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3000000011

第11章

释观业品第十七

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业果无自体义故说。

阿毗昙人言。彼于前品中说诸行流转。众生及人等亦皆流转者不然。而彼验中立义言。诸行若常若无常者。是断常过故。有流转者不然。而说诸行毕竟无有流转。彼先作此说故。我今此中说常无常。无如是过。而有诸行流转。作是说者。欲令物解。第一义中定有如是内诸入诸行生死与业果合故。此若无者。不见诸行与业果有合。譬如石女儿。今有诸行与业果合故。而有生死。是故我今观察业果。其义如阿毗昙中广说。故彼偈言。自护身口思。及彼摄他者。慈法为种子。能得现未果。所言思者。谓能自调伏远离非法。与此心相应思故名为思摄他者。谓布施爱语救护怖畏者。以如是等能摄他故。名为摄他。慈者谓心心即名法。亦是种子。种子者亦名因。为谁因耶。谓果之因。是何等果。谓是现在未来之果。云何名心为种子耶。谓能起身口业故。名为种子。云何名非法。违法故名为非法。非法者谓恶及不善等。云何名无记。谓违法非法名为无记。无记者有四种业。一者报生。二者威仪。三者工巧。四者变化。又无记者。不记善不善故。名为无记。又无记者。不起善不善果。亦名无记。有如是等差别。俱舍论中亦有二种。其义云何。故论偈曰。

大仙所说业思及思所起

于是二业中无量差别说

释曰。云何名大仙。声闻辟支佛诸菩萨等亦名为仙。佛于其中最尊上故。名为大仙。已到一切诸波罗蜜功德善根彼岸故。名为大仙。复次前偈列名。今当别释。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如前所说思但名为意业

从思所起者即是身口业

释曰。云何说思但是意业。谓思与意相应名为意业。复次此思于意门中得究竟故。名为意业。非身口业。云何名从思所起。谓知已知已作作者名思所起业。此业有二种。谓身及口。若于身门究竟。口门究竟者。名身业口业。说二业已。次说无量种差别。云何名无量种差别耶。故论偈言。

身业及口业作与无作四

语起远离等皆有善不善

释曰。语起者。谓以文字了了出言。名为语起。云何名远离。谓运动身手等。运动者。谓起念言。我当作此善业。从初受善业思。后受善业思。所起之人。若作善业。若不作业。远离无作色体恒生。不远离者。亦如是念言。我当作此不善业。若身若口若意从初不善业刹那所起之人。若作恶业。若不作从不善因。名不远离。无作色体恒生。云何名作无作色。以身口色令他解者名为作色。不以身口色令他解者名无作色。故论偈言。

受用自体福罪生亦如是

及思为七业能了诸业相

释曰。云何名受用自体。谓檀越所舍房舍园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资身具等。云何名福。谓捞漉义。见诸众生没溺烦恼河中。起大悲心。漉出众生。置涅槃岸故名为福。非福者。谓作种种不善之事。能令众生入诸恶道。云何亦是受用自体。谓违背福故。名为非福。解福非福已。次解思义。以何法故。名之为思。谓功德与过恶。及非功德与过恶。起心所作意业者名思。彼论如是以七种业说为业相。乃至坐禅诵经听闻记念等。亦名为业。皆摄在七种中故。而不别说。有此业故。见业与果合。与果合者。谓于五趣中有五阴起相。是故品初说业与果合为出因者。第一义中有生死义得成。以有缚有解故。有生死体。论者言。今此业者。为一起已乃至受果已来恒住耶。为一刹那起已即灭耶。是皆不然。其过如论偈说。

