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2500000012

第12章 为政治服务的“现实主义”(上)(1)

这种关于现实主义的观念开始还是模糊而不明晰的,随后,逐渐地形成了明确的主张。袁水拍给第一本诗选所作的序言,可以认为是关于新时代的诗歌观念的权威性的发言。他要求诗歌宣传、反映生活中的重大现实,并且认为这种反映应当是“及时而迅速的”。他说,“在诗歌中,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大风暴也有了反映。(有的诗)……及时地来宣传这一伟大运动的历史意义。(有的诗人)用热情的诗句表现了毛主席的指示传到农村以后的情势”(他绝不谈诗人的内心情感在消化这些材料时的醇化作用)。袁水拍于是断言:“诗歌是能够、也应该迅速地反映现实中的重大事件、及时地发挥战斗作用的。”过了一,臧克家在为《诗选》写序时,继续发挥了袁水拍的观点,他赞扬诗人写出了“工人高度的劳动热情和竞赛情景”,他肯定说,当“工人们用铁轨铺成轨道”的时候,诗人“用钢笔给它作了诗的记录”。他进一步号召人们:“我们一定要追求、抓住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强大的主题。”

这些理论性的文字,初步形成了新的诗歌“现实主义”的概念。这些言论强调的是,及时而迅速地反映现实中的重大事件,而且不隐讳用诗来“记录”生活的提倡。这种排斥了内心的感应的实录性的描写,加上“提高作品思想性”、“追求和抓住时代意义、现实意义强大的主题”的强调,使本来相当模糊的现实主义的概念明朗化了。这就是初期理论倡导的“现实主义”的原则或传统:重大题材、及时迅速、记录或描写过程。

而与此对立的观念则是“肃清”精神或灵魂——即感情对于诗的溶浸和注入。那一时期,诗歌的理论和创作都弥漫着浓厚的“务实”气氛。那时全然不谈想象和幻想,也没有想到“现实主义”以外的别的创作方法,如象征主义或浪漫主义。反映现实,表现过程就足够了,以至于一个本来就属于浪漫主义的卓有成绩的诗人郭沫若也被说成是:“五四以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甚至有“生活实感”也成了郭沫若诗歌的一个基本特色。这是臧克家《诗选》序言里谈到的。

当人们把诗从云端拖到地面上来的时候,他们的本意是要密切诗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但是,新的生活的开始,战争刚刚结束,建设新生活的实在的样子,还有待于显露,人们不可能对它有一个深入的认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充满了表现新生活的高昂热情的诗人,不能不把那些表面化的现象当做生活的实际,而迫不及待地“引进”到他们的诗中去。在初期,原来为人们所陌生的政治术语和标语口号(即郭小川所说的“政治性的句子”)能够给人以新鲜感,一些从旧生活里来的诗人像扑向光明一样扑向这些政治性很强的字句,他们把这些当做了现实生活的本身。他们把表现这些流行的政治术语当成了表现现实生活自身,把大量套用这些术语当成了诗歌现实性的加强。于是几乎是随着“现实主义”原则形成的同时,已经显露出某些对于现实主义的偏离。诗人表现的并不是生活的实际,而是抽象出来的政治概念,诗的责任更多地不是再现那些新的生活,而是以饱满的热情直接套用(甚至堆砌)稍好些的则是演绎那些政治术语。于是,随着对于新生活的热情而来的,却是对于这种生活反映的庸俗化倾向。

这种把社会的政治生活予以庸俗化表现的现象,在郭沫若的身上表现得非常明显。郭沫若在“五四”时期原是个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的基本特色并不是“生活实感”,而是那种感召于时代精神的大胆飞腾的幻想和想象。在“现实主义精神”膨胀的时代,在诗歌弥漫着“务实”空气的环境中,他尽管没有谈论自己的苦恼,但是,他的诗歌创作却表现出混乱状态。他要把眼光投向现实,他不得不把幻想的翅膀收回来。但是,用狂放不羁的笔墨去记载生活发展的进程实在是困难的。于是,他只能抄录现成的句子,他只能(不管他自己是否明确地意识到)用大量涌向他面前的那些表面的现象来填充灵感的空虚。概念化,或者明确地说:标语口号化的毛病,是从这位当代大诗人开始的。

在中国新政权诞生的前夕,9月日,即人民政协召开的前一天,郭沫若写出了当代诗史的第一首颂歌《新华颂》。这首诗的基本特点在于它是由人所共知的一般性的句子组成的。在这里,女神作者的抒情个性完全消失了。这首诗是让人失望的开始,从它的语言和形象看很难说是新诗,最不幸的是,当凤凰不是仅仅在神话中飞翔,而可能是在现实中出现的时候,这只烈火中再生的诗的凤凰却折断了想象的翅膀。

