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40500000002

第2章 附錄

崇禎三年庚午二月胡差仲男以人參與銀子欲換青布八十餘馱來於關西時方伯金時讓管餉成俊耇兵使柳斐也仲男嚇言上京朝廷諭以不可沮之故方伯管餉受其人參銀子約換青布一萬六千桶期以五月上旬仲男還到龍灣則副總陳繼盛與劉興治以舟師來迫仲男於義州一枝兵馬二千自鐵山由陸躡其後仲男登城遙望大軍壓臨抄其勇膽者六騎馳入陣前擒致漢人四名訊問情狀二名則即斬二名則綁致玉江又斬之因間路脫逃漢兵不得追矣仲男等自義州由板莫洞抵朔州少憩因昌城渡江而還其時適春信使朴蘭英曾於二月入瀋陽而帶回答胡差出來於三江邊則漢人方在城中作拏或射府尹李時英前龍川府使池汝海罰防於本州故並被射縛之辱以此之故朴蘭英不得直渡竄走登山枉途之際迴答胡差則還走窟穴胡中大怒使龍骨大率兵出送義州詰諸厥由而還朝庭疑懼都中洶洶加以朴蘭英僅得渡來昌城狀啟云云有三難其一則借軍事其二則剃頭刷送事其三則島中相通將欲擒仲男而奪貨事也鬧端如此疑懼益深矣蘭英狀啟未入來四五日前為仲男被興治之變走回以慰問差宣傳池學海方治行十日發遣之際自上特命極擇故改學海以申景摘望入則又命可合使命與否問啟之教備局斷之又下極擇之命而事機忙迫今日內差出即為發送之教兵曹惶懼其日乃四月二日也回啟出納日已暮矣閉門之後入直堂上參議李明漢因上教嚴旨詣政院與承宣相議啟曰臣聞見孤陋不得其人備邊司郎廳武弁中選擇者郎廳中一人擇送之意敢啟答曰依啟事允下其夜回公三公以兵曹擅舉上司之人為未便方搆草請推之際自上又下何不差出之命推諉之間恐被上怒以密簡回公同僚漠然弗知矣密簡回公恐被其謀避也翌朝入望單子乃余也余在備局三載練知其間曲折之致耳

初三日食未訖政院牌招肅拜余以廟堂未聽分付肅拜為難則以此意入啟啟午後拜辭即發自昌城渡江有詩曰日斜沙塞遠雲暗鴨江深文物殊前後山河尚古今看羊為漢節蹈海恥秦心此去朝何處回頭淚滿襟第五日始見人跡尋行三十餘里許有耕種處遙望佃夫先送舌官招致言我入來之由因問自此前路有人家幾許里乎佃夫答曰三十里有東州堡其堡則汗農所也幹農者主之矣又問汗出入答曰自關中出來後親領略干兵馬出往參湖時未還來矣佃夫詰問曰使臣之行自前例由義州直抵潯陽乃是恆規而不意今者創出此路襲我無備之地探視而來耶答曰兩國相和誓天永好以我禮義之邦有此耶爾言俚矣或信或疑移時持路而去行到東州堡觀者如巿其中我國男女並聚而觀或有含淚者彼人等呵噤甚嚴男丁則不得接足只許女人相見丁卯年被虜宣定義三邑女七名中宣川私婢愛介是定州村婦德福最其悲悼不禁淚下臣暫問事情則春信使未入來前此地譌言盛行朝鮮與降倭協謀已為起兵並領島中漢兵軍于宣鐵間乘其空虛蕩滅巢穴之計云云憤言藉藉多設偵探或數日程埋伏疑懼之際適春信使往來仲男回還始定疑慮云云又問中原消息則不知其詳大概畧言所聞見曰當初入關之時多被死傷如東州小堡死亡者七名重傷者十名以此推之死傷必多入關之後維有攻戰必勝不得鎮柙攻城復起降軍還反走汗以此為憂退軍永平府後出來使阿囗那耳小上等更抄抹馬軍兵入送汗今月上旬間或稱山川獵見牧馬處率畧干親兵出駐一日程兼探寧遠衞農作刑止及待變如何云云矣金希參聽胡人私語者老以胡種刷來事曾往北道云云矣

