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2500000002

第2章

不净行学处之余

尔时薄伽梵。为迦摄波。宣畅法要。示教利喜已。从座而去。时具寿摩诃迦摄波随从佛去。作如是念。若佛坐时。我当奉此僧伽胝衣叠以充座。是时便有五百群贼。随逐其后欲为劫夺。世尊知已于路侧欲坐。时迦摄波往世尊处。速即叠衣为佛敷座。世尊便坐。即命迦摄波曰。此布僧伽胝。极是轻妙极是柔软。白言如是。世尊。此衣实是轻软。愿哀纳受。世尊告曰。汝能着我麻粪扫衣不。答曰。唯愿世尊。哀愍我故为受轻衣。世尊所赐麻粪扫衣我当披服。是时世尊哀愍为受。时迦摄波如是次第。于八日中无所证获。乞食自持。至第九日得阿罗汉果。尔时妙贤。既无所依不闲时务。但睹外相便生敬重。遂诣无衣外道而为出家。此女容仪端正无匹。外道既见咸生染心。虽极厌污不能远离。遂被五百无衣外道共行非法。妙贤骂曰。仁等作此鄙恶之行。岂成修道。女身柔软。既被轻辱受苦难堪。即以其事告无衣外道女。诸女答曰。汝可往诣大师晡刺拏处具述斯事。女闻此教。便诣师所礼双足已。作如是言。我今遭厄极受辛苦。幸愿慈悲曲垂恩济。彼便报曰。我由斯众恭敬尊重多获利养。如其制约悉皆分散。令我门徒遂成衰减。任随彼意我不能知。既见殷勤遂行泥印。令二百五十人以为番次。时此女人稍减忧恼。其王舍城有欢会事。妙贤乃与露形外道一处随行。时迦摄波于王舍城。在阿兰若小室中住。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城乞食忽见妙贤。问言贤首。汝比颇得安乐而住。修净行不。是时妙贤见迦摄波。涕泣盈目悲不自持。饮泪言曰。与谁为伴。欲于何处修净行耶。昔我与仁居一柱观。十二年内坚修妙业。净行严洁始终不踰。初无染心以手相触。一从乖异滥投于此。杂秽群聚事同畜生。不成出家何有净行。时迦摄波重问其故。妙贤致敬犹如慈父。以事白知。彼作是念。此女颇有宿善根不。敛念观已知有解脱分善根。谁当济度。知属于己。报言贤首。何不于此善说法律而为出家。答曰圣者。勿令此中还传印法。答言。止止贤首。勿作是说。今我大师万德圆满灭一切障。是真福田是归依处。微妙寂静证真解脱。岂容将彼极下劣法而相比耶。妙贤闻已欢喜随行。遂将妙贤付大世主。告言圣者。此妙贤女心欣胜法。极善作意可与出家。时大世主敬受其教。即便与彼五衣等物。授诸学处及近圆已。告曰。汝今宜可于佛境界乞食资身善修净行。是时妙贤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城乞食。时此女人仪貌端正人间希有。众人见时共生嗟叹。何意此女姿态绝伦。虚弃年华不受欲乐。能舍荣好而为出家。妙贤闻已遂生惭耻。自是之后不复入城而为乞食。时迦摄波因与相见。问曰贤首。得安乐不。妙贤具答。彼闻说已作如是语。若佛许我乞食减半与妙贤者。我当分与。白诸苾刍。苾刍白佛。佛言随意与半。尊者闻已授其半食以相拯济。时吐罗难陀尼。见斯事已遂生轻笑。谤言圣者大迦摄波。先与妙贤居一柱观。十二年中净修梵行。乃于今日翻有私情。乞食相济。时迦摄波闻斯事已。至妙贤处教其法要。此事应作此不应作。宜善用心。遂舍而去。是时妙贤发大勇猛。于初后夜正念相应。克责自心无暂停息。即便证得阿罗汉果。转成清净无生之女

