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39500000003

第3章

大道廢章第十八

大道廢,有仁義;

大道之隆也,仁義行於其中,而民不知。道既廢,而後仁義見矣。

智慧出,有大偽;

世不知道之足以澹足萬物也,而以智慧加之,於是民始以偽報之矣。

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六親方和,孰非孝慈?國家方治,孰非忠臣?堯非不孝也,而獨稱舜,無瞽支也。伊尹、周公非不忠也,而獨稱龍逢、比干,無桀紂也。涸澤之魚,相吻以沬,相濡以溼,不如相忘於江湖。

絕聖棄智章第十九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非聖智不足以知道,使聖智為天下,其有不以道御物者乎?然世之人不足以知聖智之本,而見其末,以為以巧勝物者也,於是馳騁於其末流,而民始不勝其害矣。故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絕仁棄義,民復孝慈;

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仁義所以為孝慈矣。然及其衰也,竊仁義之名以要利於世,於是子有違父,而父有虐子,此則仁義之迹為之也。故絕仁棄義,則民復孝慈。

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巧所以便事也,利所以濟物也,二者非以為盜,盜賊不得則不行。故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些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世之貴此三者,以為天下之不安,由文之不足故也。是以或屬之聖智,或屬之仁義,或屬之巧利,蓋將以文治之也。然而天下益以不安,曷不反其本乎?見素抱樸,少私寡欲,而天下各復其性,雖有三者,無所用之矣。故曰: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此則聖智之大,仁義之至,巧利之極也。然孔子以仁義禮樂治天下,老子絕而棄之,或者以為不同。《易》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孔子之慮後世也深,故示人以器而晦其道,使中人以下守其器,不為道之所眩,以不失為君子,而中人以上,自是以上達也。老子則不然,志於明道而急於開人心,故示人以道而薄於器,以為學者惟器之知,則道隱矣,故絕仁義棄禮樂以明道。夫道不可言,可言皆其似者也。達者因似以識真,而昧者執似以陷於偽。故後世執老子之言以亂天下者有之,而學孔子者無大過。因老子之言以達道者不少,而求之於孔子者常苦其無所從入。二聖人者,皆不得已也,全於此,必略於彼矣。

絕學無憂章第二十

絕學無憂。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不知性命之正,而以學求益,增其所未聞,積之不已,而無以一之,則以圓害方,以直害曲,其中紛然,不勝其憂矣。患夫學者之至此也,故日絕學無憂。若夫聖人未嘗不學,而以道為主,不學而不少,多學而不亂,廓然無憂,而安用絕學耶?

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

學者溺於所聞而無以一之,則唯之為恭,阿之為慢,不可同日言矣,而況夫善惡之相反乎?夫唯聖人知萬物同出於性,而皆成於妄,如畫馬牛,如刻虎競,皆非其實,湣焉無是非同異之辨,孰知其相去幾何哉?苟知此矣,則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無足怪矣。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聖人均彼我,一同異,其心無所復留,然豈以是忽遺世法,犯分亂理而不顧哉?人之、所畏,吾亦畏之;人之所為,吾亦為之。雖列於君臣父子之間,行於禮樂刑政之域,而天下不知其異也。其所以不嬰於物者,其心而已。

荒兮其未央哉。

人皆徇其所知,故介然不出畦吵。聖人兼涉有無,無入而不可,則荒兮其未可央也。

衆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怕兮其未兆,若嬰兄之未孩,

人各溺於所好,其美如享太牢,其樂如春登臺,囂然從之,而不知其非。唯聖人深究其妄,遇之泊然不動,如嬰兒之未能孩也。

乘乘兮若無所歸。

乘萬物之理而不自私,故若無所歸。

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衆人守其所知,各自以為有餘。聖人包舉萬物而不主於一,超然其若遺也。

我愚人之心也哉,純純兮。

純純,若愚而非愚也。

俗人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世俗以分別為智,聖人知群妄之不足辨也,故其外若昏,其中若悶。

