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7300000031

第31章 优患:百年中国文学的母题(3)

死一般的,一切的人们,都沉沉的睡着了。于是有几个人,从黑暗中醒来,便互相呼唤着:

——时候到了,期待巳经够了。——是呵,我们要起来了。我们乎唤着,使一切不安于期待的人们也起来吧。

——若是晨光终于不来,那么,也起来吧。我们将点起灯来,照耀我们幽暗的前途。

——软弱是不行的,睡着希望是不行的。我们要作强者,打倒障碍或者被障碍压倒。我们并不惧怯,也不躲避。

时代激情溯源

这种奋起争取的狂飙式的激情,若是追溯它的源头,依然是近代忧郁症的绵延。这种由悲愤之极而产生的激情,可以找到很多的文学例证。新文学运动初期,有一位代表那时代的激情的诗人,他的关于凤凰新生的歌唱是建立在以集香木自焚的死亡的悲哀之上的。

开始是由于国势的濒危,后来又锲人现实的苦难,文人的吶喊,遇到了民众的麻木,于是救亡伴之以启蒙:改造国民性的弱点以增强民智,唯有民魂的重铸才谈得上社会的振兴。这样,文学的主题便由空泛的呼唤而转向了对于时势的切实的关怀。为什么新文学创立伊始便对写实的倾向情有独钟,正是这种关切的合理转移的结果。中国文学从为人生到为社会,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移进程,它的发生、发展和发展中的歧异,都可以觉察到它们身上上一个世纪末那一缕浓重烟云的投影。

优患是一种贯彻始终的情致,从19世纪末到整个20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学有着纷呈万象的巨变,唯一不变的只有优患。感伤是一脉弯弯曲曲的长流水,从遥远的山巅婉诞而来,流不尽又扯不断的是这点点滴滴的哀愁。曹禺在他的《日出》的前面引用了《旧约》中的这样一段话:

我的肺腑啊,我的肺腑啊,我心疼痛!我心在我里面烦躁不安,我不能静默不言,因为我已经听见号角声和打仗的喊声。毁坏的信息连络不绝,因为全地荒废。

……我观看地,不料,地是空虚混沌;我观看天,天也无光。我观看大山,不料,尽都震动,小山也都摇来摇去。我观看,不料,无人,空中的飞鸟也都躲避。我观看,不料,肥田变为荒地。一切城邑在耶和华面前,因他的烈怒都被拆毁。这些《圣经》中的神谕,正是曹禺情感空间的实实在在的画面。在那里,一切曾经有的都在坍毁,破灭,危难撕袭着人的心胸,这里的苦痛和忧伤不可言说。

这种情绪转化为每一首诗的灵魂,每一篇小说的情节,每一部戏剧的场面。《日出》中那位美丽而忧伤的女性最后的倾诉,传达的是永远的哀愁:“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她说完这些话,剧作家又刻意渲染了那时的画面——忽然关上灯,又把窗帘都拉拢,屋内陡然暗下来,只帘幕缝隙间透出一两道阳光颤动着。她捶着胸,仿佛胸际有些痛苦窒塞。她拿起沙发上那一本《日出》,耥在沙发上,正要安静地读下去——这一切描写有着深沉的寓意,这画面具有浓厚的象征意味:黑暗在吞噬着巨大的空间,而微弱的阳光顱抖在无边的黑暗之中,这里的“痛苦窒塞”不单属于女主人公,而是属于所有的中国人。

遥远不阻隔苦难

中国所有的作家,不论他们距离1898年的灾难有多么的遥远,距离甲午海战的沉没或鸦片战争的焚烟有多么遥远,他们都只能始终生活在苦难之中。公元1927年的春天,距离戊戌政变已有30年的时间,一位中国的青年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古老公寓的五层楼上,即使是在远离故国的世界花都,他依然被这个民族深沉的忧患所折磨:

