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000000003

第3章 《菜根谭》的儒道佛融合功名观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而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主要是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自古以来,因为核心思想以及观念的不同,儒、道、佛三家之间的纷争从未停止过。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儒、道、佛三教呈现出一种互为矛盾又相互融合的关系。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少数帝王外,一般都实行三教并用的政策。他们认识到“三教如鼎,缺一不可”,甚至进一步认识到儒、道、佛三教的不同功能,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儒道佛三教各有所长,各有所用,因此它们在中国是长期并存发展的。例如,在泰山这块圣地上,不仅有二十多处道教宫观,还有多座佛寺及孔子庙。在文化方面,三者也是互相渗透的,而明代洪应明所著的《菜根谭》就是一个典型。

儒家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是由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其学派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由于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变“学在官府”为“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整个民族,从而为儒家奠定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

道家是一个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派别,崇尚“自然”,主张“清净无为”,反对“斗争”。道家哲学首先摆脱儒家社会哲学的进路,认为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存在的自由性,所以更容易得到老百姓的拥护。道家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而已。而道家在理论能力上的深厚度与辩证性,则为中国哲学思想中其他所有传统提供了创造力的泉源。至于道家文化在中国艺术、绘画、文学、雕刻等各方面的影响,则是占据绝对性的优势主导地位,即使说中国艺术的表现即为道家艺术的表现亦不为过。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自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以后,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民的主要信仰,深入社会的各个阶层,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之一。佛教核心的思想是“苦”、“集”、“灭”、“道”,其精要为“本性”和“行为”。简而言之,就是“纯净、纯善”,即纯净的心、纯善的行为,不夹杂分毫不净不善,就可圆满成佛了。

既然《菜根谭》是一部熔儒、道、佛三家思想于一炉的书籍,那么其中必然会涉及儒、道、佛三教的冲突:儒家讲积极进取,道、佛主张消极静观。仅就儒、佛而言,对“功”、“名”二字的见解,就几乎正好相反。在这本书中,洪应明是如何将截然相反、相互矛盾的观念融合在一起的呢?

在功名观上,儒家坚持“三十而立”,即立德、立功、立言。在儒家看来,家与国没什么质的不同,因此儒家很自然就引出了齐家与治国的同一性,从而得出了“格物致知诚心正意治国平天下”的人格理想。儒家认为有为的根本在于“隆礼”,但与纵横家相比,儒家强调有为必须要“有节”。总而言之,儒家主张功成名就的正当性,是一种积极的“入世”观。

正如《道德经》开篇所写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家认为“道法自然”,任何文明创制都只能给人带来烦恼,因此主张“无为”。因此,在功名观上,道家当然反对任何进取,主张人生在朝要隐于朝,在世要隐于世,是一种典型的“弃世”观。

佛教自传入中国后,就将世俗生活与神圣天堂截然分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渗入了完全的“出世”精神。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即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不仅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更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枷利锁。

在《菜根谭》这本书中,洪应明巧妙地将这三种不同的功名观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新的观点。对于“名”,洪应明持的是认可的态度,求取功名,自是美事,但要取之有道,这是一种典型的儒家思想。在一般的观念里,“功”是取得“名”的主要途径,但洪应明认为“功”是一条非常危险的途径,这其中就蕴涵了道家的观点,即“功”代表“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在洪应明看来,“功”、“过”只有一步之遥。此外,就“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附权势者,凄凉万古。故达人观物外之物,思身后之身,宁受一时之寂寞,毋取万古之凄凉”这句话来看,重身后之名甚于生前之名,其中又隐隐有现世苦修换来来世幸福的佛教观念的影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儒、道、佛三教在书中的相互渗透是非常成功的,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以辩证的角度重新树立了一种更为明确、更为科学的名利观、人生观。

