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00000020

第20章 ·二十岁之后的叛逆 (2)

在这场争斗当中,观音菩萨的一名弟子大力猴陷入了不知何去何从的窘境,便逃回了普陀山。观音问他是否愿意去北方的雪域高原继续修炼,在得到同意之后,便授他以居士之戒,传他以博大精深的佛法,以神通力使他转眼之间便到了喜马拉雅的高山之上。从此,这位大力猴便成了雪域中赫赫有名的猕猴禅师。

修行者从来都要抵御各种各样的诱惑,猕猴禅师也不例外。这一天,当猕猴禅师正在坐禅入定的时候,一名罗刹女打扮的雌猴跑到他的面前,一会儿扬土捣乱,一会儿温存妩媚,一连折腾了七天七夜。

到了第八天上,雌猴央求猕猴禅师与自己成婚,见他始终不为所动,便威胁道:“你要是不答应我,我也觉得没有生趣了,只好自杀,从此永堕恶途。”

这可让猕猴禅师为难了:要是答应了她,与她成婚,势必违背戒律;若是不答应她,岂不是眼睁睁断送了她的性命。猕猴禅师左思右想,只觉得进退维谷,没有两全的办法。这种处境,正是仓央嘉措写过的: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今生与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这首诗在被曾缄译作七绝体的时候平添了一层意思,这便出现了仓央嘉措情歌中最著名的一首: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此刻的猕猴禅师恰恰就是这般处境,“双全法”实在想不出来,便只好施展神通术,回到普陀山向观音菩萨请教。

没想到观音菩萨倒是欣然应允了这桩婚事,还当即给了他三样奖赏:一是五谷的种子,二是为雪域的宝藏开采作了加持,三是认其后代为佛的嫡系子孙。

猕猴禅师当时并没有想到,观音这样做其实有着多大的深意。而千百年之后的仓央嘉措之所以最爱这则故事,正是因为观音对猕猴禅师婚事的支持其实暗示了世间是存在这样一种双全之法的,毕竟佛家有万千的方便法门,应机设教,不拘一格,便爱了又如何,猕猴禅师可曾损了自己的梵行么?

观音在应许的时候,至尊救度母恰好就在一旁,就连她也连连“善哉!善哉”地称许不已。猕猴禅师还不知道,他这一个人的破戒,将会成就整个藏地千百世代的佛缘。

回到雪域之后,心无挂碍的猕猴禅师马上就和罗刹女成婚了。婚后,罗刹女生下了一个孩子。这孩子相貌奇特,既不像父亲,也不像母亲,没长猴毛,也没长猴尾,饿了就吃生肉,渴了就饮鲜血。

高原上物产不多,有一天,饥不择食的罗刹女竟然要吃掉自己的孩子,猕猴禅师大惊之下,只好把孩子背到孔雀林里,暂时让他和猴群一起生活。

转眼过了一年,满心牵挂的猕猴禅师到孔雀林来看儿子,却发现这孩子已经与林子里的雌猴生下了四百多个子女。这些子女长得既不像祖父母,也不像父母,无毛无尾,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猴子那般攀援的能力,所以不擅采摘,所以终日里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

看到这般景象,猕猴禅师不禁悲从中来,连忙四处采摘野果给儿孙们充饥。但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杯水车薪,纵然累死也无济于事,猕猴禅师困惑起来:难道这就是自己破戒成婚的报应么?可是,破戒成婚明明得到了观音菩萨的应许,菩萨难道也会错么?

忧伤的猕猴禅师来到普陀山询问究竟,观音菩萨说:“这都是注定了的事情,将来你的子孙后代会分为父系和母系,凡属父系的后裔大都虔敬善良、勤奋勇敢,他们虽然现在还看不出这么多好处,但将来必能行菩萨之道,弘佛陀之法;而属于母系的后裔,大多信仰不坚、寡才而少智、好妒而易怒。既然你请求我拯救他们,我自然会如你的愿,将来雪域会出现智慧而有为的君王,带领子民播种五谷,开采矿藏,届时无论你的父系子孙还是母系子孙,都将臣服在君王的统治之下。”

猕猴禅师的这则故事讲述的是藏人的起源神话,记载于一部秘籍当中。这部秘籍是阿底峡尊者因为一次机缘巧合,在大昭寺的宝瓶柱顶端发掘出来的,里边是松赞干布的遗训,因此得名为《松赞干布遗教》。书中记载着西藏千年来的诸般历史,其中有许多像猕猴禅师这样奇异而饱含哲理的故事,所以成为仓央嘉措在布达拉宫的修行岁月里相当喜爱的一部经典。