郭沫若的创作代表了当时诗歌创作中初露的共同倾向,它产生的基本原因是诗的观念的改变:反映现实,配合中心,歌颂光明。动机可能良好,但目的却未能达到,反而误认标语口号的堆积为政治性强。郭沫若率先写出了一系列配合中心任务或紧密地为政治服务的诗歌。建立新政权一周,他写《突飞猛进一周》,列举许多表面现象说明生活是在“突飞猛进”:“可不是吗?这突飞猛进的一周!我们已经制止了长期的通货膨胀,我们已经统一了全国的经济钱粮,物价稳定使投机者无从兴风作浪。婚姻法、土地法、工会法,接连地颁布,把几千的封建制度已连根铲除。几百万的战士在学习、垦荒和筑路,全面的生产建设进行得如火如荼。”朝鲜战争,他写灯影剧《火烧纸老虎》,那里有工农青妇开讨论会讨论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意图的场面,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美国强盗的目的不单是侵占朝鲜,它是想进一步侵占我们的南满北满,而且它同时还用武力干犯了越南,它的第七舰队更占据了我们的台湾。”,他写《学文化》:“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阶级当了家。要把中国现代化,要把中国工业化,当家的主人翁,必须学文化。”同,他写《防治棉蚜歌》:“棉蚜的繁殖力量可惊人,人们听了会骇一跳。棉花生长的一个季节里,一头棉蚜要产子孙六亿兆(六万亿亿)。这是单性生殖的女儿国,一间三十几代有多不会少。”在这些诗中,那种经过诗人情感激动而产生的心灵融化作用已完全封闭,它开启的是完全按照事件及数字的罗列,甚至也排斥了客观描写的公式化、概念化的机器。

郭沫若从进入开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写着这样的诗。,他写《学科学》,仍然是:“大家齐努力,一起动手干!光辉的目标在眼前,加紧往前赶!”他明确地意识到诗的任务在于配合各项中心任务的宣传。这仍然是最狭义的“诗要有用”的功利主义的观点。这种观点在革命情绪主张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可理解的是,他的这些诗句都是些社论和新闻语言甚至是行政文件用语的分行排列。收在郭沫若文集第二卷里的以来的诗题,说明了他当时创作的倾向:《集体力量的结晶》、《史无前例的大事》、《记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十月革命与中国》、《先进生产者颂》、《访“毛泽东号”机车》、《纪念孙中山》。一般说来,上述这些都不应当是诗的题目,而应当是论文或新闻的题目。写过《女神之再生》和《凤凰涅》,写过《地球,我的母亲》和《天狗》的郭沫若哪里去了?写《女神》的时候,郭沫若很轻,但是他一出现就是达到了高峰的成熟的诗人。写《学文化》一类诗时,郭沫若在人生的阅历上是相当成熟了,但是,他的创作思想和成就却充满了幼稚感,给人的印象仿佛是:这位诗人从来未曾写过诗歌,或是他完全否定了他过去的一切而重新做起。出现这种现象的不是郭沫若一人,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几乎所有在旧社会生活过的诗人都具有那种“自我批判”甚至是“自我否定”的意识。

之后开始的新生活自然地和整个战争的严酷现实联系在一起,生活中浓郁着高度的和浓郁的革命意识。前已述及,这种环境是自然地排斥那种纯粹的诗情的。这种气氛让人们觉得,诗的时代应当重新开始,诗不能像过去那样写,因此有了郭沫若式的“归真返璞”,也有了何其芳式的“自怨自艾”。

从根本上看,诗的观念的这种转变不能不动摇了“五四”以来业已形成的信念。诗在这个新的社会里应当为工农兵服务,这样的诗才是有用的。要对工农兵有用,就要写对他们有用的内容(如《防治棉蚜歌》对农民种棉花有用;《学科学》对工人学科学知识有用),而且还要他们读得懂(因此,就要用他们的语言,如“毛主席告诉咱:咱们工人当了家”)——实际上就是要大量地照搬和输送许多非诗的语言入诗。

这种现象也不单发生在郭沫若身上,另一位诗人艾青来到了新时代,他同样变得手足无措——因为旧日的那种方式已经完全不能适应新生活。他试图用当时流行的办法写诗。艾青在《艾青诗选》自序里说:“回老家一次,收集了抗日战争期间在浙东一带的历史,但以民歌体写的叙事长诗《藏枪记》却失败了。”这实际上是艾青为摆脱在新生活面前的困窘与惶惑而寻求的出路,但回避自己擅长的充分个性化的抒情方式(如同《大堰河——我的保姆》和《我爱这土地》),而试图以他所陌生的民歌体进行叙事的结果,写出的却是“杨家有个杨大妈,她的纪五十八,身材长得很高大,浓眉大眼阔嘴巴”那样面目全非的诗句!

