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1500000015

第15章 戏迷

五十年代中期,我就读的“眉师附小”座落在县城正西街,与“眉山京剧团”隔街相对。当时京剧团正是鼎盛时期,每天演出午、晚两场。那彩色的海报,那富有魅力的写着戏名的招牌,时时诱惑着我童稚的心灵。尤其是偶尔路过剧场门外,听里面隐约传来充满节奏感的京剧锣鼓声,更是对我产生了难以抗衡的诱惑力。那时候我家住在南门,从学校回家须走一个“穿城”;父母便每日给我一角钱的午餐费,以免中午往返之累。其时生活便宜已极,五分钱就可以吃一顿豆腐烧肉加米饭;省下的五分钱,索性买了戏票,看一场午戏,戏散后还可以赶上下午的课。真是何乐而不为。正好五年级的时候,京剧团张团长的女儿转学到我们班上,她知道我爱看戏,便常常“带”我进戏院,守门的见是团长的千金带进的“客人”,自然不便收票,我于是开始看白戏,连五分门票钱也免了。这样的缘份,使我从小成为一个戏迷。按我当时的“水平”,所看之戏大抵被分成“文戏”和“武戏”两类。文戏不外乎以生(男)、旦(女)为主角,外加老妪、丫环、员外、差役之类,多为儿女情长的言情戏,又总是咿咿呀呀地唱个不停,以我十一、二岁的年纪,既似匿非懂又不感兴趣,更缺乏听其悠悠吟唱的耐心;而武戏呢,则格外精彩,格外来劲。当时最爱看的是三国戏,如,《长坂坡》、《战马超》、《单刀赴会》等;水浒戏,如《大名府》、《大破东平府》、《血溅鸳鸯楼》、《智取生辰纲》等;反清的戏有一出《张文祥刺马》,印象也很深。喜欢武戏,不仅因其节奏、动感、精彩打斗等符合少年心性,而且,当时已广泛阅读的《三国》、《水浒》连环画使我对武戏中的情节、人物大体知晓其半,理解不太费力,书中的英雄跃然于舞台之上,形象生动,看起来特别过瘾。

台上锣鼓一响,那些脚蹬战靴身着蟒袍,头插野鸡翎子,手执长矛大刀铜锤的各色武将,威风凛凛列队而战,你拼我杀难决胜负。惊心动魄之处,常令我激动不已,也艳羡不已。将帅交锋之后,便有小兵勇卒连翻数十个筋斗或连“扯”十几个“倒提”(倒翻),我不禁瞠目视之,叹为观止,随着成人观众的喝彩声而热烈鼓掌。这些人物在我心目中,自是英雄之偶像,豪杰之化身。那紧锣密鼓的气氛,那旌旗蔽日的场面,那金戈铁马的景象,潜移默化于我儿时所向往的豪爽勇武、热烈奔放的心性之中。

其时我有个二弟,年仅小我两岁,同校念书,性憨厚,在我的影响和带动下,他也喜欢看戏,但不及我着迷。记得有一个周末,我的“戏瘾”发作了,必欲看之而后快。当天公布的晚场戏名是《西厢记》,我便动员弟晚饭后同往看戏。二弟问我:《西厢记》是何内容?是不是武戏?我知道二弟非武戏不看,而我又不知其内容,只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地即兴“编”了一段剧情,将这出著名的言情戏信口胡诌成了一出“三国”时的武打戏,并且讲得有板有眼,有名有姓,有开头有结尾,有情节有高潮,如此头头是道,无非“张飞杀岳飞”、“关公战秦琼”的瞎扯谈而已,意在以瞎编的“剧情”诱吾弟陪我看戏。

二弟一听“剧情”如此诱人,便随我前往。谁知锣鼓开台人物出场,既无野鸡翎子、盔甲蟒袍,又无刀枪剑戟、号角鼙鼓,二弟连呼上当,我亦自感无趣,只好偕弟中途退场。这一场“恶作剧”,被二弟讥为“骗人”;及至数十年后,兄弟间忆及此事,二弟仍讪我日:“狡猾狡猾的有!”——当年我对戏之入迷,亦由此可见一斑。

