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1200000003

第3章

◎邢劭

劭字子才,河间莫阝,魏光禄少卿虬第二子,小字吉,少时有避,遂不行名,释巾魏宣武挽郎,除奉朝请,迁著作佐郎;孝昌中,元罗请为青州司马,永安初,累迁中书侍郎,普泰中,兼给事黄门侍郎,寻为散骑常侍;太昌初,直内省,除卫将军、国子祭酒,解职归;後为尚书令,加侍中,复解职归。文襄辅政,除给事黄门侍郎,与温子升对为侍读、皇建中,出除骠骑将军。西兖州刺史,武成时入为中书令,迁太常卿兼中书监,摄国子祭酒,後授特进,有集三十卷。

◇新宫赋

拟二仪而构路寝,法三山而起翼室。何大厦之耽耽,而斯干之秩秩,岂西京之足伟,故东都之所匹。尔其状也,则环谲屈奇,澜漫陆离,嵯峨崔嵬,岩参差,若密云之乍举,似鹏翼之中垂。布菱华之与莲蒂,咸反植而倒施,若承露而将转,似含风而欲披。土成黼黻,木化蛟螭,布红紫之融泄,间朱黄之赫曦。兽狂顾而犹动,鸟将骞而以疲。木神水怪,海若山,千变万化,殊形异宜。阴梁北注,阳鸟南施,百楹列倚,千栌代支。或据险而形固,或居安而势危。(《艺文类聚》六十二。)

◇为文宣帝受禅登极赦诏(天保元年五月戊午)

无德而称,代(艺文类聚作化。)刑以礼,不言而信,先春後秋。故知恻隐之化,天人一揆,弘宥之道,今古同风。朕以虚薄,功业无纪。昔先献武王值魏世不造,四海幅裂(此句从《艺文类聚》补)九鼎行出,祭器无归。(此句从《艺文类聚》补)乃驱御侯伯,大号燕赵,拯厥颠坠,俾亡则存。文襄王外挺武功,内资明德,纂戎先业,辟土服远。年逾二纪,世历两都,狱讼有适,讴歌斯在。故魏帝俯遵历数,爰念褰裳,远取唐虞,终同脱屣。实幽忧未已,志在阳城,而群公卿士,诚守愈切,遂属代终,居于民上,如涉深水,有眷终朝。始发晋阳,九尾呈瑞,外坛告天,赤雀效祉,惟尔文武不贰心之臣,股肱爪牙之将,左右先王,克隆大业,永言诚节。(《艺文类聚》作诚烈。)共斯休祉。(《艺文类聚》作庆然)三皇存教,非易可免,七名改咒,庸可庶几。(四句从《艺文类聚》补)思与亿兆同始兹日,其大赦天下。改武定八年为天保元年。其百官进阶,男子赐爵,鳏寡六疾义夫节妇,旌赏各有差。(《北齐书·文宣纪》,《艺文类聚》五十二。)

◇贺老人星表

冥贶未已,灵应犹臻。以某夜老人星见,达旦扬光,经旬未灭;虽三星共色,五老同游,拟之于此,故无与匹。自非玄风感极,圣敬迥天,何能使休徵秘社,相寻而至。故以朝夕相趋,史无停笔。(《艺文类聚》一)

◇为潘司徒乐让表

武皇帝运属继元,事深微禹,摧蚩尤之阵,破寻邑之师。义开金石,理勖庸骀。遂日奉羁勒,有事风尘。徒备鸟背之毛,曾无马棰之力。(《艺文类聚》四十七)

◇为文襄帝让尚书令表

扬职万机,总任百揆,悬衡庶物,准纳群僚。何以助日月之光华,增天地之高厚。反鉴取照,匹此何难;倒裳求领,方之为易。(《艺文类聚》四十八。)

◇又表

正以昼鉴太山,不假秋毫之察;夜仰列宿,岂藉烛龙之明。爵人以世,既非盛德之举;公门有私,故是陵夷之运。《艺文类聚》四十八。)

