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01

第1章 自序(1)

这本书,最早写成于1993年。此前3年,我在中央电视台作了一个20集的《幽默漫谈》节目。书稿是应某出版商的要求,在“漫谈”脚本的基础上整理而成。稿子都排印成清样了,出版商却失约了,稿子就冷冻在家里了,直到4年后才获得出版机会。最初的印数少得可怜,只有1500本。10多年过去了,我的幽默学的研究,虽然核心观念没有多大变化,但在范畴的系统和具体论述方面有了不少的进展,可这本书却绝版了。不少读者对本书情有独钟,时时来信询问。两年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王玉荣女士,慧眼识珠,主动提出出修订版。这自然可以说是天赐良机,但我却不想匆促付印。尽管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合同期限早已超过,向来以快手著称的我,对本书的修改、补充时间前后却长达两年。这两年的工作,主要是补充和删节。补充了一些资料,重点是一些学术上的理论根据;删去了一些资料,主要是一些陈旧的漫画和一些不够精练的语言。本来我的雄心很大,曾经设想将学术材料作更加严密的疏理,但后来发现在这样一本要兼顾通俗和学术两个方面的书中,过多的学术性内容并不明智。好在在幽默的学术性建构方面,我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在《文学评论》上发表的《论幽默逻辑的二重错位律》和在《文艺理论研究》上发表的《论幽默逻辑》。我决定不再大动干戈,而是把这两篇论文附录于全书最后。这两篇论文,后者更能代表我的学术追求,它还曾经被《新华文摘》转载。此外,我还出版过《幽默基本原理》一书,书后有古今中外大师们关于幽默的论述,加以引用,不再使很复杂,甚至免不了繁复的注解占据可贵的篇幅,从而保持了本书灵动亲切的论述风格。当然,立意的反复,使我在时间上付出了代价,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的耐心是惊人的,不能不令人感慨系之。

回想起来,我闯入幽默领域,实在有些偶然,是我做梦也想不到的。

那是1990年初,我的两个学生拿来了一个出版社的选题,叫做“幽默五十法”,请我写一本书。他们说,有好几个人都在争取,但编辑部认为,其他人谈吐不够幽默,只有我适合这项工作。一方面,很高兴自己被公认为是富于幽默感的人,能在幽默这样一个重要领域里施展一下,毕竟是三生有幸;另一方面,又恼火幽默哪有什么“五十法”,把幽默的方法人为排列成几十条,这本身就无异于是对幽默的讽刺。但我还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并把书名改为《幽默谈吐的自我训练》。当时我正在等待去德国的签证,起码要两个月。反正也是闲着,就抓了一些书来看,把我平时的一些心得和实际体验系统整理了一下,临行之前居然完成了。

令人遗憾的是书名在出版时竟然变成了《幽默答辩五十法》。真是煞风景,根本就文不对题,在我那本书里,压根儿就没有什么“答辩”的影子。因为以我看来,答辩,无论是诡辩还是雄辩,与幽默都不属于同一范畴,是两路功夫。答辩讲究的是逻辑,传达的是理性;而幽默却是通过超越逻辑,传达情感。雄辩与诡辩追求的是说服、逼服,甚至是压服,而幽默是要把我的进攻变成你的享受。但是书已印成,只能徒叹奈何。

聊以自慰的是进入市场后,也许由于本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相当的结合,颇受欢迎,居然在两三年内印了30多万册(还不包括书商的盗印)。香港和台湾的出版商是很敏感的,他们得到了我的授权,以惊人的速度出版了繁体字版。一位中央电视台社教部负责人出差到香港时看到了我的书,很感兴趣,回来就找到我,并邀请我到他们那里去制作了一套《幽默漫谈》的节目。

写那本“五十法”的时候,有些在我看来颇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并没有写进去。两年后,我才把这些观点概括为“逻辑错位”,并写成学术论文发表在《文艺理论研究》上。但在当时,我觉得把这么重要的学术创见写到“五十法”这类的小册子中去是很可惜的。中央电视台有关部门的领导动员我把它编进脚本中去,我自然同意。这样,一来我可以乘机把荒谬的“五十法”那个愚蠢的平行罗列结构,改成具有严谨层次和系统的结构;二来也可以把我在幽默研究中最重要的心得、最核心的理论较为严整地借中央电视台展示一下。

我的核心观点是:幽默不同于通常的理性思维的一元逻辑,它是一种二重复合逻辑;有时以错位(或篡位)的形式出现,有时以平行反衬的形式出现。

最初,中央台是让我一个人讲。但是,我没有信心单独讲到底,就找了一个主持人做我的搭档。我非常认真地把我的二重逻辑错位理论渗透在原本就很受欢迎的操作性之中,以对话的形式分成语义、价值、逻辑三个层次的错位加以阐述。在我看来,这应是我第一阶段幽默研究的总结。节目在央视还没播完,我就到美国一所大学的英语系讲授中国现代新诗去了。美国也许是世界上幽默的超级大国,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幽默有如布帛菽粟须臾不可或缺,而且在他们视为极其严肃的政治生活中,包括总统竞选、议员辩论都常以幽默争取人心。至于美国大学图书馆有关幽默的理论著作以及系统资料之丰富,使我瞠目。不论到哪个大学图书馆,把电脑一按,幽默理论著作目录都能占据好几个页面。这时我才发现,我国图书市场流行的那些分类合编的幽默故事,原来都是从美国一些末流小册子中转手倒卖来的。倒卖的方式很原始,常常是一个人匆匆忙忙地译了一些,另一些人译了其他一些,于是就像打扑克洗牌似的,把这些故事洗来洗去,居然在三四年中洗出了不下100本的幽默故事。其中最可笑的是某大学出版社的一本《幽默术》,居然把大量与幽默毫无瓜葛的议论都包括了进去。即使在一本非常严肃的叫做《世界幽默艺术博览》的书中,居然也有一些根本与幽默无关的故事。

