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722800000018

第18章 外公在革命时期的重要经历(1)

第一节巡视广州暴动与海陆丰的斗争

1927年蒋、汪叛变革命、进行反革命大屠杀之后,革命进入低潮。但是,共产国际代表罗明纳兹却提出所谓“不断革命”的观点,认为中国革命是“无间断的性质”。1927年11月9日至10日,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在上海召开扩大会议,接受罗明纳兹的观点,会议无视革命处于低潮的形势,认为敌人屠杀进攻,反而证明革命潮流之高涨,具有“直接革命”的形势,提出党的总政策就是发动城市工人和农民总暴动。这一思潮的出现和发展,也与党内一部分同志由于大革命的失败而产生的愤慨、报复、拼命情绪和害怕重犯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心理有关。它在党的领导中的反映就是“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

外公也参加了这次中央扩大会议,并且在思想上也受到了这种“左”的思想的影响。

在强调城市是革命胜利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先决条件的指导思想下,广东省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利用汪精卫、张发奎和李济深、黄绍竑武力争夺广东统治权,广州暂时兵力空虚的时机,于12月11日发动了广州起义。起义的消息当天就传到上海。团中央立即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如何来加强团的工作促进暴动取得胜利。会议决定派外公参加广州暴动,名义是团中央巡视员,任务是协助广东团省委发动和组织团员和青年参加暴动。

外公接到这一任务之后,当日立即动身起程,从水路去香港,打算经香港再转广州。为了抢时间,当天的船班没有了,便坐了一艘货船出发。

但是当他抵达香港时,广州暴动已经失败。他住在尖沙嘴,这时广东党和团省委的人员都到了尖沙嘴。他找了许多同志个别谈话,了解广州暴动的情况。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在暴动中牺牲,于是党中央派了李立三接任省委书记。他召集中共广东省委扩大会议,检讨广州暴动的失败。会议开了两天,外公出席了会议,并从会上大家的发言和意见中,较详细地了解到广州暴动的全过程。他根据通过个别谈话和听会议发言所搜集到的情况,于12月29日向团中央写下了一份报告,题为《D.Y.同志报告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C.Y.在暴动中的工作》(D.Y.即“定一”的拼音缩写,C.Y.即“共青团”的英文缩写)。这份报告曾一度在党内和团内流传甚广,至今仍是研究广州暴动的重要史料之一。(这份报告于1983年重新找出,并改题为《陆定一同志向共青团中央报告广州暴动的经过及广州共产青年团在暴动中的工作》在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中共党史资料》第九辑刊出,同时还刊登有外公为这份报告所写的说明性的两个《后记》。)

外公在这份报告中,首先称赞这次中共广东省委全体会,“自我批评的精神表现得非常充分,工人阶级先锋队显示了自己的忠诚和伟大!”接着详细介绍了广州暴动从准备到初步胜利到失败的全过程。

报告说,广州暴当时的计划有两个重要方面,第一,从发动工人斗争开始,号召总罢工,由总罢工转化为总暴动;第二,发动市郊及外县的农运,以广州暴动始,立即造成全省暴动的局面,以促进和保障广州的胜利。但在实际过程中,原计划的这两个方面有很大的欠缺,一是工人的总罢工必须由零星斗争引起,而零星的斗争在反动军队的压迫下,只有失败。加上时间紧迫,总罢工不能等待,所以总罢工只能以军队为主力。二是市郊和外县的农运工作缺少注意,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原计划决定十二日暴动,但十日传来消息,西江的反动军队已在调回,反动派已知广州空虚,于是我方不得不提早暴动日期,于十一日晨三时举行了暴动。暴动的第一步完全胜利,“随着第一枪,颈围红带的工人兵士,已经满街发现,唾手而广州市完全占领,只有长堤的战争还在继续。兵士则向西关方面进攻。公安局起先以为很难到手的,不料一冲而入,毫无抵抗,立刻成为我们的大本营,警察等纷纷弃枪而逃。”

报告同时指出,但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出了起义准备工作之明显不足和组织上技术上的混乱。当时中共方面,准备由张太雷、黄平、周文雍组织革命委员会。革命委员会无工人分子参加,而暴动自始至终是革命委员会领导的。苏维埃、红军总指挥部、侦探、交通、宣传队都是仓卒组成。赤卫队的编制、枪械的发给、政府的布告、粮食之征集与分配、捕杀反革命及没收财产之组织、各工会的负责人工作,都未计划到,甚至苏维埃的大印,到暴动第二天下午才刻好。

