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2000000005

第5章 演讲 演讲者和听众(1)

第一节准备演讲的正确方法

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作好充分的演讲准备,任何人都能成为优秀的演讲家。相反,如果没有正确的准备,不论这个人经验多么老到,都会奉献一场失败的演讲。

很多人都认为,准备一场演讲就是写一个漂亮的作文,把各种华丽的词句凑到一起,把偶然出现的、并没有真正意义的辞藻堆砌起来。是不是这样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说的“准备”,是将你确实具有的,“你的”思想、“你的”想法、“你的”原动力有机结合到一起。这些内容可能就在你脑海深处,可能还成群结队出现在你的睡梦中,你要做的就是将它们有序地排列好,像修剪你心爱的草坪一样修剪它们。这听起来很难吗?并不难吧。只要你加入一点专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得非常出色。

怎么做才能准备出一个吸引听众的演讲稿呢?你只要按照下面我介绍的几个步骤去做,俘获听众的注意就不是什么难事。

一、内容具体化

一个在大学中任教的哲学博士和一个年轻时当过兵、如今只是流动小摊贩的粗鲁家伙,你认为谁的演讲更能打动人呢?你肯定会选那个哲学教授。

多年前,这两个人一同走进纽约的培训班。在他们分别进行演讲时,我发现,虽然哲学博士台风优雅、措辞得体,但他的演讲似乎并不怎么吸引人,因为他的演讲太空泛了。小贩的情况则恰好相反,他一说话就直奔主题,内容丰富明确,再加上他十足的男子汉气息,即使没有动人的修辞,也一样获得了听众的认可。

我举这个例子不是为了刻意强调博士和小贩这两个角色,而是想告诉你,只有把话说得具体又明确的人,才能取得演讲的成功,这和受教育多少关系不大。

这项原则真的很重要,我还会再讲几个相关的例子以加深它在你头脑中的印象,在准备演讲时,你一定要牢牢记住。

例如,我们在谈马丁·路德小时候时,可以说他“既顽皮又倔强”;但是我们也可以换个说法:“马丁·路德后来承认,上学时他经常被老师打手心,有时候一上午就要打15次之多。”对比一下,是不是后面的说法更生动、更吸引人?因为“15次之多”明显比“既顽皮又倔强”要具体得多。

过去人们在写传记时,常常会写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亚里士多德称其为“懦弱思想的避难所”,说得真是一针见血。现代的写作则完全抛弃了这种方法。例如,老式的写法是约翰·杜伊有一位“贫穷但诚实的父亲”,新式的写法则是约翰·杜伊的父亲“连鞋套也买不起,下雪时不得不用麻袋片把鞋子包上,来保持双脚的干燥和温暖。但尽管他如此贫穷,他也没有想过在牛奶中加水,将病马当做好马出售。”这样写,是不是更能体现他父亲的贫穷和诚实呢?是不是更具体、生动呢?

这种写法不仅对传记作家有效,对成功的演讲家来说同样奏效。

二、题材范围化

题目一旦确定好后,演讲者一定要谨守题目限定的范围,千万不要奢望在几分钟的演讲内涵盖一望无垠的版图。

我知道有个青年只有2分钟的演讲时间,他选的题目却是《公元前500年的雅典到朝鲜战争》。也许你会说我选的这个例子太极端了,可它的确是真实发生过的。涵盖了过多内容的演讲,反而会分散听众的注意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人的思想不可能集中在一连串单调的事情上,假如你在读一本世界年鉴,就不要奢望听众的注意力会保持2分钟以上。

例如以《黄石公园之旅》为题,有的演讲者由于太过热情,不肯遗漏一个景点,听众被他带着,这看一会儿那看一会儿,无不晕头转向。如果演讲者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只限定在某一方面,例如泉水或者野生动物,描述得具体又生动,这该是一场多么令人难忘的演讲啊。

这个道理适用于任何题目,不管是讲销售、烹饪或者制造,都值得参考。演讲者在准备时,就要对内容加以限定和规范,在5分钟的时间内,能讲明一到两个问题就可以了,如果要想说清楚四到五个问题,至少需要半小时的时间。不过,时间越长,演讲成功的概率就越低。

三、准备周密化

进行浮光掠影的演讲当然比深入分析要容易得多,不过,听众在浅薄的演讲中收获的也少,甚至毫无印象。

确定好题目后,下一步演讲者需要做的就是加深自己对这方面的了解,周密准备,以权威的口吻告诉听众,自己为什么相信这个观点?在生活中又是如何贯彻执行的?

