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0400000015

第15章 三娘教子(1)

我的女儿顾大玉上学了,一年级的小学生,新书新本新铅笔盒,一切都是新的。上学,作为人生的体验,应该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东西留在她的记忆之中。

第一次上学,是件永生难忘的事情。

就我自己来说,许多情景至今仍清晰如昨:

我使用的第一个花书包,是母亲买了二尺红底白花的花布为我缝制的;第一个铅笔盒,上面有“木兰从军”的图案,是姐姐送的;第一块石板,是我到文具店自己挑的……那些很一般的东西,在我却庄严而神圣得无与伦比。

我所就读的北京方家胡同小学,是一所很老的学校,老舍先生曾经在这儿当过校长。学校的东边是女二中,南边是二十一中(我的丈夫是那里的毕业生),北边就是著名的国子监。方家胡同小学的教学是相当严格、相当不错的。我们家之所以选择这所学校让我去读,大概就是看中了它的古老和严格。

记得还没有开学,我们家的老七就怪声怪气地对我说,哈,您要上学啦,要上学啦……

他的意思很明白,进了学校就是马上了笼头,牛上了轭,就要老老实实受管制了,再不能水下房上,再不能天马行空。后来我也明白,进了学校,就要负起一份责任,挑起一副担子,就要认真在人生的道路上迈步走了。

第一天上学,是母亲送的我。母亲领着我的手,和我一同走在幽长的胡同里,我不明白为什么第一天上学还要人送,但母亲坚持要送。母亲的手在学校的门口将我松开,我在母亲的目光里向教室走去,记得当时我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母亲,母亲站在早晨的阳光里,穿着旗袍,她向我挥手,鼓励我自己走进去……

很美好,很有意境的画面,成了永恒的一瞬,深深地嵌在脑海里。

今天,我的孩子也成了一年级小学生,我也拉着她的手向学校走去,我把这个时刻看得很重要,基于自己的经验,我穿戴得比较齐整,为的是将来孩子回想起这一幕的时候,她的母亲是一个很清晰很美好的形象。

顾大玉走在我的旁边,嘴里啃着一根大油条,啃得热烈而认真,满嘴满手都是油。本来她在家里已经吃过早点,走过小吃摊还雁过拔毛地要,我就只好买,她就一边吃一边走,很不雅观。我问她文具都带齐了没有,她说带齐了。我把她的裤子往上提了提,这孩子动手能力很差,都七岁了,还不会系裤带,不会系鞋带,还要穿松紧带的裤子,小孩子,没有胯,裤子就老往下掉。我嘱咐她,上课的时候要专心听讲,下课要记着上厕所……

顾大玉说她现在就想上厕所。

我说,你在家不是尿过了?

她说,尿过了还想尿。

于是就找厕所,越找她越急,急得直跺脚,好像一泡尿立马就要装到裤子里了。我比她还急,身上已经出了汗,我说你憋到学校好不好,学校里肯定有厕所。她想了想说,行,就接着吃她的油条。走了不远,正好路边有个厕所,我让她去,她说她又不想去了。

我不知道她肚里那泡等不及的尿,这会儿工夫都化到哪儿去了。

有些窝火。

到了学校门口,也就是说到了我对上学记忆最初始的那一刻,我看了看身边的孩子,心里很有些庄严肃穆,想对她说点儿什么。但看着她那油嘴油手,看着那根本吃不下去的大油条,我却觉得哪里不大对头,找不到当年我和母亲的那种氛围和感觉。

有人送的,没人送的小学生们纷纷走进了学校,我蹲下来,正了正孩子的书包,又提了提她的裤子,不敢再说上厕所的话。我从顾大玉手里拿过那半根油条,她心里正巴不得与油条分离,很爽快地推给了我。我刚要说手绢在兜里,她的一双油手已经理所当然地在衣服上抹开了,那是昨天才从商店买回来的新衣服,看来她对这套衣服并不怎么在意。

将顾大玉推入校门,她混入学生当中,再没有回头看看一直站在大门口的我。

一刹那,我竟有些茫然。

这也是一种上学。

回到家里我才知道,所谓文具“都带齐了”的顾大玉,她的那个崭新的有铁臂阿童木图画的双层塑料铅笔盒,很冷落地躺在桌底下。我掏出,打开,发现里面的橡皮被切成了小碎丁,所有的铅笔都秃了头……

