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76100000004

第4章

种艺

凤仙下子,除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不可下外,馀九个月皆可下种。二月下子,三十日外出。十月同。三月下子,二十日外出。九月同。四月下子,十日外出。五月、八月下子,五日外出。六、七月下子,三日外出。泥须常湿,日须常晒,则出速而肥,亦易长成。有霜则盆必夜收卧室中,使得人气。然下子总以穀雨前後为正时。

每年须作三次下种,则长开不绝。先以二月下子入盆,五月内可看早花;四月将盆下种,七月看中花;六月初早花已残,将盆下种,九月初看晚花,如此则接续不绝。早花多子,或不能华;中花子少,一开即千;晚花薄小,须多晒、多浇、摘蕊,便力厚花大,不减早花色样。

下子须择粗壮肥大者,用盆入极细土种後,面上再以土薄渗一层盖之。不可入土深,深则难出,多浥烂土内。若畦种,须以石灰水拌过,方免蚁蚓盗食。

下种须匀而稀,不可密。密则苗生繁壅,稍长即黄瘁,纵分栽,亦不易大。

子初出土,止两圆叶,不可分种,且留盆内。泥不可令太湿,须微润,遇雨即收入廊下。久晴土干,不时以水润之。又最忌伤水,致烂根萎黑,不可救活。

初生苗分栽入土,防蚁蚓伤根。见苗无故忽萎者,须随根检视,去其害则已。又有伤湿萎者,近根之茎多青软,入土之茎作青黑色,须易地另种。若栽盆,急易深埋之,令过青黑一段,种後以细竹扶之,亦可活。

性喜高旷。宜置盆于高处,使四面凌空,则茎皆短壮,分枝繁衍,皆有顶带,开花亦细密;若地种,四围狭逼,生枝皆瘦劣脆弱,不特易折,且花多聚顶,寥寥无几,顶叶以下皆不生蕊,片片疏薄,亦无精彩矣。

盆泥贵松,令易行根走水,则花开肥大;若坚硬筑实;不特花少,积水根旁,立见朽萎。凤仙须盆种。盆要大,其式口大底小者为上,竹筒式者次之。

盆泥要肥。种法:择苗粗壮周正者,植盆泥内,须中直勿偏。盆泥勿满贮,只须半盆土,务要细净黑肥。待秧长大,渐渐加土,加至八分而止,留二分以待蓄水,庶三伏中浇水无倒溢之患。且初种时盆泥浅,又易上豆饼。如遇久雨伤湿,水冲露根,又可添泥培护,免致起植之烦。

凤仙枝干不可太细,细则多起牛膝茎,或成竹鞭梗。一至秋来,遇风雨便倒。即无风雨,开花繁密,亦难屹立。故盆土宜求田泥,或隔年先以粪酵过之土。

种时,盆泥先填寸许,安豆饼一小块,或四五块稀排土中,加泥于上,然後栽秧。倘发细苗,待长,必须竹扶之;如发苗粗壮,则不必竹扶。

栽秧排种于地,须间尺许,勿太密。密则长大枝叶相接,便不发旁枝,结蕊亦稀,上有下无,其生旁枝者亦不生蕊,名曰气枝。且土种不稀,便无顶带,形式不圆,故以盆种为上。

立秋前十日,凤仙皆渐华。或单花变千,或转千为球,或起楼子,或吐绿心、全绿,皆名曰华,犹月之舒彩也。华则瓣细而艳,匀而净蕊萼既多攒簇枝上,几无罅隙,必须每日摘去残花败蕊及内中无用小蕊,使不拔力,花开自大,且无僵黑之患。

苏州花局种凤仙皆掐种。其法:待分桠後,摘其头埋土中,勿令见日,频浇水,则自生根。

将来长大,能令花瓣大而密,结蕊亦多,而不生子,其本亦高大。盖凤仙最忌枝稀本长,惟用此法,则短壮可观。

压凤仙法:凡凤仙,皆粗枝大叶,易长而高,非掐种难入盆玩。又有盘压之法:待长三寸,即捺倒于地,用小石压其根,令头起;又长至三寸,外再压之。如此数次,周回盘转,不拘方圆式,总以合盆为妙。久则如盘龙舞鹤,有垂爪展翼之势。