怎么做才算是周密准备呢?植物怪杰路德·伯班克为了找到一两个高级品种,会不辞辛苦地培育一百万个品种。演讲也应该这样,围绕主题搜集一百个相关的材料,充分吸收后舍弃九十个。

畅销书《内在》的作者约翰·甘德不久前说:“我一直坚持搜集十倍于我需要的材料,有时候还会有百倍之多。”他的行动印证了他的话。

1956年,约翰要写几篇关于精神病院的文章,他开始前往各个精神病院采访,和医生、护士谈话。我的一个朋友恰好和他同行,协助他整理搜集的材料。我的朋友告诉我,他和约翰一起跑上跑下,从这栋楼到那栋楼,数不清走了多少路。约翰记满了好几个本子,在他的办公室里也堆满了各级政府和医院的相关报告及统计资料。

最后我的朋友告诉我:“约翰后来写了四篇短文,每一篇都是非常棒的演讲题材。他的文章加起来只有几页纸,但是他密密麻麻的笔记和别的资料,加起来至少有二十磅重。”

甘德先生就像个掘金者,他知道自己要挖什么,舍弃什么,他将心思都放在这方面,然后找到自己需要的金子。

我有位外科医生朋友这样说:“我可以在10分钟内教你学会如何取出盲肠,但是要教会你应付各种差错,至少需要四年的时间。”演讲也是这样,周密准备总不会过分,必要时还要灵活掌握,例如由于受前面演讲者的影响,你可能需要改变说话的调子、演讲的重心,或者需要在演讲结束后回答听众几个小问题。

尽早确定好题目,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准备,千万不要拖到演讲前一两天再开始准备。每天工作完成后的零星时间里,你可以思考一下自己的题目,再雕琢一下要传达给听众的思想和理念,灵光一闪的顿悟,大多来源于这样的思考。

顶尖演讲家诺曼·托马斯即使在面对观点的反对者时,也能赢得他们的注意力和尊敬。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他说:“对于一个十分重要的演讲,演讲者应该在头脑中反复思索其内容。这时他会惊讶地发现,不管是在走路,还是在逛街,甚至睡梦中都能想到和演讲有关的事情。平庸的思考造就平庸的演讲,精辟的演讲来自于精辟的思考。”

当你全身心投入到此过程时,就会感到一股强大的诱惑力,让你总想把演讲顺序写下来。千万不要这样做,一旦你将演讲定了型,你就很难跳出固有的模式进一步完善它,同时还会有背诵稿子的危险。马克·吐温对此曾说:“用笔书写的东西生硬、毫无弹性,根本不适合演讲。演讲的目的不是说教,它应该是柔软、口语化的,否则,演讲会令一屋子的听众都感到厌烦。”

发明天才、通用的缔造者之一查尔斯·吉特林是美国最著名的演说家之一。他从不会事先将演讲内容变成文字,他说:“我所要讲的内容太重要了,以至于不能写在纸上。我宁可用每一个细胞来记住它,把它们都镌刻在我的情感中。区区一张薄薄的稿纸,哪里有力量承载感动我和听众的东西?”

四、演讲例证化

鲁道夫·弗雷士在《畅达的艺术》中这样写道:“只有故事才能真正吸引读者。”他以《时代杂志》和《读者文摘》两本书为例来阐述如何理解他的话。在这两份雄踞排行榜首位的杂志里,真正触动人心的文章无一不是以叙述文的形式来写的,里面充满了要么慷慨激昂、要么妙趣横生的故事。在当众说话时,故事具有同样的效力,它蕴藏了驾驭听众注意力的超凡力量。

诺曼·文森特·皮尔在演讲中就最喜欢列举真实的事情来支持自己的论点。一次他在接受《演讲季刊》采访时说:“我所知道最能说服人的办法就是举一个真实的例子,通常我都会为一个观点想好几个例证。”

