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0800000012

第12章 三击掌(5)

王阿玛说,我的脾气你知道,只有我说了算的事,没有别人说了算的事,要不,“丹枫”也不至于落那么一个下场。

父亲说“丹枫”是“丹枫”,这事是这事。王阿玛说,甭说了,他一会儿就来,到时候你在证人那儿签个名字就行啦。

父亲说他不签!

厢房传来三姐的歌声,父亲说,国甫你听听,你别以为就你的儿子是佞种,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王阿玛要跟他的儿子脱离父子关系,让父亲当证人,爷儿俩闹到这一步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我母亲听到王阿玛这个决定,将一碗茶全洒在桌子上,惶惶地说,三爷,儿子不听话归不听话,您不能因为上回那件事再跟孩子计较了,我们家老爷全须全尾,毫发无伤地从宪兵队回来了,那些过头话就再甭提了……

王阿玛说不是为宪兵队的事,是他的心已经死了。死了的心是再活不了了。父亲问王阿玛,王利民知不知道这个决定,王阿玛说,他当然知道,我让人把话带过去了。

正说着,王利民风风火火地进来了,三月的天气竟然跑得满头大汗。王利民亲亲热热地叫了一声爸,听到这称呼,我的母亲眼圈一下子红了。王阿玛问他让老李捎的话带到了没有,王利民说带到了,他要跟父亲好好谈谈。王阿玛淡淡地说,没什么好谈的了,用你的话说是,两个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既然不可调和咱们干脆索性了断,免得双方都别扭。

王利民说,阶级是阶级,血缘是血缘,咱们再怎么对立您走到哪儿也是我爸爸!

母亲赶紧说,孩子说得对,三爷您得好好斟酌。

王阿玛斩钉截铁地说,从今往后,我不是你的爸爸,你也再不是我的儿子。咱们的关系到此为止了!

王利民说他爸爸不能这么干,王阿玛说,如果你是一般人,领着人跟我对着干,我或许还能接受,或许还会敬重你,佩服你,可一想到你是我的儿子,我就从心里凉到外头……我这辈子干的一件最后悔的事情就是不该有你这么个儿子!

王利民说,爸,您应该为有我这样的儿子骄傲!

王阿玛说,骄傲也罢后悔也罢,都过去了。你在这上头签字吧,断绝父子关系,往后咱们谁也不认识谁。对了,再不许你姓王,你爱姓什么姓什么!

王利民说,爸……我还有妈呢……

王阿玛说,父子不存在了,母子自然就没了。

王利民死活要见他妈,他把他的妈当成了救命稻草。王阿玛提出,要见你妈也不难,要让我收回断绝书也不难,条件是跟我回家,在家老老实实待上半年,和你的无产阶级断绝一切来往,做到这点跟我走,做不到,签字!

王利民问他爸爸能不能换个条件,王阿玛说不能!

王利民显得很为难。母亲说,孩子,你还犹豫什么,跟你爸爸回家呀!

桌上的座钟滴答滴答,谁也不说话。王利民脸憋得通红,看得出王阿玛内心有些小得意。父亲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知怎么办才好。母亲想把那两张纸偷偷抽出来,被王阿玛一把按在桌上。

谁也没想到王利民做出了一个出人预料的决定,他低声说,我……签字。

声音不大,却如同一声惊雷,王阿玛浑身一哆嗦,看着王利民,脑子转不过弯来。父亲喝了一声,王利民!

王利民表示他不能回家,在事业和家庭不能平衡的时候,他会选择前者。王阿玛气急败坏地说,你签,你签,你给我签!

在王阿玛的威逼下,王利民很冷静地在断绝书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大约是再不让他姓王的缘故,签字的时候他停顿了一下,省去了“王”,只写了“利民”两个字。

这一来,王阿玛立刻陷入了被动地位,王阿玛顾及着面子和尊严,沉着劲儿,毫不在乎地写了自己的名字,然后将字据推到我父亲面前,让我父亲在证人上签字。我父亲当然不签,说王家爷儿俩不能逼着他干这事!王阿玛说,已经成了既成事实,你签与不签,我跟他都没关系了。

父亲突然脾气大发说,那也不签!你们爷儿俩的事,我不管!

