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1200000004

第4章 反叛:为国营企业改姓(1)

1.让解放鞋靠边站

从小就梦想当将军的汪海好不容易到了部队,为什么又离开了部队?

所有在南方打过仗的军人穿上军装都不痒,吃了饭菜也不吐,为什么汪海偏偏又痒又吐?

时隔30年之后,当笔者问及此事时,汪海的问答仍然是4个字:说不清楚!

然而,汪海当年从部队回到青岛时,有一种感觉却是再清楚不过了,这就是,他真的回来了,重新回到了家乡的土地上,重新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大海边,重新回到了青岛橡胶六厂,重新干上了制造胶带胶管的老行当。

重新回到橡胶六厂的汪海,穿衣服不再痒痒,吃饭也不再呕吐,工作起来有干劲,躺在床上也能呼呼大睡。不久,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被青岛市化工局党委派到橡胶九厂任政治部主任。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党的工作重点开始向经济建设的轨道转移,橡胶九厂的生产也从文革时期的混乱慢慢向正规有序化过渡。为了加强全厂的思想政治工作,汪海受命于危难之中,当上了党委副书记。

当时,许多企业的政工部门都闲得没事干,汪海却整天忙得昏天黑地。当过兵的汪海,自然知道我军政治工作的威力。他找到老书记于启东,说:“人们饱受动乱之苦,对过去的一切产生厌恶情绪,对政治也不感兴趣了,信仰危机若在青年工人中照此蔓延下去,是要把厂子毁掉的。人没有精神支柱哪行?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和生产挂上钩。”

于是,汪海举办中国近代史和厂史图片展览,让大家看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举办以爱国爱厂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歌咏文艺演出比赛,以增强大家的爱厂热情;培训一期又一期的青年班组骨干,以加强生产力量。

这一时期汪海还同工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不仅培养了自己的一批得力干将,而且还向老工人学习了鞋帮的制做、橡胶材料的配料加工、胶鞋的成型等制做胶鞋的工艺流程,使自己很快便成了制鞋业的内行。他后来说,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鞋匠”,就是在这个非常时期。这为我日后创“双星”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汪海很懂政治,但不流于形式。他抓劳动竞赛,把思想工作同具体的生产过程结合在一起。1979年,汪海组织全厂参加了全山东省“万双无次品竞赛”,使厂的“大鹏”解放鞋被化工部、山东省评为优质产品。这可是橡胶九厂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部优产品”。文革时期,橡胶九厂在青岛市是重灾区,臭名远洋。这下可好,工人们第一次感到脸上有了光。

老书记于启东退休的时候,鼎举汪海接任。他对上级说,把担子交给汪海行。汪海的业绩能力得到了上级党委的认可。1983年6月2日,青岛市委组织部宣布,汪海为青岛橡胶九厂党委书记。

妻子以为这下该过过平稳的日子了。没想到,刚接任了党委书记的汪海,却铺盖一卷,住进了办公室,风风火火三个月没回家。知道后来,妻子才知道,他接手的这个青岛橡胶九厂是个烂摊子,企业正面临倒闭的危机。

青岛橡胶九厂是家国营大企业,80年前始建于中国人之手,日本人、国民党人经营过它。50年代通过政权手段,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国有化企业。就是说,这种财富的集中、兼并和不断的扩张,为其实现现代化大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21年,当民族工业刚刚兴起时,杨子生,这位在青岛开有“福顺泰百货店”和“福生百货店”的商人,抱着实业救国的幻想,在离青岛栈桥仅一箭之遥的这片海滩上投资办厂。他瞄准了中国老百姓喜欢绑腿的习俗,盖起十几间简陋的土瓦房,开办了“维新制带厂”。

杨子生经营有道。10年后,他发现人们的穿着有变,绑腿带已不畅销,便立即转产,寻找新的财源。

他抓住了外来洋货中的胶鞋,从日本陆续购进被人淘汰了的炼胶机、压沿机、缝纫机等,转产“福”字牌力士胶鞋,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十分走销。

