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10600000014

第14章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自下第二广释十地。即分为十。此即第一释善觉地。文分为五。一居土宽狭。二配属王位。三显习法门。四释地别行。五辨地通业。住百佛国者。居土宽狭。本记云。国土有三。一说法土。百亿日月。化小乘。二神通土。亿亿日月。化中乘。三智慧土。无量世界。化菩萨。今言百佛国土者。说法土也。言作阎浮四天王者。配属王位。问此经意。但取天王。非阎浮提。如何此云作阎浮四天王耶。答此有两释。一云。于四天王中。但作领阎浮提增长天王。由南胜故。不作余王。一云。通作四种天王。就胜方便故。但言阎浮提王。然此十王。诸教不同。依十地经。初地菩萨。作阎浮王。二地菩萨。作转轮圣王。六欲天中。除四天王。四静虑中。除第三禅。余八处中。如其次第。作八王位。今依此经。六欲天中。及四静虑。如其次第。受十王位。除阎浮王。及转轮王。言百法门者。第三显习法门。即自利行。如上所说。于十信中。一一具行十信。故言百法门也。言二谛平等心者。第四释地别行。谓于初地。创证真如。如实了知真俗一味。非即非离。非即故化义得成。非离故证法皆空。言化一切众生。第五显地通行。地地皆用化生为业。下有九地。多作五段。准此应释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二释离达地。文复有五。一千佛国土中。居土宽狭。二作忉利天王者。配业王位。忉利天者。此是梵言讹略也。具足应言帝戾那(此云三)橙棱贯(此云三十)题婆(此云天)宝思惟三藏云。当此三十三天。三修千法门者。显习法门。谓十信心。一一增修一百心故。名千法门。后渐增修。准此应知。广如璎珞经第二卷说。四十善道者。释地别行。修十善业。行戒地故。五化一切众生者。显地通行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三释发光地。文复有五。言炎天者。此云时分。余文准上

经。若菩萨(至)一切众生

释曰。第四释炎慧地。文复有五。兜率天者。此云喜足。道品即是三十七道品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五释难胜地。文有五句。言二谛者。即世俗谛。第一义谛。言四谛者。即苦集灭道谛。言八谛者。诸说不同。一云。有作无作二种四谛。合说为八。若依本记。苦苦。坏苦。行苦。分段。变易。善。不善。正行。名为八谛。显扬第八。行苦谛。坏苦。苦苦。流转。流息(瑜伽云还灭)。杂染。清净。正方便谛(瑜伽云正加行)。名为八谛。解云。如次三苦。流转生死。流息涅槃十。三种杂染。断彼所得清净无为即彼能断。方便圣道。名八谛也。若依瑜伽第四十六。亦同显扬。然彼二论。增数门中。增一至十。广说如彼。今依十地。十四谛中。后八种谛。以释此文。前之六谛即此经中。二谛四谛。言八谛者。十地经云。觉法自相同相故。善知相谛。觉法差别故。善知差别谛。觉分别阴界入故。善知说成谛。觉身心苦恼故。善知事谛。觉诸道生相续所。善知生谛。毕竟灭一切热恼故。善知尽无生智谛。起不二行故。善知令入道智谛。正觉一切法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及善知集如来智谛。以信解力故知。非得一切究竟智故。问经说九谛。如何言八。答经意欲显妙觉胜故。开为二谛。论意欲明同大乘故。合为一数。前之七谛。通大小故。故今此经依八谛说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

释曰。第六释现前地。亦有五句。准上应知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七释远行地。亦有五句。言方便智愿智者。不舍众生。起法无我。名方便智。由方便力。能作七门摄众生事。愿力取生。恒为上首。名为愿智。即此愿智。当方便智第一门摄。非十度中方便及愿。言七门者。一愿力取生。教化余众生故。二说对治。为灭烦恼染及随烦恼。使寂灭故。三为灭诸障故。四于大法众会集故。五见闻亲近。供养修行。生福德故。六转法轮故。七所问善释故。具如十地论第九卷说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八释等观地。亦有五句。言双照方便神通智者。双照真俗互不相违。为方便。于入观中。能发神通。故名神通智