◇为彭城王韶让侍中表

貂鼹(《御览》作<鼠军>)映首,日月在前。(《御览》作躬)冠盖庶僚,跨蹑多士。虽智惭量力,明阙自知;在梁之讥,无待喧哗之议;素飧之责,岂须尊沓之口。何悟天之情眷。(《御览》作天情方眷)。复延今宠。遂总录百揆,寅亮万机,文昌治本,得失所击,用才长短,隆替以之。何容以斯寡薄,用膺兹忝。(《艺文类聚》四十八,《御览》二百十九。)

◇为李卫军疾以国子祭酒让东平王表

臣闻运舟归于积水,致远在于逸足。未有涓浍之流,可成奔飞之用;驽蹇之乘,而有灭没之功。既列赵衰先人之敏,请同虞丘退身之义。具官臣某,民望时宗,声实攸在,斧藻川流,雕篆霞蔚,蕉蒲既茂,枝叶实繁。故以学穷齐鲁,声高梁魏,诏美司朝,佥谐允在。伏愿回恩徙授,以答具瞻。(《艺文类聚》五十三。)

◇为司空景让表

属平分广施,造物多品,长短入用,小大见收,连采台阶,堪均鼎足,昨者谪见垂象,灾起潜伏。此之为累,非直微躬。

◇百官贺平石头表

大江设隘,实限夷华。前魏观涛而退,後魏登山而反。声教不通,多历年代。今苍雉奉职,灵龟自梁,折苇为舟,凭力可渡。始知德通于物,孟门失险;道清将顺,敛阁自开。行举洞庭之乐,放畜长洲之苑,会玉帛于涂山,树铜柱于南极。(《艺文类聚》五十九。)

◇奏立明堂太学

世室明堂,显于周、夏,一黉两学,盛自虞、殷。所以宗配上帝,以著莫大之严;宣布下土,以彰则天之轨。养黄发以询哲言,育青衿而敷教典,用能享国长久,风徽万祀者也。爰暨亡秦,改革其道,坑儒灭学,以蔽黔黎。故九服分崩,祚终二代,炎汉勃兴,更修儒术。故西京有六学之义,东都有三本之盛、逮自魏、晋,拨乱相因,兵革之中,学校不绝。仰惟高祖孝文皇帝禀圣自天,道镜今古,列校序于乡党,敦诗书于郡国。但经始事殷,戎轩屡驾,未遑多就,弓敛弗追。世宗统历,聿遵先绪,永平之中,大兴版筑。续以水旱,戎马生郊,虽逮为山,还停一篑。而明堂礼乐之本,乃郁荆棘之林;胶序德义之基,空盈牧竖之迹。城隍严固之重,阙砖石之功;墉构显望之要,少楼榭之饰。加以风雨稍侵,渐致亏坠。非所谓追隆堂构,仪刑万国者也。伏闻朝议以高祖大造区夏,道侔姬文,拟祀明堂,式配上帝。今若基址不修,仍同丘畎,即使高皇神享,阙于国阳,宗事之典,有声无实。此臣子所以匪宁,亿兆所以伫望也。

臣又闻官方授能,所以任事,事既任矣。酬之以禄。如此,则上无旷官之讥,下绝尸素之谤,今国子虽有学官之名,无教授之实,何异兔丝燕麦,南箕北斗哉?

昔刘向有言,王者宜兴辟雍、陈礼乐以风天下。夫礼乐所以养人,刑法所以杀人,而有司勤勤,请定刑法,至于礼乐,则曰未敢。是敢于杀人,不敢于养人也。臣以为当今四海清平,九服宁晏,经国要重,理应先营,脱复稽延,则刘向之言徵矣。但事不两兴,须有进退。以臣愚量,宜罢尚方雕靡之作,颇省永宁土木之功,并减瑶光材瓦之力,兼分石窟镌琢之劳,及诸事役非世急者,三时农隙,修此数条。使辟雍之礼,蔚尔而复兴;讽诵之音,焕然而更作。美榭高墉,严壮于外;槐宫棘寺,显丽于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如此则元、凯可得之于上序,游、夏可致之于下国,岂不休欤

