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72300000029

第29章

胠箧第一

將為胠箧、探囊、發匱之盜而為守備,則必攝緘朦、固肩鐳,此世俗之所謂知也。然而巨盜至,則負匱、揭箧、擔囊而趨,唯恐緘縢、扃鏑之不固也。然則向之所謂和者,不乃為大盜積者也。嘗試論之:世俗所謂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齊國鄰邑相望,雞狗之音相聞;罔罟之所布,未褥之所刺,方二千餘里;闈四境之內,以立宗廟、社稷,治邑、屋、州、聞、鄉、曲者,曷嘗不法聖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殺齊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其國邪?并與其聖知之法而盜之。故田成子有乎盜賊之名,而身處堯、舜之安,小國不敢非,大國不敢誅,十二世有齊國。則是不乃竊齊國并與其聖知之法、以守其盜賊之身乎?

郭註:為大盜積,為大盜守,知之不足恃也如此。法聖人者,法其迹,迹者已去之物,非應變之具,奚足尚而執之哉!執成邇以御乎無方,無方至而迸滯矣,所以守國而為人守之。為大盜者不盜其聖法,則無以敗其國。言聖法唯人所用,未足為全當之具。

呂註:攝緘滕、固肩鐳,以防膾箧、發匱之盜,世俗所謂知也。及巨盜至,則負之而趨,唯恐其不固,然則世俗所謂知有不為大盜積者乎?立宗廟、社稷、屋、邑、州、閒以守四境者,世俗所謂聖也。田成子竊齊國并其聖知之法,以守盜賊之身,則世俗所謂聖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世俗所謂聖知者如此,真聖知者固不然也!

疑獨註:朕者,潛開也。攝緘滕、固肩鏽,此世俗之知,禦小盜而已。大盜至,則負揭而趨,向之緘鐳非唯不能禦盜,適足以資盜也。世俗所謂知,非周萬物之知,故不免為大盜積;世俗所謂聖,非不可知之聖,故不免為大盜守。此老、莊所以欲絕棄之也。田成竊國并與聖知之法,以守盜賊之身,則凡聖人之進見於法度者,皆不免於盜。然以田成之安,比堯、舜不亦過乎?日凡有身而為天下之所寄託者,皆枇糠、緒餘,何足校優劣?若夫堯、舜之不可寄託天下者,豈田成子得以擬議邪?碧虛註:知,謂造筐、匱、緘滕、肩鍋者。積,謂裒斂寶貨而畜聚者。聖,謂掌符重、權衡、斧鉍者。守,謂保宗廟、社稷、封彊者。且齊國之創制立度,何嘗不法聖人,而田怛奪其聖知,據有其國,則聖知者乃大盜之資也!

庸齋云:世俗之知,本為鼠竊之備;大盜至,則併挈而去矣。田氏篡齊,以私量貸,公量入,看《左傳》所言便見,借聖人之法以濟其盜賊之謀,戰國時大抵如此。故莊子以此喻之。

備盜以緘滕、肩鐳者,世俗之知也。穴室、負匱、探囊者,超俗之知也。人有超俗之知,造化間幾何而一遇哉!以之上盜天和以養形保神,下盜地利以肥家富國,何不可者,而乃甘於妄意室中之藏,以希不義之貨而不顧公論之不可逃,遺臭之不可掩,何弗思之甚邪!竊嘗考其所由,亦有以政之者。世無積而守之,彼惡得而奪之?囗然自朕筐之欲充之而至於竊國,信乎!履霜堅冰之不可不饉也!夫竊國者,非并其聖知之法而竊之,雖得國無以自立,則聖知者天下之利器,在人甩之如何耳。其權或墮姦雄之般中,未有不反為所制者。後文云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小盜有誅而大盜無禁,是豈齊民之衛哉!彼既竊國為君而又禁民為盜,亦知仁義之不可廢也。得非以聖知之法守其盜賊之身乎,漆園慨立是論,所以誅千古姦雄之心,麟經真筆之嚴可以並行於世矣。

嘗試論之,世俗之所謂至知者,有不為大盜積者乎?所謂至聖者,有不為大盜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龍逢斬,比干剖,萇弘馳,子胥靡,四子之賢而身不免乎戮。故蹶之徒問於廠日:盜亦有道乎?躡日:何適而無有道邪!夫妄意室中之藏,聖也;入先,勇也;出後,義也;知可否,知也;分均,仁也。五者不備而能成大盜者,天下未之有也。由是觀之,善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蹶不得聖人之道不行;天下之善人少而不善人多,則聖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故日,唇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那鄧圍,聖人生而大盜起。捨擊聖人,縱舍盜賊,而天下始治矣。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聖人已死,則大盜不起,天下平而無故矣。聖人不死。大盜不止。雖重聖人而治天下,則是重利盜躡也。為之斗斛以量之,則並與斗斛而竊之;為之權衡以稱之,則并與權衡而竊之;為之符璽以信之,則并與符璽而竊之;為之仁義以矯之,則并與仁義而竊之。何以知其然邪?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則是非竊仁義聖知邪?故逐於大盜,揭諸侯,竊仁義并斗斛、權衡、符璽之利者,雖軒冕之賞弗能勸,斧鐵之威弗能禁。此重利盜蹶而使不可禁者,是乃聖人之過也。故曰: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聖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