王阿玛不理会我父亲,对他的儿子说,你爱上哪儿上哪儿吧!走之前把你身上的衣裳扒下来,这是我花钱给你做的,你得把它还给我。

王利民还有些犹豫,王阿玛一声断喝:脱!

看得出,王阿玛是气得很了,手不停地颤抖,嘴角抽搐。王利民见他父亲这模样,一声不敢吭,赶紧将西服、裤子脱下。王阿玛说,还有衬衣!背心!袜子!鞋!

王利民脱得只剩下了一条裤衩。

王阿玛让王利民走,王利民只好向门口走去。母亲说,三爷,您这是何苦?您还没瞧出来吗,孩子他不愿意走。

王阿玛闭着眼不说话。走到房门口的王利民突然折身回来,快步走到王阿玛跟前,扑通一下跪下了,刚才一直绷着的脸此刻变得无比生动,眼泪簌簌地流下来。王利民说,爸,您就是不赶我走,我也要走了,只是没想到是这样一种走法。不管您认不认我,我永远是您儿子。我走了,您就当我……死了……您跟妈多多保重,您年纪大了,到了该用儿子的时候,儿子不在跟前了……爸,我现在只有往前走,不能后退,前头是火,是血,我也会走到底,绝不回头。

母亲说快别说了,这是什么话呀!听着让人瘆得慌!

王阿玛说,咱们井水不犯河水,我永远也不会想起你!

王利民给他父亲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低着头光着身子走出去。母亲说……你说你们这爷儿俩啊……

父亲站在房门口喊道,老张,老张!

老张其实早就在二门里窥测正屋的动静呢,见父亲叫他,赶紧跑过来,问父亲有什么吩咐。父亲让老张上老大的屋里给王利民找身衣裳。老张看着王利民的模样直乐,揶揄地说,王少爷,您真跟我们家三格格唱的一样了,“莫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是天下的主人”……

父亲说,老张你给我住嘴!

王利民走了,这一走就再没有回来,谁也不知道他到哪儿去了。

有一段,王阿玛到我们家来得很勤,也没什么事,就是笼着手和父亲围着火炉呆呆地坐着,半天跟父亲说,这茶是雪毫龙芽。

父亲说是雪毫龙芽。

彼此再没有言语。炉子上的铁壶哗啦哗啦冒着白气,萦绕的水气中曾经在雨地里共同挨过浇的两个男人变得沉闷低落,王阿玛吭吭地咳,那咳来自肺腑的深处,一声声敲击着人们的心扉。父亲用手帕擦汗,严寒的北京冬季,不知总老人家何故会有汗液渗出。

大家心照不宣,都知道王阿玛的造访是受了太太的催促,来打听儿子的下落,毕竟我们家有着他儿子的同志——我的三姐。

可惜什么消息也没有。到最后,连我们的三姐也消遁得无影无踪了。

《三击掌》里的王宝钏同样是扒了衣裳走出家门,与父亲誓不相见的,可人家后来还是见了,父女又重归于好了。那是当了西梁王的王后,荣华富贵了,把爹与娘接了去,在金銮殿上一通显摆。“金牌调来银牌宣,苦寒窑来了我王氏宝钏……”可惜,王阿玛却没有等来这份荣耀,他的儿子1941年元月死在了安徽一个叫百户坑的地方,据说王利民是新四军的教导员,带领部队在转移过程中遭遇伏击。一场恶战,几千人命丧黄泉……所谓的“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就是说的这件事。

