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60500000067

第67章

陪永州崔使君游宴南池序(使君,崔敏也。刺永而卒,公尝志其墓及以文祭之。有云:“某等咸以罪戾,谪兹炎方。公垂惠和,枯槁以光。鸣銮适野,泛鹢沿湘。广筵命乐,华烛飞觞。”与此序意同。序云于暮之春,当在元和五年春也。)

零陵城南,环以群山,延以林麓。其崖谷之委会,(委会,水聚处。)则泓然为池,(泓,下深貌。)湾然为溪。(湾,水曲也。)其上多枫楠竹箭、哀鸣之禽,其下多芡芰蒲蕖、腾波之鱼,韬涵太虚,澹滟里闾,(澹滟,摇动也。澹,音淡。)诚游观之佳丽者已。

崔公既来,(元和中,以御史中丞崔公为永州刺史。)其政宽以肆,其风和以廉,既乐其人,又乐其身。于暮之春,征贤合姻,登舟于兹水之津。连山倒垂,万象在下,浮空泛景,荡若无外。横碧落以中贯,陵太虚而径度。羽觞飞翔,匏竹激越。(匏,瓠也,可以为笙。)熙然而歌,婆然而舞,(婆然,舞貌。)持颐而笑,瞪目而倨,(瞪,澄应切。目直视也。)不知日之将暮,则于向之物者可谓无负矣。

昔之人知乐之不可常,会之不可必也,当欢而悲者有之。况公之理行,宜去受厚锡,而席之贤者,率皆左官蒙泽,(“左官”,或作“在官”。)方将脱鳞介,生羽翮,夫岂趑趄湘中(趑,千资切。趄,千余切。)为憔顇客耶?(顦,音憔。顇,音悴。)余既委废于世,恒得与是山水为伍,而悼兹会不可再也,故为文志之。

愚溪诗序(公尝与杨诲之书云:“方筑愚溪东南为室。”而此言丘泉沟池塘溪亭岛皆具。序当作于书之后。所谓《八愚诗》,今逸之。可惜也已。)

灌水之阳(罗含《湘中记》:有灌水,有蒸水,皆注湘。)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为”,一作“曰”。)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说苑》:齐桓公出猎,入山谷中,见一老公,问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桓公曰:“何故?”对曰:“以臣名之。”)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孔子世家》:洙泗之间,龂龂如也。龂,鱼斤切,争貌。)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乐,五教切。)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坻,音迟,小渚。)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二事并见《论语》。)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专得而名焉。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

娄二十四秀才花下对酒唱和诗序(娄秀才,名图南。公集有《酬娄秀才病中见寄诗》,有《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诗》,有《送图南游淮南将入道序》。今又有此序。娄去永而之淮南,在元和三年,则此《诗序》必其未如淮南之前作云。)

君子遭世之理,则呻呼踊跃以求知于世,而遁隐之志息焉。于是感激愤悱,思奋其志略以效于当世,故形于文字,(“故”,一作“以”,又作“必”。)伸于歌咏,是有其具(“是”下,一有“故”字,或作“是故有济世之具”。)而未得行其道者之为之也。娄君志乎道,而遭乎理之世,其道宜行,而其术未用,故为文而歌之,有求知之辞。以余弟同志而偕未达,故为赠诗,(一无“以”字。)以悼时之往也。余既困辱,不得预睹世之光明,而幽乎楚、越之间,故合文士以申其致,将俟夫木铎以间于金石。大凡编辞于斯者,皆太平之不遇人也。

法华寺西亭夜饮赋诗序(寺在永州。公尝为作《西亭记》,其诗亦具于集。以记考之,亭已作于元和四年,诗序当继作。)

余既谪永州,以法华浮图之西临陂池丘陵,大江连山,其高可以上,其远可以望,遂伐木为亭,以临风雨,观物初,而游乎颢气之始。(“气”,一作“氛”。)间岁,元克己由柱下史(周藏书室史之柱下也,因以为官名。老聃尝为柱下史。此云由柱下史,御史也。)亦谪焉而来。无几何,以文从余者多萃焉。是夜,会兹亭者凡八人。既醉,克己欲志是会以贻于后,咸命为诗,而授余序。

昔赵孟至于郑,赋七子以观郑志。(《左传》襄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太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克己其慕赵者欤?卜子夏为《诗序》,使后世知风雅之道,余其慕卜者欤?诚使斯文也而传于世,庶乎其近于古矣。(一无“于”字。)

序饮(《小丘记》作于元和四年,此序当作于记后。晏元献本题曰:《序饮》、《序棋》二篇,古本或有或无。)

