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5400000014

第14章 周大新中篇小说枝谈(2)

作为80年代的中国军人,历史重负的困扰和时代的精神激励催发、相生相存。生活的大波的奔涌激荡,各种新知、时代的光影,思想潮流必然给新时期军人思想烙下深深的印辙。但是作为来自农村,有着传统思想负担的子弟兵,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种与时代潮流和历史前进不合时宜的芜杂。可贵的是,年轻的军人和这支有着优秀历史的军队,依靠本身的力量来清理思想的脉络,逐步剔除和克服限制伟大军队发展的消极因素,推进人生和军队向现代化征程前进。《军界谋士》中,大新描绘了几位“谋士”们对一次“902”演习的不同参谋作用,实际上是不同的人生价值观的外现。季参谋深沉世故,他原来“思想非常活跃,业务十分棒”,只因几次讨论训练问题时,当众给领导提了“正确意见”,被认为骄傲自大、目无领导,变得玩世不恭,老于世故了。白参谋则是工于心计。阿谀奉迎,察颜观色,事事处处讨好上级,而另一位参谋邢植生,在军长已经下达演习计划后,几次纳谏,力主己见,以论证其计划的疵漏。尽管有季参谋的前车之鉴,白参谋的好言规劝,即使被撤职受处分也不改他“以一个军人名义”对演习实际上是对军队对历史的负责精神。演习结束,军长在总结会上亮出谜底——他以这次演习训练为考题,“有意在部署上留下漏洞”,测试这些军中谋士们是否称职。军长奖勉说:邢植生的作为“或者是为了追求一个军人良心上的平静,或者是为了脚下这片国土的安宁,或者是为了对他的热爱的军事事业负责”,称赞那是敢于“死谏”的谋士,是值得尊敬的“高尚的人才”。这里,还可以补充为,邢植生敢于直颜“死谏”,是新时期军人掌握了知识才干后的一种自信精神,也是源于对自身价值的确认,是人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和复旧。为什么季参谋、白参谋视在领导面前发表自己的正确意见为畏途,为什么人言环境对敢于直言的人视为不可理解,丧失了人生独立性的“集体无意识”,对任何习惯的冲破都不能够接受(当然其中也有个别私利者的有意的阻挡)。邢植生的所作所为虽是作为一个“军界谋士”应该做的,却被当做异端,可见人生的行进何其艰辛。但从又一方面,邢植生的形象映照出80年代军人形象的时代光彩。这不独在《军界谋士》篇中才有。在《走廊》中,我们又看到景凌耀这位闪耀着思想光泽的年轻指挥员。一次反败为胜的战役,本来可以减少伤亡,可以争取时间,赢得主动,然而为了自己的虚荣心的满足,某师师长景凌耀竟不顾客观实际,在没有明了敌情和战情的情况下,独断专行,致使战斗失利,“两个半班兵力被毁”。后来他亲自到火线“渗透侦察”,调整指挥艺术,实际上是他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校正,也是他人生意识的重新确立和优化。患得患失,意气用事,耽误军中大事。作为一个优秀的指挥员不仅仅是有专业知识和才干,也要有崇高的思想境界、有对历史的彻底负责的精神。尽管景凌耀是一个成长中的典型,但他同邢植生、康赴一样不失为新时期军人的思想代表,无疑为军事文学画廊增添了异彩。

限于篇幅,对大新几部中篇小说的题旨蕴涵不能一一评说。写军人的思想意识在完成崇高职业时迸发闪射的光彩,写军人生活中多彩多色(杂色)的斑斓景观,更写那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塑造和考验着军人……使大新作品有着较沉实的内蕴,又独异其趣,为读者注目。