从《菜根谭》的结构来看,前卷以儒家思想占上风,即就功名论功名,功名可以取,只是要取之有道、守之有道,属务实之道。而后卷则以佛教思想占上风,认为最高境界是舍弃功名,什么都不取,以保持心性的静默与自由,属超越之道。其实务实和超越并不矛盾,因为前者是我们的立足点,后者则是我们的目标。然而,无论是以务实为基础还是以超越为目标,其根本都在于自我修炼。换言之,自我修炼的目的,既可以是治国平天下,以赢取功名为结局,也可以是超脱于整个世界,同时抛弃功名。就像文中写的“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求功名则可,却不可刻意求之。

随着“商品”与“商品生产”在中国的发展,我们的人生观和功名观也在不断变化着。从几千年来的“家”和“国”的社会生活空间的圈子,进入了“城市”和“工厂”,从过去坚信的“自然竞争”法则退到了人生和功名的“地平线”以下的“社会竞争”。人们抛弃了传统中国的“入世”观、“弃世”观以及“出世”观,选择积极建设社会,当然也会强烈要求分享社会进步带来的利益。这无可厚非,因为对国家而言,正常的社会竞争有利于促进国家综合实力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对个人而言,这种功利观为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一个基本平台,激励着中国社会和每一个中国人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希望奋斗着。

然而,这并不是说洪应明在《菜根谭》的功利观已经过时,相反它在当今社会中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大多数人都想追求功名,也都有追求功名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不过也有人淡泊功名,而这只不过是一个人对生存方式的选择而已。一个人在事业上很有造诣,然而他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将功名看做身外之物,这种高尚的精神当然值得我们学习。但我们不能要求所有人都成为淡泊名利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还应该鼓励和激励人们去追求功名,当一位好领导,当一名优秀工程师,当一名出色科学家……但是这种功名观同样是有限制的:任何的功名欲望都要切合自己的发展水平,切忌那些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的功名,不宜操之过急,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见利忘义。功名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拼搏去实现,而任何不劳而获的功名都是卑鄙的,任何不择手段获得的功名都是可耻的、不道德的。

所以说,我们追求功名是正常的,但一定要将社会效益作为主要出发点。只有剔除了个人的野心和贪婪的私欲,才能树立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这也正是前人洪应明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同类推荐
  •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奇才奇事(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世界上最奇妙的事件比电视剧都精彩……通过这本《奇才奇事》可以了解到,我们所身处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你我想象的神秘世界。可怕的“夺命琴音”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一个吻也会置人于死地吗?蜜月旅行是怎样死里逃生的呢?在这个世界上,奇才奇事层出不穷,可以说“每一刻都存在不一样的精彩”。
  • 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

    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

    博爱者,仁人也。它是以爱人为基础,包括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生命、爱人类的生存环境、爱大自然、爱人类的劳动创造、爱文明进步、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对学生的爱心培育过程其实也就是学生施爱的过程。本书《教学生养成爱心的28堂课》向大家讲述了我们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同时也向每个人阐述了我们如何爱别人。所以说,这是一本关于爱的书,它能让这个世界充满感动,充满温情,充满和谐。
  •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永远激情:马云的7个高效能思维习惯

    马云一介草根,长得其貌不扬,一没资金,二没背景,三没技术。是什么让他从一穷二白的普通人到万众瞩目的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如此自信、霸气甚至狂妄?运气和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但是,方法却是可以研究和学习的,而这些方法,也正是本书想要与读者探讨的。深入细致地分析和研究马云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和创业历程,我们发现,在他身上有这样几种人格品质——永远激情、认真专注、永不放弃、标新立异、勇往直前、以诚换信、合作共赢等。这些优秀的品质在他身上经过岁月的光合作用而慢慢沉淀,逐渐形成他为人处世、开拓事业的高效能习惯,最后凝结成他所散发出的独特的人格魅力。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与沟通的艺术

