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5600000002

第2章 序

大猫是纸牌里的大王,在乡村社会,人们把正乡长称作“大乡长”。这是一部写游戏规则的书,不过不是纸牌的规则,而是官场规则。透过“乡长”这个微小的政治细胞,我们可以体察到转型时期中国乡土的基本状况。

吴思先生在一本论述清代官僚制度的专著中,提出“潜规则”的概念。他说:“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搬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在仔细观察揣摩了一些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总是与他们宣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当贪官的理由》,转引自《抚摸与停留》,第249页,长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潜规则”是同“显规则”(姑且这样命名)并行的两套规则。它们可能彼此交叉,也可能平行发展,相互“补充”。准确地说,显规则是一套话语系统,而潜规则是一套行为系统;前者是意识形态,是亘古不变的准则,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教条与灌输,是法律也是传统,是它将一个庞大的王朝联系起来,运作起来,固定下来,使它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具有稳定性和衡久性;而后者恰恰要远离话语系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一种默契与共识,一种心照不宣,它比显规则更加无形,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像幽灵一般,卖实在在地存在,谁也回避不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主宰着历史的走向,发挥着比显规则更加重要的作用。当历史的某一个突然转弯令我们迷惑不解的时候,潜规则会出来告诉我们,那让我们惊叹的所谓“偶然”,实际上并不是什么偶然,在另一套规则系统里,那不过是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已。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深度研究,忽略了潜规则,我们就会因为缺少了一把重要的钥匙而打不开门,无法进入那幽深的暗道,我们的认识就只能停滞在表层,被地表那些纷乱的植被所迷惑,而永远进入不了事物的核心。只有打开潜规则的门,真相才会轰然洞开,事件便会以完全不同的形貌、一种超出我们想象的新奇姿态,呈现在我们面前。

现实批判题材的长篇小说,凸凹的《乡长手记》并不是第一部,然而凸凹的敏锐处,在于他透过官场的表层,深入到潜规则的层面上。一个怀有抱负的年轻官员,须采用自己所唾弃的非正常的手段才能为百姓干点实事,这个反腐败者最终失败,而加在他头上的罪名,恰恰是“腐败”,他落个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样一个逻辑过程,可能有点离奇,但是如果将陆大新放在潜规则的公式里运算,这样的结局就完全合理了。潜规则的强硬与周密,使得一个小小的陆大新,除了就范,没有别的选择。这个纯洁的书生,自从他迈出了走向官场的第一步,就敏感地意识到了潜规则的存在,他曾经试图利用潜规则,驾驭潜规则,来为他的社会理想和人文关怀服务,结果却被潜规则碾压成齑粉。而他的敌人,也并非仅仅是现实生活中的张三李四(他们的道德良知也在受到规则的无情绞杀,他们和陆大新,不过是在绞杀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出现而已),而是一个庞大的无物之阵。在这庞大的无物之阵面前,张三李四都显得无关紧要。反抗具体的对手或许容易,玩弄一点权术,使用个把荤招,就可见效,而这,恰恰又走向了异化,投靠了潜规则。潜规则看似无形而又无处不在。他将每一个鲜活的个体包裹得严严实实。道德固然重要,但并非救世的根本手段。如同吴思所说:“道德操守是官僚集团自始至终卖力挥舞的一面大旗,它翻滚得如此夺目,根本就不容你不重视。我完全承认,道德的力量是有效的,海瑞的刚直不阿可以为证。但道德的力量又是有限的,海瑞的卓见和盛名也可以为证。”(同上书,第257、258页)

这使我想起当今一些年轻学人对那些在荒谬时代里迷途的知识分子的道德质问。这种道德质问自然无可非议,但不去考虑文化乃至政治系统的摆布与操纵,而全然追讨个人的责任,就有些浅薄可笑了。道德底线崩溃,问题不全在道德教育的力度不够,而在于潜规则的强大加速了人们对显规则的背叛,在于现实赋予堕落一个堂皇甚至高尚的理由。

从柯云路的李向南,到凸凹的陆大新,表明文学在进步,表明文学家对社会现实的拷问越来越深入,然而文学家之幸,恰恰是社会之不幸。与中国小说的这点进步相伴随的,却是历史进程中的痛苦与呻吟。小说没有指明出路何在,因为这一切,远非陆大新,或者凸凹所能完成的。

祝勇

2000年12月15日

同类推荐
  • 消失的地平线

    消失的地平线

    这是一部带有神奇色彩的、披着神秘面纱的作品,描述了一段不同寻常但又好像欠缺点什么的“历险”故事。四名西方人意外闯进了神秘的中国藏区,从而开始了一次奇妙的历险,到最后,他们自己都不知是身处于现实,还是虚幻。作者希尔顿也因其以“香格里拉”为主题的小说而闻名于世,读者会跟随作者的妙笔在“香格里拉”来一次旅行,无论香格里拉在哪里?只要我们心中有香格里拉,哪里都是香格里拉。
  • 摘星楼(上)

    摘星楼(上)

