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0100000026

第26章

伤寒六七日,邪传厥阴之时。大下之后,下焦气虚,阳气内陷,寸脉迟而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厥阴之脉,贯膈上注肺,循喉咙。在厥阴随经射肺,因亡津液,遂成肺痿,咽喉不利而唾脓血也。《金匮要略》曰:肺痿之病,从何得之,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若泄利不止者,为里气大虚,故云难治。与麻黄升麻汤,以调肝肺之气。

麻黄升麻汤方:麻黄(二两半,去节。甘温) 升麻(一两一分。甘平) 当归(一两一分。辛温) 知母(苦寒 赵本作“十八铢”) 黄芩(苦寒 赵本作“十八铢”) 葳蕤(各十八铢。赵本一作菖蒲。甘平) 石膏(碎,绵裹。

甘寒。赵本作“六铢”) 白术(甘温) 干姜(辛热 赵本作“六铢”) 芍药(酸平 赵本作“六铢”) 天门冬(去心。甘平 赵本作“六铢”) 桂枝(辛热。赵本有“六铢,去皮”四字) 茯苓(甘平 赵本作“六铢”) 甘草(炙 各六铢 甘平 赵本无“各”字)《玉函》曰:大热之气,寒以取之;甚热之气,以汗发之。麻黄、升麻之甘,以发浮热;正气虚者,以辛润之,当归桂姜之辛以散寒;上热者,以苦泄之,知母、黄芩之苦,凉心去热;津液少者,以甘润之,茯苓、白术之甘,缓脾生津;肺燥气热,以酸收之,以甘缓之,芍药之酸,以敛逆气,葳蕤、(医统本有“天”字)门冬、石膏、甘草之甘,润肺除热。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伤寒四五日,邪气传里之时。腹中痛,转气下趣少腹者,里虚遇寒,寒气下行,欲作自利也。

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连黄芩(赵本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伤寒邪自传表,为本自寒下,医反吐下,损伤正气,寒气内为格拒。经曰:格则吐逆。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以通寒格。

干姜黄连黄芩(赵本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辛热) 黄连(苦寒) 黄芩(苦寒) 人参(各三两。甘温)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今自愈。

下利阴寒之疾,反大热者逆。有微热而渴,里气方温也。经曰:诸弱发热,脉弱者,阳气得复也,今必自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今自愈;设复紧,为未解。(赵本注:“一云:设脉浮复紧”)下利,阴病也。脉数,阳脉也。阴病见阳脉者生,微热汗出,阳气得通也,利必自愈。诸紧为寒,设复脉紧,阴气犹胜,故云未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下利,手足厥逆无脉者,阴气独胜,阳气大虚也。灸之,阳气复,手足温而脉还,为欲愈;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阳已绝也,反微喘者,阳气脱也。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水;趺阳脾土。下利,为肾邪干脾,水不胜土,则为微邪,故为顺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

下利者,脉当沉而迟,反浮数者,里有热也。涩为无血,尺中自涩者,肠胃血散也,随利下,必便脓血。

清与圊通,《脉经》曰:清者厕也。

下利清谷,不可攻表,汗出,必胀满。

下利者,脾胃虚也。胃为津液之主,发汗亡津液,则胃气愈虚,必胀满。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也;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沉为在里,弦为拘急,里气不足,是主下重;大则病进,此利未止;脉微弱数者,邪气微而阳气复,为欲自止,虽发热止由阳胜,非大逆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下利清谷,脉沉而迟,里有寒也。面少赤,身有微热,表未解也。病患微厥,《针经》曰:下虚则厥。

表邪欲解,临汗之时,以里先虚,必郁冒,然后汗出而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今自愈;设不瘥,必清脓血,以有热故也。

经曰:脉数不解,而下不止,必协热便脓血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 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者,无阳也。 时,周时也。周时厥愈,脉出,为阳气复则生;若手足不温,脉不还者,为阳气绝则死。

伤寒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死。

下利者,里虚也。脉当微弱反实者,病胜脏也,故死。《难经》曰:脉不应病,病不应脉,是为死病。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赵本有“通脉四逆汤方”详见卷六)下利清谷,为里寒;身热不解为外热。汗出阳气通行于外,则未当厥;其汗出而厥者,阳气大虚也,与通脉四逆汤,以固阳气。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利则津液少,热则伤气,气虚下(医统本作“不”)利,致后重也。与白头翁汤,散热浓肠。

白头翁汤方:白头翁(二两。苦寒) 黄柏(苦寒) 黄连(苦寒) 秦皮(各三两。苦寒)《内经》曰: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利则下焦虚,是以纯苦之剂坚之。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赵本医统本并有“宜”字)四逆汤;攻表(赵本医统本并有“宜”字)桂枝汤。(赵本云:“四逆汤”用前第五方,又有“桂枝汤方”详见卷二)下利腹满者,里有虚寒,先与四逆汤温里;身疼痛,为表未解,利止里和,与桂枝汤攻表。

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

自利不渴,为脏寒,与四逆(医统本有“汤”字)以温脏;下利饮水为有热,与白头翁汤以凉中。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赵本有“小承气汤方”详见卷五)经曰:实则谵语。有燥屎为胃实,下利为肠虚,与小承气汤以下燥屎。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宜栀子豉汤。(赵本有“栀子豉汤方”详见卷三)下利后不烦,为欲解;若更烦而心下坚者,恐为谷烦。此烦而心下濡者,是邪热乘虚,客于胸中,为虚烦也,与栀子豉汤,吐之则愈。

