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9600000031

第31章 “新克格勃”特工抓获“石头间谍”

第三十章 “新克格勃”特工抓获“石头间谍”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加紧了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进行民主意识渗透,大力支持亲西方的非政府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对独联体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培植反对派,影响选举。

西方国家的险恶用心引起莫斯科的高度警觉,俄罗斯安全部门加强了对外国驻俄人员的监管。几个英国人的反常行为也进入俄罗斯反间谍部门的视野。

2006年1月22日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特别报道 ”节目播放了一段录像,详细记述了英国人在俄罗斯从事间谍活动的实况录像。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间谍大战愈演愈烈。

不知不觉做了英国人的间谍

2004年夏天,莫斯科市民弗利·柯罗捷耶夫在莫斯科一家报纸上看到一则招聘信息管理员的广告,广告标题非常诱人:“充满魅力的工作、不错的经济收入等待着你。”应聘人员的条件为: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政治、经济等专业的更好;精通英语、掌握电子技术、能熟练使用电脑的人员尤为欢迎;有社团组织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弗利·柯罗捷耶夫当即拿起电话报了名。

第三天,邮局给弗利·柯罗捷耶夫送来了这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书。

弗利·柯罗捷耶夫,莫斯科某工程学院电子工程专业毕业。他和家人住在靠近郊区的一栋普通公寓里。当年俄罗斯经济不太景气,很难找到理想的工作。柯罗捷耶夫在好几家公司做过,所从事的职位与自己所学的专业毫无关系,目前在一家百货公司仓库做货物配发员,工作很辛苦,薪水却不高。

在约定的时间里柯罗捷耶夫来到那家外企公司。负责面试的考官是两位英国人,其中一位是柯罗捷耶夫在伦敦认识的朋友。

有一次,柯罗捷耶夫所在的百货公司要在英国订购一批货,由波兰转运俄罗斯。公司采购部主任去英国签订合同,需要带一位助手协助工作,恰巧采购部的人出差了,主任临时选中了他。在伦敦出差期间,柯罗捷耶夫结识了英方一位职员,两人交谈甚欢。英国人说,公司马上就要派他去俄罗斯,在英国公司驻俄莫斯科分公司工作。柯罗捷耶夫说,读大学的时候自己就向往西方的民主自由,热心参与学生会工作,早已是“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的资深成员。两个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在这个场合再次见面他们没有像熟人那样热情地打招呼,只是如初次见面一样礼貌地点点头,这是他们事先约好的。在伦敦见面的时候,这名英国人就与柯罗捷耶夫约定好,他们到俄罗斯公司登报招聘员工,柯罗捷耶夫马上电话报名,其他的事就交给他办。

面试自然顺利地通过了,柯罗捷耶夫很快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待遇很优厚。柯罗捷耶夫喜形于色,觉得自己真是遇上贵人了。

柯罗捷耶夫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搜集莫斯科各类社团组织的活动情况、人员组织状况、资金来源渠道等,以及公司临时委派的工作任务。公司给他配发了专用的掌上电脑,规定了信息收集、整理和发送等一整套操作方法。

柯罗捷耶夫十分看重这份工作,根据公司的工作要求制订出详细的计划,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首先,他与早先熟悉的很多社团成员恢复了联系,包括一些仍热心社团活动失去联系多年的大学同学。他的工作颇有成效,两三个月就收集了不少信息,经整理分类存储在笔记本电脑里。发送信息更简单,他只要带着掌上电脑去市郊休闲小公园,如同普通游客在公园随意散步,打开掌上电脑,接通电脑特设的链接,再点击一下“发送”,整个过程几秒钟就完成了。在培训试用期,他非常出色地完成了公司交给的任务。除300美元工资,英国朋友另外发给他700美元奖金。

柯罗捷耶夫有文质彬彬的外表,初次见面给人感觉不错,加之他善于交际,出手大方,在社团组织圈内有广泛的人脉,很快形成了一张由新老朋友组成的关系网。朋友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信息,柯罗捷耶夫隔不了多久就去小公园一趟。为增加发送频率,他有意将大量资料分成多次发送,以表现自己工作的勤奋。这样,英国公司的奖金也源源不断。