二十一日臣到館所邈然無迎接之意館夫見臣之後始為奔告良久乃返而龍骨大差人最後來到先計員數因問為某事來乎通事答曰奉國書入來矣差人還歸入昏給粮芻矣有詩曰此去鄉關隔幾千高堂消息問無緣生還慰老知何日更把哀辭泣訴天二十二日龍骨大能水大海仲男來見坐定臣問國汗平安乎龍海答稱無恙又問曰俺雖新面聞名既熟一面若舊諸左右好在否答曰好在龍海曰國王平安乎答曰平安矣朝廷宰臣無恙乎答曰無恙矣使臣好來乎僅得性命而來矣三胡問貴國有甚事而來耶為某事入來乎答曰仲男之迴意外值灣上之變由昌城入來適又其時春信使出來漢人方在城中作拏故不得直渡曲由枉道貴國差人惶怯不得傳國書而還朝廷心甚未安以慰問送來矣龍骨大曰取何路入來乎答曰取昌城路而來矣又問曰宣鐵間漢人幾許留在乎答曰無有矣然則捨直路而取他路何耶答曰漢人以舟出入而一行孤單恐被鳳凰城近處有闌阻之患由此而來矣又問曰北京入往使臣已還乎皇帝有分付事有何消息乎答曰使臣時未回而無分付事又未聞他消息矣龍胡曰水路已開而島中朝夕出人豈有不知之理乎答曰雖有不得已往來之事近間則陳副總巡海那邊消息切不聞知也仲男曰島中往來如織萬無不知之理答曰君有所聞有何忌諱而以不知答乎曾因汝等之往來畧聞使臣因在北京不必問我而知之矣龍胡曰春信使入京後出來乎答曰中華路次相見矣又問曰何如是緩緩其行乎答曰以峽中枉道三晝夜絕食奔走僅得生還飢困成疾不能運動昌城以南則寸寸前進故夫如是矣又問曰何日發京乎答曰前月廿七日矣龍胡曰島中何路得食乎答曰俺實不知而想必毛文龍在時所儲取食矣又問曰吾今番出往義州之奇得聞而來耶答曰到安州聞之矣因慰遠路往來之勞矣龍胡曰捉漢馬尚四隻人問其島中粮食有無則被捉漢人等言內椵島獐子島得賴朝鮮販貿資生其他遠島則絕粮已久云云將此意言于義州義州諱其事乃拿彼漢人與義州通使面詰則漢人明言今朝亦捉魚四尾換米以來云則通使辭塞而乃曰如此些少之物材氓無知或自私買食官家何能知之乎其鈍辭如此以此推之販貿資生專賴貴國云且私與金希參言曰借軍事既與春信使言送貴國許否希參答曰俺先自追趕仲男下來而仲男既已渡江久留昌城等候使臣之來與同入來何可知也龍胡曰島中儲粮幾許希參答曰凡隔牆隣里各契生活猶不能知況島中事乎大海曰昨自島中逃漢四名出來言內椵島獐子島則與朝鮮相為貿販資生其他遠島則絕粮已久云云其意嚇我張本矣龍胡等曰使臣之行雖出於不得已在我禮接所欠者不為出迎未安未安云答曰兩國使臣不遠千里而往來者皆出於不得已而歡迎歡送不在客之所望耳到此安歇亦足矣龍胡等微哂曰欲見國書答曰持去後見之何妨龍胡曰國書欲先見者以國書之意歸告汗前也謄國書以去後即送仲男尉臣行路臣言於仲男曰路見春信使汗與要土龍骨大求諸螺角云故啟請覓來而平安所在只二隻朝廷分付內汗前一隻要土龍骨大中有一隻奉許之令何以為之乎仲男答曰問于所求之人處之云臣又言中路覓來故禮物單子中不書螺角矣仲男出見螺角曰監司不送平壤所在而曾見長湍有最大者故求之則稱以他官之物不許云矣臣問仲男曰汗有事出郊如此之久耶答曰適有事故須往牧馬處近當還來云矣二十三日金希參密聽胡言今朝漢人四名自島中逃來言內諸島近甚飢饉西粮不來朝鮮不為助糧近將投降云矣