如果你看过我出版的其他书籍,就会发现我也是真实例证的受益者。在《人性的弱点》一书中,我的观点、规则只有不到两页的文字,其余的页码里都写满了我知道的故事,用来告诉你如何理解、应用我的观点和方法。

有什么技巧能让你更好地运用实例呢?牢记五个方法:人性化、个人化、细节化、戏剧化和视觉化。

1.演讲内容人性化

如果你的演讲内容一直停留在某个观点上面,听众一定不会感兴趣的;如果你谈论人的问题时,就肯定能牢牢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每天在全美各地、在每个办公室里、在每个篱笆后面都进行着几百万个不同内容的交谈,他们谈论的主要内容是何种观点、何种理论吗?当然不是,他们谈的是哪个太太做了一件什么蠢事,这位小姐昨天干了什么等。

我曾在美国和加拿大成功举办过许多次演讲,这些经验告诉我,只有讲到和人相关的问题时,观众才不会表现出不耐烦的神情,尤其当我的听众是孩子们时,那些抽象、空泛的概念更会令他们坐立不安:强尼说他要去卫生间;汤米向周围的同学做鬼脸;比利将珍妮欺负哭了……

一次我邀请了几位在法国经商的美国商人就他们的“成功之道”作个演讲,结果他们大多数人都在讲成功的特质,讲勤奋工作、讲坚韧不拔。我不得不打断了他们的演讲。我对他们说:“没有人喜欢听别人的说教,如果你不能使你的听众感到愉快,那么他们根本不会认真听你在说什么。世界上最有趣的事,莫过于精致的故事,因此请告诉我们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例子,告诉我们你为什么成功,而你的朋友则没有。我想谁都不会拒绝去听故事的,或许你作为演讲者也能从故事中再收获其他东西呢。”

这个班里有个学员曾经以为让别人感兴趣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但是那个晚上,他讲了几个颇具人性化的故事,成功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他讲了两个他大学同学的故事。其中一个人做事非常谨慎,即使是买衬衫这样的小事,事先也要绘制图表,比较性价比,看看每一分钱是否能买到最大的使用价值。毕业后,他自视很高,瞧不起基层工作,三年后参加同学聚会时,他依然在那里绘制衬衫对比图表,依然在等待好机会的光顾——虽然它就是迟迟不肯到来。

另一个人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这个同学性格和气,平时喜欢和大家交往,虽然他也有远大的理想,不过却肯脚踏实地从小小的绘图员做起。当他得知纽约世界博览会需要工程人才后,就辞去了原有的工作,从费城搬到纽约,跟朋友合伙做了承包工程业务。他们承揽了很多电话项目,最终还被博览会高薪聘请。

我这里用笔记录的只是故事的梗概而已,他当时讲得要绘声绘色得多。当他结束演讲走回自己的座位上时,忽然发现自己竟然讲了十多分钟,要知道,他之前连三分钟都讲不到。由于他讲得太精彩了,大家都还觉得意犹未尽呢。

从这个故事中你能领悟到什么呢?再平凡的演讲者,只要能找到合适的故事例证,一样可以奉献一场精彩的演讲。

如果你想让故事更吸引人,那么故事中就应该包含一些奋斗以及成功的内容,我敢保证,任何人对此都会有浓厚的兴趣。人们都喜欢看两位绅士为了追求同一位小姐去决斗,如果你不相信,就去找一本小说或者杂志看看,或是去看一场电影,当男主角最终赢得了女主角后,观众们已经开始整理他们的外衣和帽子了。5分钟后,清洁工就可以清扫电影院了。

一个人在恶劣的情况下,在某个行业中经过艰苦奋斗终于获得成功的故事,从古至今都能令人感动,让人感兴趣。一位杂志编辑曾告诉我,任何真实、内幕性的生活都会引人入胜。如果能把他奋斗与挣扎的经历绘声绘色地讲出来,引起别人的兴趣是毫无疑问的。

富有生活情趣的素材来自哪里呢?就来自你的生活经历。不要因为是在谈论自己,就裹足不前,只有一个狂妄之徒不知天高地厚地吹嘘自己时,别人才会表现出反感,除了这种情况之外,听众对演讲者身上发生的故事都是很有兴趣的。要记住,你的亲身经历是唤醒听众注意力最稳妥、最把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忽视。