报告反映了暴动最后失败的经过。十一日下午我方占领西关,“工人在战斗中表现勇往向前的精神,牺牲是很大的,”军事的形势也紧张起来,河南的敌人尚未肃清,而各路反动军队都已兼程前来。十二日下午,张太雷同志由群众大会乘车回来,在四牌楼遭遇敌人而牺牲,军事失去中枢。致使敌人入市后,赤卫队及兵士就不知道敌人已到眼前,毫无防备,敌人即大施屠杀,“到处是枪声,到处是死尸,几乎是见红就杀!广州市登时血流成河”。“从十三日起,搜捕屠杀更是加紧的进行,国民党军阀,以种种酷辣的手段,施之工农。总计屠杀在五千之上!每天枪毙惨杀的总有千人以至四至五百之多!国民党撕下了人皮,变成一支(只)狗,现在连狗皮也撕下,露出它吃人魔鬼的本样了!”

广州起义陷入失败,客观原因是敌强我弱,主观原因是起义准备不充分,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党内的“左”倾盲动主义,不承认革命处于低潮时期,而无条件地举行武装起义,特别是城市武装起义。对这一点,党后来才认识到。

外公在当时的报告中,认为“广州暴动证实了中国革命的无间断性,证实了党的政策为群众所接受。”“固然他在战略上做了部分错误,但他对全国工农兵士以伟大影响,给革命的胜利以极大的促进。”

广州起义失败了,但毕竟具有它历史的意义。它是我党继南昌起义之后向反动势力进行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一次尝试。外公在报告中写道:“广州暴动是中国的巴黎公社。广州的暴动是中国大暴动的开始,也是广东暴动最重要的一幕。”“广州暴动虽然败退了,虽然有了重大的损失,但是给我们以无限的教训,广州暴动的教训,乃是最重要的教训!无产阶级将接受这个教训,不久的将来,再表现出他更进步的‘艺术’出来!送反革命上西天去,完成历史上最伟大的任务——中国革命!”

他的这一预言并没有落空。血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中国革命的“进步的艺术”——农村包围城市。半个世纪后,外公在1983年为说明这个报告而写的《第二个后记》中回顾这一历程时写道:

在整个民主主义革命中,我党领导过三次城市暴动,时间都在一九二七年。(一)上海起义。反对北洋军阀毕庶澄,迎接北伐军。蒋介石亲自指挥下的北伐军坐视不救,起义还是成功了。北伐军到上海后,实行“四.一二”大屠杀,背叛革命。(二)南昌起义,以革命军队为主力,反对蒋介石、汪精卫。(三)广州起义。以后,是二十二年的农民战争,再没有城市起义。即使李立三,特别是王明集团,主观上想搞也没有搞起来。王明集团垮台之后,全党遵循毛泽东同志“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直到一九四八年,人民解放军转入进攻,进行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全国城市一下子一一被占领。解放了全中国大陆,只剩下台湾一省。

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这种战略方针,在巴黎公社和十月革命是没有的。这适合于殖民地半殖民地。果然,世界上许多(不是一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照此办理,取得了胜利。

外公在香港将广州暴动的情况报告给团中央,同时也请示他下一步的工作,团中央要他到海陆丰去巡视团的工作。

这已是1928年1月上旬,外公仍以团中央巡视员的身份前往海陆丰。香港党的机关派了“交通”为他带路。“交通”听到他的外乡口音,担心路上暴露身份引起麻烦,便要他一路上装哑巴。他们从香港乘小火轮,下午出发,经过一夜的航行,第二天就到达海丰汕尾港。一上岸,就看见到处红旗招展,人们带着红领巾、红袖章,生气勃勃、斗志昂扬。这火热的景象,使外公的心情一下子从广州失败的血腥和阴霾中摆脱出来,变得豁然开朗,非常高兴和激动。接着他从陆路到达海丰县城。

