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3500000014

第14章 孩子是明天,明天是希望(1)

引言

他们虽然只有10多岁,但是,他们也是革命前辈,是共和国的创建者。

小同学,也许你像他们一样,童年是在马背上度过的。可是,他们骑的马,没有丝缰,没有鞍鞯,也没有任马儿驰骋的开满鲜花的草甸。他们是在浓烟翻滚、弹头呼啸的战场上,两只小手攥紧战马的长鬃,日行百里,夜走八十,和敌人厮杀的小战士;

小同学,也许你像他们一样,喜欢听嗵嗵的炮声。可是,你听到的是礼炮声,炮声过后夜空里怒放着五彩缤纷的花束。他们呢,听到的是摧枯拉朽的大炮声,炮声中日寇的碉堡腾空爆炸,炮声里伪军的血肉横飞乱溅;

小同学,也许你像他们一样,做过许多牵肠挂肚的梦。可是,你的梦是奇幻绚丽的甜梦,梦见的是一片羊群般洁白的云的世界,或者是在丝绒幕帐拉开后一对天鹅的舞姿。当然,你的梦也会被人惊醒,那可能是妈妈的催眠曲,把你的梦摇成许多碎瓣,那碎瓣飘满山坡,飘满路埂,变成了一朵朵多彩蘑菇和蒲公英。然而,他们的梦呢?梦中仍有枪声急,梦中仍见行军路,梦中仍闻军号声……

小同学,他们和你虽然是不相上下的一般年龄,但是,他们是你的爷爷辈,或者祖爷爷辈。不信么?你去问问和你同住在一条街上的胡爷爷,还有幸福院里的王大爷,他们扛上红缨枪打游击的时候,正是你们这个年龄。当然了,那些早就牺牲了的小战士,他们就永远只能作你的小伙伴了。

小同学,你和他们是两代人。他们是创建共和国的上一代人。

他们是荒野上的栽树者,你是绿荫下的乘凉人。

是他们在荆棘丛中、碉堡群里开拓、扫路,我们今天才能有一条通往学校的平坦、宽阔的大道。

是他们扛着发烫的枪管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昼夜追捕、歼敌,我们头顶的蓝天才变得这么湛蓝,我们脚下的草地才长得这么碧绿,我们今天的生活才过得甜蜜。

不信?你去摸摸老赤卫队员肩胛处残留的那块弹片。

他们当中的许多人虽然早就牺牲奉献在疆场,但是,你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因为:他们的鲜血染在军旗上,他们的故事编写在书本里,他们的灵魂活在人们心中。

他们的精神不死!他们的名字长存。

下面,我要介绍的英雄少年,不再重复你在课本上或在电影上经常看到、听到的那些熟悉的名字,如:冒险巧送鸡毛信的海娃,微山湖畔斗顽敌的铁道游击队的小队员,宁死不屈的小英雄刘胡兰……

这些英雄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事迹早就烙入你的心底了。我们要给你介绍一批新的伙伴,不,应该说是你的爷爷、奶奶们……

1.“叫化子娃”讨来了饭,讨来了馍,也讨来了情报

他,日讨百家食,夜宿千条巷。没家没舍,也好像没有一个亲人。

可怜的叫化子!

清早,太阳还没出山,他要么从屋檐下,要么从桥洞里,要么从破庙中,懒懒散散地爬起来,开始了一天的要饭生活。

他够邋遢了,拖着一根打狗棍,脸上脏得像屎克螂爬过一样,穿着一件补丁摞补丁的衣衫,傻乎乎,脏兮兮。乡间的老大娘见了这个十二三岁的可怜娃儿,总要给他的破篮子里扔一点吃的东西,那怕是一些残汤剩菜。

只是细心人有点纳闷:这小叫化子怎么偏偏往敌人驻扎的村里来要饭?敌人挪地方,他也跟着挪地方。怪!