每夜回到旅馆里,我让这疲倦的身子稍微休息一下,就点燃了煤气灶,煮茶来喝。于是圣母院的悲哀钟声响了,沉重地打在我的心上。

在这样的环境里过去的回忆又继续来折磨我了。我想到在上海的活动的生活,我想到那些苦斗中的朋友,我想到那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我想到那过去的一切,我的心就像被刀割着痛。那不能熄灭的烈焰又猛烈地燃烧起来了。更重要的,这种感伤的场面还不单属于曹禺和巴金,而是属于全体的中国文学——除非那些作品完全与作家的创造性劳动无关,与作家的人生关怀无关。随手可以举出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给人以深刻的悲哀氛围感染的、夏衍的《上海屋檐下》,他始终使剧情在阴霾和潮湿的天气中展开,而这种天气正是中国典型的天气——这是一个郁闷得使人不舒服的黄梅时节。从开幕到终场,细雨不曾停过。雨大的时候丁冬的可以听到擔漏的声音,但是说不定一分钟之后,又会透出不爽朗的太阳。空气很重,这些低气压也就彩响了这些住户们的心境。从他们的举动谈话里面,就可以知道他们一样的都很忧郁,焦躁,性急……可以有一点很小的机会,就会爆发出必要以上的积愤。

中国有良知的作家和知识分子,无不对这样的阴郁感到熟悉,事实上中国人近百年的人生图景,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展开,不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1932年,沙汀在他的小说《航线》中也描写了这样中国忧郁的画面:

在铅色的天底下,田野、村落、狂奔的犬,幻灯似地掠过去了。这里,从表面看,也正和中国任何一处内地相似,萧索,荒废,阳光都洗不掉的阴郁。然而,人们却向黄色的江岸呆视着,疲倦的眼睛是那么深陷,好像在那些野生的荒草丛中,在那潮湿的泥土里,在这衰老荒凉的外表上,正在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他们过一分钟松一口气,而猜想着未来的一秒一刻将会碰见怎样的奇迹。奇迹没有发生,幻想永远只是幻想,而确定的事实依然是这种画面所传达的中国深刻的悲伤。这种画面甚至出现在理性色彩很强的理论文字中。胡风在他的理论表述中用了“密云期”的措辞,可见即使是文学的批评中也迷漫着这样的凄凉。后来,因为某种社会转机而刻意渲染“明朗”,但事实却是,在实际生活和文学作品中,依然是百年优患的郁积。

世界上很少这样的民族,有着如此绵长的忧患。这种忧患因苦难而生成,却反过来滋养了文学的丰富。人们对于悲哀和压抑的拥有,生成了一个感伤文学的时代。这种生成,又与文学固有的品质和传统相汇聚,使文学摒弃了肤浅而获得深厚。无边的忧患如同北方原野冬日的朔风,掀动了屋顶的茅屋,摧折了高大的乔木,黄沙无遮拦地袭击着这黄土地上的世代受苦受难的魂灵。当文人和作家感知这一切、并使之诉诸笔墨,从而展示了文学史的奇观。悲哀树上结出的果实,原是最能感天动地的持久,欢娱之情不仅难工,而且容易流于轻浅。从这点看,近代以来的内外苦难的夹攻和袭击,却是中国文学的福祉。

当然,我们的文学由于过分追逐实际,使创造和欣赏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了欹斜。中国普罗文学的兴起,便是这种实际的功利考虑造成的。其动机当然是无可置疑的,即文学不应当成为个人表现悲欢的工具,而应当服从于革命的整体利益。后来文学的粘着于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学成为党派性的行为,其原因概由此而起。文学的集体化和统一化对文学审美品质的损害,公平地说,并不是从一开始就走上极端化的,它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但无庸置疑,这种由个性解放到达集体的“留声机”,由“人间本位的个人主义”到成为“整个机器”的“齿轮或螺丝钉”,这些意识的确驱使文学走上了反对自身和摧毁自身的道路,从而造成文学在某一阶段或某一层面的歧变。当然,中国感伤文学的品质,因而也产生了演化,例如,某一时期文学的“欢乐”感或某一时期文学的“激昂慷慨”,这对于中国社会环境和文学环境而言,都是某种失常。

