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32900000007

第7章 契珂夫在东方

本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编》第19卷,《沸羹集》,最初发表于一九四四年七月十五日重庆《新华日报》。

契珂夫在东方很受人爱好。他的作品无论在中国或日本差不多全部都被翻译了,他的读者并不少于屠格涅甫与托尔斯泰。

他的作品和作风很合乎东方人的口胃。东方人于文学喜欢抒情的东西,喜欢沉潜而有内涵的东西,但要不伤于凝重。

那感觉要象玉石般玲珑温润而不象玻璃,要象绿茶般于清甜中带点涩味,而不象咖啡加糖加牛乳。音乐的美也喜欢这种涩味,一切都要有沉潜的美而不尚外表的华丽。喜欢灰青,喜欢忧郁,不是那么过于宏伟,压迫得令人害怕。

契珂夫特别在这些方面投合了东方人的感情,在我们看来他的东方成分似乎多过于西方的。他虽然不做诗,但他确实是一位诗人。他的小说是诗,他的戏曲也是诗。他比屠格涅甫更为内在的,而比托尔斯泰或杜斯托奕犬斯基更有风味。

在中国,虽然一向不十分为人所注意,他对于中国新文艺所给予的影响确是特别的大。关于这层,我们只消举出我们中国的一位大作家鲁迅来和他对比一下,似乎便可以了解。

鲁迅的作品与作风和契珂夫的极相类似,简直可以说是孪生的弟兄。假使契珂夫的作品是“人类无声的悲哀的音乐”

(“Still and sad music of humanity”),鲁迅的作品至少可以说是中国的无声的悲哀的音乐。他们都是平庸的灵魂的写实主义。庸人的类似宿命的无聊生活使他们感觉悲哀,沉痛,甚至失望。人类俨然是不可救药的。

他们都是研究过近代医学的人,医学家的平静镇定了他们的愤怒,解剖刀和显微镜的运用训练了他们对于病态与症结作耐心的无情的剖检。他们的剖检是一样犀利而仔细、而又蕴含着一种沉默深厚的同情,但他们却同样是只开病历而不处药方的医师。

这大约是由于环境与性格都相近的原故吧。两人同患着不可治的肺结核症而倒下去了,单只这一点也都值得我们发生同情的联想。这种病症的自觉,对于患者的心情,是可能发生出一种同性质的观感的。内在的无可如何尽可能投射为世界的不可救药。就这样内在的投射和外界的反映,便交织成为惨淡的、虚无的、含泪而苦笑的诗。

但两人都相信着“进步”。这是近代生物学所证实了的、无可否认的铁的事实。故虽失望,而未至绝望。在刻骨的悲悯中未忘却一丝的希望。

契珂夫时时系念着“三二百年后”的人类社会光明的远景,他相信“再过三二百年后,全世界都要变成美丽而可爱的花园”(库普林:《契珂夫的回忆》库普林(A·M·Kyпpии,1870—1938),俄国作家。著有小说《凶神》、《决斗》等。《契诃夫的回忆》一文,赵景深译,载于一九二七年上海《小说月报》第十八卷第五号。

),“经过三二百年之后,世界上的生活都要变得十分美丽,不可思议的美丽”(《三姊妹》中韦士英所说)。这希望给予契珂夫的作品以潜在的温暖,就象尽管是严寒的冰天雪地,而不是无生命的月球里的死灭。

鲁迅的作品也正是这样。但鲁迅比契珂夫占了便宜的,是迟来世界二十年,后离世界三十年以上。鲁迅得以亲眼看见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中国革命势力的联带着的高涨,光明的前景用不着等待“三二百年之后”,竟在契珂夫去世后仅仅三二十年间便到来了。

在这儿鲁迅便和契珂夫分手了。希望成为了现实,明天变成了今天,“进步的信仰”转化为了“革命的信仰”。“做得更象样一点吧”——在契珂夫所“不能够高声地公然向人说出”

的,而在后期的鲁迅却“能够高声地向人说出”了。鲁迅是由契珂夫变为了高尔基。

但是毫无疑问,鲁迅在早年一定是深切地受了契珂夫的影响的。

因而前期鲁迅在中国新文艺上所留下的成绩,我是这样感觉着,也就是契珂夫在东方播下的种子。

1944年6月14日作于重庆,为纪念契珂夫逝世四十周年

同类推荐
  •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一个冒雪锯木的清晨

    我喜欢深夜的那种静谧,几乎听得见呼吸。我的许多话语这个时候就会汩汩涌出。有意思的是,因为这种习惯,我发现许多的雨和雪都是从深夜开始下起的。而别人要等到天亮以后,才明白这个世界在昨天夜里又发生了什么。这时我才发现,一个人对世界的触摸有多深!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泰戈尔精美诗选(英文版)