其压枝逢节生根,爬土自紧,枝旁更发小枝,参差历落,颇有可观。花时更层次玲珑,满盆娇艳。

作球子凤仙法:用细竹篓,入土于中,种苗于土。待长,用两条布巾束篓面,使其土不得出,惟露出枝茎,倒悬过夜。其枝皆欲吸露,自能倒曲向上,过十日後,又长出篓面。解布束,正悬之。枝入夜复又曲仰而上。如此反覆四五次,则凤仙枝梗将篓面团圞围转,枝叶遍覆,不见篓形。以绳穿挂之,不可著地,开花则周回上下六面皆有花,竟成花球。夜则竹竿悬之受露,日则挂檐下受日,如彩灯球子。亦奇观也。

《格物须知》:“下凤仙子,欲其高,置手中高撒,则枝干高。”不知凤仙正不欲其高为贵。鲁交是云:“欲其不长,以妇人头带油骨簪刺其根上茎,贯一孔,令两头通,然後以泥壅之,则自不长。”

种凤仙成树法:用大坛一只,要有三石水盛者,埋地中,令坛口与土平,坛中置河水,令其满。再买湘中豆饼一张,中开一大孔,将饼盖坛上。用极大盆一个,盆底中孔要大,以瓦覆孔上,令不漏泥。然後加土,种凤仙苗于盆,将盆底孔对准饼孔,置盆在饼上,周围以土筑之,掩盖坛口左右,勿令泄气,使不见坛形,照常浇灌,勿失水。待苗长大,根须自能由孔生下,浸于坛水中,呼吸上下,又得豆饼之气,日见肥大,高与树等,可以楼上观看,且花多朵大,颜色更艳。

花局种凤仙不用盆,将大瓦四张,以篾中箍之如盆式,下承以砖一块作底。肥土实贮,植苗于中,又走水易长。俟其行根放蕊时,然後移入瓦盆内。其卸下砖瓦,收藏至来岁又可用。

种菊有谣,曰:“未种菊,先插竹。”言菊本细弱,须竹扶之也。凤仙亦有诀,曰:“欲种凤仙花,须备树桠杈。”此花盛时满枝密放,一遇风雨,顶尽垂下,须以细树叉随其长短架起,待晴再去,又不损花,且无曲屈之患。盖佳种中亦有细长者,遇雨,若尽摘去其花,未免可惜;盆多品夥,又不胜移避之劳;若听其下垂,晴日自起,每每枝本不正,中曲上垂,顶偏叶反,皆由此成,故不如暂为枝架之妙也。

灌溉

凤仙喜水而却不受久渍,故土宜松,松则走水无伤根之患;灌水宜频,频润之毋令土燥,则花细密又易华。

伏日断不可缺水。每日清晨浇一次,日午傍晚各浇一次。水不可多,亦毋令土燥,则花大自能变幻种种,皆伏日用水之功也。凡花值三伏,受日晒,土热如火,不可浇水。惟凤仙正赖伏日下热土暵烈时。新汲井水浇透,令土冷再晒,使相激而变为异也。故炎日正热,须不时看视,见其叶稍垂下,即以水沃之。盖垂叶乃受日逼。亦不可拘定三次水。但不可用缸中存贮受热之水灌之,致有青点受蒸黄叶滪脑之病。