买小丘,(即愚丘也。)一日锄理,二日洗涤,遂置酒溪石上。向之为记所谓牛马之饮者,(《钴鉧潭西小丘记》云:其石之突怒偃蹇争为奇怪者,不可胜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离坐其背。(《礼记》:离坐离立。注云:离,两也。今此“离坐”与记不同。)实觞而流之,接取以饮。乃置监史而令曰:(《诗·宾之初筵》: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注云:立监以视之,又助以史,使督酒。)当饮者举筹之十寸者三,逆而投之,能不洄于洑。(洄,洄也。洑,伏流也,洄,胡雷切。洑,房六切。)不止于坘,(音迟,小渚,与“坻”同。)不沉于底者,过不饮。(“过”下,一有“至”字。)而洄而止而沉者,饮如筹之数。既或投之,则旋眩滑汩。(眩,荧绢切。)若舞若跃,速者迟者,去者住者,(“住”,一作“留”。)众皆据石(一有“位”字。)注视,欢囗以助其势。突然而逝,(突,陁没切。)乃得无事。于是或一饮,或再饮。客有娄生图南者,其投之也,一洄一止一沉,(或作“洄一止一沉一”。)独三饮,众乃大笑欢甚。(娄生未必拙,众人未必巧。或饮或不饮者,溪流不可必,而人事有幸不幸也。士有操名宦之筹以角胜负于世途之风波者,其为幸不幸又可胜计耶!)余病痞,(部鄙切,腹内结痛也。)不能食酒,(《汉》:于定国食酒至数石不乱。注云:食酒者,谓能多饮,费尽其酒,犹云食言焉。)至是醉焉。遂损益其令,以穷日夜而不知归。

吾闻昔之饮酒者,有揖让酬酢百拜以为礼者,有叫号屡舞(《诗》:或不知叫号。又曰:屡舞僛僛。)如沸如羹以为极者,(《诗》:文王曰咨,咨汝殷商。如蜩如螗,如沸如羹。)有裸裎袒裼以为达者,(《孟子》:虽袒裼裸裎于我侧,尔焉能浼我哉。公意盖谓嵇、阮之类也。裸,鲁果切。裎,音呈。袒裼,音但锡。)有资丝竹金石之乐以为和者,有以促数糺逖而为密者,(数,音朔。)今则举异是焉。故舍百拜而礼,无叫号而极,不袒裼而达,非金石而和,去糺逖而密。简而同,肆而恭,衎衎而从容,于以合山水之乐,成君子之心,宜也。作《序饮》以贻后之人。

序棋(棋出公之新意,然观其末曰:“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其谪居零陵时间有以寓意焉耳。)

房生直温,与予二弟游,(公二弟,宗直、宗一。)皆好学。予病其确也,思所以休息之者。得木局,隆其中而规焉,其下方以直,置棋二十有四。(《西京杂记》:汉元帝好击鞠,为劳,求相类而不劳者,遂为弹棋之戏。今人罕为之。有谱一卷,尽唐人所为。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李商隐诗云:玉作弹棋局,中心最不平。谓其中高也。白乐天诗云:弹棋局上事,最妙是长斜。今谱中具有此法。子厚《序棋》用二十四棋者,即此戏也。)贵者半,贱者半,贵曰上,贱曰下,咸自第一至十二,下者二乃敌一,用朱墨以别焉。房于是取二毫,如其第书之。既而抵(一无“抵”字。)戏者二人,则视其贱者而贱之,贵者而贵之。其使之击触也,必先贱者,不得已而使贵者,则皆慄焉惛焉,(“慄”,一作“标”。)亦鲜克以中。其获也,得朱焉则若有余,得墨焉则若不足。

余谛睨之,以思其始,则皆类也,房子一书之而轻重若是。适近其手而先焉,非能择者其善而朱之,(一无“之”字。)否而墨之也。然而上焉而上,下焉而下,贵焉而贵,贱焉而贱,其易彼而敬此,(易,以豉切。)遂以远焉。然则若世之所以贵贱人者,有异房之贵贱兹棋者欤?无亦近而先之耳!有果能择其善否者欤?其敬而易者,亦从而动心矣,(“心”,一作“止”。)有敢议其善否者欤?其得于贵者,有不气扬而志荡者欤?(一本作“有气不扬而志不荡者欤”。)其得于贱者,有不貌慢而心肆者欤?其所谓贵者,有敢轻而使之者欤?其所谓贱者,有敢避其使之击触者欤?彼朱而墨者,相去千万不啻,有敢以二敌其一者欤?余墨者徒也,观其始与末,有似棋者,故叙。

同类推荐
  • 晋五胡指掌

    晋五胡指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佛说宝生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孛经抄

    佛说孛经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释迦牟尼如来像法灭尽之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EVENTH LETTER

    THE SEVENTH LETTER

    You write to me that I must consider your views the same as those ofDion, and you urge me to aid your cause so far as I can in word anddeed. My answer is that, if you have the same opinion and desire as hehad, I consent to aid your cause; but if not, I shall think morethan once about it.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登仙梯记