若住至受果此业即为常

业若灭去者灭已谁生果

释曰。若业自体起已无间不坏。后方有坏者不然。堕常过故。阿毗昙人言。如芭蕉竹苇等。于后与果已即坏。是故无过。论者言。竹苇等一一刹那随坏不住。后时相似相续断者。于世谛中说坏耳。若第一义中说业如竹苇等相续至受果者不然。若言有业法自体先后俱不坏者。难令物解汝非无过。阿毗昙人言。初未得坏因故不坏。后时得坏因来方坏。有何过耶。论者言。此义不然。汝立有坏因者。而彼物不是坏因。与此物异故。是因故。譬如余物。如阿含中说。身及诸根等一刹那起已不住。汝义与经相违。若汝欲避此过。而受起已无间即坏者。是亦有过。业若灭者。即无自体。若汝意谓。业正灭时能与果者。而此灭时名半灭。半未灭能与果者不然。同前所答过。若汝言不可说灭已与果不灭与果者。此名不可说业。若不可说业于第一义中能与果者不然。不可说故。譬如欲生时。汝所见者不能坚固。出因不成。亦违汝义。

阿毗昙人言。有相续故。我义无违。云何知耶。故论偈言。

如芽等相续而从种子生

由是而生果离种无相续

释曰。此谓从芽生茎。乃至枝叶花果等各有其相。种子虽灭由起相续展转至果。若离种子芽等相续则无流转。以是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种子有相续从相续有果

先种而后果不断亦不常

释曰。云何不断。谓有种子相续住故。云何不常。谓芽起已种子坏故。内法亦尔。如论偈说。

如是从初心心法相续起

从是而起果离心无相续

释曰。此谓慈心不慈心名为业。此心虽灭而相续起。此相续果起者。谓爱非爱有受想故。若离心者果则不起。今当说相续法。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从心有相续从相续有果

故业在果先不断亦不常

释曰。云何不断。谓相续能起果故。云何不常。不至第二刹那住故。此中作验。第一义中有如是业果与众生名字诸行合诸有欲得胜果众生。如来为说得果方便故。此若无如来不说得乐果方便。譬如虚空花鬘。今说有方便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求法方便者谓十白业道

胜欲乐五种现未二世得

释曰。法者谓果法。方便者谓得果法。因因者谓白业。果者谓现在未来得五欲乐。得何等果。谓得报果依果。白谓善净。能成就福德因缘者。从是十白业道生。十者谓不杀不盗。不邪行。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无益语。不嫉。不恚。不邪见等。名十白业。亦名十善业道。皆从身口意生。云何名胜果。谓于人天趣中得最胜人天。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人能降伏心利益于众生

是名为慈善得二世果报

释曰。以是故佛说有此得果方便。如所说者其义得成。论者言。汝说业果有相续故。而以种子为喻者。则有大过。如论偈说。

作此分别者得大及多过

是如汝所说于义则不然

释曰。云何不然。此谓如汝向分别有种子相续相似法体者不然。何以故。种子有形有色有对。是可见法得有相续。今思惟是事尚不可得。何况心之与业无形无色无对不可见。刹那刹那生灭不住。欲与为验者。是验不成。又从种至芽者。为灭已相续至芽。为不灭相续至芽。若灭已至芽者。芽则无因。若不灭而至芽者。应从初种子常生于芽。若尔者。一种子中则生一切众芽。是事不然。有大过故。正量部人谓阿毗昙人言。如汝所说。有人相续能起天等相续业者。是义不然。何以故。种性别故。譬如荏婆子不生庵罗果等。若善心次第能起善不善无记心。无记心次第能起善不善心。不善心次第能起善无记心者。义皆不然。乃至欲界系心次第能起色界无色界系心。及起无漏心。无漏心复展转起欲界色界无色界系心。亦如上说芽起者。今悉不然。如前所立验中已总破故。有作善者。是亦不然。我今当说顺业果报正分别义。是何分别。如前分别种子相续相似者。如我所说。无彼过故。过垢不能染。说何等耶。谓说正分别义。是谁说耶。如阿含经中偈言。诸佛及缘觉。声闻等所说。一切诸圣众。所共分别者。分别何等。故论偈言。

