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89200000003

第3章

道經下

孔德之容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一陰一陽之謂道,物得以生謂之德。道常無名,豈可形容?所以神其德。德有方體,同焉皆得,所以顯道,性修反德,德至同於初,故惟道是從。

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道體至無而用乃妙,有所以為物,然物無非道。恍者,有象之可况。惚者,有數之可推。而所謂有者,疑於無也。故曰道之為物。

惚兮恍兮,中有象焉。恍兮惚兮,中有物兮。

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物,惚恍之中,象物斯具,猶如大空變為雷風,猶如大塊化為水火,以成變化,以行鬼神,是謂道妙。

窈兮冥兮,中有精兮。

窈者,幽之極。冥者,明之藏。窈冥之中,至陰之原,而天一所兆,精實生焉。

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精者,天德之至,正而不妄,故曰甚真。一而不變,故云有信。且然無間,故其名不去。

以閱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然哉?以此。

衆甫之變,日逝而不停。甚精之真,常存而不去。聖人貴精,故能閱衆甫之變,而知其所以然。無思也而寂然,無為也而不動,然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則思為之端起,而功業之逃著,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于此?

曲則全章第二十二

曲則全,

與物委蛇而同其波,故全其形生而不虧。《莊子》曰:外曲者與人為徒。

枉則直。

遺佚而不怨,阮窮而不憫,故內直而不失其正。《易》曰: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窪則盈,

無藏也,故有餘。

弊則新。

冬閉之不固,則春生之不茂。

少則得,多則惑。

道要不煩,聞見之多,不如其約也。以支為旨,則終身不解,玆謂大惑。

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惟天下之至精,能為天下之至神。聖人抱一以守,不搖其精,故言而為天下道,動而為天下則。

不自見故明,

不蔽于一己之見,則無所不燭,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私于一己之是,而惟是之從,則功大名顯,而天下服,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書》曰: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爭功。

不自矜故長。

《書》曰: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爭能。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人皆取先,己獨處後,曰受天下之垢。若是者常處於不爭之地,孰能與之爭乎?

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聖人其動若水以交物,而不虧其全,其應若繩以順理,而不失其直,知窪之為盈,無亢滿之累,知弊之為新,無夸耀之迹,若性之自為而不知為之者。致曲而已,故全而歸之,可以保身,可以盡年,而不知其盡也。是謂全德之人,豈虛言哉?

希言自然章第二十三

希言自然。

希者,獨立於萬物之上而不與物對,列子所謂疑獨者是也。去智與故,循天之理,而不從事於外,故言自然。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瓦於人乎?

天地之造萬物,風以散之,委衆形之自化,而雨以潤之,任萬物之自滋,故不益生,不勸成,而萬物自遂於天地之間,所以長且久也。飄驟則陰陽有繆戾之患,必或使之,而物被其害,故不能久。

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得之。同於德者,德亦得之。同於失者,失亦得之。

希則無所從事,無聲之表,獨以性覺,與道為一而不與物共,豈德之可名,失之可累哉?惟不知獨化之自然,而以道為難知,為難行,疑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乃始苦心勞形而從事於道,或倚於一偏,或蔽於一曲,道術為天下裂。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而不自得其得,則其得之也,適所以為失歟?

信不足,有不信。

信則不妄,妄見真偽,以道為真,以物為偽,則於信為不足,故有不信。惠施、韓非之徒,皆原於道而失之也遠,信不足故也。

跛者不立章第二十四

跂者不立,跨者不行。

跂而欲立,跨而欲行,違性之常,而冀形之適,難矣。以德為循,則有足者皆至。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

自見則智不足以周物,故不明。自是則仁不足以同衆,故不彰。有其善,喪厥善,故無功。矜其能,喪厥功,故不長。道之所在,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泰色淫志,豈道也哉?故於食為餘,於行為贅。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也。