他那双眼睛够“贼”的了,把他所走过的地方,所看到的一切都收进了心底,牢牢地记在心里。

是的,他是一个奇怪的“叫化子”。

他叫郭滴海,是福建西部地区的优秀儿童团员。红军十二军给他一个任务:乔装讨饭人,跟踪侦察敌人。随时把情报弄到手。

起初,敌人并没有对这个“小叫化子”产生怀疑。一个小娃娃,成天脏乎乎地在人的眼皮底下晃来晃去,真烦!敌人见了他只知道捂鼻子。如果还不走,给一口吃的,打发他走。

这是1930年的事。

当时中国工农红军在闽西地区建立了根据地,革命活动开展得蓬蓬勃勃。国民党反动派慌了阵脚,从四面八方调来队伍想把红军吃掉。

正是在这时候,“小叫化子”郭滴海出现了。

他走村串户,那双眼睛把一切有用的情报都悄悄地“录”下来。

这回,他领受的任务是侦察敌人的临时据点。不把这个据点拔掉,红军会吃大亏的。因为敌人是为了吃掉红军才设这个据点的。

郭滴海进了村,他站在一户人家门口,扯着长长的、可怜巴巴的声音哀求着:

“好心的爷爷、奶奶、大伯、大婶,行行善吧,可怜可怜我这要饭的,给碗饭吃,没有饭给块馍馍也行……”

他讨来了饭,也讨来了馍馍,更讨来了“情报”:哪个村里住有多少敌人?驻扎在哪几个地方?都有些什么武器?哨卡设在何处?几时换岗……

糟,敌人看出破绽了!

一个敌军官小跑步追上来,一把抓住郭滴海的衣领,大声喝斥:

“你给老子站住,他妈的,红军的探子,以为我没看出来?”

不等郭滴海说话,就上来两个敌兵,把他押进了指挥所口他看了看两个兵,那脸怎么长得像老鼠?

还是那个军官出来审问:“小子,你老实点。脚杆倒蛮长,前些天我们驻在那个村,你跟着到那儿去讨饭。现在我们到了这个村,你又赶到这儿来了。说,你不是探子是什么?”

那家伙说着就从腰间拔出盒子枪,用枪对准郭滴海韵脑袋,恶狼一样威胁说:“老子枪毙了你!”

郭滴海不慌不忙地把打狗棍一甩,把讨饭篮往地上一放,一副可怜相,说:

“老总,话不能这样说啊!你们一进村,老乡害怕,全跑光了。不跟着你们我就讨不着饭呀!”

说罢,他把篮子拿起来让敌人看,里面仅有的一块干馒头还发了霉。

那军官不信这一套,抬高嗓门说:“你骗不过老子,再不老实交待,马上让你见阎王。”

“啪”一声枪响,郭滴海面前的地面上钻出了一个洞眼。

谁也没有想到,郭滴海这时把破衣服的前襟一撕,露出肮脏的胸脯,朝着敌军官说:“老总啊,枪在你手上,打不打全由你。你就是打死我,我还是一个没爹没娘、无依无靠的叫化子!”

这一招真灵,敌人信了,那家伙把地上的讨饭篮子踢了个底儿朝天,说:“你还不快给我滚开!”郭滴海捡起篮子就走了。

有了这一回“交道”,郭滴海在以后的几天里反倒可以大胆地出入敌军的临时据点要饭,把里面的情况摸了个透熟。

接着,红军给了郭滴海第二个任务:引蛇出洞,让敌人出来,一举歼灭。

他用食指顶着脑门想了好一阵子:有啦,准让他们自己走出据点!

午夜,敌人占领下的村庄一片死寂,这怕人的寂静中隐藏着什么?是凶,是吉?

忽然一阵惊慌失措的呼喊声划破了静静的夜空:“老总,快起来啊!老总,快起来啊!红军区长进了前面的村子了,我亲眼看到的,有五六十人呢!”

是郭滴海的声音,“小叫化子”!

他跑着,喊着,冲过敌人的岗哨,直至敌军官的住屋。敌副官首先从床上起来,显然他还没有睡醒,语无伦次地问:

“当真?在哪儿?你再去看看,红军还在不在那里?”说着就摸出了盒子枪。

郭滴海装着一副害怕的样子,说:“老总,你可别吓唬我!红军进村时都看见我了。我一直不敢动,等他们睡着了才偷偷跑出来报告给你们。”

消息一下子传遍了敌人的据点,敌人都从被窝里爬出来,穿好了衣服,系上了皮带。但是,敌营长还有点不相信,试探着问:

“红军真的都睡了?”