2.演讲风格个人化

当你讲故事时,对于其中涉及到的人,应该尽量使用他们的真实姓名,如果你为了保护朋友的隐私,也可以杜撰几个假名字。就算你用“史密斯先生”、“珍妮小姐”这样毫无特色的名字,也比你用这个人、那个人效果要生动得多。姓名具有体现、甄别个体的功能,正如鲁道夫·弗雷士指出的:“没有什么名词比姓名更能体现故事的真实性,如果一个故事的主人公连名字都没有,那故事简直不成样子。”

如果在你的演讲中有很多名字和个人称谓,那么你可以确定这个演讲已经具有高度的可听性了,因为温情脉脉的人情因素正如香浓的咖啡一般吸引着听众的嗅觉。

3.演讲故事细节化

对于细节化这个问题,你可能会觉得把握起来比较困难,这里我给你提供一个可以测量细节是否足够的公式,即新闻记者撰写稿件时遵循的“五何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何故。如果你的故事能包含上面五个“何”,就肯定能最大限度地细节化。下面我举一个自己的趣事来说明这个问题,这件事也曾在《读者文摘》上发表过。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素书:感悟让平凡人成就伟业的传世奇书》据北宋学者、曾任过宰相的张商英考证,张良从黄石公所受之《太公兵法》实为《素书》,张商英在《素书》序中写道:“黄石公《素书》六篇。按前汉《列传》,黄石公圯桥所授子房《素书》,世人多以《三略》(即《太公兵法》)为是,盖传之者误也,晋乱,盗发子房(张良字)冢,于玉枕中获此书,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上有秘戒:不许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其慎重如此。”
  •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成就别人的同时提升了自己。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本书旨在让大家明白付出和给予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只懂得收获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对于别人来说,他的过人之处,会由于你的赞美而变得更加光彩;而对于自己来说,你已经被他人的优点和长处所吸引。
  • 口才心理操控术:提高语言能力,提升人生品质

    口才心理操控术:提高语言能力,提升人生品质

    口才心理操控术让你在工作和学习中,读懂人心,赢得青睐,取得骄人成就;让你在人际交往中,把握心理规律,提升自我魅力,拥有更广的人脉;让你在与人交谈时,占据主导地位,吸引众人目光;让你在日常生活中,掌控爱情和家庭的节拍,找到幸福的真谛。本书通过对说话、自我、形象、处世、社交、职场、谈判、管理、爱情、家庭等各个方面的把握,让语言发挥它最大的魅力,让语言成为征服人心最柔软、最甜蜜却也是最锋利的武器。
  •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亲爱的,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

    青春是一扇颠沛流离的大门,我们一一打开这扇门,穿过漩涡般汹涌的隧道,走向神秘而不可知的未来。渐渐开始明白,最重要的,不过是穿过这扇门时,走过青春,走过成长……依然可以怀抱着美梦的勇气。
  • 愿你够努力,爱得起 等得到

    愿你够努力,爱得起 等得到

    这是一本提高女性认识,指引女性学会独立,在生活中不断成长的心灵读本。让万千女性看到自我,看到更广阔空间,能心安,能自安的暖心读本。聪明女人都情绪稳定并且自带安全感。如果你总是纠结在各种情绪的阴霾中,总是依靠别人来获得安全感,那么你永远也无法活得自由自在。这本书将给那些正在被不安、孤独、纠结等情绪围困的女性以指引,提高她们对生活的认知和对自己人生的掌控力。成为优质女性必备的养心、补脑守则,获得自带安全感能力的法宝。
热门推荐
  • 自圆乾坤

    自圆乾坤

    人出时是一张白纸,所做的一切,就是其上的内容。有人说,冥冥中早有定数,纸上的内容也是如此。少年懵懂入世,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终局将成时,有不甘心者,要改写定数...
  • 盾之勇者傲慢录

    盾之勇者傲慢录

    被人冠以傲慢、无礼的司马鬼才意外穿越至小说盾之勇者的世界。被叛、嘲笑、戏弄、呵呵,在我司徒鬼才面前只是表演,来吧,我才不会像上一代主角岩谷尚文那样好欺负呢。新书十年反派的我想退休更新中
  • 不科学的蒸汽帝国

