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5600000059

第59章

【经】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汝取何所。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若满阎浮提佛舍利作一分。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宁取般若波罗蜜经卷。何以故。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薰修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不为取故出。不为舍故出。不为增减聚散损益垢净故出。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不与辟支佛法阿罗汉法学法。不舍凡人法。不与无为性。不舍有为性。不与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不与四念处乃至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释提桓因语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若有人知是般若波罗蜜。不与诸佛法不舍凡人法。乃至不与一切种智。不舍凡人法。是菩萨摩诃萨能行般若波罗蜜。能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尔时佛赞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憍尸迦。如汝所说。般若波罗蜜不行二法故。不二法相是般若波罗蜜。不二法相是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憍尸迦。若人欲得法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何以故。憍尸迦。法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别。乃至檀波罗蜜亦如是。若人欲得实际不可思议性二相者。是人为欲得般若波罗蜜二相。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性无二无别。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人及诸天阿修罗。应礼拜供养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我常在善法堂上坐。我若不在坐时。诸天子来供养我故。为我坐处作礼绕竟还去。诸天子作是念。释提桓因在是处坐。为诸三十三天说法故。如是世尊。在所处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受持读诵为他演说。是处十方世界中诸天龙夜叉揵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皆来礼拜般若波罗蜜供养已去。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及一切众生乐具故。诸佛舍利亦是一切种智住处因缘。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复次世尊。我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心深入法中。我是时不见怖畏相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无言无说。世尊。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是一切种智。世尊。般若波罗蜜。若当有相非无相者。诸佛不应知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弟子说诸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世尊。用般若波罗蜜实是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故。诸佛知一切诸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弟子说诸法亦无相无貌无言无说。以是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诸天人阿修罗。应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幡盖。复次世尊。若有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及书写供养华香乃至幡盖。是人不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见诸佛从一佛界至一佛界。供养诸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复次世尊。满三千大千世界。佛舍利作一分。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是二分中。我故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以是故。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善男子善女人。供养恭敬舍利故。受天上人中福乐。常不堕三恶道。如所愿渐以三乘法入涅槃。是故世尊。若有见现在佛。若见般若波罗蜜经卷等无异。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与佛无二无别故

【论】问曰。上以起七宝塔。校供养般若波罗蜜。义已具足。今佛何以以舍利经卷对校。答曰。先明七宝塔是舍利住处。今但明舍利以对经卷。舍利虽不及般若。而满阎浮提。般若妙故但明经卷。复次出家人多贪智慧。智慧是解脱因缘故。在家人多贪福德。福德是乐因缘故。出家人多贪意识所知物。在家人多贪五识所知物。释提桓因已证福乐。果报最大。于在家人中最为尊胜。以是故。佛问释提桓因。释提桓因言。我于二分中取般若波罗蜜经卷。此中自说因缘。世尊。我不敢轻慢不恭敬舍利。我知供养芥子许舍利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得佛功德不尽。何况满阎浮提。世尊。菩萨受身便有舍利。人所不贵。得成佛时。舍利以般若熏修故。人所恭敬尊重供养。是故二分中我取胜者。问曰。舍利弗知释提桓因以世谛故言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难。答曰。释提桓因在家中。为烦恼所缚五欲所覆。而能说般若波罗蜜。是事希有。以是故舍利弗质问。欲令释提桓因更问佛深义故难。释提桓因顺舍利弗意答言如是。释提桓因意。于一切法中无二相。不以舍利为小。不以般若波罗蜜为大。般若波罗蜜无二无分别相。为利益新发意菩萨故。致以世谛如是说般若波罗蜜。能令众生心无二无分别。以是利益故我取般若。是时佛赞释提桓因。善哉善哉。以能分别诸法亦能善说般若相故。所谓无二相。是故赞叹。佛此中自说譬喻。若人欲分别法性实际等作二分。是人为欲分别般若波罗蜜作二分。帝释自说般若。又闻佛重说。其心清净深信欢喜言。一切世间所应礼敬。帝释此中自说因缘。一切菩萨学是般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此中以己身为喻。己身喻佛。般若经卷喻坐处。有人言。己身喻般若。坐处喻舍利。是故二分中我取般若。复次世尊我若受持般若读诵。是时乃至不见怖畏相。何况实怖畏。所以者何。一切诸法无相无言无说故。般若波罗蜜能令人得是无相法故无所畏。受持供养般若者。不堕三恶趣及二乘道。世世不离诸佛。常供养十方诸佛。是故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所应供养。复次佛开其初以舍利满阎浮提。帝释既悟二事胜负。为一切众生故。广增至三千大千世界。此中自说因缘。见般若波罗蜜。与见佛无异