尔时迦摄波见而告曰。汝今由我善知识故。其所作者皆已作讫。宜于佛境界乞食自资。是时妙贤于日初分。执持衣钵入王舍城次第乞食。时未生怨王枉杀其父。生大追悔怀忧在室。虽有种种鼓乐弦歌。无释愁恼。时彼大臣遇见妙贤仪貌端正容色殊胜。便作是念。今此美女特异常人。宜可进王冀除忧戚。作是念已将近王室。强逼妙贤脱去法衣。着诸彩服具备璎珞涂拭名香。令亲侍人进至王所。时未生怨王才观此女姿容妙绝。遂释忧怀。复由妙贤恶业时熟。如瀑流水无能止遏。遂被恶王强见陵辱。如中毒箭生大忧苦。是时大世主于十五日欲褒洒陀。遍观尼众不见妙贤。入定观知在王宫内遭大辛苦非常被辱。诸尼问言。圣者妙贤今何所在独不见耶。时大世主即便命彼莲花色尼曰。汝应敛念观彼妙贤。既闻语已观知所在。犹如壮士屈伸臂顷。于尼众没王宫中出。在高楼上空中而住。遥告妙贤曰。姊妹。汝已能破诸烦恼魔。何不发起大神通事。受斯陵辱。时莲花色尼便授其法。如是应作如是应修。速自调心发起通力。是时妙贤系念除乱。于须臾间获得神足。着俗彩衣乘空而去。时莲花色便共妙贤至长净处。时十二众苾刍尼。见已生大嫌耻。作轻笑言。我实不能与此宫人同处长净。时大世主闻斯语已。告妙贤曰。具寿。宜往白王。着先法服速还来此。于时妙贤即乘神通至王寝处。其王犹睡。在于空中弹指作声。王闻觉已。便大惊怖身毛皆竖。作如是言。汝为是谁。为天龙耶。为神鬼耶。作是语已。是时妙贤空中对曰。我非天龙神鬼等。但是大师声闻众中妙贤苾刍尼。时王闻已以颂答曰

现无法衣并应器  容状复不似尼形

相貌既同倡艳女  法俗相违当为说

是时妙贤。纵身而下。以事告曰

大王非理相陵逼  强夺我钵并法衣

宜应见授父母财  我欲速归为长净

时未生怨王闻是语已。闷绝躄地。以冷水洒面方能醒悟。便礼双足求哀致谢。即索衣钵敬授妙贤。既受得已即还本处。与诸尼众而为长净

尔时诸苾刍尼以妙贤事告诸苾刍。苾刍白佛。世尊以此因缘集苾刍尼。诸佛常法知而故问。依时问非时不问。有利问非利不问。破决堤防为除疑惑。告妙贤苾刍尼曰。汝实作斯不端严事耶。白言实尔世尊。世尊复问汝受乐不。白言世尊。我已离欲岂容受乐。佛言。汝今无犯。然苾刍尼作不净行。犯波罗市迦。如苏阵那。我观十利广说如上。乃至显扬正法广利人天。为诸声闻苾刍尼弟子。于毗奈耶中制其学处。应如是说

若复苾刍尼与诸苾刍尼。同得学处。不舍学处。学羸不自说。作不净行两交会法。乃至共傍生。此苾刍尼亦得波罗市迦不应共住

若复苾刍尼者有其五种。一名字苾刍尼。二自言苾刍尼。三乞求苾刍尼。四破烦恼苾刍尼。五白四羯磨苾刍尼。名字苾刍尼者。如人立字名作苾刍尼。或世共许。或是苾刍尼种族。因此唤为苾刍尼。是谓名字苾刍尼。云何自言苾刍尼。若人实非苾刍尼。自言我是苾刍尼。或是贼住等自称苾刍尼。是谓自言苾刍尼。云何乞求苾刍尼。如诸俗人常为乞求以自活命是名乞求苾刍尼。云何破烦恼苾刍尼。若能断诸漏。所有焦热诸苦异熟。未来生死能善了知。永除根本如断多罗树头证不生法。是名破烦恼苾刍尼。云何白四羯磨近圆苾刍尼。谓身无障难作法圆满是不应呵。是名羯磨苾刍尼。今此所言苾刍尼义者。意取第五。言复者。谓更有余如是流类。与诸苾刍尼者。谓共诸余苾刍尼辈。同得学处者。若有先受近圆已经百岁。所应学事与新受者等无有异。若新受近圆所应学事。与百岁者事亦不殊。所谓尸罗学处持犯轨仪。咸皆相似而得故。名同得学处