作为大新的第一个集子,欣喜之余不免对其创作中的瑕疵饶舌几句。大新的小说很讲究故事性,大都有较完整的结局和归依。故事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乃属中国传师小说的圭臬,但艺术还要注意节制,讲求韵味。即便作为叙述语言的艺术,小说讲究“以少少许胜多多许”,曲尽其妙并非曲尽文意。前者是境界追求,后者只是场面铺陈。大新的小说有些故事头尾相衔,波澜起伏,似无懈可击,但并非就是展开了风云变幻的艺术空间,不免令人有冗长平淡之嫌。比如《“大门”被拉开一道缝隙》,我不太欣赏这种新闻报章似的写故事的方法,也许几位女战士与歹徒搏斗时心灵情感不如她们抗击邪恶时激烈,也许她们几位平淡无奇的人生之旅在突然事变面前显得黯然。我觉得,作家只是把她们的事迹给予了报道,而并不是刻画和塑造新时期女军人的形象,至少她们形象并非丰满。并不要求人物都具有“高、大、全”的立体雕塑,但形象价值的蕴藏和内涵的深阔,则不只是以写故事和写事迹奏效的。人物的情感的升华,人心波澜的揭示,人生矛盾的剖析和表现,这些在作品中不能说没有,但显得单薄,另外,构成小说的必然规律又令我怀疑——即使是歹徒抢劫行凶事在生活中实有,但案发中长时间与女战士搏斗而未被值班人员发现,让保藏重要机密的地方成为三位英雄孤身奋战的战场,英雄行为的惨烈,克尽军人之职,可是代价的付出也令人痛心。大新写一次演习计划实施前,因内部的“败类”偷窃机密,祖国“大门”被拉开了一道缝,故事情节展开出人意料,却又令人难以信服,多少影响了作品的内蕴深度。

由此我想到小说结构问题。大新的几部中篇结构上有些不均衡。由于几乎都采用写实之法,结构上的沉稳平实,无多腾挪跌宕之势,这同思想内涵的合拍适度,应当说是一种艺术的结构。但不能不看到,大新还是不大注重结构的变化。这几部中篇除新近的《走廊》稍呈一种多视角的描写外,其余大都是顺序法。再一方面是结构的局促之感。我认为大新的中篇大多是长短篇和短中篇结构,不客气地说是短篇的拉长。我不主张内容是紧凑单一而字数稍长就当做中篇。中篇与短篇的区别在于结构上的宏大与舒放,形式结构的轻重精宏决定一个中篇的成色和质地。作品的结构服从于作家艺术构想的总体体现,包括对一些表现手法的借鉴,对人物关系的设置和情节的铺排等。大新作品如前所说注重了故事的完整和可读,但作家的笔有时胶滞于故事的展现中,缺乏很好地跳开来表现故事,让艺术感觉和想象超然于故事框架之上灵动飞腾,并以宏大的艺术构思推助和抉发故事蕴藏的艺术内含。我以为,《粘土地》和《走廊》稍好一些。前者是描写文革中某排长“我”一次换防中的经历。它揭示了不正常年月畸形的人际关构,剖析了极左思潮的毒害,对人生中的温馨情怀也给予褒扬。“我”与豆苓的爱情纯真炽热,豆苓屈服于环境的压力又得不到所爱,最后悲惨而死。作品结构上并不奇异,只是依从故事发生发展娓娓道来,但人物的思想行为浸泡在情节的展现中,没有剧烈的震荡和冲突状,却蕴含着对这方土地和人民质朴善良的一往深情。《走廊》把战场中的正面冲突交火与侧面的战事引发的种种思想心态交织糅合,让不同人生观的体现,不同思想行为融汇在一个“战争的走廊”里呈多角度,不同人物的思想行为有了比照,瑕瑜互见,清浊分晓,内蕴有了层次和立体面。

