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7900000029

第29章

往来穿梭的商贾、僧侣、歌者、游吟诗人……使贵霜帝国热闹非凡。集市上,来自东西方的货物令人眼花缭乱,阿拉伯地毯,中国的丝绸、玉器、陶瓷,希腊的雕刻品,天竺的香料,埃及的织物、摩尼珠,另有水晶、苏合、胡椒、珊瑚、玛瑙、琥珀、珍珠等等。文化、宗教上的各种学说、教派更是叫人目不暇接,拜火教、佛教、琐罗亚斯德教、希腊教……帝国内林立着古希腊、阿拉伯、却度和大汉风格的建筑,贵霜王朝的鼐盛期到来了,月氏人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文化和文明,并成为载体与传播者。如此说来,月氏人可谓因祸得福,使得自己的部族最终脱离原始。

可能是毗邻恒河河谷,久沐印度文明的浓郁之风,贵霜王朝的第三代君王迦腻色伽成为虔诚的佛教徒。他在犍陀罗建庙宇、佛塔,一时间,犍陀罗云集大批佛教上师和高僧,这里无疑为佛学中心地带。

佛学初始于印度时,并没有像基督教一样,信徒们为他们心中的神广修高殿圣所,欧洲诸族将本民族的雄浑和狂放融入建筑艺术之中,便使心中的神也显得肃穆而高远。相形之下,佛教要淡雅清静许多,如微风掠面一般宁静地走入人们内心。面对印度河谷无比的寂静,僧侣们微闭双眸,独自参悟人生的真谛和宇宙的奥妙,人们没想到为佛塑像,直到佛教进入迦腻色伽的犍陀罗,被希腊文化熏陶已久的月氏人自然想到了塑像。

我在一本资料卜看到,最早的佛像雕刻者应该是大月氏人,他们用古希腊雕刻手法塑造佛像。我想后世一定延续了这一风格,以至于任何国家的佛像均有古希腊神像的宏伟造型。尽管佛的眉宇间是东方式的慈祥、笑意,体态如东方的古老河流一样丰韵流溢、美妙绝伦,佛的像身却一天天伟岸高大,直至赫然端坐于天地间,像乐山大佛等,脚踩大地,头接蓝天,把东方古国的大气轰轰烈烈地挥洒到极致。

众所周知,佛教是从“丝绸之路”上传入中国的,很少有人知道,由丝路上走来的传教僧人中大多数竟为大月氏人,这又是一个奇特的文化历史现象。月氏人拒绝了跃马扬刀杀回故土,而选择了另一种回归方式:身披一袭飘逸的袈裟,颈挂菩提珠串,面目闪现着看穿尘世的超然,驼马背上驮着卷卷经书跋涉而回。月氏百年归来,一切是这般宁静祥和,没有复仇的烈焰,没有强烈的愤恨,也许,他们早已忘记了仇恨,这些月氏后人也许不知道这里是故乡,血与火的故事已被祖先带进了坟墓,但是,他们的血液深处一定还保留着一份记忆,当他们行过西域那一个个绿洲,闻到暖风中的葡萄香,看到滚动的羊群和奔腾的马群,总会忆起什么,纵使内心涌些豪情血性,也淹没于晨钟暮鼓之中了。他们口诵经文,双目超越大千世界看向虚空,禅坐入定,神游佛境,醒来回首,却见古国上下万众向佛四空皆闻诵咏之声。佛教静静悄悄地就征服了这个大国。

历史往往这样令人始料不及,月氏放弃了战争,选择了文化和宗教,却成了胜者,尽管这胜利并不意味着财寓和美女,而具有广阔深远的意义。或许,贵霜高僧们都没有悟解,数百年的岁月使他们的模样完全改变。在人类学上,他们血统中的蒙古利亚成分可能越来越少,他们可能不关心自己的祖先从哪里来,这对他们来说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们知道自己的今生和来世向哪里去,这才是生命的意义。

但我们知道他们是谁,我们知道公元前那支神秘消失的月氏人已经回来了。

这个占城可能像许多消失在黄沙中的城市—样被世人遗忘。

假如斯文…赫定没有发现楼兰的废墟,这个占城可能像许多消失在黄沙中的城市一样被世人遗忘。即便它拥有过灼照历史的辉煌,史书上载有关子它的叙述,我们也不会更多地对它发生兴趣,我们甚至把它曾有过的光辉的文明和生动的故事仅仅看成传说,并不真实可信,如同德国人谢里曼在发现特洛伊以前,人们普遍认为这个荷马史诗中的古城压根儿不存在,阿伽门农、阿喀琉斯、赫克托尔等大英雄都是荷马塑造的人物。

