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19200000064

第64章 三人行

上海虹桥机场上锣鼓喧天,寒风中站立着手捧鲜花的欢迎队伍。

周恩来总理健步走向舷梯,和走下飞机的斯里兰卡总理亲切握手。这时3个长得一样的小姑娘跑上前去,老二、老三向外宾献花,老大向总理献上鲜花。

把外宾送上轿车后,周总理用温暖的手揉搓着老大冻僵的小手,亲切地问:“小鬼,你冷不冷”老大笑着说:“不冷,不冷!”周总理又把老二、老三叫到自己身边,然后对摄影师说:“来,给我和3个小姐妹照张相吧!”照相时,周总理拍着她们的肩膀说:“小鬼,你妈妈生养你们姐妹不容易,你们可要好好学习呀!”

这是发生在1963年1月8日的一件事。

周总理和同胞三姐妹当时的合影现在就挂在上海徐汇区日晕2村14号那栋老楼4层的一间房子里,这里是老大咸慕真的家。就在这张珍贵的照片下,老大和老二慕和接受了我的采访。老三慕群为什么没有来,后面的故事会告诉你。

岁月无情,在这两位已经58岁的姐妹脸上已经找不到照片上3个小姑娘天真可爱的神情了。那时,她们才12岁,梳着小辫子,同样颜色的条绒上衣,又朴素又漂亮。3个女孩那一样的装扮,一样美丽的笑容,谁看了都会被感动。

老大说,我们姐妹见过两次周总理,第二次,是在1965年7月,他陪同緬甸外宾来沪访问时,观看上海民兵军事表演。在我们三姐妹射击表演结束后,周总理接见了我们,他笑着说:“你们哪个是老大、老二和老三”我们争着说:“我是老大!”“我是老二!”“我是老三!”总理和蔼地点头笑了。可能在场的领导告诉了周总理,我们的大哥咸镛泉牺牲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岭战役了,他用深沉的语气嘱咐我们:“要继承你们哥哥的遗志,好好练习本领,保卫好国家!”

“没想到,周总理的这一句话决定了我们一生的命运。”说起这件往事,老大、老二十分感慨。

咸家三姐妹出生在1950年1月28日,那时上海刚刚解放几个月,她们是这个城市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例三胞胎。他们的父母生了9胎,共11个兄弟姐妹。当时父亲在电车公司当乘务员,家里生活特别困难。妈妈望着这3个可爱的女儿默默流泪,她不知道能不能把她们养活。这时市妇联主席章蕴赶到医院看望她们母女。她给她们送来一大包大人和孩子用的衣物,她拉着母亲的手说:“大姐,你把两个儿子交给了党,送去参军,我们帮你养育3个女儿。”就在医院,章大姐作出决定,给她们三姐妹吃奶粉、请保姆。这之后,她们母女在医院住了9个月,一直到3个孩子断奶。回家后,政府还每月给她们50元的补助费。为了感谢政府对她们的关怀,父母给她们起名为慕真、慕和、慕群,意思为仰慕真理、和平和群众。后来大哥在朝鲜战争中牺牲后,政府又把她们送到刚成立的上海市中国福利会幼儿园,一直免费供养到上小学。

老大说,我们全家一直有种感恩的思想,当我们上小学时,父亲决定不能再要政府的补助了。那时学费也便宜,最后学校给了半免,一个学期每人才6元钱。

到了1968年,正好我们初中毕业了,我们一心想当兵,因为周总理说了要我们好好练习本领、保卫祖国,当兵是保卫祖国的最好岗位了。可当时我们住的卢湾区只有两个女兵指标,我们检查身体就没通过。这时听说黑龙江兵团也来招人,上兵团也能保卫祖国,我们跑去报名。可区里不同意,当时我们姐妹3人经常参加军事表演,市里不想让我们离开,答应将来可以安排工厂学徒。可我们坚决不同意,就是要上兵团。

我们姐妹3个一商量,决定写血书表决心!我划破手指,在一张大白纸上用流下的血写道:“我们姐妹是党和政府培养大的,现在我们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边疆去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请组织一定批准!”因为字太大,我手上流的血不够,老二、老三又都用刀划破手指头,才写完,结果用了3张纸。我们把这份血书送到区知青办,当时写血书要求到边疆的不少,像我们3个姐妹一起写血书的,谁也没见过。他们被感动了,上级终于批准了我们的请求。

