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484500000128

第128章 工政二十三各省水利四(3)

江陵隄防議湖廣通志

胡在恪

江出岷山。漢自嶓冢。挾萬川以東注。而荊州正當其衝。稱澤國焉。江水在瞿塘灩澦間。為諸山所束。屹盤磚。雷響而電激。既出峽口。始得展逸勢以前驅。夏秋一漲。頃刻千里。而經江陵公安石首監利華容間。自西而北而東而南。勢多迂迴。至岳陽。自西南復轉東北。迸流而下。故決害多在荊州夾江南北諸縣。縣各沿岸為隄。以禦水勢。由來久矣。江北之隄。自當陽以下之逍遙萬城以至監利。不下四百餘里。而江陵之黃灘隄。在縣東南二十餘里。一決則江陵潛江監利沔陽荊門。皆為魚。古所謂衝巫峽以迅激。躋江律而起漲者。以東至沙市。有砥突出大江數十丈。捍蔽江水。水為之稍紆抱。而黃灘之怒差殺。其後蕩焉無存。而水之向黃灘者。駭坍浪而相礧矣。稽古大禹。灑沉澹災。以奠高山大川。而自漢晉以暨有明。南郡大水。史不勝書。而萬歷十九年辛卯。江陵黃灘隄決。民之溺死者無算。二十一年癸巳。逍遙隄旋潰。距今九十餘載。 國朝庚寅年。江水大漲。時幸瓦全。嗣後癸巳夏。江水決於萬城。郡城東數百里。茫然巨浸。戶遍逃亡矣。癸卯秋。江決於周尹店。逮丙辰之五月。麥秋方至。而郝穴之江隄潰矣。展轉數年。流移略集。而辛酉七月。黃灘決。百年難堪之殃。從天而降。一望溟渤。集中澤之鴻雁。與坍穴之螻蟻。人自為築。功將垂成。僅虧一簣。而長江復行平地。壬戌六月。江隄復決。比之辛酉。為時更早。爰核糧夫。毫髮無遺。以赴補救之急工。人之自為計也。神之將安輸乎。嗟乎。決隄者。民之大害也。築隄者。民之大利也。而利害相反。誠有如闔境士民痛哭屢控之所云者。今幸當事上臺。目擊顛連。而太守許公。實心胞與。躬親挽築。於隄址則寬而大。以便後來之加增。於隄工則卹而察。以杜一時之冒濫。蕭憺之擬身塞。趙賢之願請命。真百姓之福也。按隄老隄甲之法。自太守趙賢始議行之。夏秋守禦。冬春修補。歲以為常。田廬於斯。聚族而處。以長子孫。故重土而習知水性。法至善也。而隄夫之出於糧石者。視其用工之難易。以為徵收之多少。今昔之間。未可概論。而夫之修築於隄上者。買土井土臺土。其法不一。買土為最上。但慮散給工資之數。難以悉清。井土則民之者勞。而黠者逸。臺土則奸人得以高下其手。夫苦憊而隄之罅隙者復多。夫修隄所以拯民。非以苦民也。而立法不善。則夫受修築之苦。而民視築隄為畏途矣。三者綜而論之。惟井土之法可以垂久。第須董其役者。審高下遠近之地勢。以均其勞逸。而弊端誠未易除。則所謂有治人無治法者。存乎其人之愛民以心。先民以身。委員則量其材。遴役則嚴其濫。以里長徵夫。而釐其侵蝕。以隄老修築。而稽其包攬。則以每年所徵之隄夫。用之於每年所修之隄。將捧土可為邱山。豈必求夸娥而掘息壤乎。善夫清軍陳公之言曰。修隄惟視人事。斷不可諉之於天災。仁人之言。其利溥哉。所列七條。皆實實可見之施行者。夫荊州之地。案衍壇曼。緣以大江。而漢水復自夜汊口分派以達於三湖。汲引沮漳。會楊水長湖羅堰諸陂澤之水。春夏霪滂。股灌支注。不可勝計。其沿湖渚澤畔而居者。廬舍畎畝。形如盂中之底。自五代時高季興節度荊南。築隄以防漢水。由荊門綠麻山至潛江。延亙百三十餘里。於今之亙為垸隄者。總皆恃隄為命。而漢水其奇在曲。又多泥沙。遷徙淤塞。自古不常。明嘉靖二十六年。沙洋隄決後。水之在荊安潛沔間者。殆無虛歲。 國朝以來。江隄連潰。漢水並溢。所謂隄防者。衝盪漂流。於斯為盡。而室丙室丁潭守八井等莊。地勢窪下。沉塌之慮。尤有不可言者。今合江漢而籌之。自荊襄而下。江以北之地。如江陵監利潛江沔陽荊門。皆如建瓴之勢。而大江之悍黃灘之險為尤甚。其所謂隄者。又皆纍土負壤。並非有岡陵以扼之。一遇水勢突奔。咫尺不堅。千里為壑。楊景舊志。詳哉言之。其開穴疏流之說。已萬不可行於今日。而江陵昏墊疲苦之民。荷鍤操杵。力殫膏枯。為水歸其壑土反其宅之至計。是以一邑之勞。為監利潛江沔陽荊門禦寇於門戶。而處堂奧者曾不肯助一臂焉。勢不至於載胥及溺。不止此協濟江隄之費。四邑雖不待請。亦當各自為計者也。夫防江之工。等於防河。今江陵已為其難者鉅者矣。而漢水之隄防不固。其害旋中於潛沔荊門。綢繆而圖其全。則江漢朝宗。 國計民生永賴矣。