言不舍学处者。齐何名为不舍学处。谓对颠狂心乱痛恼所缠聋哑痴人而舍学处。皆不名为舍。若中方人对边方人作中方语。舍不成舍若解成舍。若边方人对中方人作边方语。若中方人对中方人作边方语。舍不成舍若解成舍。若边方人对边方人作中方语。准上应知。若于独静处作独静想。或于独静处作不独静想。或于不独静处作独静想。皆非舍学处。若对睡眠入定非人天等变化傍生及诸形像。或时闹乱或不审共住本性人。皆不成舍。言学羸不说者。应为四句。有非舍学处学羸而说。有舍学处非学羸而说。有舍学处学羸而说。有不舍学处非学羸而说。云何非舍学处学羸而说。如有苾刍尼。情怀欢恋意欲还俗。于沙门处无爱乐心。为沙门所苦羞惭厌背。诸苾刍尼所作如是言。大德知不。梵行难立静处难居独一难住。难居林野受恶卧具。我忆父母兄弟姊妹受业师主。我欲学诸工巧及营本业。于我家族情希绍继。心不乐住。若苾刍尼虽作如是追悔言辞。然而不云我舍学处。是名学羸而说非舍学处。云何有舍学处非学羸而说。如有苾刍尼。诣苾刍尼所作如是言。大德存念。我某甲今舍学处。是名舍学处。或云我舍佛法僧。或云我舍苏坦罗毗奈耶摩咥里迦。或云我舍邬波驮耶阿遮利耶。或云知我是求寂女。知我是俗人扇侘半择迦女。污苾刍。杀父害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恶心出佛身血。是外道女是趣外道女。贼住别住不共住人。乃至说云。我于诸姊妹等同法同梵行者。非是伴类。是名舍学处非学羸而说。云何学羸而说。亦舍学处。如有苾刍尼。情怀顾恋。乃至作追悔言而云。我舍学处。广说如前。乃至非是伴类。是名学羸而说亦舍学处。云何不舍学处非学羸而说。谓除前相。是谓学羸不说。言作不净行者。即是行淫。言淫欲者。谓两相交会。法者此据非法名法。身业行非名作。乃至共傍生。谓猕猴等。此者谓指其人。苾刍尼者。谓得苾刍尼性。云何苾刍尼性。谓受近圆。云何近圆。谓白四羯磨。于所作事如法成就。将近涅槃故名近圆。又其进受人。以圆满心希求具戒。要期誓受情无恚恨。以言表白语业彰显。究竟满足故名圆具

波罗市迦者。是极重罪极可厌恶。是可嫌弃不可爱乐。若苾刍尼才犯之时。即非沙门女非释迦女。失苾刍尼体乖涅槃性。堕落崩倒被他所胜不可救济。如截多罗树头更不复生不能郁茂增长广大故。名波罗市迦

言不共住者。谓此犯人。不得与诸苾刍尼而作共住。若褒洒陀。若随意事。若单白白二白四羯磨。若众有事应差十二种人此非差限。若法若食不共受用。是应摈弃。由此名为不应共住。此中犯相其事云何

摄颂曰

于三处行淫  三疮隔不隔

坏不坏死活  半择迦女男

见他睡行淫  或与酒药等

被逼乐不乐  犯不犯应知

若苾刍尼。于其三处作不净行行淫欲法。即得波罗市迦。云何三处。谓大小便道及口。若苾刍尼。共三种人行淫欲法。三处才入作不净行。即得波罗市迦。云何为三。谓人男非人男傍生男。若苾刍尼作行欲心。为受乐意随顺欲念。于活人男起染污意。入不坏三疮。以有隔入有隔。以有隔入无隔。以无隔入有隔。以无隔入无隔。入大小便道及口。即得波罗市迦。如于人男。如是应知非人男傍生男亦尔。若苾刍尼。于死人男三疮损坏隔等同前入。得窣吐罗底也罪。如于人男。如是应知非人男傍生男亦尔

