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08300000018

第18章 自尊的独语——读李锐的随笔集《拒绝合唱》

“拒绝合唱”,说起来容易,做到则极难。对于“合唱”,自然可作态度暖昧的滥竽充数状,可这种做法比较猥琐。坦荡的姿态无非两种:要么明明白白地“不唱”,要么明明白白地“独唱”。我想,李锐的“拒绝合唱”,也只能是这两种选择。“不唱”的难度可能小一些,但堂堂正正的“独唱”,则不是每人及其每时每刻都能做到的。“独唱”的人不仅要有点儿底气,而且还得担一些实实在在的风险。

李锐确是一位有胆有识的作家,他敏锐、犀利、沉着、冷静。初感略有点儿狂意,其实不然,只要你乐意潜入他的作品。说来也不奇怪,在我们这个“白发三千丈”的古老国度里,凡张扬个性、独树一帜,且明目张胆地“拒绝合唱”而自个儿“独唱”的人,很少不被人称为“狂”的。

李锐是小说家。他的《厚土》系列,还有他的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等,大都显现出“独唱”的特性。尤其是他的《厚土》系列,其影响的广泛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像力。台湾文坛不说,就翻译成西半球文字的,就有瑞典、英、德、法等版本。当然还有东半球的日本。都说《厚土》系列写了山区的农民(农村题材但更真实的,则是写了那些无奈的、别无选择地选择了山区的“人”。“人”,才是李锐的主旋律,才是“厚土”之所以“厚”的根柢。读罢李锐的小说,再读他的随笔集《拒绝合唱》(上海人民版,一九九六年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便显得愈发浓重,而出现在脑海中的,也就是一个率直冷静的李锐,一个淡泊而富有棱角的“独唱者”,其声音要比“小说家李锐”更直接、更清晰……

李锐的创作并不高产,无论是小说,还是随笔之类的其他。他说,“一发而不可收的境界是什么滋味从来也没有尝过。”这是心里话。我相信。他在《等待小说》中诉说了“写写停停”的体验,总要“等着被消耗过的情感和感觉慢慢地再积蓄起来,等到他们终于有一天漫过了漆黑的闸门,小说就会来到面前”。这里所吣说的,当然不止于“等待小说”,或者说,随笔也需要“等待”。他不是那种依仗技巧、热衷于玩弄文字游戏的作家。他注重内心深处的感触,而矫情掩饰之类之于他,无疑是一种生命的亵渎。就“有感而发”而言,他的传统性显而易见,但因了“有感而发”的“感”的独立或与众不同,他又只能持“拒绝合唱”的态度,而且还得面对强大的“传统”一一“自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以来,中国人太喜欢合唱,只接受合唱”。在李锐的心目中,即便是从事精神创造的所谓文坛,也极容易变成“热闹非凡的大舞台”,不是“流行唱法”,就是争先恐后地“先锋”起来,“更有人站到台上来以非凡的‘语码符号’来指挥这先锋大合唱”。李锐既不指挥“合唱”,也不凑“先锋”、“流行唱法”的热闹,他所企求的,是要从震耳欲聋的窒息中挣出来,尽情享受“独唱”的酣畅与陶醉。

作为作家应有的性格,李锐对于眼前的这个世界,持有浓重的怀疑倾向。他的逆向思维及寻根究底的喜好,护卫了他的独立性及清醒姿势。也许,怀疑本身就是一种信仰。但李锐不是一个无根无柢的怀疑主义者。(尽管他说:“如果一定要选择一个主义才有发言权的话,我宁愿选择怀疑主义。”)倘若我们不背叛感觉的天性,那从他的“独唱”中,时常可以倾听到如下的声音(只作例证):

中国是什么?中国是一个成熟得太久了的秋天。(《自语》)

作为一个中国作家我只能写中国人,当我写着中国人的同时,我自身也是一个地道的中国人。(《一种自觉》)

……我们是人,我们只能是人,我们只好是人。(《神话破灭之后的获得与悲哀》)

人只能是人自己,人只配有人的过程。(《一种自觉》)

因了我的“断章取义”,这声音显得不怎么连贯,但还是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李锐的心迹一一无论是哀伤,还是无奈,或者是透彻之后的绝望,乃至为自己建筑的煌煌精神之塔,都与他这种没有犹豫的声音相关。“人”的概念之于李锐,是一种极为坚实潮润的贯彻。既不是空洞的躯壳,也不是失却了时空背景的“塑造”,更不是被涂抹了某种油彩的“非人之人”在这里,与其说是注重“人”,还不如说是意识到了“人的过程”。过程的意义才可能是意义。因为是意识到了“人的过程”的自然而然,以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随意改变的千姿百态,又因为是洞见了隐藏在背后的各式各样的生动或不甚生动的脸谱,所以才有“我们是人”的选择,才有生命歌哭的“独唱”。而“拒绝合唱”的必然性,便是“人的过程”的必然性,同时又是承认个性自由的必然性。这对于作家来说,是准则,也是常识:可我们的文坛还在进行隆重的讨论(能讨论也好,可作为提醒)。