开学了。我不知道没有笔的新学生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

但我相信,在顾大玉的记忆中,永远无法寻找我初上学时的那种清新,那种舒朗,那种欢快中的淡淡哀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的感情好像越变越粗糙。

顾大玉的爷爷从太原来了,老爷子已经退休,来和我们一起住。这是位开朗、乐观的河北老人,今年他已经九十四岁了。九十四岁的老人身体硬朗,头脑清晰,爱认死理儿,在我们家里掌管着全家的经济大权。换煤气,买粮食,一应采办都是老爷子的事情,老会计出身的他,是一流的管家。他那一手算盘,噼里啪啦,打得流水一般,荣获过太原市算盘比赛第一名,无人能比的。曾经沧海难为水,有这样的老爷子替我理财,我乐得清闲。

八十年代,一老一小在西安相遇,大有相见恨晚之感,很快就如胶似漆,难离难分了。

顾大玉放学,一进楼道就开始喊爷爷,一层层喊上去,一直喊到五楼。这时,老爷子早已经打开门在等着了。孙女进家门,从迈进门槛的一刹那起,就开始一件一件扔东西,在大门口卸下书包,在走廊丢下帽子手套,在房门口扒下大衣,等进到自己的房间时,她已经是个利利落落的小人儿了。那些衣物老爷子会跟在她的后面一件一件拾起,仆人般地任劳任怨。我不止一次说过,这样不行,但他们俩谁也不听我的。放了学的顾大玉并不做功课,她的第一件事是要骑在老爷子腿上,让老爷子一下一下地颠,美其名曰:骑大马。骑一回大马要颠一百下,要是骑手余兴未尽,还要再找补几十。这样的大马一天要骑三四回,一直骑到顾大玉小学毕业。

有一次,我看见老的和小的在他们的房间里,小的屁股上夹了把扫炕笤帚,在一下一下地蹿,老的举着两个胳膊,跟在她后头满屋转。会儿,小的回过头捏着鼻子叫老的“阿童木”,老的竟然也嗲声嗲气地答应“哎!”老的反过来又叫小的叫“小白兔”,那兔子也“哎!”让人忍俊不禁。看老爷子这情景,真比那“含饴弄孙”的境界更进了一大步,他都变成“阿童木”了,变成机器人了,已经不是爷爷了。

老爷子疼孙女的心太切,将爱付出得太多太多。也正因如此,后来与渐渐长大的顾大玉才变成了一对水火不容的“冤家”,竟达到了彼此不说话的地步。气得老爷子一天能作十三首诗攻击孙女。

爱之愈切,恨之愈甚,这话一点儿不假。

要说真正的“八旗子弟”,我认为应该算是以顾大玉为首的这帮独生子女,所谓的锦衣玉食,所谓的衣来伸手,所谓的不知疾苦,所谓的胸无大志,对他们一套一个准。

我们家有一盒《三娘教子》的磁带,不是京剧的《三娘教子》,是我们家独有的《三娘教子》——一盒我在教训顾大玉时无意间录制下来的磁带。本来我用收录机正在录制张明敏的歌,突然想起顾大玉开学已有一周,却从来没见她写过作业,我拿出她的语文书,翻开第一页,指着那个大大的拼音字母a让她读,她不认识,问她后面的o、e、i、u、U也都读不出,我火了,说:你上课都干吗去了?

顾大玉愣愣地看着我,好像在问我,是啊,我干吗去了?

我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关了收音机(就忘了关录音机),开始了给顾大玉补课,这一补我才知道,顾大玉不但不认识字母,也不知道四声,一个最简单的a的四声,让她来发,竟如哑巴一样,发出了含混不清的“啊……啊……啊……”教了七八遍四声还是不会,我一拍桌子吼道:你他妈的是不是中国人?

顾大玉嘤嘤地哭了,她说,中国话我会说,中国的四声我不会说。

我说,不会说也得说,跟着我念!念错一个我打一下手板子。

接下来是顾大玉带着哭腔的,战战兢兢的发声,自然是错的多,对的少,啪啪的手巴掌声相间其中,一会儿我说,不行,打你,我的手也疼。

大玉说,您用尺子。

我说,你那把塑料尺子打折了,还得我花钱买。

顾大玉说,它已经折了。

我说,你这个e的发音怎么老“饿、饿”的?