查禁私垸灘地疏乾隆十三年

湖北巡撫彭樹葵

竊臣於二月內抵任後。接讀諭旨。將湖河灘地。禁止侵佔一案。作何辦理之處。查明具奏。隨經檢查舊案。以楚省積水之區。俱係納有糧課。並非官湖。可容侵占。至湖邊江岸隙地。私築小垸。歷係嚴行禁止等因。聲明覆奏在案。半載以來。臣時時心體察。兼採輿論。乃知其間仍有尚須籌畫者。少一阻水之處。即多一容水之區。則私垸之禁。尤不可不既乎其實也。查荊襄一帶江湖。袤延千有餘里。一遇異漲。必藉餘地以資容納。考之宋孟珙知江陵時。曾修三海八櫃。以設險而瀦水。後豪右據以為田。汪葉力復之。又荊州舊有九穴十三口。以疏江流。會漢水。是昔之策水利者。大都不越以地予水之說也。自滄桑變易。故久湮。現在大江南岸。止有虎渡調絃黃金等口。分疏江水。南入洞庭。當汛漲時。稍殺其勢。至漢水。由大澤口分派入荊。夏秋汛漲。又上承荊門當陽諸山之水。匯入長湖。下達潛監。瀰漫無際。所恃以為蓄洩者。譬諸一人之身。江邑之長湖桑湖紅馬白鷺等湖。胸膈也。潛監沔陽諸湖。下達沌口。尾閭也。其間瀠回盤折之支河港汊。則四肢血脈也。胸膈欲其寬。尾閭欲其通。四肢欲其周流無滯。無如三襄之水。性濁多沙。最易淤積。有力者因之取利如鶩。始則于岸腳湖心。多方截流以成淤。繼則借水糧魚課。四圍築隄以成垸。在小民計圖謀生。惟恐不廣。而不知人與水爭地為利。水必與人爭地為殃。川壅而潰。有自矣。臣伏查舊案。節據荊宜施道屠嘉正。安襄鄖道王議將未有之垸。永禁私築。已潰之垸。不許修復。詳請飭遵。補偏救敝。誠為允當。惟是利之所在。民間每不憚百計以求勝。而地方有司。未能規及遠大。少不留意。則私築之弊。仍有不能免者。縱令道府親查。而曾否加添。究屬無憑。臣再四熟籌。竊以為積習既成。挽回非易。今欲復三海八櫃之舊。勢誠不能。亦衹杜其將來。而不使垸之增多。則當先查其現有。而確知垸之定數。現在惟有檄飭各該州縣。於冬春之際。親行履勘。將闔邑所有現垸若干。各依土名。查清造冊。由府核定。齎送各衙門存案。嗣後即以此次所查。著為定數。聽民安業。此外永遠不許私自加增。即一垸之內。亦不得再為擴充。仍令該管道員。於本年出巡之便。逐細詳查。加結具報。則有無增添。按冊可稽。而各州縣之實心奉行與否。亦可藉以查核勸懲。至此後遇有淤灘。原係民間納糧之地。或種麥豆。或取柴草。均聽自便。但不得另築垸塍。以妨水路。如此而愚民不致因小失大。地方有司亦不敢姑息怠玩。自貽參處。而與水爭地之錮習。亦可少息矣。