我只读过李锐的一本随笔集I,就是这本《拒绝合唱》,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本。既然是随笔,也就决定了作品的即兴性质。其中有游记、序跋、读书笔记、人物速写以及各种文学的或非文学的随感杂述。说到底,这些文字都写着他自己,即所谓“一下子有许多如水的秋阳涌到心里来”,因而都留有鲜亮的“李氐印记”。我的这种感觉,无凝是一串地道的废话,但可以肯定的是,李锐的表达既不“审时”,也不“度势”,更不瞧谁的脸色。他只诉说他自己,而对于各式各样的不着边际的“文学状态”,只有四个字:深恶痛绝。他持有一种非常意象化的观点,认为“一切好艺术和好文学都是在人类文明外套的极限之外,无意中碰破的伤口或无意中得到的欢乐”一一他对文坛的“现实”,无论是“故意制造的伤口”,还是“精心包装的美丽”,或者是诸如“宽容”及掉底的自我标榜之类的丑陋表演,都有过击中要害的描述,无情而又精彩——不过,说“无意中碰破”也罢,说“无意中得到”也罢,此“无意”绝非彼“无意”,“无意”的可能性终究要以人的质量为前提,否则,也就只好是“精心”的“故意”了。

李锐的随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更倾向于叙事的闪烁着阅历色泽的生活感受,一是更倾向于理性透视及直接判断的富有强烈现实感的理解,尤其是对于文学艺术、对于文坛现状、对于自己或他人的创作,或对于诸如历史、生命、时间之类的把握或诠释。当然,这是一种愚蠢的、浅尝辄止的分类方式,因为感受(或描述)与理解(或析释在随笔中本是高度“一体化”的精神实在(对写家、对读者都是如此)。但对于具体阅读来说,或许可以因角度的差异而感悟到更多的精湛,或更为丰富的启示(至少是我的感觉)。

在李锐的随笔创作中,《寂静的高纬度北欧散记》与《走进台北》,是篇幅较大、记叙性也较强的片断组合作品,其中的感受与体验以及于思绪中透露的洞察力及见解,充分体现了一个作家或一个“地道的中国人”的素质。写这一类游记(特别是访外游记实际上是一种文学冒险,就如我们经常读到的一些“访外散文”一样,因了对抒写对象的模糊或一知半解,大抵只能诉诸肤浅的介绍性的记述,除了新奇还是新奇,甚至在新奇中卖弄自己或迷失自己。但我们在上面提到的那两篇随笔中,却亲切地感受到了一种高品位的思情表达,同样是新奇的异样感,但其中跳动着的却是一颗高贵的平常心一因了“我”的深深介入,让人更真切、更可靠地体会到了“一个地道的中国人”对于世界的“阅读”:不是自大而是自尊,不是自暴自弃而是惋惜或遗憾。他以如水的秋阳涌上心头的那种宁静或清澈,感觉着、阅读着那些别样的世界,又因了他那“人的过程”的角度,世界又显得并不遥远,并不陌生。李锐到过不少国家,除了高纬度的北欧,还有美国、俄罗斯等,但他以惜墨的方式护卫着他珍重自己感受的自尊自爱,他的独有所见或独具所悟,构成了一种只属于他的“随而不随”的随笔特色。他写了托尔斯泰的“永失‘故居’”,也写了美国南方旅游者的“无奈”……他往往模糊了、疏淡了对象的记述,却使得瞬间的体验,清晰地延伸或扩张为刻骨铭心的启示,不仅属于他,也属于你我,属于历史或诗,属于“我们是人”、“我们想知道怎样活着”的同类。