顾大玉说,老师就是这么教的。

我说,你的那个破老师准是陕西人,老是把“我”说成“饿”,跟你们校长说说,把你的陕西老师换了,这不是误人子弟嘛。

顾大玉说,我们老师是山东人。

我说,山东人也一样,好不到哪儿去。

顾大玉说,您妈妈也是山东人。

我说,我妈妈那是你姥姥,现在不许扯你姥姥,我们叶家,人人都会发e,就你们姓顾的不会。

顾大玉说,对,我爷爷也不会发e,他管e叫ne。我一边训一边教,到最后就光剩下了训,没有了教。顾大玉已经忘了哭了,也积极参与,不断地接话茬儿,不住地添油加醋,临近尾声时,我不但训出了吹泡的蛤蟆、豁嘴儿的兔子,还捎带上了她的爸爸,捎带上了河北、山东、陕西的父老乡亲,一切都是现场制作,即兴发挥,十分的淋漓尽致。我那时还没有搞文学创作,事后一听,这不打底稿的一气呵成,用文字表达出来,竟是一段相当精彩的相声。

训斥的结束是一阵铁锅的乱响,接着是我惊慌失措的声音:

净他妈训你,我火上的一锅红烧肉都冒了大黑烟啦!

有一年,我的姐姐来西安小住,她在帮我打扫卫生时发现了这盘磁带,一听,乐得捂着肚子直不起腰来,她说这整个是一出现代的《三娘教子》,编都编不出来。现在的任何小品、相声都比不上我和顾大玉的这段表演,她建议我把这盘磁带给侯家侯耀文、侯耀华那哥俩寄去,作为素材奉献给中国的曲艺事业。

我说这不行,这涉及到个人隐私。

顾大玉也说,这不行。

有朋友上我们家来,点着名要听《三娘教子》,说比流行歌曲好听。也有不知道我们家有这盘磁带的,来串门,闲聊的时候顾大玉就会主动向人家推荐。初时我还没觉得什么,时间长了,我就觉得顾大玉有点儿那个,再怎么说这也是揭她疮疤的东西,她怎会不怕羞呢?古语说,知耻近乎勇,这孩子怎不知耻呢?

同类推荐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老舍评传(增补本)

    老舍评传(增补本)

    本书着力于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证说明,贯穿老舍文学创作始终的,作者在吸收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饱蘸着自己对于作家的深厚感情,对于满族历史与文化的细密体认,从上述这两个方面的视点切入作家,给我们送来一份富有创见的回答。
  •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

    《在世遗作》是穆齐尔“在世时亲自出版”的“个人遗作”,其中包括了一些短小的叙事性作品,如《捕蝇纸》《换一种眼光看羊》等,这些叙事性作品同样也是随笔精神的体现,它们通过对细微、“渺小”的对象的观察,展示了作者对生活和心灵的微观世界所作的思考,这些微观世界是对大时代背景的映射,因此,它们的价值也许并不亚于具有更大关怀视野的作品。
  • 人生如一梦

    人生如一梦

    一个年轻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这样的师长关爱、扶持,哪怕是呵斥,那是何其幸运的事情啊。难怪黎烈文、萧军、萧红、黄源这些人一辈子都忘不了鲁迅。当然,还有巴金。巴金与黎烈文从相识到相知也与鲁迅有着直接关系。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1933年,黎烈文为《申报·自由谈》托人向巴金约稿,两个人渐渐成了朋友。巴金在《申报·自由谈》上发表过《薛觉先》、《游了佛国》、《三等车中》等“旅途随笔”。后来黎主编《中流》,巴金收在《短简》中的很多自述文章,如《我的幼年》、《我的几个先生》、《我的路》、《答一个北方青年朋友》、《答一个“陌生的孩子”》等都发表在这个刊物上。然而,真正将这批年轻作家聚拢在一起的是鲁迅巨大的精神感召力:“那时几个熟人都在编辑文学杂志,在《作家》(孟十还主编)、《译文》(黄源主编)、《文季月刊》(靳以主编)之后,烈文主编的《中流》半月刊也创刊了。
  •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精品文学书系)