就是在松赞干布的这部遗教里,还讲述了这样的故事:观音菩萨在诸佛面前立下誓言,要让雪域众生相继皈依佛法,获得解脱。但是,在猕猴禅师和罗刹女的后代里,父系一支虽然夙有慧根,母系一支却顽劣得很,绝非单凭温和的教化可以调伏的。要教化这些人,必须有主宰万民的权威,而拥有这等权威的,自然不是教主,而是君王。于是,观音菩萨便亲自化身为雪域之君,调伏藏地的芸芸众生。

因着这个想法,观音便在藏地化身为赞普,开始了政教合一的努力。当观音化身为松赞干布的时候,他请除盖障菩萨解开自己头上的红绫,请文殊菩萨和吉祥金刚菩萨分别手持宝瓶,从左右两边向自己泼洒净水,又请阿弥陀佛为自己摸顶,授予自己至高无上究竟圆满的权力,这便是一整套灌顶授权的仪式。

明白了这个内容,我们便会知道藏地的观音信仰与汉地有着多大的不同。在吐蕃的时代里,观音菩萨化身为赞普,以王权推行教化,而在吐蕃的时代终结之后,观音菩萨又化身为历代达赖活佛,把王权和教权合并在了一处。在藏人的心中,达赖活佛既然是观音的化身,自然要担负起调伏雪域众生的责任,而要负起这个责任,自然要像前代赞普那样握有至高无上的王权。这种独特的观音信仰,正是古代藏民们政教合一的思想基础。所以对于仓央嘉措而言,绝对不存在什么“出家之人本不该沾染世俗之事,却要领袖地方、处理俗务”这种所谓的矛盾——既然他是达赖,他就是观音;既然他是观音,他就是王。

进而言之,有一种说法认为仓央嘉措提出还俗,是想要摆脱教权而独掌政权,这便是不了解上述的宗教背景而产生的误解。至于仓央嘉措执意还俗的原因,我们认为既不必刻意拔高,也不必曲为之说,归根结底不过是一个二十岁的青年那不甘约束、渴望自由的叛逆心性所致。

活佛之尊与自由之身孰轻孰重,所有人都倒向前者,所以才不理解仓央嘉措为什么会选择后者。常常被人忽略的是:价值毕竟是一种主观的概念,你的鲜花或许就是我的毒草,于是当我选择了毒草的时候,你要么揣测我是否别有用心,要么嘲笑我愚蠢至极。如果赞同你的人太多,我往往便会动摇了自己的选择。有几个人敢于无视别人的眼光,有几个人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行呢?

但活佛的还俗毕竟不同于一名普通僧侣的还俗,以现代之俗人的眼光看,仓央嘉措只是一个任性而毫无心机的大孩子,若以当时当地的眼光来看,仓央嘉措贵为六世达赖,哪怕最微小的举动都会引起广泛的牵连,何况是还俗这等天大的事情呢。

如果仓央嘉措真的还俗了,黄教必将面临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信誉危机,从五世班禅到三大寺的长老要如何向全藏的信众们交代呢?不服输的噶玛噶举派必将以此为口实兴风作浪,夺取黄教的独尊地位,从此多少寺院将陵夷,多少僧侣将沦落……

如果仓央嘉措真的还俗了,曾经被五世达赖和第巴桑结嘉措苦苦压制着的蒙古势力必将重新夺回对西藏的统治权,固始汗时代蒙人治藏的局面必将重演,在政治上一败再败的桑结嘉措怎么还斗得过新一代的年富力强、野心勃勃的蒙古汗王呢?

在年轻的仓央嘉措看来,要求还俗不过意味着解放那些从古到今的政教要人们加诸在自己身上的重重束缚,从此可以在广袤的蓝天下,而非布达拉宫那被砖石砌死的狭窄视域里自由地唱出妙音天女的欢歌与悲歌,从此能够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在云卓仙女刚刚出现的时候便果敢地冲上舞台与她相认,从此可以随性去爱,随性去恨,随着季节的变迁去浪迹天涯,随着心情的起落去饮酒作歌。但是,从他被选定为转世灵童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生命便不再属于自己,他注定要过一种没有选择的人生,尽管那样的人生崇高而尊贵。

他们需要一尊神,而他只想做一个凡人。

2.冲突:命运、责任与自由

若将对爱侣的精诚,付之于无上的佛法,

纵只在今生今世,我便可肉身成佛。

——仓央嘉措情歌

1702年的扎什伦布寺,本该是为达赖活佛授比丘戒的大典,却演变成了没有人知道该如何收场的僵局。仓央嘉措不仅拒绝受比丘戒,就连以前所受的沙弥戒也要退还。而面对着五世班禅的苦口婆心,据说仓央嘉措只是冷冷地答道:从自己受沙弥戒的那一天开始,每一天都在破戒。