也许是由于当今文坛的“虚构理论”的泛滥,也可能是不怎么读作品的批评家太多的缘故,李锐随笔中的“创作谈”及一些关于文艺的杂感,便显示出一种见解迭出的珍贵。如他的《自语》、《一种自觉》、《漂流的故事》、《重新叙述的故事》、《虚无之海,精神之塔》、《谁的人类?》、《“现代派”》、《中国文人的“慢性乡土病”》、《燃烧绝望的龚自珍》、《经久耐读的福克纳》、《神话破灭之后的获得与悲哀》、《等待小说》、《被剥夺与被掩饰的》、《拒绝合唱》,等等(也包括随笔集《拒绝合唱——前言》都称得上是当今文坛的一流文章。量虽不大,但论其质地,论其审美的光芒,或论其涉及的深广与碰触微妙的坦率,你不能不联想到,诸如《厚土》系列之类的小说,绝不是一个作家的偶得,或如某些作家的某些作品那样因时势而“轰动”,而是一种精神燃烧的自觉,一种与“厚土”息息相关的根深蒂固的果实。倘若对此毫不怀疑,那当你读到那篇谈论《菊豆》及张艺谋电影创作的《人的寓言》时,或读到那篇由《阿甘正传》而涉及好莱坞电影风景的《终于过了青春期的美国》时,也就不会感到惊奇了一一其中的判断或理解(作为艺术感觉或审美分析)是一些正活跃于电影包装作坊的所谓专家所无可比拟的。那么,李锐的敏锐犀利究竟来自何处?我想,应该源自他血液中的那种“地道的中国人”的意识,那种善于反复阅读世界的体悟,那种把“人”视为无休无止的历史过程的感受力。当然,这一切还得依仗他“拒绝合唱”之后的堂堂正正的“独唱”。

在中国,太需要高质量的“独唱”了。我想,这是李锐之所以是李锐的无可替代的意义。

一九九七年二月中旬北京

同类推荐
  •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5: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5: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权威版本:以剑桥勒伯古典版古希腊文本为依托,收集所有古希腊的传世戏剧作品。名家名译:古希腊罗马文学、文化专家张竹明教授和王焕生教授倾十年之功,从古希腊原文精心译成。全新亮相:绝版多年,全面修订,装帧升级,典雅尊贵,极具收藏价值。大奖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重大奖项。位于地中海东北部的希腊,是欧洲文化的摇篮,人类戏剧的最早发源地。古希腊悲、喜剧都与酒神庆典和民间滑稽演出有着血缘关系。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 九十年代文学

    九十年代文学

    上次在桂林开“第三届今日批评家论坛”时,和程光炜老师商量一起和人民大学联合做一次研讨。程老师主持的“重返八十年代”研究课题,在高校和学术界影响很大,为文学史研究提供了一个方法论。程老师最近要转到九十年代文学研究,他提议把“九十年文学研究”作为我们这次讨论的题目。其实我的一个愿望,是让程老师也抽出时间跟我们的客座研究员聊聊,给我们指导一下。我的另一个想法是,大家在校时,对八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前的当代文学史,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九十年代文学史不一定熟悉。
  •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沈岩船政研究文集

    船政是中国近代史不可绕开的课题。船政是非常之举,是三千年大变革的历史产物,它吹响了向工业文明进军的号角,奏响了觉醒图强的进行曲,翻开了中西文化交流的崭新一页,是维护海权的先行者,是民族自尊、爱国自强的典范。船政学堂及其随后的新式教育热潮,奠定了闽台乃至中国近代教育的基础。船政精英的呐喊,已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本书选取船政研究专家沈岩近年来研究文章结集出版,以飨读者。
  •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的辩论艺术

    叔本华讲述辩论艺术的传世原著,简体中文版全球首次出版。叔本华认为,无论主张是对还是错,所谓辩论,就是在彼此思考的激战中,大力维护自己的主张。因之,必须让争论成为一种艺术。诚如击剑者在决斗时关心的并非谁是谁非,而是如何出招与接招,辩证法也一样,它是一种思想的剑术,在针锋相对之际磨亮智慧,让论点听来言之有理,早一步看穿对手策略,识破并化解言语的诡诈。为此,叔本华以西方先哲的辩证与逻辑为出发点,归纳出38种辩论招式,涵盖哲学、心理学、逻辑学、修辞学等学科领域,以绝妙的方式引领读者理解辩论的艺术。全书妙语如珠、睿见迭出,读来饶富兴味。本书位列德国、法国排行榜哲学长销书,高中指定阅读参考书。从每一种辩论技巧的解析,到具体的应用分析,全书结构清晰、篇幅精当、睿见迭出。无论你想学习逻辑严密的滔滔辩才,抑或想在思想的砥砺中找寻真理,本书都极为适用。
热门推荐
  • 太后这个将军有点香