忽若晦,寂若無所止。

忽焉若晦,不見其津涯也。寂然無朕,不見其所止宿也。。

衆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

人各有能,故世皆得而用之。聖人才全德備,若無所施,故疑於頑鄙。

我獨異於人,兒貴食母。

道者,萬物之母。衆人徇物忘道,而聖人脫遺萬物,以道為宗,譬如嬰兒無所雜食,食於母而已。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道無形也,及其運而為德,則有容矣,故德者道之見也。自是推之,則衆有之容,皆道之見於物者也。

道之為物,唯恍唯惚。惚兮恍,其中有象;恍兮惚,其中有物。

道非有無,故以恍惚言之。然及其運而成象,著而成物,未有不出於惚恍者也。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方有無之未定,惚恍而不可見。及夫有無之交,則見其窈冥深眇,雖未成形,而精存乎其中矣。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物至於成形,則真偽雜矣,方其有精,不容偽也。真偽既雜,自一而為二,自二而為三,紛然錯出,不可復信矣。方其有精,不吾欺也。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

古今雖異,而道則不去,故以不去名之。唯未嘗去,故能以閱衆有之變也。甫,美也,雖萬物之美,不免於變也。

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聖人之所以知萬物之所以然者,以能體道而不去故也。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聖人動必循理,理之所在,或直或曲,要於通而已。通故與物不迕,不迕故全也。

枉則直,

直而非理,則非直也。循理雖枉,而天下之至直也。

窪則盈,

衆之所歸者,下也,雖欲不盈,不可得矣。

弊則新,

昭昭察察,非道也。悶悶,若將弊矣,而日新之所自出也。

少則得,

道一而已,得一則無不得矣。

多則惑矣。

多學而無以一之,則惑矣。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抱一者,復性者也。蓋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皆抱一之餘也,故以抱一終之。

不自見,故明;

目不自見,故能見物;鏡不自照,故能照物。如使自見自照,則自為之不暇,而何暇及物哉。

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皆不爭之餘也,故以不爭終之。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世以直為是,以曲為非,將循理而行於世,則有不免於曲者矣,故終篇復言之曰:此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夫所謂全者,非獨全身也,內以全身,外以全物,物我兼全,而歸復於性,則其為直也大矣。

希實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言出於自然,則簡而中;非其自然而強言之,則煩而俳信矣。故曰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此所謂希言矣。

飄風不終朝,暴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陰陽不爭,風雨時至,不疾不徐,盡其勢之所至而後止。若夫陽亢於上,陰伏於下,否而不得洩,於是為飄風暴雨,若將不勝,然其勢不能以終日。古之聖人言出於希,行出於夷,皆因其自然,故久而不窮。世或厭之,以為不若詭辮之悅耳,怪行之驚世,不知其不能久也。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

孔子曰:苟志於仁矣,無惡也。故曰仁者之過易辭。志於仁猶若此,而況志於道者乎?夫苟從事於道矣,則其所為合於道者得道,合於德者得德,不幸而失,雖失於所為,然必有得於道德矣。

信不足,有不信。

不知道者,信道不篤,因其失而疑之,於是益以不信。失惟知道,然後不以得失疑道也。

跂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人未有不能立且行者也,苟以立為未足而加之以跂,以行為未足而加之以跨,未有不喪失其行立者。彼其自見、自是、自伐、自矜者,亦若是矣。

其於道也,日餘食贅行。

譬如飲食,適飽則已,有餘則病。譬如四體,適完則已,有贅則累。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夫道,非清非濁,非高非下,非去非來,非善非惡,混然而成體,其於人為性,故曰有物混成。此未有知其生者,蓋湛然常存,而天地生於其中耳。

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寂兮無聲,寥兮無形,獨立無匹而未嘗變,行於群有而未嘗殆,俯以化育萬物,則皆其母矣。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道本無名,聖人見萬物之無不由也,故字之曰道。見萬物之莫能加也,故強為之名曰大。然其實則無得而稱之也。

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自大而求之,則逝而往矣。自往而

求之,則遠不及矣。雖逝雖遠,然反

而求之,一心足矣。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由道言之,則雖天地與王,皆不足大也。然世之人習知三者之大,而不信道之大也。故以實告之,人不若地,地不若天,天不若道,道不若自然。然使人一日復性,則此三者人皆足以盡之矣。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