侈於性則盈,天之所虧,地之所變,人之所惡也,故有道者不處。

有物混成章第二十五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氣形質具而未相離,日渾淪,合於渾 淪則其成不虧,《易》所謂太極者是也。天地亦待是而後生,故云先天地生。然有生也而非不生之妙,故謂之物。

寂兮寥兮,

寂兮寥兮,則不涉於動,不交於物,湛然而已。

獨立而不改,

大定持之,不與物化,言道之體。

周行而不殆,

利用出入,往來不窮,言道之用。

可以為天下母。

萬物恃之以生。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物生而後有象,象而後有滋,滋而後有數。名生於實,實有數焉,字者滋而已。道常無名,故字之大者對小之稱,故可名焉。道之妙,則小而幽,道之中,則大而顯。

大曰逝,

運而不留故曰逝。

逝曰遠,

應而不窮故曰遠。

遠曰反。

歸根曰靜,靜而復命,故曰反。道之中體,方名其大,則遍覆包含而無所殊易,所謂以言乎遠則不御也。動者靜,作者息,則反復其道,不離於性,《易》所謂以言乎邇則靜而正也。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道覆載天地者也,天無不覆,地無不載,王者位天地之中,而與天地參,故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處一焉。

自道而降,則有方體,故云域中。靜而聖,動而王,能貫三才而通之人道,於是為王。故與道同體,與天地同功,而同謂之大。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謂王也,天不產而萬物化,地不長而萬物育,帝王無為而天下功,其所法者,道之自然而已。道法自然,應物故也。自然非道之全,出而應物,故降而下法。

重為輕根章第二十六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

重則不搖奪而有所守,故為輕根,靜則不妄動而有所制,故為躁君。靜重以自持,則失之者鮮,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是以履畏塗而無患。

雖有榮觀,燕處超然。

榮觀在物,燕處在身,身安然後物可樂。

如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懍乎若朽索之馭六馬,故不可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臣,躁則失君。

不重則不威,故失臣。不倡而和,則犯分,故失君。

善行章第二十七

善行無轍迹,

所存者神,所過者化,故無轍迹。

善言無瑕謫,

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故無瑕謫。言行之大,始於擬議,而終於成變化。惟聖人為能善其言行,而成變化之妙。故行無轍進之可尋,言無瑕謫之足累。

善計不用籌算,

通於一,萬事畢,况非數者乎?故不用籌算,而萬殊之變,若數一二。

善閉無關槍而不可開,

塗鄰守神,退藏於密。

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待繩約而固者,是削其性也。或不言而飲人以和,與人并立,而使人化,則不約而固,孰能解之?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

善者道之繼,冥於道則無善之可名。善名立則道出而善世。聖人體道,以濟天下,故有此五善,而至於人物無棄。然聖人所以愛人利物,而物遂其生,人樂其性者,非意之也。反一無進,因其常然而已。世喪道矣,天下舉失其恬淡寂常之性,而日淪於憂息之域,非聖人其孰救之?

是謂襲明。

襲者不表而出之,襲明則光矣而不耀。

故善人不善人之師。不善人善人之資。

資以言其利,有不善也,然後知善之為利。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

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善與不善,彼是兩忘,無容心焉,則何貴愛之有?此聖人所以大同於物。

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道之要妙,不睹衆善,無所用智,七聖皆迷,無所問塗,義協于此。

知其雄章第二十八

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

雄以剛勝物,雌柔靜而已。聖人之智,知所以勝物矣,而自處於柔靜,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故為天下谿。谿下而流水所赴焉,蓋不用壯而持之以謙,則德與性常合而不離,是謂全德,故曰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氣和而不暴,性醇而未散,嬰兒也。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

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

白以况德之著,黑以况道之復。聖人自昭明德,而默與道會,無有一疵,天下是則。是效樂推而不厭,故為天下式。正而不妄,信如四時,無或差武,若是者難終難窮,未始有極也。故曰常德不武,復歸於無極。《書》於《洪範》言王道,曰歸其有極,老氏言為天下式,曰復歸於無極。極,中也。有極者,德之見於事,以中為至。無極者,德之復於道,不可致也。