柯罗捷耶夫的信息发给谁?这些信息做什么用?柯罗捷耶夫不知道,他没有问过,公司也没有说明。其实,柯罗捷耶夫是在为英国情报部门工作,他已经成了英国人的间谍。

柯罗捷耶夫常去的那个公园是莫斯科临近郊区的一处街心公园,园内坡地上长满青草和荆藤,四处散落着各种大树,一看就知道这座小公园有些年头了。2005年仲秋的一天,英国驻俄使馆一等秘书马克·德伊斜挎只休闲帆布包,像其他游人一样悠闲地在公园里漫步。最后他随意地在一丛灌木前的草地上坐下,拿出笔记本电脑摆弄,敲动着键盘像在写东西,又像在玩什么游戏。他站起身又在公园闲逛了几分钟后,若无其事地离开街心公园,跑步回到英国大使馆。

马克·德伊在驻俄大使馆公开的身份是一秘,私下里代表英国情报机构负责与俄罗斯非政府组织联络工作,并以“全球财力基金”的名义和身份向非政府组织提供资金。通过马克·德伊得到资金的有“反刑讯委员会”、“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等许多俄非政府组织。

英国驻俄使馆工作人员克里斯托弗·皮特也经常到街心公园,举止行为和时间与马克·德伊一模一样,甚至行走的路线都一样。

常去公园的还有32岁的安德鲁·弗莱明格,英国驻俄使馆档案管理员。这一天,刚下过一场小雨,地上仍然湿漉漉的。他戴一顶太阳帽,穿件蓝色运动衫慢步走进街心公园,在小道上走了几圈,突然快步朝一丛灌木走去,迅速环视四周,见没有人便钻进灌木里。他弯下腰,在地上的枯叶中拿起一块石头,迅速放入肩上的小背包。一会儿,弗莱明格走出街心公园,打车回英国大使馆。傍晚,弗莱明格又返回街心公园,从背包里取出石头,放回灌木丛里。

柯罗捷耶夫在英国公司越做越顺,公司老板对他很满意。不久,英国老板交给他一件新工作,这是一项美差。柯罗捷耶夫是民间社团组织“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的早期成员,但一直不算核心人物。英国人告诉他,公司希望 “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有效发展,决定为其提供赞助,由柯罗捷耶夫出面联系协调此事。有人给钱的好事,“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当然求之不得。钱是柯罗捷耶夫弄来的,会员们对柯罗捷耶夫充满敬佩,这使他在“民主和保护人权发展中心”的地位飙升,很快进入领导层。柯罗捷耶夫在社团组织中地位的提高反过来对他搜集社团组织各种信息更有帮助,信息质量和数量都得到明显改善,柯罗捷耶夫的个人收入自然也大幅增加。

社交场所活跃的柯罗捷耶夫引起俄罗斯安全部门的注意。安全部门对他进行了监控,发现柯罗捷耶夫经常出入街心公园。

当时俄罗斯联邦的大环境是,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加紧了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进行民主意识渗透,他们大力支持亲西方的非政府组织,通过社团组织对独联体国家进行民主改造,培植反对派,影响选举。这些非政府社团组织的活动经费有的直接来自西方国家。莫斯科大约有四五万个民间组织,其中四分之一接受了西方资金。

西方国家的险恶用心引起莫斯科的高度警觉,俄罗斯安全部门加强了对外国驻俄人员的监视。马克·德伊、安德鲁·弗莱明格等英国人的频频外出行为也进入俄罗斯反间谍部门的视野,结果发现他们都常去同一个街心公园。联想到柯罗捷耶夫的种种行为,俄罗斯安全部门判断公园里肯定有问题,但他们去街心公园没有和任何人接触,到底去干什么?安全部门决定先秘密逮捕柯罗捷耶夫。