郭註:暴主得據君人之威以戮賢臣,而莫之敢抗者,皆聖法之由也。向無聖法,則桀紂焉得放其毒而使天下側目哉?聖、勇、義、知、七,五者所以禁盜而及為盜資,則聖人之利天下少害天下多。斯言雖信,而猶不可亡聖者,天下之知未能都亡,故須聖道以鎮之也。莘知不亡而獨亡聖知,則天下之害又多於有聖矣。有聖之害雖多,猶愈於亡聖之無治也,雖愈於亡聖,未若都亡之無害也。甚矣,天下莫不求利而不能一亡其知,何其迷而失致哉,夫唇竭非以寒齒而齒寒,魯酒薄非以圍鄧鄲而鄧鄲圍,聖人生非以起大盜而大盜起。此自然相生,鈴至之數也。且聖人不立尚於物而不能使物不尚。人無貴賤,事無真偽,苟尚聖法,則天下吞聲閤服,此乃桀、坏所至賴以成其大盜者也。若乃絕尚守朴,棄其禁令而代以寡欲,所以拾擊聖人而我樸自全,縱合盜賊而彼姦自息矣。竭川非以虛谷而谷虛,夷丘非以實淵而淵實,絕聖非以止盜而盜止。盜止而華尚之迸都去矣。將重聖人以治天下,而桀、坏之徒亦資其法,所資者重,所利不得輕,則小盜之所因,大盜之所利也。軒冕斧鉞,賞罰之重者,所以禁盜也。大盜又逐而竊之,反為彼用,是以成其大盜,而大盜鈴行以七義,平以權衡,信以符重,勸以軒冕,威以斧鍊,盜此公器,然後諸侯可得而揭也。是故仁義賞罰適足以誅竊鉤者耳,夫坏之不可禁由所盜之利重;利之所以重,由聖人之不輕也。魚失淵則為人禽,利器明則為盜資,故不可以示人也。

呂註:世俗所謂知,所謂聖者,皆以法為之。所謂至知、至聖,亦不出乎聖、勇、義、知、仁之名而不知知之所以知,聖之所以聖也。故四子者不能全其身,而坏之徒反資以為盜,則世俗之所謂聖知者不免為大盜積守耳。至知在於不知,至聖在於無名,而世俗之聖知反所以資盜,則利天下少害天下多,非虛言也。唇齒,以況相因。魯酒、鄧鄴,以況非相因而相因。然則,欲治天下,莫若拾摯聖人,縱含盜賊,善惡兩忘而已。夫心谷不虛,而賊心得以起其問者,以聖為淵而壅之也。竭聖川而涸之,則谷虛而盜不生矣。心淵不實而賊心得入於其閒者,以聖為丘而傾之也。夷聖丘而損之,則淵實而盜不侵矣。此聖人已死,大盜不起,天下所以無故也。所謂死者,不生其心是已。賊心生而大盜起,雖重聖人以治天下,是重利盜也,詳見下文并竊之語。故竊之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而莫之能禁也。諸侯之門,仁義存焉,則是并聖知仁義而竊之也,況其尤大而揭諸侯者乎?雖軒冕斧鉍,有所不能禁勸。凡此,皆離真為聖之過,而猶以聖法明天下,是示人以利器。故大盜得以奪之也。

疑獨註:道有君子有小人,得道之正,則聖、勇、義、知、仁皆正;就其不正者而充之,則為大盜而已。盜之所謂道者,妄意所藏,先入後出,知可否,分均也,凡得其一者為小盜,坏得其全者也。莊子嘗寓言於《雜篇》,與吾夫子為對,以明大盜與大聖其知一也,所用不同耳。善人則資五者以立己,惡人則資五者以為盜。善惡皆本於人心,而天下為善者常少,為惡者常多,莊子所以深矯之。魯酒薄鄧鄴圍,聖人生大盜起,此自然相生,鈴至之理。且聖人制法豈有意於起人之偽?人自襲其迹以為偽。所謂拾擊聖人者,深惡聖人之進也。若禪家所謂我當時若見釋迦瞿曇出世,一棒打殺意同。縱舍盜賊,亦欲息詐偽耳。川谷之水相通,丘淵之上相資,喻聖人之迹,大盜所資。聖人已死,絕聖棄知之意。大盜不起,爭尚之逵都去矣。苟不絕聖知以止盜,反重聖法以治天下,坏之徒將乘之以為盜,是重利之也。夫斗斛、權衡、符璽、仁義,皆聖人治天下之具t,莊子意謂凡涉形器法度者,皆大盜所資。為盜而至於竊國,則斗斛、權衡、符璽,皆為所有,而刑賞自己出矣。且堯、舜、三代之所韻以為治者,其形器法度與後世同而治亂之述異者,彼所賴雖在此,及其成功,則此雖存而可以無用也。後世認認然唯此之為賴,其權一墮姦人之轂,則所賴以安者往往以致危,田成子之事是也。聖人退處幽密,而操至權以斡萬化,故力旋天地而世莫睹其機,威服海內而人不名以武。此所以行萬物於衍內,而天下莫能禦,又豈以利器示人哉?