    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诗人、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眼中沙》《四个人》《家庭与世界》《园丁集》《最后的诗篇》等。这次选了他的《吉檀迦利》和《新月集》。
  • 西游新世相:三界人物大起底

    西游新世相:三界人物大起底

    本书是一部角度独特的经典名著《西游记》的解读作品。作者从原著的诸多细节入手,以各个人物为视角,通过其奇思妙想的解读,立体呈现了《西游记》所构建的神佛、凡人、精怪的世界。全书共四篇,分别为“精怪的奋斗”“神佛的世界”“凡人的命运”“主角的旅程”。作者重新审视每一个人物,在全新的视角下,妖怪或让人心酸、或让人赞叹,神仙也不再单薄,满是烟火气,凡人命运让人唏嘘、感同身受。
  •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世界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对名著的速读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速读使你能够花费较少的时间与精力掌握尽可能多的信息,具体到本书来说:假如你想了解作者的情况及作品的写作背景,你可以阅读“作者简介”和“作品档案”部分。假如你想了解一部名著的主要情节,你可以阅读相关篇目的“内容概要”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中的主人公,你可以阅读“主要人物形象”部分;假如你想了解名著本身的艺术成就与名家对作品的评价,你可以阅读“文学成就”和“名家点评”部分;假如你想记一些名著中的精彩篇章,你可以阅读“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假如你读了这几部分而起了阅读原著的愿望,“名家点评”“精彩篇章推荐”部分则指明了原著的精华之所在。
热门推荐
  •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女配大佬翻身日记

    受尽背叛,突然穿书,但是没想到自己还是个女配!!女配也就算了,怎么身边的女配都是重生的?!那就一个人佛系修仙吧,可是原女主你为什么非要灭掉我不可?!一遭毁灵根,遭万人唾弃,女主你还不放过我?!不行不行,女配杠不过女主,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越想越气,就是天地都认你为女主,作为变数的女配今天我也得吊打你!仙途漫漫,女主难杠,让我娓娓道来,等等!女主的桃花你们跟着我干啥,我只是个女配啊....
  • 旅途从火影开始

    旅途从火影开始

    一个人成为派克然后能换世界的故事(不会写简介,所以不写了)(故事很流水)火影→
  • 人脉网

    人脉网

    现在社会流行着一句话“一个人是否成功,不在于一个人知道什么,而在于这个人认识谁。”事实确实如此,许多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他们依赖的就是宽广的人脉。比如,一个人认识一个企业家,如果企业家愿意为他投资的话,他只要稍加努力,就可以取得第一桶金。其实,只要这个人在这个企业家的公司担任重要的职位,也可以取得不错的成就。而这只是利用人脉成功的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这个社会是非常复杂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也是错综交织的,成功人士就可以在这人脉圈中游刃有余,利用各种人脉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重生之琉璃玉

    重生之琉璃玉

    从悬崖掉下果然可以穿越,她带着一颗神秘的玉石打开了时空之门,踏上不一样的修仙之旅。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直到东汉时期才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史作出的重要贡献。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个黄金时代,宋代**窑系除了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宫廷还建立了汝窑、钧窑、哥窑等官窑,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明清两朝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元编著的《中国瓷器》主要介绍了有关瓷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说瓷、中国瓷器种类、中国瓷器史、中国**瓷器、瓷器的吉祥图案、瓷器的保养。
  • 精灵纪元

    精灵纪元

    他是高贵的精灵族王子,王后篡位,在刑场上他被击伤而失忆。幸得酒糟剑王所救,带他一路逃亡,只为找到传说中的精灵谷。穿沙漠,过密林,越险峰。狡诈的狼人,嗜血的魔兽,狂怒的兽王,他们能否渡过难关,终达家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Human Chain
  • 20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20岁以后这样做女孩命最好

    本书从女人的情商、财商、社交、职场、心理、才智、婚姻、健康等角度,全方位地展示现代好命女的必备要素。希望本书能让所有女孩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把握好人生的航向,抓住自己的未来!
  • 禅林宝训笔说

    禅林宝训笔说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