◇文宣帝谥议

伏惟圣德光远,神猷弘大,初自登庸,民誉所集把尺持刀,成务斯在,蔼揆载清,四门唯穆。及天眷既属,人谋所归,鸟兽迁情,士女革面,敬顺天人,拱揖群后,处无上之尊,居域中之大。礼盛乐修,时和岁稔,海内有截,天下泰然。犹忧劳亿兆,经营四国,同虞舜之巡省,若轩辕之靡宁。威武纷纭,神功四畅,怨西以东,化南自北,临瀚海以浴兵,登天山而绁马,左萦右拂疑歌成章。方朝百神于太华,受万国于稽岭,升中增封,高拱垂衣,而天丧黎庶,奄捐四海。考妣之慕,实被含生,称天作诔,抑唯恒数。故以名追实,尽物未臻其美;屈道从制,一日可以成名。(《艺文类聚》十四。)

◇改葬服议

《礼》「改葬缌麻。」郑玄注:「臣为君,子为父,妇为夫。」唯三人而已。然嫡曾孙、孙承重者,曾祖父母、祖父母改葬,既并三年之服,皆应服缌。而止言三人,若非遗漏,便是举其略耳。(《隋书·礼仪志》三,王元轨子欲改葬祖及祖母,列上未知所服。邢子才议。)

◇讯囚请占议

设官分职,各有司存。丞相不问斗人,虞官弓招不进。岂使尸祝兼刀匕之役,家长侵鸡犬之功。(《北史》四十三:时准皆讯囚取占。然後送付廷尉,劭谓不可。立议。从之。)

◇太子监国冬会议

凡礼有同者,不可令之异。《诗》说:天子至于大夫皆乘四马,况以方面之少,何可皆不同乎?若太子定西面者,王公卿大夫士复何面邪?南面,人君正位。今一官之长,无不南面,太子听政,亦南面坐。议者言皆晋旧事,太子在东宫西面,为避尊位,非为向台殿也。子才以为东晋博议,依汉、魏之旧,太子普臣四海,不以为嫌,又何疑于东面?《礼》「世子绝旁」亲,「世子冠于阼」,「冢子生,接以大牢。」汉元著令,太子绝驰道。此皆礼同于君。又晋王公世子摄命临国,乘七旒安车,驾用三马,礼同三公。近宋太子乘象辂,皆有同处,不以为嫌。况东西者,君臣通礼,独何为避?明为向台,所以然也。

近皇太子在西林园,在于殿,犹且东面,于北城非宫殿之处,更不得邪?诸人以东面为尊,宴会须避。案《燕礼》、《燕义》,君位在东,宾位则在西,君位在阼阶,故有《武王践阼》,不在西也。《礼》「乘君之车,不敢旷左。」君在,恶空其位,左亦在东,不在西也。「君在阼,夫人在房。」郑注:「人君尊东也。」前代及今,皇帝宴会接客,亦东堂西面。若以东面为贵,皇太子以储后之礼,监国之重,别第宴臣宾,自得申其正位。礼者皆东宫臣属,公卿接宴,观礼而已。若以西面为卑,实是君之正位,太公不肯北面说《丹书》,西面则道之,西面乃尊也。君位南面,有东有西,何可皆避?且事虽少异,有可相比者。周公,臣也。太子,子也。周公为冢宰,太子为储贰。明堂尊于别第,朝诸侯重于宴臣宾,南面贵于东面。臣疏于子,冢宰轻于储贰。周公摄政,得在明堂南面朝诸侯,今太子监国,不得于别第异宫东面宴客,情所未安。且君行以太子监国,君宴不以公卿为宾,明父子无嫌,君臣有嫌。案《仪》注,亲王受诏冠婚,皇子皇女皆东面。今不约王公南面,独约太子,何所取邪?议者南尊改就西面,转居尊位,更非合礼。方面既少,难为节文。东西二面,君臣通用,太子宜然,于理为允。(《隋书·礼仪志》四,《通典》七十一。)

