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200000038

第38章 抒情逻辑和幽默逻辑——一元极化逻辑和二重复合逻辑(1)

一、有些幽默理论为什么有点可恨

许多人喜欢幽默,但是却不喜欢幽默理论。幽默给人带来欢乐、微笑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大部分幽默理论却相反,给人带来不少苦恼。一般来说,那些理论太艰涩,叫人可望而不可即,令人自卑。事情真是怪得很,幽默怪可爱的,可幽默理论在许多人看来,简直是可恨。

这是因为:第一,这些理论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太不周密,漏洞太多;第二,正因为不周密,因而也就没有可操作性。就拿西方幽默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观点——“不一致”理论来说,几乎每一本美国的幽默理论书都要引用到,但是漏洞也许是最多的。

这个理论可能是源于叔本华提出的“笑不过是人们突然发现他所联想到的实际事物与某一概念之间缺乏一致的现象”。这个笑的定义很有名,被许多理论家引用,也遭到许多非难。概念与实际之间不一致并不一定会使人发笑,一切认识上的错误和商业欺骗,对当事人来说都不觉得可笑。把鹿说成是马以糊弄昏庸的皇帝,钳制众口,或把好人划成右派,都不可笑,而是可悲可怕。从伪科学的理论到神话,都是很庄重的,毫无喜剧性可言。喜剧性的笑只产生于双方都明知其错而故作不真的表达,口头与心头的“错位”比口头与心头一致有更多的意外之情,情外之趣。

概念与实际的不一致,也就是不真,并不一定产生笑。即使某些心照不宣的不真能交流情感,这些情感也不一定是幽默。

二、抒情的不一致和幽默的不一致

传达感情,最直接有力的形式是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比如,拜伦在《雅典女郎》中说:

雅典的姑娘,我爱你,在我离别的时候,请把我的心还我,如果你不还,就把我整个人都拿去。

诗中的感情是很强烈的。他爱这个希腊姑娘爱得掉了魂,心都给人家偷去了,可现在要离开雅典了,请人家把心还给他。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系列观念与事实的不一致。第一,心不在胸膛了,还能活吗?第二,心怎么拿去,又怎么还回,这个技术问题在19世纪初还没有解决。第三,既然在这么热烈的恋情之中还要走,这说明很有理智,因而才决心把感情(心)收回来,可又说如果心收不回来,就连人都送给人家,这不是取消了要走的念头,明显的自相矛盾吗?看来,他表面上说如果能收回感情就走,但感情是收不回的,因而,实际上是不准备走。其实他真正要说的并非走不走的问题,而是感情是永远收不回了,爱是绝对不会变的。

这就是不一致了。

浪漫色彩很浓的诗的不一致,就是把感情绝对化、极端化、永恒化、神圣化,而事实上不管多么强烈的感情,都要随着年龄、生活条件、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的,任何感情都有高潮和低潮,甚至有消失的时候(如死亡),因而世界上不可能有浪漫主义诗人笔下那种永恒的不变的感情。其实,拜伦这类诗中的感情只是一种想象的纯粹感情,与实际生活中的感情肯定是有很大距离的。就拜伦本人而言,他似乎是到一个地方就爱上一个姑娘;所以他诗中的爱情和生活中的情感是很不一致的。这种不一致,读者和诗人都是心照不宣的,我们在读这类诗作时,绝对不会产生任何幽默感。这是因为凡是浪漫诗都是抒情的,而感情的冲击力,会使人的感觉发生“变异”,这就产生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癞痢头的儿子自家的好”、“月是故乡明”、“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的感知变异现象。

正因为这样,在诗中,人对自己、对他人的感觉都是变异的。白居易写唐明皇第一次见到杨玉环的诗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回头朝唐明皇一笑,给他的感觉冲击如此强烈,他再去看后官的嫔妃宫女们,竞一个个面色苍白了。这里显然是观念(感知)和实际情况不一致了,可我们从中感觉到的是抒情的优美,而不是幽默调侃。同样的不一致,有的是抒情,有的是幽默。问题在于:幽默的不一致有什么特点?

