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300000020

第20章 成大事要有“黄金搭档”(3)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围长沙。当时湖南巡抚骆秉章奉命调京,由张亮基继任,张鉴于湖南局势严峻,责任非同小可,便广搜人才以备顾问,并协助处理军政事务。胡林翼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将乡中有真才实学的人士列名推荐,在推荐信中对左宗棠特别称赞:“左子季高则深知其才品超冠等伦,曾三次荐呈。此人廉介刚方,秉性良实,忠肝义胆,与时俗迥异。其胸罗古今地图兵法、本朝国章,切实讲求,精通时务。访问之余,定蒙赏鉴。即使所谋有成,必不受赏,更无论世俗之利欲矣。”张亮基一到常德,就赶紧派人到湘阴东山白水洞,请左出山。左复信辞谢,没有答允。胡林翼写信劝他出山,这才使左宗棠决定应聘出山一试。

左宗棠这时已经41岁,他在围城中晋见了张亮基巡抚,两人握手言欢,一见如故。张随即将全部军事委托给这位新来的“参谋长”。从此,左的各种建议不仅都能被张采纳,并立刻付诸实施,其知识和才能也得以施展,有了用武之地,一生功名也便由此开始。

由于当时左宗棠已是张亮基的得力幕僚,并且在抵御太平军、镇压征义堂起义中显露出超群的才能,因而曾国藩很快就与之结识,并建立了亲密的友谊。这是曾、左结识之始,也是二人亲密关系的开端。同时,曾国藩的权力、左宗棠的才能,更加深了他们彼此间合作的需要。二人互相依靠和支持,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关于这点,在他们当时各自的私人书札中曾多有记述。如左宗棠是年与其婿陶桄的信中写道:“曾涤生侍郎来此帮办团防。其人正派而肯任事,但才具稍欠开展。与仆甚相得,惜其来之迟也。”次年初,曾国藩在致胡林翼书中亦写道:“(腊月)二十一日驰赴省垣,日与张石卿中丞(张亮基)、江岷樵(江忠源)、左季高(左宗棠)三君子感慨深谈,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于万一。盖无日不共以振刷相勖,亦无日不屡称台端鸿才伟抱,足以救今日之滔滔。而恨不得会合,以并纾桑梓兵后之余虑。”

在这段时间里,曾、左互往信函颇多,在对时局的判断上达成了许多共识。由于左宗棠在巡抚幕中,因此曾国藩不断把自己所办之事请左宗棠拿主意。曾国藩认为人才对地方建设十分重要,因此,也经常向左推荐一些人。因此,曾、左之间可谓合作无间,相得益彰。

咸丰三年(1853年)十月,是曾国藩一生中几次艰难受挫的时光之一,他非常希望左宗棠能加入他的阵营来助自己一臂之力。他在信中,甚至把左引为“骨肉至交”,热切期盼其能来助:

惟弟智虑短浅,独立难搘,欲乞左右,野服黄冠,翩然过我,专讲练勇一事,此外,概不关白于先生之前。先生欲聋两耳,任先生自聋焉,吾不得而治之也。先生欲盲两目,任先生自盲焉,吾不得而凿之也。先生若果惠然不弃,则请携老筠(郭嵩焘)俱来田镇一走。姓字已编入逃勇籍中,此中阅历,应较深确,弟另有书致之。所怀千端,纸不能悉。冀或者枉驾,痛切面陈,乃能倾泻耳。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左宗棠这时并没有加入曾国藩的阵营。但是,此次左宗棠虽未入幕,但对曾国藩取得湘潭之胜利起到了重要的谋划作用。因而曾国藩在写给清廷的奏折中多次举荐左宗棠“才略冠时”,“自湖南用兵以来,出虚发谋,皆其赞画,现又经营船炮,接济大军,应请以知府归部尽先选用”。咸丰五年(1855年)又上奏称赞左宗棠“维护水师,保卫两湖,大有裨益”。

可以说,在与太平军的对抗过程中,左宗棠在出谋划策上给曾国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尽管日后曾国藩和左宗棠意见相左,不再往来,但在成就曾国藩事业的道路上,左宗棠确实有过非常大的功劳。因此,尽管后来左宗棠曾向皇上告过曾氏兄弟的密,差点使曾氏兄弟犯了欺君罔上的大罪,但曾国藩还是原谅了他。