凡物輕不能載重,小不能鎮大,不行者使行,不動者制動,故輕以重為根,躁以靜為君。

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行欲輕而不離輜重,榮觀雖樂而必有燕處,重靜之不可失如此。

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人主以身任天下,而輕其身,則不足以任天下矣。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輕與躁無施而可,然君輕則臣知其不足賴,臣躁則君知其志於利,故曰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善行無轍迹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

乘理而行,故無迹。

善言無瑕謫,

時然後言,故言滿天下無口過。

善計不用籌算,

萬物之數,畢陳於前,不計而知,安用籌算。

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全德之人,其於萬物,如母之於子,雖縱之而不去,故無關而能閉,無繩

而能約。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彼方執算以計,設關以閉,持繩以結,其力之所及者少矣。聖人之於人,非特容之,又善救之。我不棄人,而人安得不歸我乎?

是謂襲明。

救人於危難之中,非救之大者也。方其流轉生死,為物所蔽,而推吾至明以與之,使暗者皆明如燈,相傳相襲而不絕,則可謂善救人矣。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聖人無心於教,故不愛其資;天下無心於學,故不貴其師。聖人非獨吾忘天下,亦能使天下忘我故也。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聖人之妙,雖智者有所不諭也。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雄雌,先後之及我者也。白黑,明闇之及我者也。榮辱,貴賤之及我者也。夫欲先而惡後,欲明而惡闇,欲貴而惡賤,物之情也。然而先後之及我,不若明闇之切;明闇之及我,不若貴賤之深。古之聖人去妄以求復性,其性愈明,則其守愈下;其守愈下,則其德愈厚;其德愈厚,則其歸愈大。蓋不知而不為,不若知而不為之至也。知其雄,守其雌,知性者也。知性而爭心止,則天下之爭先者,皆將歸之,如水之赴谿,莫有去者。雖然,譬如嬰兒能受而未能用也,故曰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黑,見性者也。居闇而視明,天下之明者,皆不能以形逃也,故衆明則之以為法,雖應萬物,而法未嘗差,用未嘗窮也,故曰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復性者也。諸妄已盡,處辱而無憾,曠兮如谷之虛,物來而應之,德足於此,純性而無雜矣,故曰復歸於樸。

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聖人既歸於樸,復散樸為器,以應萬物。譬如人君分政以立官長,亦因其勢之自然,雖制而非有所割裂也。

將欲取天下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

聖人之有天下,非取之也,萬物歸之,不得已而受之。其治天下,非為之也,因萬物之自然,而除其害耳。若欲取而為之,則不可得矣。

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凡物皆不可為也。雖有百人之聚,不循其自然而妄為之,鈴有齟齬不服者,而況天下乎?雖然小物寡衆,蓋有可以力取而智奪者,至於天下之大,有神主之,不待其自歸則叛,不聽其自治則亂矣。

凡物或行或隨,或陶或吹,或強或贏,或載或嫦。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陰陽相盪,高下相傾,大小相使,或行於前,或隨於後,或徇而煖之,或吹而寒之,或益而強之,或損而贏之,或載而成之,或環而毀之,皆物之自然,而勢之不免者也。然世之愚人,私己而務得,乃欲龍而違之,其禍不覆則折。唯聖人知其不可逆,則順以待之,去其甚,去其奢,去其泰,使不至於過而傷物,而天下無患矣,此不為之至也。堯湯之於水旱,雖不能免,而終不至於敗,由此故也。《易》之泰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三陽在內,三陰在外,物之泰極矣。聖人懼其過而害生,故財成而輔相之,使不至於過,此所謂去甚、去奢、去泰也。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

聖人用兵,皆出不得已。非不得已而欲以強勝天下,雖或能勝,其禍必還報之。楚靈、齊湣、秦始皇、漢孝武,或以殺其身,或以禍其子孫。人之所毒,鬼之所疾,未有得免者也。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兵之所在,民事廢,故田不修。用兵之後,殺氣勝,故年穀傷。凡兵皆然,而況以兵強天下者耶?