王阿玛接到王利民死亡的噩耗已经是五年以后了,那天是我的周岁生日,母亲请王阿玛夫妇过来吃打卤面,母亲为这个生日,很认真地做了准备。我是我们家女孩中的老七,小而贱,属于垫窝、拉秧的那种。“垫窝”是指母猪下的最后一个崽儿,瘦小衰弱,不成气候,多数生下便被弃之,即不必为此耽误工夫。所谓“拉秧”是说瓜种完了,将瓜秧清除,留在蔓上的残瓜,这样的瓜会是什么成色可想而知。一个贱丫头过生日之所以能惊动王阿玛,是因为父亲的别有用心,依父亲的意思,王家没有孩子,想将我送给他们,以解老两口膝前的寂寞。父亲的心思只有母亲知道,母亲不愿意也得愿意,她知道,跟父亲没有商量的余地。生日那天,母亲将我仔细地打扮了,特意脱了北京小孩子通常穿的连脚裤,穿上了一双扎着鼹貘虎(蝙蝠,老北京话)的红鞋。在父亲的要求下,我屁股后头系着的棉屁帘也被解了下来,总之,父亲要把我装扮成一个利利落落的小姑娘,让王家的人看着喜欢。

那天,王太太因为腿脚不方便,没有过来。王阿玛也来得晚,竟然是走着来的,一鞋的土,一脸的灰。大家都觉着一向讲究的王阿玛今天特别邋遢,胡子没刮,衣裳没换,手帕皱巴巴的脏成了一团,捏攥在手里像是擦桌子布。

母亲将我抱了出来,父亲自然说了我不少好话,比如皮实、乖巧、听话、好养活,听那口气不是介绍女儿,完全是在介绍一只小狗。王阿玛却有些失神,一双眼睛直瞅着窗户棱,仿佛窗户上有什么必看的物件。父亲将茶杯搁在王阿玛面前,招呼他,国甫,国甫……

王阿玛突然回过神来问,啊,你说什么来着?

母亲接上说,他在夸家里这个七丫头聪明喜性,您瞧,她在朝您乐,向您讨好呢……

王阿玛根本没看一眼正向他讨好的我,就是说根本没把我这个贱货放在眼里,他的眼睛依旧看着窗户,毫无来由地说……这些年,我救国,发展实业,想让国富民强,到了,究竟是怎么个结果呢?国也没富,民也没强,我自个儿倒闹个……

父亲说,国甫,我看你有心事。

王阿玛从怀里摸出一个信封说,四爷,瞒谁也不能瞒你,看看这个吧,我还不知道怎么跟他妈交代……

那是一张辗转了五年的死亡通知,王利民死在了百户坑。

父亲想说什么,却什么也没有说出。

王阿玛说,还记得吧,那天他是打你这儿走的,走的时候让我扒得精光……我现在一闭眼就看见他光着身子叫我,爸爸,爸爸……你说,他要是跟日本人打仗,让日本人打死,也算是为国捐躯,可他是让中国人给打死的……自个儿打自个儿……我想哭,我连眼泪都掉不出来……什么事儿啊这是,让我说什么好?这孩子签字据的时候,他签了“利民”两字,我不让他姓王,他故意把王字省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这样不完整的签名压根儿就不能算数!孩子是给我留着面子呢……

母亲劝王阿玛别太难受了。王阿玛说,你们日子再拮据,再不好,可你们还有儿子、闺女!我呢,我什么也没有了!没有了!织布厂的牌子被摘了,门口戳了两个岗楼,站着两个戴钢盔的美国兵,变成了美国兵营……“丹枫”,那个“丹枫”,改成了跑马场……

王阿玛没吃打卤面,走了。

父亲也没有提出将我送给他的话,时机不合适。不知怎的,这个话题后来竟然再也没被提起过。

王阿玛走的时候,我们家的人很郑重地将王阿玛送出大门,目送着他向胡同口走去,黄风掀起他的棉袍,吹乱了他的白发……

老张无声地哭了。

百户坑在安徽的什么地方颇让人挂念,我父亲后来和王阿玛翻遍了安徽地图也没找到百户坑,一直到两人去世,成了他们一个心结。

2000年我到安徽出差,在泾县城郊一个叫水西山的地方,见到了当地政府为“皖南事变”牺牲的烈士修建的纪念碑。我在碑前久久伫立,想念着那个从没有谋过面的王利民,他的魂灵应该在这里得到了安息。我虽然没有过继给王家,后来却是认认真真地给那两个孤苦的老人摔了盆、戴了孝,充当了孝子的角色。这些本应该是王利民所为。