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

性命之外,無非物也。世之人以得為榮,以失為辱,以泰為榮,以約為辱。惟聖人為能榮辱一視,而無取舍之心。然不志於期費,而以約為紀,亦虛而已,故為天下谷。谷,虛而能受,應而不藏,德至於此,則至矣盡矣,不可以有加矣。故曰常德乃足。樸者道之全體,復歸於樸,乃能備道。夫孤寡不穀,而王公自以為稱,故抱樸而天下賓。

樸散則為器,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有形名焉,有分守焉,道則全,天與人合而為一,器則散,天與人離而為二。

聖人用之,則為官長。

道之全,聖人以治身。道之散,聖人以用天下。有形之可名,有分之可守,故分職率屬,而天下理。此之謂官長。《易》曰: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萬夫之望,與此同義。

故大制不割。

化而裁之,存乎變,刻雕衆形,而不為巧。

將欲章第二十九

將欲取天下而為之者,吾見其不得已。

天下,大物也。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而無以天下為者,若可以寄托天下。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則用智而恃力,失之遠矣。是以聖人任道化而不尚智力,秦失之強,殆謂是歟!

天下神器,

制於形數,囿於方體,而域於覆載之兩間,器也。立乎不測,行乎無方,為之者敗,執之者失,故謂之神器。

不可為也。

宰制萬物,役使群動,必有不器者焉,然後天下洽。故曰上必無為而用天下。

為者敗之,

能為而不能無為,則智有所困。莊子曰:多知為敗。

執者失之。

道之貴者時,執而不化,則失時之行,是謂違道。

故物或行或隨,或噓或吹,或強或羸,或載或隳。

萬物之理,或行或隨,若日月之往來。或噓或吹,若四時之相代。或強或贏,若五行之王廢。或載或隳,若草木之開落。役於時而制於數,固未免乎累,惟聖人為能不累於物,而獨立於萬物之上。獨往獨來,是謂獨有。獨有之人,是謂至貴。故運神器而有余裕,物態不齊,而吾心常一。

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聖人睹萬物之變遷,知滿假之多累,故無益生,無侈性,無泰至,遊乎券內而已。若是則豈有為者之敗,執者之失乎?故日繁文飾貌無益於治。

以道佐人主章第三十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三軍五兵之運,德之末也。末者,古人有之而非其所先。以道佐人主者,務本而已,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還。

孟子所謂反乎爾者。

師之所處,刑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下奪民力,故荊棘生焉。上違天時,故有凶年。《詩》曰:綏萬邦,屢豐年。綏萬邦,則人和矣,人和則天地之和應。

故善者果而已矣,不敢以取強焉。

事求可,功求成,用力少,見功多者,聖人之道。以強勝人,是謂凶德,故師克在和不在衆。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綠於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故師以中而吉,以正而無咎,不得已而後應,功求成而已。自矜則不長,自伐則無功,自驕則不足觀也已。體此四者,所以成而勿強。

物壯則老,

夏長秋殺之化可見已。

是謂非道,

道無終始,不與物化。

非道早已。

外乎道,則有壯老之異。

夫佳兵章第三十-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另外而非難

吉事有祥,兵,凶器也,故曰不祥。兵戢而時動,有道者耀德不觀兵,故不處。

是以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左為陽而主生,右為陰而司殺,陽為德,陰為刑,君子貴德而畏刑,故曰非君子之器。

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故不美也。若美必樂之。樂之者,是樂殺人也。

禁暴救亂,逼而後動,故不得已。無心於勝物,故日恬淡為上。無心於勝物,則兵非所樂也,故不美。

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國君好仁,天下無敵。安其危而利其首,樂其所以亡者,怨之所歸,禍之所集也。

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殺人衆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易》以師為毒天下,雖戰而勝,又有被其毒者,故居上勢與戰勝者,以喪禮處之。

道常無名章第三十二

道常無名。

道者,天地之始,豈得而名?

