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59500000020

第20章

六祖未到黄梅岭南尚为篾戾车地暨得西来衣钵止于曹溪宝林乃圣僧先开道场于百七十年前待祖师说法四十余年时座下发明心地者三十余人其青原南岳二派分灯续为五宗传灯所载千七百员大善知识皆曹溪一脉的骨儿孙而禅宗东振何其胜也法润海宇独曹溪根本道源寂寥千载诸方教化在在如林宁无一人留心此山为整理而振起者岂不为之大可哀欤老人往与紫柏大师方议同浚其源未几老人即以弘法罹难蒙 恩遣海外时则以为佛祖神力所摄也以万历丙申二月入山礼祖则正值魔挠寺僧有不能安者比当道即欲以老人重整道场以在席稿待罪之时未敢应命越五年庚子冬方应聘入山乃不自揣恨不能翻然一新如六祖踞华座时也最初选诸沙弥教习本业比得百有余人意可成者数十因重建宝林禅堂以安诸得度沙弥冀将见初开化时也柰诸新学夙无闻薰种子若无上根利智难遽示以向上一路各随机开导读诵书写事行而已诸沙弥中有达一者其根虽钝而习性最纯独有向上志惜乎老人离山太早未能成就以是未满本愿今老人老矣兹逸老匡山时宝林堂主昂公携一远来参谒此念感恩之诚最切第老人无复人世矣一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汝等当思何修何福生在边地得为六祖儿孙朝夕亲近祖师肉身如现身说法无异何其至愚如生盲人不知日光所照己也汝又何缘何幸得老人至以金鎞刮翳开其盲瞑始见天日犹然不知日光之照也汝等当思六祖未至黄梅但新州一卖柴汉耳一闻诵金刚经应无所住一语顿断历劫生死根株此岂由教习而然耶良以佛性种子人人具足未遇缘开发如种在地未得雨露之滋耳老人一向直示汝等种种方便皆得雨之功但汝等烦恼根深难生智种灵苗今远来请益犹是昔润之功也从今要智种发生则将六祖所悟无住一语会取参求忽然心地发明是时不但了却历劫生死即六祖鼻孔尽在你诸人手里把住放行只由自己如此便如亲侍六祖说法时无异岂特更要老人打葛藤费婆心也老人虽不在曹溪汝只将当家一则公案说与同参诸沙弥等人人都要如此做工夫不可一念放舍如此即是老人常住此山时时为汝诸人说法也此事不是儿戏直要一片死心下毒手判命根做将去若是朝三暮四一寒十曝不但智种不生抑恐作焦芽败种也如是不唯辜负老人实辜负自己切不可空过时光恐大限到来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汝当深思自勉勿忽。

示曹溪沙弥方觉

达么西来单传直指之道衣钵六传至曹溪正法眼藏流布震旦今千余年皆云曹溪一脉如孔门之洙泗盖所系法门非轻也余昔居东海时每慨禅门寥落必源头壅阏尝与达观大师议欲往浚之期于匡庐未几余以弘法罹难达师以余不果行遂先独往至其山见其僧皆田舍郎也止于檐下信宿而归及余蒙 恩遣岭外第执政者亦以曹溪故也及余南游过白下师候余于江上且曰某先探曹溪矣即六祖复生不能再振也余曰固愿力何如耳及余度岭谒六祖睹其荒秽信其难矣时则僧以魔扰不遑安其居矣徘徊久之而去居五年庚子当事者大以曹溪护法为心力致余往整顿之余至则始于祖庭及诸三门百废齐举其僧无论其大小即诸沙弥率皆樵儿牧竖耳余选其少可教者为教授令其沙弥尽皆受业经典更延诸生之有信心者教以儒门经书以破其俗业稍成即为披剃授具戒别修禅堂设为清规令其各各皆从本业如是者百余人及其可进者三之一耳即方觉乃初所选者惜乎般若之缘不深老人切诲以佛法大义领荷者希第在威仪之间耳老人苦心八年寺僧阐提作难老人竟谢去之南岳时则诸沙弥如失乳儿大可愍焉相继而随者不能留如觉侍者先候于南岳今候于匡山乃拈香请益老人哀而谓之曰汝等生边地不闻三宝名盖一难也幸而遇老人为开导又何幸也虽受化有缘而卒不能深入佛法是未种般若之缘耳汝等念我不忘则信根既具而佛法终有时而入所谓欲识佛性义当观时节因缘汝今既知舍离俗缠脱然方外此为入道正因且又亲近知识知其所难则不当以妄想狂心当面错过乃是知所重也若离俗缘自以为无拘束纵浪身心徒事虚华耽玩山水徒费草鞋钱竟有何益岂不为重增业苦耶汝今果能拼舍身命志求大法为生死大事参究向上称色力强健三二十年不异其心不改其志直欲发明自性不悟不止如此立行乃是出家正行方不负老人开道之恩亦不负千生万劫遇善知识之缘亦不负出家亲近六祖肉身如生前无异仍须发愿愿弘祖道以敕道场以存法门之标准如此操心立志乃是曹溪的骨儿孙若更悠悠度日执愚自是以朝名山礼祖庭随喜道场此是粥饭庸流最下品人之行径汝何全无正知见舍却珍宝徒事乞丐之事耶饶汝行尽名山依然俗骨凡胎毫无进益岂不辜负自己百千万劫之大因缘耶汝谛思惟当择所行慎无以俗习妄想自误也。