我告诉了王利民三姐的结局,在碑前停留的那一刻,我的心灵似乎和冥冥中的某一点得到了沟通。

也是一种慰藉。

父亲死后,将犯错的孩子赶出家门也成了我们家的避讳,甚至在教育孩子的几十年中我从没有对孩子说过“滚”字。我的哥哥们也从未有过将儿子们脱光衣裳赶出家门的举止。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发生了变异,用不着赶,他们自己就会出走了,我的孩子从上小学到高中,竟然不辞而别离家七次,他走得理直气壮,走得毫不负责任,走得毫无道理,有一回让我不得不动用了公安局,满城寻找。

这些大概是王利民想不到的。

同类推荐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2卷)

    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九连环之火烧石

    九连环之火烧石

    深夜的山谷,万籁俱寂,到处覆盖着黑黢黢的树林,散发出神秘气息。其中,有一小片山壁光秃秃裸露在外,寸草不生。那是一块白色半透明岩石,平坦光洁,宛如美玉;再仔细瞧瞧,则会发现表层下有许多暗红色纹路若隐若现。一名姑娘跪在岩石前,双掌合十,低头祷告:“大仙在上,小女子诚心叩拜,愿以灵魂和血肉献祭,祈求大仙显灵。”
  • 灰之预言

    灰之预言

    十六世纪的法国知名预言家诺查·丹玛斯在1555年著有预言诗《诸世纪》。1566年诺查·丹玛斯在法国逝世,后人在其家中发现了一本并不是他亲手所著的书,诡异的书面让人不由引起好奇。多年后,此书销迹于世,当时知道真相的人在不久后也已先后离奇死去,于是,关于预言的传说,永远地被尘封在十六世纪的某个黑夜。而此书的名字便是——《灰之预言》。
  • 生命线

    生命线

    高考是孩子的生命线,更是父母的生命线,考不上万念俱灰,考上考不好也心存痛苦。小说《生命线》写一家人围绕孩子高考前后家庭内外发生的故事,作为父亲的秦二创,背负种种压力,为给低分的女儿找到一个好学校,求奶奶告爷爷,北京、河南,心惊胆颤,艰难求人,几乎命绝河南。女儿在父亲的艰难中涉险过关,但高考几乎成了父亲的鬼门关。秦二创和郭小瑶两口子最大的心愿,是让女儿小葩考上大学,这里边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两口子谁也没上过大学。
  • 顶罪

    顶罪

    城市的新车如簇簇新箭,齐刷刷地射了出来,沿着高速公路进发。黑的、白的、蓝的、灰的、红的、绿的……缤纷的色彩搅得你眼花缭乱,人心被撩拨得痒痒的,恨不能立马驾车飞驰于其间……吕芸刚从老同学家中出来。走到市中心广场,面对着超市大楼上的巨幅车展广告,思绪就立即游弋在虚拟的车群中。在同学家,她整整搓了一天的麻将,上午是当“送老板”。午饭后手气好转,竟连连糊牌,还好几次清一色、碰碰糊、小七对自摸,不仅挽回了老本,居然还赢了三百八十多块钱。她赢了钱,心情自然爽快,所以瞄着这些五彩缤纷的小车图画。已有些心旌摇荡了。
热门推荐
  • 囚鸟

    囚鸟

    联邦最低限度安保措施成人改造所里,颓唐的小老头儿瓦尔特·斯代布克正在等待领他出狱的狱卒。在他过去的人生中,他曾是斯拉夫移民的儿子,哈佛大学毕业生,前共产党党员,前联邦政府官员,“水门事件”的涉案者……不久他还将获得一个新的身份,神秘的……
  • 发小之谜

