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4900000026

第26章 胡适谈史学:应大胆假说,小心求证(1)

胡适是一位极具历史责任感的学者,在他的著作中,“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描述”“历史的演变”等词汇俯拾即是。他对中国哲学史、文学、历史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对这些史料的研究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考据和史料研究的热衷。用他自己的描述来讲,这就是所谓的“史癖”。

史学是胡适最感兴趣的学术研究。晚年的时候,他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有时我自称为历史家;有时又称为思想史家。但我从未自称我是哲学家,或其他各行的什么专家。”或许这是胡适不经意间说出的话,但至少证明,对于他这位身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学者来说,史学研究可以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研究项目。

胡适在其著作中如此写道:“历史可有种种的看法,有唯心的,唯物的,唯人的,唯英雄的各种看法。我现在对于中国历史的看法……是要把它当作英雄传,英雄诗,英雄歌,一幕英雄剧,而且是一幕英雄悲剧来看。”这就是胡适对中国历史的看法,其内心深处的隐含观点。在20世纪,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等众多方面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变化的过程中,胡适都曾发挥出了重要作用。但最为难得的是,不管这条道路有多艰难,他一直保持着“建设者”的姿态为自己热衷的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汉初的儒道两派为什么总是“互掐”?

西汉的治国思想在汉武帝初期曾经出现过一次大的转变,那就是黄老之学与独尊儒术之间的互换。其中,窦太后在维护黄老之学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窦氏在汉文帝时期被立为皇后,到了汉景帝时期便被尊为皇太后,而到了汉武帝时期,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在汉景帝时期与汉武帝初期的二十余年时间里,虽然窦太后没有像汉初的吕雉那样直接临朝听政,但作为皇家两朝辈分最高的人物,自然在朝政大计上有着一定的话语权,甚至是拥有左右朝政最终决策的至高权力。

在汉文帝死后,窦氏自然紧紧地抓着西汉朝政的最终决策权,在汉景帝和汉武帝时期的儒道之争中,可以说烙下了她的鲜明印记。

胡适曾对这段历史进行了严密的考证,并对这一时期的诸多史实记载进行了对比,选出了具有纪实性的史料告知了后世。

胡适曾对汉武帝初年赵绾、王臧自杀的案子进行过详细考证,他发现在《史记·儒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绾臧请天子欲立明堂,以朝诸侯,不能就其事。乃言师申公。于是天子使束帛加璧,安车驷马,迎申公。弟子二人乘轺传从,至,见天子。天子问治乱之事。申公时已八十馀,老,对曰:’为治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是时天子方好文词,见申公对,默然。然已招致,则以为太中大夫,舍鲁邸,议明堂事。太皇窦太后好老子言,不说儒术,得赵绾、王臧之过,以让上。上因废明堂事,尽下赵绾、王臧吏,后皆自杀。申公亦疾免以归,数年卒。”

这段史实资料说的是,赵绾、王臧请示皇上,想要建立一处明堂让诸侯们前来参加朝会。但他们不明白这件事情应该如何做,于是将他们的老师申培推荐给了皇帝。随后皇帝立即派人携带贵重的束帛和玉璧,驾着由4匹马拉着的车去迎接申培,而且他的两位弟子也乘着驿站的马车前去迎接。申培进京后,见到了皇帝。皇帝向申培请教治国之道。此时的申培已经80多岁了,在当时已属高龄,他说:“要想将国家治理好,并不在于治理者说了多少话,而在于他是否做到了身体力行。”当时皇帝喜欢听一些奉承话,因此听到申培的言论,默然不乐。但想到既然已经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将对方请来了,不能不进行封赏,于是他就封申培做了中大夫,让他在鲁国住下,与众人商议建立明堂的事情。但是,当时的太皇太后窦氏喜欢老子的学说,从来都不说儒术,因此她就利用赵绾和王臧一些微不足道的过失来刁难皇帝。为此,皇帝中止了建立明堂的事情,最后还将赵绾、王臧都下了大狱,随后两人见事不可为,于是都自杀了。申培也以体弱多病的理由被罢免官职,告老还乡,数年后逝世。

