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5800000009

第9章

十六观经云。上品上生者。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然则修上品者佛之深旨不可不知。今浅者尚不能知。况其深乎。故此卷自浅及深切于日用者皆载焉。名曰助修上品。

习说

孔子化三千之徒。其要旨不出一部论语。而首以学而时习之一句。则此一句之义岂不为急先务哉。盖学者学其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射习仪之习。学君子圣人者不可骤尔而至。故必以时而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褊隘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傲慢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狼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然则所谓时习者。当其事之时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悦乎。能悟此理。则尽论语中所言之善皆可以尽。是知。以此一句冠于一书之首者深有意也。修西方而进乎道者尤贵乎习。故此不可不知。

葛守利人说

大观间一官员买靴于京师市中。见一靴甚大。乃其父送葬者。问其所得之由。答云。一官员携来修整。问何时来取。遂往候之。果见其父下马留钱取靴。其子拜。不顾复乘马去。其子追随二三里许将不及。乃呼曰。我与父生为父子。何无一言以教我。其父曰。学葛繁。问。葛何人。曰。世间人。遂访问所在。其时为镇江大守。乃往见之言其故。且问。葛何以见重于幽冥如此。答曰。予始者日行一利人事。其次行二事。又其次行三事。或至十事。于今四十年。未尝一日废。问。何以利人。葛指坐间脚踏子云。若此物置之不正。则蹙人足。予为正之。亦利人事也。又若人渴。予能饮以一杯水。亦利人事。惟随事而利之。上自乡相下至乞丐。皆可以行。唯在乎人而不废耳。其子拜而退。葛后以高寿坐化而去。观此则利人之事不可不勉。害人之事岂可为哉。所谓爱人利物之谓仁者。葛得之矣。葛兼修净业。以是回向。后有僧神游净土。见葛在焉。

施报说

儒家言施报。佛家布施果报其实一也。佛言。欲得谷食。当勤耕种。欲得智慧。当勤学问。欲得长寿。当勤戒杀。欲得富贵。当勤布施。有四。一曰财施。二曰法施。三曰无畏施。四曰心施。财施者。以财惠人。法施者。以善道教人。无畏施者。谓人及众生当恐惧时。吾安慰之使无畏。或教以脱离恐惧。使之无畏。心施者。力虽不能济物。常存济物之心。佛以孝养父母亦为布施。是凡施于外者皆为布施。故为下而忠勤事上。为长而仁慈安众。为师而谨于教导。为友而诚于琢磨。一言一话之间必期有益。一动一止之际必欲无伤。种种方便利物。勿使有所损害。皆布施也。所为如此。存心又如此。后世岂得不获富贵之报。古语云。人人知道有来年。家家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是今生所受之福乃前世所修者。犹今岁所食之谷乃前岁所种者。人不能朝种谷而暮食。犹不能旋修福而即受。所以谷必半岁。福必隔世也。孔子谓。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老子谓。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皆布施之谓。曾子谓。出乎尔者反乎尔。老子云。天道好还。皆果报之谓。是儒道二教皆言施报。但不言隔世尔。所谓爱人者人常爱之。敬人者人常敬之。灾人者人必反灾之。皆现世之施报也。知是以修净土滋培善根多矣。

至人延年说

予尝闻。至人云。人生衣食财禄阴司皆有定数。若俭约不贪则可延寿。奢侈过求受尽则终。譬如人有钱一千。日用一百则可十日。日用五十可二十日。若恣纵贪侈立见败亡。则若一千之数一日用尽。可不畏哉。易称。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是天地之大变化之妙鬼神之粤。犹不乖于数。况于人乎。或谓。人有廉俭而命促贪侈而寿长者何也。廉俭而命促者当生之数少也。若更贪侈则愈促矣。贪侈而寿长者当生之数多也。若更廉俭则愈长矣。且天地于人无私。何谓当生之数有多少乎。此皆前世所为耳。故曰。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唯现世多为吉善则增福寿。故曰。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现世多为罪恶则减福寿。故曰。多行不义必自毙。且修净土者。固不在福寿之多。然损福寿之事则是薄德耳。岂可不戒哉。增福寿之事则是厚德耳。岂可不勉哉。

