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0500000040

第40章 卷十一法(1)

自方袍①幅巾②之态,遍满天下,而超脱颖绝之士,遂以同污合流矫之,而世道不吉矣!夫迂腐者既泥于法,而超脱者又越于法,然则士君子亦不偏不倚,期无所泥越则已矣。何必方袍幅巾,做此迂态耶!集法第十一。

【注释】

①方袍:本指僧袍。②幅巾:古代男子用整幅的绢做成的束发方巾。宋明以来道学先生的打扮。

【译文】

自从身穿僧衣头戴幅巾的样子,遍满天下之后,非常超脱和聪明的人,就以同流合污而来矫正,世道不古了!迂腐的人拘泥于法,而超脱的人又超乎与法存在,然而有道的君子不偏不倚,期望没有什么一定要拘泥遵守,抛开不顾的就可以了。何必穿方袍戴幅巾,做出如此迂腐的样子呢!集法第十一。

【评点】

方袍幅巾,看起来是饱学之士。摇摇摆摆,以为天下人都知道。其实人间,许多变化。一方面要僭越,另一方面又要拘泥,这除了会贻笑大方外,还会有什么用处呢?

11.1世无乏才之世,以通天达地之精神而辅之,以拔十得五①之法眼。一心可以交万友,二心不可以交一友。

【注释】

①拔十得五:指选拔人才的方法。

【译文】

世上没有缺乏人才的时候,用通达天地的精神去寻找,有拔十得五的眼光。一个心思可以交一万个朋友,两个心眼不可以交一个朋友。

【评点】

千里马常有,只是需要慧眼识才者。如果你慧眼识金,五步之内必有芳草。

11.2凡事,留不尽之意则机圆,凡物,留不尽之意则用裕,凡情,留不尽之意则味深,凡言,留不尽之意则致远,凡光,留不尽之意则趣多,凡才,留不尽之意则神满。

【译文】

做事留一点余地就会变得圆满,东西留一点余地就会富裕使用,感情留一点余地就会意味深远,说话留一点余地就会余味犹存,兴致留一点余地就会增加情趣,人才留一点余地则神韵饱满。

【评点】

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留有余地,适可而止,才有腾挪回转之空间。

11.3有世法,有世缘,有世情。缘非情则易断,情非法则易流。

【译文】

有处世的法则,有处世的缘分,有处世的感情。如果缘分中没有情感就容易折断,如果情感不受原则和法律约束就容易放纵。

【评点】

法与情,法与理,情与缘分。缘分离开了感情不会长久,感情缺少了法则则会失控。处事之道,就是要妥善地处理好法、缘、情三者的关系。

11.4世多理所难必之事,莫执宋人道学。世多情所难通之事,莫说晋人风流。

【译文】

世上有许多仅仅靠道理所无法解决的事情,不用强求用宋人的道学去衡量。世上也有许多仅仅靠情致无法通达的事情,也不是晋人的风流潇逸所能解释的。

【评点】

做人做事有一定之规。宋人道学执著于法理,晋人风流执著于情感,可是,世事岂是二者所可以完全涵盖与理解的?

11.5与其以衣冠误国,不若以布衣关世。与其以林下而矜冠裳,不若以廊庙而摽泉石。

【译文】

与其以一种衣冠楚楚的样子耽误国家,不如以老百姓的姿态来关心社会。与其因隐居而夸耀身份功名,不如把朝廷政事当成石头,扔到泉水中。

【评点】

凡是做事,要举重若轻。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

11.6眼界愈大,心肠愈小。地位愈高,举止愈卑。

【译文】

眼界愈开阔,考虑问题就要细致。地位愈高尚,举止愈要平和卑下。

【评点】

越到高处,人越要小心翼翼。

11.7少年人要心忙,忙则摄浮气。老年人要心闲.闲则乐余年。晋人清淡,宋人理学。以晋人遣俗,以宋人禔躬①。合之双美,分之两伤也。

【注释】

①禔(zhī)躬:安身,修身。

【译文】

少年人要心中有事,心忙就可以收敛浮躁的心气。老年人要心中悠闲,心闲则可以乐养余年。晋代文人清谈,宋代文人理学严谨。用晋代文人的清雅淡泊来驱遣尘俗,用宋代文人的严谨来安心修身。二者合起来则会美满,分开来则是两伤。

【评点】

年轻人要干一番事业,要心忙起来,要多做事,多想事,这样才能去掉身上的烦躁之气,把心沉下来,踏踏实实地做事情。而老年人调养身心的关键是心闲,这样才能戒除浮躁,怡养余年。

11.8莫行心上过不去事,莫存事上行不去心。

【译文】

不要做心里过不去的事情,不要有做行不通事情的心思。

【评点】

世上万般,横竖一个理字。昧着良心的事情不做,有悖事理的事情也不可做。

11.9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青天白日处节义,自暗室屋漏①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②处操出。