胡适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此事很像清朝末年的戊戌政变。窦太后是文帝的皇后,经历三朝,凡立四十五年(此据师古考订,《外戚传》原文作五十一年),故她一家的威权很大。她的信奉黄老之言,在别处也有记载。”随后胡适找出了《史记·儒林传》中的另一处记载:“窦太后好老子书,召辕固生问老子书。固曰:’此是家人言耳。‘太后怒曰:’安得司空城旦书乎?‘乃使固入圈刺豕。景帝知太后怒而固直言无罪,乃假固利兵,下圈刺豕,正中其心,一刺,豕应手而倒。太后默然,无以复罪,罢之。”

由此,胡适得出了这样的论断:“辕固生批评了老子一句话,便几乎得了死罪。赵绾、王臧等想借明堂的招牌来推翻窦太后的专政……窦婴与田蚡都是大贵戚,也免官而去;赵绾、王臧的下狱自杀真不为奇了。”

由此可见,胡适在研究国故时的严谨态度。他始终坚持“宁可疑而错,不可信而错”的研究理念,最大限度地保证国故的真实性。

所以,从胡适的考证可以得出儒道之争的真实内涵。汉初的儒道之争,决定它们命运的不是其在学术上的“孰高孰低”,而是国家政治力量的支持与否。汉初道家之所以可以战胜儒家,取得学说上的正统地位,主要就是出于当时国家政治发展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之后汉武帝才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思想,最终使得儒家取代道家占据统治地位。胡适认为,汉武帝初期,儒家学说之所以可以稳压道家学说,根本原因出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政治斗争的需要(汉武帝与淮南王刘安之间展开的政治斗争)。

汉高祖时期,国家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取得了初步成功,国力在休养生息中逐步增强。当时淮南王刘安同自己的门人宾客一起编纂了一部《淮南子》,收录了关于黄老之学的各类著作,并以此来证明道家学说的正确性。后来,刘彻登基,直接展开了对“外兴功业,内改制度”的“有为”政治,逐步削弱诸侯权力,加强中央集权,并采取“尊王攘夷”的政策,但这些政策遭到了窦太后和刘安政治集团的一致反对。《淮南子》里刘安作为诸侯势力的有力代表,实际上一直与中央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对抗关系。汉武帝如果想要在政治上压倒对方,就必须在统治思想的斗争中赢得胜利。如若不然,其统治地位必然会受到严重威胁。

在窦太后去世之后,朝廷的统治大权落入汉武帝手中。这样一来,汉武帝必然抛弃原有的统治思想,因此“独尊儒术”就成为其改变意识形态的有力方法。公元前134年,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决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确立为政治上的正统思想。这就是著名的“元光决策”。

其二,国力的逐步增强与实施“有为”统治的影响。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数代皇帝的休养生息,国力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库也日渐充盈,已经可以为一系列的改革提供坚实的后盾。对匈奴汉武帝开始实施战略反击,他派出军队对其展开了长期的军事打击行动,以此来巩固中央政府的统治地位。此时,道家的“无为而治”,很明显已经不符合时代需要,所以必然会被无情地抛弃掉。而儒家学说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方面的“礼”治思想恰好可以满足当时的政治需要。因此可以说,无论是“无为而治”还是“独尊儒术”,实际上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正所谓“适者存,不适者亡”,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利益。

其三,汉武帝的个人因素。

胡适根据各方面的考证,了解到汉武帝是一位奉行“集权”统治的霸主。其实,由在其统治期间产生的各种事件就可以看出,他坚持的是“外儒内法”的治国原则。他采用儒家思想来统治老百姓,采用法家思想来管理朝廷官员以及各地诸侯。在这非常时期,统治者采用的一系列手段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学派的走向,因此,道家学派的没落也就不足为奇了。

关于汉初的儒道之争,道家从起初的大好局势逐步转变为后来的崩溃局面。对此虽然已经有很多人进行了相关议论,但他们基本上都将儒道之间的关系看作水火难容。其实,他们看到的仅仅是两者之间的表面情况,是将学术争论与政治斗争混淆在了一起。

但在胡适看来,儒道之争不仅存在斗争,也存在着相互之间的融合。儒道在汉初基本上属于一种相互融合渗透的状态,这不仅是时代的推动,也是当时文化发展的需要。但真正决定两者“胜负”的是统治阶层的需要。

王莽怎么成了一位社会主义者?