食肉说

佛告大慧菩萨云。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为汝略说。谓一切众生从本以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以亲想。故不应食肉。不净气分所生长。故不应食肉。众生闻气悉皆恐怖。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慈杀。故不应食肉。凡愚所嗜臭秽不净无善名称。故不应食肉。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以杀生者见形起识深味著。故不应食肉。彼食肉者诸天所弃。故不应食肉。令口气臭。故不应食肉。多恶梦。故不应食肉。空闲林中虎狼闻香。故不应食肉。令人饮食无节量。故不应食肉。令修行者不生厌离。不应食肉。我常说言。凡所饮食。作食子肉想。作服药想。不应食肉。听食肉者。无有是处。大慧。凡诸杀者。为财利故杀生屠贩。彼诸愚痴食肉众生。以钱为网而捕诸肉。彼杀生者。若以财物。若以钓网。取彼空行水陆众生。种种杀害。屠贩求利。大慧。亦无不教不求不想而有鱼肉。以是义故不应食肉。佛复说偈略云。为利杀众生。以财网诸肉。二俱是恶业。死堕叫呼狱。若无教想求。则无三净肉。彼非无因有。是故不应食。酒肉葱韭蒜。悉为圣道障。食肉无慈悲。永背正解脱。及违圣表相。是故不应食。众生肉本非所食之物。以耳闻目见惯熟。不知其非。如能断肉。固为上也。如不能断。且食三净肉而减省食。若兼味且去其一。如两餐皆肉。且一餐以素。人生禄料有数。若此自可延寿。如早晨食素。其利甚多。一省业缘。二可清净。三不妨善业。四至晚食荤时。不至厌此而欲彼。如此自可延寿。若以食素为难。宜以食荤之费为素食。则易行而可持久。若纵口腹之欲。亦无了期。语曰。世上欲无刀兵劫。须是众生不食肉。斯言可不畏哉。不免食三净肉者。次日可为所食之肉众生。念西方四圣号并真言。以资荐往生。庶几可释冤灭罪。据阎罗王告郑邻之言。则至诚念四圣号以追荐者。必得往生。详载在第八卷。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及自死。鸟残。为五净肉。

戒杀盗淫说

楞严经佛谓。想爱女色。心结不离。故有淫欲。则诸世间父母子孙相生不绝。是等则以欲贪为本。贪爱血味。心滋不止故。有食肉则诸世间卵化湿胎随力强弱递相吞食。是等则以杀贪为本。以人养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食余众生亦复如是。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若此则以盗贪为本。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此杀盗淫三者为之根本。以是因缘。恶业果报相续不已。如西方净土。受清净身。不因淫欲而生。食清净食。不因杀害而得友清净人。不因染著而交。是皆脱去此等。然修上品者此等亦不可不知。

饮食男女说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制之若无。斯为圣人。节而不纵。可为贤人。纵而不节。可为下愚。盖此二者皆造业之所。杀生以资口腹。非造罪而何。淫欲以丧天真。非造罪而何。况二者更相助发。因美饮食则血气盛。血气盛则淫欲多。淫欲多则反损血气。血气损则又赖饮食以滋补。是二者更相造罪也。若欲省口腹。必先节淫欲。若能节淫欲。即可省口腹。此乃安身延年之道。若能节而绝之。则粗粝亦自美矣。若纵之则人生受用之数有限。限尽则早终也。慈觉禅师云。饮食于人日月长。精粗随分塞饥疮。才过三寸成何物。不用将心细校量。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口腹矣。务实野夫云。皮包骨肉并尿粪。强作娇娆诳惑人。千古英雄皆坐此。百年同作一坑尘。若能如是思省。自可省淫欲矣。果了得此二者在生何由有疾病夭折。身后何由有地狱畜生。虽不免此。而修净土亦脱去轮回。然修上品者不可不戒此。