若苾刍尼。于眠睡苾刍行不净行。睡苾刍。于初中后不觉不知及不受乐无犯。行淫者得根本罪。若苾刍尼诣睡苾刍所。若初中知后不知无犯。其行淫者得根本罪。若初中后皆知而无心受乐者无犯。其行淫者得根本罪。若初中后皆知有心受乐者。二俱得根本罪。如尼既尔。正学女求寂女事并同然。苾刍求寂男准事应悉。若苾刍尼。以诸酒与苾刍令醉著作不净行。而醉苾刍于初中后。有知不知受乐不乐。得罪轻重有犯无犯。乃至余众与酒令醉。如上睡眠广说。如醉既尔。若以咒术及药令彼迷乱。于彼诸境作不净行。乃至余众互为得罪。有无如上。若苾刍尼。强逼他苾刍。共行不净行。若被逼者。初入之时作心受乐。二俱灭摈。若入时不乐入已乐。二俱灭摈若入时不乐入已不乐出时乐。二俱灭摈。若被逼者三时不乐无犯。逼他者灭摈。如逼苾刍若逼求寂白衣。及下余众事并准前。若苾刍尼等互相陵逼。如上应知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尊者大迦摄波妙贤先作何业。由彼业力二俱少欲。佛告诸苾刍。而彼二人先所作业还当自受。广说如余。汝当善听。汝等苾刍乃往昔时。于聚落中有农夫住晨朝牵牛向田耕植。妻至食时为其送食。因往林所采取柴薪。时有独觉于此林中树下而住。其妻乃于他日入林采薪。见彼独觉身心寂静容色端然。即礼其足瞻仰而坐。农夫怪迟作如是念。妻今何故时久不来。即持耕鞭诣彼林所。遂见其妇在独觉前告言。汝与此人作非法事。时彼大士闻斯语已为哀愍故如大鹅王。腾身空界现其神变。上发火光下流清水。农夫见已深生惭愧。投身于地如大树崩长跪合掌遥致敬言。惟愿大圣真清净者。降大慈悲受我供养。独觉哀愍从空而下。白言大士。我怀疑虑作非理言。愿垂容恕。即持上馔奉施独觉。合掌足下而发誓愿。我起恶念皆由欲心。愿我二人生生常得少诸欲染。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时农夫者岂异人乎。今具寿迦摄波是。其妻即妙贤是。从是以来乃至于今二俱少欲。汝等复听。乃往古昔于聚落中。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后于异时三春届节百卉敷荣。茂林清池花鸟交映。孔雀鹦鹉鹅雁鸳鸯。杂类哀鸣群飞合响。长者与诸家眷出游芳园。佛不在世独觉出现。情怀哀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乐居闲静不共俗交如大犀牛离群独住。时彼独觉于芳园所树下而坐。时彼长者将妻既至林中共其行欲。为色荒迷不见大士。独觉闻声从定而起。长者遂见独觉。深起羞惭情生悔谢。为设供养合掌发愿。我作恶事皆由耽欲。愿我二人当来俱得少欲果报。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时长者岂异人乎。今具寿大迦摄波是。其妻即妙贤。由是发愿故二俱少欲诸苾刍曰。希有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及妙贤女二俱出家。佛告诸苾刍。非但今生二俱舍俗而为出家。乃往古昔亦复如是。汝等谛听。我为汝说。于婆罗痆斯城有一陶师。其作坊内有四独觉来为求止宿。时诸大士前后而至互不相知。时一独觉入火光定遂即遥见。共相问曰。仁今是谁。一人答曰。仁等颇闻有王名曰杖瓶。其王复有无量亿千象兵围绕不。报言曾闻。答言我是。问曰仁缘何事而作出家。答言。我在高树乃见鸱鸟持肉而飞。群类随从递相争击。鸱弃其肉而向一边。其余众鸟共相牵掣。我见斯事情生厌舍。作如是念。何用如此无益之事。悉皆弃舍而为出家。复说颂曰

见彼鸱衔肉  众鸟共交争

弃之得安宁  是故舍荣位

欲念无真实  犹如梦想倒

独步如犀牛  而在一边住

次问第二独觉曰。仁今是谁。彼即答言。仁等颇闻有王名曰丑面其王复有无量亿千马兵围绕不。答曰曾闻报言我是。复问彼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在宫中无量亿千兵马围绕。见二特牛逐一牸牛。共相抵触躯体伤损。一牛角折退走而去。我既见已情甚嗟叹。而作是念。诸有过患贪欲为本心为恼害。深生厌患便即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二牛争一牸  互相抵触体损伤

一牛舍离得安宁  有情为欲常怀怖

我若犀牛恒独步  闲旷安然住一边

不为诸欲之所牵  得至自在无为处

次问第三独觉曰。仁今是谁。彼即答言。仁等颇闻婆罗痆斯城有王名曰梵授。其王复有无量亿千人众围绕不。答言曾闻。报曰我是。问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因三春届节百卉敷荣。茂林清池花鸟交映。孔雀鹦鹉鹅雁鸳鸯。杂类哀鸣群飞合响。我于一时与宫人婇女。严四兵众出游芳园随所周旋。与诸美女欢娱嬉戏餐美饮食。疲乏而卧。宫人纵逸贪爱花果。见我睡眠诣诸树边采花取果。摧残树枝悉令毁折。我见此已情甚忧叹。此树向者花果枝叶滋荣郁茂。忽然凋落一至于此。我身亦尔此不须疑。复作是念。世间言论皆恼心神。即皆弃舍所有国位而作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众香妙花树  枝条毁折不堪观

当知诸欲悉皆然  如彼犀牛应独处

次问第四独觉曰。仁为是谁。答曰仁等颇闻于璎珞城有王名曰壮胜。有无量亿千人众围绕不。答曰曾闻。报言我是。复问曰。仁以何缘而作出家。答言我在宫中婇女围绕。时有婇女臂着白螺贝玔。随动手时其玔相击作闹声响。我见斯事情生忧叹。此无有识互相击触遂即作声。况人共住岂得安静。然复作是念。世人祗接并恼心识。悉皆弃舍而作出家。复说颂曰