在历史教科书上,保留的基本都是对王莽的批判。可以说,他就是阴谋家的代名词。白居易曾经在诗中这样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但在后世,知识界对王莽的态度产生了一些变化,胡适一度为其撰文翻案,他在文章中写道:“王莽受了一千九百年的冤枉,至今还没有公平的论定。他的贵本家王安石虽受一时的唾骂,却早已有人替他伸冤了。然而王莽却是一个大政治家,他的魄力和手腕远在王安石之上。我近来仔细研究《王莽传》《食货志》及《周礼》,才知道王莽一班人却是社会主义者。”

王莽其实就是一位儒家学子,他以这种身份建立起一个帝国,在历史上尚属首次。如果王莽想要实现他的政治抱负,那么他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这样才能让他的抱负得以施展,缔造出一个相对理想的世界。王莽的改制其实都是为了改善当时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并铲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

中国历代开国皇帝基本上都是“马上得天下”,但有两人例外,一位是武则天,另一位则是王莽。历代人对王莽的诟病要远多于武则天,但到了近世,很多学者想要为王莽翻案,其中颇具影响力的当属胡适。

胡适曾在自己的著作中写道:“西历十年,莽即位之二年,初设’六筦之令‘。’筦‘字《食货志》作’斡‘,即是’归国家管理‘之意。六筦是:(1)盐;(2)酒;(3)铁;(4)名山大泽;(5)钱布铜冶,(一今本钱作铁,今依钱大昭校,据闽本);(6)五均赊贷。”其中记叙的就是王莽在位期间颁布的新政,也就是变法的内容。

王莽变法是在中央统治受到世族经济的威胁之后,才开始展开的。而这种情况正是发生在汉武帝时期。当时的世族势力遭到数次压制,但在汉武帝去世之后,以前颁布的各项政策逐渐松弛,而后来出任皇职的人都十分软弱,致使朝政大权逐渐落到外戚手中,并且地方势力也伺机而起。朝堂之上,外戚和诸侯开始制定一些有利于他们的政策,并拥有了一定的人事任免权。在地方,官商势力逐渐勾结在一起,大量兼并土地,招兵买马,最终都成为了地方豪强。到西汉中后期,这种情况已经愈发严重,逐渐出现了“四世三公”“一门数侯”的现象,这让世族门阀的势力空前高涨。

世族集团采取“闭门成市”的经济手段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但这种方式却为商品的流通带来了严重阻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并且随时可能孕育出可以推翻中央政权的力量。公元8年,王莽接受了汉朝刘氏的禅让,建立了新朝。这是一起典型的外戚夺权事件。在得到朝政大权之后,王莽便展开了一系列改革,他企图通过这种激烈的改革,一举改变世族失控的状况。

王莽认为,他在国内展开的变法是“奉古改制”,因为历代中国人都认为今不如古,所以王莽也推行这种噱头来进行改革。但从政策上看,他并不是想将当下的政治改革成周朝的模式,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企图回到汉武帝统治时期的政治模式。他的改革基本上是围绕财政、货币、土地展开的。

如果我们从王莽在变法期间所下达的诏令来看,他对专营政策的理解是独具特色的,并且十分到位。他认为,政府必须进行管制的是百姓的日常用品。简单来说,就是即使价格很高,百姓也会购买的物品。也就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产业,只要这些产业实现了国有化,必然可以实现“齐众庶,抑兼并”的目的。因此,如今一些学者对此作出了这样的评论:“王莽之前,凡提及经济管制的人,比如管仲、桑弘羊等等,对管制政策的理解都没有王莽理解得透彻。”不过,大多数人都知道,推行计划经济的人基本上都以“均贫富”为口号,但本质上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王莽新政与汉武帝时期推出的政策相比,其推行的政策变得更为密集,计划性也更加明显。比如,在商品零售价的控制方面,简直到了事无巨细的地步。据相关史料记载,中央政府对各类商品都进行了分类定价,甚至将一种物品分为三个不同等级,进行再定价,之后才允许商人在集市上贩卖。这其实就是利用计划手段取代了市场功能。