詳道註:以知治人,莫如齊國;以知治身,莫如四子;以暴亂人,莫如盜跖。皆曰嘗法聖人矣。然齊國不免田氏之篡,四子不逃時君之戮,而盜坏竟以壽終。是法聖人而為治者,無益;竊聖述而為惡者,無害。則聖人之於天下也,不足以止盜,適足以起盜也。莊子非不知聖人,應物適時而已。後世禍亂隨之而起者,益唇亡則齒寒,魯酒薄而鄧鄭圍,其可以齒寒而責唇,鄧鄴圍而咎魯耶!率歸過於聖人者,遣其有逵之累也。

碧虛註:知之出也,或利或害;聖之顯也,或生或死。利害不能惑者,至知也;生死不能動者,至聖也。若四子者,皆矜知誇聖而自取滅亡,又惡知至知至聖哉?聖知大盜相因者也。聖知生則大盜起,大盜止則聖知亡。拾摯聖人,絕棄之也。縱舍盜賊,不貴貨也。聖知泯絕,民性淳厚,天下平而無事矣。夫竊仁義聖知者,欲其貴也;盜金寶珠玉者,欲其富也。然天與之則公,人取之則私,若公公而私私,豈軒冕所能勸?斧欽所能禁哉?

庸齋云:四子雖賢而身皆得罪,盜跖反以自免,此言賢者不足恃,而竊聖知者或以自利也。為盜之道,是莊子撰出以譏世,其言雖怪而實有理。說到不善人多善人少,利天下少害天下多處,亦是精絕。唇齒、川谷之喻,明聖人不為盜設,反為大盜之資。聖人不生,大盜不起,言無聖人亦無盜賊而天下自治也。重聖人而治,言聖人復出而制法,姦人得之益以欺世,戰國諸侯篡奪而得,皆大盜也。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既為侯,立國則亦以愛民利物為事,是并竊仁義聖知也。名為大盜者,人皆欲逐之;今諸侯竊國立於人上,故曰揭。而世未有用刑以禁止之者,皆憤世而為此言。

世之所謂至知、至聖者,例不免為大盜積;反不若不以聖知稱者,無所積而盜莫能窺也。故引四賢以證聖知之不足恃。夫天生忠賢,匡君輔國,節義所在,有死無貳,而上或不之察,惡其逆耳。拂情,始則疏遠之,甚則譴斥之,而彼忠不能自泯,終於戮之而後已吁!忠賢之戮,姦臣之幸也。咎證若此,國其能久乎!夫為臣姦大盜,岸無其衍?所謂衍者亦不越乎聖知之法。以所資者重,故所取不容輕,然其厲階非一曰之積,叉酌其君上之可罔,有司之可欺,因時乘勢以遂其悖道之舉,然猶不免資聖知仁義以為治,如前立國者所云。一廢而一興,川谷丘淵之消長也。聖生而盜起,魯酒、鄧鄴之相因也。雖重以聖知而為治,重利盜坏也宜矣,且竊鉤者,受制於聖知之法;而竊國者,奪聖知之法以制人,是以善人少而不善人多,雖軒冕斧鉍,不足以為勸懲也。信知聖知者,天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竊窺其機將為所奪,猶魚之脫淵,螻蟻得以困之矣!《語》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然則聖人之治天下,叉有神而化之之衍歟。此一節自曷嘗不法聖人至聖人者天下之利器,凡十一處聖人字,今本皆然,唯陳碧虛照張君房校本並作聖知,考之前文,世俗所謂知、世俗所謂聖之語,則說亦可通。據當篇本意,正論立法之多弊,則從元本可也。竊意張氏當時被旨校定,及碧虛迷解進呈之時,恐其問論聖人處語或有嫌,權易以聖知因而傳襲耳。然有當用聖人處,若曷嘗不法聖人。不得聖人之道不立,不得聖人之道不行,聖人已死,聖人不死,此不可易者。餘易為聖知,亦自有理。至若聖人者,天下之利器,則是聖知無疑。