如果注意一下大新几部作品发表时间,又可以看出他的艺术表现方法在逐渐变化。在写实与再现的同时,又有了写意与表现的结合。《粘土地》中的蝴蝶镇、“粱祝蝶”、关于金针菜等情节和细节的出现,《走廊》中大花蟒的通人性等,虽是外在的方式,却带来了变化的消息。我以为在各种新潮、新知不断涌来,在各种名目的艺术手法竞技时,如完全不去接受,呼吸新鲜空气,封闭自己是没有出息的。但作为以个性和独特风格为其生命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同时也要不失自己的创作风格。目前,所谓“向内转”与“向外转”的讨论甚热烈。“内转”注重艺术感觉,讲求心灵情绪的表现视角,“外转”注重社会环境和生活的影响。内与外作为一种方法,似不分轩轾高下,对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意义。我以为象大新这类作家,他的文学生命在于对社会人生的辛酸甘苦和人情世态的冷暖炎凉进行揭示和描绘,对历史创造者们踔厉风发的精神和气概进行讴歌和礼赞,出于这一严峻的题旨需要他的艺术手法多以写实为主。作家艺术视角应不断调整丰富,但服从于作家的素质和生活视域、以及他所表现的对象,也就是说,有一个属于作家自己的恒稳的支点。

一九八七年九月二十三日《文论报》

同类推荐
  • 巴黎小姐的午夜

    巴黎小姐的午夜

    全书通过几十部电影的观后感,讲述了作者董菁与书籍、电影、音乐的关系及态度。《巴黎小姐的午夜》涵盖了时下年轻人喜爱的诸多方面,侧面反映了年轻人对爱情、家庭、成长等方面的理解与困惑。
  • 大智若愚

    大智若愚

    老舍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戏剧家。本书收录了他零散发表的长短篇散文六十多篇,分七辑,大致依作品面世年代为序排列。老舍的作品以幽默朴素、语言口语化见长,从这些散文里,读者可以再次领略老舍先生民间语言大师的风范。
  •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

    《山羊之歌》是中原中也的第一部诗集。中原中也(なかはら ちゅうや,1907-1937),旧姓柏村,昭和时期诗人、歌人、翻译家,被誉为“日本的兰波”。有350多篇诗作流传至今,其中一些诗作被选进日本的国语教科书,主要作品有诗集《山羊之歌》(1934)、《往昔之歌》(1938),译诗诗集《兰波诗选》。
  •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的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收录了石川啄木的四部小集子。《一握砂》包含551首短歌,《可悲的玩具》包含194首短歌,这两部歌集诚恳地记录了诗人在贫病生活中的哀思和叹息。《叫子和口哨》为石川啄木创作的6首现代诗,着重在对现实世界的思考。《可以吃的诗》则是诗人针对诗歌创作而写的一篇自白文章,简述了自己的创作之路,剖析自己的心灵。
  •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我想与世界有一点不同

    用20个故事书写青春的气息,离散的人,少年时期特有的迷茫与彷徨,是青春平等地赋予每个人的爱与痛的勋章。它让我们确信:每个梦想纵使微小如萤火,精心灌溉以爱,以信仰,以赤诚,时间终将让它们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故事里的他们把过往勇敢地摊开,脆弱而倔强,真实有力量。没有显赫登场的身份,没有传奇叠起的际遇,只有平凡长情的坚守。纵然这一生拼尽全力,也不过完成了最普通的生活,“繁星照亮夜空的一瞬,便是萤火全部的向往。”
热门推荐
  •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星云新时代

    星云新时代

    2020年,随着一款名叫星云的游戏问世以来,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横扫了全球。加上,游戏与现实货币兑换的开始,全球进入了游戏时代。然而这场游戏的背后,却另有其他目的。还有一场更深的漩涡正在悄然将近,在这场漩涡中心的陆羽(主人公),他会有着怎样的命运……
  •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成就内心强大的男孩

    本书简单、直接、易于阅读,从家庭环境、爱的教育、学习习惯和知识积累、生活方式、人际关系、金钱观、磨砺、健康等诸多方面,全面而系统地讲述了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应该如何去教育男孩,并深入剖析具体事例,提升孩子的素质,磨砺他们的心境,让他们在对人生有一定了解的同时,逐步让内心变得强大,成为一个真正自立、自强和勇敢的小男子汉。
  • 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