经。若菩萨(至)化一切众生

释曰。第九释善慧地。亦有五句。如文可知

经。若菩萨(至)如佛境界

释曰。第十释法云地。亦有五句。一居土宽狭。如文可知。二配属王位。言大静天王者。色究竟天摩醯首罗天王。言三界主者。简三界王故。言三界主。三修不可说不可说法门者。显习法门。四德理尽下。释地别行。觉行已满。名曰理尽。与佛如来。共断细障。名同佛行。无明即是三界本原。此地能尽。名为尽原。若依本记。阿赖耶识。以此为本原。五教化一切众生如佛境界者。显地通行

经。是故(至)行净

释曰。第三总结。文别有二。初结菩萨业。后结如来业。此即初也

经。若十方(至)无量众生

释曰。第二结如来业

经。尔时(至)波罗蜜

释曰。自下第二月光偈赞。于中有三。初大众供养。次月光正赞。后时诸下。辨众得益。此即初也。文有两节。初香华供养后合掌听闻。依十地论。供养有三种。一者利养供养。谓衣服卧具等。二者恭敬供养。谓香华幡盖等。三者行供养。谓修行信戒行等。此当第二敬供养也

经。今于佛前。以偈叹曰

释曰。第二月光正赞。于中有二。初发起颂文。后以偈正赞。此即初也。所言偈者。自有二说。一云。偈者竭也。摄义竭尽。故名为偈。一云。依正梵音。名为伽他。此云颂而言偈者。是讹略也。然所说偈。必具四句。梵音钵陀。此翻为迹。外譬真如诸象四迹成身。偈亦如是

经。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

释曰。自下第二以偈正赞。此中总有二十九行偈半。大分为三。初一偈半。略叹佛德。次五忍下。二十五偈。广叹五忍德。后如来下。有三偈。叹佛化业。就叹佛德。文别有三。初有半偈。叹佛自体。即叹佛宝。次有半偈。叹佛说法。即叹法宝。后有半偈。叹佛摄众。即叹僧宝。此即初也。然此颂文。诸说不同。若依本记。颂初二句。明佛三业。具足五义。一世尊者。威德具足。二导师者。智慧具足。三金刚体者。法身具足。四心行寂灭者。解脱具足。五转法轮者。化他具足。解云五中金刚体者。叹法身德。余之三句。叹受用身。转法轮者。赞其化身。三身别相。具如别章。一云。初二句。赞佛三密。初之一句。赞佛身密。具一切德。众所尊重。名为世尊。相好圆满。引导众生。名为导师。其身不坏。犹如金刚。故名金刚体。于后句中。赞二种密。初之四字。赞其意密。内证真如。离能所相。故名心行寂灭。后之三字。赞其语密。远近同闻。无所壅隔。名转法轮。若广分别。如三密经

经。八辨洪音为众说。时众得道百万亿

释曰。第二赞佛说法。文有两节。初赞妙辨。后赞德益。言词巧妙为辨。远近皆遍曰洪。言八音者。如梵魔喻经云。佛说法声。有其八种。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濡软声。四调和声。五慧声。六不诬声。七深妙声。八不女声。又璎珞经。有八种声。谓内外因果。及四无碍声。即为八也。又贤愚经。十住断结经等。亦说八种。与此不同。恐繁不述。言时众得道百万亿者。第二赞众得益。如经可知

经。时六天人皆出家道。成比丘众菩萨行

释曰。第三叹佛摄众。谓说法时。六欲诸天。及人民众。成出家道。及菩萨行等。问如何六天有出家众益。依本记云。出家二种。一心出家。二形出家。今六欲天。依于佛法。皆出生死家。故不相违

经。五忍功德(至)能尽原

释曰。上来略叹佛德讫。自下第二二十五偈。广叹五忍。于中有二。初有一颂。总叹五忍。后佛众下二十四颂。别赞五忍。此即初也。文有三节。初之一句。赞所了法。次有一句。辨能了人。后有二句。显其胜劣。此明除佛以外。障未除故不能穷尽。故不名智但名为忍。唯佛一人。能尽忍源。障已尽故