【注释】

①暗室屋漏:形容处于无人之地,要心存畏惧之心。屋漏,房子的西北角,日光从天窗照射入室,称为屋漏。②临深履薄:形容危惕不安。

【译文】

忙着处事做事,要常在闲暇时自省检点。做想做的事情,可以预先在安静的房间里秘密练习。大庭广众之下显示的节义行为,是在简陋的房舍中培养出来的;改天换地的学识,是从危难的经验里锻炼出来的。

【评点】

人非圣贤,不能生而知之。没有充分准备,就难以把握好机会,难以取得成功。

11.10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爱子之心爱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国家。

【译文】

用积攒财富的心思去积蓄学问,以求取功名的念头去求取道德,用爱护子女的感情去爱父母,以保持官位的方法去保卫国家。

【评点】

如果我们任何事情都能“将心比心,将事比事”,生活里就会少了很多矛盾,世界也会平和许多。

11.11才智英敏者,宜以学问摄其躁。气节激昂者,当以德性融其偏。

【译文】

才华智慧机敏突出的人,适合做学问来收敛他的浮躁。慷慨激昂重气节的人,应当修养德性来溶和其偏执。

【评点】

做人做事要讲究中和与中庸。要学会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学会通融来释放心里的能量。

11.12何以下达?惟有饰非。何以上达?无如改过。

【译文】

用什么向下传达?只有掩饰错误。用什么向上传达?不如改正过失。

【评点】

君子何以能成就大事?因为他能不断地改正自己的过错;小人何以也能“成功”小事,是因为他不断地掩饰自己的过错,善于做一些表面文章。这世界上有多少人在做着“饰非”而“下达”的事情。

11.13一点不忍的念头,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为的气象,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译文】

一点不忍心的念头,是养民养物的萌芽根须。拒绝做一些违心事的现象,是顶天立地的柱石。

【评点】

不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可以为或不可能为。人要有原则,也要有善念。

11.14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译文】

君子对青天畏惧,听到雷霆却不感到惊吓;走平地而生恐惧,遇到风波而不疑惑。

【评点】

君子畏天命,畏平凡,却不惧千难万险。因为问心无愧,还要担忧、惧怕什么呢?不过,君子所担忧的不是自己的名利安危,而是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畏惧自己的言行是否会给天下、给他人带来危害。但是,不管有多担忧、多害怕,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原则和志向。

11.15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译文】

不可以趁着兴奋而轻易许诺,不可以因为醉意而生嗔怪,不可以趁着快活而多生事端,不可以因为疲倦而办事有头无尾。

【评点】

不能让一己一时的喜怒哀乐而改变自己一贯的原则。

11.16意防虑如拨,口防言如遏,身防染如奇,行防过如割。

【译文】

意念要防止思虑被挑动,嘴巴要防止语言的伤害,身体要防止染病,行为要防止过错像刀割一般。

【评点】

一生要谨谨慎慎做事,小小心心做人。

11.17白沙在泥,与之俱黑,渐染之习久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切磋之力大焉。

【译文】

白色的砂子在泥中,与泥一起都变黑了,因为长期的浸染而习惯成自然了。他山之石,可以打磨玉,只是雕琢所费的力气要很大。

【评点】

环境造就人。客观环境的变化对事物的影响是很大的。与污物在一起,很容易就会受到污染。而与宝物一起雕琢,却相当困难。所谓:走上坡路艰辛,溜下山路甚速。

11.18后生辈胸中,落意气两字。有以趣胜者,有以味胜者。然宁饶于味,而无饶于趣。

【译文】

在晚辈人的胸中,落下意、气两个字。有的以情趣过人,有的以品位过人。然而宁可多些品位,而不要多些情趣。

【评点】

这似乎是一个文字游戏,拆来又拆去。品位和情趣,归根结底,有什么大的区别吗?

11.19芳树不用买,韶光贫可支。

【译文】

花草树木不用买,青春的光阴,穷人也可以支付。

【评点】

世界上的很多事物不分贫富。比如,阳光、芳树、韶光等美好之物,并不需要金钱来换取。

11.20寡思虑以养神,剪欲色以养精,靖言语以养气。

【译文】

寡思少虑以涵养神韵,祛除色欲以涵养精力,安宁语言以涵养气血。

【评点】

清净养神的方法,并不是要人无知无欲,要人没有理想,没有抱负,也不是人为地过度压抑思想或者毫无精神寄托地闲散空虚,而是提倡一种专心致志的静谧。要做到少思寡欲,依赖于思想的纯正,要知足常乐,保持达观的处世态度。