示同尘睿禅人

滇南同尘睿禅人远至大都亲历讲肆久之既而尽弃所习南参知识游新安之黄山爱其幽胜遂隐约其间一钵往来无定栖止然以华严大经为课诵壬戌仲夏来参匡山求授大戒拈香请益老人因示之曰子以华严大经为常课能知此经之纲宗乎惟我毗卢遮那旷劫因中称法界心修普贤行证穷法界名为报身号卢舍那具有佛刹尘数相好是为正报所感二十重华藏世界无尽庄严以为依报安住海印三昧称普光明智为地上菩萨演说此经名曰普照法界修多罗为称性法门种种微妙不可思议广大无边而有三部今所诵者乃下部略本特应众生心量所见者如此而已其中所诠有四法界统以一真无障碍法界而为根本依此建立四重法界谓事法界理法界事理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然虽四重以事事无碍而为究竟故其大旨谓一尘一毛具含无尽法界一尘一毛如此而尘尘毛毛一一融摄无障无碍所以经云于一微细毛孔中不可说刹次第入毛孔能受彼诸刹诸刹不能遍毛孔又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等重重交映如帝网垂珠念念圆融若夕梦经世正所谓广大自在威德法门二乘绝分劣解非机非上根大智不能信入是为难信难解之法也如此法门乃诸佛自证境界具在众生日用妄想心中念念现前故经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颠倒则一切智自然智当下现前譬如一微尘中具有大千经卷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有一智人明见此经剖破微尘出此大经利益无穷然一微尘者众生妄想心也大千经卷众生本具性德也隐而不现所谓众生日用而不知也明眼智人破尘出经即诸佛证穷此法开示众生为大利乐也是知此经所说乃说众生日用妄想心耳大哉众生之心也具有广大不思议力智用无边而为介尔妄想所蔽可不悲哉是以吾佛特为此事出现世间故曰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以诸佛证此大事因此缘此特出世间为众生说更无别事以众生迷此大事而为生死故以生死为大事也以即此众生妄想之心若悟之而为舍那果体华藏庄严迷之而为五蕴陋躯娑婆秽土甚至三途剧报然则迷悟端在一念转变之间耳何日用自昧而不知耶由是观之即八十卷之雄文而所开示者乃吾人一念之妄想心耳故曰我今于一切众生心中成等正觉所谓诸佛心内众生时时成道众生心内诸佛念念证真故般若多罗尊者曰入息不居阴界出息不涉众缘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斯则不独众生日用念念转如是经即水流风动鸟噪猿啼无非出广长舌也苟能以如是眼转如是经则尽未来际无间断时所谓尘说刹说炽然说无间歇此乃华严法界真经之大旨也禅人若悟此法则于未展卷前彻见无边法界于拨火拈香謦欬弹指之间也虽然如是也要牛皮钻透始得若透此法门则即心是戒即戒是佛所谓成就慧身不由他悟以自心具足不假外也禅人如是诵持如是参求是真佛子是名真持戒者否则当面错过不免如人数他宝也。