【经】复次世尊。如佛住三事示现说十二部经。修多罗祇夜乃至优婆提舍。复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诵说是般若波罗蜜等无异。何以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中。生三事示现及十二部经。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故。复次世尊。十方诸佛住三事示现。说十二部经。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复有人受般若波罗蜜。为他人说等无异。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亦生十二部经。修多罗乃至优波提舍。复次世尊。若有供养十方如恒河沙等世界中诸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其福正等。何以故。十方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生。复次世尊。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亦为他人说。是人不堕地狱道畜生饿鬼道。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何以故。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正住阿鞞跋致地中故。是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复次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受持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人离诸恐怖。世尊。譬如负债人。亲近国王供给左右。债主反更供养恭敬是人。是人不复畏怖。何以故。世尊。此人依近国王。凭恃有力故。如是世尊。诸佛舍利是般若波罗蜜薰修故。得供养恭敬。世尊。当知般若波罗蜜如王。舍利如负债人负债人依王故得供养。舍利亦依般若波罗蜜修薰故得供养。世尊。当知诸佛一切种智亦从般若波罗蜜修薰故得成就。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三十二相。般若波罗蜜中亦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五波罗蜜。使得波罗蜜名字。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一切种智。复次世尊。所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若有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是处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是人渐渐得入涅槃。世尊。般若波罗蜜为大利益。如是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世尊。所在处。有般若波罗蜜则为有佛。世尊。譬如无价摩尼宝在所住处非人不得其便。若男子若女人有热病。以是珠着身上。热病即时除差。若有风病若有冷病若有杂热风冷病。以珠着身上皆悉除愈。若闇中是宝能令明。热时能令凉。寒时能令温。珠所住处其地不寒不热时节和适。其处亦无诸余毒螫。若男子女人为毒蛇所螫。以珠示之毒即除灭。复次世尊。若男子女人眼痛肤曀盲瞽。以珠示之即时除愈。若有癞疮恶肿。以珠着其身上病即除愈。复次世尊。是摩尼宝所在水中。水随作一色。若以青物裹着水中。水色即为青。若黄赤白红缥物裹着水中。水随作黄赤白红缥色。如是等种种色物裹着水中。水随作种种色。世尊若水浊以珠着中水即为清。是珠其德如是。尔时阿难问释提桓因言。憍尸迦。是摩尼宝为是天上宝。为是阎浮提宝。释提桓因语阿难是天上宝。阎浮提人亦有是宝。但功德相少不具足。天上宝清净轻妙不可以譬喻为比。复次世尊。是摩尼宝若着箧中举珠出。其功德薰箧故人皆爱敬。如是世尊。在所住处。有书般若波罗蜜经卷。是处则无众恼之患。亦如摩尼宝所著处则无众难。世尊。佛般泥洹后。舍利得供养。皆般若波罗蜜力。禅波罗蜜乃至檀波罗蜜。内空乃至无法有法空。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智法相法住法位法性实际不可思议性一切种智。是诸功德力。善男子善女人作是念。是佛舍利一切智。一切种智。大慈大悲。断一切结使及习。常舍行不错谬法。等诸佛功德住处。以是故。舍利得供养。世尊。舍利是诸功德宝。波罗蜜住处不垢不净。波罗蜜住处不生不灭。波罗蜜不入不出。波罗蜜不增不损。波罗蜜不来不去不住。波罗蜜是佛舍利。是诸法相波罗蜜住处。以是诸法相波罗蜜薰修故。舍利得供养。复次世尊。置三千大千世界满中舍利。如恒河沙等诸世界满其中舍利作一分。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二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是般若波罗蜜修薰故。舍利得供养。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其功德。报不可得边。受人中天上福乐。所谓刹利大姓婆罗门大姓居士大家。四天王天处乃至他化自在天中受福乐。亦以是福德因缘故。当得尽苦。若受是般若波罗蜜。读诵说正忆念。是人能具足禅波罗蜜。乃至能具足檀波罗蜜。能具足四念处。乃至能具足十八不共法。过声闻辟支佛地。住菩萨位。住菩萨位已。得菩萨神通。从一佛界至一佛界。是菩萨为众生故受身。随其所应成就众生。若作转轮圣王。若作刹利大姓。若作婆罗门大姓成就众生。以是故。世尊。我不为轻慢不恭敬。故不取舍利。以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般若波罗蜜则为供养舍利故。复次世尊。有人欲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世界中现在诸佛法身色身。是人应闻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正忆念为他人广说。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当见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诸佛法身色身。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亦应以法相修念佛三昧。复次善男子善女人。欲见现在诸佛。应当受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正忆念