斯文·赫定在1900年亚洲腹地的旅行中,仿佛得到了神的引导,他派维族仆人奥尔得克去寻找遗失的铁锹,除了找到铁锹外,还找到了在黄沙中湮没千年的楼兰。于是,我们相信了楼兰以及与楼兰有关的一切故事,尽管此时,这个当年的西域大城只剩三间半土屋,一座风化了的佛塔。翻开《汉书》,我们看到对楼兰的记载广去阳关千六百里,去长安六千一百里。户千五百七十,口万四千一百,胜兵二千九百十二人……国出玉,多葭苇、柽柳、胡桐、白草,民随畜牧逐水草,有驴马,多骆驼……“楼兰国最东垂,近汉,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负水担粮,送迎汉使……”可见楼兰在汉代已是规模相当的城廓,而且是“丝绸之路”上的枢纽城市,它西北抵焉耆,西南通且末、精绝、拘弥、于阒,北通车师,入玉门关可往敦煌。四方过往的商旅、使节、僧侣均在此歇脚停留,补充饮水粮秣。假如楼兰仅为商业枢纽之国就真是一桩幸事,然而,在大汉与匈奴长达百年的战事中,楼兰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能不深深地裹挟进去,受尽苦难。

楼兰考古告诉我们,在七千年前,甚至更遥远的年间,楼兰三角洲曾是一方人类的伊甸园,是人类的一个文化和文明的摇篮。在那些发掘的古墓中,古楼兰人身披羊毛织物沉睡着,身边摆放着木器、石器及骨器,这些在人种学上被确认为古欧洲种的伊凡纳羡沃和安德洛诺沃类型的人,在他们活着的日子厓,正是罗布泊水量充沛的时候,孔、塔两河奔流不止,形成肥沃的水上三角洲,土壌松软富含养分,滋生出连绵不绝的绿色,成群的糜鹿和黄羊在青草间觅食,野马群奔驰在开阔的草场上,一只只孤单的食肉兽们也嗅着草食类动物的气息千里迢迢跋涉而来,狼、虎、豹、豺等兀立湖岸的芦苇丛中,俯视着大地。史前的楼兰人丰握石斧、石刀和柳叶形石镞在藏身处悄悄地缩小包围圈……橙红的黄昏中,烤肉的香气在弥漫,人们喝着木碗里清水,凉爽的晚风掠过,女子们在手腕脚踝处戴上沉甸甸的骨制饰物,男子们披挂豹皮牛角,芦笛吹响了,“咚咚”的木鼓声遍地蔓延。女人扭甩长发和腰肢:男人腾跃着,双足有力地踏跺,模仿着马蹄跑动的样子,双肩狂抖,头颅仰向东边溁蓝的天空。原始艺术家则蘸着新鲜的兽血在岩壁上感情饱满地刻画着。黑夜莅临,篝火耀红了夜空,星星摇摇欲坠……罗布湖水轻轻荡漾着,男人女人相挽相携,踩着岸边软软的细沙走进温暖的水波去沐浴。他们像鱼儿一样摇摆着身躯游动,笑声在湖面起伏……

这时,也许没有战争,因为还没有私有制,人尚未出现贵贱之分,也就没有阶级,没有贫富,没有恃强凌弱。人类的童年里洋溢着友爱与温馨,日后的贪婪、狡诈、强蛮和阴险都还未显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睦相处,楼兰三角洲在那遥远的时代的确是一座令我们十分羡慕的伊甸园。

人类进入了纪元后,楼兰虽已像世界各处的人类一样正处子封建于权阶段,却仍是一片与世隔绝的宁静。这时,三角洲的大片草场已变为沙漠,罗布泊东北部白龙堆抬升,如《汉书》所说“当白龙堆,乏水草”,沙漠为楼兰形成天然屏障,庇护着楼兰人恬淡安谧的日子,他们放牧牛羊,在罗布湖捕鱼,也进行少沪的垦殖。楼兰最初可能不会有《汉书》所说的二千九百一二胜兵,一支百人的卫队守护国王的宫殿足矣。那会儿,西部沙漠中的侵伐并不多见,每一个绿洲就是一个小国,焉耆、龟兹、安息、康居、莎车……当匈奴、月氏、东胡在祁连—阴山和蒙古高原的草场上杀伐不止,演绎着仇恨之时,这些小国则守护着流过身边的小河,楕心耕耘着自己的绿洲,每个小国都那样富庶,那甜蜜的瓜果和粑嫩的白羊,还有清醇的葡萄酒和味道浓烈的香料,有奔放的舞蹈和动人的音乐……人们尽情享受着太阳对这片土地的特别恩赐。

