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1600000005

第5章 前世 (3)

在密教的典籍里,甚至还有专门讲解咒术的,比如著名的《孔雀明王经》,认为清净内心、口诵真言、设立坛城(也叫曼荼罗,可以简单理解为佛教宇宙观的微缩模型,如今在藏地寺院常见,北京雍和宫也有)、供养诸尊、严修仪轨,如此就可以产生不可思议的功德。如果用我们熟悉的东西作比,可以想象一下道士设坛作法的场面。

现在人们说起西藏的宗教,常会提起“藏密”这个词。所谓藏密,就是西藏密教(或者说西藏佛教之密宗)的简称,正是由莲花生传进去的。至于男女双修的法门,也是密教的一支,意在从人的本能发现真实,称为性力派,后来成为了藏密的骨干。我们在密教寺院里会看到一些男女贴合、姿态怪异的雕像,在汉人看来可能会感觉有几分妖艳,那就是性力派密教的法物。

在原始佛教的立场而言,性力派属于旁门左道,不足为训,所以称他们为左道密教,而莲花生所学的被称为纯密,以咒术为主,修炼者凭借咒术既可以达到自我与宇宙合一的神秘状态,也可以操纵他人与自然界的万物。

莲花生就是密教的一位大师级人物,精通咒术,那么对于吐蕃的反佛人士而言,既然连寂护都容不下,哪里还能容得下莲花生呢?

但是,事情的发展很有几分戏剧性:寂护讲说佛教的义理与戒律,结果被逐出境外,看来真是秀才遇见兵,有理讲不清,那就用兵的手段来对付兵好了,于是,莲花生一路施展咒术降妖伏魔,连败苯教高手,居然就这么斩将夺旗地杀进藏地了。

莲花生的这次入藏,在藏地文献里留下了太多的记载,无论怎么看,都会觉得这事已经神异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简略来说,为了拦截莲花生,苯教作了一次声势浩大的神灵总动员,从夜叉到白龙,从念青唐古拉山神到吐蕃十二女神,摆出了藏地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明星阵容。但是,无论单挑还是围攻,毕竟技不如人,一众神灵反而被高明的咒术打回人形,最后只得一一拜服在莲花生的脚下,立誓洗心革面,从此背弃了苯教,改做了佛教的守护神。

对于大多数的现代读者,这样怪力乱神的记载肯定需要一番“合理化”的解释。学者们确实对此作出过解释,比较周详的说法是:所谓苯教的各路神灵,不过是原始宗教共有的一种现象,也就是巫师通过某些仪轨进入一种癫狂忘我的状态,由此而做了神灵的代言人。在旁观者看来,这些巫师此刻已经不再是他们本人了,而是他们所代言的神灵。莲花生用的也是类似的方式,不过技术水平更高,所以才降服了他们。

那位延请过寂护大师入藏的巴赛囊也是莲花生斗法之行的陪同者和目击者,他留下的记载说:当时莲花生挑选了十个出身高贵、父母和祖父母俱全的童男作为降神者,结果四大天王降临,使苯教的那些夜叉、火神原形毕现,不驯服的神龙也在威猛震慑下变成了人形。现代学者对此的“合理化”解释是:莲花生选了十个小孩子来做神巫,让他们在斗法的过程中自称四大天王降临,并且施展手段打断了苯教巫师的降神过程。所谓使夜叉、火神等变回人形,是说那些被夜叉、火神等神灵附体的巫师们被莲花生打断了癫狂忘我的状态,恢复到了正常人的状态,这在当时的藏人看来,显然会认为是莲花生法力高强,降服了苯教诸神。

在藏人的记载里,苯教诸神纷纷向莲花生献出了自己的神力和命根。根据咒术的说法,每一位神灵的命根都有一段密咒控制,护法神如果主动献出这段密咒,就等于把自己全身心地交托给密咒的主人,以后便听任他的驱使。