◇避太子讳议

案《曲礼》:「大夫、士之子,不与嗣君同名。」郑注:「若先生之,亦不改。」汉法:天子登位,布名于天下,四海之内,无不咸避。案《春秋经》:「卫石恶出奔在晋。」卫侯术卒,其子恶始立,明石恶与长子同名。诸侯长子,在下国之内,与皇太子于天下,礼亦不异。郑言先生不改。盖以此义。卫石恶,宋向戌,皆与君同名。春秋不讥。皇太子虽有储贰之重,未为海内所避,何容便改人姓。然事有消息,不得皆同于古。官吏至微,而有所犯,朝夕从事,亦是难安。宜听出宫,更补它职。(《通典》七十一:时议又拟官吏之姓与太子名同,子才又议云云。诏可。)

◇上言毕善昭事

此乃大逆,义云又是朝贵,不可发。(《北齐书·毕义云传》,孽子善昭,与义云侍婢奸通。夜中义云被贼害,即善昭所佩刀也,遗之庭中。乃收捕击临漳狱,将斩之。邢劭上言,乃斩之于狱,弃尸漳水。)

◇遗辛术书

昔锺离意云:孔子忍渴于盗泉,便以珠玑委地。足下今能如此,可谓异代一时。(《北齐书·辛术传》,睢州刺史及所部郡守俱犯大辟,朝廷以其妃婢百口及资财尽赐术。三辞不见许。术乃送诣所司,不复闻。邢劭闻之,遗术书。)

◇报袁聿修书

一日之赠,率尔不思,老夫忽忽,意不及此,敬承来旨,吾无间然。弟昔为清郎,今日复作清卿矣。(《北齐书·袁聿修传》,大宁初,聿修以太常少卿出使,经历兖川时,邢劭为兖州刺史,别後遣送白纟由为信,聿修退纟由不受,与邢书。邢亦忻然领解,报书云云。又见《御览》二百二十九引《三国典略》。)

◇萧仁祖集序(案萧悫字仁祖,始兴王儋之孙,梁末奔齐,入周,终于隋。)

萧仁祖之文,可谓雕章间出。昔潘陆齐轨,不袭建安之风;颜谢同声,遂革太原之气,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

◇甘露颂

历选列辟,逖听前闻,三才易统,五运相君。皇极攸序,庶类以分,乃忠乃敬,或质或文。(其一)

赫矣景命,蒸哉上圣,大德大名,至道无竞。川停岳路,云临水镜,望日齐明,瞻天比映。(其二。)

功深微禹,业隆作周,英华内积,文教外修。广输四海,堤封十洲,紫川北注,赤水南流。(其三)

宸居两楹,恭己万国,圣敬日渐,王猷允塞。礼有大成,乐无惭德,用天之道,顺帝之则。(其四)

政平民豫,岁稔时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风轮展汉,毛舟沈河,玉龟出沼,呜凤在阿。(其五)

休徵屡动,感极回天,流甘委素,玉润冰鲜。蜜房下结,珠上悬,布获林野,洒散旌旃。(其六)

日月已明,宇宙已廓,鼓缶成咏,挹水为乐。以为玄黄,犹参沃若,取慰天坏,用忘沟壑。(其七。《艺文类聚》七十八。)

◇献武皇帝寺铭

惟睿作圣,有纵自天,匡国庇民,再造区夏,功高伊吕,道迈桓文。虽住在域中,而神游方外,影响妙法,咫尺天人。晓夜自分,不劳鸡鹤之助;六时靡惑,非待壶箭之功。永寄将来,传之不朽:辞曰。

用分行坐,以敦戒行,苦罪祈福,傲狠成敬。万国咸亨,一人有庆,方传自久,是用成咏。(《艺文类聚》七十七。)

◇文襄皇帝金像铭

妙形难象,至理希诠,形之所及,理亦在焉。悟兹空假,劳此盖缠,式图往秘,用结来缘。丹青并饰,金玉同镌,神仪内莹,宝相外宣。圆光照耀,映彼无边,灵应响,感发大千。锺福旒纩,其永如天,归庆怙恃,寿等南山。凡厥亲类,宜其永年,归诚妙觉,标志上玄。托铭斯在,旷劫方传。(《艺文类聚》七十七。)