    太后这个将军有点香

    冷眼看了看下座的那个穿着玄色锦衣的俊郎之人,明明那么温柔的人,怎么能如此绝情呢?为了那个好妹妹居然把我送给年近六十的老皇帝。为什么呢?我不也是你妹妹吗?不是说好要护着我的嘛?细腻的柔夷轻抚着男人俊郎的脸“哥哥,为何啊?这样吧哥哥你伺候我一天,我就让你那美娇娘多活一天,如何?”男人俊郎的脸有些涨红不知是羞的还是恼的“太后,何必跟我一个小小的将军过不去呢,还请太后放了内人。”“放了她,哈哈哈哈……”女人夹杂着痛苦的笑声有些刺耳,突然掐住了男人的脸“何必,我也想算了,可谁又能放过我,如果你不想明日看见你那美娇娘,毫无声息的躺在棺材里,就只有这一个机会,哦,也许你不在乎她,那你在乎谁呢?你那个恶毒的娘,还是你那个哭哭啼啼的妹妹。”女人用那双妩媚的眼睛看着男人,黝黑的眼睛让人移不开眼,竟有些想要陷进去。“明日我就让他们毫无声息的消失,你看怎么样?”人总是那么奇怪,总是那么多奇怪的理由。
  • 会穿越的巫师

    会穿越的巫师

    未知的世界中充斥着邪异,无尽的星空里填塞着阴影。而巫师们追求着真理,向着永恒的王座进军!新书《建立ACG帝国》求收藏!
  • 奇异糖果屋

    奇异糖果屋

    你想获得无尽的财富吗?你想获得美丽的容貌吗?你想获得至高的权利吗?来吧!到这儿来。『奇异糖果屋』可以实现你的一切愿望,只要你付出同等的代价。人们称这种交易为……恶魔契约。
  • 哑巴船长

    哑巴船长

    我睡在黑黝黝的船舱里,脑海里懵懵懂懂、昏昏沉沉。有时我像置身在摇篮里,感觉身子在空中晃荡,在水上漂浮。忽然一阵猛烈的颠簸,不由得我翻肠倒肚,肝肠寸断,我难受得像要死去……我隐约听到“啊巴、啊巴……”的呼喊声,这声音连续不断、不厌其烦地叩击我的耳鼓,搅得我心里十分恼火。我无可奈何,只得吃力地睁开双眼。我伸手摸索着拉亮床头灯,于是在微弱灯光之下,出现了一个壮实的身影和一张憨厚的脸——噢,原来是哑巴。是他在叫我。被他叫醒之后,我才慢慢清醒过来。原来我现在是置身在一只海船上,这只海船,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正航行在波涛滚滚的大海上。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萌王的二次元穿越从火影起

    萌王的二次元穿越从火影起

    新作以过审,【喜之狼的奇妙冒险之旅】,新作连载到一段时间就更这部。我不想编一个穿越的过程,就是主角穿越各个世界搞事情的了,现在已经确定的世界有火影,海贼,赤瞳,七大罪,龙珠,还会有的其他世界的,差不多就这样有封面了,实在太开心,简介都要有。每周五周六周末每天双更
  • 爱情来的还不算晚

    爱情来的还不算晚

    错的时间遇到错的人是一种悲哀,而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是一种幸福。然而世界上有多少人是在对的时间遇到错的人呢?从高中青春岁月,到繁华社会世界,一值坚守这你,不离不弃,喜欢到现在。岁月匆匆,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完美,遇到最好的人。而岁月匆匆,兜兜转转,而那个人一值都在角落里默默无闻的守护者,转角遇到那个生命的人。最幸福的事,是你踏过岁月长河,走过千山万水,历经挫折风雪,还有一个人在一值默默的守护陪伴你。希望你们也能遇见一个这样子的一个人,无论经过岁月的风雪,还是繁华落尽的时光他都一值不理不弃的守护这你。
  • 绝世神医:腹黑女帝,太妖孽

    绝世神医:腹黑女帝,太妖孽

    她,21世纪金牌杀手,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神医,一身天赋冠绝古今,一夕穿越,却成了人人任意欺辱的废物秦家四小姐。王者归来的她,拳打恶仆,脚踢贱人,快意恩仇,好不痛快。意气风发的她,却不料惹上邪魅冷傲的他,从此身后多了一名跟屁虫。“王爷,我们性格不搭。”某女头疼无比地说道。“丫头,说啥呢,本王我百搭。”某人理直气壮地地说道,脸上挂着人畜无害的笑容。
  • 中原匪事

    中原匪事

    一曲绿林好汉的慷慨悲歌、一组山寨兴衰的历史写真、一段不屈男儿的抗倭实录、一部让人扼腕的土匪传记!逢乱局,武装势力相互倾轧;为爱情,土匪头子九死一生;打日寇,众杆子视死如归;遇饥荒,山寨弟兄设场放饭;报大恩,土匪神枪手投奔新四军;为私利,国军师长射杀胞妹;救苍生,文弱秀才勇闯敌营;顾大局,压寨夫人慷慨赴义;不屈服,众英雄挺身跳崖……陈传龙,河南省作协会员,散文、小说散见于报刊,散文《山妞》获第二届全国吴伯箫散文奖,《裸女》获第三届长江杯网络小说大赛中短篇赛区冠军,《疯女》获第四届中短篇赛区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