凤仙须肥土培壅,只浇清水,则花洁有精神。若土薄苗细,而用污泥杂秽之水浇之,恐有癃头僵梗之患。必不得已,草汁庶几可用,豆汁惟苗时用浇,开花时勿用。

花喜洁。其茎上或沾污泥,须以羊毛软笔蘸清水为涤去。见有败叶枯花,勿留枝上。此等留枝,经雨则粘贴好叶枝梗,能烂节,且易生虫。

浇灌断不可使令童仆。盖彼既愚顽,何知怜爱?况强其所难,必多草率。或多寡受水不齐;或手足决躁有失。倘佳种受伤,追悔无及。必不得已,当择解事斯文仆隶属之可也。

浙米泔水最肥种。秋子必须用此水少加硫黄末、豆汁水同和浇灌,则水可催令速长,与春种无异。玉亭曾语余曰:“有客言凤仙以滚水泼之倒地,经一二日,受露复活,嗣後枝梗肥壮,花小者能令大,疏者能令密,且开久而不残,谓之炙凤仙法。”子欲以粗种试之,未果,故且存其说。

收采

子以夏采者作种则苗肥;秋采者作种则苗细,日後开花薄少,花头亦不紧密。

拣子须择粗肥坚亮者,为老子;露白形匾者为嫩子;黑黯无光者为宿子,系隔年陈久之子也;瘪小软匾为败子。留种以老子第一;宿子亦可种出苗;惟嫩、败二种无用。又雨中收子,多发芽,次年下土,不出。

中一枝乃命干,又名子干。其旁干名花干,犹人四肢,非正体也。子干之子肥壮者,老则留子。视其子苞黄亮,轻轻以手夹之,则苞自破,其子已熟,可收。否则,且留枝上。命干结子伏天者,作种不变,花干子恐不能无变也。收子有三不可收,曰:经雨後勿收,叶烂虫蛀勿收,谎子空心者勿收。

佳种开花多上而下,又自下而上(夏开结子);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秋开结子)。八月後,上下乱开,谓之撒锦,不易结子,结子多空。霜降後,须日晒夜收,日午土燥,微润以水,至冬犹开。

凤仙开花多中干蕊先开,以中干得土力厚故也。子如小桃实,毛稀毛短者佳,待黄色起路棱方可收采,去外壳,取内子,去其壳内筋膜,其净子拣粒粗大者,纸包带于身边贴内温养一二日,使得人气,然後收入木匣,勿近香麝,则来年下种,花色更佳。其子虽隔十馀年者,亦可下出:须数日带身边,得人气暖过十馀日再种,自然发生。与鸡哺再种更妙。

凡花开满枝,夏秋之交,遇有大雨,不可不濯,又不可令其多濯。盖失濯则少润,多濯则损花。花繁含雨,必头重倾折。受雨一二时,急收廊下,待雨後再出之。如雨後出日,花为雨渍透,垂枝泫然,断不可带湿即晒烈日下,致花瓣枯竟,同蒸煮无异。须先用手摇去花心积水,再置日中,方免此患。

伏日太烈,蕊有被晒焦者,须急收廊下,夜出露之。或收过午未二刻,申刻再晒。盖终日失晒,恐少花也。且枝梗软弱,难以入冬门矣(凤仙开过冬者,花圃人谓之入冬门)。

李时珍云:“凤仙收采,其肥茎汋邑,以充莴苣笋;其嫩花酒浸一宿,亦可食。”

插凤仙花,用石灰汤养。不尔,连根种瓶内,添水,可半月开。石灰种亦得。

凡采花染指甲,不必定红色者。即白花捣烂,加矾少许,和布包甲,过三四日启视,则甲亦鲜红可爱。其叶亦然,染与红花无异。医花

凤仙茎寸寸能生根须,观其老时出土根节皆有红色细枝绊土可知。苗最柔脆易断,倘遇折断贵种,不必轻弃,只须加土培壅,毋令缺水受晒,俟其生根,便活。凡折断土壅者,视其顶叶中心不萎,终不死,傍枝纵萎,无妨也。若长大时,或被人失手损伤,枝折带皮者,尚可活:用穀树脂涂伤口,桑脂尤妙。以桑白皮缠裹之,人发裹之亦可,外以笋箨包缠。如垂下,须用竹枝撑定,勿令动摇,即活。