如果站在宗教研究的角度,这个过程就得反过来看——莲花生掌握了苯教诸神的神力和命根,也就意味着他把苯教的咒术吸收进了自己的密教系统。从后来的西藏宗教发展来看,事情也确乎是这个样子,以至于当佛教彻底站稳脚跟之后,莲花生这一系反而被批判为“不是纯正的佛教”。以至于当我们的传主仓央嘉措也被认为是莲花生密术的传人,并在一次复仇事件中巧妙地施展过这种密术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心下惴惴、满怀忧虑。世事真是翻云覆雨,让人看不清楚呀。

5.桑耶寺与七觉士:密教之种

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维摩经·佛国品》

在文化尚不发达的藏地,密教的“法力”的确比那些高度思辨化的佛学义理更容易得到人们的敬畏,而且对于习惯于苯教的藏民来说也更容易接受。这段历史常使一些佛学精湛的高僧们发出“买椟还珠”的喟叹,但我们不妨想象一下中原大地上西学东渐的那段日子,除了极个别的留洋精英看出了西洋的船坚炮利来自于他们开明而优越的政治制度,绝大多数的所谓有识之士则仅仅把眼光停留在技术层面上——后者在功效上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最能激起人们的学习热情,于是才有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

莲花生站住了脚,很快又把寂护大师请了回来,并开始兴建寺院——这就是藏传佛教史上极著名的桑耶寺,是西藏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座佛寺,寺内既有佛像供奉,也有僧伽组织。

桑耶寺的建筑结构就是密教中的曼荼罗的翻版。所谓曼荼罗,也叫坛城,既有平面彩绘,也有立体模型,表现的是密教宇宙观当中的世界框架。今天我们去桑耶寺,依然能从它的建筑格局上看到西藏密教眼中的整个宇宙:中心主殿是一座三层大殿,代表须弥山;四方有四座辅殿,代表四大部洲;每个辅殿的旁边又有两座小殿,代表八小洲;主殿旁边另有两座小殿,代表太阳和月亮;所有殿堂都被一圈圆形的围墙环绕,这围墙代表着铁围山。这就是我们的世界,我们的宇宙。

“桑耶”在藏文里是不可思议、出乎意料的意思。传说在寺院建设之初,为了满足墀松德赞的急切心情,莲花生大师施展神通,在自己的手心里变幻出了寺院的全景,墀松德赞不禁惊呼了一声“桑耶”,这座寺院也就因此而得名为桑耶寺了。

桑耶寺建成之后,墀松德赞又请来一些印度僧人,协助寂护在寺内为一些藏地的贵族青年举行出家受戒的仪式。相传这次受戒的一共有七个人,后来被称为“七觉士”。这次受戒的意义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因为直到这一刻,西藏才终于有了自己本土的住寺僧侣。桑耶寺和“七觉士”就是西藏佛教本土化的开始。

但是,佛教的发展并没有就此而一帆风顺。作为赞普,墀松德赞毕竟是吐蕃的政治领袖,而搞政治很要紧的一点就是搞平衡。墀松德赞虽然满心欢喜地发展佛教,但也不得不心不甘、情不愿地扶持一下苯教,否则那些信了一辈子苯教的人们怕要翻天了。

在墀松德赞对苯教的一系列扶持政策里,有一项政策很快就引起了轩然大波——为了表示对两教一视同仁,也为了让两教人士增进了解、和谐共处,墀松德赞把苯教名人和佛教僧侣一并安置在桑耶寺里。按说苯教徒正值新败之际,不敢招惹莲花生,佛教徒则是吃斋念佛、与人为善的人,两家应该起不了冲突才是。没想到的是,冲突还是发生了——佛教徒提出严正抗议:一国不能有二主,一个地区也不能有两个宗教,如果赞普不肯废除苯教的话,所有印度僧侣宁愿回国。

慈眉善目的僧人们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大的脾气呢?事情的起因很简单:苯教徒在桑耶寺里搞起了自家的祭祀仪式——这本来也无可厚非,但苯教的祭祀要宰杀很多牲畜,佛教徒自然不能容忍有人在寺院里杀生。杀生还是不杀生,这对两家宗教来说都属于原则问题,原则问题自然无法妥协。