樸雖小,天下莫能臣。

樸以喻道之全體,形名而降,大則制小,道之全體,不離於性,小而辨物,莊周所謂其有真君存焉。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賓。

道足以為物之主,則物將自賓。莊子日:素樸而民性得矣,服萬物而不以威刑,幾是已。

天地相合,以降甘露,人莫之令,而自均。

純素之道,守而勿失,匪特物將自賓,上際於天,下蟠於地,上下與天地同流,則交通成和,而萬物咸被其澤。甘露者,天地之和氣。《傳》曰:帝王之德,上及太清,

下及大寧,中及萬靈,則甘露降。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大道之序,五變而形名可舉,有形之可名,則道降德衰,澆淳散樸,而莫之止。世之化人,蒿目而憂世之患,不仁之人,次性命之情,而饕貴富。聖人不然,始制有名,

則不隨物遷,澹然自足,孰能危之?故云知止不殆。

譬道之在天下,由川各之與江海也。

天下,一性也。道之在天下,以性而合,由川谷之與江海,以水之聚,同焉者得,類焉者應,聖人之臨蒞,何為哉?因性而已矣。

知人者智章第三十三

知人者智,

《傳》曰:智如目也,能見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見其睫。察人之邪正,若辨白黑,是智之事知人而已。

自知者明。

《易》曰:復以自知,《傳》曰:內視之謂明,智以知人,則與接為構,日以心鬨,復以自知者,靜而反本,自見而已,天地之鑒也,萬物之照也。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至人尚德而不尚力,務自勝而不務勝人。智者詐愚,勇者若怯,此勝人也。而所恃者力。勝己之私,以直養而無害者,自勝也。出則獨立不懼,處則逐世無悶,無往而不

勝,所以為強。

知足者富,

有萬不同之謂富,知足者務內遊而取足於身,萬物皆備,國財并焉。

強行者有志。

自強不息,斯志於道。

不失其所者久,

立不易方,故能久於其道。與時推移,與物轉徙者,可暫而已。

死而不亡者壽。

生有所乎萌,死有所乎歸,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聖人通乎晝夜之道,而知死之未始異於生,故其形化,其神不亡,與天地并,而莫知其極,非壽而何?此篇之義,始於知人,所以窮理,中於知足,所以盡性,終於不亡,所以至於命,則造化在我。非夫無古無今,而入於不死不生,孰能與此?

大道汎兮章第三十四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

汎然無所繫較,故動靜不失,往來不窮,左之右之,而無不可。

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不居。

往者資之,求者與之,萬物自形自化,自智自力,而不尸其功。譬彼四時,功成者去。

衣被萬物而不為主,故常無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

道復於至幽則小,而與物辨;顯於至變則大,而與物交。與物辨,故常來台開無欲,與物交,故萬物歸焉。覆露乎萬物而不示其宰制之功,故不為主。鼓舞乎群眾,而莫窺其歸往之進,故不知主。夫道非小大之可名也,云可名者,道之及乎物爾。

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功蓋天下而似不自己,故業大而富有,孟子曰:大而化之之謂聖。夫大而能化,則豈有為大之累,所以能成其大。

執大象章第三十五

執大象,天下往。

象如天之垂象,無為也,運之以健,無言也,示之以文。聖人之御世,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而民歸之如父母,故曰執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

陰陽和靜,鬼神不擾,群生不傷,萬物不夭,民雖有知,無所用之,何害之有?