后来年岁稍长,我才对“文戏”也产生了兴趣,看了全本《孟丽君》,看了《十五贯》,也看了原先看不懂的《西厢记》。京剧团南迁乐山,川剧团取而代之,我又开始喜爱川剧,尤其对一些精彩诙谐的“折子戏”,如《三岔口》、《花子骂相》、《迎贤店》、《花田写扇》等,竟屡看不厌,渐渐悟出其中的妙处。对戏剧的爱好,竟然经久不衰,时至今日仍乐此不疲。每逢有好戏演出,有机会总得一睹为快。电视里的戏剧专场,也常常要占着“频道”,摇头晃脑,美美地欣赏一番。家人往往不甚理解,讥为“古董”,然我则陶醉其中,自得其乐。他们哪里知道,儿时这种爱好早已变为一种“戏剧情结”,潜移默化,以至于根深蒂固而“秉性”难移也。

同类推荐
  • 七点

    七点

    这是一部个人诗集,收录了年轻诗人一百多首诗歌,有现代诗,也有古体诗。按内容分为四辑:第一辑死亡与爱,描写诗人对生死、爱情的敏锐感受。第二辑生活予我,讲述诗人的人生经历,生活与成长的故事。第三辑囚徒之梦,纪念诗人的学生时代,面对高考的压力以及对文学的不懈追求。第四辑闺怨古体,模拟古诗词进行创作,虽韵律不一定和谐,但清新自然,抒发了个人的独特情感。诗人的作品总的基调是积极向上的,虽然个别诗作有着青春期的迷茫和忧伤。
  •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册)

    磨铁外国文学精选集第一季,套装10本:《穿过森林的男孩》、《刀锋》、《爱的边境》、《你是我一切的一切》、《长夜漫漫路迢迢》、《夜莺书店》、《树上的时光》、《寻找更明亮的天空》、《个人的体验》、《圣诞男孩》。
  •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玩·山海:69个你所不知道的《山海经》之谜

    本书打破了人们对《山海经》的畏难心理,以通俗易懂的写作手法,在轻松而不失严谨的氛围中,带领人们重新认读山海。 全书分为五个部分,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山海经》及其时代。人们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可以获得到更为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观点奇瑰大胆,“异想天开”。但极具说服力,让人叹服。全书的69个谜底将引领人们神游上古,梦回华夏民族的幼年时代。
  •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

    唐小平的个人专著《铁道线上的笛音:写活人物新闻感悟二十篇》就要出版了,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说起来,我和唐小平的人生经历有些相似之处。我们所学专业相近,我大学读的是中文专业。她学的是文秘专业。大学时代,我爱好文学,曾撰写了不少文章刊登在《湖南日报》等报刊上。这些作品为我毕业找工作进铁路提供了很大帮助。唐小平最初在基层站段工作,她钟情写作,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2001年,我和她同一批经过公开招聘考试分别进入广铁集团办公室和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唐小平到报社后,13年来,她一直在长沙记者站坚持笔耕,现已成为广铁集团管内小有名气的一名深资记者。2013年11月,我调到了广州铁道报社工作。当她把这部书稿放在我面前,我读着这本书,仿佛看到了她成长的脚步。能成为这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并为她写序,我感到高兴。在这里,不妨谈谈对她个人及她发表作品的感受。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落叶怎能不知秋的深

    落叶是秋天的使者,它怎么会不知秋的气息呢?它以最美的舞姿向生灵们昭示:秋之将至。之后落叶回到温厚的泥土中以膜拜的姿态欣赏这场秋的绚然和精彩。是秋让张扬了一夏,身心俱疲的叶得以回归到根的港湾,在这恰好的温度和湿度里,它正酝酿着一场冬眠。散文正如落叶知秋一样,可以走近读者的内心,触动其内心最深处的情感。
热门推荐
  • Eleven

    Eleven

    The legendary writer Patricia Highsmith is best remembered today for her chilling psychological thrillers The Talented Mr. Ripley and Strangers on a Train. A critically acclaimed best seller in Europe, Highsmith has for too long been underappreciat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tarting in 2011, Grove Press will begin to reissue nine of Highsmith's works. Eleven is Highsmith's first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an arresting group of dark masterpieces of obsession and foreboding, violence and instability. Here naturalists meet gruesome ends and unhinged heroes disturb our sympathies. This is a captivating, important collection from one of the truly brilliant short-story write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Otto Penzler).
  • 重塑妈咪

    重塑妈咪

    唐朝的一位公主因遭人迫害穿越到了现代,认识了同小区的三位宝妈,她们几个因为孩子的原因,都做了全职宝妈,后因全职主妇这个职业,遭遇了不同的家庭变故,互相鼓励,重返职场,重塑自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望夫崖