墀松德赞大感头痛,这问题实在太棘手了。但赞普毕竟是赞普,很快他就拿出了一个聪明的解决方案:召开一个辩论大赛,让两教人士公开辩论教理,看看到底孰优孰劣,赢家通吃,至于输家,要么归顺对方的信仰,要么放弃宗教身份去做纳税的百姓,要么就永远离开吐蕃。

这办法看似公平,但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嘴皮子上论输赢既不是比武打擂,也不是咒术斗法,谁输谁赢完全掌握在裁判手里,而在这场辩论赛里拥有决定权的那位裁判就是墀松德赞本人。明白了这一点,比赛的结果也就没什么悬念了,墀松德赞从此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废止苯教、扶植佛教了。

果然,辩论大赛毫无悬念地结束了。墀松德赞和贵族大臣们盟会发誓,从今以后永不背弃佛教,并且下达严令:吐蕃境内上上下下必须一律尊奉佛教。除此之外,墀松德赞还为赞普与贵族的子孙们选择僧人为师,让他们攻读佛经,对僧人则划分等级,给以不同的待遇,还拨给桑耶寺二百户属民,来供应寺院僧众日常所需的人力、物力。至于苯教人士,虽然经受了这一场灭顶之灾,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心有不甘地蛰伏起来,悄悄谋划着自己的将来。于是,在一派欣欣向荣的气氛里,佛教再一次遭遇了危机。

前文我们讲过,在延请寂护大师入藏之前,吐蕃贵族们有一个很大的忧虑,生怕寂护是咒师一流的人物。如今对寂护的忧虑虽然消散了,但莲花生可是个咒术高手,连苯教的各路神灵都被他降服了,何况凡夫俗子呢。他要是施起法来操纵本地的政治人物,谁能制得住他呢?到那时候,上到赞普,下到奴隶,还不都成了他线上的傀儡!

佛教真是很难呀,法力弱了也不行,法力强了也不行。人们虽然畏服于莲花生的法力,但越想越怕,就连墀松德赞本人也不由得生出了同样的担心。怎么办呢,还是把莲花生大师礼送回国算了。

出塞入塞难,处处黄芦草。莲花生大师入藏也难,出藏也难。根据巴赛囊的记载,莲花生的归途很不平静,因为有吐蕃贵族害怕他再施什么神秘莫测的法术,就派出了十八名刺客去暗杀他,结果莲花生只结了一个手印,这十八名刺客就被定在了那里,手不能动,口不能言,泥塑木雕一般。直到莲花生安全出境之后,护送他的使者才遵照他的吩咐,将一把菜籽撒向刺客,才让他们摆脱了法力的束缚。

这件事情还有一个奇妙的后文:在十八名刺客当中,有九人并没有回去复命,而是受了莲花生大师的点化,逃到附近的纳拉沃域松改修密教。而这个偏僻而充满着密术传说的纳拉沃域松,就是将来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诞生之地。

话说回来,因为莲花生大师法力高强,所以上到墀松德赞,下到吐蕃的王公大臣,对密教都有几分顾忌。尤其是墀松德赞的妻子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我怕佛法盛行之后,赞普的王位将会因此失掉。”大家都担心吐蕃的最高政治领袖会受到密教咒术的控制,所以在送走莲花生之后,虽然还在延续着扶持佛法的政策,但特别提倡显教,对密教则严加控制。

但世事之奇毕竟不是人力所能逆料的,密教最终会在藏地盛行,直到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而无论墀松德赞本人还是后来的赞普,虽然摆脱了被密教咒术控制的命运,但墀松德赞的妻子果然一语成谶,在佛法盛行之后,赞普的王位果然失掉了,达赖和班禅以宗教领袖的身份兼为政治领袖,为藏地开启了政教合一的新兴局面。