审讯中柯罗捷耶夫招供了他知道的全部事实,以及他被英国人招聘的整个经过,并把英国公司配给他的掌上电脑等工具交了出来。当时,不仅是他不知道这是进行间谍活动的最新电子装置,安全部门的情报官员在柯罗捷耶夫身上也没获得直接有力的证据证明英国大使馆人员进行间谍活动。

间谍实况录像

俄罗斯安全部门加大了监控力度,重点仍然放在街心花园。

一天,弗莱明格背个双肩休闲包又来到街心公园,跟踪的特工看见弗莱明格钻进灌木丛拿起一块石头放进包里。弗莱明格离开后,特工特地去灌木丛察看,地上除了散落着几片枯叶以外没有什么可疑东西。接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第二天,弗莱明格又到了街心公园,又是钻进了灌木丛捡石头。细心的特工再次钻进灌木丛察看,发现地上多了块石头,也就是说弗莱明格把拿走的石头又放回来了。特工将石头拿回去翻来覆去地检查,发现与普通的石头没有不同的地方,为免打草惊蛇,他把石头放回原处,立即赶回局里汇报。

俄罗斯安全局感到其中必有隐秘,于是决定利用夜晚时间对石头进行秘密检查。他们把石头搬到实验室仔细研究。从外形上看它与普通石头没有什么两样,用手掂掂感觉分量上稍轻些,再用手指轻轻地弹石头,从声音上可以听出石头中间有空洞。石头涂有特殊的密封胶,不透气。后来,通过X光透视发现了其中的玄机:石头中间被挖空,里面塞满了各种电子装置,有电子发射器、加密情报接收机、蓄电池、特种保护装置,如防止石头受潮的干燥器等。俄罗斯安全局专家认为,这块石头是一种新型的间谍工具,操作起来非常简单。

至此,俄罗斯安全局弄清楚了事情的整个过程。英国情报人员招募的线人柯罗捷耶夫在约定时间来到街心花园,怀揣一台普通的掌上电脑,走过石头时电脑会自动处理信息,把情报传送到石头内的电子接收装置,存入电子间谍档案。几天后,英国情报人员来取情报,利用红外线下载功能,同样能将石头内的情报传输到掌上电脑上。俄罗斯安全局专家透露,“石头”传递情报速度极快,在20米距离内1~2秒全部搞定,顺畅无阻。

显然,石头中的电子装置似乎还不够完善,工作不太稳定。可能正是因为这一点,英国使馆档案保管人员弗莱明格才经常在这一地区出没,带着电脑从各个方向接近石头,好像在调试设备。在确信旁边没人时走近石头,小心翼翼地将它拿走 。

为拿到有力证据,揪出“石头”的真正主人,俄情报部门仍然将间谍石头送回原处,除了反间谍人员的跟踪监控外,在灌木丛对面的大树上安装了摄像头。联邦安全局对公园进行了长达几个月的监视,拍录下了英国驻俄使馆一等秘书马克·德伊、英国驻俄使馆档案管理员安德鲁·弗莱明格等4名英国人伪装成大学生模样,背着挎包,像赶路一样快步走过石头,收取情报的场景。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拿到证据后,由于对方享有外交豁免权,并没有立即以间谍罪逮捕4名英国外交官,而是借用电视媒体给予了曝光。

2006年1月22日晚,俄罗斯国家电视台“特别报道 ”节目播放了一段录像带,详细记述了英国间谍从事间谍活动的实况录像。画面上清楚地显示了弗莱明格走近石头接收情报的场景。俄电视台主持人不无讽刺地说:“瞧,这次这个东西不好使了……如果没有信号,他就只能一次次地重复走下去。”另一个画面显示,有一次,他干脆把石头抱走,带回大使馆进行修理。

当画面出现马克·德伊的身影,节目主持人解释说:“瞧,他开始走近石头,怀揣掌上电脑。你们将看到加密情报是如何传递或接收的。不过,这次这个间谍工具似乎不好使了,他先是朝一个方向行走,然后拐到另外一个方向。显然,他没有成功。之后他走到灌木丛里,似乎是在小解,实际上是在掩饰自己的行动。然后再次走近石头,重复一次。”