我见环玔庄严臂  互相掁触出音声

当知诸欲亦复然  应如野象孤行宿

是时陶师。闻诸大士说斯语已。妻告夫曰。圣子。此诸大仙皆是国王自在豪贵。弃舍荣位厌离世乐而作出家。我等何故不为出家。陶师二子复白父言。若出家者谁养我等。父曰子勿怀忧。待汝长大吾当出家。作是语已。陶师持瓶佯行取水。妻曰圣子。我去取水何自疲劳。便夺夫瓶自往河所。置瓶于地而去出家。夫闻妇去云我失计。今可安家养育子息。年渐长大试其善恶能自活不。自餐盐味与子淡食。自吃熟果授儿生者。子白父言。我岂不欲餐盐及以熟果。乃与淡生云何可食。陶师作念。二子已知咸淡生熟。我今时至可遂先心。即便出家逢见故二妇。曰汝能弃却食奶小儿耶。夫曰。我已试与咸淡生熟。好恶并知。方舍来此。汝既出家我亦出家。勿生忧念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往时陶师者岂异人乎。今大迦摄波是。妻即妙贤是。往时二俱舍俗出家。今亦如是。时诸苾刍复请佛言。大德世尊。妙贤先作何业身为金色。佛告诸苾刍彼自作业今还自受。广如前说。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  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  果报还自受

汝等苾刍。乃往古昔九十一劫时。有佛出世。号毗钵尸如来等正觉。十号具足。时有王都。王名亲慧。以法化世。人民炽盛丰乐安隐。无诸诈伪贼盗疾疫。牛羊稻蔗在处充满。王愍黎元犹如赤子。其毗钵尸佛等正觉。与六十二万苾刍围绕。去亲慧王都不远河边而住。佛在座时。苾刍大众威严尊重光彩超绝。后于异时毗钵尸如来游行人间。其佛坐处遂无光彩。其时佛妹启父王言。大王。世尊今何处去我愿欲见。王曰。世尊游行人间。为欲化度诸有情故。女言。唯愿父王。以赡部金随佛形量作等身像。王即以金作像置佛坐处。佛化缘了回至王都。佛威德故赡部金像遂失光色。妹见斯事极生奇特心怀净信。于佛足下长跪合掌遂发愿言。如佛世尊威光神德。映此金像使无光色。从今已后。愿我生生之处。身相光明与佛相似。汝等苾刍。昔时女者今即妙贤是。由彼往昔以清净心发正愿故。所生之处身为金色。清净微妙光明赫弈。汝等复观。至诚猛利以不坏心清净相续。由此善根。九十一劫于上福田下胜种子。受妙果报至今不绝并得现报。于多劫中颜容端正。复次诸苾刍。汝等更听妙贤曾所作业。由斯福力获此无比端正超绝颜容金色。昔于婆罗痆斯城。有一长者。大富多财。命其妻曰。常办饮食为我供养沙门婆罗门。后于异时有一独觉。身心寂静而行乞食。入长者家。妻见独觉身不端严。遂不施食。既不见与便欲出行。其婢见已请却入宅。白夫人曰。大家何为不施食耶。夫人告曰。今此乞者身无光彩故我不施。婢言。曹主岂有敕令但是丑者莫施食耶。夫人曰虽无别敕然我不与婢作是念。我宁不食。以己食分可取奉施即便持与。于时独觉怀哀愍心。如大鹅王升虚空界。现诸神变使女见已。长跪合掌而发愿言。尊者由身丑故乞食不得。我施善根于当来世常得颜容端正人所乐见。是时有王名曰梵授。与无量百千臣佐围绕而住。大士升空。王众遥见悉皆仰观。共相议曰。今此大士受谁施食。王众既见而说颂曰

今此大士向谁家  除去贫穷与安乐

于胜上田下福种  能令果报无尽时

时王闻是某长者家大士受食。长者闻已便即归家。闻是家人与此大仙己分之食。即命使女告言能为斯事。从今已去任汝自活。所须用物随意而取。夫人告婢。汝所福分今可与我。彼不肯与。夫人怀嗔以杖打头。即便命过得生三十三天。才生天已。天堂宫殿光明赫弈无不照耀。是时帝释及四辅臣。见彼女人微妙端严容仪超绝。心皆迷乱。启帝释言。今此妙女极爱乐者当可与之。天帝释曰。谁不爱乐皆欲得取。尔时天帝而说颂曰