同类推荐
  •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杨周翰作品集:十七世纪英国文学

    《十七世纪英国文学》是杨周翰先生运用比较的方法,从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角度,来研究17世纪英国文学的一部力著。他以17世纪英国文学为突破口,把17世纪文学放在历史的背景下考察,以一些虽然影响深远但却少人问津的作家为切入点,揭示了17世纪英国文学的风尚和思潮,发掘出17世纪英国文学在思想史和文学史上的独特意义。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写了英国十七世纪文学的历史,杨周翰先生并非囿于经典文学,而是把一些不为以往的文学史家所关注的文类和文化现象,例如悼亡诗等,纳入自己研究的范围,并从中国学者的独特视角出发比较研究了中国古代的悼亡诗,从而得出了一些全新的结论。
  •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套装共6册)

    《厚黑丛话》是作者把旧日作品和当时新近的感想糅合写之,中间许多说法,已越出厚黑学范围,而仍名之为《厚黑丛话》者,因种种说法,都是从厚黑学生出来,犹之树上的枝叶花果,是从树干生出来,题以厚黑二字,示不忘本也。
  •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

    《心中有晨曦》,讲述国安铁杆球迷与国安、与国安球迷的故事。从少年到壮年,从青葱到成熟,经历了青春的梦想与迷惘,变得成熟、坚韧,但热情不改。国安陪我们成长,足球也在改变着我们。他们用忠诚铸就信仰,我们用信仰追随忠诚;他们用青涩丈量成长,我们用成长笑看青涩;他们用缺憾成就完美,我们用完美致敬缺憾;他们用热血浇铸青春,我们用青春激荡热血;他们用坚韧雕刻梦想,我们用感动学会坚韧。这是足球留给我们的印记,这是足球与我们之间最美的邂逅。北京国安,我们与你同在。赢就一起狂,输就一起扛!
  • 诗学第四辑

    诗学第四辑

    一种诗歌观念的形成和固化,除需要有勇气的开拓者之外,一群人甚至几代人的坚守与倡扬更是不可或缺。如此这般,曾经的"先锋话语"亦或"不经之谈",...
  •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全民寂寞的美国

    其实是一本美国平凡小镇生活观察笔记。《万物简史》作者比尔·布莱森成名作。一个美国人眼中真实的美国。翻开本书,领略美国繁华背后真实而平凡的小镇生活。美国真的像电影里那样处处都是繁华吗?美国人的生活真的如美剧里那样丰富多彩吗?真实的美国到底什么样?享誉世界的文化观察大师比尔·布莱森,亲身游历美国38个州,行驶13978英里,考察上百个美国小镇的风俗、饮食、娱乐、交通后惊奇地发现:在美国绝大部分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状态,似乎并非我们想象中的灯红酒绿,而是在平凡真实中透露出淡淡的寂寞。
热门推荐
  • 众生荣耀

    众生荣耀

    向往自由是万物的本能,寻求文明是智慧生命必然、在这个诸神视众生为羔羊,为了信仰剥夺精神自由毁灭文明曙光的世界,从不缺少坚守自己信念的存在,一个被神名为亵神者的位面,世界母亲孕育万物,为了自由与文明。奥数帝国在浮空之城上探寻世界的真理,法师联盟驾驭元素面向诸神,星界议会驾驶次元堡垒在无尽位面传播知识,人类不再侍奉诸神,信仰自由的战士向神魔发出咆哮,兽人披上精灵附魔的矮人战甲,巨龙放下傲慢与骑士签订契约,天使,巨魔,泰坦,地精。。。。。武浩“可我丫的咋穿越在这蛮荒的野蛮人地盘上了,这祖传的石头大殿有点坑”
  • 我有一把庶人剑

