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300000012

第12章 杨绛及其“怀人忆旧之作”

单打一的散文写作能否成为一种职业,也许是值得怀疑的。一些老作家时常感慨写散文比写小说难,不知现时的散文写家信不信。反正我信。我觉得,这不仅是“跋山涉水”之后的经验之谈,而且是对散文的高要求或高期待。无论怎样说,散文创作之难已成为一种共识。怎样才能写出好散文,我们通常可以列举很多因素,如作家丰富的阅历、独树一帜的见解、敏锐的感受力(或所谓的悟性)、博采众长的创造精神,以及足够的知识准备或不重复他人的品格,等等。但在我看来,倘想创造有质量的散文,前提的前提还在于作家必须是一个有质量的人。我想,这也是“文如其人”这一说法的重要含意之一。不过,“文如其人”这四个字,从逻辑上析述也许不难,但要以此诠释一个作家的创作,便让人感到难而又难:释“文”已属不易,何谈更为复杂的“人”?不知“其人”,也就难下“文如其人”的结论。虽说“新批评”可以谈“文”而不涉“其人”,但要从创作角度深究作家的创造才能,对“其人”的理解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

当然,就阅读而言,读“文”是读“人”的重要构成;“文”与“人”总是相辅相成。我读杨绛先生的散文,就是这样穿梭往来于由文字营构的时空之中,历史的或现实的,且由“文”而“人”,由“人”而“文”,并以此造就了我的阅读印象。

杨绛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且不论其他,就说那几篇被选入《杨绛散文选集》的作品,如《艺术与克服困难》、《事实.故事——真实》、《有什么好?》、《堂吉诃德和(堂吉诃德)》,便是见解迭出、文笔优美的“论文”(或阐释中外文学的随笔就我的感觉而言,读这些论述型的随笔,要比读其他散文更能享受到启迪情智的乐趣。当然,在众多读者的心目中,杨绛先生的名字是与她的中篇散文《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联系在一起的。而为许多读者不知的是,杨绛先生还是出色的剧作家与翻译家,她的喜剧作品《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悲剧作品《风絮》等,都在中国戏剧史上产生过影响,而她翻译的《一九三九年以来英国散文作品》、法国小说《吉尔——布拉斯》、西班牙小说《小癞子》、《堂吉诃德》等,曾起到了或还将起到滋润中国文学的作用(可我们在读这些作品时,往往记住了着者而忽略了译者我从一篇文章中读到,杨绛先生因翻译《堂吉诃德》而获得了西班牙国王卡洛斯授予的“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勋章”。

止庵所写的《杨绛散文选集.序言》说道:“我们考察杨绛散文,需得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其本身的成就,一是在散文史上的成就,这两者乃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以为,这是一种很可靠的、富有实事求是精神的评价思路。就阅读体验或个人偏好来说,我更喜欢杨绛先生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散文。这些作品大都属于“怀人忆旧之作”,但不同的读者却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的或多元的满足:可以是人生的智慧,可以是精神的陶冶,可以是对于相应历史过程的极为形象的感知,甚至可以是一份份中国百年文化史或文学史的“补充资料”……对于我们这些后辈读者,无疑可以起到一种梳理或澄清的特别功能,起码能使我们的情感与理性趋于健全或可靠……

杨绛先生的“怀人忆旧之作”虽则写得严谨沉重,但又能给人以平和亲近之感;而时常呈现的那种叙述的轻松与幽默,也以含蓄的苦涩沟通了读者的感情(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写忧而造艺”的审美规律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够赢得读者的“心心相印”,而且可能突破所怀之人及所忆之事距今遥远的时空障蔽,自然还因了一些更为具体的抒写特点。譬如,这些怀忆之作基本上都以第一人称叙述,而“我”的介入与所见所闻所感的“亲历性”结合在一起,也就极大地强化了“记录”(《记钱钟书与(围城)》中则称“一一记下”)的真实感一所谓“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干校六记》),也同样是读者的一种感受。又如,怀忆人事的态度很客观,显现出一种如实公允的“叙述表情”,极容易被读者接受或认同。她在《杂忆与杂写—自序》中说:“怀念的人,从极亲到极疏;追忆的事,从感我至深到漠不关心”;不言而喻,无论是人还是事,前提则是其中的意味或价值。在杨绛先生所怀念的人中,既有至亲至爱的亲人,也有感情淡漠、但又值得追忆的亲戚;既有学贯中西的大学者或已载入史册的名家,也有命运惨淡的底层平民百姓。我想,这种“怀人忆旧”的选择,十分真实地体现了作者的情性、即沧桑变迁中的“平常心”。