【论】复次佛住三事示现。说十二部经者。问曰。一切说法人中。无与佛等者。佛说十二部经。则无不备具。云何善男子但受持读诵般若与佛等无异。答曰。此中佛欲称叹般若为大故。于十二部经中般若为最胜。所以者何说是般若波罗蜜。多有发菩萨心。说十二部经。杂发三乘意故。不以菩萨功德比佛无量身。此说法身菩萨但说般若劝导大乘。佛杂说劝导三乘故。等无异。复次三事示现及十二部经根本者。所谓般若波罗蜜是。供养十方如恒河沙等诸佛。若复有供养般若经卷。亦等无异。此中佛说般若。所以福德胜因缘。所谓般若能破一切苦恼衰病怖畏等。如负债人依王。王喻般若。负债人喻舍利。舍利是先世业因缘所成。因缘中应偿诸对。以般若波罗蜜薰修故。宿命因缘诸对。及饥渴寒热所不能得。而得诸天世人所见供养。如负债人依王反为债主所敬。先说无诸衰病及怖畏。以明内。今说摩尼宝人非人不得其便。以明外。是人供养般若波罗蜜故。若今世若后世。若身衰心病尽皆能除。诸善愿事随意能与。得是般若波罗蜜大宝故。无诸怖畏无所乏短。譬如无价宝珠所愿皆得。问曰。摩尼宝珠。于颇梨金银车磲马瑙琉璃珊瑚琥珀金刚等中。是何等宝。答曰。有人言。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钢用。与阿修罗斗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缘故地狱中自然有治罪之器。此宝珠名如意。无有定色清彻轻妙。四天下物皆悉照现。如意珠义如先说。是宝常能出一切宝物。衣服饮食随意所欲尽能与之。亦能除诸衰恼病苦等。是宝珠有二种。有天上如意宝。有人间如意宝。诸天福德厚故珠德具足。人福德薄故珠德不具足。是珠所著房舍函箧之中。其处亦有威德。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者。如如意宝珠。能与在家人今世富乐随意所欲。般若波罗蜜能与出家求道人三乘解脱乐。随意所愿。如意宝珠在所著处。非人不得其便。般若波罗蜜亦如是。行者心与相应。恶邪罗刹不能入其心中沮坏道意夺智慧命。复次般若波罗蜜所在处。魔若魔民地神夜叉诸恶鬼等不能得便。如宝珠能除四百四病。根本四病风热冷杂。般若波罗蜜亦能除八万四千病。根本四病贪嗔痴等分。淫欲病分二万一千。嗔恚病分二万一千。愚痴病分二万一千。等分病分二万一千。以不净观除贪欲。以慈悲心除嗔恚。以观因缘除愚痴。总上三药或不净或慈悲或观因缘除等分病。如宝珠能除黑闇。般若亦如是能除三界黑闇。如宝珠能除热。般若亦如是能。除淫欲嗔恚热。如宝珠能除冷。般若亦如是能除无明不信不恭敬懈怠等冷心。日月皆诸宝所成。日能作热月能作冷。虽俱利益众生。以不能兼故。不名为如意。宝珠所在处。毒蛇等诸恶虫所不能害。般若亦如是。贪欲等毒所不能病。若有人毒蛇所螫。持宝珠示之即时除愈。有人为贪欲等毒蛇所螫。得般若波罗蜜。贪恚毒即除。如难陀鸯群梨摩罗等。有人眼痛盲瞽以宝珠示之即时除愈。般若波罗蜜亦如是。有人以无明疑悔颠倒邪见等破慧眼。得般若即时明了。如人癞疮痈肿。以宝珠示之即时除愈。般若亦如是。五逆癞罪等得般若即时消灭。如以种种色裹宝珠着水中随作一色。般若亦如是。行者得般若力故。心则柔软无所著。随信手五根等。亦随顺四禅四无量心背舍胜处及一切入。复次于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地。随顺遍学无所违逆。第六缥色者。是虚空色。行者得般若观诸法空。心亦随顺不着。如是等种种者。入一切诸法。皆随顺无碍。如水浑浊杂色不净。以珠着中皆清净一色。般若亦如是。人有种种烦恼邪见戏论扰心浑浊。得般若则清净一色。如如意珠有无量功德。般若功德亦如是。今当别相说般若功德。是如意珠但能除恶鬼。不能坏魔天。般若则能除二事。珠能治身病。般若能治身心病。珠能治人神所治病。般若能治一切天龙鬼神所不能治病。珠能治世世曾所治病。般若能治无始世界来未曾所治病。如是等种种差别。珠能照所住处夜闇。般若能照一切烦恼相应无明黑闇及不共无明一切法中不了痴黑闇。珠但能破所住处热。不能破余处热。般若力乃至无量世界劫尽大火一吹能灭。何况一处热。珠但能除形质火日之热。般若能除三毒心热。珠能除风雨寒雪。般若能除十方无量世界众生不信不恭敬懈怠心等寒。珠能却外毒螫。不能除四大毒蛇。般若能毕竟除此二种毒。珠不能治邪见毒。般若能除。珠能治肉眼。般若能治慧眼。珠能治近见眼。般若能治远见眼。珠能治肉眼。肉眼不作珠。般若能治慧眼。慧眼即作般若。珠能治肉眼后病复发。般若治慧眼毕竟清净。珠能治癞疮恶肿。般若能治身癞心癞。问曰。四种病中摄一切病何以故别说眼痛癞病等。答曰。眼是身中第一所用最贵。是故别说。诸病中癞病最重。宿命罪因缘故难治。是故更说。珠能令水随所裹色。般若能随顺心数善法。珠不能转人心。般若能转一切众生心性所乐所欲。珠能令所著处浊水清非一切水。般若力能令六觉浊心即时清净。又于诸龙王鬼神王人王等。贪恚浊心能令清净。殊能使所著函箧房舍有威德。般若力能度十方无量世界阿僧祇众生。令有威德。珠功德力入函箧。函箧不能与人随意功德。舍利得般若薰修故。有人供养。必还得般若而得成佛。是函箧凡夫之人所贵。舍利凡夫圣人所贵。函箧世间受乐人所贵。舍利出世间世间受乐人所贵。般若是如意宝珠。函箧是舍利。舍利中虽无般若。般若所薰故得供养。复次诸圣法中般若第一。无可譬喻。以世间人贵是宝珠故。以珠为喻。人见如意宝珠所愿皆得。若见珠所住处。亦得少愿。行者亦如是。得是般若波罗蜜义即入佛道。若见般若所住舍利供养故。得今世后世无量福乐久必得道。如是总相别相应当知。问曰。般若若有如是功德者。何以故。说舍利是五波罗蜜乃至一切种智所住处故得供养。答曰。先已说。一切诸法般若波罗蜜为首为明导。譬如王来必有将从。但举其主名。余者已尽得。赞般若波罗蜜。是义先已说