贪折前程说

有官员二人。求梦于京师二相庙中。以问前程。其夜一人梦见有人持簿一扇。揭开版云。此汝同来之官人前程也。视之。乃自小官排至宰相。仍有句之者。其官员问云。句之者何也。持簿者答云。此官人爱财。世间不义取一顷。此间句一顷。若急改过。尚可作监司。其人闻之。更不敢妄取财。其后果至监司。又何仙姑在世间。有一主簿。家忽有天书降。为不识字画。乃往见仙姑问之。仙姑设香案。拜而后看。看毕微笑。主簿云。持来拜问。何故乃笑。仙姑云。天书言。主簿受金十两。折禄五年。以此观之。不义之财诚可畏也。移是心于净土。其熟善缘多矣。

福慧说

人不可不兼修福慧。种种利物。常行方便。作一切善。戒一切恶。所谓修福也。知因果识罪福。观释氏书内明性理。观儒家书外明世道。所谓修慧也。修福得富贵。修慧得明了。修慧不修福。明了而穷困。修福不修慧。富贵而愚痴。福慧若兼修。富贵而明了。二者皆不修。愚痴而穷困。佛以福慧兼修故谓之两足尊。谓福慧两足也。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此福慧所以不可不兼修也。必不得已。宁使慧胜于福。莫令福胜于慧。若慧胜于福。则知罪福而戒慎。故无坠堕。若福胜于慧。则因受福而作恶。故有坠堕。楞伽经云。受现在乐种未来苦是也。偈云。兼修福与慧。又复念阿弥。九品莲花里。第一更何疑。斋戒明了人修者必上品上生故也。又偈云。虽修福与慧。不知念阿弥。未得阿罗汉。轮回无了时。在此世界修行得阿罗汉果。方脱轮回故也。

习慈说

观世音菩萨谓。万善皆生于慈。老子言三宝。以慈为首。儒家言五常。先之以仁。其意皆同。人有多嗔怒者。盖不思此意。未言害物造业。先自损气伤和人若能到慈仁之境。方知嗔怒不佳。当其在嗔怒中。则不自知其苦。正如行荆棘中趍一大厦安居之所也。方其矫宿性之嗔怒。如行荆棘中。及习成慈仁。则如入大厦安居矣。此不可以言尽。但当嗔怒时。习之久久自有可喜。释道二教固已戒嗔。儒家亦然。桓魋欲害孔子。孔子曷尝嗔乎。臧仓毁隔孟子。孟子曷尝嗔乎。韩信不报胯下之辱。安国不怨溺灰之言。此皆为可师法。况凡待贫下御仆妾诋忤己者。易致嗔怒。尤当戒谨。盖彼亦人也。但以薄福而事我。岂可恣其情性而造恶业哉。究而言之。慈和者于自己大得便宜。藏经云。今生见欢喜者。前世见人欢喜故。此慈和之所致也。修净土者乌可不以是为心哉。如一切众生为大罪恶。亦勿生嗔以污吾清冷之心。念彼以愚痴故尔。使有智慧。必不为此。当生怜悯其愚痴之心。故曾子曰。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如是以修净土。其圆熟善根甚矣。

为君子说

人皆可以为君子。而不肯为君子。不须为小人。而必欲为小人。若诚信恭敬。若温和方正。若推贤扬善。若随宜利物。凡此之类皆君子之事也。为之亦不难者。人不肯为何哉。若欺诈傲慢。若粗暴谄曲。若说短扬恶。若纵意害物。凡此之类皆小人之事也。为之又何利益。人必为之何哉。为君子则人喜之。神祐之。祸患不生。福禄可永。所得多矣。虽有时而失命也。非因君子而失。使不为君子亦失矣。命有定分故也。为小人则人怨之。神怒之。祸患将至。福寿以促。所失多矣。虽有时而得命也。非因为小人而得。使不为小人亦得矣。命有定分故也。孔子谓。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小人不知天命。又谓。得之不得曰有命。能审此理。所谓君子羸得为君子。小人枉了为小人。如是以修净土。必不在下品下矣。