不失法如券业如负财物

而是无记性约界有四种

释曰。此谓不失法在。如债主有券主。虽与财而不散失。至于后时子本俱得。业亦如是。能得后果。业虽已坏由有不失法在。能令行人得胜果报。亦如债主既得财已。于负债人前毁其本券。如是如是。不失法能与造业者果已。其体亦坏不失法者有几种耶。约界有四。云何为四。谓欲界色界无色界及无漏界。不失法者是何性耶。是无覆无记性。无覆者亦名不隐没。无记此谓不说善不善故名为无记。此不失法。何道所断。故论偈言。

不为见道断而是修道断

以是不失法诸业有果报

释曰。此谓见苦集灭道所不断。何时断耶。谓修道进向后果时断。复次见苦所断不善业。虽断由此不失法在。见苦时不断者。是不失法。能与果故。如目犍连被外道辱。离波多比丘被梵摩达王十二年禁。目犍连等虽获圣果。由不失法在故。受宿不善业报。故论偈言。

若见道所断彼业至相似

则得坏业等如是之过咎

释曰。此不失法。若为见道所断。若共业俱至后世者。是则有过。有何过耶。若不失法同见道所断。随眠烦恼业亦俱断者。即坏业果。坏何等果。谓坏见道所断不善业果。是义应知。修道若不断者。圣人应具足有凡夫业。以是故烦恼业为见道断。不失法不为见道断。是故言如业见道断不失法修道进向后果时断。彼度欲界向色界时。度色界向无色界时断者亦如是。故论偈言。

一切诸行业相似不相似

现在未终时一业一法起

释曰。相似者。谓同类业。于现在命终时。有一不失法。起总持诸业。不相似者。谓业种差别。如欲界业色界业无色界业。有无量种。复次有几种业为不失法持耶。故论偈言。

如是二种业现在受果报

或言受报已此业犹故在

释曰。二业者。谓思及从思生。或有人言。业受报已而业犹在者。以不念念灭故。又如前说无量种差别者。亦一一有一不失法起持故。何故不失法与果已犹在而不更数数与果耶。谓已与果故。如已了之券。已还财讫纵有券在更不复得。不失法亦如是。已与果故更不数数得果。此不失法于何时灭耶。故论偈言。

度果及命终至此时而灭

有漏无漏等差别者应知

释曰。此谓修道时断者。如前命终时。相似不相似业。共有一不失法持者是也。如须陀洹等度果已灭阿罗汉及凡夫人死已而灭。此不失法复有差别。云何差别。由漏无漏业别故。不失法亦有漏无漏。彼如是故。不失法亦从种种业起。能令众生受方土受趣受色受形受信受戒等差别果。与果已然后方灭。以是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虽空而不断虽有而不常

诸业不失法此法佛所说

释曰。空者谁空。谓诸行空。如外道所分别。有自性法者无也。而业不断者。有不失法在故。云何为有。有谓生死。生死者。谓诸行于种种趣流转故。名为生死。云何不常。业有坏故。云何名不失法。谓佛于处处经中说。作此分别者应尔。以是故。如我先说业与果合为出因者。义非不成。论者言。汝所说者。是皆不然。今为汝说正业因缘。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业从本不生以无自性故

业从本不灭以其不生故

释曰。我宗中业无有生。如是种子相续者。第一义中亦无有生。是故汝所立譬喻无体。而有阙譬喻过。诸业云何不生。以无自性是故不生。今且答正量部人说种子有相续过。汝谓有业与果合而无断常过者。云何无过。谓由有不失法在。我今推求毕竟无故。如上偈说。业从本不生。是不失法第一义中亦不成。若有业生者。为业故可有不失法。业既无体。不失法亦无体。因不成故。违汝义宗。云何违耶。谓业与果合者。翻成世谛。令物解故。如汝前谓阿毗昙人有种子相续过者。此义不然。如阿毗昙人先作种子相续譬喻者。有何意耶。今为汝说。此阿毗昙人有如是意。谓种子相续。展转因果随起不坏故。而以种子相续不断不常为喻者。如是欲得汝先说种性别故为因者。因义不成。由有心及心数法相续起无别故。又汝出因非一向有别过云何非一向。今现见有别相续能起别果。云何知耶。如牛毛生莞角生设萝(似荻而坚中生于陆地突厥西胡用为箭笴尔雅云[竺-二+(嶙-山)]坚中盖竹之类也)。正量部人言。阿含经中佛如是说。有不失法。以此法故。不断不常。诸体得成。彼言以业不起。不失法亦不起。为出因而道。我因义不成者。此语不然。论者言。如佛所说。若无起者彼即无坏。汝今欲得受此义者。成就我所欲。然汝宗中不受此法故。若汝立自宗义。谓无起无坏者。其义不成。复次汝立诸法有自体者。决定应受。业无自体。若诸法有自体者。即为有过。其过云何。如论偈说。