荊州窖金洲考研經室集

阮元

荊州江陵縣南門之外。大江之中有洲。俗名窖金。乾隆五十三年。荊州萬城大隄潰。水入城。大學士阿文成公來荊州。相度江勢。以為此洲阻遏江流。故有此潰。乃于江隄外築楊林嘴石磯。冀挑江流而南之。以攻其洲之沙。今三十年矣。元來閱荊州兵。兼閱江隄。計自造磯後。保護北岸。誠為有力。但不能攻窖金之沙。且沙倍多於三十年前矣。昔江流至此。分為二。一行洲南。一行洲北。今大派走北者十之七八。洲南夏秋尚通舟。冬竟涸焉。議者多所策。余曰無庸也。惟堅峻兩岸隄防而已。此洲自古有之。人力不能攻也。豈近今所生可攻而去之者耶。考北魏水經注曰。江水又東會沮口。又南逕江陵縣南縣平聲江。有洲號曰枚迴洲。江水至此兩分。而為南北江。據此。知此洲即古枚迴洲也。沮口今在萬城隄即古方城宋荊南制置使趙方之子葵守方城避諱改万又訛為萬外。沮水入江之口。千古不改。枚迴洲在沮口之下。江陵之南。指地定名。非此洲而何。況沈約宋書。毛佑之擊桓元于江陵枚迴洲。斬之。是晉宋至唐。皆有此洲。特今俗易其名耳。百數十年後。安知江之大派。不又行洲南耶。姑存予言。以諗來者。或謂荊州舊有九穴今惟南岸虎渡口調絃口二穴尚通北岸郝穴等口皆塞議開各穴口以分江流此又不知今昔形勢之不同也虎渡調絃二口之水所以入洞庭湖也春初湖水不漲湖低于江江水若漲則其分入湖也尚易若至春夏間洞庭湖水已漲由岳州北注于江則此二口之水入湖甚微緩矣若湖漲而江不甚漲之時則虎渡之水尚且倒漾而上至公安安能分洩哉余于丁丑立夏後親至調絃察其穴水平緩寬有不流之勢矣至于郝穴則內低于外更無可開之理惟冬洩內水于外尚便利耳

湖南水道圖說會典

湖北省之南為湖南省。以長沙府為省會。長沙府之南。衡州府郴州桂陽州。其北岳州府。其西辰州府永綏乾州鳳凰三廳。衡州府之西。寶慶府靖州。寶慶府之南。永州府。靖州之北。沅州府。岳州府之西。常德府永順府。常德府之北澧州。大江自湖北東流入境。經岳州府。又北仍入湖北境。洞庭湖在岳州府西。澧州常德府東。其西為天心湖赤步湖青草湖。湘江資江沅澧江水俱匯焉。湘江自廣西東北流入境。經永州府。合右江瀟江浯溪祁水。又經衡州府。合宜江巋水烝水耒水江。又經長沙府。合淥江茶園水飛羊河連溪瀏陽河黃泥江建港清水溈水玉堂江哀江。及資江東北支津。又經岳州府。合汨水。分二道入洞庭湖。瀟江出永州府。合烏江水水東河永水。北流。注湘江耒水二源。東源曰桂水。出郴州。合漚江新坑水西水。又合西源耒水曰丰水。又合廓江資興江雷溪鴉溪烏石江郴江寥江注江曲塘江。北流經衡州府。注湘江。江上源曰水。出衡州府。合雲秋水沔河。西北流經長沙河。合巖溝河攸水。復入衡州府。注湘江。囗江上源日萍川江。自江西西流入境。經長沙府。合雙江泗汾河。注湘江。資江出寶慶府。合龍溪廖溪硤口溪夫餘水邵水潮水田心水連溪洋溪油溪。東北流經長沙府。合敷溪河四里河而東。歧為二支。東流者為玉堂江。注湘江。東北流者。東出一支津。亦注湘江。正渠西北流。經常德府。分三道。俱入洞庭湖。沅江自貴州東流入境。合渠江水。又經靖州。合竹舟江。又東北經辰州府。合水麻陽江舒溪熊溪麻溪藍溪辰河馬底河。又經常德府。合大洑溪翦家溪一渡二渡三渡小洑溪新店溪新湘溪陽溪延溪白洋河德山水。分數道。復合流。注青草湖。水自貴州東流入境。經沅州府。合楊溪巴川江。折而南。注沅江。麻陽江上源曰銅仁江。亦自貴州東流入境。經沅州府。又經辰州府。注沅江。熊溪上源曰武溪。亦自貴州東流入境。經乾州廳。合鎮溪舟溪烏巢江。又經辰州府。注沅江。辰河一曰北河。南北二源。南曰邑梅河。北曰嘉塘河。俱自四川東流入境。經永順府。合後漢河小江臘竹江靈溪溶溪明溪。折而南。經辰州府。合酉溪。注沅江。澧水上源曰綠水河。出永順府。合上峒河兩家源河。東流經澧州。合漊水深水而東分二道。一東流合澹水涔水虎渡河。一東南流合道溪。一水南出為七里湖。南湖與從河會。正渠又東復合。又東復歧為二。在北者。合蓮湖水。俱注洞庭湖。漊水渫水自湖北東南流入境。虎渡河蓮湖水。俱自湖北南流入境。俱經澧州。注澧水。華容河自湖北南流入境。經岳州府。注洞庭湖。益將溪。出郴州。東流入江西境。章水武水亦出郴州。南流入廣東境。龍江出永州府。西流入廣西境。北河自湖北南流入境。經永順府。折西南流。入四川境。北至湖北界。西北至四川界。西至貴州界。西南至廣西界。東南至廣東界。東至江西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会穿越的XX