密教在西藏这片土地上艰难地成长着,莲花生种下的这粒种子渐渐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藏人的心目中,莲花生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后来甚至能和释迦牟尼比肩了。

但直到十一世纪,一直在父子、师徒之间秘密相传的莲花生密教中出现了三位杰出的人物,这才开始建寺立说,有了组织,这就是西藏佛教各派中最古老的宁玛派。“宁玛”这个词,在藏文里就是“古”和“旧”的意思。西藏佛教的其他各派,最早的也要比宁玛派的出现迟上三个世纪。我们的传主仓央嘉措和他的前世,即五世达赖,虽然不属于宁玛派,但也学过宁玛派的秘术。莲花生大师的咒术本领,仓央嘉措将来也会用到。

的确,莲花生的密教咒术给藏人造成了太强烈的震撼,而千百年过去,这种震撼竟然有增无减。直到仓央嘉措大起波澜的时代,一次深深震惊西藏的血腥杀戮竟仍然源于莲花生当年种下的那一粒种子。因果如何循环,祸福如何相倚,谁能说清其中的道理?

同类推荐
  •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家族墓之谜

    耶稣是什么人?有没有可能历史上根本不存在耶稣这个人?这本惊世骇俗的书,不仅提供了耶稣存在的事证,甚至彻底改变了世人心目中所理解的耶稣。它记录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调查,可以说是新近最。晾人的考古发现:在耶路撒冷陶比奥区出土的第一世纪犹太坟墓,埋葬的就是耶稣与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母亲、妻子,以及儿子……从墓中遗物一窥耶稣的生活、死亡,以及他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无疑让人兴奋不已。曾获艾美奖雅各布维奇和古生物学者佩雷格里诺系统而严谨地分析实物证据,与列为正典或伪经的《福音书》比对,建构了耶稣家族第一幅完整的画面。他究竟是什么人?本书将为你展现一个异于以往面貌全新的耶稣。
  •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

    《每天学点佛学智慧:洒脱些》分为八个部分,用最简单的文字转述了最深奥的佛家智慧。每天为生活加一点禅,经营幸福人生的必修课。
  •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读佛即是拜佛:六祖慧能传

    六祖慧能的一生,既是一个充满奇遇与追杀的故事,也是一场演绎人性与佛性的智慧之旅。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热门推荐
  •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追随你的心:做你想做的人

    心灵能够达到自己渴望的高度,也会沦落到无所期望的水平,一切外界的境遇只不过是心灵收获的一种手段。人永远是自己的主人,即使在最软弱和最堕落的悲惨境地也仍然如此。
  • 古风犹存

    古风犹存

    由陈益民编写的《古风犹存》遴选了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的一些名家发表在报刊上的散文佳作,按照文章内容的不同分为十二册,即《古风犹存》《陋俗与恶习》《小曲好唱》《读城记》《阿Q永远健在》《国病》《浮生百味》《玩物不丧志》《情爱告白》《文人与装鳖》《文章正宗》《大家评大家》。概言之,《古风犹存》中的这些文章主要与人生问题、社会问题和风土艺文诸方面相关。
  •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来自天堂的玫瑰:最浪漫的诗歌(时文选粹)

    浪漫,好美妙的一个词语。在我们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时,想当然地将浪漫理解为男女间相互吸引、相互愉悦的纯洁情感。而只有当我们逐渐长大后,才明白浪漫不止于男女之情,其实它更是一种宽广、博大的人生情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楼之倾尽天下