我今情极迷  不辨方隅处

用心而守念  仅得且存身

是时天帝第一大臣复说颂曰

天主犹安隐  对此说伽他

如闻大鼓声  欲乱亦如是

第二臣曰

如杖击鼓时  唯打声转大

如瀑流漂木  欲乱亦如是

第三臣曰

大水漂诸木  相交不暂停

毒蛇张目嗔  欲爱亦如是

第四臣曰

仁等心安泰  能各说伽他

我今自不知  为死为是活

是时天帝及诸大臣。共相议曰。此臣由耽美色恐命将尽。宜以此女共相供侍。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大德甚为希有。以何因缘由彼颜容端正可爱。诸天迷乱皆说伽他。佛告诸苾刍。非但彼时令天惑乱而为美颂。乃往昔时亦复如是。由此女故城邑聚落诸少男子。皆于彼所而为歌咏。汝等谛听。往时于一聚落。长者有妻。颜容端正形仪超绝甚可爱乐。时五少年因至聚落见长者妻。情皆染着心并迷乱。令使告知私相求。及欲于某处共为交会。时此妇人报夫主曰。有诸少年共来求我。我当辱之。君当默住令彼羞赧报其使曰。可于夜闇向某处多根树上暂时相待。我当即至。其第一人令向树东枝上坐。次告第二人可向西枝。次第三人可于南枝。次第四人可在北枝。次第五人坐树中枝各不相知作此处分。诸人依语皆住树上。至晓相待妇人不来。其中一人而说颂曰

日光今出现  农夫已向田

妄语既不来  可舍多根树

其第二人又说颂曰

彼妙者定来  不应为妄语

何因此日光  急速而出现

第三人亦说颂曰

日光已旭旦  农夫往田业

我等如愚羊  在树受寒冻

第四人复说颂曰

今遭大苦恼  求他妇故然

我等共君迷  夜寒几冻死

第五人复说颂曰

我不忧己身  一夜寒受苦

但愁迦啰树  枝枯不复生

于时有多根树神而说颂曰

汝等但忧身  勿忧他外事

树损有生期  欲苦无停息

汝诸苾刍当知。耽欲之人有如是过。徒受辛苦事不遂心。是故勤求出离生死除欲过患。彼长者妻即妙贤是。由端正故能使帝释及诸天臣并聚落人心迷意乱。今复端严颜容姝妙甚可爱乐见者耽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言。妙贤先作何业。于五百外道中而为出家。被他逼恼。佛告诸苾刍。彼先作业今还自受。广说如前。乃至说颂

汝诸苾刍乃往古昔于婆罗痆斯城中。有一淫女。炫色活命。若得男子五百金钱。方共交会。时有五百同邑义人各送金钱。于淫女处请某芳园共为集会。淫女得钱往诣期处。路逢王子遂被留连不赴园所。彼五百人期时将过各怀忧恼。时有独觉性怀哀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住空闲所。于小食时着衣持钵诣五百人所。时彼诸人见此大士身心寂然。各持美馔而为奉施。大士即便升空现诸神变。广说如余。乃至合掌发愿。我等今于最上福田而兴福业当获此报。彼恶淫女取钱不赴。各令我等心生忧恼。从彼在俗或复出家。愿我当来常相恼逼共行非法。汝诸苾刍于意云何。往时五百人者岂异人乎。今五百外道是。其淫女者即妙贤是。由此因缘彼虽出家。五百外道尚行恶逼。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妙贤先作何业。证阿罗汉果。复被未生怨王而为强逼行不净行。佛言。由昔愿力。大德。彼于谁处发斯愿耶。佛言。乃往昔时有一长者。娶妻经久竟无子息。长者念曰。此妻不生可别娶妇。迎第二妻。既至家中得新忘旧。轻贱前妻爱重后妇。前妻白夫我受五戒。夫见持戒情生敬重。后妇生嫉而作是念。作何方计令其破戒。遂将酒与夫饮之令醉引其入房。彼妇睡眠。夫便强逼共行非法。即于前妇极生恼恨。时有独觉。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入聚落中而行乞食至长者家。妻见独觉身心寂静持食奉施。独觉哀愍此女人故为现神变。妇人长跪合掌发愿。我今于上福田所作福业。使我当来纵此小妇证得神通。我愿强逼污其净行。汝等苾刍于意云何。昔时大妻者今未生怨王是。其小妇者今妙贤是。虽得阿罗汉果尚被他逼

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大德。今此妙贤先作何业。由彼业力于世尊所而为出家。断诸烦恼证阿罗汉。于明了中得为第一。佛告诸苾刍。妙贤先自作业今还自受。广说如前