经。佛众法海三宝藏。无量功德摄在中

释曰。自下第二有二十四颂。别赞五忍。文别有四。一有五偈。叹伏忍。二善觉下五偈。叹信忍。三炎慧下有四偈。叹顺忍。四远达下有十偈。合释无生寂灭二忍。就伏忍中。文别有三。初有一偈半。颂方便。次有一偈。显正位。后二偈半。显势力。前中有三初之二句。信所依境。次有二句。明发信心。后有二句。配属王位。此即初也。释三宝义。具如别章

经。十善菩萨(至)苦轮海

释曰。第二明其发心。依本记云。十信菩萨。由发大心。求出三界。虽未即能永出三界。以能远离三恶道苦。是故总言长别三界

经。中下品(至)铁轮王(或有本云宝者谬也)

释曰。第三配属王位。谓十善业道中下品者。得粟散王。若上品者。得铁轮王。小王众多。犹如散粟。从喻立号。名粟散王。依本业经。十善有三。上品铁轮。中品粟散。下品人王

经。习种(至)四天下

释曰。第二一偈。颂其正位。谓十住菩萨习种性。作铜轮王。王二天下。十行菩萨性种性。银轮王。王三天下。十回向菩萨道种性。金轮王。王四天下。言七宝者。轮宝。主兵臣宝。主藏臣宝。象宝。马宝。女宝。如意珠宝。问如是七宝。四种轮王。皆具有不。答皆悉具有。而胜劣异。故大婆沙三十卷云。诸转轮王。力亦不定。王四洲者。有那罗延力(那罗延者。此名人种。人与天女和合王而生。根本是人种类。故名人种)。王三洲者。有代根伽力。王二洲者。有钵罗塞建提力(是大力鬼神是鬼趣摄也)。王一洲者。有摩诃路健那力(此名露形是人中神)。此四轮宝。亦有差别。王四洲者。有金轮宝。其量正等四俱卢舍。王三洲者。有银轮宝。其量正等三俱卢舍。王二洲者。有铜轮宝。其量正等二俱庐舍。王一洲者。有铁轮宝。其量正等一俱卢舍。如四轮宝有此差别。应知余宝亦有胜劣。谓王四洲者。余宝最胜。乃至一洲者。余宝最劣

经。伏忍圣胎(至)十贤心

释曰。第三显其势力。文别有二。初之一偈。对佛辨力。后一偈半。就菩萨辨。前中有二。初之二句。标三伏忍。后有二句。正赞势力。此即初也。若依本记。初句总标三十忍。次句别配三位。言十信者。即十信位。十止者。即十解位。十坚心者。即十行位。今解不尔。十信即十解。亦名十住。十行名十止。十回向名十坚心。如上已说

经。三世诸佛(至)伏忍生

释曰。第二正赞势力。如文可知

经。一切菩萨(至)信心难

释曰。第二对菩萨辨。于中有二。初标发心。后释二利。此即初也。言发心者。显扬第二。有二发心。一世俗发心。谓如有一随智者前。恭敬而住。起增上意。发誓愿言。长老忆念。或言圣者忆念。或者邬波柁耶。我如是名。从今日始发无上菩提心。为欲饶益诸有情故。从今已往。凡我所修六波罗蜜。皆为证得无上菩提。故我今与诸菩萨摩诃萨。和合出家。愿尊证知。我是菩萨。第二第三亦复如是。二证法性发心。谓如有一已过第一劫阿僧祇耶。已证菩萨初极喜地。已入菩萨定无生位。已如实知无上菩提方便。已悟自身将近等近大菩提果。解自他悉平等故。得大乘意。已至不住流转寂灭。菩萨道故。得广大意。由如是故。于大菩提愿不退转。是证发心。庄严第七。发心有四。一信行发心。谓信地。二净依发心。谓前七地。三报得发心。谓后三地。四无障发心。谓如来地。若依瑜伽七十二。说十种发心。恐繁不述。今此经文。二发心中。世俗发心。四种发心。当信行发心。若依本业。在十信位。谓十信心。信心有十。修百法门。故言行本。或十住中。初发心住