【经】复次世尊。有二种法相。有为诸法相。无为诸法相。云何名有为诸法相。所谓内空中智慧。乃至无法有法空中智慧。四念处中智慧。乃至八圣道分中智慧。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中智慧。善法中不善法中。有漏法中。无漏法中。世间法中。出世间法中智慧。是名有为诸法法相。云何名无为诸法法相。若法无生无灭无住无异无垢无净无增无减诸法自性。云何名诸法自性。诸法无所有性。是诸法自性。是名无为诸法相。尔时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过去诸佛因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过去诸佛弟子。亦因般若波罗蜜。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辟支佛道。未来现在世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因是般若波罗蜜。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现在诸佛弟子。亦因般若波罗蜜。得须陀洹道乃至辟支佛道。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义。以无相法故。无生无灭法故。无垢无净法故。无作无起不入不出不增不损不取不舍法故。以俗法故。非以第一义。何以故。是般若波罗蜜非此非彼。非高非下。非等非不等。非相非无相。非世间非出世间。非有漏非无漏。非有为非无为。非善非不善。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何以故。憍尸迦。般若波罗蜜不取声闻辟支佛法。亦不舍凡夫法。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知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乃至知者见者。亦不得是菩萨。不得色。不得受想行识。不得眼乃至意。不得色乃至法。不得眼触因缘生受乃至意触因缘生受。不得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不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得诸佛法。不得佛。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不为得法故出。何以故。般若波罗蜜性无所有不可得。所用法不可得。处亦不可得。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长夜行般若波罗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何况菩萨及菩萨法。尔时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耶。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菩萨尽行六波罗蜜法。以无所得故。行檀波罗蜜。不得施者不得受者不得财物。行尸罗波罗蜜。不得戒不得持戒人不得破戒人。乃至行般若波罗蜜。不得智慧不得智慧人不得无智慧人。憍尸迦。菩萨摩诃萨行布施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檀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持戒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尸罗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忍辱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羼提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精进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禅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禅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观诸法时。般若波罗蜜为作明导。能具足般若波罗蜜。一切法以无所得故。所谓色乃至一切种智。憍尸迦。譬如阎浮提诸树种种叶种种华种种果种种色其荫无差别。诸波罗蜜入般若波罗蜜中至萨婆若无差别亦如是。以无所得故。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般若波罗蜜。大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一切功德成就。世尊。般若波罗蜜无量功德成就。无边功德成就。无等功德成就。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如般若波罗蜜所说正忆念。复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其福何所为多。佛告释提桓因。憍尸迦。我还问汝。随汝意报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诸佛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与他人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其福何所为多。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如我从佛闻法中义。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乃至幡盖。若复有人分舍利如芥子许。与他人令供养。其福甚多。世尊。佛见是福利众生故。入金刚三昧中。碎金刚身作末舍利。何以故。有人佛灭度后。供养佛舍利。乃至如芥子许。其福报无边乃至苦尽故。佛告释提桓因。如是如是。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供养恭敬华香乃至幡盖。若复有人书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他人令学。是善男子善女人其福甚多。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义。为他人说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胜于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所从闻般若波罗蜜。当视其人如佛。亦如高胜梵行人。何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般若波罗蜜不异佛。佛不异般若波罗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高胜梵行人。高胜梵行人者。所谓阿鞞跋致。菩萨摩诃萨。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人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求辟支佛道人。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菩萨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诸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当供养般若波罗蜜。我见是利益。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作如是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依止住者。憍尸迦。我一切世间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中。不见与我等者。何况有胜者。我自思念。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供养是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依是法。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幡盖。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声闻道。皆应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幡盖