3.“黄金搭档”之李鸿章:传承事业,瞩意光大“门庭”之人

曾国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接班人培养的成功。这一方面保证了后来人不会掘自己的“坟墓”;另一方面也使其制定的政策有了一定的连续性。

曾国藩去世后,他的影响力却远没有结束。主宰晚清大政的李鸿章“薪尽火传”,内政外交,一脉相承,以至于清末学者夏震武这样评价:“合肥(李鸿章)、南皮(张之洞)一生所为,其规模皆不出湘乡(曾国藩),数十年来朝野上下所施行,无一非湘乡之政术、学术也。”

曾国藩的识人功夫是极其高强的。他一见李鸿章,就以“国器”相许。其后不断栽培、磨砺,使李鸿章大受教益。但曾国藩在担任两江总督之前,门庭狭小,加之二人在李元度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从而使李鸿章离开了祁门曾国藩的幕府,返回了南昌哥哥家中。

李鸿章滞留南昌期间,曾给丁未同年沈葆桢去信询问福建情况,有意去闽任道员之缺。沈葆桢回信劝阻:“闽事糜烂,君至徒自枉才耳!”另一位丁未同年郭嵩焘也致函李鸿章,力言“此时崛起草芭,必有因依,试念今日之天下,舍曾公谁可因依者,即有拂意,终须赖以立功名,仍劝令投曾公”。李鸿章“读之怦然有动于心”。

咸丰十一年(1861年)五月十八日,曾国藩乘机写信给李鸿章,情辞恳切地请他回营相助。曾国藩敦促李鸿章出山,意在为自己罗致建功立业的助手。李鸿章环顾左右,也确信当今可资“因依”而“赖以立功名”者只有曾国藩,因此捐弃前嫌,重新投身曾幕。

李鸿章第二次入幕曾府,曾国藩对其“礼貌有加于前,军国要务,皆与筹商”。吴汝纶撰《李鸿章江苏建祠事略》中说:“曾国藩前后幕僚,多知名之士,其能争议是非者,李鸿章一人而已。”虽不全是事实,但李“认真”的品格确为老师所欣赏。

李鸿章进曾国藩幕府等于进一个高级研修班。在军事上,他得以独当一面地招练骑兵、组建淮扬水师,复习他以前自学的步兵战术,故出幕时对三大主要兵种的大部队指挥已相当娴熟。

同治元年(1862年)上海官员惊奇地发现,李鸿章亲自动手绘图,改建了上海水师战船、战艇式样,十分在行。以前,李鸿章能浪战而不耐战,不善防守;在曾国藩身边,他学到了深沟高垒的“站墙子”防御之术,学到了保饷道、粮道而无后顾之忧的坚守之法。李鸿章曾说:“我以为湘军有异术,今天晓得,不是别的,只不过听到长毛来站在墙子前罢了。”正是这站在坚厚墙壁前的防守战术,使当年淮军在关键的虹桥之战、北新泾之战中未被太平军击败。

李鸿章在曾国藩身边变得成熟起来,从政事到立身处世均有长足进步。从李的身上常常可以看到曾的影子:曾早就使用洋炮,李来沪后更爱洋枪洋炮;曾上马杀敌,下马讲学,幕府中供养“三圣七贤”10位名儒,李来沪后也仿效他,并与上海势力中的商绅打成一片;曾处理军政大事虽征询幕友,然决断善断一由己意,李更青出于蓝,来沪后不容他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李终其有生之年感谢曾的“积年训植”,他曾向部将刘秉璋述曾之恩:“我跟从的师辈多了,没有一位像这老翁善教的。他随时随地随事都有所指示。”李成名后朝野舆论也说他“果毅坚贞,克绍曾门衣钵”;他自己则说:别的弟子多不愿遵从师门成法,但“鸿章笃守”。无疑,李保持谨守师法的形象对自己最有利;而曾国藩授心传于李,也有其明哲保身的深意。

曾国藩实际上是清军的前线总司令,且握有苏、浙、皖、赣四省军政大权。不过谁都知道,朝廷已经在忌其兵权过重,尽管表面上圣宠甚隆,骨子里君臣都为后事发愁。因此,曾急需一位不会掘自己祖坟的传人,他最怕清廷内部矛盾激化成灾,殃及自家。曾国藩曾有一条座右铭,后为李鸿章所发扬光大:“禹墨为体,庄老为用。”既吃苦实干,又无欲无为。表面上看很消极,其更深的含义是以实力对抗压力。曾有过写一本《挺经》的想法,书虽未出,李已深谙内中之味。