    无戒手搭凉棚,紧皱着眉头向这条黄土道东侧眺望着,六月的骄阳毒毒地刺灼着他宽厚的背脊,天际无云,周遭无风,唯有嘈吵的知了在树端上尽兴地吸吮着甘美的树汁,发出长长的锐鸣。小和尚无戒今年年方十七,圆肚圆臂圆腿子,大头大脸大耳大眼大嘴巴,唯独脸盘最中央的鼻子象个未曾发酵的干瘪小馒头,时而发痒痒,即使在最毒的骄阳下也会猝然打出一串飒爽的喷嚏。此刻,他脱去身上的短褂,扒去胖腿上的薄裤,连着自己的小包袱一股脑地围在腰际,就这样穿着一条青灰色的短裤衩,光秃秃的脑门上顶戴着临时用柳枝编的遮阳帽,大步流星地在镜州城外的黄土道上行走着。
  • 出嫁

    出嫁

    袁月父亲死了,袁月渐渐长大,对自己父亲的哥们儿——盗墓人刘凤福产生了感情,袁月的母亲玉香为了钱默许袁月的行为。刘凤福犯罪伏法,袁月悲痛不能自拔。后在诊所上班,跟老板娘的丈夫勾搭上了,后被扫地出门。老板娘到袁月家大闹一场,让袁月颜面扫地,从此远走他乡来到武汉,经历各种曲折后,袁月做了一个处女摸修复手术,嫁给了一个有着市侩气的中年男人……
  • 只有他知道一切

    只有他知道一切

    “第一次打她的时候,我期待她有更多反应……”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故事随即展开。作家奥利弗与妻子相爱多年,情投意合,他们一起创作了多部优秀儿童书籍,生活令人艳羡。直到一天晚上,在一顿愉快的晚餐之后,奥利弗突然一拳打向妻子,使其丧失蜷缩在地,随后又持续重击,直至妻子昏迷。
  • 一颗红豆

    一颗红豆

    致文握着手中红豆,心中勾起一串的想思。他想,人有时不经意地捡起一样东西,说不定会一生都摆脱不掉。初蕾是致文心中的红豆,但初蕾与弟弟致中却如青梅竹马般的嬉闹在一块,致文是该明白表达心迹呢?或只能如手中隐握的红豆一般,永远深藏在心里?
热门推荐
  • 豪门婚契:爱妻,求续约

    豪门婚契:爱妻,求续约

    她大概是世上最倒霉的女人,老妈生病,老爸入狱;有天有个超级男神跟她说,女人,跟我结婚吧!她以为遇到了救星,没想到,却是噩梦的开始!
  • 婚恋成瘾:周先生的呆萌妻

    婚恋成瘾:周先生的呆萌妻

    她一梦醒来才知是亲人算计了她!谁推我入深渊,我就要让谁下地狱!她咬牙发誓。“做我的女人,我可以帮你。”他邪魅一笑,嘴角漾起完美俊逸的弧线。他与她之间只有利益。明明恨透他埋葬了自己的幸福,可是为什么他又总是一次又一次让她伤痕累累的心感到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心中的那棵樱花树

    心中的那棵樱花树

    还能想起那棵樱花树吗,虽不茁壮,但纯洁而美好。
  • 名侦探柯南之从心出发

    名侦探柯南之从心出发

    企鹅群号:9~4~6~9~1~0~8~5~4
  •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第3卷)

    《毓老师说易经》根据毓老自1993年至2000年讲授《易经》课程内容整理而成。毓老认为,《大易》与《春秋》弄明白,中国思想左右逢源!读《易经》的目的有三: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二、智周万物,道济天下;三、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易经》是智海,绝非假话,是智慧的产物。书有古今,智慧无古今。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的智慧,把人生问题解答明白,就能明白一切。《毓老师说易经》告诉我们,要懂用脑,读完一篇,真得其好处。以一公式,可以推演很多。多读书,存肥料。读书,懂用道理简单,做到可难。
  • 请聆听我的声音

    请聆听我的声音

    这是一个披着推理外皮的言情文,一个大灰狼和小白兔的故事,一个高冷窥探心理的故事。最深不可测的是人的精神世界,最不可试探的就是人心。究竟是什么情感导致了一次次的犯罪,究竟是什么扭曲的心理才会为之疯狂。到底有什么故事,非要用犯罪杀人才能述说。我就是黑夜中的精灵,是催眠者。现在,请聆听我的声音!
  • 黄石公三略

    黄石公三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手臂录

    手臂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世界500强面试指南

    本书全面解析了世界500强企业面试真题、面试技巧、招聘全程、用人标准、育人方略、工作规范,全方位展现世界500强企业选人、用人、育人的真实记录,从而帮助广大的求职者充分了解用人企业,在面试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在面试过程中正确应对,获得好的面试成绩,从而脱颖而出,顺利地取得成功。
  • 湘西匪事:二爷爷传奇

    湘西匪事:二爷爷传奇

    二爷爷一边打枪,一边喊:“我是汪二,是你们的二爷爷!”二爷爷是一个枪迷,但他不是神枪手,不过他的枪法也不错。在湘西匪乱的时候,二爷爷的枪就要过土匪的命。有一回土匪围村劫粮,二爷爷就用一支三八步枪,48颗子弹,头一回和他们交火了。也就在那一次,他取了土匪的命,而且成功地掩护乡亲们撤出村庄。二爷爷在掩护乡亲撤离的过程中,对着土匪的进攻,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令四十多个持枪的土匪,面对丛林中的二爷爷奈何不得。首匪王疤子不得不把探子叫来,问龙西村肯定找谁做了靠山,为什么不认真采线,使得他们的“肥羊”计划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