在我看来,无论怀忆怎样的人,写人便是记事。所谓人事物理,首先是人事,而人与事是一体而不可分离的。杨绛先生的“怀人忆旧”,所写虽大都是“琐事”,但其间却体现了极为出色的捕捉与描写生活细节的才能,于是记事的传神,尤其是写人所呈显的对象的复杂性或多面性,也就让读者感到十分自然,如(《(傅译传记五种)代序》、《记杨必》、《回忆我的姑母》、《纪念温德先生》、《老王》、《林奶奶》等都是不可多得的“怀人忆旧之作”。其实,《干校六记》也属写人记事的作品:主要人物便是“我”与钱钟书先生,而内中的生活细节及“琐事历历”,不仅传达了个人的“神”,也涵括了一个荒唐时代的“神”。因此,我们读杨绛先生的散文,不仅可以感受到被忆之人的斑斓情性及复杂的精神状态,而且可以读出活生生的时代,可以倾听到历史前行的足音,或急促,或缓慢,或沉重,甚至可以领略到特定的纷繁驳杂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底蕴,或感悟到人的精神悲剧的真正含义……这些作品写得很朴素,但结结足足却是显着的特征,即没有时下一些散文所流行的那种被“抒情水分”泡涨的感觉,也没有那种弯来绕去故作哲学状的空洞议论。一句话,简洁实在,含而不露,但容量很大。一篇《回忆我的父亲》,几乎就是一部小型传记,可作品又没有因了篇幅而只顾枝干的交代,相反,“父亲”被写得有血有肉、有形有神,既是人的情性或品格的体现,又是岁月或时代的生动写照。一篇《记钱钟书与(围城)》,也同样在局限的框架中写出了钱先生的、“为人”与“为文”,不仅情理兼备,而且生活与文学相映成趣一一我甚至奇怪地想到,对于无力理解钱先生学问着述的传记作家来说,这篇容量很大,且又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细节或创作内幕的散文,岂不是现成的、可供“放大”的范本或纲要吗?当然,这是戏言。但读杨绛先生的这些“怀人忆旧之作”一作为生动、细腻、真实的往昔岁月的“记录”,确实使我们在感受人的精神旅程及情感面貌的同时,也读出了那些正在变得越来越遥远、也越来越模糊的“历史”;或者说,“历史”在杨绛先生的散文中,绝不是教科书上的那种抽象的演绎,而是各式各样的人,是那些为作者所熟悉所理解的神态各异、履历及命运不同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历史”。这是我读杨绛先生散文的最大收获。

一九九七年四月

同类推荐
  • 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

    2014年散文随笔选粹

    本书是继我社连续出版两期年选后第三年年选系列,本书是对2014年中国小小说的创作实绩所做的及时盘点和总结。其中既包括悉心遴选的该年度较有具代表性的小小说作品,也包括在各个单元作品之后所附的深度解读,以及在绪论部分对该年度小小说创作状况的宏观性把握。
  •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散文选集

    碧野,作为一位紧随时代同步前进的作家,以其充沛的热情和执著的毅力,长期勤奋耕耘于文学领域,除“文革”期间被迫搁笔之外,始终笔耕不已,迄今已逾古稀之年,仍时有新作问世。因此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其几经风雨、屡遭坎坷的文学人生道理上,已留下了三十多部计约五百多万字的累累硕果。如今从宏观角度予以回眸一览,不啻在现当代文坛上留下了其凝重的心血结晶乃至时代的一个侧面记录。诚然,碧野的文学创作是多方位的,诸如长、中、短篇小说以及报告文学等,都曾有过广泛的影响。
  •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

    《一千瓶酒的英雄与一个酒壶的故事》是著名汉学家顾彬近几年在《南方周末》《羊城晚报》《北京青年报》等中文报纸期刊上的专栏散文合集。顾彬喜欢用中文写散文,他的散文有他自己独有的风格,他自己一直在追问语言,这部集子可以看到他对于汉语的探索与感觉,是很新鲜的东西。文集分为三个部分:爱情,女人与记忆;对一个外国人来说;我的信仰是爱。可以看出顾彬的人文关怀,同他的《汉学的迷思》形成了硬朗与柔软的呼应。
  •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