    发小之谜

    这是属于四个人的故事,我们四个同一姓,性别,不同年龄但是因为奶奶家在一起,所以熟知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高冷竹马要醋翻天了

    高冷竹马要醋翻天了

    震惊!肤白貌美活泼可爱的她魂穿了!穿成欢喜冤家的竹马大佬,桃花太多,她掐!学习太难,她努力!长得太帅?没卵用。白糖糖表示,她做不到大神的高冷啊! 然鹅轮不到她拒绝,高冷竹马魂穿到她的身上,直接将她的头发剪了,练跆拳道,打篮球,修炼学霸,转变得连她的亲妈都不认识…… 为求恢复原身,相差三岁的竹马大神直接跳过高中,考进和她相同的大学,步步紧逼,他凤眸一眯:“如果换不回来,你就永远待在我身边做跟班-” 可怜巴巴的白糖糖:“我才不要跟着你这个大魔头!”(前期一直宠,后期女扮男装逆袭学霸)
  • 相跬

    相跬

    人人都渴望过上好的生活,故事中的王实是靠自己艰辛努力打拼得来的。是伴随着爱情向前推进,打工中发生了许多曲折的故事,也是尝尽人世间世态炎凉……
  • 遇见路

    遇见路

    沈怡从没想过自己的生活会因他的闯入而改变从此她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 人道圣贤

    人道圣贤

    诸天万界中,存在一方天道破灭,人道为尊的人道大世界。在这里仙神不存,文武称尊。文道大贤感悟天地,为天地自然赋文,借众生大道凝聚道果,以求长生。武道大能练武杀敌,修的见神不坏征战万界,凭借功德谋取转世身。(注:文道不止儒家一家,文道只是掌握规则,不是什么文道流,类似神道,道果类似神格。文武可兼修,文道凭借道果与世长存,武道寿命有限,所以世人多文武兼修。)
  •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最高机密

    007典藏系列(第二辑):最高机密

    本书为007典藏系列(第二辑)的一种,包括五部007短篇小说《蔷薇花下的阴谋》、《最高机密》、《余蔚》、《借“刀”杀人》和《游艇上的谋杀案》。其中,小说《最高机密》曾改编为同名电影,小说中,英国三名情报人员在美国遇害,邦德被派往异邦调查真相,意外发现这宗案件还牵涉一桩牵动全世界的毒品案件。邦德勇闯毒枭老窝,开始了危机重重的旅程……
  • Shirley(IV) 雪莉(英文版)

    Shirley(IV) 雪莉(英文版)

    Shirley, It was Bronte's second published novel after Jane Eyre (originally published under Bronte's pseudonym Currer Bell). Set in Yorkshire during the time of the Luddite unrest—a labor movement that began in 1811-1812 in an effort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working class—the novel consists of two narrative strands woven together, one involving the struggles of workers against mill owners, and the other involving the romantic entanglements of the two heroines. The novel's popularity led to Shirley's becoming a woman's name. The title character was given the name that her father had intended to give a son. Before the publication of the novel, Shirley was an uncommon – but distinctly male – name and would have been an unusual name for a woman. Today it is regarded as a distinctly female name and an uncommon male name.
  • 回忆向暖心向你

    回忆向暖心向你

    许洛林伏在陆梓默肩膀上咯咯地笑,她怎么会问出这么傻的问题,而陆梓默竟然一本正经地回答她,“它们没有在打架,它们在相亲相爱。”许洛林笑够了,抬起她明亮的大眼睛,看着陆梓默,“陆梓默,我们以后也要相亲相爱。”陆梓默沉默了三秒钟,又向远处看了看羊群。“你确定?”许洛林心虚地收回那狡黠的目光,盘算着转移掉话题。靠着陆梓默躺下来,看着云朵一朵一朵的飘过去,“陆梓默,你是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我的?”“第一次见你的时候。”“那你第一次见我,到底是什么时候呢?”陆梓默目光柔和地望着许洛林明媚的侧脸,回忆他这一生幸运的开始,也是幸福的开始。“在灯影里,你在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