整个气氛不仅是感到了“个人主义”和“小资产阶级情调”的可鄙的诗人们的“自我觉醒”,并且认为“五四”的传统已经不适用,新时代的诗歌应当重新写起。郭沫若完全抛开了他的《女神》的方式与成果,而重新做《学文化》一类配合中心任务的诗。艾青不如郭沫若那样走在最前面,尽管他也试图迎合和适应,但他感受到了“失败”便不再跟。艾青只能尽量回避表现现实生活的题材,于是,便形成了这样的现象,当他表现现实生活的内容时,他显得十分拘谨和钝拙。由于他的“缺乏热情”,因而引起了人们对他的质问:艾青还能不能为社会主义歌唱?实际的情况是,艾青不知道怎样歌唱!而当他把目光投向国际和平和友谊的题材而“重操旧业”时,便妙语如珠,得心应手。

以前的作品中《南美洲的旅行》、《大西洋》、《在智利的海岬上》无疑都是成功之作。何其芳则在月写了《我们最伟大的节日》之后有了长达数的沉默,以至于读者一再质问诗人为什么不为新生活歌唱。他在迟迟作出的《回答》中(

1月写成前五节,劳动节前夕续完)说:“有一个字火一样灼热,我让它在我的唇边变为沉默。有一种感情海水一样深,但它又那样狭窄,那样苛刻。”他不愿用流行的方式来表达他的内心的苦闷和矛盾,因而,便采取了“沉默”。

这种诗歌观念和诗歌性质的质疑,对于原先有着鲜明个性的抒情诗人,无异是一个致命的打击。被鲁迅誉为中国第一个抒情诗人的冯至,读了“大跃进”诗歌之后,在《漫谈新诗努力的方向》一文里对自己过去的创作作了完全的否定:“回过头来,再看一看我自己写的一些诗,真是软弱无力,暗淡无光。他们干巴巴的,没有血肉,缺乏又远大又切实的理想”,“我最早写诗,不过是抒写个人的一些感触,后来范围比较扩大了也不过是些个人主观上对于某些事物的看法;这个个人非常狭窄,看法多半是错误的。”他除了自责“抒写的是狭窄的情感,个人的哀愁”外,特别着重谴责后期名作《十四行诗》:“受西方资产阶级文艺影响很深,内容与形式都矫揉造作,所以这里一首也没有选。”

把表现人民反映现实与“个人感触”、“个人主观”加以对立,当时很流行,即反对抒情诗的个人化和个性化,这种反对无异于抽走了抒情诗的立命之本。艾青也是怀着这种“重新写起”的心情进入新时代的。

四颗金星

朝着一个大星

万众一心

朝向人民革命

革命的旗

团结的旗

旗到哪里

哪里就胜利

从9月日写《国旗》开始,他就试图摒弃诗的形象性和想象力,并把个人的语言和风格减至最低点。这种努力的目标,当然在于争取诗的语言风格和内容上的普及。

讨论当代诗歌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不能离开开始的这个时代的大背景。许多诗人的困惑、彷徨以及苦闷,多半是由于感到了新的生活的压力,这种压力不是谁给的,而是诗人们自觉的承受。他们为这场轰轰烈烈的胜利所鼓舞。他们由衷地感到为新时代歌唱是诗人的责任,而且这种歌唱应当是摆脱了旧社会影响的高昂向上的声音,它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诗歌反映现实,为现实服务的特性。

这样,当诗人们跨入新的时期,普遍有一种“老调不能再弹”的心理。他们决心重新做起,因而不仅不认为把诗做得“不像诗”是一种缺陷,反而认为,诗本来就应该是这样做的。在当时,人们的思考方式不同于今日,把诗的价值放在是否于现实有实际用处是不奇怪的,这是一种追求,被认为是一种健康心理(当然也是简单心理)的反映。一代诗人都为此作出了努力,也可以说,为此作出了牺牲。他们是真诚地改造着自己、改造着自己的诗,以此来适应时代的要求。

同类推荐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散文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散文卷。
  •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精品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唐诗是汉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是汉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同时也对周边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唐代被视为中国各朝代旧诗最丰富的朝代,因此有唐诗、宋词之说。《唐诗精品鉴赏》所选诗歌都是唐诗中脍炙人口、妇孺能详之作,诗是好诗,赏析亦高雅成趣,相信会给读者带来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上的无限美感。
  •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江湖老友:蔡澜散文集(修订版)

    本书精选了蔡澜写文化名人的文章,所写者是耳熟能详的名家,如金庸、黄霑、黄永玉、丁雄泉、张彻、胡金铨、古龙、成龙、吴宇森等。作者妙笔生花,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妙趣横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蔡澜已在国内出版了近百本简体字版的著作,本书选取的角度比较独特,从蔡澜的文章中精选了写人物的文章,其中不少文章是首次结集出版。
  •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大家小书:《金瓶梅》十二讲