三、抒情逻辑的一贯性,幽默逻辑的二重性

幽默功能是传达感情的,它超越于现实的真,使双方通过玄虚化心照不宣地交流潜在的情致。而抒情同样也可以通过玄虚化的想象感动读者,这在诗人与读者之间也是有心照不宣的默契的。

因而超越现实的玄虚化还不能说是幽默真正的特点。问题在于它和抒情的玄虚化有什么不同。

抒情通过想象(玄虚化)使情感极端化,不管情况怎样改变,情感总是单向直线地发展下去,哪怕是人死了都不变。如白居易写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感情: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在天”和“在地”,说的是不管人在空间上有何变化,哪怕到了撒哈拉大沙漠,到了北冰洋,感情都不会干涸或冰冻。“天长地久有时尽”说的是,时间本来是无限的,但比起感情来说,却是有限的,而感情才是无限的。即使天荒地老(用苏格兰诗人罗勃特·彭斯在《我的爱人是一朵鲜红鲜红的玫瑰》中的话来说,则是沙子和石头都熔化了),爱情的痛苦仍然是永恒的。从逻辑上加以分析,抒情的思维其特点是一元化的极化逻辑,也就是只承认一个方向,认定一种可能,不管一切条件,只顾推向极端。不管它推向什么样的极端,出现什么样的超越常识或与现实的不一致,它仍然在一条逻辑线上滑行,因而它的效果是情感的一元极化,感知的一元变异。而幽默的不一致则不同,它常常不是一条逻辑往极端方向的滑行,而是一条逻辑线索在滑行过程中突然往另一条线索上转移。因而从根本上来说,抒情是单一逻辑,而幽默是二重逻辑的复合。

让我们分析一个唐朝的故事:

唐太宗的长孙皇后很贤惠,又很有政治头脑,可惜死得很早。太宗很怀念她,就在宫中搭了一个很高的楼,不时到上面去望皇后的陵墓。一天太宗带着魏征登楼,唐太宗指给他看远方皇后的陵墓。魏征说,我老眼昏花了,看不到皇后的陵墓,只看到高祖皇帝的陵墓。唐太宗听后,不久就把望楼拆了。

这是因为唐太宗听出来,魏征的话中有话,在表面逻辑之外还有一个逻辑。

逻辑本该是客观的、理性的,唐太宗能够看到皇后的陵墓,魏征也能看到,如果因为老眼昏花而看不见皇后的陵墓,那么也就看不见高祖皇帝的陵墓。但是,他却看到了。在表层上,唐太宗的逻辑的预期失落了,而其深层还隐藏着另一条逻辑:对什么有感情,就能看到什么;不重视什么,对它感情淡,就看不见。这是二重逻辑的“错位”。在同一座楼上,魏征说自己只看见唐太宗父亲的陵墓,看不见皇后的陵墓,这是抒情逻辑。唐太宗看到自己老婆的陵墓,而看不见自己父亲的陵墓,则是另一种抒情逻辑。这两种逻辑如果分别独立存在就都只会有一种诗的感染力,然而在这个故事中,两个人不同的感情逻辑,在同一座望楼上,一个只看见长孙皇后的陵墓,一个只看见高祖皇帝的陵墓,于是逻辑“错位”了,诙谐的意味、幽默感就产生了。

唐太宗意识到魏征的情感逻辑与自己的不同,这说明他很有智慧,马上把望楼拆了,则说明幽默感也有特殊的社会功利作用。魏征运用幽默感取得了很大成功,既达到了目的,又没有把自己和皇帝的关系搞坏。

同类推荐
  • 忍经·劝忍百箴

    忍经·劝忍百箴

    《忍经·劝忍百箴》将《忍经》与《劝忍百箴》二者合一,辑成一部展现古代圣贤处世哲学的智慧锦囊,帮助世人提升思想道德修养。小忍则有小成,大忍则有大成,不忍则一事无成,祸患无穷。一个“忍”字融合百家智慧,成就博大人生。
  • 中国哲学十讲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先从整体上对中西方哲学的几个重要发展阶段和代表性思想家加以对比,而后选取了中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九个流派思想,深入各派哲学文本,分别作详尽的评述,其援西入中的研究进路和精辟观点在同时期的中国哲学著作中可谓独树一帜。
  • 墨子公开课

    墨子公开课

    学习墨子的智慧,也学习墨子的精神,做一个智慧而又理智的人。虽然我们不一定要做到墨家弟子那样以苦为乐,但起码我们也要树立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本书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哲学深义,对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相信对大家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也大有禆益。
  • 禅修养心