◇文宣帝哀策文

皇路启扉,盾弛殡,八校案部,六卿且引,攀蜃辂而雨泣,仰穹苍而抚心,悲风发而地骇,愁云兴而景沈。哲王垂范,有训有则,式奉话言,光敷令德。其辞曰:

四象更运,九天代名,通三以王,得一为贞。是应玄德,实启苍精,风后之阵,师尚之兵。三奇六合,七变五成,授柯推毂,禀律龚行,野无完陈,邑少坚城。经营四海,劬劳百姓,芝盖夕临,羽旄晨映。地不掩瑞,天爱宝,既丹其雀,又朱其草,莫黑已素,莫赤自皓,百兽斯蹈,五灵载扰,甘露,青龙矫矫。武功已畅,文教未穷,方偃烽候,销戟藏弓,齐光日月,比祚华嵩。而氛日下,星暗虚中,奄捐朝市,长弃华戎,道宣末命,义阐馀风。六纟率已散,九旗方卷,见容卫之虚归,知平生之日远,同乘云而永逝,异骑龙之更反,清笳奏兮野风急,金鼓震兮日光晚,千官悲而雨注,万国哀而露泫。万事同尽,百虑俱收,俞舄永去,衣冠自游,音仪已谢,神教空留。知英声与至德,当无绝兮千秋。(《艺文类聚》十四。)

◇广平王碑文

公分气氤氲,禀灵昭晋,基构轮奂,源流睿远,积石莫之方,委水不能喻。山渎郊神,辰昂降德,自天攸纵,郁为时宗。墙宇淹旷,标格秀远,道亚生知,德均殆庶,日月在躬,水镜被物。望青松而比秀,干白云而上征,侍讲金华,参游铜雀,出陪芝盖,入奉桂室,充会友之选,当拾遗之举,发言为论,受诏成文,碧鸡自口,灵蛇在握,方见建安之体,复闻正始之音。

公年方弱冠,而位居寮右,道被生民,惠渐万物,郁为雅俗之表,峨成社稷之镇。公孙声动天下,已非其伦;管子光照邻国,孰云能拟。方谓膺兹多福,降此永年,奋搏风之逸羽,穷送日之远路,同岐山之嘉会,陪岱宗之盛礼,而群飞在辰,横流具及,山崩川竭,星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兰挺则芬,玉生则润,泱泱万源,落落千仞,我有徽猷,金声玉振。志犹学海,业比登山,踟蹰缇衮,绛帐韦编,寻微启奥,敷理入玄。天地或终,山河匪寿,昔曰先民,谁堪长久。立言立事,责之身後,式铭景行,是为不朽。(《艺文类聚》四十五)

◇冀州刺史封隆之碑

公世载儒雅之风,家传钟鼎之业,出三代而克阜,历两都而转盛。五世祖游,游子孚,耻斯鸟兽,狭此丘壑,濡足焚首,念在一匡,委质中山,并充衮阙。故已援坠拯溺,大庇生民,祖定功业,建旆怀藩,扬旌冀部,耳目相接,歌咏独存。文司空孝宣公,禀润玉府,承华桂簿,望振鹭而齐举,轶归鸿而并运。以兹一德,光事三主,七登九伯之重,再处八元之任,必有馀庆,事属才子,莫之与京,理归世禄。非因原隰之气,讵待河岳之灵,发纯粹而成址,禀中和而树质。神体秀异,志识闲爽,幼体成人,弱不好弄,同凤凰之五色,非豫章之七年。太昌初,平洛,除侍中骠骑大将军,密勿枢功,逶迤衮职。貂蝉承弁,华藻披衣,呜双璜于峻陛,驱六辔于广路,升华辇以弼一人,践太阶而平天下。(《艺文类聚》五十。)