二十四日龍胡仲男來見曰如此陋薄之地何以經過答曰好度矣臣言於龍胡曰俺到此四日之久而尚不傳國書心甚不安龍胡曰汗適出外待入來傳之無妨云矣龍胡曰春信使之還借軍事言送矣朝廷之意如何答曰中路暫見春信使而來不知也仲男曰春信使雖見中路必先狀啟豈有不知之理乎答曰兩國相好信義伊一可保永世無虞其可輕發於狀啟中乎仲男曰吾既預知之答曰預知則不須問我也龍胡取看螺角二隻曰一隻則汗前所送而一隻則送於何人答曰爾與要土所求云而要土在他云爾可領之龍胡曰此則送於要土知此意歸告朝廷後當覓送云且曰如此體小者此處亦多有之而遠求者意在特大也似當還送而既來之物卻之不恭姑留之歸告貴國極大者覓送云臣答曰螺角稀貴大者極難矣仲男曾見長湍平壤有之矣然則歸報朝廷矣

二十五日設宴龍胡仲男來待而龍胡曰島中糧食有無消息如何答曰一自灣上作挐而歸音信不通未聞他奇也宴次勸酒時龍胡曰兩國相和信使頻數往來則情義可密若不頻數則情似疏矣答曰使价相望可謂頻數而凡人交道不以見不見聞不聞為貴必以尊大義立大信重敦睦為貴故古人有言數則疏矣俺行似數緣此疏耶雖然今此俺行以慰問來貴國知此誠信耶龍胡曰曾不聞入來之奇多虧迎接之禮未安未安云三酌而罷出矣金希參因被虜昌城人金愛水聞龍骨大自灣上往來之後有嗔怒之色今此次大適及此際多幸云叔世昌惶怯不得傳國書之故因為拘繫云

二十六日龍骨大仲男來見問臣何以經過答曰好度矣龍胡因言曰貴國約誓時重言島中勿為助糧事而今因漢人細聞貴國官員領米入島貿易以來云是何道理乎答曰我國連年凶荒自活吾民之不暇遑恤他人乎龍胡曰貴國之人每事例多巧飾而見發之後恬不為羞愧耳島中載糧入歸官員姓名漢人明知來告拿彼面詰則可知矣答曰漢人亡降奴也俺雖無似隣國使也以降奴面詰隣國使之言無謂甚矣吾不取也漢人之言不過諂諛固寵而信斷言也漢人以其所乘船出入於沿邊私相買賣力不能禁截之意自初不為諱而不意丁卯爾國兵馬突入平山事出蒼遑移都江華那時急迫何忍言哉兩國素無宿怨爾國要成和好信使往來誘脅萬端必去天朝大年號我國素以禮義之邦雖至於亡國不忍去大年號之意孜孜明說其時爾國亦以為然往來國書皆不書年號只依揭帖式至今往來以時既知不可薄待漢人之意而今何幻舌以我驅迫乎此亦爾等之所常知也龍胡曰此者然矣但官員領米入島誓天約條天不畏懼者也臣答曰不畏天在誰乎龍胡曰使臣不察言語縱意快辯不思之甚也為他邦之鬼有何好事而拘他域之身亦何稱美如是言之耶答曰凡言人生百歲而難壽以七八十歲縱使百歲言之比於天地一蜉蝣也是以男兒生世以名為貴俺若以奉使來此以事被死於爾殺隣國之使與吾名並流千百歲之間且蘇武十九年未聞失其節吾必期十九年之久也吾何畏死以此含糊不答耶龍胡曰使臣誤聞吾言而誤答也使臣雖欲死我國何用殺之雖欲留我國何用強留但使臣之言語謬妄如此則天必賜死而不使歸也又答曰天若孔昭而科罪則應有死於所問之地而不必降罰於應答也龍胡怒目如電仲男曰吾來時安州有載米入送之舉是果朝廷不知之事乎答曰渠船渠自往來朝廷何能知之乎龍胡等以汗意求索南靈草而去後仲男率汗家臣三河稱名者再來言內汗為查頓蒙古欲貿南草優數換給云臣賫來南草三十斤白給以送矣所云三河者能計數故常時主典買賣云