业若有自体是即名为常

而业是无作常法无作故

释曰。此谓有自体者。即为是常。若常即是不可作业。何以故。常法不可作故。亦无变坏相。复次若业是无作。有何过耶。其过如论偈说。

若业是无作无作应自来

住非梵行罪今应得涅槃

释曰。梵者谓涅槃。若行涅槃行者。名为梵行。住此行者名住梵行。翻此者名不住梵行。何等是住梵行。谓作善业已而得涅槃名住梵行。何等是住非梵行。谓不作善业者名住非梵行。若此业不作自得涅槃者。一切行非梵行人皆应得涅槃。非独行梵行者得涅槃。有如是过咎。然于世谛作瓶作绢等。亦有是过。其过如论偈说。

破一切世俗所有言语法

作善及作恶亦无有差别

释曰。此谓如世间言。彼是造罪众生。彼是造福众生者不然。以汝言不作罪福自然得故。其过云何。如论偈说。

以有业住故而名不失者

亦应与果已今复更与果

释曰。住者云何。谓自体在故。更与果者。由业住故。虽与作者果已如有券在已偿之债重须偿故。业亦如是。由有体在还得与果。阿毗昙人复言。第一义中有如是诸业。彼因有故。此业若无而有因者不然。譬如龟毛衣。今有业因。谓诸烦恼。是故如所说因。第一义中定有诸业。论者言。此语不善。如论偈说。

烦恼若业性彼即无自体

若烦恼非实何有业是实

释曰。性者谓因。此说烦恼是业因。譬如泥为瓶体。如是烦恼为业体。云何非实。谓烦恼无自体故。云何无自体。谓先所观察已遮起法。亦遮诸体有自体。此谓烦恼非是业因。以是故因义不成。及违汝义。云何违耶。谓于世谛中以烦恼为业因。非第一义。是故言违。复次如先观烦恼品中偈说。爱非爱颠倒。而为所起缘。彼既无自体。故烦恼非实。先已广遮故。阿毗昙人言。第一义中有如是烦恼。以有果故非无而受果。譬如聋者耳根果及耳识。今有此烦恼果。云何名果。果谓业也。如是第一义中有烦恼故。非因义不成。亦非违义。如我所欲之义得成。复次有业。以有果故非无。如虚空花。由有业果是身非无业而有果。以是义故。当知有业。论者言。是义非也。汝不正思惟邪见所恼。虚妄分别作是说耳。其过如论偈说。

说业及烦恼而为诸身因

业烦恼自空身从何所有

释曰。何处说耶。谓诸论中诸贤圣等约世谛说。若于第一义中观察者。是皆不然。如我宗中先已说方便故。此谓诸法上中下贵贱好丑等种种果报无有自体。如说业及烦恼无自体。身亦无自体。以是故。烦恼为业因业为身因者。是皆不然。所说之过。今还在汝。所立譬喻。皆亦不成。复次阿毗昙人言。第一义中有如是业有受果者故。此若无则无彼受者。譬如虚空花鬘。今有业故有受果者。其义云何。故论偈言。

