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09300000017

第17章

二法照师者。唐代宗大历四年。于衡州湖东寺。启五会念佛道场。感五色祥云覆其寺。云中有楼阁。睹阿弥陀佛及二菩萨。其身高大。满虚空中。复于道场之外。遇一老人。指见文殊。因往五台。大圣现竹林寺。照入寺之讲堂。见文殊在西。普贤在东。为众说法。照遂作礼问曰。末代凡夫智识浅劣。佛性心地无由显现。未审修何法门。最为其要。文殊曰。汝所请问。今正是时。诸修行门。无如念佛。我于过去。因念佛故得一切种智。照又问曰。当云何念。文殊曰。此世界西有阿弥陀。愿力难思。汝当系念令无间断。命终决定往生。说已为照摩顶而退。师续于并州行五会教。化人念佛。德宗于长安宫中。常闻东北方有念佛之声。遣使寻觅。至于太康。果见照师劝化之盛。遂敕迎入内。教宫人念佛亦及五会。按柳文南岳弥陀和尚碑曰。在代宗时。有僧法照为国师。初居庐山。由正定以趣安乐国。见蒙恶衣持佛者。佛告曰。此衡山承远也。出而求之肖焉。乃从而学。传教天下。准此法照师于远公也

三少康师。缙云仙都人。贞元初至洛下白马寺。见殿内文字累放光明探取之。乃善导西方化导文。康曰。若于净土有缘。当使此文再发光明。言未已光乃闪烁。康曰。劫石可磨。我愿无易矣。遂至长安善导影堂。大陈荐献。倏见善导遗像。升于空中谓曰。汝依吾事利乐有情。则汝之功同生安养。又路逢一僧。曰汝欲化人。当往新定。言讫而隐。新定今严州也。师至彼人无识者。康乃乞钱。诱小儿曰。阿弥陀佛是汝本师。能念一声与汝一钱。群儿务钱。随亦念之。后经月余俟钱者多。康曰。可念十声与一钱。如是一年。无少长贵贱。念佛之人。盈于道路。续于乌龙山。建净土道场。筑坛三级。集众午夜行道。康高声唱阿弥陀佛。众共和之。师一唱佛声。众见一佛从口而出。连唱十声。则有十佛。若贯珠焉。师曰。汝见佛者。决定往生。众满数千。亦有竟不见者。后遗嘱道俗。当于安养起增进心。于阎浮提生厌离心。言已放光数道。掩然而逝。塔于台子岩。天台韶国师。尝重修之。世称后善导者。即师是也

四省常师者。大宋淳化中。师住钱唐南昭庆院。专修净业。结净行社。王文正公(旦)为社首。翰林承旨宋(白)撰碑。翰林学士苏(易简)作净行品序。状元孙(何)题社客于碑阴。亦系以记。士夫预会。皆称净行社弟子。社友八十比丘一千大众。孤山圆公。作师行业记并莲社碑。记中引苏序曰。予当布发以承其足。剜身以请其法。犹无嗔恨。况陋文浅学而有吝惜哉。宋碑曰。师慕远公。启庐山之社。易莲华为净行之名。远公当衰季之时。所结者半隐沦之士。上人属升平之世。所交者多有位之贤。方前则名士且多。垂裕则津梁曷已。因二公之言。想当时之盛。亦可槩见矣

五宗赜师者。师赐号慈觉。元祐中住真州长芦寺。宗说俱通。笃勤化物。有苇江集行于世。内列种种佛事。靡不运其慈念。盖师自他俱利。愿力洪深。故能远绍佛化也如此。人或不知。返嫌忉怛。悲夫。师居长芦。海众云臻。爰念无常之火。四面俱焚。岂可安然坐而待尽。乃遵庐阜之规。建立莲华胜会。普劝修行念佛三昧。其法日念阿弥陀佛。或百千声乃至万声。回愿往生西方净土。各于日下。以十字记之。当时即感普贤普慧二大菩萨预会。证明胜事。非所作所修契圣。曷至是耶。灵芝称为近代大乘师。信乎其为大乘师矣

以上五师。绍隆大法行业如此。继远为祖。孰曰不然乎

梁京师法悦僧主传

梁京师正觉寺法悦。齐末为僧主。精修福业。四部所归。尝闻宋明帝造丈八金像。四铸不成。于是改为丈四。悦乃与白马寺智靖。率同缘改造丈八无量寿像。以申厥志。始鸠集金铜。属齐末乱离。至梁初方以事奏闻。降敕听许。材官工巧。随用资给。以天监八年五月三日。于小庄严寺营铸。本量佛身四万斤铜。镕泻尚未至胸。百姓以铜投之炉冶。随铸不满。又闻奏。敕铜三千斤。库始就量送。而铸处已见传。诏载铜炉所。遂并销镕。一鼓便就。来人俱失。台内铜至。方知先到灵感所致。及开模量度。乃涌成丈九。而光相不差。有二大钱。见在衣条。莫测神异。初像素既成。有道昭师夜间礼忏。忽见素晃然大明。铸后三日。有僧道度。助费开模。而遥见二僧跪开像髻。倏然不见。及移像还光宅寺。久不得雨。颇有埃尘。忽夜有微雨沾润。僧祐师经行像所。忽见像边有光焰上下。犹如灯烛。是夜淮中贾客。并闻催督治桥。如有数百人声。自佛法东流。金像灵瑞莫过于此