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次也。德所不能綏,政所不能服,不得已而後以兵次之耳。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是果而勿強。

勿矜、勿伐、勿驕、不得已四者,所以為勿強也。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壯之必老,物無不然者。唯有道者成而若缺,盈而若沖,未嘗壯,故未嘗老,未嘗死。以兵強天下,壯亦甚矣,而能無老乎?

夫佳兵章第三十-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以之濟難,而不以為常,是謂不處。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則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不敢臣。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樸,性也。道常無名,則性亦不可名矣。故其為物,舒之無所不在,而斂之不盈毫末,此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故匹夫之賤守之,則塵垢枇糠足以陶鑄堯舜;而侯王之尊不能守,則萬物不賓矣。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沖氣升降,相合為一,而降甘露,胞然被於萬物,無不均遍。聖人體至道以應諸有,亦露之無不及者,此所以能賓萬物也。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聖人散樸為器,因器制名,豈其徇名而忘樸、逐末而喪本哉?蓋亦知復於性,是以乘萬變而不殆也。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與江海。

江海,水之鍾也。川谷,水之分也。道,萬物之宗也。萬物,道之末也。皆水也,故川谷歸其所鍾;皆道也,故萬物賓其所宗。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分別為知,蔽盡為明。分別之心未除,故止於知人而不能自知。蔽盡則無復分別,故能自知,而又可以及人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力能及人而不能及我,能克己復性則非力之所及,故可謂強矣。

知足者富。

知足者所遇而足,則未嘗不富矣。雖有天下而常挾不足之心以處之,則是終身不能富也。

強行者有志。

不與物爭而自強不息,物莫能奪其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

物變無窮,而心未嘗失,則久矣。

死而不亡者壽。

死生之變亦大矣;而其性湛然不亡,此古之至人能不生不死者也。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汎兮無可無不可,故左右上下周旋無不至也。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

世有生物而不辭者,祕將名之以為己有。世有避物而不有者,必將辭物而不生。生而不辭,成而不有者,唯道而已。

愛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不為主,可名於大。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大而有為大之心,則小矣。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道非有無,故謂之大象。苟其昭然有形,則有同有異。同者好之,異者惡之。好之則來,惡之則去,不足以使天下皆往矣。

往而不害,安平泰。

有好有惡,則有所利有所害;好惡既盡,則其於萬物皆無害矣。故至者無不安,無不平,無不泰。

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作樂設餌,以待來者,豈不足以止過客哉。然而樂闋餌盡,彼將拾之而去。若夫執大象以待天下,天下不知好之,又況得而惡之乎?雖無臭味形色聲音以悅人,而其用不可盡矣。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未嘗與之而遽奪,則勢有所不極,理有所不足。勢不極則取之難,理不足則物不服,然此幾於用智也,與管仲、孫武何異?聖人之與世俗,其迹固有相似者也。聖人乘理,而世俗用智,乘理如醫藥巧於應病,用智如商賈巧於射利。

柔勝剛,弱勝強。

聖人知剛強之不足恃,故以柔弱自處。天下之剛強,方相傾相軋,而吾獨柔弱以待之,及其大者傷,小者死,而吾以不校坐待其斃,此所謂勝也。雖然,聖人豈有意為此以勝物哉,知勢之自然而居其自然耳。

魚不可以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魚之為物,非有爪牙之利足以勝物也,然方其託於深淵,雖強有力者,莫能執之。及其脫淵而陸,則蠢然一物耳,何能為哉?聖人居於柔弱,而剛強者莫能傷,非徒莫能傷也,又將以前制其後#3,此不亦天下之利器也哉?魚惟脫於淵,然後人得制之。聖人惟處於柔弱而不厭,故終能服天下,此豈與衆人共之者哉?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無所不為而無為之之意耳。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聖人以無為化物,萬物化之,始於無為而漸至於作,譬如嬰兒之長,人偽日起。故三代之衰,人情之變,日以益甚,方其欲作,而上之人與天下皆靡,故其變至有不可勝言者。苟其方作而不為之動,終以無名之樸鎮之,庶幾可得而止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聖人中無抱樸之念,外無抱樸之述,故樸全而用大。苟欲樸之心尚存於胸中,則失之遠矣。