    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

    说话怎样才能滴水不漏?如何办事才能顺风顺水?在何时应该激流勇退?在凶险的局势面前,如何才能趋利避害?……读史使人明智。历史人物的兴衰成败能给我们很好的启示。《历史智慧教给年轻人的99条生存法则》以历史人物为核心,翔实地讲解了中国历史中的99则生存智慧,对于我们当下的生活和工作而言,这些生存智慧仍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西域民间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丛书之一。该丛书中的民间故事记录了口述者、记录者、翻译者的姓名,保留了最初讲述者所使用的通俗而生活化的俚语,原汁原味。故事通过对人物语言、地方礼仪、服饰和饮食的描绘,让人们领略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对长期生活于新疆大地的读者更有着阅读的亲切感。有的故事是西域民间故事的经典之选,具有新疆民间文学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保持了原初的味道和浓郁的地哉特色。
  • 神厨狂后

    神厨狂后

    她是21世纪顶尖杀手,却穿为北燕国最不受宠爱的废材王后,仗着娘家横行霸道欺凌后宫。她有超级酷帅的腹黑丈夫和超级可爱的天才宝宝,还有一个可以抽奖掉装备的厨神系统。看她如何用一锅一勺,征服美男、称霸后宫、走向人生巅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汉室可兴矣

    汉室可兴矣

    黄巾之乱,让风雨摇曳的大汉朝廷每况愈下,各方势力的野心开始了前所未有的膨胀,也促使着一切愈发混乱。若是让赵云当真有演义所讲的那般武艺出众,恰巧又多了许多智谋呢?由此而已,白龙出世,素袍银枪,却叫天意改,却让汉室兴。“子龙有七分勇猛可比秦将章邯,亦有三分智,可将其勇驱之。”——刘备
  • 天魂剑

    天魂剑

    一个远古传说,一把绝世之剑,二者有何关联。天魂剑,千年前就已扬名三界的神兵,沉寂千年,于千年后再次现世,一场空前争夺战一触即发,一个平凡的小子,意外获得天魂剑,并偶然得知自己的前世不凡身份,是继续前世的使命,还是开始今生的辉煌,当魔族前来争夺天魂剑,鬼域之主横空出世,欲修血妖,苦等千年,是命运的安排。还是有人背后操纵。当天魔降临的那刹那,一个惊天的消息被揭露,轩辕不凡又该何去何从…………
  • 托尔托罗

    托尔托罗

    绑架是一种游戏,对一个富家小姐来说,玛丽亚显然拥有太多的时间。她既不用劳心劳神于学习成绩,也不必亲自动手拖地做饭(除非是她心血来潮,想活动一下筋骨),更不用提到什么前途、什么全球经济危机,就算她把黄金当饭吃,她的父亲、著名的科技界的领头羊、商业界的巨富劳里先生也供得起。劳里并发有指望这个娇生惯养的小女儿有什么出息,成为什么惊天动地的女强人。他认为这个世界上比男人还缺乏温柔的女强人已经太多了,她们是时代的怪胎。所以他对玛丽亚放任自流,随她怎么闹。
  • 薯片菇凉拽上天

    薯片菇凉拽上天

    古暑,秦城高中难得一见的学渣,被学校列为重点扶贫对象,亦是,年级重点学习帮扶对象。韩薄,秦城高中公认的考试大神,颜值智商双在线。唯一的不足之处……身子娇弱易碰瓷。后来的某天,“学渣”不再渣。文科卷子满分,怒怼记者,“古氏华叔”的秘密,价值千万“归心镇”原稿,省重点绿色项目……一一握在她的手里。曾经戏谑古暑连“A”“B”“C”分不清的年级主任,妥妥的成为她的头粉……曾经让秦城高中头疼的问题学生,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学习标杆”。一个独属于学渣成长的故事,喜欢的小仙女可以收藏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