然而,杨子生发展民族工业的梦想,随着日本侵略势力的加剧而破灭。1936年,厂子卖给了日本人儿岛熊吉。

儿岛熊吉依仗日本侵略军铁与火的统治,发展着生产,从国内带来一批日本管理人员,并取得日本国共和扩模株式会社的投资,运来成套机器,扩大工厂规模。将这个厂子改名为“泰安胶皮厂”。到1942年,日产量高达2000余双。

1945年,日本战败,国民党政府接收了泰安胶皮厂,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资本家赵志辉,更名为“大元橡胶厂”。

解放后,人民政府为扶持民族工商业,多次给大元橡胶厂增加订货任务,挽救了即将破产的工厂。

但是,唯利是图的赵江汉乘抗美援朝之机,在制作军用产品中,采用偷工减料、偷税漏税、行贿等手段,盗骗国家资财,给抗美援朝军需供应造成了损失。

1952年9月,赵江汉被青岛市人民法院审判,资方无力偿付债务,表示以厂抵债。这样,大元橡胶厂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厅化学工业管理处接管,归为国有。

后来,化工部将它命名为橡胶九厂。

所以到了1983年,汪海面临的基本家底仍然是杨子生、儿岛熊吉、赵志辉留下的30年代的老设备、老工艺,以及40年代的老厂房。而厂里一贯生产的产品,也是解放后几十年一贯制的绿色解放胶鞋。

上级主管部门在检查中对他们厂的现状极不满,说:

“你们这个厂子,越干越没希望,拉倒吧。想让我们验收?还是等三年以后再说吧。”

汪海却说:“这么好的一个国营单位,怎么能就这样拉倒呢?你们才拉倒吧。”

汪海固执地认为:昨天,已经永远成为句号,再也不可更改了。而明天,却永远是个大大的问号。

关键的问题是,我能不能在这谜一般的问号里,寻找到一条真正的出路?

他的目光落在了厂门口一片拥挤的矮屋前。这里聚集着厂医务室、技术科化验室、物理试验室、机修科等6个技术重要部门。热天不透风,雨天一片泥。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科研技术人员还能有什么情绪工作?

整顿的第一步,就从这里下手开刀。人靠脸,树靠皮,一个企业的厂门,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精神面貌。汪海想明白了,三天之内,必须要让这片破旧的小房子,在他眼皮底下消失。

一听说汪海要扒房,几个部门群起反对,理由很简单,这里是厂子的科研圣地,说扒就扒了,让我们到哪里去搞试验?工人到哪里去看病?厂里本来就不重视科研技术部门,企业这刚一整顿,反倒先从我们这里下手?他们联合起来,拒绝搬迁,要和汪海作对。

汪海主动找到他们,说;“厂子几十年来,就知道生产解放鞋,能有什么试验可做?你们别骗人又骗自己了。”然后,他就一个一个地做工作,两个夜晚不合眼。

第三天,他叉腰站在了厂门口,大手一挥:“晚上12点前,必须全部搬完!”

12点一过,炼胶车间的青年突击队赶来了,汪海率先动手,在一片呐喊声中,连片的小屋顷刻坍塌。

然后,一个现代愚公移山的故事开始了。汪海组织工人星期日义务劳动。人们用铁锤、钢凿从崂山脚下开石运石,在厂前区垒造假山。

有人很不以为然:“堆个假山能堆出鞋来?”

汪海则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仙,就是我们的凝聚力!”

如今,当你走进双星大门,你或许会误认为步入了海滨公园:厂前区花团锦簇,绿树成荫,假山高耸,流水潺潺。那一个个雕塑,张扬着双星人的豪迈之气。——这是汪海当年第一炮打响的结果。

汪海领着工人们苦干了90天,橡胶九厂的面貌大为改观,车间里井然有序。“轴见光,沟见底,设备见本色”。老大难问题“跑、冒、滴、漏”现象也初步得到了解决。工厂“严、高、细”的工作作风,也在这次整顿中打下了基础。

上级部门没有等到3年,而是在3个月后便来厂检查。结果,一次性验收合格。

但是,1983年,橡胶九厂按照国家计划生产的200万双解放鞋突遭噩运:上级主管部门第一次不按生产计划的任务收购了,并告诉他们,这种样式陈旧的解放鞋我们一双不要。因为我们也发不出去了,还是你们自己想办法吧!