为无明所覆为爱结所系

而于本作者不一亦不异

释曰。明所治者。名为无明。覆者谓翳障慧眼。云何为名。名谓众生。何故名众生。谓有情者数数生故。云何名爱。爱谓贪着。着即是结。与谁为结。谓系众生。云何名系。谓与贪等相应故。如无始经中所说。众生为无明所覆。爱结所系。于无始生死中往来受种种苦乐。如是诸众生等。自作恶不善业。还自受不善果报。此受业果者。即是我所欲得作者。然此作者。不可说一异故。是有受果者。由第一义中有彼业故。论者言。汝所说者。义皆不然。此论初已来一切诸法皆已观察。无有从缘起果。亦无不从缘起果。以是故。其义如论偈说。

业不从缘生不从非缘生

以业无自体亦无起业者

释曰。此谓业等无起业有三种。一谓业。二谓果报。三谓受果者。今推求业无起故。作者亦无起。作及作者先皆已遮。无有实体。如我所说无业及无作者方便。其义云何。如论说偈。

无业无作者何有业生果

既无有此果何有受果者

释曰。以是故。汝言第一义中有业有受果者其义不成。亦违汝义。云何违耶。谓翻以世谛令物解故。阿毗昙人言。拨无业无果者。是邪见过。能障慧眼。彼说中论是真实见者不然论者言。汝语非也。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如佛神通力现作化佛身

于是须臾间化身复起化

此初化身佛而名为作者

化佛之所作是即名为业

释曰。此谓作者与化相似。展转从缘起。无有我体故。而此所作业者。亦如化人无有自体。譬如化佛复起于化。如是身口业等所作之事。虽无有实而可眼见。应如是知。烦恼者名为三毒。九结。十缠。九十八使等。能起身业口业意业。分别今世后世善不善无记苦报乐报不苦不乐报。及起现报生报后报等。如是诸业一一皆空。设有所作。亦无自体。其义云何。如论偈说。