【论】问曰。何因缘故。说是有为法无为法相。答曰。帝释赞叹般若波罗蜜摄一切法。此中欲说因缘。有为法相。所谓十八空三十七品乃至十八不共法。略说善不善等乃至世间出世间。是名有为法相。何以故。是作相先无今有已有还无故。与上相违即是无为法相。是二法皆般若波罗蜜中摄。有为善法是行处。无为法是依止处。余无记不善法以舍离故不说。此是新发意菩萨所学。若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应无生忍。则不爱行法不憎舍法。不离有为法。而有无为法。是故不依止涅槃。是以经中说般若波罗蜜中。广说三乘用无相法故。无生无灭等。以世谛故作是说。非第一义谛。菩萨行是诸法实相。虽能观一切众生。心亦不得众生。虽能行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何以故。以得无所得般若波罗蜜故。佛可其所叹。菩萨常习是行。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可得。何况余法。帝释意念。若般若是究竟法者。行人但行般若波罗蜜。何用余法。佛答菩萨行六波罗蜜。以般若波罗蜜用无所得法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罗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则功德不具足不美不妙。譬如愚人不识饮食种具闻盐是众味主便纯食盐失味致患。行者亦如是。欲除着心故。但行般若反堕邪见。不能增进善法。若与五波罗蜜和合。则功德具足义味调适。虽众行和合般若为主。若布施等诸法。离般若波罗蜜。则有种种差别。至般若波罗蜜中。皆一相无有差别。譬如阎浮提阿那婆达多池四大河流一大河有五百小川归之俱入大海则失其本名合为一味无有别异。又如树木枝叶华果众色别异荫则无别。问曰。荫亦有差别。树大则荫大。枝叶华果大小种种异形。云何无差别。答曰。蔽光故影现。无光之处即名为荫。荫不以大小异形为义。问曰。行般若波罗蜜。受诵乃至正忆念。此事为难。书持般若经卷。与他人为易。功德尚不应等。云何言胜。答曰。独行读诵正忆念虽难。或以我心故功德小。以经卷与他者有大悲心。作佛道因缘。无吾我故功德为大。如佛问帝释。若人自供养舍利。复有人以舍利与他令供养。其福何所为多。答曰。与他人令供养得福多。以无吾我慈悲心与故。佛虽不用福德。见有如是大利益众生故。是以入金刚三昧自碎其身。问曰若福德在心。佛何用碎身如芥子令人供养答曰。信净心从二因缘生。一者内正忆念。二者外有良福田。譬如有好谷子田又良美所收必多。是故心虽好必因舍利。然后得大果报。佛既可其言。复更自说。有人书写经卷与人。复有人于大众中广解其义。其福胜前。视是人如佛。若次佛。如佛。若次佛义如先说。佛以二种因缘。证般若波罗蜜为胜。一者三世圣人。从中学成圣道。二者我以此法故。得成无上圣。我今还师仰此法。法者诸法实相。所谓般若波罗蜜。憍尸迦。我更无所求。而犹推尊般若供养。何况善男子。不以种种供具供养般若波罗蜜。此中说因缘。般若是菩萨根本因缘。菩萨是诸佛根本因缘。诸佛是一切世间。大利益安乐因缘。是故声闻辟支佛人。欲疾安隐入三解脱门者。犹尚供养般若波罗蜜。何况菩萨。供养具者。所谓以一心听受。乃至正忆念。及以华香。乃至幡盖