“我还要脑袋哩!敢撒谎么?你们要是不放心,我跟着你们一起出去。我走在前面,子弹来了先打我。”

敌人信了。

敌营长心里的美计是:由这个“小叫化子”带路去“围剿”红军,这就叫反包围。

整个据点里的200多个敌人,披着夜幕出了据点……敌人的下场可想而知。

郭滴海呢?他在呼喊红军打敌人时,胳膊上中了弹,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

后来,军医赶来抢救,他慢慢地睁开眼睛,脏兮兮的脸上浮着胜利的微笑。

2.陕北人民尊敬的革命领袖刘志丹,带出了英雄的“少年先锋连”

1934年底到1935年底,在陕甘边界有一个红二十六军,红二十六军有个少年先锋连。别看这个连队只有60多名战士,而且都是14至17岁的小鬼,最小的才十二三岁,但是威名镇边区,人民拍手欢迎,敌人闻风直打哆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少年先锋连参加了大小战斗10多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扩大到了130多人,从开初只有20多支枪、大多数同志只能背一把大刀或提一颗手榴弹,到后来的人手一支枪。好神气!

少年先锋连是一支英雄的队伍。

这些小战上们得到了陕北革命领袖刘志丹的关怀、爱护,少年先锋连是这位总指挥率领下的一支小分队。他常常在繁忙紧张的战斗间隙到连队来看望大家,见了面总是说:“小鬼,哭没哭鼻子?如果想妈妈,我教你个好方子:睡觉前闭上眼睛默念十遍妈妈,夜里睡下后准梦见妈妈在你身边。”“小捣蛋,以后再见你上树掏喜鹊蛋,我要让连长派三个公差打你屁股。”小战士们都亲切地叫他“老刘”,他乐呵呵地应着。

看,领袖和士兵就是这么随和、团结。

刘志丹和他所领导的陕北红军,是敌人的眼中钉,不摧垮它,敌人是不会舒服的。于是,国民党调集了高桂滋的八十四师到陕北,与陕北的地方军阀等反动势力相配合,准备“围剿”红军。

刘志丹是好惹的么?想吃掉红军?想得美!红军先把你收拾了再说。

总指挥决定:歼灭这支贪得无厌的敌人。

但是,没有少年先锋连的份。指挥部和团里领导说:“你们年龄太小,打仗的机会以后有的是。”

不行!连长挑了10多名年龄大一点的战士,硬是又磨又缠悄悄地跟团队出发了。

战斗是在瓦窑堡附近的山峁上进行的,打得很是激烈。敌人的一个连先被我军歼灭,接着又调来全营兵力报复,气焰十分嚣张,而且他们又占着有利地形。

我军有敌人绝对不具备的一个条件:人民支持革命战争。

周围的群众挑着饭菜送到阵地上,把一碗碗绿豆稀饭端到红军战士面前,把馍馍、饼子塞进指战员手里,他们给“少先连”的小鬼们特别多送些:“孩子们,吃饱才好揍敌人!”各村的赤卫队在四面山上插起红旗,呐喊助威。

10多个小战士浑身生劲,巴不得早点冲上去,端起刺刀把敌人杀个片甲不留!

山上敌军的情况很不妙:断粮断水,又累又饿。时值盛夏,天热得冒火,受得了吗?

乘着敌人这个散架劲,我军分兵数路向山上进攻,渐渐逼近山顶,最后把敌人赶进山后的一条沟里,使敌人退无路,战无力,只好缴械投降。敌营长被我军击毙。

清点战利品,“少先连”缴获了10多支步枪,还有一些子弹、手榴弹。真带劲!

小鬼们心里还挽着个疙瘩:仗虽然打胜了,但是偷偷参战,指挥部会刮鼻子的,尤其是“老刘”,他要是知道了,还不“克”我们?

果然他来了,大家的心都悬在了嗓子眼上。谁知,老刘一点也没有批评人的意思,他对连长说:

“小鬼头,胆子还不小哩!”