    会穿越的XX

    你想穿越吗?那就许愿吧你想重生吗?那就许愿吧你想要系统?也没问题什么?你想换个性别?你家里人知道吗?这是一个天生就自带金手指的男人,而他的能力,就是帮别人实现愿望。
  • 沙郡年记

    沙郡年记

    追逐融雪中动物的足迹、阅读橡木年轮的历史、倾听大雁迁徙的长鸣……在这部作品中,奥尔多·利奥波德描述了自己在远离现代生活的简陋乡舍中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在美国大陆各地的游历经历。在此过程中,他也持续思索着人类与他们生存其上的大地之间的关系,试图重新唤起人们对自然应保有的爱与尊重。
  • 圣明女官

    圣明女官

    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一个神奇的国度,我们的木雪很喜欢这个大陆,她的人生目标就是:破案、升官、发财、娶夫郎!
  • 和成功学大师学语言的突破

    和成功学大师学语言的突破

    在本书中,卡耐基指出,要突破语言的障碍,必须要学会:赞美的艺术,批评的艺术,幽默的艺术,沟通的艺术,说服的艺术,演讲的艺术,谈判的艺术。
  •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三十六计(中华文化书系)

    本书主要包括: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等。第一计瞒天过海,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防备得周全严密,往往容易大意,常见的事情就不会引起怀疑。机密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极大公开的事物里有极大的机密。
  • 又是一年落芬华

    又是一年落芬华

    那时别过留朝花,此去今年待芬华。瑞瑞合上设计稿,面向窗外,呆呆地看向窗外的景色。而小兜停下了在笔记本上写写弄弄,也同时望向店外,那年风起,一片芬芳落满地。小兜很喜欢这句:“两情若是久相识,又岂在朝朝暮暮。你若不憧憬,又何必踟躇。”也许,这是一个爱情篇章,但又是一个“故事”,希望大家能珍重这里的每一个人,或许,他或她就在你的身边。瑞瑞和小兜,这两条不自觉交叉的平行线,总在给大家带来延伸的意外或者惊喜。只是期望,还能拾起那时的芬华。此文讲述了一群年轻人在城市中奋斗并且有爱的历程,挥洒了青春,掉落过芬华,从初识相知到成熟豁达,反映了大世界中,小生活的状态,其乐融融。
  • 剑破灵界天

    剑破灵界天

    剑心之无上,破碎顶穹苍,灵气幻化罡,界域亦沧桑,天道却昭彰……
  • 最狂战神

    最狂战神

    传说天地万界之中,有一缕剑气,可以衍化凝聚生长为最霸道的神兵利剑。谁只要完整拥有衍化出来这把剑,就可以横扫世间,无视任何境界的限制,成为世间的最强,最狂之人。少年凌剑,在前世少林试炼过程中,遇到天灾横祸,灵魂穿越,进入另外一个世界,偶获此缕剑气,欲要踏上天地万界的巅峰!我有一瞳,可容万物,可纳百川,可镇万剑。给我一剑,可破穹苍,可镇万地,可指霄汉。给我一刀,可葬天地,可斩群雄,可破万界。给我一枪,可指天堂,可贯地狱,可搅风云。
  • 斗罗之丧尸降临

    斗罗之丧尸降临

    当斗罗大陆和丧尸撞在了一起,会拼出什么样的火花?罗阳从现实世界穿越到此,手握系统摘星辰,世间无我这般人!(注:时间线大该在唐舞麟与古月娜永冻冰封后一千年,此为平行斗罗世界,与后面斗4是不同世界)
  • 此后余生没有你

    此后余生没有你

    他是她青春里最为独特,也是最为难忘的遗憾;她与他而言,不过是人生中千万过客中的一个而已……本是两个世界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牵扯在一起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一个人,或许不是最好的,但终究回忆起,还是会有密密麻麻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