    我有一把庶人剑

    鹿山之巅,群雄会武“听说你一身外功金刚不坏,防御天下第一?”“………………”“听说你诸多道法,道法万千,呼风唤雨?”“………………”“听说你天子剑气一出,九州沸腾,万物皆是你手中剑气?”“………………”“听说你掌法刚猛,一掌之下,开山断岳?”“………………”易安抱剑,笑脸吟吟,弹剑而起“一剑足矣,我想向天递出一剑。”
  • 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

    最好的男孩教育在西点

    本书精选当下最受男孩爱戴的西点名人的成功事例,比如罗伯特李将军、潘兴、麦克阿瑟、布雷德利、巴顿、施瓦茨科普夫、尤利西斯格兰特,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等。故事经典有趣,语言浅显易懂,所有拥有梦想的男孩都能从中得到启发,从平凡走向卓越,从失败走向成功,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青少年,如果你正在学习的道路上彷徨不已,如果你正处于迷茫之中不知所措,如果你正感到一点点不自信……你不妨看看这本书。也许你会从中寻找到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以及克制情绪、应对挫折、培养性格的经验教训。当你真正领悟到其中故事的深刻内涵时,你便会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 轮回之哀

    轮回之哀

    生在皇宫,情不由己,命不由己。唯一不变的,是眼中的深情,心里的牵挂。
  • 我家夫人有点萌

    我家夫人有点萌

    被‘好闺蜜’设计,李想想才惊觉脑子是个好东西,可她丢在家里十几年。救下自己的那个男人,凭什么要她‘以身相许’!“凭什么?救了你,你就是我的人!”不能反驳!李想想拍了拍自己脑袋,她虽然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可是对方是个只能养活自己不上进的小保安,她爸妈会拿着刀追杀到学校来把她绑了丢河里的吧?“虽然我没有钱,可是我有爱你的心啊!”甜言蜜语加上帅气的颜值攻陷,李想想豁了出去!小保安就小保安,谁让他把自己捧在了手心里当成了宝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夜访者

    夜访者

    1679年初秋的一天傍晚,一位不速之客拜访了隐居石船山的王夫之,告诉了他一个关于明末历争的秘密。
  • 电竞男神,缠不停

    电竞男神,缠不停

    [1v1,游戏,女扮男装]空家废少,从小没人爱,体弱,口哑,活不过二十。最喜欢的事——打游戏。最想做的事——打电竞。本想着最后的几年时光来实现愿望,没想到过程中横插出一项……最喜欢的人——许鸩。
  • 风之少女琪琪格

    风之少女琪琪格

    讲述了香港一所专业马术学校的新生入校典礼上,一群经过严格筛选后获得入学资格的年轻骑士们聚集在此,正紧张地进行一场马术表演。一匹纯血马“亚瑟王”突然出现异常状况,莫名失控,四处冲撞,场内一片惊慌。这时,一个绿衣少女突然出现,她用一种奇异的方式与马儿沟通,迅速控制住了场面。校董老菲利普爵士目睹此景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奇遇“马语者”的故事,决定破格录取这个来自内蒙古的女孩齐云格(蒙古语名字乌云琪琪格)入校学习。齐云格事实上是个双耳失聪的少女,在这个精英荟萃的圈子,特殊的她免不了遭遇各种困难:别人的偏见、离奇的传说,这些影响一点点渗入她原本单纯的生活,让她压力骤增、甚至想要放弃。
  • 星际剧毒小妖

    星际剧毒小妖

    穿越到妖界,成为一个带着剧毒的小妖,她也就认了。没想到,刚刚从温饱线上挣扎起来,能够好吃好喝好睡了,竟然一朝穿越到了星际时代。orz,肚皮里还揣了只小包子,还让不让她好好的生活了!推荐简介:被未婚夫退婚以后,又被迫离开家,回到祖地的姬环一步步变得强大的过程。《医淑》https://pgsk.com/info/1016674983#__NO_LINK_PROXY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