汝等苾刍。乃往古昔人寿二万岁时。有迦摄波佛妙贤于彼而为出家。彼邬波驮耶是阿罗汉。利智神通最为第一。是时妙贤临终之日而发愿言。如我亲教师于迦摄波佛法中利智第一。愿我值彼大师释迦牟尼佛出现世时。得为出家亦授我记利智第一。汝诸苾刍于意云何。昔发愿尼者今妙贤是。由此因缘今得遇我利智第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迦摄波曾作何业。由彼业故生富贵家受用丰足。颜貌端正人所乐观。已曾千度生赡部洲。如是东西北洲。一一各经千度受生。从四天王尽六欲天乃至光音天。各经千生。今遇世尊出家修行。断诸烦恼证阿罗汉。汝等苾刍。此迦摄波所造之业果报成熟。广说如前乃至果报还自受。汝等苾刍。乃往过去于婆罗痆斯。王名梵授。以法化世。去城不远有寂静处。花林郁茂甚可爱乐。有仙人居止深怀慈念。哀愍有情常求利益。俱与五百仙人居住于此。佛不在世独觉出现。常怀慈愍受下卧具为上福田。去仙不远作草庵住。是时大士于小食时。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次第乞已便升虚空。王与臣佐朝集而住。遂见大士升于空中虔心顶礼。王问住处。严办好食持将奉施。每日三时往独觉所。时有童子依止仙住。而作是念今此大士苦行成就。每日三时国王参礼。作是念已。日亦三时诣独觉处。又于他日大士持钵往北拘卢洲。乞自然粳米饭满钵而还。香气普熏仙住林所。其仙童子至独觉所。白言大士。尊于何处得此食来。独觉报曰。从北拘卢洲。仙童闻已极生净信。请独觉言。唯愿大仙。哀愍我故明日受食。便受其请。时诸仙众皆食根果悉行求觅。唯留童子令看处所。于时童子晨朝早起。取稗米一升以乳煮熟。满盛一器将奉独觉。食已为现神变。具说如前。乃至合掌而发愿言。愿我福业所生之处得大富贵。容仪端正颜色雅丽众人乐观。从是之后千度已于赡部洲生。东西北洲各生千度。从四天王尽六欲天。乃至光音天各经千度。又愿得逢大师今获胜果。汝等应修勿为放逸。汝等苾刍于意云何。其仙童者岂异人乎。今大迦摄波是。由昔供养独觉发愿。所生之处大富多财尊胜豪贵。汝诸苾刍。由是义故我常宣说。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先作何业。彼由业力。世尊记云。于佛教中少欲知足。乐住闲静常行杜多。最为第一

佛告诸苾刍。迦摄波所造之业。果报成熟还须自受。汝等苾刍。过去人寿二万岁时。迦摄波佛出现于世。彼佛教中有人出家。其亲教师少欲知足。常行杜多乐住闲静。彼佛记为杜多第一。彼出家弟子临终之日。而发愿言。如我亲教师。于迦摄波佛法中。少欲知足乐住空闲杜多第一此佛授记。当来之世人寿百岁。有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值彼大师而为出家。亦授记我少欲知足杜多第一。汝等苾刍于意云何。迦摄波佛教中出家发正愿者。今迦摄波苾刍是。我亦说彼于我教中少欲知足杜多第一。时诸苾刍复请世尊。具寿大迦摄波先作何业。由斯业力。若有醉象见尊者时即便醒悟。佛告诸苾刍。此迦摄波五百生中常为出家。而不曾犯恶作之罪。由是因缘见者恭敬。摄前颂曰

二人俱少欲  共修真梵行

常生富贵家  少欲最第一

同类推荐
  •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黎

    重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东海渔歌

    东海渔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玉机微义

    玉机微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首楞严经疏

    首楞严经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妾妖娆

    妾妖娆

    太坑爹了!一觉醒来,她竟然穿越成一名声名狼藉的弃妃!这弃妃的相公和新欢眼睁睁的见着她落湖身亡,不顾她的生死,一旁恩恩爱爱?!末了,还给她添了个罪名,通奸?!丫丫的,既然如此,别怪她这人不优雅大度,既然要玩,必要玩的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众人只知她是受人唾弃的弃妃,岂知她温柔绝美的面容下是另外一个绝顶腹黑卑鄙的灵魂。又怎知这灵魂的强大,世间无人能出其右!环环相扣的阴谋,隐晦不明的诡计,皆妄想让她入局?笑话!以她为棋子,她必以天下为棋,乱他棋局,她非要在这片浑水之中搅起腥风血雨!女主超级腹黑,回眸妖娆一笑,乱世风云变!欣赏片段一:蓝天白云,好天气。青山绿水,好景色。一男一女,一小包子。“宸王叔叔,为什么捂着天儿的眼睛?”女子没心没肺的看了眼小包子,轻描淡写道:“你的宸王叔叔怕你学坏。”男子修长白皙的手指尖儿轻轻颤抖了一下,“慕容依……”“不就是宸王叔叔想亲娘的嘴嘴么,宸王叔叔不用偷偷摸摸的,娘说偷偷摸摸的是偷情,通奸,不怀好心,心存歹心,心肠歹毒,偷鸡摸狗……”小包子嘟着红嫩嫩嘴奶声奶气道。偷鸡摸狗?男子嘴角猛地一抽,看向正在努力维持风轻云淡,潇洒不羁姿态的女子。片段欣赏二:“你拒绝嫁给本王?”某男隐忍着怒气质问着面前优哉游哉修指甲的女子。女子抽空抬头扫了一眼某男,漫不经心的回道:“你太看得起我了,我真配不上那贵妾之位。”“慕容依,你还在妄想什么?!”女子噗哧笑出声,态度还是气死人不偿命的说道:“想你……滚!”*舒歌新文,绝对女强,相信舒歌内容绝对精彩,更新同样有保证。希望亲们多多支持,收藏。
  •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文化转向与课程改革: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为中心