#1其所:原本作『真所』,據寶顏本改。

#2亦大矣:原本作『益大矣』,據寶顏本改。

#3以前制其後:啊前一原作啊『全』,據寶顏本改。

同类推荐
  • The Game

    The Gam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一百五十赞佛颂

    一百五十赞佛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伤寒指掌

    伤寒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Book of Verse

    A Book of Ver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A卷

    《飞扬: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90后获奖者佳作A卷》所收录的均为第十六届新概念作文大赛90后获奖者经典佳作A卷,这些作品,字字珠玑,篇篇经典,有的空灵隽秀、质朴绵长,有的立意高远、针砭时弊,有的纵横恣肆、文采飞扬,让学生很容易就能汲取优秀作文精华,从而快速成长。通过新概念获奖者作品的学习,让学生从思想老套、素材陈旧、主题落后中成功脱颖而出。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对于参加中考及高考的考生来说,本书可以当做作文“圣经”。对于喜爱青春文学的青少年读者,本书也是不错的青春文学阅读经典。作者简介
  • 不列颠骑士

    不列颠骑士

    一场来自帝国的阴谋,摧毁了我的家园。流离失所,一路远走。生存,生存,生存……活着的意义!?战火燃烧,无休止的战争来临。一切的征战与守护,所有的荣耀与正义——为了吾王。
  • 有妖么

    有妖么

    当现实遇到传说,当弱鸡遇到大神。面对残酷的世界,当猪队友又不能给你神助攻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有个霸道姐姐罩着挺好?林楠瑟瑟发抖的盯着眼前的怪物,狂喊着:“九儿姐,你在哪?”一个懒散的声音传来:“弟弟莫怕,姐姐补个妆先!”(??д?)<好过分!~QQ交流群:861210513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蜗牛小姐和忠犬先生

    蜗牛小姐和忠犬先生

    大四毕业生方小小因失恋一蹶不振,被闺蜜强拉硬拽去了招聘会。被排挤、被陷害、被冤枉时,她仍然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拍拍屁股准备回家种田却收到前男友送来的请柬。婚礼上,她阴差阳错认识了婚礼策划师陆少铭,得他的指点与自己的坚持不懈进入NS集团,摸爬滚打、溜须拍马理透纷繁复杂的职场生存法则。“拒绝身体交易,坚信麻雀也能上青天。”她义愤填膺道。陆少铭嗤之以鼻:“哼,你那身材跟平板电脑一个样,人家瞎了才会想与你做交易。”她不以为然:“你懂个P,胸不平何以平天下。”“文思万千不如胸前二两。”“陆少铭你去死啦。”她是一只蜗牛,却总想背乌龟的壳。为了让她少受一点伤,他辞去婚礼策划师职务进入NS集团,默默做她的后援军。【小剧场1】加班回到家的她倒在他身旁发牢骚:“那群骄傲的大雁有一天别犯我手里,不然我非拔光她们的毛不可。”结果不久后,那群大雁见了她都要咬着牙毕恭毕敬喊她一声方经理。【小剧场2】在海边,他说:“方经理,我的工资卡你帮我保管两天,丢了你可要以身相许哦。”她莞尔一笑,下一秒就将工资卡掷向大海:“已经丢了。”……
  •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私人订制:豪门100天新娘

    【已完结】五年后,她华丽回归,身边多了一个腹黑之极的恶魔宝宝,“妈咪,谁敢欺负你,我让他见不到第二日的太阳。”“哼,谁要追我妈咪,先让我考考你的EQ、IQ……满分以下,靠边站!”酒会上,他们再次见面,她竟然挽着自己对手的胳膊,款款出现在他面前,他气血翻涌正想上前抢人,却被一个宝宝拦截,语气比他还横,“请拿开你的脏手,不准碰我妈咪。”这个小鬼的眉眼怎么跟他很像?如果是五岁极有可能是他的蝌蚪,可是——“你几岁?”“大爷,我三岁。”
  • 宇宙大至尊