◇景明寺碑

九土殊方,四生舛类,昏识异受,修短共时。德表生民,不救泰山之朽壤;义同列辟,岂济乐水之沦胥。漂卤倒戈之势,浮江架海之力,孰不旷息相催,飞驰共尽。泡沫不足成喻,风电讵可为言,而皆迁延爱欲,驰逐生死,眷彼深尘,迷兹大夜,坐积薪于火宅,负沈石于苦海,结习靡倦,忧畏延长,身世篇犹梦想,荣名譬诸幻化。未能照彼因缘,体兹空假,祛洗累惑,摈落尘埃。苦器易雕,危城难久。自发迹有生,会道无上,劫代缅邈,朕迹遐长,草木不能况,尘沙莫之比,日晷停流,星光辍运,香两雨旁注,甘露上悬,降灵迦卫,拥迹忍土,智出须弥,德逾大地,道尊世上,义重天中,铭曰:

大道何名,至功不器,理有罔适,法无殊致。能以托生,降体凡位,士觉如远,一念斯至。德尊三界,神感四天,川流自断,火室不燃。衣生宝树,座踊芳莲,智固有极,道畅无边。(《艺文类聚》七十七。)

◇并州寺碑

夫至道密微,无迹可睹,神功感应,有理斯存。虽慧日已照,而太夜莫晓;香雨时流,而深尘未息。旷劫悠缅,历代遐长。眇眇世罗,无能免其一目;泛泛欲网,孰敢解其三面。自大教迁流,行于中土,希向之士,烟踊波属,洹沙未足为言,积尘所不能喻。皆去出没生死之河,浮沈爱育之海。未有矫然独悟,脱落身名,望彼岸而攸往,泛宝船而利涉。(《艺文类聚》七十七。)

◇李礼之墓志

食有奇味,相待乃飧;衣无常主,易之而出。(《北史》序传》)

◎司马子如

子如字遵业,河内温人,晋司空南阳王模八世孙。魏孝昌中、尔朱荣以为中军。武泰末,历司马,持节假平南将军监前军,行建兴太守;永安初,封平遥县子,仍为大行台郎中,进爵为侯,行相州事,徵为金紫光禄大夫;建明初、兼尚书右仆射;普泰中、为侍中骠骑大将军,进爵阳平郡公,出为南岐州刺史;中兴初,献武以为大行台尚书,天平初,除左仆射;兴和中,为北道行台,转尚书令,武定中免,起行冀州事,别封野王县男。文宣授禅,别封须昌县公,除司空,免,寻拜太尉,卒赠太师太尉,怀州刺史,谥曰文明。

◇上兴和历表

自天地剖判,日月运行,刚柔相摩,寒暑交谢,分之以气序,纪之以星辰,弦望有盈缺,明晦有修短。古先哲王则之成化,迎日推策,各有司存,以天下之至王,尽生民之能事,先天而天弗违,後天而奉天时。及卯金受命,年历屡改,当涂启运,日官变业,分路扬镳,异门驰骛,回互靡定,交错不等。岂是人情浅深,苟相违异?盖亦天道盈缩,欲止不能。

正光之历,既行于世,发元壬子,置差令朔,测影清台,悬炭之期或爽;候气重室,布灰之应少差。伏惟陛下当璧应符,大横协兆,乘机虎变,抚运龙飞,苞括九隅,牢笼万宇,四海来王,百灵受职。大丞相、渤海王降神挺生,固天纵德,负图作宰,知机成务,拨乱反正,决江疏河,效显勤王,勋彰济世,功成治定,礼乐惟新,以履端归馀,术数未尽,乃命兼散骑常侍执读臣李业兴、大丞相府东阁祭酒、夷安县开国公臣王春,大丞相府户曹参军臣和贵兴等,委其刊正。但回舍有疾徐,推步有疏密,不可以一方知,难得以一途揆。大丞相主簿,臣孙搴骠骑将军,左光禄大夫臣晔,前给事黄门侍郎臣季景渤海王世子开府谘议参军事、定州大中正臣崔暹,业兴息国子学生、屯留县开国子。