    《精品文学书系-一生必知的中国文学知识》,本书是一本引导青少年了解中国文学基本知识的读物,收录了古代中国文学中关于作家、作品等方面的文学常识,大多脍炙人口,通俗易懂,深入浅出,富有教益,既梳理了了历代的文学精华,又展现了中国文学的丰富内涵,具有一定的知识性、鉴赏性,可作为广大青少年语文教育的有益读本。
热门推荐
  • 腹黑总裁的替身小甜妻

    腹黑总裁的替身小甜妻

    爱情于他们只是一场玩笑。她被他禁锢,爱情从玩笑变成了契约。她以自己只是他阴谋的棋子,然而,当契约结束,这个男人却说:“女人,你是我的,一生一世……
  • 爹爹候选人

    爹爹候选人

    一朝穿越,堂堂鬼医特工成红杏出墙却不知奸夫是谁的弃妃被赶出家门在荒郊野外生子。无所谓,娃都生了就养着吧。三年后,听闻爷爷病危,她携子强势归来,惊艳天下。不能修炼的废材?她一招制胜。庶出兄妹作恶?让你尝尝身败名裂的滋味!说她仗势欺人?“胡说,娘亲明明是在虐狗。”渣夫要她承认出轨主动弃婚?儿子,上!退婚不成,某娃:“他看着挺有钱的,要不招他做后爹吧。”某男飘到母子二人跟前,幽幽望着她:“我本就是你爹。”
  • 快穿妖孽她不简单

    快穿妖孽她不简单

    病娇?心理有毛病?让我不要惹?呵呵!没有告诉你,老子就爱这一种!系统:这次宿主有点疯!!肿么办?别的系统:疯子与病娇,绝配!!你的这届宿主是个宝!系统看着笑着猥琐的凌落,打了打寒颤:这是真的吗?
  •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

    太上灵宝十方应号天尊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她的日记有秘密

    她的日记有秘密

    这不是一部寻常的青春校园文,这是一部以作者本人为蓝本,以大学生活为起点的个人心境回忆录。有人说,大学就是半个社会,有人在里面发光发热,有人却在里面迷失自己。我害怕迷失,也不想迷失,所以以此文为记录,让自己记住自己的心境,让自己不忘初心。文中会记录我的生活,我的心理活动,我的个人观点。其中也会夹杂着我生活里的乐趣梗,偶尔的脑洞小剧场。我也会引起话题希望能与读者们讨论。所以,这本书将会给大家呈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我这个人。——本文原名《晨想青春回忆录》,现内含第一短篇脑洞《残缺罗曼史》——推荐作者旧文2.《天命神女超时空》1.《别扭总裁别后悔》
  • 孩子他娘总想跑路

    孩子他娘总想跑路

    某王爷一生唯一的污点就是在他伤重回程的路上被某个不知道好歹的“男人”给打劫了。他发誓一定要将那个男人找出来,大卸八块,五马分尸!——————————“轩辕笑凡!你给老子说清楚,为什么你是个女人!”某男暴怒。“我娘生我的时候我就是个女的……”某女眨巴眨巴眼睛。“那这娃又是谁的?!”某男火冒三丈。“我的。”某女心虚道。“你别告诉老子你一个人生得出来!”“嘿嘿……”
  • 锦绣路

    锦绣路

    齐老爷把女儿许配给谢家二郎的时候,谁都没有想到,一介穷书生,有朝一日可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重生网络天王

    重生网络天王

    神!真的存在吗?倘若有,在网络遍地开花,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二十一世纪,谁才是最强的神祇。男子挟科技系统重返少年时代!自此快意恩仇,纵横都市!成为最强网络之神!金钱?哼,一串代码而已。美女明星?你们的黑料全在我手里。
  •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中国环保先锋》介绍了环保领域的演说家、野生动物的保护者、致力于环保技术研究的创新者、为环保呼吁的新闻工作者、投身环保事业的教育家、承担中国绿色希望的环保少年等,他们在环保事业中作出了各自杰出的贡献,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进行了宝贵探索,用坚定的信念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实现了个人价值。
  •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

    《礼教下延之后:文化研究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礼教下延,色情上升:中国文化的分层互动、重读《红旗歌谣》:试看“全民合一文化”、无邪的伪善:俗文学的道德悖论、从金庸小说找民族共识、双单向道:20世纪中西文化交流的基本势态、三层茧内:华人小说的题材自限、无根者之梦:海外小说中的漂泊主题、好一双“中国式眼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