    本书不仅仅是口才训练书,也是一本综合开发自我潜能的修炼指南。一经问世,就创造了人类出版史上一个奇迹:10年之内发行了2000多万册,被译成了几十种文字,成为世界上最受推崇的“口才指南”。本书不仅仅谈论公开演说术和所有的演讲技巧,而且还囊括推销术、谈判技巧、辩论术等内容,详细地介绍了克服恐惧、建立自信的方法,阐述了演讲口才方面的方法和技巧,旨在指导人们克服人性和心理弱点,学会语言的艺术和技巧,顺乎自然地发挥自我潜能,在各种场合下发表谈话,博得赞誉,从而获得人生和商业的成功。
热门推荐
  • 神剑化魔传

    神剑化魔传

    本部小说是【天山化龙剑】的延续,江湖武林中流传的天下第一宝剑化龙神剑,却被西域沙海龙门客栈的老板娘凤落雁从天山派盗走,继而被江湖武林中人所争夺;朝廷东厂的势力如日中天,皇权渐渐被阉党所暗中掌控,魔爪开始疯狂的伸向江湖武林;化龙神剑却被化魔,成为一柄沾染邪气的魔剑;一时之间,江湖武林被搅动的天翻地覆!
  • 挑食尊者

    挑食尊者

    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一个边陲小国的命运。是早有预谋,还是机缘巧合?从此,一个名不经传的少年,被卷入修仙界。在这个谎言、流血、算计、杀戮、阴谋交织的世界,他收获过失落和绝望,收获过喜悦和惊喜!终究到达彼岸,成就太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婧清瑶

    婧清瑶

    从小拜入凌波城修仙学艺,日子虽平淡却也有趣,本以为会这么一直下去,但……一场比武的开始,所有人平静的生活都已经打乱,有人遇见了自己的有缘人;有人在成长中懂得了什么是爱;有人失去了一切却又得到了新的开始,究竟是风平浪静还是波涛汹涌?是随手放弃还是痴守一人?是拱手相让还是奋力争取?请随着我一起走进这场不平凡的修仙之路……
  • 闪耀漫威的圣斗士

    闪耀漫威的圣斗士

    乐夏穿越到了漫威世界,生来平凡的他在遇到一个破旧的青铜箱子之后,人生便注定不凡。“穿上圣衣,守护大地上的爱与正义!”触碰箱子的一瞬间,这句话便烙印进了他的灵魂。不管是黑暗中的邪祟,还是星空中的觊觎,亦或是将众生视作玩物的‘神’,一切试图扰乱这片大地祥和的邪恶都将面临圣斗士正义的制裁。当金色的圣衣反射着耀眼的星光,白色的披风无风飞扬时,圣斗士的传说开始传遍整个漫威宇宙。
  • 荨岩

    荨岩

    人如迁北的鱼群熙攘着越过海天,就像是破晓时那一缕金黄色的曙光逗引千生葵的花面一般齐整肃然地转头,不论是谁来的容易去的简单,荒芜而锦绣的天下留下这些人朝圣般的脚印,会指引着更多的生灵向着那里行路,那里被他们称为,荨岩。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武林天骄

    武林天骄

    本书讲述了“武林天骄”檀羽冲的传奇经历。原在书报上连载,但后来出版时因故删除了三分之二的内容,将连载时众多的重要人物和情节都删去。可以看做是《狂侠天骄魔女》的前传,但《武林天骄》中的檀羽冲跟《狂侠天骄魔女》中的檀羽冲有一定出入。
  •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

    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

    马瑞芳编著的《马瑞芳评说聊斋之官场》特别精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经典故事近百篇,加以述评,故事精彩好看,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发人深醒,并配有光绪年间的聊斋图说黑白线描和彩色工笔画,同时配有蒲松龄纪念馆提供的蒲松龄画像、图片、名人字画等,文图并茂,阅读性、欣赏性俱佳。
  • 回忆五四运动

    回忆五四运动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爆发于1919年的五四运动,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揭开中国历史新的一页。本书记述了五四运动从酝酿、爆发到各地风起云涌的经过详情,书中所收文章的作者梁实秋、许德珩、罗家伦、屈武、朱蕴山等均为五四运动的亲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