安平泰。

安則無危亡之憂,平則無險陂之患,泰者通而治也。

樂與餌,過客止。

悅聲與味者,世之人累乎物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結之,故止。

道之出言,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味之所味者嘗矣,而味味者未嘗呈,故淡乎其無味。色之所色者彰矣,而色色者未嘗顯,故視之不足見。聲之所聲者聞矣,而聲聲者未嘗發,故聽之不足聞。若是者,能苦能甘,能玄能黃,能官能商,無知也而無不知也,無能也而無不能也,故用之不可既。

將欲歙之章第三十六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

陰陽相照,相蓋相治,四時相代,相生相殺,萬物之理,人倫之傳,其斂散也,其盛衰也,其憤起也,其虧盈也,幾常發於至微而莫睹其朕,惟研幾之聖人得先見之吉,賢者殆庶幾而已。陽盛於夏,而陰生於午,陰凝於冬,而陽生於子。句踐欲弊吳,而勸之伐齊,智伯欲襲仇由,而遺之廣車。此聖人所以履霜而知堅冰之至,消息滿虛,不位乎其形,故勇者不能弱,智者不能奪。

是謂微明。

其未兆為微,而其理為甚著,揚雄曰:水息淵,木消枝,賢人睹而衆莫知。

柔之勝剛,弱之勝強。

積衆小不勝為大勝者,惟聖人能之。經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先。《莊子》外篇論夔蛇風之相憐曰:指我則勝我,猶我則勝我,而折大木,輩大屋者,惟我能也。

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淵者,魚之所以藏其身,利器者,國之所以制人。吞舟之魚,碭而失水,則蟻能苦之,故不可脫於淵。君見賞則人臣用其勢,君見罰則人臣乘其威,賞罰者,治之具,且不可示,况治之道乎?聖人所以操利器而不示,非用其強也,蓋有妙道焉。能窮海內而無智名,威服萬物而無勇功,不嶄於勝物,而得常勝之道。陽開忽陰閉,變化無窮,馭群臣,運天下,而莫之測,故制人而不制於人。本在於上,要在於主,而天下治。

道常無為章第三十七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

鎰水之與形接也,不設智故,而物之方圓曲直不能逃也。侯王守道以御世,出為無為之境,而為出於無為,化貸萬物,而萬物化之,若性之自為,而不知為之者,故曰自化。

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

《孟子》曰:待文王而後興者,凡民也。民惟上之從化,而欲作則離道以善,險德以行,將去性而從心,不足以定天下,惟道無名,樸而未散,故作者鎮焉。救催者莫若忠,為是故也。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

季真之莫為,在物一曲,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雖然,寡能備天地之體,故亦將不欲,此老氏所以松其惑,解其蔽。

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水靜則平中準,大匠取法焉。不欲以靜,則不失其正,先自正矣,故天下將自正。《易》曰: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乾道變化,則無為也,各正性命,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也。以道治天下,至於各正性命,此之謂治之至。

同类推荐
  •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

    元始天尊说梓童帝君应验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净土十要

    净土十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The Poverty of Philosoph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伏狮祇园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窦存

    窦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热门推荐
  • 一半时光一半人

    一半时光一半人

    十年,一半甜蜜一半孤寂。一半完整一半心碎。经过这么些年我才知道,那些并非非你不可的叫嚣,越大声越可笑,终究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 甜园桑地

    甜园桑地

    一朝穿越成为种桑女,对着无际的桑田,杨含雪不忍不住仰天长叹,老天爷这个玩笑开大了吧?她一不会养蚕,二不会抽丝,为毛让她穿成种桑女?穿成种桑女也就算了,可为毛还让她一觉醒来就差点成为别人的媳妇?这也罢,为毛还要让她刚脱离虎爪又落入“狼圈”?且看小小种桑女怎样在重重压迫下携带家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本文已完结,推荐新文《我家娘子超旺夫》
  •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杀手也穿越系列之云无痕

    【本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她柔若无骨的手轻滑过他愤怒的脸颊,指若兰花,笑眼盈盈:“虽然我胆子小,看见血就害怕,但是杀一两个人的胆子却还是有的。”她是另外一个时空穿越过来的女杀手,笑,是她最好的武器。盈盈一笑间,谁生谁死?谁心沉浮?
  •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名门私宠:偏执老公太黏人