当然,财政和产业政策方面,王莽的改革大部分都是效仿汉武帝时期的政策改革,但在货币和土地改革方面,王莽的改革要比汉武帝时期彻底得多。

同类推荐
  •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数字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

    本书着重阐述了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重要性,并详细地论述了具体的信息资源,包括中文图书信息资源、中文期刊信息资源、外文图书信息资源、外文期刊信息资源、中文数据库资源以及外文数据库资源的出版特点,读者、用户信息资源需求特点,图书馆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立,以及信息资源采访的原则和策略。
  •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学生感恩实践教育研究:基于价值观的视角

    在第40届国际教育大会上,与会各国人士强调要对学生加强道德、伦理、纪律和价值观教育。1989年世界上2/3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聚会巴黎,在会后发表的宣言中,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l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以孔孟思想为主的中国儒家思想建构起来的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是今天感恩教育的主要历史资料。
  •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镜像与她者:加拿大媒介与女性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类生活水准的提高,大众对媒介越来越接近,越来越依赖,媒介作为社会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对女性群体的调研显示,绝大部分的女性认为传媒在自己的生活中有重要位置。据调研,中国女性中每天花在电视传媒上的时间超过一个小时的占80%以上,大众传媒已成为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所以媒介传播与女性之间存在着种种不可割舍的联系,媒介的传播对女性的生活与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女性仍处于较低地位,在与媒介的关系中,女性也仍然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加拿大也不例外,部分媒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或政治利益的需要,往往存在着忽视弱势群体的现象,包括女性。
  •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中国策:新世纪、大视野与我们的治国方略

    本部著作对新世纪中国在战略部署、民主政治、经济发展、民生问题、领土主权、人文社会、生态环境、外交格局和改革方向等领域面对的种种成就和挑战进行了全景式扫描与透析,对中国在新世纪面临的成就与挑战逐个进行客观理性地梳理,是一部对中国当前社会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集中分析解读的战略性、前瞻性、可读性、全面性和针对性的战略性著作。
  • 李贽:告别中庸

    李贽:告别中庸

    从晚明的波澜诡谲,到民国时期的风起云涌,历史孕生出许多独具特色的人文大家。真正的时代人物面孔始终是大众读者感兴趣的题材,本套丛书以近代文化怪杰为主题,集结十位文化名人,由专家分写,详述其不同于凡俗的言行。作者深入浅出,对文化名人中的怪杰现象研究分析,以故事化哲理。图书叙述通俗,笔法精彩,立意新颖的同时具有严谨考为基础。兼具可读性与收藏性。民国人物及历史图书的热度始终在持续中升温,内容概有名人轶事类、今人印象类、崇古比今类等。
热门推荐
  • 科技戒指

    科技戒指

    陈枫获得了一枚来自未来的戒指,里面拥有全宇宙最丰富的知识,从此以后,量子计算机,核聚变,等离子加速器,空间折叠跳跃便成为了现实!在这地球基础物理达到瓶颈的年代,且看陈枫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改变人类社会,带领人类走向太空的!
  •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发现身体里的微人格,看透人性里的另一面

    微人格心理学立足于传统人格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学科。本书作者历经多年的研究,累积了大量的微人格心理学理论及案例,并联合一些知名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了实验、调查、收集、分析了,并以幽默、冷峻、犀利的语言风格描述出来,力求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更加生动有趣。本书的创作旨在引导热爱心理学的读者看透人们行为背后不为人知的动机,解读人们隐藏的微妙人格,科学剖析人格的众多侧面;在看透别人的同时,探索和发现我们身体中的另一个自己,学会下意识地控制并利用这些“微人格”,发掘自身潜藏的能量。
  • 哈勃尔多格游记