叶黄有三:或壅遏不疏气,受雨日湿蒸,则全枝黄萎;或土力不肥,兼受水伤,发为叶黄;一为烟毒所触,或香麝所中,皆令黄落。种时埋蚕砂少许土中,可解其黄。至秋风寒露时叶黄,乃本老发黄,是将败之候,犹人之衰老多病,则又非三者故也。何子蕙云:“如叶黄,频浇若韮菜汁,则能转黄为青。”

叶黄尚可活,连枝黄者难医。若审其受湿郁发黄,须用肥土分植,清水频淋,置透风处,使夜受清露,俟其新叶青发,黄叶转青,或黄叶自落,转生青叶,始能长大。若水伤发黄,预加干土收其湿,则黄叶自转青。受香麝气触黄萎者,急用喷壶,以蒜一片擂水入壶淋之。若连枝茎黄者,荷叶上露水或金汁浇其根,再以鼠粪培壅,庶几可救一二。

叶至秋深,老则起霜,花亦残矣。有未秋起霜者,病也。或缺水受烈日所逼,令起霜纹;或受露未干,连日加以阴雨,亦能起霜;或受湿蒸之气,或浇淋之水不洁,皆令叶见霜色。盖见霜则老,其叶易脆脱,须以清水喷淋,或用羊毛软笔刷去霜粉,庶乎可观。

叶心忽生细叶结球,名曰癃心,犹人之痞也,顶上亦然。有此即不开花,渐致枯槁。急须摘去癃叶,易土乃安。若花老枝残,顶上忽生细叶一丛,名曰添顶,亦能开花结子,不必摘去。

枝茎中生细枝叶名夹叶,须有小茎枝,则将来长出便是旁枝;若无细枝连缀者,名鸡头夹叶,须摘去之,有此则不长,若经雨积湿,便有霉心之患。茎中心起墨黑点,或桠节间有点,或沿叶边促聚者,便为霉心,久则萎落,大本亦随槁。有此二故:有叶多太密不透风,日积湿蒸而为霉;亦有虫粪积垢蟊蛛尿伤,经雨後发霉者。一切贵种,须不时调护,幸勿犯此二病。又有青霉,多见于苗根。凡苗入土,土不细或伤水,则起青霉,其茎近处渐渐青点软腐者是也。

叶贵嫩不贵老,贵软不贵硬,贵密不贵疏。其叶色以浅绿为上;深绿色、油绿色必不久。有生硬叶,长阔而大,色青厚者名努叶,最不好,一生此叶,则不生小枝发新蕊,惟现存在干之蕊开完,大本亦随枯矣,譬人患瘫痪而废也。苗未长大见努叶者,此苗急拔去之,终不长大,徒耗心力。其或努叶旁复生小枝芽,丛杂琐碎,必将努叶摘去,使小叶长透,否则为努叶所盖,终不长矣。

凤仙夏则怕生努叶,秋则怕生霜叶。一叶起霜,绵延遍本。花局贵种入秋,用羊毛软笔蘸醇酒拭之,云可不起霜叶。有交秋无故枝茎发黑,此将槁候也。亦有虫伤水渍所致,须用小剪去之,否则连枝蔓延矣。

诀云:“欲知凤仙有故无故,先看叶上有露无露。”盖种此花,必每日清晓察露为准。全不受露,则有十分病,次则递减,总以受露深浅为断。其不受露,有各种病:土薄力微,一也;水伤,二也;蚓食根,三也;生夹叶抽力,四也;枝老本僵,五也;伤热不醒,六也;本伤泄气,七也;新移盆未服土性,八也。须随其所患而治之。