    本书是“教育、文化与社会:新教育叙事研究”丛书的第一本。主要以王国维、胡适和钱穆等中国现代教育先行者的课程改革行动为例,展现那一代人为了中国文化的复兴与重建所付出的教育努力。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术论著,本书以讲教育人物故事、讲教育故事的方式展开,体现了新一代学人重建教育叙事的尝试。
  • 对地火炮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对地火炮科技知识(上)(最让青少年惊叹的弹药火炮科技)

    弹药一般由战斗部、投射部和稳定部等部分组成,是武器系统中的核心部分,是借助武器发射或投放至目标区域,完成既定战斗任务的最终手段。常以身管发射武器的口径标示其大小,具有初速大、射击精度高、经济性强等特点,主要用于压制敌人火力,杀伤有生目标,摧毁工事、坦克和其他技术装备等。
  • 神陆风云录

    神陆风云录

    仇酒儿在扭曲丛林睁开眼,正准备自我了断时,罡风吹去她手中的匕首——“想复仇吗,女娃子?”“只要你想,我便给你一个机会。”硬核警告;最真实、最残酷的异界争斗;女主真反派;伪良善,步邪道。前期步步惊心,载沉载浮;后期翻云覆雨,主宰命运。各种仇敌智商在线、颜值在线、实力在线,别犹豫了、快点来看!
  • 明朝驸马爷

    明朝驸马爷

    青春本就有遗憾!不爱江湖爱逍遥;不爱江山爱美人。还有那些个生动的人物形象,那些精彩绝伦的武打场景。回来了,弥补我们青春的遗憾,主角离岛以后,浪迹江湖,扬名天下,甚至撼动了明朝的江山,麒麟认主,赶尸派重出江湖,看看我们的主角张晓晨继他父亲之后,又有自己一个怎样的江湖!
  • B小调

    B小调

    莫小贝是单亲家庭,其母莫贝贝是商海女强人,一切以工作为主,对莫小贝一直是持放养政策……
  • 异界修改大师

    异界修改大师

    穿越到异界的夏宁无意间得到了一个模组(MOD)修改器,从而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觉醒不了血脉?没有合适修炼的血气法?没有技能、武器、药剂……这都是小事!修改器解决一切!
  • 天龙策(中)

    天龙策(中)

    公元1601年,努尔哈赤励精图治,欲问鼎中原,为了控制情报系统,命精通汉文的孙女赫梅蓝下嫁都护府总管大明叛将李永芳。孰料赫梅蓝嫁入李府后决死不圆房,却与武长春产生恋情。武长春是李永芳的女婿,明朝锦衣卫安插在后金的高级卧底间谍。李永芳觉察出两人的暧昧关系,想方设法离间二人灭掉武长春。大明国土辽阔人才济济,努尔哈赤和四贝勒皇太极精心制定“天龙策”,旨在离间大明君臣,绝杀大明高级将帅精英人才。武长春冒死盗取“天龙策”,送交大明锦衣卫指挥使田尔耕。但大明高层忙于内斗一盘散沙,阉党魏忠贤与东林党的酸儒们竟然置国家安危于不顾,将极为重要的战略情报“天龙策”抛在一边……
  • 修真女配要翻身

    修真女配要翻身

    被迫穿越成为小说中的悲剧女二号,为了活下去的苏锦昔只好走上一条抢女主仙玉、夺女主机缘的修真之路,不过随着那些小说中没有出现过的人物一个接一个的登场,苏锦昔终于领悟到,她所在的世界早已经脱离了那本小说,她将面对的是谁也不能预测的未来……
  • 等你,是我最虔诚的信仰

    等你,是我最虔诚的信仰

    想要成功谈一场恋爱,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只要其中一项错位,那么世人便会称这场恋爱为情深缘浅,有缘无份。最终只能带着遗憾和后悔,无疾而终。但袁浅却不这样认为,准确说她不想这样认为。年龄差,家庭差,时间差,一场跨越了整个青春期的暗恋,袁浅在看不见未来的基础上坚持了十年之久,只因为年少时的一纸约定。她不知道她还能坚持多久,也不知道这场恋爱是否会被时光腐烂,但当那位穿着光鲜亮丽,满面笑容的男人迎面走来时,袁浅清楚地听到,她长期紧锁的心房,再一次被打开了……秦深,这次,我一定再也不会放你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