待曾国藩通过各种方法,将李鸿章磨砺成大才之后,又将自己的底牌交出,支持李鸿章组建淮军。李果真不负师门重托,很快便成为上海滩的最大赢家。李一生的基础也在此间夯实。

曾国藩在政治上的老成,在于他承认现实,即不促使矛盾激化,使之尽可能符合自己的预期目标。

曾国藩预感到与上海势力结合后的李与淮军将比湘军强大,而湘军将难容于朝廷,功高盖主后解甲归田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李与淮军无形中会对自己有保护作用,会对朝廷的处置功臣起到牵制作用。所以,当天京被湘军攻陷,湘军随即大量遣散时,曾便密函“谆嘱”李切切不可撤淮军。而李鸿章和淮军在日后也确实起到了曾国藩当初预想的作用。可以说,李鸿章是曾国藩最忠实的接班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谁也离不开谁。

同类推荐
  •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智谋全书(新家庭书架升级版)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治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封建士大夫的高追求。且不论曾国藩本人在历史评定上的功过是非,单就其避免空谈而注重实践的处世绝学来讲,这些经典著述是其在亲自实践之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经验、智慧的总结。曾国藩的独到处世理论和智谋心得在现代社会的大环境中依然具有可借鉴价值。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本书介绍了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袤四大南宋诗人的文学生涯。
  •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百年“夜莺”在飞翔:周小燕传

    1945年下半年,整个法国都沉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喜悦中。5月7日凌晨2时41分,德国在法国东北部小城兰斯签字向盟军投降。三个月后的8月25日,巴黎也回到了法国人民的手中。就在饱受苦难的人们正期待欢庆之时,法国人民的骄傲--戴高乐将军在第二天的下午4点,从奥尔良门进入了法国市政大厅。他面对欢呼的人群激动地说:“此刻,我只想说心中的一句话--巴黎万岁!”整个香舍丽榭沸腾了,整个巴黎沸腾了,整个法国沸腾了。
  •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传

    当代第一比丘尼:隆莲法师传

    本书为军旅作家裘山山女士创作的记述隆莲法师一生的传记。作者在法师生前曾多次采访、创作,传记史料翔实、文笔优美,展现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世纪知识女性和佛门高僧的风采。
  • 名人传记丛书:法布尔

    名人传记丛书:法布尔

    名人传记丛书——法布尔——昆虫界的荷马:“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热门推荐
  • 沉袖拂香添红卿

    沉袖拂香添红卿

    意外坠楼的少女重生为仙派掌门,前身不知为何女扮男装。仙派即将面临经济萧条,人才凋零的局面,就连修炼神泉也即将枯竭。天下八尊仙派十方地门均有异样,她..........
  • 小跟班非人类

    小跟班非人类

    他——饱受世人尊敬的正派,她——世人避之不及的反派。当正派与反派“碰撞”,将会发生怎样(爱情)的火花??前世的斗争,今生的“同甘共苦”,究竟是命运,还是一场阴谋?想知道吗?想?好嘞!奴家这就给亲播放“欢喜冤家(小跟班非人类之帅锅到我碗里来)”的呢~[作者小资料:白格子仙(公元前170万年~未知),字仙子,伟大的文学(吹牛)家,乖乖(作死)家,一个美丽与智慧共存的大仙!因对编故事感兴趣而决心写此书,文笔不好,勿杠勿喷慎入!(づ●─●)づ]
  • 执恋

    执恋

    她爱他,直至家破人亡远走异国。注定,他不能爱她。但是当她微笑着说再见转身而去的刹那,左胸口隐隐的痛意又代表什么?两个人,一场执念,苦苦纠缠十年。他们就像是两条直线相交,过往十年相伴就是他们的交叉点,过了便再无交集。3月4日,烟雨蒙蒙,是她们相识十年的纪念日,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点。“顾蔓”滕滜的声音一如既往地低迷蛊惑,“从现在起,我不希望在滕家看见你,滕家不是你该呆的地方。”轻轻的一句话却打碎了她固守了十年的梦,眼泪无声地在顾蔓精致但略显苍白的脸上淌息着,紧握的双手指尖微微地卷曲,她倔强地紧抿着嘴,仰起头,保持着她以往滕家大小姐的骄傲,望着滕滜深睿的眼:“滕滜,今生今世,直至黄泉碧落你我再无关联!”第二天,整版的财经新闻都在大肆宣扬G城显赫豪门滕家大小姐的丑闻《假公主终现真身》、《滕家“大小姐”的结局》……从此,滕顾蔓这个在G城上流社会横行霸道了十年的名字消失了。四年后,随着Vine在国际展览业的声名大噪,G城又会掀起怎样的风潮云涌?
  • 清心日记