同类推荐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吉祥德赞

    佛吉祥德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佛说时非时经之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马首农言

    马首农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十八家诗钞

    十八家诗钞

    《十八家诗钞》是一部古代诗歌选集。清代曾国藩编选。十八家为魏晋南北朝的曹植﹑阮籍﹑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朓六家﹐唐代的王维﹑孟浩然﹑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杜牧八家﹐宋代的苏轼﹑黄庭坚﹑陆游三家﹐金代元好问一家。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

    《莫泊桑短篇小说集》收入了莫泊桑的代表作品30篇,其中包括《项链》《羊脂球》《我的叔叔于勒》等经典名篇。这些小说已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世界各地的读者,有的还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和卡通片等。
  • 猫武士:红月狂潮2

    猫武士:红月狂潮2

    浓雾笼罩的神木林,若隐若现的幻影,被迫逃进神木林的五只小猫们,将经历一场神奇又惊险的幽魂考验:聚沙成兵、月光悬梯、幽冥森林、心海迷梦……在通过种种考验后,最终见到神秘的大boss——拥有无敌战爪的铁爪。铁爪究竟是敌是友?五只小猫们最终能否走出神木林?
  •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

    “一带一路”战略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央重大举措,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为中国营造良好的周边政治、国防、民族环境,能够推进区域之间的互联互通,并有利于推进“以开放促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本书利用大量的历史资料,从国内和国际的角度全面阐述了历史上的丝路和当今的丝路对中国的意义,揭示了实施丝路战略所面临的问题和阻碍,分析了目前丝路战略实施的现状,并提出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理念和决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智勇双全

    智勇双全

    本选题是温暖千万人的成功智慧丛书!打造“中国信心”的人生励志装备丛书! 无论寒冬暖春,信心都是力量之源。信心来自我们的内心,来自对自己和他人的肯定与信任,来自对自己以及周围环境的清醒认识,来自勇往直前的勇气、胆识和锐气。 信心是廉价的,谁都可以有;信心也是无价的,只有你的信心才能解救困境中的自己!
  • 总裁,诱拐成妻

    总裁,诱拐成妻

    多年前不经意的一次善举,换得他一生的守护!他是榕城最神秘的人物,向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他本想守着她就好,却不知不觉愈陷愈深;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一心想着工作、赚钱;当自以为美好的初恋,抵不过金钱与权力的诱惑而分道扬镳时,却不曾想遇见了他。本文一对一,宠甜文,欢迎入坑!
  • 混世小妖女

    混世小妖女

    两个来自21世纪校园祸害,在一次丛林历险中离奇穿越。她因为母亲的感情经历,不相信世上会有永恒的爱情。机缘巧合下遇到了承诺要给她一辈子的他。她该相信还是逃离?而她,因挺身救友,被他误认成仇敌,一心想杀之而后快,在一次次的误解中,却对她动了真情,他却是早有婚约在身……随着在他们四周的阴谋一幕幕拉开,他们该何去何从?
  •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穿越之前,她有着绝代容貌,穿越之后,却不得不将自己给装成了丑女.刚醒来的时候,她居然是被人给扔在了乱葬岗里,而且还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戴着冰冷面具的王爷给捡回了家中。而他娶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无尽地羞辱,折磨于她!这一切,到底是因缘巧合,还是天生注定?
  • 除却巫山不是云

    除却巫山不是云

    神仙又怎么样?凡人又如何?谁说仙凡相恋一定不会有好结果的?本小姐偏偏不信这个邪。因为,除却神仙的身份,我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女子,也会喜欢俊逸的面孔,也会迷恋温暖的笑容。说到底,只不过是因为自己也有那么点儿小小的私心,希望能够找到一个伤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开心的时候可以掐一把的肩膀……【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

    《运用跨理论模型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实证研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改变的研究,综合运用了量表分析、主客观评价研究和纵向干预的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弥补了我国尚缺乏对该理论模型的系统解释、验证、修订和实证研究等问题还不够深入的不足。跨理论模型作为综合性的心理研究模型,对众多的健康行为改变研究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影响,被引证为过去10年里最重要的理论健康促进发展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