当然,匈奴在灭月氏、东胡两大仇国之后,的确将马蹄驰到了西域的绿洲上,从《史记·匈奴列传》载的一封公元前176年匈奴单于给汉文帝的信看出,匈奴已经使西域诸国役厲了自己,“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三十六国,皆以为匈奴,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诸国臣属匈奴,无非是在这个强蛮来到时奉上财物,匈奴人不会看上这沙漠中的小块绿地,他们转一圈之后,仍回蒙古草原上去追逐着那无边无际的水草,如果不是后来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欧亚腹地的“丝绸之路”,楼兰等国可能不会被卷入可怕的战火之中,这是一个矛盾。假如张骞不涉足西域,假如“丝绸之路”永未开通,楼兰诸国就守住了原有的宁静,因为有了这条重要的通道,此地就变得意义非凡,汉匈两国都想将其控制在手中。“丝绸之路”为西域带来了财富和东西方灿烂的文明,却把自己暴露在两个大国争雄的前沿。

过着悠闲日子的楼兰王到了必须抉择的时候,或靠匈奴,或近汉廷,他先慑服子匈奴,为匈奴充当耳目,屡次袭击汉使,当汉将赵破奴率数万大军准备与匈奴一决雌雄时,先调拨七百轻骑给汉使王恢,令他取楼兰报袭扰之仇。王恢旗开得胜,一举俘获楼兰王。可怜的楼兰王只好表示对汉的臣服,汉军撒去,杀气腾腾的匈奴铁骑旋即驰来,楼兰王遂向其垂下高贵的头颅。这时,楼兰王发觉自己开始习惯垂首和谦恭,他的心无奈而凄苍,为保这方绿洲,只得将两个爱子送出为质,一个去匈奴,一个往大汉。

楼兰在两个大国的夹缝里生存实在艰难之极,后来,楼兰王死,在匈奴的质子安归回国被立为新王,自然死心塌地地为匈奴效命,他不再向汉遣送质子,并受匈奴差遣截杀汉使,盗取使节、印章与贡献的物品。他的弟弟,曾在汉为质的尉屠耆却跑到大汉,向朝廷报告了这一切。这真是楼兰老王的悲哀,他尚且还能左右迎逢,见风使舵,在两国的胁迫下保全性命,他的儿子们则鲜明地选择了战线,他们本无仇恨,却种下仇恨,骨肉之间刀兵相见。可我们无法责备他们,因为他们别无办法,父王的苟且偷安亦不是明智之举。再说,年轻的王子们还未学会父王的灵活善变之术,他们在六汉与匈奴间进行了果断的抉择。

汉廷得知情报后,即刻制定出一项大胆的行刺计划,由勇士傅介子担任刺客。一行人携金银等物出使西域,言奉大汉皇帝陛下之命赏赐各国财物。到楼兰后,楼兰王不见汉使,傅等人佯装离去,至西界,让翻译转告楼兰王“汉使者持黄金锦绣行赐诸国,王不来受,我去之西国矣”,楼兰王安归闻之,贪图财物,立刻来见汉使,傅介子在帐外摆开酒宴,并将金币丝绸等物醒目地摆放着。双方行至酒酣时,傅谎称汉天子有秘事托他转告楼兰王,将安归引诱入帐,早已埋伏两侧的壮士跳出来,以利刃刺穿其背,傅随即谕告帐外楼兰臣子:安归截杀汉使罪不容赦,我奉天子之命将其斩杀!汉朝大军立刻就到,若有反抗即有灭国之祸!