8月21日我们三姐妹一起登上了北去的列车。父母都到车站送我们,就像当年送两个哥哥当兵一样。他们都在流泪,我们却在笑,这回可以实现周总理的嘱托了一我们也拿起枪去保卫祖国了。

列车呼啸着一路北上,最后她们在一个叫拉哈的小站下车,又通过摆渡过了嫩江,然后又换汽车,她们的目的地叫查哈阳,那里是兵团55团的所在地。展现在这帮上海知青面前的是无尽的荒原,还有星星点点的土房,难道这就是兵团!

他们很失望。老乡们也很失望,听说来了不少上海姑娘,他们跑去看,怎么没有穿高跟鞋、旗袍和烫头发的?在他们的想象中,上海姑娘就该是这个样子。他们许多人连火车都没坐过。

三姐妹被一起分到了55团2营16连,老职工们惊喜地看着长得一模一样的3个漂亮的小姑娘,表现出一种真诚的怜爱。可她们很要强,经过集中学习后,马上参加了工作,第一个战斗是割大豆。过去听说大豆摇铃是北大荒最美的季节,可望着通向天边的豆垄,心里真的很犯怵。她们弯下腰,挥起刀,豆荚刺手,肉疼心跳,不一会儿就汗流浃背了。几个小时,她们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只好跪着割,后来跪着也割不动了,就坐在地上割。她们不时抬起头看,那垄头还是那么遥远。姐妹们都哭了,其实当民兵时练基本功也很累,但从未遭这么大的罪。但是她们都是偷着哭的,生怕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软弱。

姑娘们,尽情地哭吧,哪个女知青没在北大荒流过泪?那眼泪会把你们浇灌得更加坚强,坚强得像路边的松树,可以抵御北国的大风雪。

老大不承认当年自己流过泪,她说当时我们3个互相鼓励,咬牙挺着,干什么都要走在前面。下了工,我们凑到一起读书、讨论,写读书笔记,思想一充实,什么困难都不在乎了。后来老二被调到了连队的小学当老师,我和老三当上了拖拉机手。小的时候,很崇拜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那真是很豪迈的工作,开着红色的东方红拖拉机在绿色的荒地上奔跑,看着后面的大犁翻起黑浪,真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这时老三就会高声歌唱:“北大荒,北大荒,我把青春都献给你……”她歌唱得特别好,就是在北大荒的田野里练的。

老二说,在北大荒当老师是我最开心的时候。小学校是土房,条件很差,冬天时特别冷,我被冻得得了气管炎,可没耽误学生的一天课。搞的是复式教育,一个班好几个年级,语文、数学、音乐、体育,我都给教。那些孩子特别朴实可爱,过端午节时,每个学生都给我送来鸡蛋、鸭蛋、鹅蛋,一个书包都装不下。我不好意思收,要退回去,校长说那可是家长和孩子们的心意呀。我就送给老大、老二和其他知青战友吃。现在还常梦着这些孩子。

北大荒喜欢要强的3个上海姑娘。1972年,她们3人陆续被调到了团部,老大被调到团科研连,她很热爱科学种田,在这个连里当过保管员、出纳员和团支书。老二被调到团部医院当护士,开始她不同意,要和老大调换,因为老大修水利时累出过肝炎,科研连比医院劳动强度大,她要姐姐到医院,自己去科研连。她还去找过团政委说情,他表扬了她有风格,但还是让她服从了命令。最后她把自己的手表给了老大,三姐妹只有一块表,她当老师时,两姐妹说她更需要,现在她说老大搞科研更需要。老三被调到团修理工厂当翻砂工,那也是很累的活,但老三是个乐天派,每天又唱又跳的,干得很欢。

一到休息日,老二、老三都往老大那里跑,她们连离团里还有10多里的路,虽然老大只比她们早出生几分钟,但两个妹妹都听她的。她从小就出头,热心又有主意;老二性格内向,是个慢性子;老三直爽,性格活跃。她们来了,老大忙着给她们包饺子,做好吃的。她们在一起更多的话题是议论周总理,她们一起回忆和他老人家见面时的幸福,更多的是为他担心。中国正陷于“文革”的混乱中,周总理最累、最苦,她们真心地祝福他能领着中国渡过难关。