凤仙枝本脆弱,倘有折磕伤肉损皮,以老菱壳灰掺之,或和泥涂之亦可。一方:以钟乳粉和牛粪涂之。下子防蚁食、蜒蚰伤,须土面掺毛灰一层于上,则免。

花正放满枝,忽觉憔悴现枯色者,此为日气太旺逼伤。以喷壶贮新汲水淋之过夜,得露复鲜。

陈玉川言:“蛇骨煅灰,可理凤仙折伤,必须山黄泥浆同和用之,外以箬布或蕉叶裹俱可。”此法余未经试用,附识之以待後之能事者。除虫

《群芳谱》谓:“凤仙无虫之患,即蜂蝶亦不敢近。”此言殊不然。植苗稍长,瓦雀喜啄其嫩枝;花肥盛时,每生青蠖如蚕状,喜食其叶,老则化大蛱蝶飞去,乃大蝶遗孽也;花开时,蜜虎辄来采其蕊,此物善食蜂,故蜜蜂不敢近;其根入地,蛴螬蝼蛄皆喜食之,蚯蚓尤喜伏根吮其根汁,皆令花黄萎。

叶上多有网头虫,形如蜘蛛而小,此蟊属也。喜在中心结网,觅蝇蚊为食,须寻觅刺死之。若纵之去,次日仍来网头。其溺最毒,花蕊一沾其溺,辄焦落无遗。

小暑後生青蠖虫,如蚕而大,喜食其叶,其矢如蚕沙。见枝叶有蛀伤,积有虫矢,须即觅其虫去之。清晨检叶背可得,或直贴梗上。其虫有青、黄、灰、黑四色,无白者,身上有点或无点者,五更在叶顶,见明则伏叶底。

黑蜂、蜜虎及小花蜂之属,每遇暑日,喜入花中吮其花心。凡叶边及细枝无故萎黑,或叶下垂次日即萎者,皆被所伤也,急摘去之。见蜂钻,须用小剪或铜钳夹死之。

夏月,蝇喜集叶上遗秽,作黑点,以水涤去。觅小螳螂放枝上,则蝇自少。待凤仙花残,螳螂亦遗卵枝上,次年自生。

盆置阴湿地上,辄生一种小蜗牛沿上枝叶,最为可患,且能蚕食嫩蕊嫩叶,须不时拣去之,又有一种小灰蛾,每来叶节间放子,至秋辄生小虫如小蚕状,潜伏叶底,或藏花片内,食其花叶。凡见叶上有破碎蛀痕,须细觅去之。虫矢在叶上,黑色,细如灰者是也。朱砂球、碧桃球二种枝梗最甜,极易遭虫食,宜留心察觅。又有蚁满枝上者,乃有细莠虫也,亦急宜以水淋去之,苦茶淋更妙。

种凤仙地不得令鸡入,盖喜食其蕊,啄其子叶,其伤残更甚于虫蚓也。猪羊猫犬亦忌穿走其径。喜有虾蟆百舌,以虾蟆能吸起枝上虫,百舌能抽食地中蚓也。

备药

《本草纲目》:凤仙根叶味苦,甘辛,有小毒,主治鸡鱼骨哽,误吞铜铁,杖扑肿痛,散血通经,软坚透骨。其子味微苦,温,有小毒,主治产难、积块、噎隔,下骨哽,透骨通窍。缘其透骨,故能损齿,凡服其子,不可著齿。多用亦戟人咽。其花味甘,滑温,无毒,主治蛇伤,擂酒服即解,又治腰胁引痛不

同类推荐
  • 大云无想经

    大云无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Henry V

    Henry V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过眼录

    过眼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三法度论

    三法度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归莲梦

    归莲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混沌真道

    混沌真道

    这道统到底怎么了,为何三千大道皆是残缺,在古之战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最弱的人族在剥夺了神性之后还能称霸世界,魔族入侵又发生了什么,以东皇太一一脉扶桑天庭的天罡秩序怎么被现在的仙界的众仙秩序所代替,围绕着这些疑惑,后世天武殿殿主墨凌一步一步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阴谋……………
  • 不负绿茵