二十七日金奉山密聽守門胡人私語則名不知自大將胡曾於入關時中箭病劇已殺馬二匹禱神云金希參聽胡語貴永介等率兵往寧遠衞擄掠故汗出在中道等候云矣

二十八日名不知博施稱號者來問島中消息如何答曰曾不聞知矣復問曰何日發京乎答曰前月二十七日矣何日渡江乎答曰今月十四日矣又問曰義州作挐者誰答曰流聞劉興治矣仲男曰興治獨來乎答曰陳副總巡海之奇未知與同來也仲男曰吾亦聞副總在舟不為下陸也此言是矣博施曰興治今在何島答曰不知所在島而風聞已向獐子島外洋云矣又問曰興治與愛塔第幾行弟乎答曰其兄弟之行俺何知之乎仲男曰陳副總在何島答曰在椵島矣博施使之書陳劉姓名而去矣金希參密聽守門胡人私語向前博施昨自汗處來問之以去者必自島中逃來漢人有問彼之事而然也云矣龍胡仲男又來搜索一行南草而去後使金男送銀兩償之辭而未安不送還送矣金希參因己未年被擄昌城人金愛水聽其言則前年入關之軍兵今當交替出來而先運已到門外例留數三日入城之規云且貴永介阿之阿口等項往寧遠衞創掠農民牛畜多數驅來汗詰問被擄漢人則寧遠衞近處如前作農云故不意俺襲廝殺之計發送軍兵云

三十日己未年被擄泰川人全一孫自永平府贊軍來還見臣言內自北京十三日程盡為攻陷陷城之時或有多寡死者野戰則無敢當其前者而入關之後無日不戰云矣金奉山密聽丁卯年被擄順安女人奉春之言則女身今在頭胡家其胡今番贊軍出來其同生二人及四寸一人戰死有名之將雖不戰死其次則死傷亦多故焚屍而來者十五人云矣丁卯被擄昌城人姜鎮邦言內自永平府出來胡將質可押多沙阿里三人領軍七八百名出來而驅掠漢人男女牛騾羔羊之屬無數云矣

五月一日金奉山聽沙乙紏等私語蒙古一萬投降先運三將已到汗處故犒饋次牛三頭羊五口燒酒十缸運送云矣而後運則數日內當到云矣二日金奉山聽守門胡語則盛稱蒙古投降之狀云矣三日設小酌有詩曰升日瀋陽館挑燈獨坐吟路隔燕山遠雲迷鴨江深自笑蘇秦話誰憐魯季子依舊山河地使人淚滿襟四日雷雹大如鳥卵五日平壤出身李龍自永平府贊軍還言內阿囗羅耳等入關之後聞沙阿堡臨戰出降盡殺其軍城中人並為屠戮云且言赴京使臣因在北京及山海關云矣龍骨大來見問臣安否後誇張其說話曰汗出來與中原二萬軍戰盡殺之又與八萬軍戰盡殺之攻一城而其城自降北京將官中參將三人即官六人自來降今番贊軍還押來時置汗前云且言我國非如貪財好利竊取人物之比既蒙天德如是強盛皇帝不知天意所勢不為和親無罪生民塗炭極矣云臣言於龍胡曰俺來此已至十五日之久而尚未傳國書不覺悶鬱爾可通此情於汗如何龍胡答曰汗已有入來之令不可預通姑忍待之無妨矣

六日以臣病一行遑遑無所聞矣七日設小酌而臣病重不得行禮矣金希參因己卯被擄義州朴石乙是聞豆頭領抄軍兵旬後發向關內云八日金希參聽守門胡語則要土等領兵曾往寧遠衞掠漢人男女百餘昨日還來云九日貴水介要土等自汗所處先來汗則三更量入來矣十日能水大海牙夫老以汗意來問曰使臣為某事入來乎臣曰仲男值灣上之變由昌城渡來雖因指路人還聞知限大奠無事好來厥後消息無聞加之以春信使適於其時渡江漢人方在義州城中作挐不得直渡由枉道故貴國差人不得傳國書而還朝廷心甚未安以慰問送來矣能水曰何日發京乎答曰前月二十七日矣大海曰皇帝有分付事乎中原有何消息而島中所聞如何答曰無分付事又無消息而未聞所聞也又問曰北京使臣幾人某年月日入往答曰前年七月間二人赴京時未還矣又問曰為某事入往答曰冬至正朝例赴京矣能水曰島中載米入去貿販云其何以違約條為之乎答曰我國連歲失稔自活吾民之不暇豈有是理乎又曰然則青布段細出自何處答曰或因赴京使臣之往來或以人參銀子貿易以用矣大海曰義州有人物乎空虛乎答曰即招驚散之民僅集之矣又問曰使臣之還作何路乎答曰一行孤單貴國若護送則當由義州若獨還則取昌城路矣又詰曰義州果有人物則何取昌城路乎答曰鳳凰城近處恐被金石山之患也臣言於大海曰俺以宣傳官奉命慰問來者意在誠信特別而趁速往來也汗適出於外趁未傳國書而尚滯兩旬之久而大勝悶鬱大海曰將此意歸告汗云矣十一日如前設小酌矣十二日仲男來見言內龍骨大則義州所在青布領來兼護送出去渠與阿之好上京次出去云矣