橡胶九厂第一次成了无娘的孩子,一下子就被娘给狠心断了奶。这意味着国家主管部门将不再为他们的生产产品操心。

看到厂里到处堆着破胶鞋,工人们等着开支,汪海的心在流血:成千名工人将开不出工资,吃不上饭,今后怎么办?

面对如此残酷的命运,汪海的泪只能往肚子里咽。但他想的是,橡胶九厂这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国营大企业,决不能就这么完了!

汪海怒发冲冠,打上门去骂娘:“这种臭胶鞋的生产计划不是你们下达的吗?你们为什么不收购?不给钱?”

无论汪海怎么骂娘,都不能打动商业部门的长官。人家照样端着茶杯,看着报纸,头也不抬地说:

“说什么也没有用,你还是走吧。”

汪海气得破口大骂:“你们这些家伙听好了,我汪海下次要是再找你们要钱,就是孙子!可是你们也别想再管我了。”说罢,摔门而去。

中国工人阶级不能忍受被自己打倒的屈辱。这时的汪海,已经从中国农村由赤贫到温饱的经济腾飞,由麻木到苏醒的思想飞跃,由观望到实践的改革浪潮中,看到了自己和工厂的前途与出路,看到了橡胶九厂的未来,同时也开始有了起码的自我意识和市场经济头脑。

企业的命运不在天,不在地,而在自己。靠自己的一双手,解放自己吧。回到厂里,汪海下令人人穿上自己生产的解放鞋。他说:“我们橡胶九厂,从今天起,就是要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我们必须要在被铁链捆绑的重围下,杀出一条血路。”

汪海带领橡胶九厂2000名职工“造反”了,自己背着鞋到各地找销路去了。厂里原来没有销售人员,汪海临时组建销售队伍,各路大军,四方出击,一面卖鞋,一面调查研究,了解市场需求。

隆冬腊月,汪海不顾限制企业私有销售产品的禁令,带着人背着一包鞋走出了厂门。为了避开商业部门驻厂人员的耳目,他们就像敌后武工队似的,全是夜间出动,把产品偷偷运出厂,而后再偷偷试销。

不料,风声走漏,商业部门勃然大怒,对他们的越轨行为进行制裁,不但停止收购橡胶九厂的解放鞋,连他们新开发的产品,也一双都不要了。

这一下,汪海干脆与业务员一道大白天背着鞋走上了市场,放胆闯荡了起来。人心齐,泰山移。职工们历尽艰辛,遭冷遇,看白眼,靠着一张嘴两条腿,靠着一颗心满腔情,奔波了一年,硬是把积压的200万双解放鞋销售一空。

这一年的辛苦没有白受,走遍神州大地,汪海终于走出一句话:“有人就穿鞋,关键在工作”。——残酷的现实,使他认识了市场,认识了工厂的产品,更认识了自己脚下的道路。

他在答记者问时说:“1983年底我们迈出自营销售第一步,成为全国同行业中最早进入市场,直接参与市场竞争的厂家。这并非我们多么高明或有先见之明,而是严酷的客观现实,逼迫我们非进入市场不可。”

他说这话时,口气平缓淡然。也许是时过境迁,也许是后来的经历更为险恶,那难忘的一幕,在他已是小小的平常事了。

然后,他又克制着激动,对记者们说:“世上本没有路,路是人走出来的。企业要生存,工人要吃饭,任何的恩赐、舍施都救不了我们,只有自己救自己!”

说着,他又举起一双新款鞋:“有了鸡,我们还怕没有蛋吗?这当然不能忘记当年那200万双解放鞋。如果我们当时不把它全卖出去,后来不让它靠边站,就没有双星的今天。既然解放鞋不能解放我们自己,那就让它靠边站去吧!”

但告别了解放鞋,工人们吃什么?靠什么?