后魏壁谷神鸾法师传

释昙鸾雁门人。少游五台。因感灵异。誓而出俗。三乘顿渐。具陶文理。师性好方术。闻江南陶隐居有长生法。千里就之。陶即以所学仙经十卷授之。师喜跃自得。以谓神仙必可致也。后还洛下。遇三藏菩提留支。意颇得之。问支曰。佛道有长生乎。其能却老为不死乎。支笑曰。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道家何有焉。遂以十六观经授之曰。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十道无长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承其语。骤起深信。遂焚所学仙经而专观经。修三福业。想像九莲。虽寒暑之变疾病之侵。不懈于始念。魏主怜其志尚。号为神鸾。一夕正持诵。次忽一梵僧昂然入室曰。吾龙树也。所居者净土焉。以汝有净土之心故来见汝。鸾曰。何以教我。树曰。已去不可及。未来未可追。现在今何在。白驹难与回。言讫而失。鸾以所见胜异。必知死期至矣。即集众盛陈教诫。因令高声唱阿弥陀佛。鸾乃西向瞑目而终。一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由西而来。良久乃寂。魏主感之。敕葬汾西。条其行业以立碑焉龙舒净土文曰。按楞严经有十种仙。皆寿千万岁。数尽还入轮回。为不曾了得真性故。与六道众生。同名七趣。是皆轮回中人也。世人学仙者。万不得一。纵得之亦不免轮回。为着于形神而不能舍去也。且形神者。乃真性中所现之妄想。非为真实。故寒山诗曰。饶汝得仙人。恰似守尸鬼。非若佛家之生死自如而无所拘也。自古得仙者。唯钟离吕公。而学二公者。岂止千万。自予亲知闻。数亦不少。终皆死亡。埋于下土。盖平生空费心力。终无所益也。欲求长生。莫如净土。生净土者。寿数无量。其为长生也大矣。不修此法而学仙者。是舍目前之美玉。而求不可得之碔砆。岂不惑哉

梁庐山道珍禅师传

释道珍。梁天鉴中憩锡庐山。闻昔远公结社净方。心颇慕之。然其所行。心尚犹豫。异时忽梦海上数十人橹舟前迈。珍问之。对曰。将适弥陀国也。珍曰。愿将随往得否曰以子之意。孰敢相拒。但于此一日之修。功超永劫。弥陀一经存。而子未之诵。及未曾浴僧。如何求适也。珍梦觉嗟叹愧悚。若于胜法有差焉。遂专其经。大设沐浴。后二年一日。忽堂虚户扃。有捧银台而至者。曰法华报尽当升此台。又曰。师之功行当乘金台。奈何始心犹豫。故止此耳。珍谢曰。果能越三界出五苦。则珍也见佛之基有渐。奚必金台也。然珍少言语。虽睹其事。未尝矜示于人。乃自书之。藏于经函。其亡之夕。所居之山。崖壑万叠。若烈火千炬。交相辉烁。乡民望之惊异。及旦即山问之。乃知珍亡。其所见者。往生之验矣。异日经函获其所纪。因得传世

隋天台法智法师传

释法智。游学于东越。有通大小乘经义者。智必师之。以故强学多闻。人罕俦匹。末年以径直之门莫如念佛。于晨兴暮息。系念不弛者七年。已而议曰。犯一吉罗承其罪也。历一中劫。此诚可信。以其故而为之也。一称阿弥陀佛。而灭亿劫重罪。则予也切有疑焉。或告智曰无疑也。教以念佛。久则功。功则化。化则三昧现前。今子之疑是疑佛也。夫佛语岂有可疑者耶。释尊出广长舌。十方诸佛同赞净土。正为众生信根难立。故劝发之耳。智断其疑。乃于国清寺绝去诸缘。一心念佛。想念既极。感观音势至现身。异日又感天冠宝瓶光映其身。智谓道俗曰。吾生净土。盖有日矣。谁能具膳饯我。众笑而对曰。唯恐道人之不能耳。吾等不辞矣。遂克后三日会食。食罢。智无他众或疑其相侮。因宿其房伺候之。夜未央智于绳床念佛。安坐而化。是夜有金色光自西而来。照数百里。江上渔人。谓已天晓。舳舻相望。率皆惊起

大宋永明智觉禅师传

同类推荐
  • 小问

    小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念佛三昧宝王论

    念佛三昧宝王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蒙河南刘大夫见示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宛如约