业烦恼亦尔作者及果报

如乾闼婆城如幻亦如焰

释曰。此谓业等从因缘和合生。如幻化无实但可眼见。是世谛中有非第一义。复次欲得善趣。及欲得涅槃者。亦是世谛所说。如汝谓我拨无业果是邪见过者。过亦无体。阿毗昙人言。彼虽欲得于世谛中有一切法。而于第一义中诽谤无一切法者。还不免过。论者言。如经中偈说。有体既不成。无体亦不成。又如经偈说。有者是常见。无者是断见。是故有及无。智者不应依。汝言拨无业果者。我不欲尔。以是故汝先谓。我不免过者。我无此过。复次汝闻第一义中诸体无自体。业果及业果合作者及受者。皆空无体。而谓虚住梵行空无所获者。是愚痴心。为欲开发愚痴障故。以业等有而令物解。云何解。谓解如佛以神通力现作化佛等事故。此品初与外人所说过。而以业果无自体义令众生解。是品义意以是故。如梵王所问经说。佛告梵王。若无业无果者。即是菩提。如是菩提无业无果。得菩提者亦无业无果。彼得授记及圣种性亦复如是。若无业无业报者。彼圣种性亦不能起身口等业。复次如观缘品中说。所有诸物体皆无有自性。已遮眼等非是异处及自在等有。何以故。眼等不从赤白众缘起。众缘亦不能生眼入等。亦如观本际品。已遮生死本际无自体故。如无第二头。不可说第二头眼有病。如观行品偈说。大圣说空义。令离诸见故。若复执有空。诸佛所不化。此已遮诸见及无明等烦恼故说空。若复执空。云何可化。亦如以水救火。若水中有火起者。则不可救。如观苦中已遮苦四义不成。亦遮外万物等四义不成。何以故。苦不名自作法不自作法。以无自体故。何有人作苦。若说有我法各异相。当知是人不得法味。若言诸法是善是不善是无记是有漏无漏有为无为等别异者。是人于甚深寂灭法中。为无义利。如本住中已遮。本住不可得故。亦遮三世无有戏论分别。以是故诸法则空。如作作者中说。决定有作者。不作决定业。决定无作者。不作无定业。何以故。决定业无作。是业无作者。如刀不自割。指不自触。以是故定作者无作。作者亦无业。如是先后俱等不可得故。复次若无作等法。则无有罪福。罪福等无故。罪福果报亦无。若无罪福果报。亦无涅槃。以是义故。于世谛中说有诸业。非第一义。如梦所见不应于中妄生忧喜。如幻所作。而无实体。如乾闼婆城日出时现。但诳人眼而无所有。如佛告诸比丘。生死无际。诸凡夫人不解正法故。为说生死长远。又如佛言。诸比丘为欲尽生死故。应随顺行。亦如无上依经说。佛为怜愍世间住于乱慧无因恶因诤论者故。于世谛中说有诸法。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命者。复次佛婆伽婆见彼众生生死相续未起对治故。说生死长远。所以者何。为欲尽彼生死际故。建立众生。于勤精进善观察者。了彼生死及与涅槃无少差别可得。以是故无有生死。亦无涅槃。又如观缘中说。是作缘中无。非缘中亦无。彼中遮作不可得故。亦不与缘合而言有作不然。如观三相中。已遮生故。若生等不成。则无彼有为。有为法无故。何得有无为。又如遮去与去者。若谓去法即是去者。作者作业是即为一。若言去法异于去者。则离去者而有去法。亦离去法而有去者。二俱有过。如观圣谛亦说。第一义中空无体义。如彼偈说。诸佛以是故回心不说法。佛所解深法众生不能入。何以故。第一义中无有空执。若言空者。是执着相。如遮见中已遮边等四见。若说有边。则无后世。若说无边。亦无后世。何以故。第一义中诸法空故。如偈说。何处。何因缘。何人起诸见。若言有见起者不然。如遮合中言。物果不从缘合不合生。以果无故。合法亦无。如遮成坏。有体不生体。亦不生无体。无体不生体。亦不生无体。亦破三时无有相续。以是等义应知如遮缚解无有自体。以无众生往来阴界诸入五种推求无往来者。以是故第一义中不说离生死外别有涅槃。如宝胜经偈言。涅槃即生死。生死即涅槃。实相义如是。云何有分别。如遮有无中。已遮诸法若有若无。若有人言。见有见无见自他性。是则不见真实道理。如金光明女经中说。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善女当观诸法如是。何处有人及以众生。本性空寂无所有故。

同类推荐
  • 湘绮楼词钞

    湘绮楼词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五拳总诀歌

    五拳总诀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FINISHED

    FINISHE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

    春来频与李二宾客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我在末世打王者

    我在末世打王者

    【2018年度阅文最佳好声音第一名】王者大陆,每个人在年满十八岁的时候都会拥有一次天赐觉醒的机会,觉醒试炼共分九级。新兵,青铜,白银,黄金,铂金,钻石,星耀,王者,帝王。而荣耀百星王者王奕,就在这一天穿越到了一个前去参加觉醒试炼的少年身上......【王者+末世+游戏+玄幻+探险】(我在末世打王者交流群:734073193,有时间大家也可以一起开黑)
  • 与文征明书

    与文征明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宠妻过急:总裁,别乱来!

    时隔六年,两人再次重逢,他却忘记她是谁,“小姐,这是你引起我注意的新套路吗?”她一次又一次的逃离,躲避,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既然招惹了我,就别想从我身边离开,除非我放手。”忽然,一个小男孩冒了出来“蓝薇薇,你竟然敢背着我找男人?”“你是谁?”一大一小大眼瞪小眼,互看不顺眼,“我是她……儿子。”明明是敌人,却因为一个游戏,一大一小成为了最佳搭档“老男人,你帮我打上王者,我把蓝薇薇嫁给你。”一个王者,她就这样被彻底的卖了。
  • 海贼之钢铁之魂

    海贼之钢铁之魂

    一声响指,漫威再无钢铁侠,而宝石的力量谁又能知道呢??随着托尼的内心的一个小愿望。小辣椒~爱你三千遍.....钢铁之魂再次重生
  • 税法

    税法

    本书内容包括:税法概论、增值税法、城市维护建设税法、城镇土地使用税法、企业所得税、印花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履痕,在岁月中萌芽

