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2100000006

第6章 五言古诗 (3)

① 浮云两句,用《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诗意,意谓只见云浮天空,却不见游子到来。游子,指李白。久不至,李杜于天宝四载(745)在兖州城东分手后,从此即未曾聚首。② 三夜两句,这是看做李白自己特意来入梦,故更见情亲。③ 告归,告假归来,时间匆促,所以下文说“来不易”。④ 苦道,竭力说道。⑤ 楫,船桨,也指船。自“来不易”至“恐失坠”,都作为梦中李白的话。⑥ 若负句,像是枉抱了一生壮志。⑦ 冠盖,冠冕和车盖,这里指京城的达官贵人。盖,张在车上的伞。⑧ 斯人,指李白。憔悴,困苦抑郁。⑨ 孰云两句,意谓谁说天道公平,像李白这样的人不是还受累含屈吗?恢恢,宽广貌。《老子》:“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将老,当时李白五十九岁(比杜甫大十一岁)。⑩ 千秋两句,意谓千秋万岁之名,也不足偿身后寂寞之悲。但仇兆鳌云:“身累名传,其屈伸亦足相慰。”直到这里,杜甫还是以为李白已经死了。

【说明】

天宝三载(744),李杜在洛阳初会后,就渐成深交。杜集中就有十多首为李白而作的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李杜友情的纪实;“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对李白才能的赏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则是对李白生平的高度评价。

这两首诗是听到李白流放夜郎,积思成梦而作。正因为有这样的友谊,所以当李白入梦后,欣慰之余,却又有着不祥的念头,这正说明他对李白爱护之深,在一些泛泛之交身上是不可能有的。“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从这种殷勤的叮嘱里,又说明李白当时的处境是怎样的险恶。虽然当时李白并没有死,可是这两大诗人以后就真的不再相见了。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①

王 维

圣代无隐者②, 英灵尽来归③。

遂令东山客, 不得顾采薇④。

既至金门远⑤, 孰云吾道非⑥。

江淮度寒食, 京洛缝春衣⑦。

置酒长安道⑧, 同心与我违⑨。

行当浮桂棹⑩, 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 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 勿谓知音稀。

【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其父迁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河东人。开元九年(721)进士擢第。天宝末,为给事中。安禄山陷两都,遣人将他送至洛阳,迫授伪职。后禄山张宴于长安凝碧池,召集了当时的梨园子弟,王维闻而悲之,作了一首“万户伤心生野烟”的诗。及乱平,对受伪职的人以六等定罪。王维因曾作此诗,其弟王缙又请求削自己官职以赎兄罪,故得特赦,责授太子中允,后转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王维早期很感佩贤相张九龄,政治上也有抱负。后来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正直敢言之士受到打击,他也为此沮丧。四十岁后就隐居蓝田辋川。妻亡无子,孑然一身。他本信佛教,晚年更不吃荤腥,不衣文彩,过着“万事不关心”的生活,成为隐士加居士的人物。安史乱后,政局的大动荡,人民的大痛苦,在他的诗篇里就很少反映。

他在十五岁就开始作诗,名篇如《洛阳女儿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十六岁、十七岁时作的。但真正能代表他作品特色的,却是晚年的山水诗,寻常的一点云彩,一片竹林,一道溪流,在他笔下都有鲜明的个性,在当时的诗坛开拓了自己的艺术天地,形成了一种流派。

除了诗,他还擅长书画,精通音乐,这和他的山水诗有互相参通之处,因为两者的把握对象都是自然界。善于捕捉印象,是这位自然界猎手的一大本领。但传世的《画学秘诀》,赵殿成以为系后人托王维名之作。

【注释】

① 綦毋潜,注见后面“作者介绍”。落第,应试未中。还乡,《唐才子传》说綦毋潜是荆南人。王维另有《送綦毋校书弃官还江东》诗。② 圣代,当代的美称。③ 英灵,犹英才。④ 遂令两句,意谓隐士们皆不再隐居了。东山客,东晋谢安曾隐居过会稽东山。采薇,指殷末伯夷、叔齐采薇西山事,也是指隐居。⑤ 既至句,意谓已到长安却没有考中。金门,即金马门,汉代宫门名。汉代对征召来的优异之士皆令待诏金马门。远,指不能进入金马门。⑥ 吾道非,《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困于陈蔡时,曾对子贡说:“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贡说:“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