    不科学的蒸汽帝国

    狼人、恶魔、吸血鬼、精灵、巨人、巨龙、魔鬼、邪神、猎魔者、武装修士、巫师、贤者之石……火车、汽船、越洋飞艇、差分机、程式员、机动甲胄、巨大机器人、永动机、时间机器、永生药剂……科学成为魔法,魔法被科学规范,知识与金钱推动着世界的齿轮不断运转。解剖台上是巨龙的骸骨,诸神消散在工厂的烟雾中,没有尽头的轨道上铺满了真理。金钱、土地、世袭的地位、以及知识……一个资本家与知本家共舞的时代,一只来自异世界的中二精分爬上帝国的顶端。中二、精分——嗯,划重点!
  • 武侠工业时代

    武侠工业时代

    月圆之夜,紫禁之巅。绝世剑客对战江湖菜鸟。剑客拔出了他的宝剑,寒光四射,唰唰唰唰唰。菜鸟掏出了他的机枪,漆黑冰冷,哒哒哒哒哒!“年…轻…人!你…不讲…武…德!”“大侠,时代变了!”
  • 午夜撞见狄更斯

    午夜撞见狄更斯

    “狄式”惊悚悬疑小说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心脏骤然紧绷,更有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在一个个看似怪异荒诞的故事背后,深藏着社会中的荒谬和冷漠,也隐含了人性中的贪婪与险恶,当然也有世界上的真挚、善良和温情。
  •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穿越五十年代之养殖大户

    高科技位面的某饲养员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本年代文小说中。到了后发现,这里缺吃少穿的,条件非常艰苦。不过,不怕不怕,咱能力强着呢,本事大着呢,性格乐观着呢。啥?太穷?不是事,咱有手有脚的,多赚点就是了呗。啥?吃不饱?那更是扯淡,赚来的钱是干啥用的,不买粮把自己喂饱饱的还留着下崽儿啊!老公公:“老大媳妇,你娘病了,住院钱你们拿了呗!”老婆婆:“老大媳妇,娘心口疼,你给我买点好东西补补身子呗!”二叔子:“大嫂,你侄子娶媳妇差点彩礼,你给掏点呗!”小叔子:“大嫂,我买房子差点钱,你给凑凑呗!”小姑子:“大嫂,我出嫁还没嫁妆呢,你给出点呗!”……某大嫂瞪大眼睛看着伸到自己眼前的几只爪子,抄起她的杀猪刀,狂吼一声:“都给我滚,哪凉快哪待着去,再敢到我面前伸手,把爪子都给你们剁了。”本文架空!本文慢热!本文男主中间才会出现!
  • 佛说犊子经

    佛说犊子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文化创意旅游发展策略研究:以重庆为视角

    本书在全面、系统阐述文化创意旅游基本理论基础上,首次以重庆为视角,对重庆创意旅游综合体、旅游主题街区、动漫旅游及影视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本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创新性较强,是一部理论性与实用性并重的著作。
  • 狐妃请上榻

    狐妃请上榻

    一只清冷的狐狸,一位扮猪吃虎的王爷(女强男强,1v1)遇见这样一只狐狸,某王栽了。遇见这样一位无赖,某狐狸懵了。“我比你长几万岁,可以当你的家长!”“青姑娘,小青,青儿~”桃园,小狐狸摸摸某王爷的脑袋,喝着酒酿,微眯双眸:“夫君大人,我想吃桂花糕~”
  • 奥威尔杂文全集(下)

    奥威尔杂文全集(下)

    奥威尔可谓是20世纪最发人深省且文笔最为生动的随笔作家之一,他以过人的精力和毫不妥协的语言,用笔和纸与其时代的偏见进行抗争,也因此而闻名于世。本书收集了迄今所能搜集到的所有奥威尔一生中所创作的政论随笔,囊括了多个脍炙人口的奥威尔名篇,如《论英国人》、《政治与英语》、《英式谋杀的衰落》、《艺术与宣传的界限》、《回首西班牙战争》、《我为何写作》、《作家与利维坦》等,以八十万字的篇幅,呈现奥威尔杂文的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