    红楼之倾尽天下

    本书共分为两个版本:水溶版和胤禛版。水溶版是续写前八十回,而胤禛版则是从黛玉出生时的一个完整的故事。水溶版——这是一个由女子所开创的盛世王朝,然而在这个女子死后,却未曾留下只言片语,只是怀抱着一卷帛画,静静地躺在冰冷的墓室之中,神态安详,风华绝代。但是鲜少有人知道这个女子是当年出身江南的一代才女——林黛玉。他,玉晚楼,是天翎王朝的年轻君王,自幼孤单,少有知己,却在见到她的第一眼便怦然心动:“不论你要什么,朕都可以给你,哪怕是这如画江山,只求你待在朕的身边。”他,水溶,是富贵双全的一代闲王,却从不相信真心真情,更视女子为敝屦,但在见到她的时候输了他的一颗心:“我可以为你做尽任何事,但只求你将那最真实的笑颜保留给我。”他,诸葛瑾瑜,智计无双,通晓万物,却一生淡泊,不求名利,但是为了她他却违背初衷,扶危天下:“别人不关我的事,我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你!”还有他,他,他,无数优秀男子无不为她竞相折腰,但究竟是谁才能博得红颜一笑?注:此版男主未定,结局未定,就看亲们的支持啦。胤禛版——他是当今尊贵的四阿哥胤禛,但从他自养母佟佳皇后去世后便再没有感受过亲情,便是连他的十三弟也不是很懂他。他就像是草原上的野狼,总是孤单的舔着自己的伤口。但是当他见到襁褓之中的她时,他便知道她是他一生的心之所系。可是,正当她长成之际,他的皇阿玛却要将她另嫁他人。因此,一怒为红颜,从此便倾尽天下!————————————————断崖书友群悠然居125346354(已开通,可容纳200人)————————————————推荐好友风初落精彩美文《强上龙颜》推荐好友霓儿的精彩美文《总裁霸上弓》推荐好友漂浮尘埃的文文《太狂野》推荐好友跳舞的狐狸的文《破月王妃》★脂砚斋出品红楼美文★(绝不抄袭,绝对完文)心随碧草《红楼一梦之千古情痴》泪语忧潭《红楼之凰求玉》长河晨日《红楼梦断之大漠潇湘》瑾瑜《禛情玉切指纤柔》玉人何处《红楼之玉落谁家》断崖《红楼之倾尽天下》推荐断崖自己的旧文,已完结,番外更新中~~~断崖《红楼之绛珠泪》不要在内容简介中泄露你的QQ,以免被他人冒用
  • 芙蓉篇:世子妃攻略①

    芙蓉篇:世子妃攻略①

    林声声自隐阁离开,遵从隐阁规矩前往皇家子嗣的身边进行保护和帮助。她落脚淮王宋起的封地望城,却被淮王府的人当成骗子赶了出去。无奈之下,她只好一边在望城卖自己炼制的药效奇奇怪怪的补药赚钱糊口,一边想办法进入淮王府。恰巧淮王世子宋青屿因误吃了她的药,每到申时身体就会变成孩童大小,林声声以医治为由趁机混入淮王府,却阴差阳错成了宋青屿的“世子妃”,从此和世子过上了鸡飞狗跳的“同屋檐”的生活。望城看似平静,却处处透着诡异,死对头畅音门大弟子顾决明突然现身望城,女捕头夏锦灯顽疾屡次复发,还有自己私下里要找的半枚如意符也不翼而飞,这一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 人皮面具

    人皮面具

    我叫吴泽,原本是一个平凡的大学学生,可在大三那年却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件诡异的事情。晚上我和女友钻了小树林,第二天我才知道女友四天前就已经在老家出车祸死了,尸体莫名其妙的出现在千里之外的学校……
  • 爱上你是我的罪无可恕

    爱上你是我的罪无可恕

    她为了他众叛亲离,却被他狠狠利用,无情抛弃。他说:“你不是很爱我吗?替我坐五年牢吧,等你出狱,我就娶你。”她出狱后,却得知他早已结婚。她和他的儿子,喊别人叫妈妈。等他终于悔悟,想跟她复合时,她的心已经冰封。
  • 娱乐圈小翻译

    娱乐圈小翻译

    “翻译?年薪有100万吗?”“年薪没有,收入勉强。”“学历,能当饭吃吗?”“不能当饭吃,把妹还是有点用的。”“长得帅?有kris帅吗?”“这个,还真未必不如哦!”“谢非凡凭什么泡到XX?他只是个翻译!”“因为。。。。。。。。”“因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