    登仙梯记

    世人都想长生不老外加权利双收,是奢望,是愿望,终究不能实现。一个荒凉的边境小村,有这么个幸运的小孩儿,为了逃避兵灾,由启蒙恩师指点后出村,奔着修仙梦想误打误撞走进了修仙术界,修仙术界各种遇险,各种奇遇,福祸相依前行着,就此展开了一段修仙术界奇幻的故事。
  • 诗词意梦

    诗词意梦

    中华上下五千年,有许多人文墨客从我们的身边经过,有些看透世间繁华,淡泊名利,选择自己的人生,有些选择在官场驰骋,报效国家,为自己的理想奋斗。而柒月却在一次悄然的机会下,与他们来了一次次的邂逅,柒月不敢匆匆地了解于些,只想保留住他们所写出的诗词美,染月不敢窥视,但却想要更多的了解,于是柒月穿梭于他们的生活中,看他们的人生,看他们的风华,从而得取自己所不理解的人生。
  • 乱世佳人之帝王劫

    乱世佳人之帝王劫

    云霁是在山中长大的”野孩子“,好奇心驱使她要去看看山外的世界,她便怂恿小芷,于是二人偷偷溜出山。一场人间的游历,从桃树花开到花落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将本稚嫩单纯的面庞覆盖上了不属于那个年纪的哀伤,像是已经走过了长长的一生。后来的十年,梦中总是有那个那个男子绝美的面庞,皎洁的月光下,他背着她缓慢的走在鹅卵石上,夜色如此美好,可也是他,如此绝情。
  • 当1999遇上1987

    当1999遇上1987

    爱是什么?甜似蜜糖,毒似砒霜。苏妙言遇到了从十二年前穿越而来的杜学伟。同样二十岁的两个人,开始了一段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恋……
  • Charmides and Other

    Charmides and Oth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偶练攻略

    偶练攻略

    “你们好,我是你们第七位导师,林安”.“是本人哎!林安老师我喜欢你很久了!”“我媳妇儿你在哇啥”“我还没说什么呢你别在那里独自帅气”.蔡徐坤X陈立农X范丞丞X黄明昊X朱正廷偶练loarding…C位就是你!
  •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倾城儍妃:王爷,别逼姐扔鞋

    听老师话的好孩子穿越了,可是她穿越成了一个婴儿不成,还成了一个庶出之女。没有人爱,没有疼的,乖乖,这里还有那么高深的武功,她怎么可能会错过呢?结果武功、医术都还成。可是却遇到了他们......
  • 超神控制

    超神控制

    秦明穿越到修仙世界,然而却是一个灵气绝缘体,修炼进度缓慢!而自小的童养媳秦楠却怀有极为特殊的体质!令秦明无脸感到欣慰地是,狗血地退婚事件并没有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嫁人依附大家族,好有一个保障?我自己就是保障!”已经成为云天宗宗主候选人之一的秦楠一脸淡定。“小明哥,背后没人?不用多说了,我就是小明哥的靠山”面对乡亲父老的是,
  • 童年兽

    童年兽

    小说将咒骂式的排比、酣畅淋漓的宣泄和混合着严肃精神的幽默讽刺融为一体,繁密、迅疾,通篇保持强劲的势能。它像是作者直接与读者展开的交谈,窘境、失败、滑稽或遗憾,化为一场作者和读者彼此共振的大笑。故事的空间在体校、南园小学、城市街道之间切换,通过一个少年的成长经历,作者勾勒出整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社会风貌。围棋队的生态,也是整个时代记忆的缩影,它唤醒了我们心中不可言说的欢乐与哀愁。《童年兽》以戏谑、跳脱、极具个性的叙述语言,讲述了“我”的小学时代:“我”即围棋队的陆小风,从六岁到十二岁,“我”一直在体校的狭小空间中比拼棋艺,过着枯燥的生活。“我”和众多其他少年一样,挥洒着幼稚而野蛮的青春期本能,同时也见证着生活中最黑暗的一面……定段赛失利后,父亲不得不让“我”离开围棋队重返校园。从此,陆小风告别了沉重的记忆、开始“欢畅呼吸”,但同时也有点“脱狱者惦记牢房”般的怅惘。小说记录了八十年代生人的心灵史,并勾勒出中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城市生活的面貌。
  •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但得爱书人似我:过有思考的教书生活

    本书收录了作者从教20余年来的60多篇教育随笔,清晰勾勒了作者成长的历程。这些随笔,既有作者对教育理性而又深刻的批判,又有作者寻找有意义的教育的执着与坚守。本书分五辑,分别从读书、课堂、家教、师友、人生等五个维度,叙写了作者自我成长的精神之旅。本书作为“书生教师轻随笔书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