    不负绿茵

    追着足球奔跑的时候,很像我们通往成功的路,我们一直带着我们的梦想追逐向前,往前踢一下,梦想就往前一点。这是一群高中生因足球而结缘,在绿茵场上下挥洒汗水,谱写热血青春的故事。不负绿茵,不枉青春
  •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妈妈讲给女儿的悄悄话

    一本充满母女亲情和智慧的教子经典,一些妈妈必须告诉女儿的成长经验。培养最杰出的女生,造就最优秀的女性。本书是关于女儿品行、教养、学识、美丽和处世等最深情的诉说,是妈妈送给女儿最珍贵的人生礼物。妈妈对女儿说的话即使再平淡无奇、漫不经心,也往往会让女儿备受感动、深受启发,甚至可以左右她的一生。由此可见,如果妈妈慎重地、系统地、全面地、详细地告诉女儿成为一个优秀女人的方方面面,那么必会让女儿铭记一生,受益一生。本书编者通过对各种家教书籍的精心阅读和对生活细心观察,尽量使笔锋触及到了女儿成长的方方面面,而且做了比较独到的论述,相信会让那些望女成风的母亲大获裨益。
  • 装甲英灵

    装甲英灵

    在浩瀚的宇宙中,存在着这么一个世界“卡特萨”。里面的人类根据自己生活的需要,发明了“装甲”。随着时代的变迁,装甲越来越科技化,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愈加激化。战争降临,为了自己所属阵营与国家的利益,一位壮志少年出现世间……
  • 快穿之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快穿之女王是怎样炼成的

    袁婧死后进入了一个叫做炼炉空间的地方。为了活下去,她需要穿梭进不同的位面里,完成各种各样的任务。攻略男神,报复渣男,挑战秘境……花样简直不要太多!袁婧一直以为自己玩的是“单机游戏”,却在某一天突然发现,特么这竟然是个有排行榜的“大型联机网游”!而只要能在排行榜中登顶,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重回现世?成为一个世界的主宰?坐拥万千美男?这些都不再是梦想!袁婧自此瞄准顶峰一往无前!却不知,在她身后,一个暗搓搓的身影早不知从何时起就盯上了她……成功,是需要踩在无数的人身上才能继续的一条路。而他,甘愿成为她脚下那块最大的垫脚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惹火甜妻:总裁温柔点

    惹火甜妻:总裁温柔点

    珠宝设计是她此生执着的珍宝,而她自己却是他顾景之此生的珍宝。选择了他,虽然身后是峭壁悬崖,永无退路,选择了她,虽然有太多难以跨越的鸿沟。既有坎坷,又怎会缺甜蜜。
  • 闪婚溺爱小甜妻

    闪婚溺爱小甜妻

    新婚第二天,她躺在陌生男人床上,还被妹妹带来的记者一通狂拍!从此,她成了A市有名的弃妇。她亲眼目睹自己的老公和妹妹激吻,亲眼目睹家人对那个陌生男人奉承讨好,原来,她不过是被献出去的礼物。她还没来得及伤心,那个尊贵的陌生男人竟然说要娶她?还把她的生活和工作全包了!天哪,她要二婚了,而且还是闪婚……
  •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

    《哲学与人生》一书收录的都是胡适最为经典的名篇佳作。其中“第一辑:哲学探微”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中西哲学的经典文章;“第二辑:人生命题”收录的是胡适探讨人生观的经典名篇;“第三辑:四十自述”收录的是胡适生前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名篇之作,讲述了作者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回顾了自己人生前四十年的心路历程,是作者与自己的青少年时代进行的“心灵对话”。
  •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于1926年出版的长篇小说。作者藉此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言人,并以此书开创了海明威式的独特文风。小说以1924年至1925年这一历史时段和名城巴黎为背景,围绕一群在感情或爱情上遭受过严重创伤或者在战争中落下了严重心理或生理机能障碍的英美男女青年之间的情感纠葛而展开,反映了这代人意识觉醒后却又感到无路可走的痛苦、悲哀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