    宇宙大至尊

    【燃血新书《万族帝尊》,欢迎收藏阅读!】地球崛起,亿万星球,无数种族,宇宙争霸!本书完美融合了末世,都市,玄幻,科技,修仙,内容无限精彩!主角得到神秘宇宙神图,一开始就是华夏强者……华夏强者,隐秘势力,神话传说,超级地球人,变形金刚,大宇宙力量,银河圣地,星河大帝,宇宙国度……波澜壮阔的大宇宙史诗篇章由地球展开,让主角带你一起征服宇宙星辰大海!【注.本书以大宇宙为背景,格局超级宏大!】【宇宙大至尊~银河圣地,两千人大群号码:553096992,里面有很多恐怖强大的地球人,加入银河圣地可以第一时间和作者交流!】
  • 王爷的金牌暗卫

    王爷的金牌暗卫

    睡个觉就穿越了?可以!潮流吗!她认了!醒来成暗卫?可以,虽然危险但很刺激,她也认了!主子是个变态,小妾丫鬟都是个坏心肠,个个想置她于死地?没事,就当活动筋骨开发智力了!但是!让她冒着生命危险去参加什么狗屁大赛!她就不干了!虾米?不参加是死参加也是死?那她就勉为其难的去吧。反正皇帝也拜了,皇妃也打了,太子也见了,大夫也气晕了,青楼也开了,美男也耍了......◆◇◆◇◆◇◆◇女主性格:贪财是一定的,懒惰是必须的,嘴巴是很利索的,惹她的人是要出代价的,对待感情更是毫不模糊的!脑子嘛......更是非常聪明的!以下是男主(配):络星韩:雪龙国大名鼎鼎的二皇子,民众口中的冷漠韩王爷。外表俊逸,内心孤寒。面对重生的女主,由最初的警惕与厌恶换之为深深地迷醉于宠溺。“水涟漪,本王说过你是本王的人!不管生或死,只能属于本王一人!”“抱歉,我曾经的老大,本人已经辞职,生死更与你无关。”络星湛:雪龙国妖艳无比的三皇子,众女倾心的魅惑湛王爷。外表阴柔妖娆,犹如绽开的桃花,而内心却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冷漠与残忍。所到之处,桃花弥漫,犹如仙子坠凡。“丫头,如果没人要你这只麻烦精,那么不如跟本王吧。湛王妃怎么样?你喜欢吗?”轩辕浩轩:奥汀国的三皇子,温润如玉,优雅高贵,嘴角时常含着笑,让人擦测不出他的息怒忍让。只能沉浸在那如同四月春风一般的谪仙容貌里。“涟漪,跟我去奥汀国怎么样?做我的暗卫,我可以给你最大的自由。”皇甫月:玄武国冷漠霸气的凉王殿下,第一看见她,那一双寂静如水的深眸就泛起了波澜。而他浑身所缠绕的睥睨天下的霸气,更随着她的一颦一笑,幻化为无尽的温柔......“水涟漪,你记住!今生你只能是本王的女人!”明月若辰:天下第一庄庄主,妖孽的容颜,风流的性格,一次交谈让二人结下了深怨,更是她每次遇见必然打击的对象......“丫头,为什么每次看见你我的心都会有不同的转变?”“笨蛋!那是因为你从来没见过像本姑娘一样多才多艺,变幻万千的无敌美少女!”络星玥:雪龙国的太子,尊贵,温柔,俊美,霸气,祥和,是她眼中的天神,更是他心中的好哥哥。“哥哥吗?那好,那我就为我的妹妹支撑起一片最为完美的天空。”皓嗜天:嗜血教教主,武林排行榜的第一人。有着令人沉醉的银发和血红的双眸,面貌绝色的他,性情不定。可是在遇见她之后,只剩下无尽的温柔。(会员章节出现)
  • 鸿宇苍黄

    鸿宇苍黄

    万族起源何处?众生所受何苦?众神终归何所?青葱少年雷元曦,背负家仇国恨,他将如何逆天成神,报不共戴天之仇、破异邪乱世之谋,兴万族昌盛之气,交挚友知己,杀奸恶邪魔,且看他如何掌自己的命、理众生的运。
  •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洞真太上紫书箓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