臣子述等,并令参预,定其是非,臣等职司其忧,犹恐未尽,窃以蒙戎为饰,必藉众腋之华,轮奂成宇,宁止一枝之用。必集名胜,更共修理、左光禄大夫、臣卢道约,大司农卿、彭城侯臣李谐,左光禄大夫。东雍州大中正臣裴献伯,散骑常侍、西兖州大中正臣温子升,太尉府长史臣陆操,尚书右丞,城阳县开国子臣卢元明,中书侍郎臣李同轨,前中书侍郎臣邢子明,中书侍郎臣宇文忠之,前司空府长史、建康伯臣元仲悛,大丞相法曹参军臣杜弼,尚书左中兵郎中、定阳伯臣李溥济,尚书起部郎中臣辛术,尚书祠部郎中臣元长和,前青州骠骑府司马安定子臣胡世荣,太史令、卢乡县开国男臣赵洪庆,太史令臣胡法通,应诏左右臣张哲,员外司马督臣曹魏祖,太史丞郭庆,太史博士臣胡仲和等,或器标民誉,或术兼世业,并能显微阐幽,表同录异,详考古今,共成此历。甲为日始,子实天正,命历置袁宜从此起─运属兴和,以年号为目,岂独太初表于汉代,景初冠于魏历而已。谨以封呈,乞付有司,依术施用。(《魏书·律历志下》:兴和元年十月,齐献武王入邺,命李业兴令其改正,立《甲子元历》,事讫,尚书左仆射司马子如、右仆射隆之等表。)

◎司马子瑞

子瑞,子如兄子,天保初为尚书左丞,历定州长史,累迁吏部郎中、司徒左长史、兼廷尉卿;乾明初领御史中丞,以疾去职,就拜祠部尚书。卒赠瀛州刺史,谥曰文节。

◇奏弹毕义云

天保元年四月,窦氏皇后姨祖载日,内外百官赴第吊省,义云唯遣御史投名,身遂不赴。又义云启云:「丧妇孤贫。後娶李世安女为妻。世安身虽父服未终,其女为祖,已就平吉,特乞暗迎,不敢备礼。」及义云成婚之夕,众储备设;克日拜阁,呜驺清路,盛列羽仪,兼差台吏二十人,责其鲜服,侍从车後。直是苟求成婚,诬罔干上。义云资产宅宇。足称豪室,忽道孤贫,亦为矫诈。法官如此,直绳焉寄?又驾幸晋阳,都坐判:「拜起居表。四品五品已上,令预前一日赴南都署表,三品已上,临日署讫。」义云乃乖例,署表之日,索表就家先署,临日遂称私忌不来。(《北齐书·毕义云传》,尚书左丞司马子瑞奏弹义云云。)

同类推荐
  • 消摇墟经

    消摇墟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佛说须达经

    佛说须达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沈氏宣炉小志

    沈氏宣炉小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西池集

    西池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春闷偶成十二韵

    春闷偶成十二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三国之福将

    三国之福将

    渴慕亲情的刘涵穿越到了三国,成了即将被灭门的渤海王世子,为了自保,刘涵不断地筹谋,招揽人才,就为了能够在这乱世保住自己的家人,那是刘涵的逆鳞,触之即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统套房里,K市财权在握的男人用视线一寸寸描摹着她的身体。“签了它,给你十亿。”男人低沉的嗓音宛如魔魅。从此后,身为四线小演员的她,成为他的心尖宠。“小星星,我饿了。”“我明天有通告。”一分钟后,她被告知通告取消。“小星星,过来。”“我在背台词。”下一秒,剧本飞出了窗外。都说靳家三少狠辣、冷酷还禁欲。只有她扶额感叹,传闻都是骗人的。(《独家密爱:风少的亿万新娘》《甜心来袭:大叔,结婚吧》系列宠文)
  • 家住汉江边

    家住汉江边

    美丽神奇的汉江,为江河之精英。早在大唐时期,围绕在富庶的汉江两岸,建立了富强的“银河舰队”,开启了丝绸之路。汉江这条绿丝带,以一水之力,联系黄河与长江,联系中国的南方与北方,使长江文明和黄河文明相互交融,成为民族精神的“水脊梁”。汉江这条绿丝带,不仅舞动了整个中华大地,还通过南方、北方和海上丝绸之路舞向了欧亚,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襄阳因汉江而生,也因汉水而美。逶迤西来的汉江,浩浩荡荡,奔腾不息,从源头流到襄阳,进入了宽阔的江汉平原。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住汉江边的先民们,在这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肥美的土地上,谱写出农耕文明的百科全书。楚人就是在荆山蓄势,荜路蓝蒌,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 江月松风集