示修净土法门

海阳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命名曰深愚拈香请益云弟子某发愿求生西方净土结法侣若干人同会一处专修净业愿乞慈悲指示法要老人因示之曰佛说修行出生死法方便多门唯有念佛求生净土最为切要如华严法华圆妙法门普贤妙行究竟指归净土如马鸣龙树及此方永明中峰诸大祖师皆极力主张净土一门是知从上诸祖无有一人不归净土者此之法门乃佛无问自说三根普被四众齐收非是权为下根设也经云若净佛土当净自心心净则佛土自净故娑婆秽土乃恶业所感众苦充满西方极乐乃净业所感故但受诸乐惟今修行净业必以净心为本要净自心第一先要戒根清净以身三口四意三此十恶业乃三途苦因今持戒之要先须三业清净则心自净若身不杀不盗不淫则身业清净口不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则口业清净意不贪不嗔不痴则意业清净如此十恶永断三业永清是为净心之要于此清净心中厌娑婆苦发愿往生安养立念佛正行然念佛必要为生死心切先断外缘单提一念以一句阿弥陀佛以为命根念念不忘心心不断二六时中行住坐卧拈匙举箸折旋俯仰动静闲忙于一切时不愚不昧并无异缘如此用心久久纯熟乃至梦中亦不忘失寤寐一如则工夫绵密打成一片是为得力时也若念至一心不乱则临命终时净土境界现前自然不被生死拘留则感阿弥陀佛放光接引此必定往生之效验也然一心专念固是正行然必资以观想更见稳密故佛为韦提希说十六妙观故得一生取办今观经现存若结净侣同修然任各自志愿于十六观中随取一观或单观佛及菩萨妙相或观净土境界如弥陀经说莲华宝地等随意观想若观想分明则二六时中现前如在净土坐卧经行开眼闭眼如在目前若此观想成就则临命终时一念顿生所谓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此唯心净土之妙指也若行人如此用心精持戒行则六根清净永断恶业烦恼则心地清净观念相继则妙行易成净土真因无外此者若但口说念佛求生净土若净戒不持烦恼不断心地污秽佛说是人永不成就是故行人第一要持戒为基本发愿为助因念佛观想为正行如是修行若不往生则佛堕妄语矣。

示念佛参禅切要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这念佛的毕竟是谁如此靠定话头一切妄想杂念当下顿断如斩乱丝更不容起起处即消唯有一念历历孤明如白日当空妄念不生昏沉自退寂寂惺惺永嘉大师云寂寂惺惺是寂寂无记非惺惺寂寂是惺惺乱想非谓寂寂不落昏沉无记惺惺不落妄想惺寂双流沉浮两舍看到一念不生处则前后际断中间自孤忽然打破漆桶顿见本来面目则身心世界当下平沉如空华影落十方圆明成一大光明藏如此方是到家时节日用现前朗朗圆明更无可疑始信自心本来如此从上佛祖自受用地无二无别到此境界不可取作空见若取空见便堕外道恶见亦不可作有见亦不可作玄妙知见但凡有见即堕邪见若在工夫中现出种种境界切不可认着一咄便消恶境不必怕善境不必喜此是习气魔若生忧喜便堕魔中当观唯自心所现不从外来应知本来清净心中了无一物本无迷悟不属圣凡又安得种种境界耶今为迷此本心故要做工夫消磨无明习气耳若悟本心本来无物本来光明广大清净湛然如此任运过时又岂有甚么工夫可做耶今人但信此心本来无物如今做工夫只为未见本来面目故不得不下死工夫一番方有到家时节从此一直做将去自然有时顿见本来面目是出生死永无疑矣。

示海阔禅人刺血书经

禅人发心书华严五大部经特礼匡山请益老人因示之曰毗卢遮那安住海印三昧现十法界无尽身云说华严经名普照法界修多罗若正报身诸毛孔中放光明说若依报世界草芥微尘则尘说刹说如是演说尽未来际无间无歇如是之经充满法界所谓一字法门海墨书而不尽今子以有限之身心涓滴之身血若为而尽书之耶虽然此经果不能书则一切众生绝分矣且曰法界之经则凡在法界无非此经若悟毗卢以法界为身则自己身心亦同法界此则日用现前动静语默拈匙举箸欬唾掉臂皆法界之大用是则何莫而非书写此经之时耶若身同法界则一一毛孔皆悉周遍如是则举一滴之血当与性海同枯矣所以普贤大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量等法界是则全经不出一字即书一字亦同全经何况百轴之文禅人苟能作如是观则自书者与见闻者及礼拜赞叹一香一花而作供养乃至执劳运力者无不同归法界矣如是功德岂可得而思议耶斯为普贤之妙行普眼之境界又可以世谛观之耶禅人若无如是眼作如是行亦不勉捏目见空花耳岂不重增颠倒想耶。