”⑦ 江淮两句,指綦毋潜渡江淮时正当寒食节,后因落第而留滞京洛,自缝春衣。寒食,节令名,清明前一天或两天。相传为纪念春秋时晋人介之推之自焚死,这一天就不再举火,故称。实是附会。京洛,指洛阳。⑧ 长安,今陕西西安市。⑨ 同心,犹知己。违,分离。意谓心虽同而行踪却相违。⑩ 行当,将要。桂棹(zhào),船之美称。棹,船桨,也指船。《离骚》:“桂棹兮兰枻。” 未几句,意谓不久就可回到家园。荆扉,柴门。 吾谋句,指文章未被主考采用。《左传·文公十三年》记秦人绕朝曾说:“子无谓秦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知音,相传春秋时钟子期能听出伯牙琴中的曲意,伯牙乃许为知音。

【说明】

这首诗是对落第人的反复劝慰,曲为之譬,实是解嘲。这类诗也确实不容易写得好。

蘅塘退士选这类诗,也许有这样的用意,让落第的士子们读读,多少可以得到些安慰,并使他们仍然颂念“圣代”,不非“吾道”,如沈德潜所谓“反复曲折,使落第人绝无怨尤”。也说明编选一个普及性选本,就得照顾到各方面的读者对象。当然,在唐人慰下第者的诗中,王维这一首写得算是较有感情的,以它来“聊备一格”,也是经过了缜密的选择的。

送 别

王 维

下马饮君酒①, 问君何所之②?

君言不得意, 归卧南山陲③。

但去莫复问, 白云无尽时④。

【注释】

① 饮君酒,请君饮酒。饮(yìn),使动词,使喝。② 之,往。③ 南山,终南山,即秦岭,在今陕西西安市南。陲,边。④ 但去两句,沈德潜云:“白云无尽,足以自娱,勿言不得意也。”但,只。

【说明】

旧注疑是送孟浩然归南山之作。则南山应指襄阳南岘山。若无末两句,诗即毫无意味。

青 溪①

王 维

言入黄花川②, 每逐青溪水③。

随山将万转, 趣途无百里④。

声喧乱石中⑤, 色静深松里⑥。

漾漾泛菱荇⑦, 澄澄映葭苇⑧。

我心素已闲, 清川澹如此⑨。

请留盘石上⑩, 垂钓将已矣。

【注释】

① 青溪,在今陕西勉县之东。② 言,发语词,无义。黄花川,在今陕西凤县东北。③ 逐,循,沿。④ 随山两句,意谓自黄花川到青溪,途程虽不到百里,山路却千回万转。趣,通“趋”。⑤ 声,溪声。⑥ 色,山色。⑦ 漾漾,水波动荡貌。菱、荇(xìng),皆指水草。⑧ 葭苇,芦苇。⑨ 澹,安静貌。⑩ 盘石,大石。 将已矣,将以此终其身。有感叹意。

【说明】

“我心素已闲”两句,是心境也是诗境,即以清川的淡泊来印证自己的素愿。

渭川田家①

王 维

斜阳照墟落②, 穷巷牛羊归③。

野老念牧童,  倚杖候荆扉④。

雉雊麦苗秀⑤, 蚕眠桑叶稀⑥。

田夫荷锄至⑦, 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⑧, 怅然吟《式微》⑨。

【注释】

① 渭川,渭水。② 墟落,村庄。③ 穷巷,深巷。④ 荆扉,柴门。⑤ 雉,野鸡。雊(gòu),雉鸣曰“雊”。秀,麦子吐华曰“秀”。⑥ 蚕眠,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如睡眠状,故曰“蚕眠”。⑦ 荷,负。⑧ 即此句,就是这些情景也觉得闲散之可羡慕了。⑨ 式微,《诗经·邶风·式微》中有“式微式微,胡不归”语,这里表示自己有归隐之意。

【说明】

这些初夏景色其实都极平常,作者也是随手写去,然而诗意盎然。诗中的野老想念牧童,田夫荷锄相见,纯系白描,不事雕绘,读来故也分外亲切。

西施咏①

王 维

艳色天下重, 西施宁久微②?