海陆丰是党领导的最早发生农民暴动的地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彭湃在1927年4月、9月两次发动农民暴动,都被镇压下去。10月初,参加南昌起义的**部第十一军二十四师从潮汕退到海陆丰,东江特委把他们改编为红二师。10月30日,海陆丰工农武装在红二师的配合下,举行了第三次暴动,解放了海丰、陆丰两个县城,成立了苏维埃。外公到海丰县城时,看到干部群众的热情很高,也听说了彭湃大义灭亲,把亲戚中的恶霸地主也杀了,把自己家的地契也拿出来烧掉,群众对他非常敬佩。

外公住了几天,逐渐了解到当时海丰的形势也是十分严峻的。海陆丰的第三次暴动正是两广军阀内部矛盾尖锐的时候,因而没有力量进行镇压。广州暴动失败后,广东军阀便视海陆丰为腋肘之患,联合起来形成包围,步步逼近。而广东省委还一味指示东江特委要巩固海陆丰的苏维埃政权,不得消极防御,而要积极进攻。

外公到海丰后十来天,恰逢广东省委在处理“二八”事件。所谓“二八”事件,是发生在1927年12月下旬海丰因敌情不准引起仓忙退逃的事件。以李立三为首的广东省委对此事非常恼火,派常委沈青前来查处,但处理时却把事件发生的原因归咎于“党组织的机会主义”,而根源是“党的机关中充满了知识分子”,并于1月22日在海丰县城召开海丰第二次党代会改组县委。

外公列席了会议。大会一开始,主席就宣布工农同志坐前面,知识分子坐后面,先给知识分子一个下马威。外公在会上传达了党中央十一月扩大会议精神。多年后他回忆这件事,认为“当时我也是很幼稚,有‘左’的思想,对形势缺乏深入的分析,传达11月扩大会议精神,就是进攻。”

1月下旬,东江特委在海丰城开办东江党校,学期一个月,外公在党校任教员,给学员讲课。

外公在海陆丰还协助共青团组织少年先锋队。为了配合军事行动,在外公的指导下,少年先锋队组织成为准军事化的群众团体,团员和青年共编成四个队,称为“马克思队”、“列宁队”、“卢森堡队”、“李卜克纳西队”,一个队相当于一个营,共有1000多人。其中“卢森堡队”全是女的。组织起来的少年先锋队,在防卫中起了很好的作用。外公还发现,海陆丰在军事上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困难是兵员不足,他对负责军队政治工作的颜昌颐说:“兵力消耗这么大,没有得到补充,这样下去能坚持多久?”他建议,由少年先锋队补充红军。颜昌颐采纳了这个意见,同意先派红军干部到少年先锋队工作,然后逐渐把他们编入红军部队。后来有一千多人编入到了红军部队中。

2月下旬,团中央下达指示,要外公返回上海。他于是离开海陆丰,但心里仍然对海陆丰面临的困难而担忧。经过香港时,他向广东省委报告了海陆丰的情况,特别讲到红军得不到补充和财政困难的问题,希望省委重视。

外公回到上海,写了一个关于海陆丰斗争情况的报告,这个报告同广州暴动情况的报告一样,曾在党内和团内广为传阅,可惜现在这份报告已无从查找。

但不久传来消息,海陆丰斗争失败了。敌人分三路向陆丰的大安、海丰的公平并由汕尾调来的部队实行包围,敌人炮火猛烈,红军和工农武装一部分上山,一部分分散到农村中,海陆丰的政权就此瓦解。

海陆丰的失败使外公感到十分沉痛,从广州暴动和海陆丰斗争的失败的教训中,他也开始觉悟到“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和危害性。开始懂得只知前进、不知后退,只知进攻,不知退却是幼稚的表现。

第二节从东征到走向抗日战场

红军长征结束后,1935年11月2日,党中央、中央政府于陕北成立“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随后,重新恢复红一方面军的番号和组织,军委机关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军称“前方军委”兼红一方面军总部。一部分留在瓦窑堡,成立“军委后方办事处”。外公任前方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6年2月,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队”的名义进行东征战役。东征的目的,是要巩固扩大现有苏区,扩兵、筹粮、宣传抗日,创造开赴华北前线与日本帝国主义直接作战的条件。