我说,周总理是中国人心中最劳苦的领导人,一想起他,我们心里就难过。你们能不能给我说点快乐的,你们谁先搞对象的?老二瞧着老大笑。老大很开朗,“那我就说吧!”她的朋友叫李素宝,也是上海知青,只比她大1天,是她们连的农工排长。干活时,比如锄地、收割,他总和老大垄挨垄,他总干在前面,然后帮老大干一段,干别的活也总是想法帮她。开始是为了回报,老大一有空就帮素宝洗衣服、拆被子。素宝拉痢疾,她还给他买过鸡蛋。有一次素宝到拉哈运东西,回来时给她买了2斤黑枣,说给她妈妈买的,那时老大正准备探家。等探家回来时,她又给素宝捎了两双尼龙袜子,说这是我妈给你买的。那时,这可是金贵的东西,老大留个心眼,就是不想欠人家的。有一次,他们同时在上海探家,小李请她到家玩,结果要吃饭时她跑了。

后来她对小李说:“我是要扎根边疆一辈子的,你很有前途,有机会去上大学,我不和你处朋友,是怕拖累你!”她的真诚更让李素宝感动,他说“我非你不娶!如果需要,我和你一起扎根。”

1976年12月21日,就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号召8周年的那一天,他们结婚了。这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日子,借此表达他们的决心。可是再大的决心也挡不住潮流,1979年已经在北大荒安了家的老大和素宝也跟着大家返城了。但是他们用11年的青春证明了他们对那片土地的深情。

回城后他们想用自己的成熟和经验再为家乡做一次奉献,可惜1989年素宝患了食道癌,那时他是纺织机修厂的优秀工人。在以后的两年里他住了3次院,每次都是老大昼夜陪护,两把椅子并在一起就是她的床,最后一次从夏天一直住到冬天。在女儿去考中学的那一天,素宝不行了。这时身高1米77的英俊汉子已经骨瘦如柴,他拉着妻子的手说:“我欠你的太多了,本来就没挣多少钱,为我看病都花没了,又给你扔下一个女孩子。我死了以后丧事从简,饭也不要吃……我真的对不起你了,找个好人重新开始生活吧!”……

老二说,素宝死后,大姐的日子特别艰难,为了能多挣点钱,已经在江宁环保设备厂当总支书记兼副厂长的她,又调到一家福利机构当会计。最困难时她曾到医院卖过血,每月卖2次。我和老三知道后都哭了,我们说,有什么困难我们能帮你呀!现在大姐的日子好了,女儿大学毕业,有了一份好的工作,也结婚成家了。现在老大都当外婆了,外孙女都7岁了!

现在她又开始为北大荒操心了,当年她们3个刚到连队时住一位钟大叔家,他对她们比对自己女儿都亲。听说大叔的女儿钟玉芝第一个丈夫去世,再找的丈夫又得重病瘫痪了,她马上给她寄去3000元钱。去年她和战友回连探望乡亲,带给他们许多东西,又给钟玉芝留下1000元。

没想到,我想提出个快乐话题,却引来这么多悲伤的回忆。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人有悲欢离合,正如月有阴晴圆缺。不过每个老知青的不幸,都让我特别难过。

更没想到的是那个生性快乐的老三,也去世了。她当然也就无法接受我的采访。老三返城后,先在飞跃电器厂当工人,因为擅长文艺被调到卢湾区的淮海文化站当站长。她真是全能,美声唱得好,舞跳得棒,又会拉琴弹琴,还是一个有激情的大合唱指挥。正干得风风火火时,她却在医保前的一次体检中发现了肝癌转移,不到一年就去世了。最后时刻,她把姐妹俩都叫到跟前,让她们带来了那张和周总理的合影,她指着照片说:“谁说我们长得一样,小时候我就比你们漂亮!”大姐二姐说:“是的,我们早就知道小三最好看!”说着她们抱头痛哭……还好慕群留下了一个英俊的儿子,和她一样有艺术才华,现在一家礼仪公司当音响师。两个姨对他比谁都亲。