最后节目主持人介绍说:“国家安全部门最初以为这是一个传统的普通间谍工具,伪装成石头的情报箱。但是,后来经专家研究发现,石头内隐藏有电子装置。去年底,俄联邦安全局反间谍人员成功挖出一伙以英国使馆为掩护的英国间谍。反间谍人员发现了英国人这种非同寻常的间谍工具。问题还不仅仅在于间谍工具,据联邦安全局透露,4名英国外交官中至少有1名与很多俄罗斯的非政府组织有联系,并向这些组织支付资金。该组织在2004年接受了英国驻俄罗斯使馆2.3万英镑的捐赠,当时签署捐赠协议的正是马克·德伊。”

对于俄罗斯情报部门的指控,英国外交部发言人1月23日称:“我们对此感到担忧和惊讶,对间谍指控表示吃惊。我们与俄罗斯非政府组织的交流并没有间谍性质。英国否认任何与俄罗斯非政府组织有不恰当的关系。”该发言人同时表示,英国政府确实对俄罗斯的人权组织提供过资金援助,但所有援助都是公开的,而且是为了俄罗斯公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为了对非政府组织实施严格的控制,防止国外势力资金介入颠覆俄罗斯政权,2005年12月,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非商业性组织管理法》,并由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006年1月10日签署生效。此外,普京总统还签署了《非政府组织法》,上述法律有效地限制了俄罗斯非政府组织与外国势力的交往活动,社团组织不得随意接受国外机构的援助。

俄罗斯电视台选择这种时间播放英国间谍从事间谍活动的实况录像,英国负责俄罗斯问题的专家认为,该期节目是为迎合普京总统的该项法案,警告俄罗斯非政府组织在接受国外援助时必须谨慎小心。

同类推荐
  • 千寻之旅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

    《我喜欢这世界,也喜欢你》——收录了庐隐创作的经典散文和小说。这些作品有的反映青年人不甘醉生梦死的苦闷,有的反映知识女性在情感世界中的徘徊、感伤,有的反映黑暗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惑。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寻到庐隐“游戏人间”的踪迹,“飞蛾扑火”的勇气,同时也可以听出一个挣扎在时代车轮碾压下的女性的怨诉与哀吟。
  • 飘逝的歌谣

    飘逝的歌谣

    现在,我站在城市的中心,身边刮过的是更加呼啸的飓风,内心经受的是更多深不可测的夜晚。我所置身的周围是更多的泥泞和险滩……但我已经不再恐惧和畏缩,我已学会了挑战和跨越。作品注重细节描述,用细节反证和彰显了事物的特性,内容广博,叙述满含深情,语言表述精炼。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仙济世良方

    神仙济世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混沌圣体

    混沌圣体

    少年苏安,偶得逆天石铁,传承上古功法!无数神奇秘籍、武技绽放光彩,排山倒海,翻天覆地;如流星般璀璨,让武者仰望。他收美女,踩小人,在万国林立,宗门强大的世界不断前行,成就绝世天骄之名。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最初的爱,最后的仪式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纯事录

    纯事录

    一段高中时代的经典录制,白纯平凡不平淡的故事开始了。小说内容主要包括主角白纯从高一到高三的经历,尽量描摹现实不虚构,不脱离实际。此书为刍见木早期作品,是一部青春日常系小说,语言风格轻松幽默,新人新作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罪长天

    罪长天

    破而后立,再世为人!生亦何欢,死亦何苦?但是,既然我罪魁得以重生,便须珍惜机缘,大不了重新悟道而已!打破神殿,踏破仙门会有期!
  •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聪明父母,智慧育儿

    《与孩子一起成长》没有将目光完全局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里,而是从给孩子智慧、关注孩子心理、父母付出关爱等全方位教育的立场出发,力图让父母们在阅读《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同时,能够找出*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书中结合了实际的事例,探讨了家庭教育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介绍了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以引起父母们的关注与重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