就在中国书商猛炒美国幽默故事的冷饭之时,美国和欧洲那么丰富的幽默理论却完全被忽略了,几乎没有人去翻译和研究。中国在美国有那么多留学的文科研究生,研究比较文学和语言学的很多,而研究幽默学的绝无仅有。这就使我国本来就很贫乏的幽默理论被封闭在了很狭小的思想材料范围之中。近来虽然也出了二三十种幽默理论著作,但其经典材料总是限于百科全书中摘引的片言只语。连西方研究幽默的一个最起码、最通用的范畴“不一致”(incongruity)都没有作系统的、深入的、结合中国实际的研究。而另一方面,对于我国相声艺人的经验也没有加以系统化归纳总结,从而构成中国式的基本概念和范畴。这就使中国的幽默理论处在双重的贫困之中,一方面是理论的缺失,一方面是经验材料的贫乏,而这就必然导致幽默研究在低水平上徘徊。

同类推荐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是明代万历年间隐士洪应明的一部语录体著作,集儒、释、道三家之思想精髓,涉及修身、处世等各方面内容,雅俗共赏,受到了文人学者和市井阶层的广泛欢迎,对后世影响深远。本书按照为学励志、齐家治国、为人处世、修身养性等若干主题,对《菜根谭》原作进行重新编排,加以现代文翻译和评析,并精心选取任伯年、吴观岱、程璋、徐悲鸿、陈少梅等著名画家的作品作插图。希望读者能在文与画的双重熏染中,获得精神上的升华。"
  • 关于爱

    关于爱

    本书最早出版于1940年,德文版甚至早于西班牙文版问世,之后各篇内容散见其他著作,都属于奥尔特加-加塞特最知名的文章。作者潜入爱的不同阶段,揭发爱的心理、爱的意义与意识的差异,探讨坠入情网的现象及对于爱的对象的选择,并厘清一般人对爱的错误认知。关于爱,奥尔特加-加塞特为我们进行了一场最精彩的哲学讨论。全书写作风格自然,让人原以为看到的是位哲学家,最后发现读到的是位温暖的作家。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中华国学经典)

    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之后,出世时,家道已衰落,是没落贵族的后裔。据说他的父亲名激,在孟轲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孟轲的主要由母亲抚养成人。孟母很重视对孟子的教育,历史上广泛流传着“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的故事,足见其良苦用心“。在母亲的精心教诲下,孟轲度过了充实的少年时代。 本书是继《论语》以后最重要的儒家经典,记述了孟轲一生的主要言行,突出地记述了孟轲主张仁义、反对暴政和武力兼并的政治思想,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主义思想。全书语言生动,比喻深刻,论证有力,文章气势雄伟,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
热门推荐
  • 阴债

    阴债

    白天人走路,晚上鬼坐车。未至莫停车,否则魂不留。
  •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木兰溪 木兰江 木兰河

    本书内容包括:入海口、镇海堤、三江口、宁海桥、涵坝闸、熙宁桥、木兰陂、南北洋、石马街、坝下城、虎啸潭、东西乡等。
  •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

    《确认过眼神,遇见对的人》是电台主播、新锐青年作者——许七年的首部讲述关于“青春”“勇气”“爱”的中短篇疗愈故事集。全文生动地讲述了七对恋人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或是两小无猜,或是情窦初开,或是携手共度一生,或是相见从此路人。有撩有愈,哭笑兼得,欢脱又不失温情的写作风格给读者带来既戳心又暖心的阅读感受。这世间的恋爱百转千回,遇见都是天意,拥有便是幸运。
  • 云中有仙舟

    云中有仙舟

    苍天无尽,云路茫茫,仙舟驶过的云海之下,三千世界如隔绝的孤岛。一条域外游魂,意外成为了仙舟巡界使,被派往云海下的一个又一个修真世界,完成各种各样的天道任务。不同的世界,迥异的风俗人文,相同的道与法,憎与爱……冒牌巡界使郁子规发现,这登仙成神之路,原来跟这岁月一样,悠然而漫长。(本文非快穿非无限流。无男主。)
  • 英年早逝后留下了什么

    英年早逝后留下了什么

    盛夏,人生篇章翻到了全新的一面,高中是青春盛放的时候。它带来了所有的未知,带走了一去不回的年华。
  •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在中国屏风上(毛姆文集)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〇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 将赴朔方军应制

    将赴朔方军应制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捡到两种力量

    捡到两种力量

    两种主宰力量同时集中在一个人身上,那是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几万年未出现的概率竟然让我中了,那撸起袖子就搞呗!管他什么后果,先搞了再说……我也想低调啊!可实力不允许——你说是不是,哈哈哈……因为我深有体会,不高调一点会被搞死的……
  • 鲜妻送上门:老公,么么哒

    鲜妻送上门:老公,么么哒

    回国代替重病的姐姐对付小三,却不料惹上了大人物,然而没想到,她的身份被他识破……“乖乖听我的话,不然我当众揭穿你!”他威胁她,不准她和别的男人走得太近;要求她每天定时做饭给他吃;还必须乖乖喊老公,如有一点没做到……就把她逼到墙角:“女人,想知道惩罚是怎么样的吗?”……
  • 长相见

    长相见

    新书《女朋友总想杀死我怎么办》已发,请各位看管一看~~~“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