    望夫崖

    创作于1991年。这部作品的创作背景,无疑和琼瑶1988年在大陆旅行时去大理有关。从东北流浪到北京,从北京放逐到云南,夏磊这个热情执着、叛逆不羁的男孩,他的生命将归依何处?而身已媒妁之言的梦凡又将跟夏磊情归何方?望夫崖伫立在旷野上,如此巨大,如此孤独,带着亘古以来的幽怨与苍凉,伫立着,伫立着。那微微上翘的头部,傲岸的仰视着穹苍,像是在沉默的责问什么、控诉什么。这种责问与控诉,似乎从开天辟地就已开始,不知控诉了几千千几万万年,而那广漠的穹苍,依旧无语。
  • 女人与猫

    女人与猫

    有的人是狼,还是个白眼狼,你对他再好,也喂不熟他。有的人是狗,还是自己养的那种,不管你怎么对他,他都死心塌地的对你好。有的人是猫,是家猫也是野猫,你必须对他好,他才理理你,可是他永远不会为你主动付出。猫是最没心没肺的动物,女人亦如此。
  •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杨宪益中译作品集: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卖花女

    历史戏剧《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讲述了罗马帝国时期凯撒征伐过程中与埃及女王克莉奥佩特拉发生的种种故事,杰出的剧作家萧伯纳在《凯撒和克莉奥佩特拉》里塑造了鲜明复杂的人物形象,描绘了他们妙语连珠的对话,以寄托萧伯纳的政治理想,讽刺当时欧洲帝国主义蔓延全球的动荡现实。《卖花女》里,伊莉莎应允了语音学家息金斯的实验,摇身一变,如出名门。萧伯纳借《卖花女》抨击了当时英国社会腐朽保守的等级意识。《卖花女》在1912年出版发行之后,立即获得成功,于1956年改编为舞台剧在百老汇上演,于1964年改编为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并获得八项奥斯卡大奖,包括最佳影片奖。杨宪益译本充分还原了萧伯纳犀利而诙谐的语言风格,表现力极强。
  • 陆先生又上头了

    陆先生又上头了

    重生后的叶南浅发现陆行深更不要脸了。一把年纪了还天天黏着她要糖吃,十足的幼稚鬼。偏偏他每天都乐在其中:“老婆,家里太冷清,要不要添个小幼稚鬼?”人人都说叶南浅走了狗屎运,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才能嫁给陆行深为妻。只有陆行深自己知道,暗恋了三辈子才好不容易娶回家的老婆,哭着给她唱征服他也乐意!传闻陆先生有一个致命bug——“不好了先生,夫人将重要嘉宾夫人的礼服给撕了……”“胡闹!为什么不拦着!伤着手了怎么办?下次给她递把剪刀!”“不好的先生,夫人要把公司的屋顶给掀了……”“还是夫人心疼我,体恤我为工作操劳,想要我好好透透气。”“不好了先生,夫人将您的枕头睡衣全丢出去,让您上别的地方睡……”半夜陆先生跪在键盘上殷勤的摇着尾巴:“老婆冷吗?我给你带了暖宝宝超暖和的!”【重生+暗恋=1v1】
  • 开眼看世界海外游记

    开眼看世界海外游记

    作者是一位非常爱好旅行的退休大妈,近些年趁着身体状态尚好,腿脚也还灵便,不惜耗费半生的积蓄,自费进行海外旅游。2005年到2016年间,她先后游览了意大利、瑞士、法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丹麦、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算是进行了一轮环球旅行,可谓开眼看了世界。现在,作者通过回忆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一些见闻,并从自己的第一视角谈一些随想,点点滴滴汇聚成篇,大致按照旅行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写出了这么一个颇接地气的海外游记,以供同样喜爱旅游的朋友们参阅。
  • 卒国

    卒国

    江湖远,庙堂高,何人起得天下潮。行路难,征途漫,儿郎束甲几时还!
  • 异火饲养指南

    异火饲养指南

    修道者叶凡在月黑风高夜,捡回一个性别为女的红毛小废柴。该废柴架子大,脾气差,贪吃又嘴馋,胆小又刁蛮,自称异火,住万象之境,目标是去九重天上找一个神,目前无偿征用叶家茅屋以及屋主叶凡,允许旁人称她为“大神”。身为钛金好人卡持有者的叶凡,从此在修炼升级兼职奶爸的道路上一去不复返。书友群:161737894,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