十三日汗所居庭中設帳幕布宴具汗出坐大吹打坐於牀上居中東則貴永介西則汗妹夫蒙古稱王子三人皆連臂坐後車訖乃王弟忽真王弟稱號人入堂中五六步許先為拜禮就東牀六坐其次中原降將黑參將馬參將麻副總王參謀稱名人拜叩頭使就西邊立又使臣就拜席只奉國書不捧禮單使之敘拜臣言於引禮者曰禮單不受則俺之敘拜事體極甚未安明告此意期於捧置後拜為可云則引禮者將臣意走告還言內已受國書速拜為當云臣再言不捧禮單之前先拜則重傷體面俱有所失諄諄開喻引禮者脅迫甚緊臣牢拒引禮者還告大海出來傳言曰使臣之意誤矣已捧國書則禮單雖不捧無所妨害而如是堅執是不為國書只為禮物者然也且今日大宴毋多言答曰非不知大宴而禮單亦係相敬之中不捧則不敬故不得已也大海曰明當善處速為敘禮云恐有僨事之患敘拜參宴矣車訖乃王弟者與其兄有隙率其徒來投而獻大駝一頭駿馬二十八匹貂裘二領云耳宴罷臨出汗使臣與中原降將等會坐一處談話云臣言於大海曰俺非但醉甚與上國之人言語殊音見之無益矣大海曰爾等與上國素稱父子之邦父母家之人豈不欲見耶答曰貪生忘義為人臣之不忠而父母家之亡奴也大海等相顧微哂又使降將等列立一處優給降將等贈物而俾臣觀光後龍骨大大海能水阿夫老仲男等及韓賊兄弟促膝而坐招臣坐於中大海以汗意傳言曰國書中借軍事及島中違約條官員領米入去事剃頭人不為刷送事慶源慶興深處胡人潛商不從禁截不得已遣兵攻伐事書送使臣知此意歸告貴國云臣答曰俺以慰問來不知其間曲折大概島中不為領米入去事則日者已與爾等盡言而我國連年失稔民不聊生遑恤他人乎剃頭人不為刷送云者自初兩國使臣往來已盡講定今不必起鬧端可也慶源慶興禁商事我國封疆之法極嚴爾等之所知也而況兩國相和別立事目見投者三人已為境上梟可見立信極重矣借軍事非俺所知而以我國情義揆之則決難從矣大海曰何如國借則兵何如國不可歟願聞難從也臣答曰我國與上國自古義同父子為父者有事招子之奴僕則為子者其肯不從乎況其時爾國則以秦越相視尤不可以舉前事也且與上國義結君臣恩猶父子至誠事大近三百年及至今日借兵為寇不但天下後世之罪人天地鬼神亦必陰誅而閭閻下賤三尺孩童皆知父子之邦卒其赤子攻其父母其可忍言雖欲從此請民誰與焉況我國力綿不能自守其可借人兵乎大海即起入告汗還言內朝鮮使臣之言言則是為人臣者當如是云因為汗意嚇言曰只恃彈丸一島國君遷動其可乎大海以其意在昔釁生首末縷縷言之拂衣而去後臣就館龍胡特贈物追臣來計囗將給之際臣固辭曰禮單不捧先受贈物非禮也非禮而受決不可為龍胡曰禮單則兩國君之事而我國春信回禮未及酬答故不捧矣今此贈物則使臣行役酬勞公私有異不可不受又答曰使价奉命往來人臣之所當職分內事無可酬勞之舉兩國和好禮物卻之大欠事體爾不思之耶龍胡曰使臣之言雖然不受則必上下皆惡而我國之心然也且汗之所贈不可不受答曰上果有惡爾國之心則其何慰問乎汗雖嚴畏禮賓之贈其可威力脅給乎非禮而受決不可為龍胡曰歸稟汗云起去即返計數以捧恩言曰吾屢往度往來貴國故不能無誠細告使臣之意捧去矣臣處銀子四十兩貂裘十領通使等處銀子四兩貂裘四領下人處銀子一兩分贈矣