三个姐妹相比,老二一家的生活很安详很幸福。她返城后,先在街道当上街摆小旗的交通安全协管员;后来考上了瑞金医院的助理护士,因为没有文凭,只能穿蓝领的护士服了;再后来又半脱产学了3年,拿了中专文凭,才换上了白服。病人都说,咸护士对我们特别的亲切和温柔。她说,干这一行都20年,她已习惯了。她的丈夫史黎明,也是她在16连的战友,后来调到团部中学当过外语老师。返城后当过国棉厂的机修工,还当过车间党总支书记。下岗后老史精心炒股,据说很成功,说儿子结婚时他给买房子。儿子已经大学毕业了,在一家公司搞销售。

4月的上海,阳光格外明媚,从咸慕真家的窗子射进来,我们感到了温暖。我和老大老二一起在周总理和她们三姐妹的照片前摄影留念。老大说,周总理的人格形象影响了我们的一辈子,我们就是照着他的嘱托工作和生活的,虽然吃了许多苦,但是从来没有后悔。

我说,你们姐妹三人在北大荒的百万知青中很特殊,因为受到周总理的直接关怀,这种关怀让你们更自强更自律,因此你们的人生就更多彩更灿烂。

同类推荐
  • 寂静的春天

    寂静的春天

    "一本良知、追求真理、充满非凡个人勇气之书《寂静的春天》是一本引发了全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书。书中描述人类可能因为严重污染,将面临一个没有鸟、蜜蜂和蝴蝶的世界。而这场对自然环境的杀戮背后的“元凶”,作者指出,是人类的自大和傲慢——滥用化学物质,对某些于人类“无益”的生物的灭绝行动。作者呼吁,希望人类能正视自己的错误,端正对环境的态度。本书不仅说理充分,而且引用的数据和论点十分客观详实,有极强的说服力,因此一上市就轰动美国,震惊了全世界。这本书带来了联动的环保效应,引发了全球环境保护运动。自此,“保护环境”终于成为全人类的共识。"
  • 熏风点灯

    熏风点灯

    这些他曾经熟悉的场景都已经不复存在了。城市化的步伐像一条穷追不舍的恶狗,追得乡村狼狈不堪,诗意全无。那个曾经的村庄,除了是他的出生地这一条无可更改之外,其他的好像都已经面目全非。这种变化既让他痛苦又让他迷惘。他的乡村出身和既往的乡村经验,使他对城市纯物质化的文明生活几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排斥和不适感。他就像一根深深扎进城市肌肉里的刺,与这具现代化的肌体格格不入。他甚至觉得就是在城市再待上二十年,自己仍然是鸭绿江冲积平原上走出的一个农民。这种“异乡人”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他急于找到他的“家”。然而这个“家”已经不再是出生之地的几间老屋或几亩稻田,他寻找的是一处精神的家园,心灵的港湾和灵魂的栖居之所。
  • 美在天真

    美在天真

    2017年是评剧“新派”创始人、“评剧皇后”新凤霞诞辰90周年,这部新凤霞遗落在中国台湾、美国的珍贵手稿,首次得以出版。本书第一部分是“永葆幼稚青春”,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第二部分“本色见才华”,是新凤霞对艺术道路的检索。幼年学戏的时候就敢于打破陈规,用最本能的艺术直觉改变了评剧的声腔,创立了评剧“新派”。殊为难得的是,在这一部分中,新凤霞不仅留下了出演《坐楼杀惜》《刘巧儿》的珍贵史料,还记录了自己与齐白石、梅兰芳等艺坛巨匠交往的故事,无意间为她的“真”做了最妥帖的注解:不加虚饰、不落俗套、绝不做作。第三部分“人生欣与戚”,漫谈人生体会,其中不乏至今都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与吴祖光的“霞光恋”故事,以及如何从戏曲演员到作家的转变。
  •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笔触家山——吴显果乡镇历史文化散文作品集

    作为四川作家协会的一名会员作家,我生在仪陇,长在仪陇,对于家乡的文学视野基本是全景式的。但因为职业的原因,我一直浸沉于通讯与报告文学之中。对于散文,却从未想着去染指。
  •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戴明贤集(第六卷):九疑烟尘