11.21立身高一步方超达,处世退一步方安乐。

【译文】

立身高出常人一步方是超脱通达,处世退让一步才能安乐快活。

【评点】

前进一步,做人需要努力。后退一步,为人需要谦让。

11.22救既败之事者,如驭临崖之马,休轻策一鞭。图垂成之功者,如挽上滩之舟,莫少停一棹。

【译文】

挽救已成败局之事,像驾驭临崖的马,不能轻轻打上一鞭。做事马上要成功的人,像拉着上沙滩的船,不要少划一桨。

【评点】

形势为难之时不可有丝毫懈怠,大功将成之日不可有稍微懈怠。

11.23是非邪正之交,少迁就则失从违之正①。利害得失之会,太分明则起趋避之私。

【注释】

①从违之正:遵从和违反的原则。

【译文】

是非邪正的交往,稍一迁就会失去取舍的标准。利害得失的会聚,太分明就一定会产生该“应和”还是“回避”的私心。

【评点】

在原则问题上不可有稍微的迁就和纵容,在个人名利得失上切不可斤斤计较。

11.24事系幽隐,要思回护他,着不得一点攻讦①的念头。人属寒微,要思矜礼他,着不得一点傲睨的气象。

【注释】

①攻讦:攻击或揭发他人的短处。

【译文】

事关隐私,要想着如何去维护他,不得有一点揭发他人短处的念头。人的出身寒微,要想礼待他,不得有一丝一毫傲视的样子。

【评点】

不能用别人的短处来攻击别人;要想着帮助寒微之人,不要给人以施舍傲慢的感觉。只有让别人有尊严,才能为自己赢得尊严。

11.25毋以小嫌而疏至戚,勿以新怨而忘旧恩。

【译文】

不要因为小的罅隙而疏远了至近的亲戚,不要因为新的怨恨而忘记以前的恩情。

【评点】

宽人严己,对人要宽容,要珍惜自己拥有的缘分与情谊。

11.26礼义廉耻,可以律己,不可以绳人。律己则寡过,绳人则寡合。

【译文】

礼义廉耻,可以约束自己,不可以要求别人。约束自己少出错误,要求别人则不会有人亲近。

【评点】

待人要宽和,对已要严格。喜欢拿律己的条律去要求别人,就不可能与人和睦相处。

11.27凡事韬晦,不独益己,抑且益人。凡事表暴,不独损人,抑且损己。

【译文】

遇事收敛低调不张扬,不仅有益于自己,还有益于别人。遇到事情特别张狂,不仅损害别人,而且也损害了自己。

【评点】

遇事慢出手,以免锋芒毕露,让人嫉恨。对事要小心,莫要招摇过市,成为出头鸟。

11.28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此中有无穷意味,亦有无穷受用。

【译文】

觉察到别人的狡诈,不要通过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受到了别人的侮辱,不要在脸上显现出来。这里有无穷的意味,也有让人受用无穷的好处。

【评点】

不要欺诈他人,但也要防人欺诈。不要侮辱别人,但也要忍耐他人的侮辱。

11.29爵位不宜太盛,太盛则危。能事不宜尽毕,尽毕则衰。

【译文】

官爵地位不适宜太高,太高则危险。能做的事不要都做完,做完了很快便会虚衰。

【评点】

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所以功成身退,见好就收,便显得十分重要了。

11.30遇故旧之交,意气要愈新。处隐微之事,心迹宜愈显。待衰朽之人,恩礼要愈隆。

【译文】

碰到老朋友,感情要愈发地新。处在隐秘微小的事情中,意见要适合明确。接待老年人,礼貌要特别隆重。

【评点】

越是艰难的情况下,越要待之以非常礼遇。

11.31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译文】

使用人不能苛刻,苛刻会让愿意效力的人离去。交朋友不能乱来,滥交友一定会有拍马屁的人来。

【评点】

对他人苛刻者,别人亦会对其苛责。对任何人都皆以为友者,别人也不会以他为真朋友。

11.32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译文】

勤劳节俭是美德,过得太苦就无法适应性情陶冶趣味。淡泊是高尚的品格,太枯躁就无法帮助别人,无法有利事情。

【评点】

人对于分内之事要竭尽职守,但对人的本能天性要细加呵护。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本来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但过分的清心寡欲,会让人过得很苦,不但怡养不了身心,对社会大众也不会作出什么贡献了。太辛苦或者太枯燥,会让人失去了生活的乐趣。