    “我爱你。”临死之前,他抱着她最后的低语。她惊讶,她诧异,她后悔,她更恨自己!重生一世,她迈出一百九十九步走近他;她一层一层的揭开一切虚伪的假象;她靠着自己得双手成就一翻风雨。秦暖傻愣愣的看着男人走向自己,吐出三个字“你…来了?”耳边滂沱的雨声都在这一刻变得不再清晰。“傻瓜。”回予她的是他宠溺的的目光。--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老公超宠我的

    我老公超宠我的

    【高甜预警,柠檬精集结令!】见她之前,他高冷得可以。见她之后,他人设就崩塌了。“申深,我知道你走了,可我总还是会期待你回来,可我总还是会想你...”“段文轩,你睁开眼睛就能看见我了……咱能别这么矫情么?”他是众人眼中的商界精英,是玩世不恭的无赖公子,可在她眼里,他就是个幼稚鬼,粘人精!“如果可以,我想给你生个孩子。”“那个……道理我都懂,但是……你是个男人啊!”“可我怕你疼啊。”命中注定的爱情,被爱神所眷顾的两个人,又怎么舍得分开?“申深,我只想无条件看你笑。”“段文轩,你的小情话我都几了两个本子了,牙都要被你甜掉了!”
  • 医品贵妻

    医品贵妻

    想她堂堂一位神医杀手,一手掌生,一手控死,奈何,再次睁开眼,生活却是一地鸡毛,住的是破屋荒地,弟妹是幼弱病残,亲戚是极品无双,好吧,玩起传说中的种田风!可偏偏又闯入个什么少将军!亲——这是不是又得加上宅斗了!
  • 六十种曲四喜记

    六十种曲四喜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盛世帝宠:嫡女凰后

    她是相府嫡出的大小姐,却因为出生克死了母亲,从此不被父亲待见,丢弃在一处寺庙里自生自灭。十年之后被想起,原来是因为皇帝选妃,而她的嫡妹看上了温文儒雅的王爷,所以让她代替她入宫而已,说白了,是一颗没用的棋子!不过,她倒要看看谁有能力握得住她这颗棋子!在相府,父亲仇恨,继母口蜜腹剑,嫡妹美貌蛇蝎,她一个不受宠的嫡女,比一个丫鬟都不如,但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她在乎的,从来都不是这些!生母死因成谜,为了查出真相,她不惜一切,最后却翻出惊天阴谋,当年的一切,到底是谁的阴谋,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是谁在主导?身处漩涡中心的她,又该何去何从?皇宫高墙之内,处处危机,她心思玲珑,游刃有余,淡然的看尽世间一切,外表温和内心却冷漠如冰,在她确定好想要离开的时候,是什么,拉住了她的脚步?那个帝王,传闻他残暴、冷血,杀人不眨眼,而且手段残忍,可是她看见的是他高傲、尊贵、睿智,是他霸道却温柔,是他心中最深的伤痛,坚硬的心何时被打开了一道口子,再也无法愈合。帝王之爱,毒如罂粟,何时......她也开始沉迷......情景一“小姐,你说该让小白去呢,还是让小花去?”一个清秀的丫头一手拿着一条白蛇,一手握着一条花蛇,一脸天真无邪的问道。旁边的女子头也不抬的道:“随意!”“昨天看见二小姐有一件梅花的红色肚兜,小白很喜欢的说,但是二小姐上次从大夫人那里拿回来的毒药,小花也很喜欢呢!”小丫头说完一脸苦思。“那就两个都去呗!”“小姐英明,我明白了!”小丫头跳着离开了,当然少不了那两条蛇,于是......某天,二小姐在穿肚兜的时候,摸到了一个滑滑的凉凉的东西......情景二兵临城下,她被绑在高台之上,漠然的看着千军万马,不悲不喜,仿佛不在乎自己的生死。然,那个高傲的帝王,却为她孤身前来,在万军之中杀出血路,冲到她的身边,用染血的手覆上她的容颜,告诉她一声:“有朕在!”那一瞬间,她笑了!笑得万物失色!在血腥的战场中拥抱她的帝王,纵然前面是地狱,她也绝不后悔,因为,他给了她最真的诺言!这是千玫很认真的想要写的一本皇后文,有笑、有泪、有宠、有爱,写一个女子在乱世之中一步步走上最高的位置,写一个帝王抛弃一切只为心中挚爱,或许只是相濡以沫恬淡的爱情,也可以是生死与共的大爱,不管如何,请与千玫一起期待,或许,这就是你的菜!
  •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重生之老婆三十二