敢闯敢于的汪海很快便组建了新产品开发部,领导着技术人员设计出了新产品:“双星”牌胶鞋。

这是橡胶九厂第一次用“双星”这个牌子。

“我是被逼进市场经济的,可不是靠政府官员瞎吹出来的。”10年后的1993年,正当舆论界仍在为市场经济姓资姓社喋不休地争论时,人们有所不知的是,汪海早在1983年,就踏踏实实地在市场经济中纵横驰骋了。

汪海后来回忆说,那一年,双星被“断奶”之后,人、财、物和产、供、销,百分之百都是来自市场。橡胶九厂成为“无上级企业”没人管的结果,实际上是加速了我思想上的成熟和经营上的腾飞。

或许,当年那些官员们也没想到,正是从这一次危难中闯出来的鞋匠汪海,在此后的十几年中,率领他的双星集团在市场中崛起,一跃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一流、效益最好的国营制鞋集团。而汪海本人也非当年河里弄舟的船老大,而是五洲行船的老船长——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鞋王!

2.甘当“卖厂贼”

“黑色胶底,黄色鞋帮,两天不洗,奇臭无比。”这是从前人们对橡胶九厂传统产品解放牌胶鞋的评价。因此,从来就不甘寂寞的汪海,又将开发新产品当成了企业的当务之急。

汪海说:“这种鞋再过两三年,我们就是站在街上拿着它送人,恐怕都不会有人要了。”于是他向全厂宣布:三年以后,老产品全部“退役”。

他指定了一个期限,措辞更为严厉:“在1986年上半年以前,黄胶鞋一双也不准在总厂的生产线上干了。到时候哪个生产线退不下来,我就先撤谁的职,等全撤完了,我再辞职。”

同类推荐
  • 战略家邓小平

    战略家邓小平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方法,以经典注经典,以经典解经典,力求准确鲜明地把握和体现实践与理论的实质和精髓,以对党和国家现在正在做的事情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呐喊:大屠杀回忆录

    本书是一位前后经历辗转四个纳粹集中营,侥幸活下的少年直白而感人的记录。不得不受遭受折磨被驱逐的同时,有两个问题挥之不去,深深刺痛着他:“为什么是犹太人”以及“世界怎么会放任不管”?时至今日,这两个问题仍然很难回答。Manny讲述了集中营里供应人肉,他还被迫给女尸剃头发还得把她们的牙齿拔下来。他在自己的木鞋里藏了一张深爱的妈妈的照片。他和哥哥、父亲在经历了波兰的恐怖和德国集中营之后,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写作这本自传完成了Manny在重获自由第一天时对自己的承诺。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我所知道的冯玉祥

    冯玉祥(1882—1948),中国近代军事家。他从第十六混成旅起家,经过十余年经营,逐步形成了雄踞我国北方的军事集团,尔后走上了从旧式军阀到爱国将领的蜕变之路。他治军有方,又爱兵如子;身居高位,仍葆平民本色。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奔走呼告,为求抗战胜利而殚精竭虑。冯玉祥从士兵到将军的人生历程、护国爱民的毕生追求,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如何在黑暗中艰难求索、救亡图存。
  • 曾国藩那些事儿

    曾国藩那些事儿

    200年来,谁读懂了曾国藩的发迹真本事?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本书从曾国藩升迁,搞关系,用人,带队伍等多方面全面展示了他的权谋之术。
热门推荐
  • 万能花钱系统

    万能花钱系统

    女票给自己戴绿帽,如此狗血的剧情发生在了一个贫民窟少年身上,意外的获救,荣获花钱系统,从此走上人生巅峰,什么美女,金钱对我林墨来说一切都是虚幻的……
  •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秋冬进补好,来年生病少

    有的人先天体质差,身体虚弱、容易生病、手脚冰凉……有的人后天保养不当,形体消瘦、容易疲劳、皮肤干燥……有的人气虚,精神不振、容易出汗、胸闷气喘……有的人肾虚,腰膝酸痛、容易失眠、眩晕耳鸣……不管你是多大年纪、什么身体状况,只要抓住了“秋冬”这个进补的最佳时节,简单进补,就能彻底改善当前的身体状态,来年腰不酸、腿不疼、精神好、生病少!老中医陈惊蛰纵观数千年的中华养生史,将老祖宗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朴素道理,与自己几十年来宝贵的临床经验融为一体,为现代家庭提供最科学、最全面、最方便的秋冬食疗进补方案。
  • 萌妻很闲