    《梦想人生》一书,文章朴素自然,文字清新宁静,笔触空灵激情溢于纸上——有对生活的态度,对人生的态度,深邃、悠远,避开无味的说教而直抵心灵;有的则寄情于山水间,借写风光景物而咏怀,妙语连珠;还有的是对都市生活场景的感触与刻画,坦诚、幽默,令人忍俊不禁,体现出了作者特有的气质。
  •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鸦片罂粟通史:欲望、利益与正义的战争(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叙述了鸦片物种的传播、扩散到收缩的全过程,及其受到烟草影响,从药品到毒品的转换过程。鸦片作为一种“商品”,长期参与人类贸易。本书是一部不同的人为了不同的目的而不断干预下的鸦片罂粟的历史。
热门推荐
  • 仰望星辰下的你

    仰望星辰下的你

    如果说你有青春的回忆,那便是一本厚重的书。当你翻开扉页的寄语也许更多的是感怀那一抹纯白。
  • 眼睛

    眼睛

    交警李海平清楚地记得,出事的那天晚上,他和组长王浩正商量去什么地方吃宵夜。王浩身上的对讲机骤然嘟嘟地响了起来。他们赶到东海小区的时候,120急救车已经等在那儿。肇事的一辆桑塔纳轿车停在路中央,地上躺着一个年轻男子,脸色煞白的司机站在一旁。事故发生在十几分钟前,这个倒霉的年轻人也不知从哪里来的,整个人摇摇晃晃好似喝醉酒,走着走着,不知道哪根筋不对突然要过马路,结果迎面疾驰过来一辆桑塔纳,猛刹车不及将人撞翻。“大胆妄为呀,这个口子哪是过马路的地方?车来车往的,还愣往前冲,这不是自己找死吗?”当时在场的居民都摇头叹息,显然对这种近乎自杀的行为难以理解。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日常用品,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暗毁

    暗毁

    胸是什么?能吃吗?跑步还会成累赘。当男的不好吗?这是此文女主的吐槽,就是一个腹黑女主没心没肺却很软弱,但头脑发达生活在这个弱肉强食里的狗血日常。
  • 嗨阿愚

    嗨阿愚

    友情和爱情,你会怎么选?每个人都有爱的权利,你不必自责。我做了我认为对的选择,不后悔。
  • 红尘

    红尘

    章水生和钱晓梅成家时,不但没遭到家人反对,反而还得到全家人的一致支持。钱晓梅虽长得不算十分出众,但一点也不丑,而且十分实际,又朴素能干,这样的好女人就是打着灯笼也不易找到。钱晓梅对章水生也是满意的,相反,章水生对钱晓梅却不是十分满意,他是正规大学毕业生,又写着高雅的诗,还在市政府机关里工作,可谓前途无量。怎么能找钱晓梅这样的俗人呢?钱晓梅虽然也留校了,但那是个什么学校呢?技工专业学校,最多只能算中专。如果能做教师也很好,但她没做到教师,连助教也没做到,就是总务科一个打杂的,这让章水生向朋友介绍时都不好意思启口。
  • 萌宠记之别样美人

    萌宠记之别样美人

    他是锦荣王府风华绝代的世子,万千少女念之不得,他却心系他的爱宠,日日陪伴。可当有一日,她出现了,世子殿下就日日伴她左右,似乎忘了他的爱宠已经消失好多天了,下人看着世子妃绝美的容貌感叹:“原来世子也是这种抛宠弃猫之人,终究还是世子妃最重要啊!”
  • 锦约

    锦约

    她,无才无貌,纨绔不受教。可她偏偏是东楚慕家唯一的小姐,自幼与武器名家的嫡长孙有了婚约。只因未婚夫婿与表妹有私情,她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退婚。他是东楚的大将军,与京城第一美人订下鸳盟,却遭圣上赐婚七公主,致未婚妻离家出走。帝崩,京城血流成河,内乱生而外敌扰;她文韬武略,他运筹帷幄,共救东楚于危难……
  •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培养

    本书介绍了体育实践研究对象与方法、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基本认识、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证考察与分析、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策等内容。
  • 编外神探

    编外神探

    虽然寒冬腊月冷风刺骨,挨过这个凌晨离天亮就不远了。天一亮,太阳就出来了。太阳一出来,大地就暖和了。大地一暖和,城市就有了人气儿。一有人气儿,就什么都有希望了。人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就是为了那一点点希望。人有希望,才有人气儿。有人气儿,就有活泛劲儿。师傅临上卡前跟杨子这般说道。你就好好干吧,这绝对是一门儿手艺,争取机会转正。师傅出去后,杨子一直兴奋得睡不着,他遐想自己成为真正警察时的形象……突然,“轰”的一声巨大的爆炸声撕破夜静,这是从河边方向传过来的。河对岸就是火车站,火车站经常有流窜犯……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