傅介子提安归首级回国,被汉昭帝封为义阳侯,食邑七百户,丙沼钊尉唐耆为楼兰王,赐一宫女为夫人。新王在离京赴任前,向天子请求:我身在汉廷已久,今归,势单弱,而前王有了在,恐为其所杀。楼兰国中有一处地方叫伊循城,其地肥美,愿汉遣将屯田积谷,令臣得依其威重。

于是汉遣史马一人,吏士四十,屯田伊循,镇抚此同。楼兰遂迁都至现在的若羌县附近,改国名鄯善,原来的楼兰老城就成为国中的一个城市。以后,汉又在鄯善置都尉,自玉门关至楼兰,沿途均设烽燧亨障,牢牢控制了这个丝路咽喉重镇。

那么,楼兰国后来又是怎么废弃的呢!学者们推测废弃的时间应为公元4世纪,但究竟是何原因呢?学者们为此卞论了半个世纪,有“外敌入侵说”,南齐使者途经此地时曾写道“鄯善为丁零所破,人民散尽”;有“土壤沙化说”,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当战火再起时,人们已无心应战,大批屯田将士撒离,人类开垦了土地,挖通一系列灌溉渠道,却又丢弃不管,风沙吹来,阻塞了渠道,埋葬了流过地面的水线,狂烈的沙暴把古城抽打成断壁残垣,使之最终从丝绸古道上消失,仅剩下一个名字留存在史书里。总之,一切均是人为的因素嗖楼兰荒芜。东晋高僧法显在路经这片地区时曾描述道:“沙河中有恶鬼热风,遇则皆死,无一全者,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望极目,欲求度处则莫所知拟,惟死人枯骨为标识耳。”楼兰完全与荒漠归一了。

斯文·赫定在他的罗布泊之行中,曾在楼兰三角洲上发现了一座古墓:“打开毡子,看清了躺在那里的竟是个非常年轻的女人。她被包裹着,在这宁静的小山上睡了大约两千年……女尸的皮肤已硬得像羊皮纸,形状和容貌并未随时间而改变。她闭着已深陷的眼睛躺在那里,嘴角上挂着微笑,几个世纪后仍是那么神秘诱人。但她没南泄露以往的秘密,不能向人们倾诉楼兰生命的变迁,当年繁华的楼兰古城充满生机的绿色大地,春日土泛舟湖上,这一切昔日的生活都已被她带入了坟墓。”我们也揣摩不出她究竟是谁?是高贵的公主还是美貌的民女?在楼兰国往昔那动荡的岁月,她是否得到了一个女人梦想的一切——爱情和家?她是否在这片多难的土地上拥有过最美好的日子?

楼兰女人又被斯文·赫定小心地埋好,继续做着她的千年长梦,等待着罗布湖水重回故土,唤醒草木的生命,而她也许能够在未来世纪里再生。

同类推荐
  •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她出身名门,背负家族仇恨,她有将相之才,无 奈生为女儿之身。造化弄人,她辗转于朝局宫争,生 如夏花之绚烂,终归于青史行间。她就是——上官婉 儿。朱丹红编著的《上官婉儿(参差碧岫耸莲花)(精) 》为“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上官婉儿(参差 碧岫耸莲花)(精)》记述了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经历。
  •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世界因我而美好一点

    本书收录了作者近两年发表的美文作品90篇,分为“闲语:走错路看到不一样的风景”;“情语:幸福家庭的姿态”;“世语:成为美好的一部分”;“物语:一只拟人化的狗”等四辑。有感人亲情,也有生命感悟;有人生哲理,也有借物抒怀。文字朴实,而意境深远。
  • 李清照的词与情

    李清照的词与情

    通过对李清照传世词作的解读,以独特视角展现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生。一本既不失本相又温情俏皮的李清照词传,倾诉浮华岁月的易安心曲。
  • 俄罗斯套娃

    俄罗斯套娃

    涂森林说,这一次机会难得,肩负重任。俄罗斯有没有老鼠?有没有蛀虫?俄罗斯老鼠对档案的危害大,还是蛀虫危害大?人家怎样灭鼠杀虫,还有防火除蟑螂?都需要调研,加以辩证分析,作为本省、本市搞好档案工作的借鉴。所以不要以为这是公款旅游,别眼红。柯德海笑,说算了吧老涂,别说酸话。涂森林也笑,说你老兄一大秘,机会多,成天跟领导在大洋上空飞来飞去,欧美南非澳大利亚,说起来跟咱们到对门中山公园遛弯差不多。不像我们档案馆里天天看的不是飞机,是蟑螂展翅飞翔。
  • 心海放歌