    萌妻很闲

    他和她的相遇就如同黄粱一梦本以为会在记忆中封存遗忘但似乎并不是这样她/他是一个意外,一个不该出现在这个轨迹的人,她有萌宠相伴?!哦,你说的是肉团么?是挺萌的还是巨型的,她运气爆表?!哦,还好天天没事被抓着去万毒谷,是挺好的哈,她还有最帅竹马??哦,是那个二货么?整一自恋狂,所以她重生是来干什么的?受罪的么,上天是不是嫉妒她上辈子过得太安稳了所以要整她啊摔,不带这样玩的他自恋么?不,绝对不会他很缠人么?不,绝对不会,他有崩人设么?不,绝对不会,嗯,这么完美的他今天又要努力追媳妇了,不要打扰他
  • 欧先生你老婆太能打了

    欧先生你老婆太能打了

    他是权贵子弟,话少,能打,长得还帅。她天赋异禀,财大气粗,家里有矿。竟沦落到要被长辈包办婚姻!两人齐齐表示:不约不约,我们不约。于是在相亲当天齐齐跑路,结果双双被家里扫地出门,被迫同居。原本分明是互相嫌弃,斗智斗勇的画风和剧情。欧律:“你离我远点儿!”简璃:“好嘞!”婚后,画风怎么就成了大型虐狗现场和大型真香现场了?简璃:“不是说让我离你远点儿?”【轻松爽文,独宠双洁,男强女强,无小三无误会】【群号:787280927】
  • 穿越千年与你相恋

    穿越千年与你相恋

    白雪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在一次车祸中灵魂穿越到了异世,在这里她被师傅相救,有了三个姐妹。为了救四妹,她冒死去盗曼陀罗;为了救师傅,她大闹药灵谷;为了给云鹤报仇,她踏平曼陀山庄;为了保这一世被自己视为亲人的人,她杀身成仁牺牲小我。在药灵谷学医期间,无意中救了男主,把男主当做小白鼠一样救治,练习自己的医术。在经过气晕、治好、再气晕再治好的套餐服务后与男主分离,十年之后再次与男主相遇,展开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生死之恋,最后终得相守一生。
  • 同桌请与我恋爱

    同桌请与我恋爱

    (你相信了吗?反正我不信)文案:谢深一遇到宋时就倒霉。这让谢深很头疼。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因为这个人以后会是他的同桌。“我谢深,就是从这里跳下去,死外边,也不会和宋时在一起。”………“我发现宋时不一样。”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沉宫怨

    沉宫怨

    或许是空空的,或许是无欲无求的。后宫,一生一世都在无穷的作斗争,你软弱,便成为别人口前的肉。只有你渐渐强大起来,你才会得到你想要的一世安稳。这算是缘分,自幼便相识,几年后再度进宫侍奉左右。长春宫到钟粹宫,永和宫,坤宁宫,一路的坎坷,磨砺,总是能让一个懵懵懂懂,以欢笑为乐的少女变得成熟稳重。或许,后宫就是这样的无情,让人难以捉摸。或许纳兰沁,这一辈子都在改变,只为自保,活的更亮彩。
  • 别让借口害了你

    别让借口害了你

    有人说,一个借口就是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足以毁了一件事、一个人。但也有人说,一个借口能补一个缺口,这个借口能让你摆脱尴尬,避免伤害他人。的确,借口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工作不能完成是因为“难度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自己太忙了……”;人生没有成功是因为“没有人帮忙,缺乏资金……”最无厘头的借口是“命运不太好”。借口是可怕的敌人,是成功人生的窃贼。它会损坏人的性格,消磨人的意志,从而让人变得变得慵懒,让人最终一事无成。在很多人的眼里,借口是一种推辞,更多是对责任的推脱。很少有人意识到借口的作用是多元化的,因为不是所有的借口只会给人产生消极的暗示,有些借口的使用也会给我带来便利。
  • A Belated Guest

    A Belated Gues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