行之幹也一一安心行之葉也一一破徧乃至正助行之華也一一次位以至離愛行之果也。

【科】若無六事道樹不端。

【科】次第雖爾若從人說上根即於境種而生於果故文云直聞是言病即除愈為中下根更須後法是故文云至長者所為合眾藥。

【科】又於十乘一一復須了其文旨一一皆依不思議寂照止觀文之髓也一一乘相生起次第文之骨也一一引事助成行相文之肉也廣破古舊問答釋疑文之膚也。

【科】又釋名等四文兼於膚義兼於肉意即骨也意下所詣即是髓也。

【科】若無四事法身不成。

【科】是故讀者行者須知緩急無得謬指偏言僻意令行不周。

【科】修行之來豈過集解而起方便行因得果果滿教他他機我應感應斯息自他同歸滅理真性。

【科】今之一部意唯若是故此十章攝無不盡。

同类推荐
  •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十诵羯磨比丘要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轻重丁

    轻重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途中口号

    途中口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八关斋经

    佛说八关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饮席代官妓赠两从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垂钓之神

    垂钓之神

    这个星球被海洋覆盖。人类悬空而居,每当少年礼时,所有的孩子将进行垂钓测试,根骨奇佳者,有可能成为伟大的钓师。在无尽海域。每一种生命都被赋予神圣的使命,这里有飞天遁地之鱼,有受尽天地精华之龟,有口吞天地之鲸……还有无数垂钓之人。垂钓,是一门技术。这里流传着一句古话,如果你不是在垂钓,就是在去垂钓的路上。大群:589849852休闲群:633504307VIP:798083941
  • 徐氏珞琭子赋注

    徐氏珞琭子赋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穿成端妃这杯具

    穿成端妃这杯具

    方皇后:端妃那个小贱人,居然又是一脸疲惫的样子来请安,她这是想向我示威吗?王宁嫔:端妃当这后宫之中只有她受宠吗,哼,做什么成天被陛下疼爱的样子!曹洛莹:冤枉啊,你们每天晚上瞪大眼睛一宿一宿的不睡觉试试,王宁嫔我也是在救你的命好吗!简而言之,就是一个穿越女凭借自己的王八之气刷嘉靖boss宠爱结果把自己给坑惨了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别了今生

    别了今生

    周遭人的经历让小安对生命敬畏和死亡进行思考,到底是什么在生命中更重要?事业,爱情,金钱,还是家庭,孩子?可是,当你还没想明白这个问题时,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如果人生可以重来,你会为自己选择怎样的经历?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生?
  • 天道酬勤

    天道酬勤

    上了年纪的人总喜欢回忆,回忆过去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走过的路。我的一生谈不上光辉灿烂,但也是五味俱全。一九九九年,年届花甲之际,感慨所……
  • 一世逍遥剑仙

    一世逍遥剑仙

    手握三尺青锋,何人不可斩。本是大家族子弟,却因家族之争而流落街头,偶获绝世仙剑,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寻常的路。我欲逍遥一世,奈何世人万般欺我。既然如此我就杀它个天崩地裂。
  • 流光不知意

    流光不知意

    如果命中注定千万次轮回,换不回一场相守的缘分,是否愿放下最初往生的执念,流光许得归梦同,此生只愿相思不相负,守一场情终……
  • 异人

    异人

    七十年代,北坪的人用煤,都要到四十里外的双江岭煤矿去挑。煤是碎片煤,矿里做次品处理的,一箩筐一块钱。你可以虚虚地装上,也可以把煤踩得贴紧,反正都是这个价——就看你能挑多少。十五岁那年,我自觉劲力已足,嚷着帮家里去挑煤。爸爸蹲在坪角上,慢慢地扭过头来,看了我一眼,没做声,又转了回去。这一眼看得我热血上冲,叫得更加坚决。娘说,石头子,你能行么?我几乎跳了起来,把胳膊屈起,努力让那点可怜的肌肉聚集成型。不忍打掉我的兴头,娘对爸爸说,石头子也有这大了,长饭都吃了两年,让他去试试。
  • 冠宠六宫:皇上,严肃点

    冠宠六宫:皇上,严肃点

    直到死的那一刻,夏羽音才知道什么是最是无情帝王家,也直到死的那一刻夏羽音才知道她究竟犯了什么错,才知道主导这一切事情背后的那双手。但是当她重来一次,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对任何人袒露真情的时候,这个皇上怎么就和前世不太一样了呢?
  • 南国江山

    南国江山

    一个现代人的灵魂穿越到唐朝末年,成为淮南节度使杨行密的长子杨渥。在这波云诡谲的乱世,他将要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如何选贤任能,治理一方;如何统帅千军,北伐中原,结束乱世……一切尽在南国江山。ps:qq群9461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