    哈勃尔多格游记

    哈勃尔·多格只是个普通人,没有武功绝学,没有高端科技,没有魔法异能,没有逆天强运。不过,正因为他平凡,才醒悟世界的浩瀚无垠。尽管远不如他人,甚至与自己的朋友是云泥之别,但是他心怀远方。对于哈勃尔·多格,人生的诗意,莫过于平凡而晏然地在这个神与魔法的世界里四处游历。或许,我们也是如此吧。
  • 霸道校草我来袭

    霸道校草我来袭

    出去买东西的晚上,居然碰上了不良少年?!!而这放荡不羁的不良少年,实则是品学兼优人见人爱的校草大人!!而女主却是可攻可受当刁蛮小野猫碰上傲慢腹黑王子,会擦出怎么的火花呢。还有那不为人知的背后又是怎样的故事呢
  • 广州有个废物

    广州有个废物

    一个可笑的“堂吉诃德”式的殉道者。为什么有的人注定生来痛苦?
  • 离错终是错

    离错终是错

    她说,你本知我不爱你,却为何那样固执她说,今日我借走你的,他日定将还给你她说,对不起,我这颗心啊,早已交给了那人但她却不知,她弄丢的岂止是他的真情他原谅了她的谎言,她的背叛,他给了她温柔,给了她世间最好的,最后,他给了她他的命。离错,离错,一日离,步步错。我后悔了,你还会回来么?你说的,答应了的就要做到,我次次食言,而这次,你还能赴约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光天后,重生国民女神

    星光天后,重生国民女神

    前世乔昕是令人闻风散胆的杀手千面姬。这一世却穿成了软弱可欺的十八线小演员。同行排挤、家人欺负,纳尼?这妹子也活得太窝囊了点!既然如此,那她就陪他们玩玩好了。飙演技,斗极品,拿奖拿到手软,数钱数到眼晕,成为真正的国民女神。却不小心发现,自家经纪人竟然还有另一个惊人的身份……“您曾公开说过不会跟手下的明星谈恋爱,那乔小姐呢?”沈大经纪人沉默片刻,回道:“她是我避无可避的唯一。”
  • 久爱不离,帝少的深情陷阱

    久爱不离,帝少的深情陷阱

    【已经完结,放心阅读】他的温柔,是为她精心制作的牢笼……初遇那天她拼命奔跑只为逃离身后无尽的狼窝,却没想到会落入更深处的虎穴!那天之后,她再也逃不出他织出的网,一步迈进,从此便是他的小妻子。******怀孕三月,满心欢喜的想要告知他。却看到大街上播出豪门婚姻的讯息,那巨型屏幕上他一身正装笑的开心,身边站得却是她刚刚相认没多久的姐姐!那一刻好刺眼……当她拼尽所有,告知她怀了他的孩子时。他只是神色淡淡,毫不惊讶。“打掉它,不久我就会和你姐姐订婚我不想有差错。”挣扎的她停住了哭喊,只是坐在地上冷冷的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一次意外却又让他们三人紧紧相连……歹徒的刀冰冷的贴着她和她姐姐的脖子,让站在对面的他只能选择一个……当选择两难时,一双无形的手推她入水,那尖锐的刀扎入心脏!又是谁在崖边哭的撕心裂肺?当真相一层一层的剥离,他们该何去何从……
  • 世界欠我一个初恋(邢昭林、白鹿主演)

    世界欠我一个初恋(邢昭林、白鹿主演)

    邢运其人,又呆又萌又宅。单身多年的她迫于母上大人的压力,终于一脸悲壮地走上了漫漫相亲路。只是没想到这不情不愿的“处女相”,竟然……成功了?不过这一爆炸性消息的影响力,很快便被公司头号单身钻石王老五夏柯夏总居然也“脱单”了的消息所覆盖!似乎过了很久,看着他们携手共进退的样子,广大围观群众不淡定了——“不是说好你们是纯洁的上下级关系吗?”抱得美人归的夏柯得意扬扬, “我想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把她从人才市场捡回来,然后把她从相亲路上劫回来,最后奋力跨过‘老板’跟‘老公’这一字之差!”好吧,我承认,遇见你,爱上你,也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