    三十二岁的文婷心重生回到十八岁,第一天,就遇到了前世的丈夫--南世阳。当时,他十八岁,她却是隐藏在十八岁身体里的三十二岁老女人。女强,精干,也有些老娘客…这样的女人,没想到依然符合他的口味。----南世阳第一次遇见文婷心,就觉得她有问题…她对他知根知底,自己却连名字都不愿意报,只说,“你会知道我的。”之后等他查出她了,却说,“你该听我的。”接下来的很多时候,她都以长辈的语气说,“小伙子,你不听我的,准吃亏!”一直到结婚,她才吞吐吐吐道,“你,这么年轻,娶我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妈,会不会觉得委屈?”但是,南世阳拿着她的身份证,户口本盯得纸都要穿了…为什么她总说自己三十二?明明,只有十八岁啊?!----不管怎么样,南世阳都是聪明的,‘三十二’岁的老婆成就了他,和他的人生…精彩片段抢先看1在深潭边守株待兔,救了旱鸭子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还是矜持的——“哎,你说你叫什么?”南世阳跟上她的步伐,“把你家地址给我,我会给你报酬。”“小伙子,”转头,文婷心裹紧外套,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我不图你的钱。”“我不喜欢欠别人的东西,你快说。”拧起眉头,看着她摇头转身,南世阳焦急跟上,“喂,最起码告诉我你的名字吧?”摇摇手,文婷心随意道,“你会知道我的。”精彩片段2在大门前叉腰相向,拦住即将出门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已经有点紧张了——“臭小子,去哪儿?”手臂挡在南世阳面前,她的眉头拧的紧致…“你怎么在这儿啊?”挑眉,他顿下脚步,“我不是让你好好呆在家里吗?”听罢,她气急戳上他的胸膛,“我说了晚上你不能出去,不听我话了是吗?你还想吃亏吗?!”被她的强势所逼,他步步退后,一直抵到墙边,他慌道,“我,去接你啊…”“哦?!”精彩片段3在新房里拉下浴巾,一把抓住喷鼻血的南世阳,那个时候,文婷心觉得自己疯了…“我问你,我实际年龄三十二了,这么老的女人,你还要不要!”“要,”擦了把鼻血,他大声道,“你就是八十我也要!”——ps:包子惊险之作,三十二岁熟女重生十八,再吃鲜肉前夫的故事,爽呆至极!上一本男宠女,这一本女宠男~~包子的风格,你们造滴!!!
  • 女帝无上崛起

    女帝无上崛起

    夏钰,《星域江湖》大夏皇朝第九公主,封号太平。一年前前往药仙谷拜师学医,归来后,皇子与其他公主们发现,一向最为文弱的小九变了。“学医是救不了队友的……”“我可不想成为惹不起啊!”“啊,我这么美我不能死……”“什么,男玩家想从我这获得任务?去去去,一边去……”“漂亮的女玩家……一整个帮派的女玩家?嘿嘿嘿嘿嘿……”……“快快快,快拦着小姐,她她她又要去砍人了!”异族入侵,大夏皇朝岌岌可危,旭日高升,一刀砍来,天外飞……仙,某因神秘作者之力进入广大变身大军的女帝:刀在手,跟我走,砍遍天下断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