同类推荐
  • 佛说缘起圣道经

    佛说缘起圣道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道德经

    道德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香宋词

    香宋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海东札记

    海东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佛说兜调经

    佛说兜调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此间山河

    此间山河

    “清白何用,我只要他们拿命来偿!”励志女主?她是戾气深重,背负血海深仇的郡主。“听闻此间山河爱可平,我愿与你风月同往,共守长生。”忠犬男主?他是眼盲心澄,深藏不露的温润少爷。“我欠你一命,现在还你。”深情姐妹?她是英气潇洒,双商过人的魔教圣女。“一念生,一念魔,老夫只怕你自己先被仇恨毁灭。”靠谱师父?他是刁钻古怪,爱说反话的傲娇长老。【武侠正剧风,女主成长型】稳定更新,欢迎追文~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冷情少东迟迟爱

    冷情少东迟迟爱

    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基本不搞笑,如果你看了却捧腹大笑,那么我去撞墙.此文是现实中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可以加群: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群(敲门砖必须为会员名)★此文分为两部,初步设定写两个女孩的故事.★★第二部★(见内页)群号: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专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字,否则恕不开门.
  • 惠惠和我的青春岁月

    惠惠和我的青春岁月

    想起惠惠,就不由地想起她十六七岁时在川东一个叫临江镇的小集市上卖自家的土公鸡的情形。大概是因为地处绵延不绝的丘陵的一片广阔的低洼处,一条百多米宽的河流从小镇穿越奔腾而去,这里便聚集了不少的人气——小镇的居民、四周的山民和来自本地及邻近县乡的大大小小的商贩,往来穿梭,给这小镇平添了许多繁荣和兴旺的景象。惠惠就站在这座小镇街道拐角处一家小药店的门口,神情落寞而羞怯不安,一双手一会儿放在嘴边吹吹气,搓几下,一会儿又抻一抻衣服的下摆。
  • 不变的归宿

    不变的归宿

    剑如歌,刀似曲,一入江湖,难以自拔。每个热血的少年曾经都有一个大侠梦,身背一把剑,浪迹天涯,笑看江山如画,醉卧美人膝。经历过世间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最后才发现,江湖才是人们不变的归宿。躲,却又躲不过去的归宿。逃,怎么也逃不开的归宿。一人,一妻,一剑,几个好友,足矣。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尸魂落魄

    尸魂落魄

    我们村里来了个神秘的漂亮女人,可是谁娶她就会死,我的老爸在我老妈死后,鬼迷心窍把那女人娶过门,可怕的事情接踵而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快穿小妖精美男不正经

    快穿小妖精美男不正经

    [哦呵呵呵呵呵,统爷第250位女儿签订中]方媚儿在被系统坑了无数次之后终于打问:“为毛我每次都不是人”[就你那样儿,投胎都不会成人的,宽心啦]宽心?她的悲惨生活就没好过——(一块砖)(一只笔)………………炸毛中
  • 戏与剧本

    戏与剧本

    简介:剧集、故事浓缩、简练,等等的影视剧、电影,作品。随缘阅读,欢迎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