的确,单单从佛理上看,仓央嘉措说的没错。沙弥戒很简单,只有十条戒律,所以也被称作十戒,是佛教徒最基本的十条戒律:(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六)不涂饰香鬘,(七)不听视歌舞,(八)不坐高广大床,(九)不非时食,(十)不蓄金银财宝。

在这最基本的十条戒律里,仓央嘉措当初以转世灵童之身在布达拉宫坐床,从此便日日违反着“不坐高广大床”的第八条戒律,而上至布达拉宫,下至黄教大小寺院,既享受税收的供养,又得到过太多的馈赠,何曾“不蓄金银财宝”呢?如果,就连这最基本的戒律也只沦为纸面上的一种形式,受戒也好,破戒也罢,还剩下什么意义呢?

五世班禅显然没有料到年轻的仓央嘉措会有这样一番说辞,他太认真,太单纯,太循名求实,不知道执守文字来求佛法便如同刻舟求剑呀。是的,早期的印度僧侣确不曾坐高广大床,确不曾积蓄金银财宝,那是因为他们本属小乘,要看开四大皆空,要抛弃一切的世俗束缚,抛弃金钱、住宅和家人,只求自己证得罗汉果位,解脱出轮回苦海。但是,世界变了,小乘罗汉可以不对任何人负责,大乘菩萨却要普度众生。

普度,普度,众生需要财富,菩萨便为他们积蓄财富;众生需要膜拜偶像,菩萨便为他们塑造偶像;众生顽劣而难于调伏,菩萨便化身为君王,以严刑峻法来打磨他们的性情;墀松德赞或许是赐给众生的机缘,达磨或许是赐给众生的考验;小素尔犯过淫戒、蓄过金钱;米拉热巴杀人无算,控制过黑咒术的邪灵,同时也被邪灵控制;为了学习佛教密法,玛尔巴必须积攒大量的财宝;为了唤起人民的虔敬之心,五世达赖和桑结嘉措先后以浩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布达拉宫……法无定法,菩萨只是应机设教;戒有缓急,修行只为饶益众生。

但一切的大道理都无法打动仓央嘉措那颗叛逆的心,他的答复是:纵然应机设教,纵然饶益众生,但如今政由第巴,教由班禅,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束缚在这个至尊宝座上不放呢?既然高广大床可以坐,既然金银财宝可以蓄,为什么不允许自己去追求音乐之妙、舞蹈之美和爱情之甜蜜呢?若应机设教,那些便是我的应机;若饶益众生,为什么禁止我饶益自己的心?

同类推荐
  •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有佛法就有办法

    本书是一本将佛学禅修与现代生活感悟完美结事的励志书。本书将历代的佛学大师的佛心禅语汇编成十二堂课,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幸福、做人、做事、生活、修心、舍得、爱情、事业等十二个人们最关心的角度入手,帮助读者从自我心灵汲取力量,缓解烦恼与压力。本书每一个励志故事都是一丝顿悟的人生哲理,给读者以启迪性的人生智慧。
  •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无论你是否信佛,这本书都是让你心灵安静的一滴甘露。对于社会中的人来说,即便生命无常、一切皆空是真理,也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按这样的真理去生活。世俗红尘依然是绝大多数人不可能离开的地方。所以,星云大师提倡“人间佛教”——以出世胸怀做入世事业。星云大师乃方外之人,全无私心杂念,所以对世事看得透彻,将佛教义理生活化,本书对于大师的人生观、财富观、爱情婚姻、家庭教育、人际交往、成功励志等诸方面进行阐释。不可否认的是大师的作品很多,对于很多读者来说可能存在选择上的疑惑,本书是将星云大师对于生活中最常见问题的指点做出归纳,在一个个小故事中,让你恍然开释,一切都为了让你的心灵得到安宁和舒适。
  •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佛经故事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早在公元1世纪就已传入中国,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其信徒的数量早就超过了许多中国本土的宗教流派,与道教、儒学并驾齐驱。这足以说明,佛教在中国有适合它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而佛教文化也成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黎民百姓,都深受佛教的影响。所以说,佛教早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佛经、佛理并不是想象中那样高深莫测。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洞见·无常与新生

    洞见·无常与新生

    幸福人生不是一个泛泛而谈的概念,而是每个人都能够落实的具体做法。这种做法不是通过听讲习得的,却可以通过打开心量,专注当下,本书可以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更高远的视野去理解人生这些具体的实践来达成。如果愿意在生活中试一试,便会得到不可思议的改变。
热门推荐
  • 猫的最后一滴眼泪