    成书于明代的《金瓶梅》,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社会世情小说。它以史书为依托,借小说《水浒传》中描写西门庆与潘金莲的故事,把故事引申开来,写的完全是市井平民生活,通过写西门庆的一个家庭来反映社会的黑暗腐败,开创了我国小说史上的先例。本书从美学角度剖析金瓶梅,从破题入手,将一位位书中人物的性情、命运发展详细解说。引领读者认识一个更真实的《金瓶梅》。
热门推荐
  •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穷养富养不如用爱养

    本书以学习为切入点,以智力培养和情商培养为重点,帮助家长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孩子走进知识的王国和创造的世界,培养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高超的学习能力,为孩子的优秀搭建一条成功的天梯。本书以十多年的幼儿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以儿童发展的敏感期理论为依托,抓住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家长解读孩子成长的密码,解决婴幼儿阶段常常出现的问题;帮助家长了解优秀孩子的人格特质,为培养孩子的优秀特质提供支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观,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山庄世界

    山庄世界

    这是本自虐的书!貌似有点神!因为我就是神啊!哈哈哈。
  • 晓初妆

    晓初妆

    如你所言,天下苍生,任何一样都摆在你前面,只有我,在你后面。————————————幼年骄横,明家大小姐明珠因为得罪小皇帝朱胤被父亲放逐扬州,成了一匹脱缰野马。六年后,明珠以显赫的外戚之女准皇后的身份荣耀回归,凤榻后冠,岂料眨眼成为他人的囊中物。不久太后新丧,家道中落,明珠一度沦为阶下囚,无端结识了神秘男子苏颜,牵扯出的竟是二十年前的一桩宫廷秘密。与此同时,昔日深爱她的王爷倒戈逼宫,幼年密友投身敌营,难道真的只是一怒为红颜那么简单吗?战火燎起,一时国仇家恨,情难由己,她该手刃仇人,还是和他执手共瞰这如画江山?那个指点江山,风华盖世的英俊男子,她永远站在他身后,从未知晓他眼里一直看到的人是谁。可是他知道,第一眼就知道,她是他想要的那个人,明眸善睐,齿如瓠犀,如花笑靥总是狡黠而张扬,那一刻让骄阳艳日也为之黯淡。————————————————其他的完结作品:《皇后殇》http://m.pgsk.com/a/85303/喜欢红嬷嬷的话,欢迎加群111722525!
  • 回归悲剧(卫斯理珍藏版)

    回归悲剧(卫斯理珍藏版)

    卫斯理与国际警察纳尔逊先生,联手侦查「蓝血人」事件,又有新突破——源自土星的「蓝血人」方天,二百年来默默在地球上,寻研机遇重回家乡。最后,他成为太空计划的要员,祈望火箭一飞冲天,回归土星。可是,正当以为一切顺利进行中,他却遇上了月神会的掳劫。卫斯理为了营救外星好友,直闯虎穴,通过险阻重重,方天以为家乡在望,怎知仍是敌不过「获壳依毒间」……方天用尽方法回归的时候,并不知道他的星球已然发生了悲剧。但,如果他知道,他会怎样呢﹖当然,他一样会选择回去,他是无法在地球上生活下去的,原因十分简单,他不是地球人。
  •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隐婚甜爱:老公,宠不停

    十五岁的顾安好,被父亲赶出家门;一年以后,相依为命的母亲撒手人寰。隐婚后次遇到父亲,被他赖上,甚至将同父异母的姐姐送到她老公身边!是可忍孰不可忍,顾安好的小宇宙爆发。就算和宫墨爵是各取所需,她也绝不允许别人染指她老公!然而宫墨爵笑的像只狐狸:“你是想要报复呢?还是舍不得我?”顾安好竟然无言以对,不知不觉间,她好像已经越来越习惯了这个霸道总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开局一所大学

    开局一所大学

    重生之后的龙鼎,开局就是一所大学!本书为未完成的已完结!感谢阅读ヘ(__ヘ)。
  • 彼岸修途

    彼岸修途

    众生在此岸,超脱往彼岸,于凡境芸芸众生而言,灵境九重天即是彼岸;人生路——修行路,修途即前途。这里,修行之路热血沸腾,恩怨情仇缠绵悱恻,势力博弈惊心动魄。这里,善者有至善,恶者会极恶;真者他纯真,智者能永智。这里,江山万里,美人如玉,兄弟手足,情深义重。这里,爱与恨,憎与怨,悲与痛,哀与愁,忧与喜。这里,冰与火共同交织,谱写一副荡气回肠的史诗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