这明明在表扬嘛!大家全乐了。

然后,他又对连长和指导员说:“少年先锋连都是刚参军不久的小娃娃,一开始就参加打硬仗,打恶仗,搞得不好容易挫伤积极性。应该先担负一般的战斗任务,然后再逐步参加打大仗,经过锻炼,就会越战越强。”

这样说,大家服。

老刘最后又对全连同志说:“你们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很好,很勇敢,是一伙小老虎。我们红军战士,就是要有这种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

热烈的鼓掌把屋檐口的几只麻雀都惊飞了。

一次,团里从各连抽了40多人组成突击队,由团长贺晋年带领攻打敌人的一个寨子,“少先连”自然也有人成了光荣的突击队员。敌人守着寨子,要攻下来,当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部队便从寨墙底下的一条小沟里往前钻。当前进到寨墙根下的土坎时,被发现了,敌人从墙上往下扔石头,冰雹似的石头砸下来,大部分同志被砸伤,有的昏倒在地,但是,一醒来又继续战斗。突击队终于冲到了寨墙脚下,搭起人梯向上攻。

敌人疯狂地反扑。

一个又一个战士负伤,有的牺牲了。

后面的跟上去,绝不向敌人示弱。

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格斗。这一招敌人是招架不住的,就连“少先连”的小鬼用刺刀捅敌人也是那么狠、准!

敌人难以抵挡锋利的刺刀尖,寨子被我军攻下来了。白匪和寨子里面的地主民团一个也没有逃掉。

“少先连”班长杨生华在与敌人搏斗时腿上负伤,他不会包扎伤口,手里拿着布不知咋办。老刘看见了,跑过来扶杨生华躺好,帮他擦去伤口周围的血,然后小心翼翼地用布将伤口一层一层包好。

“疼吗?”他问小杨。

“好多了。我还要去杀敌人。”

这时,寨子已经攻下。

“你现在什么也别想,就是把伤养好。”老刘说着把已经起身的小杨按倒。他又招呼旁边的几个正在打扫战场的小鬼:“过来一下,我教教你们怎样包扎伤口。”

大家把老刘围了个严严实实,他仔细地讲了一遍包扎伤口的要领,直到每个人都表示学会了,他才罢休。

国民党恼火极了,怎么就咬不动刘志丹这块“肥肉”呢?1935年7月,他们把驻在绥德所部艾团长的队伍调来“围剿”红军。艾团长仗着他的人马多、武器设备精良,压根儿不把刘志丹放在眼里。他们在向刘志丹部队所在地安定县进军的路上,大摇大摆,烧杀掳夺,无恶不作。

同类推荐
  • 爱美的小蜻蜓

    爱美的小蜻蜓

    《少儿奇幻童话寓言故事精品集:爱美的小蜻蜓》是作者从近年来创作的作品中精选汇编而成的,适合青少年朋友阅读。这些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不仅引领你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美妙的文学世界里自由翱翔;还可以让你感悟到深刻的哲理,找到许多生活的答案。
  •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今天的孤独,是明天的祝福

    本书的作者作为孤独的年轻人,同时又深爱民谣,将自己的孤独与民谣、电影、绘画等结合起来,聊自己的孤独及与孤独相处的瞬间,读来共鸣。十五个凌厉彻骨的孤独瞬间,十五个短小精悍的生活故事,足以让我们代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从而思考自我与他人、自我与自我的关系,一个个关于孤独的问题,都是在探索你内心的力量,从而获得内在的成长与强大。谁不曾孤独?只要与孤独相处,不抗拒,不逃避,不害怕,每一次孤独,都可以用来雕刻自己,也都会是最珍贵的积累期。我们要想得到幸福,首先要拥有独处的能力。
  • 晋人援蜀记

    晋人援蜀记

    春去夏来,日子平常。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五月十二日前晌,京城里是个麻阴天儿。我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从西门进了吉林厅。军旅作家徐剑一部新作,讲今年春季里,南方发生特大冰雪灾害,国家电网十万将士拼死抗灾送电,艰苦卓绝。在大会堂举行作品首发式进而展开研讨,规格甚高,是为了表达对死难英烈和家属们的敬重。座中时闻泣泪声。文学界人士都在发言中谈,国家多磨难,民众有良知。
  • 南亚三国行