为圣为佛说

子尝谓。孔子所以为圣人。固非一端。然其要在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恶者亦为师。何适而非师乎。见识如是。乌得不为圣人。又尝谓。释迦佛所以为佛者。固非一端。然其要在于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兽。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未对。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是。乌得不为佛。后出世为佛。先度憍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若如是以修净土。立与诸大菩萨等矣。

阿罗汉说

佛言。阿罗汉虽能受天人供。而福及人也劣。假使有人。百年供养四天下阿罗汉。不如发菩萨心一日供养佛。盖佛自无量劫来救度众生。无非得福。而福利人也胜。阿罗汉了生死。遂入涅槃独善其身。故福及人劣矣。佛又言。若人有福。曾供养佛。亦勿谓。供佛乃身后事。近年秀州一僧专念阿弥陀佛。为人祷病即得痊愈。岂可谓佛不利于生前。既可祷病则亦可祈福。但恐信心不至耳。若修净土期于复来化度者。尤不可无福。故此不可不知。

楞伽经说

楞伽经说。渊源理致除一切妄想。此一经有三译。其十卷者太繁。四卷虽达磨发扬东彼所书。译得大晦。难读难晓。唯七卷者分明。修净土欲上品上生者。须读诵大乘经典解第一义。故此不可不知在四字号。

二天人说

华严经云。人生有二天人随人。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天人常见人。人不见天人。此二天人岂非善恶二部童子之徒欤。人之举意发言动步常念此二天人。见人而能无愧。如此修净土。则必上品上生。或曰。一人尚有二天人。何二天之多也。曰。一月普现一切水。岂必月之多哉。

小因果说

有修桥人。有毁桥人。此天堂地狱之小因也。有坐轿人。有荷轿人。此天堂地狱之小果也。触类长之皆可见矣。常如是存心以修净土。上品往生复何疑哉。

同类推荐
  •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庐陵官下记

    庐陵官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玄宗朝翻经三藏善无畏赠鸿胪卿行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未轩文集

    未轩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Pageant of Summer

    Pageant of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二”小姐的彪悍人生

    “二”小姐的彪悍人生

    一场变态的试炼,令她无端穿越成京城举世闻名的展府的“三绝”二小姐所谓三绝,即:痴绝,傻绝,笨绝(-_-)三绝就三绝吧,反正他展梵音最擅长的就是扮猪吃老虎,但是…后妈暗算,姐姐刁难,暗中使坏,联合陷害……还有一堆不知从何而来的美男在一旁看戏乐翻天……奶奶个麻花的,你们活得不耐烦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何况还是我们从来都不知道忍为何物的展小姐……于是乎……☆☆白慕朗:不知在下可曾的罪过姑娘?展梵音:没有啊,只不过古人说得好啊,根不正苗歪!☆☆钱凤:梵音,你怎么能将一个野男人带回家?展梵音:不是啊,我只是听说姐姐嫁不出去了,他是我给姐姐捡回来的姐夫!☆☆云枭:展梵音,你要干什么(双手护住前胸)展梵音:(笑眯眯)放心吧,我会乖乖疼你的!☆☆展梵音:孔昭,我可以相信你吗?孔昭:小姐,您永远是孔昭的小姐!☆☆路人甲:听说展梵音又被人欺负了!众美男:老伯,您听错了吧!展梵音不去欺负别人就不错了!斗后妈,戏刁女,过宅院,闯江湖,看我们的“三绝小姐”展梵音如何过他的彪悍人生!简介无能,内容会比简介更精彩,喜欢的请放入书架!*****************************************推荐好友文文:恶魔总裁宠我吧笑雨涵尼姑皇后谢郦恨嫁——警花女神棍长袖扇舞暖宝贝的幸福人生唐音七
  •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