同类推荐
  • 颠簸

    颠簸

    许多年前,当我还在临床工作的时候,看到毕淑敏写的《走出白衣》。她说:“医学和文学都是需要全神贯注地操作的事,作家在创作的时候,魂飞千里,双眼婆娑……但医生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行当,生命是多么脆弱的器皿,哪能容得你朦朦胧胧!”在难于取舍的权衡之后,她最终选择了文学。当我读到它的时候,作者早已成为我喜爱的知名作家,但是我的心境、理想和毕老师是心有灵犀的,我多么想置身于一个安谧洁净的环境中信马由缰思绪纷飞啊!在面临两种选择的时候,我没能跳出来。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朴学泰斗俞樾之孙、红学大师俞平伯之父、光绪朝探花俞陛云为家中孙儿女“欲学为诗”特意编选的,专论唐人五七言律绝,侧重于分析每首诗、每副名联的“声调、格律、意义及句法、字法”以及“诗境之妙”,观点独特,品评精到。全书一展诗之境阔,不仅可以作为学诗的法门,同时还是一部欣赏诗境之美的读本。
  •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楚辞鉴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反映我国从西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古代生活,不仅积淀了周代人民的智慧和经验,而且是华夏文明的文学结晶。楚辞是战国时流行于楚国的具有浓郁楚文化色彩的一种诗歌体裁。它们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两大源头,其作品或简朴、或典雅、或整饬、或瑰丽,风格多样,对后世的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帮助诗歌爱好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诗歌,《诗经楚辞鉴赏》从作品的思想内容、情感意趣、艺术特征等方面逐篇进行了注释和赏析,以飨读者。
  •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

    《呼唤阳光》中包括《岳飞》、《郑板桥》、《呼唤阳光》、《检验》、《松风柏韵》、《狼烟》、《原野风》7个电影文学剧本。其中《岳飞》、《郑板桥》、《狼烟》用艺术化的手法再现了岳飞抗金、郑板桥弃官归隐、戚继光抗倭等过程,展现了古代英雄名士的傲骨和气度。《呼唤阳光》、《原野风》展现了当代县城的经济、生活的变迁,塑造了当代改革者形象。《松风柏韵》、《检验》重现了当代军人精湛高超的军事技能和保家卫国,矢志不渝的战斗精神。
  •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

    《石头记索隐》虽非鸿篇巨制,但在红学研究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是旧红学中的主要流派索隐派的最后一部重要论著。虽然索隐派随着新红学的兴起而日渐式微,但正是此文引发了胡适的《红楼梦考证》一文的诞生。作者在书中逐条分析了《石头记》中人事物等的影射内容,具有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天台八教大意

    天台八教大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原来,你也喜欢我

    原来,你也喜欢我

    那年,姜柳风说:“我们在一起吧,因为我喜欢别人。”那年,唐梨月说:“我们分手吧,因为别人。”三年后,姜柳风如约来到唐梨月的城市,她也如约尽了地主之谊,然后两人就开始了没羞没臊的同居生活。然而,唐梨月人生中唯一的一次恋爱,始于她也终于她的那个“她”来了,这一次,他们之间会因为她继续分道扬镳还是尽释前嫌?原来,你也喜欢我,就如我喜欢你一般。原来,时间兜兜转转,我们却仍旧还在一起。原来,时光往复,爱你如初。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女人不服输

    女人不服输

    父亲的意外离开,让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霭。从此她放弃了美好的学业,背上了行囊,开始了漫漫的而又传奇的打工路和创业之路。她不是女人,只是一个女孩子,却可以拥有成人的成熟的心智,请亲们一起期待她在事业和爱情中的蜕变。
  •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我有一个人工智能

    苦逼的杨进原本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苟活一生,直到他遇上了自称‘笛帮’的人工智能。携带着人工智能的杨进从此在人群之中混的风生水起,一步步走向人生巅峰,什么傲娇萝莉,什么高冷御姐,通通都要臣服在他的脚下。只是,这一切可能吗?未来,地球即将因太阳而毁灭,人类联盟组建了三艘有史以来最为庞大的星际航母准备逃离地球,这个庞大的组织自诩为人类之光,可谁又能知道,这一切只不过是针对的地球的谎言!这个谎言终究会将地球和它的子民拖入深渊。
  • 寿亲养老新书

    寿亲养老新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

    《去礼远众——隋炀帝》主要内容分为少年时光、功过是非等章节。隋炀帝杨广(569—618)是中国隋朝的第二代皇帝,公元604年—618年在位,年号“大业”,统治中国14年。
  •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

    《繁华深处的街巷》系王剑冰主编的“乡愁文丛”之一种,是葛水平关于乡人和三晋大地的散文合集,收录散文30篇,另有代后记1篇。作者的语言富有诗意,写人叙事描写都注重意象和环境的营造,加之平静如水的心态,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三晋地区的深厚文化蕴养了作者,从简单的物件如石雕、铁制品、床、窗等看到文化的印记,具有深度和广度。
  • 带着诊所去穿越

    带着诊所去穿越

    卫昭带着高级私人诊所穿越到古代,解开身世之谜后面对的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朝堂,医人还是医国?本是一个医生,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如今却要举起刀,割掉使国家腐烂的毒瘤,救一国于水火,医国即是医人。既如此,那就握紧手中的刀,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架空历史文,轻松使用,考据慎入。更新佛系。书友群号:727126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