    邱天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履痕,在岁月中萌芽》即将由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搞文字多年,作者养成了一种没有思考成熟绝不动笔的严谨文风。每写一篇,必是要有一种冲动,就是我们常说的创作灵感,这是基本前提。但是,光有冲动是不够的,激动了,落笔了,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定是豪情万丈,无论人物,还是故事,容易浮躁跑偏。这种情绪化的写作,写诗可以,写小说就不行了。于是,作者的写作习惯中,就有了“放”的过程。何谓“放”?自然就是放下,有了创作灵感,并不急于写作,先让冲动沉凝,做冷处理,该静的,都安静下来。让灵感接受思考抚慰,而产生透彻的社会审视,全然没有了豪气冲天的浮躁,或者没有了不顾一切的瞎编。
  • 重生极权皇后

    重生极权皇后

    “凤凰于飞,天命皇后?”她临危产子,命在旦夕,却有人红唇妖娆自她耳畔糯糯低语,“这八字命理,本是我的,你——不过就是殿下为我所竖的一块挡箭牌罢了!”那夜大雪漫天,她孤身跪于重华宫外,膝下血色蔓延,满地残红,曾经的盛世花嫁,夫荣妻贵的万丈荣光,都在听到他一句“去母留子”时,寸寸成灰。家族衰败,骨肉分离,自此,名噪一时的北狄太子妃,已成如烟往事。再次醒来,她就只是个无所依托的蛮族少女,巫医预言她活不过十九,十四岁的宋楚兮站在白雪骄阳之下缓缓而笑——这五年光阴是天之馈赠,杀一人,倾一国,都足矣!于是,帝国之巅,狭路相逢,宋氏家主,惊才绝艳,皇朝太子,八面威风,看似两不相干,她却横刃于前,挥刀断他唾手可得的万丈疆土,皇权路上,血誓逆天,踏翻这锦绣山河,康庄帝途。我命由我,这天下由我,曾经是你说我是天定的后命,那我就证明给你看,天下之大,我必成凰!★不想做皇帝的王爷不是好楠竹,候选人四只已到位,锅们快撸袖子开撕啦!★①霸气侧漏款:那日烈日高悬,她驻马两军阵前,凤袍加身,笑容桀骜,再无当年的婉约,“后位是我的,这天下又怎能落入你手?我说过,这朝堂、后宫,只要有我一日,你就再也不会赢!”他大军败北,孑然一身坐于王帐之内,一笑怅惘,“我的江山天下,不是败在这血色朝堂之上,而是败在你——宋楚兮的脚下!”②冷艳高贵款:那夜宫廷国宴,他鸩酒置于唇边,出口的话点点苍凉,“我若身死,你当如何?”“好好活着!”她红唇微启,眼神睥睨,笑遍这天下繁华,字字婉转,声声凛冽,“然后——送他们去死!”“好!”他含笑饮尽杯中酒,“毒药穿肠,也总好过我中了你的毒,你既是无情无心,我便注定了无药可救,你要这权倾天下,我助你一臂之力又何妨?”③妖孽如火款:“他是你的仇人,就是我的敌人,若不能拉他下马,我便在他的对面为你重塑一国,与他分庭抗礼。”那日街头纵马,他笑的肆意狂妄,一双桃花眼沉溺了冰天雪地里的整个世界,“一切——都只要我家楚儿高兴就好。”尖刀入肉再入骨,她苍白微笑的唇角一如往昔明艳,“哪怕你宠我入骨的种种都不过一重假象,这一滴心头血——我也甘愿送你,只做谢你曾经护我纵我的恩!今日以后——诀别。不见。”④邪魅狂狷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雨市

    雨市

    凌潇出生在华夏西北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中,简单而又宁静的村庄环境养成了他单纯真挚的性格。在一段段的感情摸索中凌潇体会着世间的酸甜苦辣,在平凡的生活里创造着伟大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