盘踞山西的阎锡山在黄河修筑垒堡,组成黄河防线,企图阻止先锋军东进山西。22日,先锋军一举突破黄河防线,进入山西,一路势如破竹,直逼太原近郊。外公随军东征,征战途中,望着在被雨水冲割的形状奇异的黄土高原上乘胜挺进的大军,情绪十分高昂,看到我军一个接一个的胜利,更是欢欣鼓舞。在石楼城下,他心情激动地写下了《红军东进歌》:

密云遮星光,

万山乱纵横。

黄河上,渡过,民族英雄们。

磨拳擦掌志气高,

我们的铁红军。

猛虎扑羊群,

冲锋向前进。

只见那,白军,连跑,又带滚。

猛打猛冲还猛追,

追到石楼城。

土皇帝阎锡山,

太原坐得稳?

传来了,警报,胆战又心惊。

同类推荐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传

    马克·扎克伯格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首富,他的成长故事仿佛与比尔·盖茨相似,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本书讲述了马克的童年、求学、创业、恋爱经历,同时介绍了他特立独行的处事方式和经营理念。
  •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

    《才貌双绝——萧观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

    名人传记丛书——威尔第——被高校拒绝了的世界歌剧之王:“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这个日本不太一样

    这个日本不太一样

    出新书啦,《这个日本有点漫画》,欢迎收看~古河渚:“叶君真是个好人呢。”平泽唯:“叶前辈我想弹吉他。”霞之丘诗羽:“噢莫西咯伊。”立华奏:“...”......叶萧只想偶尔搞搞音乐唱唱歌,享受校园生活,不知不觉结识了很多朋友。然而当解锁了系统特殊任务,他发现事情并不简单。当终于完成了第一位特殊人物任务之后,叶萧恢复了关于对方动漫的记忆。叮......特殊任务进度:(1/7)PS:温馨提示,非漫迷也几乎无阅读障碍。书友群:25594376,请和谐交流
  • 菜鸟女侦探

    菜鸟女侦探

    大事大非拎得清,小毛病不少的菜鸟私人侦探跟毒舌又腹黑的著名败家子之间,会擦出火花还是燃起战火?点击下方的目录,给你好看……
  • 将门嫡女

    将门嫡女

    现代白骨精穿成将门嫡女,虽不能事事如意,却也绝对不惧怕任何挑衅。阴谋诡计,生死博弈,不过是见招拆招。对于自己追求的幸福,谁敢阻拦,谁敢觊觎,别怪她沈玉阑不讲情面,心狠手辣!
  • 妖精的尾巴之原罪之城

    妖精的尾巴之原罪之城

    没有你在的世界,就算我活着也没有任何意义。就像在走廊里摔倒会流鼻血,在人生中摔倒也会流眼泪。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堕落是不需要理由的。对人类抱有期待,只能让自己受伤。我告诉你,我也有我的禁忌,如果你敢那样做,不管用上任何手段,我都会杀了你。人的怨恨是无止尽的。然而这个世界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为了逃避自己的罪孽,我……憎恨那光明!但是却又矛盾地深爱着这个世界。
  • 栩栩予你如生

    栩栩予你如生

    青梅遇竹马,这是最善良的故事。(此书已太监,无结局,不要入坑了)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中国近代通史(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5-1900)

    20世纪对于中国近代史研究来说,是开端的世纪,是转型的世纪,是创新的世纪,也是收获的世纪。 中国近代史研究是20世纪中国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20世纪中国历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20世纪中国近代史研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传统中国历史学中分离出来,在3040年代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服务的、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资产阶级倾向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占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产生,新中国建立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逐占了主导地位。
  • 三头六臂

    三头六臂

    一世修神魂,二世锻真魄,三世筑星宫。以天地为洪炉,以三世道果为大药,炼成三头六臂的真命道果,得证长生,这是传说中的至强之路!然而,传说一直只是传说……叶达,来自地球,生而为奴,识海破裂,却立志要逆天改命,修那无上道果!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根据音乐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记载,大概在夏商周时代就已经产生了我国最初的音乐教育行为。夏商周时期是我国古代音乐教育从萌生、逐步定型到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韶》乐史称“舜乐”,起源于5000多年前,为上古舜帝之乐,是一种集诗、乐、舞为一体的综合古典艺术。我国音乐史,同时也包括俗乐历史,俗乐以民间歌谣为主体,成为我国古典艺术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