    清心日记

    记录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书写内心的悲悲喜喜。
  • 快穿之主神大人撩上瘾

    快穿之主神大人撩上瘾

    【1v1甜宠】她,被莫名其妙绑定了一个不靠谱的快穿系统。原先的记忆全部被抹除,被迫完成各种任务,到最后越来越像被拉着和各种男人谈恋爱?!高冷主神:以后问作业不许找他们。岑溪无奈扶额:那找谁?高冷主神不容置啄道:我教你。邪魅主神勾起岑溪的下巴:宝贝,撩我可是要负责的。岑溪眨了眨眼,结巴道:负...负责?没错!一番云雨之后。哦天呐,老天爷救救我!系统:你面前就是主神了,谁还能救你???岑溪托腮,一副生死看透郁闷的模样。好道有轮回,就连主神也逃不过。于是多年后,主神盯着岑溪怀中的闺女,看着身旁瞅着自己妈咪的儿子。毫无疑问,失宠了....
  • 傲娇老公强势宠

    傲娇老公强势宠

    一场利益的联姻,牵扯出一段难舍难分的纠葛,林家大小姐林若悠为救家族毅然嫁给了南城的帝王顾言西,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它会去往何方……
  • 青涩之时遇见你

    青涩之时遇见你

    青春本是美好,而她的青春静好时光却被一连串发生的意外所打破。一个平凡人生的坎坷与不安,弱小的心灵、未成熟的心智却在一夜间感受到人世的冷漠与凄凉。无助地哭泣,哭声响彻整个安谧的人间夜晚。一夜之间,拥有的全部失去,对于十八岁的她来说,厄运夺走了她后半生的幸福与微笑,痛苦贯穿着接下来的人生。失去了家人,上苍派来了一个拯救她于水火之中的他承担起她的一切苦痛。痛与快乐,是痛还是幸福,对于她来说是水与火的一生。如果可以,多么想了结此生。如果可以选择,她不想生而为人,至少不想像一个骷髅一样存活与世,她已经没有灵魂,她的魂魄随着那些沉入海底的骨灰一起逝去,她的皮囊是肮脏、污浊的,她连看都不想再看一眼。虽然如此,但命运让她遇上了一个爱惜、珍视她一切的人。在他遇见她之时,他的性格狂妄、不羁,他喜欢她,用一切的方式来吸引她温和又或者透露着可爱的轻蔑的目光。而当他得知她遭遇的种种不幸,他更加坚定地选择了守护与责任,他把她的一切都承担在自己的心里和肩上。从遇见她那一刻起,他的心从未变过。
  • 崩坏世界的异客

    崩坏世界的异客

    此书已为废稿。但是,里面的东西,却是蓝图。当我把真正把故事想好,并且步入同人文之后,我会再告诉你们书名。谢谢大家了。
  • 坐绑美男傍山田

    坐绑美男傍山田

    环顾四周叹口气:“阎王,你丫的太不厚道了!”还是先解决温饱问题吧。种地、买田、办山庄。。。面包会有的,美男也会有的。瘟疫不怕、男尊女卑不怕、权势压人不怕。。。不怕不怕不怕啦,带着几百个油瓶,顶着锅盖再苦再累再委屈,再再再。。。也要努力地朝痛痛快快目标活下去!(非绝对女尊,先白后有点虐心)
  • 云启澜图

    云启澜图

    《云历志》从晏州第一次统一开始,三百年后尹朝灭亡,北方最大诸侯楚余欢占据十尔谷以北地区建立了景朝,南方最大诸侯独孤平占据十尔谷以南地区建立了辰朝,晏州进入一百年战国时期。四皇子在北海大陆海兰谷底发现了半卷天下图预言,引发了四百年前明月宫消失之谜。门罗教跟幻血教有什么渊源?景北剑宗被灭宗,孤影门宗宗主南兮古士的扭曲身世,往生诀中的幻境,明月无形大战幻血大阵,谁能再吹那首'尘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