十四日無所聞十五日設小酌明日出送云矣十六日十里許大川邊設別筵無先滿月介大海等連臂坐勸酒曰汗以使臣遠來久留之故特遣俺等別送須到飲云三酌而罷矣因言曰姜璹好在否答曰好在矣今做何官答曰父喪纔脫矣大海曰汗為使臣別送路饌大牛一首臣問大海曰上京差胡幾名從胡幾名乎答曰差人則阿之好仲男從胡則十八名內二名落留安州養馬云又問曰龍骨大今番所領出往之軍幾許答曰兼護送運青布五百餘名矣臣到頡利堡不剃頭漢人二名先在臣問爾從何處來漢人答曰自獐子島來矣又曰然則爾知島中消息如何漢人答曰劉通判已殺陳副總島中之權專歸劉乙矣又問曰緣何事殺之乎答曰副總將具奏劉乙叛狀欲除之劉乙先知其謀舉兵殺之矣然則相戰兵敗而殺之乎答曰不戰而不意突入殺之矣又問曰只殺副總乎答曰用事大官五六人並殺之矣爾何日發島而來耶答曰今月十二日出來第五日到此矣又問曰某人差介為某事入來乎汝何姓名答曰劉乙差人不答某事姓名而去矣十七日到遼東龍胡送言曰今日雖早未及甜水店而中路露宿難支蛟蚋所侵姑留宿為便云十八日宿甜水店要見國書不許十九日露宿通院堡懇請國書牢拒不許二十日露宿乾者浦又懇暫見國書推托不許二十一日露宿松店百般開諭要見國書則相為推諉不許又請下人若干先為出送報知爾等出來預備接待意則亦不為動聽

二十二日露宿九連城又請國書暫見之意與先送下人為可之意反覆言之則有怒色矣二十三日自九連城三十里許駐軍招通事言曰吾騎四十先送江頭使之預為整待船格爾亦告于使臣偕送下人數名為可也因為行軍到江頭怒色勃勃曰貴國之處事如是而監司之忽我類如此使臣知爾自後則關府尹之能不能使臣亦不可輕渡姑與我留此觀其府尹所為然後偕渡云臣答曰爾則國之長者而兩國相和信使相續情義無間何遽怒如此深以為怪龍胡答曰青布若不齊到吾可即返使臣亦與我同歸汗前詰對可也臣答曰青布事各有主管非俺所知也然而知與不知若曰同返則是迫俺擄去者也有死而已載尸歸耶招與府尹相見後渡江即返命上覽之日記曰一箇武臣遠入虎穴能以片言力折強胡誠甚可嘉即加秩特賜金鞭貂裘玉盃等物除平山府使移拜定州牧使因超遷慶尚左水使

同类推荐
  • 刘练江先生集

    刘练江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A Distinguished Provincial at Parisl

    A Distinguished Provincial at Paris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Mary Stuart

    Mary Stuar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子华子

    子华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蠢子医

    蠢子医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科技之门

    科技之门

    新书:《学渣的魔法》已经发布,求收藏推荐。这是一本蚂蚁所畅想的完全不同的魔法世界观。……“魔法向左,科技向右。”当程远看到忽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带着截然不同气息的两座大门时,傻眼了。身为一个新世纪的好青年,程远毫不犹豫地朝左边大门走去。“对不起,您的智力过硬,请重新选择……”于是,被鄙视的程远只能咬着牙,含着泪,走到了右边……从此,华夏出了一个天才,一个与爱因斯坦相提并论的超级天才。已经有第一个交流群了:106098661第一个vip群成立了,进群需全订,群号:522365570
  • 茶茗香浅沁人心