朝为越溪女③, 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④, 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⑤, 不自著罗衣⑥。

君宠益娇态, 君怜无是非⑦。

当时浣纱伴, 莫得同车归⑧。

持谢邻家子⑨, 效颦安可希⑩?

【注释】

① 西施,即西子。相传是春秋时越国美女,本苎萝山下卖柴人家女儿。后为越王句践所得,献与吴王夫差,颇受宠爱,最后吴国就为越国所灭。传说如此,实则吴之灭亡另有原因。② 艳色两句,意谓西施既有此艳色,又怎会永远微贱下去。宁,岂。③ 越溪,指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传为西施浣纱处。一说在苎萝山下,苎萝山又有在诸暨、在萧山二说。④ 岂殊众,难道与众不同。⑤ 傅,通“敷”,抹。⑥ 罗,丝织品。⑦ 怜,爱怜。⑧ 当时两句,因为西施已选到吴国去了,所以就不会再和当时浣纱的女伴同车而归了。唐汝询在《唐诗解》中则以为:“惟恐同列之侔己,畴肯载浣纱之伴与同归乎?”⑨ 持谢,奉告。邻家子,指传说中的东施,西施的东邻。古代女子也叫“子”。⑩ 效颦句,相传西施因病捧心而颦,当地的丑女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结果大家都避开丑女。见《庄子·天运》。意思是说,没有西施那样美貌,单是效颦只能令人讨厌。颦,皱眉。安可希,怎能希望别人的赏识。

【说明】

此诗借西施的故事,感慨世情之无常。“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实是一些借机缘而骤贵的幸运儿的写照,而他们受到厚宠的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说明君主无是非之明,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说:“写尽炎凉人眼界,不为题缚,乃臻斯诣。”

秋登兰山寄张五①

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②, 隐者自怡悦③。

相望试登高④, 心随雁飞灭⑤。

愁因薄暮起, 兴是清秋发⑥。

时见归村人, 沙行渡头歇⑦。

天边树若荠⑧, 江畔洲如月⑨。

何当载酒来⑩, 共醉重阳节。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今属湖北)人。年轻时曾隐居家乡鹿门山,以诗自娱。后往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又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曾入其幕,但时间不长。后病疽死。终身是个布衣。

他的一生,多半在襄阳度过,他的诗歌,也很多以襄阳为题材,故张祜有“襄阳属浩然”之句。

他原来也想有一番建树,“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田园作》)“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临洞庭上张丞相》)从这些诗篇看,欲为世用的意愿是很明显的。

愿望落空后,最后还是退隐家园。在中国的封建士大夫中,这种达与隐的起伏,说是矛盾其实也是统一的,因为这都是儒家立身的两个方面。

他的诗五言最多,也以五言为长。前人曾说盛唐诗人,李杜之外,当推王孟。王孟之诗虽不尽相同,但在描写山水、田园上,自有异中之同,形成一种流派。

【注释】

① 兰山,《孟襄阳集》作万山。兰山在山东临沂或四川旧庆符县,孟浩然皆未到过,应是万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诗题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又作《秋登万山寄张文儃》。张五,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录》以为是张,官刑部员外郎,擅书画。张子容则为张八,浩然乡人,两不相蒙。② 北山,指万山。③ 隐者,指作者自己。晋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此两句当是用其意。④ 相望句,意谓为了瞻望远人,且试着登上高处。⑤ 心随句,因登高而见雁飞。⑥ 兴,指秋兴。⑦ 时见两句,指归村人由沙滩行来而在渡口歇脚。⑧ 荠(jì),一种野菜,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木的细小。⑨ 洲,水中可居之地。⑩ 何当,何时能够。载酒,具酒。 重阳节,旧以阴历九月初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参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注。

【说明】

此诗写秋天登山怀友,希望到重阳那天同来登高饮酒。日暮归雁,唤起愁心;清秋发兴,因引出结句共醉重阳之望。

夏日南亭怀辛大①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②, 池月渐东上③。

散发乘夕凉④, 开轩卧闲敞⑤。

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 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 终宵劳梦想。

【注释】

① 辛大,名未详。大,排行第一。② 山光,山上的日光。③ 池月,池边的月色。④ 散发,古人平时都束发戴帽,散发表示闲适自在,不受簪冠拘束。⑤ 轩,这里指窗。卧闲敞,朝幽静宽敞的地方躺着。