    本书收历史题材小说短篇六篇、中篇一部、长篇一部。讲述了吴汉槎、狄仁杰、秦桧、杜衍、欧阳修、米芾、龚自珍、军营歌伎严蕊、唐仲友、何腾蛟等的故事。作者有着独特的文化视角,认为过度使用小说创作的虚构权,会削弱阅读的信任感。因此本书稿中的大小故事情节,均有出处,其史料来源包括正史之外的野史、笔记等等。作者认为野史笔记中的记载,往往更接近真实,合乎情理。书稿诸多故事中只有一个虚构人物,即何腾蛟的随身护卫何七。本书保持着一种慢速、朴拙的手工感,写人、叙事、状物,针脚绵密细致,回味悠长。文学家擅长的场景和细节描写等,也使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变得亲切感人,活生生立在纸上。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

    《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是华莱士最为著名的著作,它所揭示的财富原则,深深影响了包括拿破仑·希尔、斯蒂芬·柯维、罗伯特·清琦等励志作家在内的几代美国人,成为奠基性的世界财富名著。《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与《思考致富》《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并称世界上最伟大的三大财富著作。在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界,《致富的哲学(赢家背后的成功密码)》被人们亲切地称为“那本小绿书”(因其初版时为绿色封面),并已成为美国专业励志培训的经典教材。至今,这些课程已经帮助全球的众多公司提高了数千万美元的销售收入,而且这些课程也造就了许许多多新生代的百万富翁。
  • 七修续稿

    七修续稿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猫咪初为人

    猫咪初为人

    黄子立闷哼一声,撞到前面的椅子靠背上。“额……你……”“你平时都是这么欺负女孩子的么?”本猫冷笑道。“呵,你果然不记得了。”黄子立捂着胸口说。“记得什么?”本猫问。黄子立顿时笑了,嬉皮笑脸的那种笑。然后他说:“我是你的男朋友呀!”额……哈哈……他是我男朋友,当红明星是本猫的男朋友,哈哈哈,这玩笑可开大了!“你笑什么?”黄子立说。“哈哈,难道不好笑么?”本猫反问,“那你又笑什么?”“你不信?”黄子立问。“信什么?”本猫猛然想起自己对主人的记忆感知有漏洞,万一他说的是真的,那本猫也说了真话,岂不是穿帮了本猫的人儿身的身份嘛。“我信不信,有区别吗?”
  •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年代记之千年世界

    本篇作为起点小说《长夜年代记》的资料篇。记录了平行真实地球与小说时代空白千年的故事。以编年体与纪传体两种形式记录了这一千年时间历史的走向。
  • 天亮以后

    天亮以后

    李亘打电话叫小朵过去。小朵问,过去干吗?李亘说,让你看一样东西。小朵想知道是什么,李亘故意卖关子,说,这东西,天亮以后你就看不见了。小朵猜,是萤火虫机里传来李亘鸭子一般嘎嘎的笑声,再猜,再猜。小朵说,猜你妈个毛!李亘打电话叫小朵过去。小朵问,过去干吗?李亘说,让你看一样东西。小朵想知道是什么,李亘故意卖关子,说,这东西,天亮以后你就看不见了。小朵猜,是萤火虫。
  •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受记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一万亿美金

    重生一万亿美金

    咸鱼翻身了!不,是重生了!重生到1990年,目标三十年赚一万亿美元!没错,是一万亿美元,一后面十二个零,货币单位是美元!
  • 纽伦堡之旅

    纽伦堡之旅

    黑塞是一位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独特艺术个性的著名作家。他擅长以象征的艺术手段,从精神、心理方面,对人的心灵所遭受的刺痛作深层的解剖。黑塞一生向往印度和中国的东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特别有缘。他非凡的诗人气质和“东方情结”浑然一体,使他的作品在激情洋溢的背后,透出几许超然。本书收录了黑塞创作于中晚期的散文代表作,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到这位文学大师的深刻思想和非凡造诣。
  • 夜生花

    夜生花

    那封周露绝不相信会出现的信,终于被寄来了。蓝信封,快递,像对方承诺的那样。信封上有一股淡淡香气。不是香水气味,也不是油墨香。周露十分熟悉这股气味。是那个人身上的气息。一种古老的,叫作鸦片的东西。那个人名叫彭颖,在周露供职的心理咨询中心治疗了半年有余。一周前,彭颖突然决定结束治疗。彭颖恢复的情况并不理想,不过她说,最近工作开始忙碌,不会再有余暇。彭颖的问题是失眠。实在受不了的时候,她就吸食鸦片。小小的黑色膏块,换来脑海短暂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