    茶茗香浅沁人心

    “二哥哥,咱们为什么总是跟着那个漂亮姐姐啊?”三岁的茶茗睁着圆溜溜的大眼睛,好奇的问着。她双手抓着沈铭的衣摆,将自己藏在他的衣摆后,只露出那肉乎乎的小脸蛋,模样十分可爱。“你还小,长大了你就知道了。”沈铭躲在墙后,只偷偷探了头出去,看着那不远处被众星捧月的小娘子,笑得十分痴傻。“那我什么时候能长大吖?”沈铭正看得入神,并没有听到自己妹妹这句话,也便没回她。可茶茗不乐意了,偏生是要问出个问什么。可摇了许久沈铭都没回她,她心想,既然长大了就知道了,那那个漂亮姐姐好像也长大了,想必她应该也知道吧。她抬手比量了下身高,确定那小娘子比自己高上许多后,便抛下沈铭,径直向那小娘子跑去……
  • 喜欢你每天都有据可查

    喜欢你每天都有据可查

    我想写出我和你之间所有爱情的模样。我喜欢你,我想每天在有你的清晨醒来。我喜欢你,我想我的余生都是你。我喜欢你,我想和你一起在夕阳下漫步,想和你一起去旅游,想和你一起到达生命的最后一刻......我喜欢你,每天都有据可查。
  • 我老公是柠檬精

    我老公是柠檬精

    (甜宠文,高糖)重生前,乔茉一特怂板着脸一副禁欲系模样的夜沉墨。重生后,乔茉一觉得这样子的他贼帅。于是——“欧巴,撒浪嘿哟。”“一一,正常点。”“小墨墨,我好喜欢你哦。”“一一,别闹。”“夜沉墨!你给我滚,放我离开。”“呵!花了我的钱,住了我的房,现在却让我滚……”“停停停,爱你爱你爱你。”(本文1V1,男女主身心干净,另推荐完结文《盛世隐婚:绝宠小娇妻》)
  • 星辰入怀明

    星辰入怀明

    许星辰和一个穷得只有脸的建筑工闪婚了。从领证那天起,许星辰就数着日子等离婚,爸妈的钱好不容易拿回来,可不能被一个陌生男人骗走了!长得帅也不行!许星辰盛气凌人:“婚前协议签一下,离婚后你净身出户!”邵怀明慵懒抬眸:“夫人大可不必这般抠抠搜搜……”许星辰:“……”,穿的破破烂烂口气倒不小!可男人说的没错,在他眼里,女人那点家产根本不值一提,毕竟,他可是江城首富!这是一个高富帅披着“建筑工”马甲哄骗拆二代小富婆的故事,又甜又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船

    沉船

    在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长诗”写作版图上,阿尔丁夫·翼人的长诗写作具有启示录的价值和意义。但似乎有很多专业研究者对他以及他多年来的长诗写作缺乏必备的了解。
  • 朝玉河潋

    朝玉河潋

    “喻儿,喻儿,你醒醒,我求你,醒醒……”“喻儿,你不是说想听我吹箫吗?好,依你。”“喻儿,你不是说想看人间塞外的落雪和江南的烟雨吗的?依你,都依你。”相见时,他是被困封印的魔,她是九天之上的凤凰。她的无意之举,破了他的封印。对她情根深种,却不知终求而无果。他缠她疼她宠她,她对他却只有师徒之谊。为她,放弃江山又何妨?一时的疏忽,她终是离开了他。而后,她是天帝的未婚妻,他是魔界的魔君。他在她大婚当日,一举进攻天界。他掳走她囚禁她,重伤了天帝。数月后,神魔大战,六界生灵涂炭。夜风彻骨,他从未想到,一剑穿心的,是他赠予她的喻潋剑,伤他的,是她。神形俱灭前,他问:“为什么?”她说:“神魔不两立。”他认了,他认输了,输的彻彻底底。漫天山花开尽,走到头,不知身往何处。月影清秋高寒,回头望,见沧海两茫茫。七年后,魔界迎新君,自此后,魔界势力壮大,胜过天界,与此同时,这世间唯一的凤凰,失了踪迹。传闻魔界新君同前任魔君长相十分相似。珠纱泪,寒川破,朝露晞,瓦玉碎。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尊严不是无代价的

    本书讲了一部抗战史,本书的作者翻阅大量的资料,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抗日战争的历史,历史已经过去,现在走在大街小巷,依然可以看到当年那场战争留下的种种痕迹——都市中随处可见的慰灵碑、墓园中大片四棱尖顶的墓碑,都在无言地述说着对那场战争渐渐消逝的记忆。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