    心海放歌

    接触心灵,感悟生活。还原我们心中深处最真实的波动。心海荡漾,人海沉浮,我们的心需要在思索中得到解脱。《心海放歌》带心灵去感悟。
热门推荐
  • 乱世小将军

    乱世小将军

    沈思诚穿越到公元1627年,继承了便宜父亲的军阀事业,却发现历史从“汉圣祖昭文皇帝”开始就完全走岔了!刘禅开挂,诸葛归政,三年灭魏,五年平吴……此后,每逢天下大乱,总有英雄豪杰脱颖而出、“匡扶”汉室——因为天命只能是汉家的。如今皇帝依然姓刘——尽管掌握实权的辅国大将军已经换了很多家。而辅国大将军·朱由校的权威正日渐衰弱,汉家天下又一次面临动乱……对于天下英杰来说,似乎“匡扶”汉室的机会又来了。……沈思诚也迎来了贵阳府马将军的使者——马将军希望沈思诚用身家性命作为嫁妆,把妹妹嫁给他的胖儿子。作为一个小藩主,他会向兵强马壮的马将军认怂吗?
  • 无所谓开始

    无所谓开始

    似水流年,每一天都在那样悄然而过的。能否留下点点的记忆,在后来的日子里面一一地翻看的。兴许这只是一时的突发感慨,也或者是突然想起了什么留下的笔记。也或者是随便写的一些的虚构的小说的片段。就这样地写好了。集成册子,可以一一得看下去,看下去的了……或者这样的一个开始的四月里面,日子沉闷的像总是笼罩在浓重的雾气之中似的。至稍微一攥空气,便就是可以攥出水来的天气。闷闷的天气,无法抒发的记忆。太多太多,也许只有用随笔的方式才是一种最合适的表达的吧。
  • 送人游南越

    送人游南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不良黑店

    不良黑店

    一座大城,其名不良。一家黑店,一群狂徒。一条血路,一段传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绝代状元妻:侯府千金俘君心

    她是自力更生的白富美,一朝失足撞了月食,穿越成为侯府千金。奉承成婚,却被贴了小三的标签……他是骄傲的状元郎,洞房之夜却被砸了西瓜瓢,逃了夫人又舍了金……他是情痴睿智的太子爷,偏偏落入情网爱上他人妻,撞到南墙也不回头……她是娇柔的情妹妹,却擅长耍阴斗狠算阴谋,几次将情敌逼至死亡线……桃花劫要斩,痴情债要还,更有恩怨情仇要去破,命运一波三折,几次绝处逢生,她不想做东方不败,却要挥剑练神功……亡命红颜,谁在她的心头写上“只要不放弃”?
  • 碰撞时代

    碰撞时代

    新书《再整几个神祇吧》火热连载中,神祇文,复生神祇,培育种族,欢迎捧场。既为秘境师,双肩担众生。召唤秘境战兵,战出个朗朗乾坤。飞骑母舰,空中堡垒……,如果所有战兵全部算上都不能行的话,那就算上我自己吧,我,审乐,甘愿守护蓝星,用秘境战兵护华夏周全。
  • 主爱无休:赞美诗一百三十一首(孙更俊译丛)

    主爱无休:赞美诗一百三十一首(孙更俊译丛)

    本书诗歌共131首,包括恩朋惠友、我主慈悲、与主相亲、我爱我主等。
  • 把爱放在心间

    把爱放在心间

    不需要叹息岁月的无情,不需要埋怨一路而来的艰辛,历经前行背负的沧桑,历经岁月的冲刷洗礼,最美的才会到来。生生不息、万物交替的自然界,每一个物种都有属于自己最美丽的时刻,最值得珍藏纪念的片段,那是谁都无法代替的,那是谁都不可取代的。于是,便有了满足,便学会了知足。爱。仿佛站在水边。看着盛大绚烂,伸出手,触到的原来只是幻影。但它兀自继续,自生自灭,不息不扰。凝望着水面的执意和伤感,无法得以解释说明。
  •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盗宝实录

    故宫第一次对外开放是1914年(民国三年),因为当时清逊帝溥仪还住在内宫里,所以开放范围很小,仅限于外朝区,而且票价非常昂贵,参观的人很少。溥仪被逐出皇宫后,故宫归国家所有,成立了故宫博物院,1925年10月10日,故宫走下神坛,正式对外开放。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接收了故宫博物院,1958年7月1日重新对社会开放,普通民众花上几角钱就能亲身走进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故宫对外开放的陈列主要为两大体系:一是以故宫宫殿建筑为主体的宫廷史迹陈列;一是以故宫藏品为主的历代艺术品的专馆陈列。盗贼们盯上的就是故宫的藏品,特别是位于故宫博物院东部的珍宝馆养心殿内的无价国宝,建国后五个盗宝飞贼无一例外是在养心殿折断了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