    宛如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六谈麈

    四六谈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漫步惊心之妖孽小帝后

    漫步惊心之妖孽小帝后

    本书又名《大佬他天天打脸》穿越后得罪大佬怎么破?[在线等,急!!!]幻术世家的天才少女表示好无奈,现在的大佬都那、那、那、那么的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睚眦必报的吗?不就摸了一下至于上天入地的赶尽杀绝吗?可什么时候起那个誓要把她挫骨扬灰的大佬会在她生病时一边说她是蠢货一边又老老实实的去给她煎药。在她遇险受伤后,一边讥笑她活该一边又小心翼翼给她包扎。在她生辰时一边假装高冷的漠不关心,一边背地里暗搓搓的把她想要的东西都准备了个遍。在她被退亲后一边幸灾乐祸嘲笑一边又迫不及待自荐枕席……哇,大佬你这是在天天打脸你造吗?
  • 无光之地

    无光之地

    陈极能穿越时间,却因此父母双亡,赵启光能预知未来,却权利尽失,钟离能窥探过去,却妻离子散,不幸接连发生,三人却仍痴迷“超能”而不悟……他们永不会想到,所谓的超能只是假象,是诱他们滑入深渊的饵……能力诱发欲望,欲望迷失理智。从救命到谋财,从被动杀人到主动杀人,迈向罪恶的每一步,他们都走得义无反顾、坚定无比……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烟与云

    烟与云

    初见时,他站在树下,分吹花落,年少模样。年少简单纯粹的情感却与诸多因素缠绕。多年后,一切早已不同。许瑾丞:“错过一次,怎会有第二次”沈嫣:“我许你一世,哥哥你当如何”
  • 路遇皎皎星

    路遇皎皎星

    辛美骅:我为了路导放弃第一志愿来到有你的城市。路祉言:这个我真不知道。辛美骅:我为了路导减肥瘦身变白变美逆袭成女神。路祉言:这个……我也不知道。辛美骅(委屈脸):那你为我做过什么?路祉言想了想,淡然道:我曾让几个认识的导演多关照你,新戏女一号是以你为原型……虽然你的过去很少参与但你的未来我必会陪伴到底,所以……你准备好了吗?辛美骅:??路祉言拿出戒指,单膝跪地:Will?you?marry?me?
  • 让我爱你,不论朝夕

    让我爱你,不论朝夕

    作为地产大亨的太子爷,贺迟远的童年并不幸福,父母婚姻的悲剧,让他从小就抗拒爱情。跟他接触过的女人都说,贺迟远是没有心的。但这样一个冷漠公子,却在奉子成婚之后爱上了身材普通、长相普通、家境普通、能力也普通的叶微因。林暮年用自己的回归告诉叶微因,她对他们的感情判断错得多么离谱。爱情里没有先来后到,贺迟远虽然比林暮年出现得晚,但他对叶微因的爱,却比我们知道的来得更早也更深。
  • 爱的百万种可能

    爱的百万种可能

    “燕靳陌,你有没有想过或许我们很早以前就见过”“你记得芩筝,也记得离幕,却唯独记不起我了吗?”当我放下一切靠近你,却只能更清楚的看见你偏爱他的执着。如果能重新开始,我希望自己是最后出现在你生命中的人……
  • 政道与商道

    政道与商道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曾国藩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这套绝学正是挣扎起伏在官场之中的人应该学习的。胡雪岩从一个仰人鼻息的钱庄伙计,变成富甲东南的商界巨擘,头戴红顶翎身穿黄马褂,大福大贵,天下无人能比。他自有一套从商绝学,这正是在商海之中苦苦拼搏之人应该掌握的。《政道与商道》通过分析曾国藩与胡雪岩的从政、从商经历,总结出他们的官场绝学、从商经要,全面地分析他们成功的原因和秘诀,对于有建功立业志向的读者来说将大有益处。
  • 绝地重生之世子妃难求

    绝地重生之世子妃难求

    #这是一个温馨的故事##这是一个在宠妻路上一去不复还的故事#本文高甜+酥爽+浪漫腹黑传闻北周镇北侯世子丑陋不堪,克妻无数,天生怪癖,女子闻之退避三舍……当人们看着他宠妻成瘾的时候,纷纷大跌眼镜,这还是那个高冷的世子爷吗?镇国大将军嫡女遗失多年,被找回来的时候,性情大变,对于未来的夫君,她希望能找个小奶狗,却不小心嫁了个小狼狗。每每都折腾的她腰酸背痛……天使和魔鬼并存的女主~腹黑扮猪吃虎的男主阅读指南:1.新人新文,纯属虚构,写的不好的地方请轻喷~2.喜欢本文一定要收藏,你们的收藏才能决定文文是否能顺利上架,以至于完结。3.每天早上八点准时更新。如有事评论区会通知~
  •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在1886年创作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这是一本日记体小说,全书以主人公安利柯的口吻,讲述了从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他在校内外的见闻和思想活动,中间还穿插了多篇父母为他写的劝诫性的文章,以及老师每个月在课堂上宣读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本书的翻译者夏丐尊先生认为,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在这些平实的文字里,作者将人世间的种种伟大的爱——师生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融入其中。这些看似平凡无奇的感情,恰恰能在读者心中激荡起一阵阵情感的涟漪,使爱的美德永驻心中。该书自诞生以来,被译成了一百多种文字,成为公认的一部最富有爱心及教育性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