呕家有痈脓者,不可治,呕脓尽自愈。

胃脘有痈,则呕而吐脓,不可治呕,得脓尽,呕亦(医统本作“即”)自愈。

呕而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呕而脉弱,为邪气传里。呕则气上逆,而小盒饭不利;小便复利者,里虚也。身有微热见厥者,阴胜阳也,为难治。与四逆汤温里助阳。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赵本有“吴茱萸汤方”详见卷五)干呕,吐涎沫者,里寒也;头痛者,寒气上攻也。与吴茱萸汤温里散寒。

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赵本有“小柴胡汤方”详见卷三)经曰:呕而发热者,柴胡证具。

伤寒大吐大下之,极虚,复极汗出(赵本无“出”字)者,以(赵本无“以”字)其人外气怫郁,复与之水,以发其汗,因得哕。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大吐大下,胃气极虚,复极发汗,又亡阳气。外邪怫郁于表,则身热,医与之水,以发其汗,胃虚得水,虚寒相搏成哕也。

伤寒,哕而腹满,视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则(赵本作“即”)愈。

哕而腹满,气上而不下也。视其前后部,有不利者即利之,以降其气。前部,小便也;后部,(医统本有“者”字)大便也。

同类推荐
  •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

    九转流珠神仙九丹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天王水鉴海和尚六会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庭内外景经

    黄庭内外景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明阳集

    王明阳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学禁脔

    诗学禁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拜师茅山派

    拜师茅山派

    一次意外的车祸,穿越到民国年代,拜师在茅山。这是一个僵尸,鬼怪乱行的年代,来自二十一世纪的林风该怎么办。。。。。。建了个群,有兴趣的可以加下,大家有什么好一点的想法,可以在里面讨论讨论。977636255
  • 我死党穿越了

    我死党穿越了

    我叫李尧,我现在慌得一批。我收到了已故死党发来的信息,虽然她是个跟我玩的很好的妹子,长得也很俊,可该慌还是要慌的。后来死党说她穿越了,还成了法师……我知道,我可能要发了。……李尧:“说好的赏心悦目的使魔呢咋还是个黑漆漆的魔怪啊?!我要求退货啊我跟你说!”林晓薇:“滚!”李尧:“好的呢!”书友群:死党聊天群:390247839(一群已满死党闲聊群:205276702(二群已满)死党催更群:726620619(三群可加)
  • 我的妖孽将军

    我的妖孽将军

    前世,她是平望台上的一株萱草,他是天庭倨傲自负的朱雀神君,她为他甘愿魂飞魄散跳了轮回台,他为她颠覆天庭遁入魔道;今生,她是穿越时空的一介布衣,他是尊贵霸道的骠骑将军,莫名的熟悉,莫名的心动融入她的梦境,这个妖孽般绝代风华的将军背后牵扯着一桩惊世阴谋……【白萱】:“我从来不是她。凤曦,终有一日你会后悔,连即将出世的孩子都没能给她一点希望,你该是伤她多深?”“我不愿成为你们兵戎相见的借口,倘若真的如此,我宁愿做平望台上的一株萱草,不曾来过天庭,不曾遇见过你们。”——前世.萱草【凤曦】:“我不会放你走,不管你要回哪里,回不回得去。阿萱,留在这里陪我,哪里都别去。”“去了仙籍沦入魔道又如何?我朱雀本是厌恶被这虚伪的条例束缚,而今又要因此放弃仅有的珍宝,连孩子都要认贼作父?若是如此,那就为妖吧!”——前世.朱雀神君【龙梓彦】:“明明皆是我先遇上,为何总是晚他一步?”“若忘川的煎熬能去除心中所痛,那便由我陪你跳吧,太虚宫的云水池边,我允了你生生世世的陪伴便会护你到底。”——前世.青龙神君
  • 万界融合之新纪元

    万界融合之新纪元

    诸天世界大融合,开启新的纪元,面对这天大机缘,所有人都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强。重生回到十年前的严青云,暗暗发誓道:“一定要在这新纪元中,成为传说般的存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史话(中国史话·社会风俗系列)

    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属团体,是人们同居共产、共同生活的基本生活组织;传统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家国同构”的社会,家庭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本书是首部《中国家庭史话》,它论述了自仰韶文化后期母系家庭出现至近代,中国传统家庭起源、奠基、发展、转型、衰落的全过程。认为先秦时代传统家庭从无到有,逐渐形成;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传统家庭的奠基和初步发展阶段,以小型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为特点的传统家庭形态占据了主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而全综合经营的小农家庭生计模式逐渐定型;隋唐五代时期传统家庭迎来第一个兴盛阶段,生产工具的发展为小家庭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小家庭与大家庭共存;宋辽金元时期是传统家庭发生近代化转型的重要时期,以壮年夫妇为核心的三代五口之家成为此后中国家庭的主要形态;明清时期,传统家庭达到鼎盛;民国以后,传统家庭衰落、现代家庭兴起。全面展示了中国家庭的发展、演进历史。
  • 快穿之路人的逆袭手册

    快穿之路人的逆袭手册

    苏白辞,一只存活了好几十万年的孤魂,因脑子出现了一个画面,便与一个伪高冷系统绑定。从此踏上了穿梭各个位面的道路。
  • 乖乖丑夫任我爱

    乖乖丑夫任我爱

    【不上架】他,天生克妻克母,从小被人打骂,命贱如草。她,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与丈夫一生恩爱,却被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这个龙凤颠倒的年代,天啊,这些男人能不能不要对我抛媚眼了?“我苏白对天发誓,对许森不离不弃,爱你一生。”“滚开,看到你我就觉得恶心,你怎么配的上高贵的我,还不快滚。”“不!你答应过我,不离不弃任你爱!”
  • 尘世一粒沙

    尘世一粒沙

    盘古开天划分阴阳世间万物皆是轮回逆转如何摆脱命运枷锁无数人为此探索忙碌最终不过是世间尘埃中的一粒沙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