【说明】

孟集中还有几首与辛大有关的诗,另一首是辛大和张七到南亭来找作者一同喝酒。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①

孟浩然

夕阳度西岭, 群壑倏已暝②。

松月生夜凉, 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 烟鸟栖初定③。

之子期宿来④, 孤琴候萝径⑤。

【注释】

同类推荐
  •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

    《陶渊明搜神传奇》写的是隐居九江的陶渊明,不畏艰险,远足西安县(今武宁),搜神探奇,并以武陵崖为原型,写出了千古名篇《桃花源记》。作品以西安古县美丽的山水为背景,将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传说娓娓道来,仿佛是一幅疏淡别致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面前。
  •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关于我父母的一切

    这是一代人隔着数十年历史,对另一代人的怀念和回想,这是作者对“家族”一词的重新感知,更是对当下生活的深切理解。这是一个儿子对于父母的思念以及想象:回忆,叹息,感慨,愧疚,迷惑和内心的疼痛。载着超重的记忆,这一本书如同一叶扁舟,飘流江湖。该作首次出版后获得广泛赞誉,并获得华语传媒文学大奖。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季羡林留给孩子的人生启蒙书)

    古今中外赞美读书的名人,不可胜数。张元济先生有一句简单朴素的话:“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天下”而又“第一”,可见他对读书重要性的认识。本书专题讲述季羡林先生如何对待读书、如何写作、如何做学问,他的坚持不懈和笔耕不辍足以为当下青少年的楷模。
  •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马烽小说散文集(山药蛋派经典文库)

    本书收选作者创作历程中代表性作20篇,包括《饲养员赵大叔》《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经入选中学课本的名篇。作为山药蛋派代表人物之一,马烽擅长写普通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作品朴实、真挚、感人。该书主要是对马烽重要作的一次经典梳理,是研究马烽的重要入口。
热门推荐
  • 曾是热恋时

    曾是热恋时

    简安彤是个疯子,是的,家破人亡之后的简安彤就已经成为了疯子。所以在他的婚礼上,简安彤彻彻底底的疯了。她用他们的孩子送到了他跟前,祝他订婚快乐,甚至拿出水果刀狠狠地刺向他。只是为了想要看看,他的心是什么颜色的!……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典型文案

    典型文案

    本书对1949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按事例的发生发展进行仔细梳理。将典型性事件好典型性人物与中国当代文艺政策好部署的背景联系起来考察,清晰地勾勒了一幅当代文学,特别是前三十年(1949~1979)文学与体制、政策、形势、运动等等的“关系史”。
  • 三界之破茧成蝶

    三界之破茧成蝶

    女主不论在家亦或学校都受到不公平对待,但一次特别的经历,让她从猪脚变成了主角。三年里她感受到了曾没有过的温暖,但同时由于自己的懦弱了,自己重要的人逝去了,她要复仇,立志成为世间最强者。
  •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

    重生六零幸福攻略

    她要改变父母亲人的命运让他们都平安幸福的活着。她要远离前世失败的婚姻纠葛寻找自己的幸福。她有前世的记忆、有智慧、有空间、有家人的支持,她怕谁?!新书《重生带着系统当大佬》开坑,求收藏。
  • 我在平行世界打副本

    我在平行世界打副本

    重生平行世界,前世的游戏化作了空间副本,文苑起飞了。“哎呦喂,这个游戏我熟,来,看哥表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碎光沐年纸流砂

    碎光沐年纸流砂

    年少就将韶华倾负,辗转流沙而成的烙印大浪淘沙。大宝拽着欧总的西装裤,软糯糯恳求:“爹地,陪我打球。”“没时间,我要陪你妈咪逛街。”二宝拽着欧总的西装裤,软糯糯恳求:“爹地,陪我看电影。”“没时间,你妈咪饿了,我歹下厨去。”三宝拽着欧总的西装裤,软糯糯恳求:“爹地,你送我的抱枕被妈咪抢走了。”“谁说给你的?那是我买给你妈咪的。”欧氏总裁此生最大的抱负:把老婆宠坏,贪恋他的柔情。
  • 心里有个兵工厂

    心里有个兵工厂

    一个从小被抓进土匪窝的修枪匠一个被人挤占灵魂的可怜娃和一个可歌可泣的抗战故事 新书铁流铸宋已上传,欢迎加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