    江月松风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忠仆案

    忠仆案

    华生曾经雪藏了一些发生在1897年的案件,如:《格兰其庄园》、《红圈会》、《魔鬼之足》,有些案子直到后期才发表,如《跳舞的人》、《失踪的中卫》等。其实还有很多发生在这一年度的案件尚未公开,《忠仆案》是其中有准确记载的案件之一。不久前这份手稿很幸运地在厨师长奥古斯特?迪迭的家里找到了,厨师侦探迪迭是艾米?玛亚斯重现的一名神探。现以此手稿为基础,重新编辑成文,奉献给读者。在歇洛克,福尔摩斯退养到苏塞克斯镇以后,我们依旧经常聚会。
  • 憩园

    憩园

    《憩园》创作于1944年,缘于作者在抗战期间两次回到成都老家所得的印象,可看作是《激流三部曲》的续篇,讲述的是大家庭败落以后的事情。这部小说借着一所公馆的线索写出了旧社会中前后两家主人的不幸的故事。不劳而获的金钱成了家庭灾变的原因和子孙堕落的机会。香港文史学家司马长风曾如此评论《憩园》:“论谨严可与鲁迅争衡,论优美则可与沈从文竞耀,论生动不让老舍,论缱绻不下郁达夫,但是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
  • 爱不单行,首席盛爱无期!

    爱不单行,首席盛爱无期!

    没有婚姻,没有金钱,甚至没有一句承诺,褚夏衣就在这个被誉为“北城女人最想嫁”的矜贵男人身边默默待了三年。只要他要,只要她有!这便是褚夏衣对顾靖庭的态度。有人问顾少:是什么让你将一个女人吃得死死的?他掀起凉薄的唇:养过宠物么?三分饱,七分馋,让她心里对你恨得痒痒的,却又离不开你。对你的所作所为恨之入骨,转身却又能毫无原则的原谅你的一切。只是,真的能原谅一切吗?...她以为,爱情只要等待,便会迎来花开并蒂,于是,大胆询问:你会娶我吗?他勾唇轻笑,拍打着她的脸:梦该醒了!她以为他是不婚族,直到,“不婚”的男神终于为他心爱的女人披上了一袭白纱...直到,她病入膏肓......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一段离奇的身世,一张飞往异国的机票,将他和她的世界彻底阻隔。“后会无期,我的爱人。”北城飞往西雅图的13小时航程,她的眼泪未曾间断...心脏骤然缺失的那块地方,叫做顾靖庭。...一别经年,她不再是他呼之即来的宠物,而是另一个男人的掌中宝。而她转身带笑的眸子,一如当年,只是那耀眼的白纱,和身边的萌娃,却一瞬间刺痛了他的眼,慌了他的神...直到多年后顾靖庭才明白,两人之间,最先沦陷的原来是自己的心。
  •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陈晓辉、一路开花主编的这本《接纳这个不完美的世界》精选了时代最为精华的篇章。用心去看,去领悟,或许有的故事会给你以智慧的启迪,有的会让你感动落泪,有的会带给你特别的感受,有的则会让你会心一笑……
  • 父皇必须死

    父皇必须死

    穿越到这奇特的大商朝,许三春只想虐渣致富奔小康,带着哑娘过上好日子。无奈,一只绝世妖孽横空出世。她怼人,他鼓掌叫好;她横眉冷对,他赞她美丽动人;她发怒冲动闯下大祸,他施施然替她收拾烂摊子。两人珠联璧合,脚下留下一地残渣。然而,许三春却发现,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她的身世就像俄罗斯套娃,一个真相套着另一个真相。而父皇,他必须死。------------------------舟舟的完结书《双生锦》《逆世红妆》这两本姐妹篇,十分肥美,等着各位小主的宠幸(づ ̄3 ̄)づ╭?~书友群:同舟渡9468230,欢迎大家。------------------------封面版权所有,盗图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