    南亚三国行

    2006年3月,老伴随贸促会组织的参访团去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亚洲企业峰会,顺访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我曾去欧洲和俄罗斯旅游过,领略过欧陆风光,对同属东方文明而又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的南亚风情心仪已久,便乘此机会同行,游览了南亚三国。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但出国的第一站和回国前的最后一站都是斯里兰卡。前后在斯里兰卡住了三晚,游览了两个整天。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短短两天观光,浮光掠影,但总的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 爱幻想的我

    爱幻想的我

    本书是“校园文摘”系列丛书,分“繁星梦”“青春驿站”“亲情树”“鬼马狂想曲”“读书沙龙”“自然物语”“家乡素描”等版块,精选全国知名少年作家、中学生的哲理小文、心灵感悟、散文、杂文、随笔、游记、叙事、幽默故事、小说、社会热点、读后感等等。作品图文并茂,文笔流畅,真情中流露实感,思想上显出深度,深刻中略见睿智。相信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无限遐想和乐趣,同时也会带来智慧的源泉和精神的力量,从而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忠诚 干净 担当:做最好的干部

    忠诚 干净 担当:做最好的干部

    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现实需要,是新的历史时期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中坚力量。本书紧扣时代主题、不落俗套,从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组织纪律素质、工作作风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综合能力素质五大方面,立足机关、学校、企业、事业单位等各条战线的岗位实际,对如何提升干部素质进行了全面阐释,对于党员干部提高素质、转变作风、履行职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启迪作用。
  •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近世中国)

    巴黎和会与中国外交(近世中国)

    这是民国外交史权威学者唐启华教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奉献给读者的一本力作。作者利用大量第一手外交档案,尤其是从“驻比利时使馆保存档案”发现的《陆总长在和会专电》,即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收发电原件,重建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历史,对“北京政府对和会有无准备”“山东交涉失利与亲日派之关联”“如何看待中国在和会外交的失败”等问题做出了新的阐释。
  • 凰后在上:陛下,侍寝吧

    凰后在上:陛下,侍寝吧

    21世纪著名家族的继承人--洛沫,因一场陷害被搞的穿越。异世重生扶苏公主,上一世含冤而死,这一世转生女娲后人。一世安然,半世璃殇。还遇到了一个猜不透的他--莫璃殇。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吧。先是父皇被前朝余孽所害,后又被告知女娲后人转世。凤凰涅槃,必有不凡。眉间一佛莲,念于苍生,而又忘于尘世间。只愿不负前尘不负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北京人

    北京人

    那一年,美顺16岁。要不是过小年那天家里来了封信,到春上,就该嫁人了。后生是山背后窝洼子村的,叫栓柱。相亲时见过一面,板板实实个人。后来的日子里想起他,美顺就好笑,白叫了回栓柱,快到手的媳妇也没拴住呢。有时,还有点伤心。那天接了信,爹娘就捧着找村里的会计念。念回了,就凑在炕角里叽咕,叽叽咕,叽叽咕,见到美顺就住口,说些闲碎话。
  • 原来刚好你爱我

    原来刚好你爱我

    何轩,宋辞,多么美好的童话。每日每夜泪水打湿枕头的小丫头长大了,曾经多么美好的时光啊——为什么要离她而去呢?——曾经多么美好的时光啊——为什么要离他而去呢?——兜兜转转,发现,原来——你刚好爱我。
  • 称王称霸从群演开始

    称王称霸从群演开始

    第一本书进去了,这是第二本书。交流群723980701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回修仙途

    重回修仙途

    上辈子绑定个系统,一辈子身不由己,重来一次,看我如何走这条修仙之路
  • 陈情旧爱腹黑总裁请接招

    陈情旧爱腹黑总裁请接招

    苏慕寒一脸贼兮兮的看着任朵儿道:“朵儿,让我成为你的情人”任朵儿一脸鄙夷的看着眼前俊美无比的男人:给劳资赶紧滚……”男人反而变本加厉直接扑倒,一脸为委屈。任朵儿愤怒道:“王八蛋,你想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