同类推荐
  • The Duchesse de Langeais

    The Duchesse de Langeai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渊阁书目

    文渊阁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严原人论解

    华严原人论解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医方考

    医方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订西方公据

    重订西方公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迷糊小妻欺上床

    迷糊小妻欺上床

    她遇见他不过是最倒霉的开始,上个厕所都能卷入黑帮之争,而倒霉的她被抓住,居然要被脱光光搜身检察。某女哭,被他霸王硬上弓。再遇她处处躲避,他却来了兴趣,总是捉弄她。总是打打杀杀的傅林然人生中终于又多出了一件必不可少的事,那就是欺负她蹂躏她疼爱她!“夏晓,老老实实做我的女人吧。”某傅挑眉,把要逃走的小女人压回床上。某夏哭的惨兮兮的,她不要!
  • 万界之大佬降临

    万界之大佬降临

    万界之大佬降临,也就是……算了,简介无力,内容为主,书名为辅,一主一辅,何需简介这种肤浅的东西?(黑衣帝尊:诸位大佬,简介还没有想好,容我三思~三思~)停更了!
  • 玉箫吻剑

    玉箫吻剑

    项英为了瓦解一个巨大的阴谋,通过假死的方式“重新做人”,在他的精心策划下,江湖、易文通过明察暗访,确立了他们对付天剑门的帮手杨木。与此同时,江岳作为玉林山庄唯一的后人,他更名换姓,投入天剑门,却巧妙地躲过了腹血的控制,并且爱上了“天下第一丑女”紫鹃。在羽翼丰满后,江岳走上了背叛天剑门、重建玉林山庄的道路。他与项英、杨木之间的矛盾激化,最终通过他人之手杀掉项英,却没有阻碍宋王朝一统天下的步伐。最终江岳如愿以偿,而杨木也找到了他的归宿。
  • 热血星魂

    热血星魂

    凶狠残暴的怪兽反叛图谋的机器变幻莫测的人心在星河时代的征程中一群热血青年奋起抗击、谱写传奇!
  • 海洋霸权

    海洋霸权

    苏牧晨语:拥有海洋,才能拥有世界!……苏牧晨捡到一座海洋城市,海洋从此成为自留地,打造自己的海洋王国,建立海洋霸权。捕鱼捉虾,寻宝摸金,打捞沉船宝藏,不过是小钱。海洋,是地球最大的宝藏,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陆地上有的,海洋都有;陆地上没有的,海洋还是有。45亿吨铀,45万亿吨氘,2000万吨黄金,4000亿吨锰,88亿吨铜,164亿吨镍,48亿吨钴,250亿吨锂,1350亿吨石油……总计6000亿亿吨资源,统统都是我的。6000亿亿吨,地球总质量的百分之一。
  • 煎月

    煎月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
  • 颜氏有姝色

    颜氏有姝色

    她,颜瞳,因南陵朝中夺嫡,害得心上人与自己一起枉死胞姐剑下。再次睁眼,她成了东湘季侯府疯子二小姐,却不欲问恩仇。三年后,她成了名昭四国的悦康郡主。为查原主身世,再访南陵,搅入寻宝风波,步步筹谋之下才惊知仇者无辜,当年之事之人皆为假。片段:访国途中初次见面,他身骑白马,一身红袍,看着她痞笑,“小美人是见本公子风流倜傥,想以身相许才问本公子名字的吗?”却不知真正的初遇是在三年前,她算计人,他梁上笑意玩味,“这小姑娘如此凶残,估计只有我能驾驭了。”(本文应该是多男主多女主文……咳咳,特别想塑造一个很好的姐姐形象,,希望不会崩文。)
  • 于君一世安然

    于君一世安然

    三年后,她性情大变。唯有他,一直在身边不离不弃。收拾渣女,虐虐渣男,调戏伪奶狗。他卖萌一笑:说好的狼狈为奸,你还想甩开我?她无奈耸肩:我有病,你有药吗?他说:我是专属你的药、。
  • 幻武未来

    幻武未来

    欧阳阿米德:“导师说过,要战斗至死!”诸葛龙轩:“阿米德,导师也说过,在绝对的力量面前、就算是神也要低下他那高傲的头颅!”欧阳阿米德:“是吗?我不记得了!”诸葛龙轩:“愚蠢!”诸葛龙轩面对曾经的兄弟不忍下手,但倘若他不动手,那么等待着阿米德的只有死亡……
  • 锄人头地

    锄人头地

    穿越我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穿越成为某个皇家子弟或是呼风唤雨的公子哥,但是假如你穿越到某个魔物肆虐的世界,而你,只是一个拿着锄头的矿工,那么请问这个世界跟你有什么关系呢。(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