    禅修养心

    禅是达观处世的态度,禅是养心怡性的指南;禅是慈悲为怀的仁心;禅是励志修身的妙悟,禅是执着追求的精神;禅是优势生存的智慧。用禅的精华来浣洗我们的心灵,教你学会做淡定的自己。平常之人常有,而平常之心难得。反过来讲,正是因为心难平常,人才变得如此平常。常怀悲悯之心则恶念不生,人便活得踏实、平和,人才有感恩心。善与恶、爱与仇,在人心里此消彼长,你必须谨慎把持,以使佛心常驻。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是十分明显的道理。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能做些有意义的事,为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正道。珍惜生命、顺应自然,该来的终归会来,该去的终归会去。我们无法挽留,也无法驱散,平心对待,一切随缘!
  •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左手曾国藩家书,右手哈佛家训

    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哈佛,西方第一圣殿!跟曾国藩学做人做事,向哈佛汲取精英智慧!古为今用,从曾国藩家书中领悟先哲智慧;西为中用,在百年哈佛园里品读精彩人生!打开家书,在墨香中体悟成长的力量;走近哈佛,在故事中品懂生命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浮华一日

    浮华一日

    “来时为客,入时为刺,吾既为鱼鹰,何足爱哉?”一袭青衣,一柄短剑,在这风云瞬变的乱世之中,她是南溟郡主,却也是身陷囹圄的南溟鱼鹰。纵使情深意重,奈何命薄缘悭。浮华背后,她能否挣脱身份的枷锁?“颠覆江山,为一日浮华,倾尽天下,然犹负卿。”他,深谋远虑,壮志凌云,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在这风云瞬变的乱世之中,他是大齐之主。颠覆天下,只为予她自由,一日浮华过后,却终是输了她。道不同,能否殊途同归?
  • 现实恋爱游戏攻略

    现实恋爱游戏攻略

    菜鸟术士初到人间,竟迷上玩恋爱文字攻略游戏,怎奈BE之神笼罩,一直未能拿到圆满结局。在积累拿到233个BE时达成隐藏成就——来到古代进行真实恋爱游戏。要攻略谁?攻略几个?甚至……如何拿到人生第一个HE?考验才刚开始……
  •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母亲(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父母卷(文摘小说精品)

    本书收集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父母的故事。黯淡的太阳光斜铺到斑驳的旧木栅门上面,在门前我站住了,扔了手里的烟蒂儿,去按那古铜色的,冷落的门铃。门铃上面有一道灰色的蛛网,正在想拿什么东西去撩了它的时候,我家的老仆人已经开了那扇木栅门,摆着发霉的脸色,等我进去。
  • 恒神纪

    恒神纪

    天地初始,混沌永存,历史的长河,也终将会埋葬往昔的辉煌,从创世纪到如今,无数英杰被历史的风沙掩埋,销声匿迹,而现在,这个崭新的纪元,究竟该由谁来开辟?少年林羽尘,携混沌之力,踏轮回,破九霄,高歌猛进誓要在这乱世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时代!
  • 人权哲学导论

    人权哲学导论

    本书通过系统梳理西方人权思想从古希腊哲学家到马克思的发展源流,对人权的理论内涵进行全面哲学解读,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客观评析,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与研判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该书从哲学角度系统梳理并解读了古希腊至今中外人权思想的发展源流与理论内涵,对人权原则在当今世界的制度实践进行了客观评析,在此基础上全面考察、研判了中国人权实践的历史、现状与趋势。作者指出,人权绝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权利问题。不管是作为具有高度价值统摄作用的哲学范畴,还是作为具有实际价值参照作用的法治范畴,人权实践都必须有其充分的社会基础。人权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的生命真谛就在于,它不仅是一种理想,而且更是一种行动。从世界范围看,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和历史文化的多样性不能成为肆意破坏和践踏人权原则的托词和借口,人权价值理想的普遍性绝不能成为某些国家或利益集团推行强权政治和文化霸权的标签和工具。国际间的人权保护与合作必须建立在平等与协商的基础之上,严格依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其说人权是西方哥特式建筑,尖塔高耸,还不如说是东方的四合院,和合相生。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

    《向宇宙进发:载人航天新探索》从人类航天事业发展50年,尤其是近10年的发展出发,回顾了航天发展的过去,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人类认识宇宙、探索宇宙的发展路线。从能源的发展和利用、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望了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路线。
  • 佳时朝暮

    佳时朝暮

    我会在每个有意义的时辰,远隔山海与你共存.
  • 女尊王朝之这次换我来爱你

    女尊王朝之这次换我来爱你

    上一世,慕容若欢放着对他千百般宠爱的相公不要,被渣男所骗,被白莲花害死,这一世她一定要好好对她相公,夺回属于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