示曹溪沙弥能化书华严经

佛云佛种从缘起是故众生正因佛性本具但以无明坚固不遇善缘终不能发如种子在地要假雨露阳和之缘方能抽芽发干乃至开花结实耳老人未至曹溪时诸沙弥所习世俗之业且不知有佛有僧安知佛法哉自老人开化种种方便诱引教导始则知为僧矣既而以佛性难明先教书写华严大经使知亲近随顺佛法信心若发而后方可引入佛慧初则二三其人自是人人相望发心不十年间而书此大经者已成十余部矣较之六祖入灭已来千年矣今日之事从前所未有也今沙弥能化能自发心初刺血书法华经行愿品今则书大经将完其师德云来礼匡山代为请益老人因示之曰经云譬如一微尘中有大经卷书写三千大千世界中事无人知者假有一人智眼明见剖破一尘出此大千经卷利乐众生无穷无尽一微尘者众生妄想心也大千经卷众生本有佛性具含恒沙功德也有一智人乃善知识也是故佛性人人本有恒沙功德人人本具以无知识开导皆以性德而造恶业所招三途之苦报若悟此佛性则转恶业而为无量净土庄严今沙弥能化能以造业之心转为净土庄严作成佛真因所谓智种含于心地而遇法雨慧曰之缘故能发菩提芽生长善根抽功德枝开万行花将来必成菩提妙果此正所谓佛种从缘起也老人往往开示曹溪诸弟子等若人人相望彼此相益则转秽邦为净土转生死为涅槃固无难矣若从此人人勇猛发无上心有志佛法究明己躬大事即如六祖住世时发明自心者千人之中岂止三十余人而已耶是在递相转教之功耳。

(江州佛弟子左春魁同男左克勤发心刻

憨大师法语第四卷计字贰万参千银

壹拾壹两伍钱整

五乳峰侍者广益编对 海阳郑一相书)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仔细品味《不懂忍耐 就成不了大事》的思想,会使你的人生更精彩、更理智、更灿烂,更受他人的尊重,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快乐。你别动气,动气就伤了和气;你别生气,生气就坏了元气;你别逗气,逗气就破了财气;你若忍气,忍气便能神气。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忍耐都是他们一生中的座右铭。
  • 笙笙都是你

    笙笙都是你

    他是她的救赎,她是他的执念。在某个天气并不算好的雨夜,他们相遇了。先生,请你帮帮我。优美动听的女声浮起。哦,凭什么。声音干净低沉却冷得有点不近人情。我是菀城林氏的千金,你想要什么,我会尽我所能。那,我想要你。可以吗?我会爱你,风雨兼程;我会等你,地老天荒。
  • 都市里的生产队(中国好小说)

    都市里的生产队(中国好小说)

    城市郊区有一个白鹤庄,庄里还有二十多户人家,保留着生产队的治理模式。张东升是这个生产队的队长,试图在坐拥土地的实力上让庄子富起来。他找关系,使手段,在生产队里大建豪华商业城。东升曾经受到过不公平待遇,坐过牢,心里压抑着仇恨。他渴望着绝对的权力,在文化转型后还按着旧的标准尽可能地圈自己的领地。最终因对员工私自用刑,再次被捕入狱。
  • 你的新娘是我

    你的新娘是我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所以...哪有什么选择,只不过是个幌子,只是为了让我历尽一番磨难罢了...“我是你的新娘,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 The Valley of the Moon

    The Valley of the Mo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冰极神皇

    冰极神皇

    《炎玄九变》兄弟篇,作者承诺全本免费!!一不小心,本书主角死了!但,他终究是主角,是绝不可能死透的!起死回生的叶冰,将从此拥有一段不平凡的人生,玄冰大陆的一代传奇,也将从这里展开。脚踏妖孽,寂灭天骄,仙帝神皇,尽皆俯首!PS:本书和《炎玄九变》有一定联系,却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偶有雷同之处,实属巧合!另:千万字玄幻《八荒斗神》已经完本,新书《九龙圣祖》正火热连载中,请关注支持!喜欢的小伙伴可以加交流群:390417452飞烟阁!
  • 哈尔罗杰历险记:巧捕白象

    哈尔罗杰历险记:巧捕白象

    以哈尔和罗杰两兄弟为贯穿整套丛书的主人公,每本书讲述一次探险活动。普赖斯塑造了哈尔、罗杰这两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形象。他希望青少年都能成为哈尔、罗杰那样的人:学识渊博,体魄健壮,正直、勇敢,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 道余录

    道余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医病妃王爷请留步

    神医病妃王爷请留步

    她,洛煌依,一代神医,性格孤傲冷清,治病救人全凭心情。然,能医不自医,身患不治之症,香消玉殒。再次醒来,变成了将军府体弱多病的七小姐。他,洛亦枫,一代战神,将军府的大少爷,玉树临风,杀伐果断。然,在洛煌依面前,他待她万般柔情似水,世人以为洛亦枫宠妹如此,却不知在洛亦枫心里,洛煌依是他生命的全部。造化弄人,洛亦枫战死沙场,一纸婚约,洛煌依远嫁他国,当他站在她的面前时......“依依,对不起,我来晚了。”“王爷,请留步。”ps:慢热文,怒打白莲花的情节很少出现,不是爽文,亦不是宠文。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