    猫的最后一滴眼泪

    在火星的尽头有一个绝情村,住着的猫类叫绝情族,小颖是绝情村中一只特殊的猫,它的一生只有四滴眼泪,在流完第三滴眼泪后,小颖绝望的离开了绝情村来到了地球,它希望在人类的世界里找寻到一丝丝的温暖,能够安慰它脆弱不堪的内心,可是到了地球,才发现人类比绝情村里的猫更加的自私、阴险。生命的最后一刻,绝情村的发生一切再次出现在它的脑海中,它看到了绝情村里“每个人“的表情,看到了绝情走火入魔的样子,看到了它们为了利益勾心斗角,看到了它在人间这一段时间的发生事情的真相,它微笑着留下了最后一滴眼泪,魂飞魄散,灰飞烟灭,原来:人间不值得。
  • 紫微星主

    紫微星主

    修真百态,道法自然。陨落的星球,平凡人的悲哀。大浪淘沙中,且看每个人的求生之道。与天争,与人争,争争不息。为你讲述修真界的是是非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Slight Ache

    Slight Ache

    This volume contains a selection of early works by Harold Pinter. In the title play, everything in Flora's garden is lovely, and would be for Edward too, if it were not for the slight ache in his eyes and the mysterious matchseller at the gate. This edition also includes A Night Out, The Dwarfs and several revue sketches.
  • 舞男

    舞男

    因为失传的一段记忆,造成了他一生的辛酸道路。因为感情的缠绵纠葛,让他一路坎坷的奔波。舞步造就了他的美名,也毁掉了他的平静,他,却在坚持着,向那阳光大道奔走。
  •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不再当公主之公主与灰姑娘(全本)

    出生在同样拥有繁星闪烁的夜晚,一个是公主,一个却是平民。也许是命中注定了的吧!可是公主又如何,灰姑娘又怎么样!在友情面前,永不干涸的感情之泉源,深沉的心之默契,愉快的灵魂之交流,她们演绎平等、纯洁、真诚、关怀的友谊之爱。顾嘉星是一个出生于豪门贵族,生活在上流文明高雅中西思想相结合的环境中,成长在幸福安逸美好的家境里的“小公主”。优越的生活成长环境,让她成为了一个思想纯真、憧憬美好事物、乐观健康向上、富有正义感、心地善良、活泼可爱的少女。游晓星是顾嘉星主保姆乔雅未婚先孕的女儿,乔雅和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是深交好朋友。在游晓星出生一个月后,走投无路的乔雅来到李欣雨面前求助。李欣雨同情怜惜自己的好朋友,不想让她们母女两在外受苦,便要求她和她的女儿留在顾家大庄园,顺便照顾自己刚出生的女儿顾嘉星。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寄人篱下的感觉让她心地善良、多愁善感、文静而明事理。游晓星比顾嘉星大一个月,但她们都出生在一个拥有美丽繁星的夜晚。出生在相同的夜晚,却是不同的命运归宿——一个是公主,一个是灰姑娘。因游晓星自幼体弱多病,顾嘉星的爷爷顾年要求将她和自己心爱的孙女小公主隔开,才允许乔雅母女留下,并签了合同。天真无邪的童年相遇相知,没有让那合同给阻止,顾嘉星的活泼亲昵给文静胆小懂事的游晓星带来了一份温馨关爱的友情。顾嘉星因是顾氏集团未来的继承人,倍受其爷爷顾年的保护,一直在家中授着不同的学习教育。她不懂世态炎凉,不懂人心复杂。顾年担心再让她生活在这样优越安逸的环境中,将来会毁了她一生,便狠心在她十四岁那年定出“三年自由约”,让她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让她在这平凡普通的生活中懂得书本上学不到的道理,懂得世间的冷暖,让她的思想逐渐成熟起来。(本故事的起因)令顾嘉星欣喜的是,她和游晓星之间微妙纯真的友谊感动了顾年,顾年没有追究游晓星违反合同的事情,反而答应顾嘉星,让她和游晓星一起去过上平凡普通的生活。在离开顾家大庄园前,游晓星无意间偷听到了自己的身世,她为自己还有爸爸而高兴,又为自己无法与爸爸相认而伤心。为了不打扰爸爸现有的家庭幸福,她答应顾嘉星的母亲李欣雨永远不说出真相。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 从故事中学会尊老爱幼(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从故事中学会尊老爱幼(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尊老爱幼》是一本青少年励志类读物,从尊老爱幼方面阐述了如何为人处事,有哪些经验和教训,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图书。
  • 接骨手法

    接骨手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陌上花开

    陌上花开

    乐府诗词“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感情强烈外露,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在《陌上花开》中,安意如以诗为线索,以史为素材,以独特的感性文字,将古意盎然的乐府诗词完美解码,复原了那些哀乐缠绵的故事、丰神俊逸的人物、婉曲难测的情怀。回到汉魏、两晋、六朝、盛唐、五代。去观望彼时的风月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