    《卡夫卡致奥特拉及家人的信》卡夫卡,现代派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生前鲜为人知,死后震撼世界。他终身未婚,与父亲关系紧张,他的妹妹奥特拉·卡夫卡或许就是他最为亲近的人。
  •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

    《闻一多大全集》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闻一多最脍炙人口的诗歌、演讲、文艺评论、学术研究、散文、杂论、书信等作品遴选出来,集结成书。鉴于闻一多在诗歌方面成就最大,《闻一多大全集》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诗歌作品。如诗集《死水》《红烛》《真我集》等,无一不体现了闻一多的“三美”(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主张。
  • 网游之崩溃世界

    网游之崩溃世界

    2055年,我们身处的宇宙在一道无比浓郁的强光所扫过,随之濒临崩溃。世界被未知的力量数据化,产生了不可预测的结果,这是一场灾难,也是一场机缘......
  • 新瓦岗

    新瓦岗

    新瓦岗四猛:罗士信,来护儿,新文礼,王伯当四绝:罗春,尚师徒,侯君集,程咬金十三杰: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雄阔海,伍云召,东方伯,伍天锡,罗成,杨林,魏文通,梁师泰,杨义臣,秦琼【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自己的四猛四绝和十三杰人选,这是甜城心中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喜欢,《新瓦岗》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隋唐英雄传!
  •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

    《静心的智慧》现代社会中,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日益增大,金钱、权力、欲望等诱惑不断考验着人类脆弱的灵魂怎么能够离开静心的智慧?在不断地求索与挣扎中,人们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性,陷入人性的沼泽。人的心灵犹如一间仓库,需要时常打扫和维护,拂去心灵上的尘埃,让自己的身心处于一种宁静祥和的状态。掌握静心的智慧,便能摆脱所有的喧嚣与无奈,让自己活在一个无比清新的世界里。用睿智的眼光看待世界,以静心的智慧感受生活,给焦灼的人生寻找一片宁静的栖居地,找回迷失的自我,感悟生命的真意,享受生活的甘甜与快乐。
  • 机械时代之古武机甲

    机械时代之古武机甲

    黑森林里,苏音小小的身体圈作一团,无边的黑暗将她包围。
  • 星耀圣诗

    星耀圣诗

    一切源自巧合。仙侠世界的流亡者们在神灵与魔法的夹缝中求生,面对虎视眈眈的强敌和域外魔影,他们将何去何从。清风卷起渐浓的硝烟,命运之线串起散落的珠子,于无声处敲响史诗的鼓点。东方的仙与武,西方的魔法和斗气,以及神灵、混沌、虚空,纷纷粉墨登场。机缘巧合下,剑客和骑士的意外相遇,为世界的巨变拉开了帷幕——他们究竟将带来新生,还是毁灭?
  • 剑破九天

    剑破九天

    一剑诛仙佛,一剑葬神魔!他本是皇城第一武道天才,却被未婚妻设计毁去丹田,无法修行。绝望之际,竟发现体内藏有一座剑神墓!十八道神秘墓碑,刻印着无上剑道绝学,墓中更有一道神剑之魂,名为葬天!从此之后,一个亘古未有的剑神横空出世,威震九天!
  • 我能修复万物

    我能修复万物

    损坏的机器?修复。残缺的书本?修复。粉碎的花瓶?修复。任何一件损坏物品,顾云杰都能在瞬间修复!白富美的惊讶、艺术家的赞赏,各路大佬的刮目相看……财富、人脉纷纷朝他涌来。突然——“发现残破的仙界宝物诛天剑,可修复!”“什……什么?这也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